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這三個月的中期預測來看,顯著偏少的訊號仍在,尤其是四月及五月這兩個月!
---------------------------------------------------------------
十年前和楊之遠教授合寫的文章,換個日期情境很類似啊....
春雷不響 梅雨沒雨? 動起來 正視乾旱危機
【2011/04/17 聯合報】
彭啟明/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台北市)
楊之遠/文化大學土地資源系副教授(台北市)
今年台灣的春雷,創下一甲子最晚的紀錄;過了幾個月,雖然有點冷,但卻風調雨順的天氣,未來可能又將面對乾旱的氣候異常隱憂,又浮上檯面。
國人通常以廿四節氣當中「驚蟄」打雷的時間為基準,在統計經驗上,如果在這期間打雷,則代表雨水充分,當年會豐收;如果晚了很久才來,代表雨水會非常缺乏,當年很有可能會發生乾旱,收成不佳。
在節氣中,「驚蟄」並非是天氣現象,而是一種「物候」特性,當三月初天氣轉暖,漸有春雷,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而驚蟄即上天以打雷驚醒蟄居動物的日子。
過去,台灣多在三月開始有打雷現象,代表冷暖空氣開始在台灣附近交會,開始有春天對流性的降雨出現。
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初,由於反聖嬰現象持續,亞洲大陸北方的高壓系統持續影響,冷空氣不斷南下,一直到四月上旬才出現明顯減弱,溫度才明顯的回溫。
雖然讓整個東亞有告別寒冬之勢,但很短暫的一周內,隨著這新一波高壓及鋒面勢力又再南下,明顯出現降溫;可惜的是,這波鋒面雲系水氣明顯較少,在中國南方有明顯的雷陣雨雨勢,但抵達台灣時的水氣相對之下仍偏少,期待最近能夠在台灣平地出現具規模打雷的機會,可能再度落空,未來兩周到四月底也不甚樂觀。
台灣在這兩個月,非常具體的展現反聖嬰春雨偏少的氣候特徵,中南部主要集水區,已有明顯旱象。展望未來梅雨季,由於這幾周,正處於一個轉換期,目前對能夠明顯解渴的梅雨季預測,充滿許多不確定性,有相當高的機會是「沒雨」的「梅雨」,或是梅雨晚到及雨水偏少的情況,值得有關單位重視,必須做最壞打算。
若是在夏季前,反聖嬰現象減緩轉趨中性,這時颱風的狀況可能轉趨正常,像前幾年颱風數偏少情況恐不再現。因此,未來除積極抗旱之外,要留意乾旱持續的時間,恐將持續到六七月,這對國人日常生活及各行各業,都將是一個很大的壓力挑戰。隨後在七八月開始亦有面臨較多或較強颱風的趨勢,隨後的防颱措施,也必須提早演練。
今年,先天環境對水資源及農業管理,已經相當不利,恐須重新檢視過去數十年台灣面臨乾旱時的各項作法,各個單位必須齊心一起動起來,例如北水南運、水源調度管理、人造雨或各種節水的措施都必須早點進行。
---------------------------------------------------------------
抗旱 不能光靠逆轉勝
【聯合報╱彭啟明/電視氣象主播(台北市)】 2009.05.30
棒球賽最令人驚心動魄的莫過是「逆轉勝」,球是圓的,最後的大逆轉都要等到九局結束才知道。兩隊如果比數相近,翻轉的機會就較大,如果體質不良,已經大幅落後,怎麼拚也是機率低,等待的悶與苦是很艱辛的過程。因此,棒球隊平時要有好的管理訓練以培養穩定性,光靠賭一把逆轉勝都不是長久之計。
今年的天氣也是如此,「馬上晴天多」,好天氣的確多,但相對的雨量也少,今年五月在許多地方也將破紀錄,以累積雨量和歷史同期相比,到今年五月底為止大約少掉三成雨量,就算未來逐漸恢復正常,也仍偏少,況且梅雨季或是颱風雖常帶來較多的雨量,但變動性也相對較高,近十年來也呈現時多時少不穩定的特性。
梅雨、颱風都只能說是可遇不可求,就算來了,也不見得直接反應到實質降雨上,目前從各種氣候預測趨勢來看也沒有樂觀的理由。而多數水庫的水量已偏低,雖然民生用水只占一小部分,但農業休耕或是減少供水,也是必須從國庫支應龐大費用,萬一啟動大規模限水或休耕,對於最近剛有起色的經濟發展將是沉重壓力,特別是目前還有新流感等問題存在。
今年是閏五月,水利官員認為五六月的梅雨季因此會延長半個月,還期待下一波的大雨,七月也進入颱風季,這恐怕會輸到連洗澡的水都沒有。陰曆是由地球和月亮的關係來計算,陰曆十二個月平均約有三五四日,幾年要輪流閏一個月。剛好閏到五月就會延長梅雨或是空梅,這是沒有根據也不科學的說法,因為梅雨季定義的計算都是用國曆來計算,如果用地球和月亮關係可解釋梅雨,這是很怪的理論,也無法將氣候變遷等因素考慮在內,最多是地球和太陽關係的「節氣」有些關係。
