(文化部歸化國籍之高級專業人才推薦理由書內容)
被推薦人獲奬、專業才能、學術研究、參賽及有助我國利益等重要事蹟說明:
台灣越裔總會總會長暨NCTV新住民媒體社會企業創辦人-陳凰鳳,越南文本名─Trần Thị Hoàng Phượng─
陳凰鳳女士來臺20年致力於越南文化推廣,投身越南語文教育,為新住民發聲,並於2015年榮獲第50屆廣播金鐘獎之教育文化節目最佳主持人獎之肯定;在外籍配偶負面標籤下,努力適應在地,自我賦權,並成為一位讓人敬重的越南語教師,也為同一時期婚姻移民女性,立下典範;透過文化策展、講學、創作及演出等,讓兩國社會人民有更深的理解與互信,間接有利兩國關係的交流與發展,符合歸化國籍之高級專業人才認定標準第2條第4款在文化或藝術領域第1目、第3目、第5目及第6目情形。
詳細履歷:
1、越南京族人,祖籍順化,畢業於胡志明市國家大學法學院。2000年隨台灣籍夫婿移居回台,育有一兒一女,皆在越南出生。
2、來台後深刻體驗到台灣社會對東南亞國家文化的陌生與負面觀感,尤其對東南亞婦女的刻板印象令人嘆為觀止,所以義無反顧地改變人生目標而投入社會文化工作
3、2002年起志願服務於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台北市新移民會館擔任翻譯協助服務外籍姊妹,皆是無酬工作。
4、2003年入讀台灣實踐大學 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班並榮獲得品學優良獎學金。
5、2004年獲台北市政府舉辦第一屆「外籍配偶心情故事徵文比賽」第一名。
6、2004年首開越南語教學之公民課程在台北市政府民政局與社區大學。
7、2004年編輯創辦台灣第一份全越南文報刊「越來婦女通訊」透過伊甸基金會發送在台灣越南姊妹。
8、2005年獲選為全國大專優秀青年代表於總統府接受表揚。
9、2005年獲台北市政府評選為「臺北健康城市十大特色代表人物-友善類」表揚。
10、2005年起受聘於國立政治大學公企中心及外語學院(2006年起),開啟越南語講學職涯。
11、2005年執教之「越南語言與文化」課程獲台北市政府教育局評選頒發優良課程獎。
12、2005年受邀至中央研究院 演講「阮尪係台灣郎:台越婚姻特質與其在兩地的狀況之分析」,並獲聘為中央研究院 民族學研究所越南研究顧問(有給職)至2011年。
13、2005年起受邀在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編寫及錄製「輕鬆學越語」廣播單元。
14、2005年受邀擔任台北縣政府公用電視頻道-「日久他鄉變故鄉」電視節目主持人。
15、2005年受邀擔任台北市政府公用電視頻道-「越南姊妹一起來」電視節目主持人。
16、2005年受邀為國立空中大學編寫及主持視訊教學課程「越南語言與文化」,本片也在北京教育網上架而成為受眾最廣的越南語教學影片。
17、2006年出版第一本教材創作「基礎越南語」由國立政治大學外語學院發行,之後繼續出版實體著作與線上教材至今已經超過20部。
18、2006年起受聘擔任外交部外交及國際事務學院「外調同仁-越南語密集班」課程講師。
19、2006年起受邀擔任移民署移民服務人員訓練「多元文化」課程講座。
20、2007年起受聘擔任內政部警政署警政人員「越南語訓練班」講座。
21、2007年起陸續受邀為公民營企業中華電信,台塑,國泰,富邦、中信、元大、群益、寶成、仁寶、南山 人壽等超過20家集團企業開設越南語文培訓課程至2013年因專任政大教職而由台灣越裔總會教師團接手至今。
22、2007年受邀擔任公共電視台-關懷新移民-活動宣傳代言人,並與金曲獎歌手王宏恩共同創作錄製了台灣第一首新住民母語歌曲「愛讓我知道」。
23、2008年獲前外交部長錢復先生推薦擔任全國第一個新住民事務委員會-台北縣政府新住民事務委員會唯一新住民代表委員,之後再獲台北市政府邀請也擔任台北市新住民事務委員會委員。
24、2008年獲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管理之族群和諧基金贊助與自籌百萬在華視教育文化頻道製作越南語電視教學節目「越說越好」。
25、2009年獲越南政府指派為台灣20萬越僑之代表參加第一屆全球海外越南人世界組織成立大會於越南首都河內 。
26、2010年獲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班推徵錄取繼續深造(後於2013年轉學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班)
27、2010年起受聘擔任考試院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含司法、法務調查、國家安全局、海巡、移民行政等越南文考試命題兼閱卷委員。
28、2010年將在國立教育廣播電台錄製「輕鬆學越語」的教材印製為學習小手冊透過台商協會免費分送越南地區台商人員。
29、2010年台灣女性影展為陳凰鳳製作「台灣母親/越南老師-Cô Phượng」主題紀錄片並繼續成為2011年移民/移工專題影展主題片。
30、2012年起歷任各屆移民/移工專題影展中競賽影片之評審委員。
31、2011年個人籌資開拍100集之「越說越好 每日一句」越南語生活教學節目在華視教育文化頻道播送,為推廣越南語言與文化。
32、2012年分別邀請到當時馬英九總統及內政部長、移民署長等政府官員上電視共同錄製「越說越好 每日一句」節目,跟著陳凰鳳老師學越語說越語。
33、2013年個人籌資製作主持台灣第一部全由越南人演出的越南語電視節目「新住民學中文成語」在華視教育文化頻道播送。
34、2013年號召同鄉姊妹與越南語班同學會創立了台灣新移民文化協會,組織了台灣新移民藝人的表演團體-台灣越藝之星。
35、2014年陳凰鳳與台灣越藝之星舉辦第一次越南歌舞公演在國立台灣圖書館湘雲庭展演廳隆重登台。
36、2014年個人籌資百萬元以台灣越藝之星名義贊助瀕臨經營困難的世新大學越南文四方報,越南文四方報因此推出時尚文化娛樂版使新住民有了休閒文化傳播空間。
37、2013年起在國立教育廣播電台與中國、印尼、泰國等新住民姐妹共同製作主持「幸福聯合國」新住民節目。
38、2014年首次入圍第49屆廣播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
39、2015年再次入圍並勇奪第50屆廣播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最佳主持人獎。
40、2015年獲邀入駐新北市立圖書總館成為真人圖書館之館藏,因此經常為圖書館開辦講座。
41、2015年受邀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建故宮南院之文物內容負責東南亞語文(包含越南文、泰文、印尼文、菲律賓文)翻譯及錄製導覽語音。
42、2015年籌資製作由台灣越藝之星夥伴共同主持演出全由新住民母語傳達的電視綜藝節目「快樂新住民」在華視教育文化頻道和宏觀電視國際頻道播送,達成讓全世界看見台灣新住民的幸褔生活之理想。
43、2016年協辦全國新住民母語親子歌唱比賽,巡迴全台12場比賽,再將總決賽舞台搬至華視攝影棚結合「快樂新住民」電視節目錄製播出,邀請到蔡英文總統親臨舞台致詞與頒獎。
44、2016年越南國家中央電視台派採訪記者到台灣拍攝陳凰鳳製播新住民母語電視節目的紀錄專輯在越南全球國際頻道VTV4播出,為台灣宣傳。
45、2016年再次與原住民音樂人王宏恩合作創作第二首新住民母語歌曲「愛是我信仰」,由王宏恩、陳凰鳳與新住民藝人芳芳共同演唱,做為電視節目主題曲。
46、2016年受桃園市政府邀請製作及主演專為移民移工拍攝的「跟著台灣一起說」32集短片節目暨華語文學習小手冊。
47、2016年起受邀擔任行政院 新住民事務協調委員會委員(無給職)。
48、2016起受邀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約聘常任文物越南文翻譯,持續執行故宮文物之越文翻譯。
49、2016年獲得移民署推薦為新住民成就代表在國際移民節公開慶典中接受總統及內政部長公開表揚。
50、2016年組織新住民菁英教師團成立東南亞語言中心(包括:越南語、印尼語、泰語、緬甸語和柬埔寨語),持續為台灣企業新南向提供語言文化橋樑服務,並且結合各地的青年新創育成中心,善用文創空間設置東南亞語言講座,使東南亞語言教學成為小而美並且遍地開花。
51、2017年受越南國家文化出版社邀請率台灣越裔總會幹部團返鄉參加台越文化交流座談及接受媒體訪問,包括越南國家中央電視台及越南國會電視頻道。不僅返鄉為台灣爭光,還帶回越南國家出版社致贈給台灣中小學校、雙北市立圖書館及國立台灣圖書館的越文實體書2000本和電子書庫超過萬本電子書。