馬總統年初曾說「缺水的時候會很想死,水太多也會恨死」,競選政見特別提到國人應該開始每天用水二五○公升的使用上限,以節約用水。今年先天環境對水資源管理已經相當不利,也應該有明確的行動及作法,這是啟動全民節約用水最好時機。水利單位應再積極些,可效法去年能源價格高漲時,環保署大規模推動節能減碳運動,獲致良好成效,全民節約用水也是一樣,天氣本有一定變動及不可預測性,但仍可落實到風險管理,絕不能光靠賭一把的逆轉勝。
【2009/05/30 聯合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
文化大學 雨量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澳洲野火警惕
今年極端氣候 戒慎恐懼
楊之遠/文化大學土地資源系兼任教授(台北市)
澳洲野火肆虐導致雪梨籠罩在濃厚的霧霾之下。路透
美國太空總署日前發布,二○一九年全球平均溫度比廿世紀平均水平高零點九五攝氏度,僅比一六年的紀錄低零點零四攝氏度,為歷史第二最熱年分,但後者係受到聖嬰現象加持的影響。
英國基督徒互援會於一九年十二月底發表報告指出,該年全球至少發生十五次造成超過十億美元損失的氣候變遷相關災害,其中七次甚至造成至少一百億美元的損失,包括肆虐印度北部的洪災、中國的利奇馬颱風、美國的多利安颶風、中國洪災、美國中西部和南部洪災、日本超級颶風哈吉貝,以及美國加州野火等,其中加州野火造成的損失高達二百五十億美元。
顯示在氣候變遷的助長下,一九年極端天氣衝擊全球每個角落。從非洲南部到北美洲,從亞洲到歐洲,洪水、暴風雨和火災造成各種破壞損失。但該報告沒有將澳洲自去年九月(冬季)起發生的野火列入。
一九年,澳大利亞的年均氣溫比歷年高一點五二攝氏度,是自一九一○年有氣溫紀錄以來的最高值,同時年降雨量只有二七七毫米,是自一九○○年有降雨紀錄以來的最低值。由於高溫、乾旱,造成澳洲四個月前發生的零星山火,逐漸失控,火苗隨著強風在全國蜿蜒燃燒,演變成目前噩夢。
澳洲東海岸受到的打擊最大,已燒毀逾六百萬公頃土地,是澳洲有史以來最致命的叢林大火災難,造成數十人死亡,千人受傷。大火並對自然生態帶來毀滅性破壞,已有數億動物燒死。林火產生的有毒煙霧不僅籠罩沿海各大都市。根據衛星監測,澳洲野火煙霧在十天之內即傳遍世界,影響全球懸浮微粒水平。估計澳大利亞叢林大火已向大氣排放約四億噸二氧化碳。
儘管澳洲遭遇三年乾旱及空前野火災難,澳洲總理莫里森及能源部長泰勒日前仍堅持澳洲不需要為了抑制全球暖化而採取更積極的減排作為,引發民怨。
因此今年一月十三日澳洲Newspoll民調顯示,莫里森的支持率從百分之四十五下滑至百分之卅七,大跌八個百分點,係自二○一八年八月接任自由黨黨魁以來最低者,支持率也被工黨領導人安東尼.阿爾巴尼斯所超越。迫使莫里森終於在十五日承認氣候變遷是真實的,改變以往否認野火跟氣候變遷有所關聯的立場,試圖緩和災民的不滿情緒。
俄羅斯專家預測全球暖化將決定二○二○年的天氣,世界各地將出現更多自然災害,而亞洲地區遭受的損失將超過其他地區。
二○一九年強烈颱風多從台灣南北擦邊略過,除了淹水外並未有重大災情。因此在總統大選期間,兩黨總統候選人均未對氣候暖化的因應有所表述,令人遺憾。預計二○二○年暖化衝擊將愈凶險,建議連任之蔡政府應以澳洲大火為殷鑑,除了加強民眾對氣候變遷的教育宣導外,相關部門更應以戒慎恐懼的態度面對今年梅雨、高溫、颱風等極端天氣的考驗,做好充分準備,以減少災害損失。
文化大學 雨量 在 早安.台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極端氣候高溫暴雨奪命,大自然反撲了!
https://www.rti.org.tw/radio/programView/id/789
◎早安現場-近來高溫、暴雨等極端氣候對人類生活造成莫大影響。去年歐洲的熱浪、今年南亞的暴雨,甚至北高兩市連日來的豪雨成災,都帶來生命與財產的損失。專訪 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系主任曾鴻陽副教授,帶您了解「極端氣候」。通常極端氣候指的是前百分之五的異常數據。例如高溫與暴增的雨量,並且在短時間內出現。
曾鴻陽指出,儘管科學儀器的進步讓氣象學越來越精準,人類已經可以掌握未來三天到十天的天氣,但仍然會有誤差與變數。人類應該更謙卑面對大自然,而不是改變大自然。一旦大自然反撲,災難電影裡的「縮時」特效,有一天就會出現在真實生活中!
文化大學 雨量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