52、2017年獲華山 文創園區邀請擔任2017華文朗讀節共同策展人,首次將東南亞語文納入華文文化,率領東南亞語言中心講師舉辦一系列融合文學與美食的越南、印尼、泰國、緬甸4國之「聽說好味道」展演及講座。
53、2017年受教育部國教署邀請負責編審及主持錄製全國中小學母語教學使用之越南語教材,歷時2年完成12冊及48部教學影片的「全國越南語影音學習教材」。
54、2017年榮獲內政部頒發年度全國社會團體優良工作人員獎暨公益貢獻獎雙料肯定。
55、2017年獲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邀請,陳凰鳳與台灣越藝之星於耶誕節在中正紀念堂廣場舉行越南歌舞公演與台灣民眾共度歡樂佳節。2018年再獲邀於中正紀念堂展廳舉行了2場越南歌舞公演。
56、2017年獲民主進步黨邀請擔任中央黨部新住民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無給職)。
57、2018年起獲文化部邀請擔任文化部東南亞文化委員會委員。
58、2018年獲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 邀請擔任「越來越美好-越南文化特展」策展人。
59、2018年結合台灣越藝之星25位新住民姊妹突破身分限制共同創立了NCTV台灣新住民媒體社會企業。
60、2019年NCTV台灣新住民媒體社會企業創立僅一年即獲得新北市政府評選為年度社會企業卓越獎。
61、2019年接受中華民國國慶典禮籌備委員會邀請率領台灣越藝之星合唱團(含原籍東南亞6國30位團員)登上中華民國108年國慶大會典禮領唱國歌表演。
62、2019年受邀為國立中正紀念堂,國父紀念館 ,歷史博物館譯作越南文遊客導覽簡介。
63、2020年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全球華文寫作中心邀請擔任第33屆梁實秋文學獎翻譯類越華譯文組命題和評審召集人。
64、2020年完成個人第20部越南語文教材書創作出版,為來台20年推動越南語言文化圓滿紀錄。
65、2020年受專訪之文章「陳凰鳳:越南女兒台灣母親」(親子天下雜誌)獲教育部評選成為國民中學國文教材課文之一(翰林出版社)。
66、2020年獲文化部特殊人才推薦而歸化中華民國國籍。
同時也有6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是由英國策展人、知名影像研究學者大衛.卡帕尼(David Campany)所策劃,展覽從一張曼.雷(Man Ray)所拍攝的神祕灰塵照片出發,探索過去一世紀以來攝影與藝術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並且從人類文明發展與「小至居所、大至宇宙」的空間尺度,思考「塵」的各種隱喻,以及這些隱...
「文化或藝術領域」的推薦目錄:
- 關於文化或藝術領域 在 陳凰鳳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文化或藝術領域 在 夏雪Angela beatric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文化或藝術領域 在 夏雪Angela beatric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文化或藝術領域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文化或藝術領域 在 典藏ARTouch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文化或藝術領域 在 Spice Travel 辣旅遊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文化或藝術領域 在 光電走唱計畫-從傳統到當代跨領域藝文體驗_海馬迴藝工隊 的評價
- 關於文化或藝術領域 在 臺北市文化局-設計臺北Design For Taipei - Facebook 的評價
文化或藝術領域 在 夏雪Angela beatric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無須六百萬直接入籍臺灣👑
兩星期前,有任職傳媒朋友密我想問關於專業移民人才移民臺灣的細節。所以今天想來跟大家分享,到底什麼「專業」能合資格無須付出600萬臺幣,就能移民臺灣。
所謂高級專業人才,須滿足以下條件:
一、#科技領域
1.在奈米、微機電技術、光電技術、資訊及通訊技術、通訊傳播技術、自動化系統整合技術、材料應用技術、高精密感測技術、生物科技、資源開發或能源節約及尖端基礎研究、國防及軍事戰略等尖端科技上具有獨到才能或有傑出研發設計。
2.在人工智慧、物聯網、擴增實境、區塊鏈、虛擬實境、機器人、積層製造等前瞻科技上具有獨到才能或有傑出研發設計者。
二、#經濟領域
1.在產業之關鍵技術、產品關鍵零組件或其他技術上具有獨到專業技能,能實際促進我國產業升級。
2.在農、工、商業之農業開發、運銷、機器設備、半導體、積體電路、光電、資通訊、電子電路設計、生技醫材、精密機械、汽車零組件、系統整合、大眾傳播、法律、保險、銀行、翻譯、諮詢顧問、綠色能源、醫療照護、文化創意或觀光旅遊等企業擔任專業職務,具傑出專業才能或有跨國經驗為臺灣極需之人才。
三、#教育領域
1.曾任國內外大學講座教授、教授、副教授或助理教授,現受聘於臺灣教育、學術或研究機構。
2.現任或曾任國內外研究機構之研究人員或研究技術人員,現受聘於臺灣教育、學術或研究機構。
3.學術活動或研究結果獲得國家機關或國際著名學會、團體頒發獎項或論文刊登於著名論文引用目錄或國際著名學術雜誌。
四、#文化或藝術領域
1、獲各界或知名評論家、文化、藝術協會、重要媒體報章雜誌評論肯定者。
2、現任或曾擔任獲傑出評價之活動(指標性藝術博覽會、雙年展等藝文計畫)主要或重要角色者。
3、曾獲得國內或國際認可之獎項或擔任獎項之評審者。
4、具備傑出成就始得加入之組織成員。
5、在文化資產或固有文化之保存、維護、傳承及宣揚具有特殊技能或成就者。
6、在音樂、舞蹈、美術、戲劇、文學、民俗技藝、工藝、環境藝術、攝影、廣播、電影、電視等各種文藝工作有傑出技能或成就者。
五、#體育領域
1、曾獲國際體育(運動)比賽前三名或具優異技能有助提升臺灣運動競技實力。
2、曾任各國家代表隊教練、國際性體育(運動)比賽裁判或具優異賽事績效而有助提升臺灣運動競技實力。
其他領域: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在民主、人權、宗教等領域有重要著作或享譽國際之具體事蹟。
2、在金融、醫學、公路、高速鐵路、捷運系統、電信、飛航、航運、深水建設、氣象或地震等領域具傑出專業才能或有跨國經驗且為我國亟需之人才。
3、在社會、生活、飲食及流行時尚等具優異才能者
以上專業,由移民署、科技部、工業局、文化部,聯合審查會審核認定後,出具歸化國籍之高級專業人才推薦理由書,將由移民署核發梅花卡。
當收到梅花卡後,其家屬包括配偶、未成年子女、成年不能自理之成年子女(殘障),可以一併申請永久居留。且沒有期限,沒有居住義務。定居、入籍台灣,不必放棄原有國籍。沒有申請規費,臺灣收入想有所得稅減半優惠。可向勞動部申請開放式工作許可函並自由從事工作,不必由聘僱單位代為申請。分別是「殊勳」、「傑出貢獻」,可以直接入籍。
如果你是特殊貢獻、高級專業人才,更可直接入籍。以下是特殊貢獻、高級專業人才的認定標準。
一、
1.曾獲部會級以上政府機關獎章。
2、曾獲國際性組織頒授獎章或參加國際性比賽獲得前五名,有助於提昇我國相關技術與人才培育。
3、對民主、人權、宗教、教育、文化、藝術、經濟、金融、醫學、體育、其他領域,有卓越貢獻。
4、有助於提高臺灣國際形象。
5、對臺灣社會長期奉獻服務,具有顯著成效
6、其他有殊勳於臺灣。
二、對臺灣有特殊貢獻:指能證明自身對國家、社會之貢獻程度,如經報章、雜誌等之報導資料或政府機關出具之證明文件,顯示對國家、社會及其他領域有正面之貢獻事蹟。
凡「殊勳」、「傑出貢獻」者可以直接入籍。其家屬:配偶、未成年子女、成年不能自理之成年子女(殘障),也可以一併直接申請入籍。入籍台灣,不必放棄原有國籍。
如果你屬於上述專業人士,那就可以省下六百萬,直接向臺灣申請專業人才移民。
背景:#花蓮清水斷崖
#移民臺灣小撇步
文化或藝術領域 在 夏雪Angela beatric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無須六百萬直接入籍臺灣👑
兩星期前,有任職傳媒朋友密我想問關於專業移民人才移民臺灣的細節。所以今天想來跟大家分享,到底什麼「專業」能合資格無須付出600萬臺幣,就能移民臺灣。
所謂高級專業人才,須滿足以下條件:
一、#科技領域
1.在奈米、微機電技術、光電技術、資訊及通訊技術、通訊傳播技術、自動化系統整合技術、材料應用技術、高精密感測技術、生物科技、資源開發或能源節約及尖端基礎研究、國防及軍事戰略等尖端科技上具有獨到才能或有傑出研發設計。
2.在人工智慧、物聯網、擴增實境、區塊鏈、虛擬實境、機器人、積層製造等前瞻科技上具有獨到才能或有傑出研發設計者。
二、#經濟領域
1.在產業之關鍵技術、產品關鍵零組件或其他技術上具有獨到專業技能,能實際促進我國產業升級。
2.在農、工、商業之農業開發、運銷、機器設備、半導體、積體電路、光電、資通訊、電子電路設計、生技醫材、精密機械、汽車零組件、系統整合、大眾傳播、法律、保險、銀行、翻譯、諮詢顧問、綠色能源、醫療照護、文化創意或觀光旅遊等企業擔任專業職務,具傑出專業才能或有跨國經驗為臺灣極需之人才。
三、#教育領域
1.曾任國內外大學講座教授、教授、副教授或助理教授,現受聘於臺灣教育、學術或研究機構。
2.現任或曾任國內外研究機構之研究人員或研究技術人員,現受聘於臺灣教育、學術或研究機構。
3.學術活動或研究結果獲得國家機關或國際著名學會、團體頒發獎項或論文刊登於著名論文引用目錄或國際著名學術雜誌。
四、#文化或藝術領域
1、獲各界或知名評論家、文化、藝術協會、重要媒體報章雜誌評論肯定者。
2、現任或曾擔任獲傑出評價之活動(指標性藝術博覽會、雙年展等藝文計畫)主要或重要角色者。
3、曾獲得國內或國際認可之獎項或擔任獎項之評審者。
4、具備傑出成就始得加入之組織成員。
5、在文化資產或固有文化之保存、維護、傳承及宣揚具有特殊技能或成就者。
6、在音樂、舞蹈、美術、戲劇、文學、民俗技藝、工藝、環境藝術、攝影、廣播、電影、電視等各種文藝工作有傑出技能或成就者。
五、#體育領域
1、曾獲國際體育(運動)比賽前三名或具優異技能有助提升臺灣運動競技實力。
2、曾任各國家代表隊教練、國際性體育(運動)比賽裁判或具優異賽事績效而有助提升臺灣運動競技實力。
其他領域: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在民主、人權、宗教等領域有重要著作或享譽國際之具體事蹟。
2、在金融、醫學、公路、高速鐵路、捷運系統、電信、飛航、航運、深水建設、氣象或地震等領域具傑出專業才能或有跨國經驗且為我國亟需之人才。
3、在社會、生活、飲食及流行時尚等具優異才能者
以上專業,由移民署、科技部、工業局、文化部,聯合審查會審核認定後,出具歸化國籍之高級專業人才推薦理由書,將由移民署核發梅花卡。
當收到梅花卡後,其家屬包括配偶、未成年子女、成年不能自理之成年子女(殘障),可以一併申請永久居留。且沒有期限,沒有居住義務。定居、入籍台灣,不必放棄原有國籍。沒有申請規費,臺灣收入想有所得稅減半優惠。可向勞動部申請開放式工作許可函並自由從事工作,不必由聘僱單位代為申請。分別是「殊勳」、「傑出貢獻」,可以直接入籍。
如果你是特殊貢獻、高級專業人才,更可直接入籍。以下是特殊貢獻、高級專業人才的認定標準。
一、
1.曾獲部會級以上政府機關獎章。
2、曾獲國際性組織頒授獎章或參加國際性比賽獲得前五名,有助於提昇我國相關技術與人才培育。
3、對民主、人權、宗教、教育、文化、藝術、經濟、金融、醫學、體育、其他領域,有卓越貢獻。
4、有助於提高臺灣國際形象。
5、對臺灣社會長期奉獻服務,具有顯著成效
6、其他有殊勳於臺灣。
二、對臺灣有特殊貢獻:指能證明自身對國家、社會之貢獻程度,如經報章、雜誌等之報導資料或政府機關出具之證明文件,顯示對國家、社會及其他領域有正面之貢獻事蹟。
凡「殊勳」、「傑出貢獻」者可以直接入籍。其家屬:配偶、未成年子女、成年不能自理之成年子女(殘障),也可以一併直接申請入籍。入籍台灣,不必放棄原有國籍。
如果你屬於上述專業人士,那就可以省下六百萬,直接向臺灣申請專業人才移民。
背景:#花蓮清水斷崖
#移民臺灣小撇步
文化或藝術領域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是由英國策展人、知名影像研究學者大衛.卡帕尼(David Campany)所策劃,展覽從一張曼.雷(Man Ray)所拍攝的神祕灰塵照片出發,探索過去一世紀以來攝影與藝術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並且從人類文明發展與「小至居所、大至宇宙」的空間尺度,思考「塵」的各種隱喻,以及這些隱喻如何在攝影及視覺藝術的表現之中被探討及呈現。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展出的66組作品,以曼.雷這張神祕灰塵照片的一生(或說它的身分之謎)為主軸,廣納二十世紀前半段的航空偵測照、新聞照、明信片、前衛藝文刊物,以及二戰後至1960、70年代西方觀念藝術的影像呈現、繪畫與攝影交互辯證的作品,還有現代戰爭與災後的影像。展覽當中較為近期的作品,則多以當代藝術的觀點與創作方法,詮釋如今更為迫切的人類命題,或直指攝影行為與影像技術的重大轉變。
除了曼.雷和杜象(Marcel Duchamp)兩位藝術史上的大師外,《塵與時》展出多位攝影史上的重要人物與其代表作品,如渥克.艾凡斯(Walker Evans)於美國黑色風暴時期拍攝的中西部乾旱地景、東松照明拍攝核彈爆發後的日本景觀。愛德華.盧歇(Edward Ruscha)和約翰.迪佛拉(John Divola)則是把攝影帶入藝術行為的範疇。蘇菲.希斯黛雨貝(Sophie Ristelhueber)向「灰塵照」致敬的科威特沙漠空照圖,揭示了1990年代後戰爭影像由「現場」轉為其「後果」與「殘跡」的開端。錄像藝術家柯克.帕爾默(Kirk Palmer)與法國名導亞倫.雷奈(Alain Resnais)分別以詩意影像呈現戰後創傷絮語。展覽也不乏年輕攝影家的近期作品,如哈維爾.里巴斯(Xavier Ribas)、露易絲.奧茲(Louise Oates)探索政治經濟影響下自然與人文地景的變化,或是伊娃.史坦隆(Eva Stenram)模擬灰塵滋生過程所改造的火星地表照片,將微觀與巨觀視角交錯並置之作。
英國知名現代詩人艾略特(T.S. Eliot)在灰塵照曝光的同一年發表其著名的詩作《荒原》,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現代人的普遍心境,其中一行詩句即為展覽名稱的來源:「我要在一掬塵土裡讓你看見恐懼」(“I will show you fear in a handful of dust.”)。從拍攝的角度來看,曼.雷的照片貌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航空偵測照,最初刊登時的圖說就是「從飛機望出去的視野」,望下去是未知、遙遠,卻暴露在視線之內的一片大地。策展人卡帕尼發現了這之中的關鍵:二十世紀漸趨普及的攝影術不僅記錄,也同時預言人類文明的進步與毀滅。於是他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這張許久之前拍攝的奇怪照片,是否能憑藉它所涉及的一切複雜面向,標示著『現代』的開端?我們又是否能從灰塵的角度拼湊出一段歷史?」
攝影/余志偉
剪輯/余志偉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1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文化或藝術領域 在 典藏ARTouch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隨著社群軟體Clubhouse 近期引領風潮,房間內的聲響傳播再度成了人際互動中的熱議選項。而早在該平台與所謂的「#Podcast元年」席捲而來之前,立方計劃空間早已致力在網路上以「#話鼓電台」嘗試復興廣播媒介。
「話鼓電台」與「#聲經絡:台灣、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的聲響文化製圖」、「#液態之愛」,甫於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展出,合體為立方廣獲好評的「未來回憶錄三部曲」。本次的「V-Touch展覽」帶領大家進入剛跨越十週年的立方宇宙,檢視本次的三部曲,如何延續「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以及「#現實秘境」等策展研究實踐,持續針對「#聲響」、「#現代性」、「#媒介與技術」、「#亞洲異地共時」等層面進行思辨,引領時下策展、藝術創作、理論思想顯學趨勢。
其中,隨著聲響愈發為視覺藝術領域重視與探索,回望立方超前的長年耕耘,亦可進一步提問:聲響究竟該被視作藝術類型、媒介,或 #文化現象?而當立方持續以聲響,切入探討訊息與網路社會之際,本次左借中醫的「#經絡」概念,右引 #包曼(Zugmunt Bauman)的「#液態現代性」,又是如何在過去、現在、未來交疊的時態中,走出一條介於在科技樂觀與悲觀主義之間,藝術得以介入之取徑?
VR展場線上看:https://bit.ly/2YTlAv9
「立方計劃空間」策展研究與「造音翻土」、「現實秘境」出版資訊:https://thecubespace.com
相關閱讀:
〈「液態之愛」 :液態化的現代性經驗及其「不可承受之輕」〉:https://bit.ly/3rvps1x
〈建構差異的光譜,談立方計劃空間十年成長軌跡與平台化實踐〉:https://bit.ly/36N5Myj
〈話鼓電台:創造回應時代當下的聲音〉:https://bit.ly/3jqUfK9
〈跨越北緯38度線的咫尺之間:「現實秘境」首爾報告〉:https://bit.ly/3jqUfK9
〈現實祕境中的歷史潛流 記吉隆坡「雙束現實」論壇〉:https://bit.ly/3p2p0WO
〈「聲音是戰場」聲軌.台灣現代聲響文化資料庫建置〉:https://bit.ly/36PoTrC
〈「造音翻土─ 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https://bit.ly/2N80ia9
〈第13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 : 立方計劃空間「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https://bit.ly/3p0q9y4
〈「聲音想怎樣」綜評:當代展覽「第二性」、文件視角、美學焦慮〉:https://bit.ly/2N5TBWo
〈面對「聲音想怎樣」的五個問題意識〉:https://bit.ly/3jzIjpp
🔔訂閱典藏ARTouch YouTube 頻道,開啟小鈴鐺,鎖定每個月的V-Touch 優質藝術影音單元:http://bit.ly/2SIbtpL
--------
出品 Presented by|典藏ARTouch
企劃 Director|童詠瑋Tung Yung-Wei、張玉音 Chang Yu-Yin
翻譯 Translator|童詠瑋 Tung Yung-Wei
攝影 Photographer|王士源 Wang Shih-Yuan、蘇家弘 Su Chia-Hung
製片 Producer|陳昕妤 Chen Hsin-Yu
剪輯 Editor|王士源 Wang Shih-Yuan
剪輯助理 Assistant Editor|蔡念栩 Tsai Nien-Hsu、劉禮瑜 Liu Li-Yu、陳美如 Chen Mei-Ju
調光 Colorist|王士源 Wang Shih-Yuan
混音 Re-Recording Mixer|鄭曉駿 Cheng Hsiao-Chun
音樂Music|
台呼 Jingo of Talking Drums Raido|楊政 Cevo Yang
Elevator Music Generator#2 - Muzak Radio|紀柏豪 Chi Po-Hao
雨夜花 Rainy Night Flowers|
曲 Composer|鄧雨賢 Teng Yu-Hsien
詞 Lyric|周添旺 Chou Tian-Wang
唱 Performer |純純 Sun-Sun
Mamula moon|Geraldo and His Orchestra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鄭慧華 Amy Chamg、羅悅全 Jeph Lo、立方計劃空間The Cube Project Space、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文化或藝術領域 在 Spice Travel 辣旅遊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大家來台中想到的文青景點不外乎就是勤美跟誠品,
甚至台中當地人都不會來的東海藝術街其實有超多隱藏店家!
有些沒有招牌之外,還連 Google maps 都搜不到!
Sarah跟Leo這次要帶大家去藝術街的巷弄裡尋寶,翻轉你對東海藝術街的印象!
------------------
🚶 看看我們去了哪些好地方!
00:00 段落開始
00:49 墨爾本巷弄
03:31 那個頂樓
05:16 照夜白生活茶事(和豐祿)
07:57 花半開生活美學館
10:29 午後書房
12:20 時間軸食宿工坊
------------------
✨ 想了解更多東海藝術街商圈有哪些好地方去?
【東海藝術街商圈ArtStreet】
► https://www.facebook.com/ArtStreetTaiwan
【和豐祿茶、器、沉香(照夜白生活茶事)】台中市龍井區藝術街38巷11號
愛茶的工作室主人生活時時與茶相關的生活美學與文化並行,工作室不定期舉辦與茶相關的活動、專業課程與生活講座讓您也可以感受到生活與茶可以這麼有趣有溫度!想藉由現代方式品一杯茶、品一支香、賞一件器皿,想了解更多的專業就來一趟「和豐祿」吧!
► https://www.facebook.com/zyb.life
【花半開生活美學館】台中市龍井區藝術街58號
透過跟老師討論創作豐富空間的作品或者創作一幅屬於自己的花藝創作帶回家,最後身處自己創作的空間藝術中品茶、食用茶點與藝術對話,茶道跟花藝都會在過程中由老師帶領並有詳盡的介紹體驗。
► https://www.facebook.com/%E8%8A%B1%E5%8D%8A%E9%96%8B%E7%94%9F%E6%B4%BB%E7%BE%8E%E5%AD%B8%E9%A4%A8-2223301301234641
【墨爾本巷弄】台中市龍井區藝術南街5巷
「紅酒、咖啡、音樂、文化交流和認識新朋友,重新認識以及接受我出生的地方。」兩位熱愛墨爾本的主人將他們在墨爾本的生活方式帶回來,這是一個結合了工作還有生活的音樂咖啡調酒吧。
► https://www.facebook.com/melbournela
【時間軸食宿工坊】台中市龍井區遠東街204巷18號
圓弧外觀建築,結合綠意、木作、鐵件、水泥等不同元素,加上優質精選的咖啡飲品、清爽無負擔的輕食、精緻手作烘焙點心,給選擇於Timeline留下足跡的人。
► https://www.facebook.com/timelinecafestudio
【午後書房】臺中市龍井區藝術北街46巷2號
午後書房的老闆將自己收藏的老書放上網路,經營網路書店多年,這間店位在東海藝術街商圈中獨樹一格,店內收藏了許多不同年代的書,是愛書的人挖寶的好去處。
► https://www.facebook.com/%E5%8D%88%E5%BE%8C%E6%9B%B8%E6%88%BF-%E4%BA%8C%E6%89%8B%E6%9B%B8%E5%BA%97-203782521037
【那個頂樓】台中市龍井區新興路9巷10號3樓
一群年輕人共同開創的藝文生活交流空間。離開家人朋友,走上自由自在的頂樓,藉由不同領域的藝術碰撞,在對談之中,從這些陌生的靈魂裡面找到那個人,成為你的麻吉。
► https://www.instagram.com/thatisaroof/
-------------------
🌶️ 想預訂 Spice 推薦的住宿,快到我們的網站預訂!!! ► https://spice.travel
👉訂閱 Spice : https://www.youtube.com/SpiceTravel?sub_confirmation=1
👉下載 Spice app (iOS) : https://itunes.apple.com/app/id1417092783
👉下載 Spice app (Android):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io.spiceup
------------------
追蹤我們 -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spicetaiwan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spicetw
Spice 旅遊攻略 ► https://spice.travel/guidebook
Spice VR頻道 ► https://www.youtube.com/SpiceVR
------------------
音樂來源 -
MB01QDIV7SDESNP
文化或藝術領域 在 臺北市文化局-設計臺北Design For Taipei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第27屆臺北文化獎」拍攝宣傳影片,英語教母以溫柔語調朗讀蔣勳老師的作品,台北文化獎得主們,厚植出台北多元深厚的文化底蘊,在不同的領域堅持著,呼籲大家自薦或 ... ... <看更多>
文化或藝術領域 在 光電走唱計畫-從傳統到當代跨領域藝文體驗_海馬迴藝工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更讓學生可以完成各種具小組特色的裝置,實際應用在生活 或藝術 創作。 ... 111年 文化 體驗教育計畫:光電走唱計畫-從傳統到當代跨 領域 藝文體驗_海馬迴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