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簡易考古:古人也用護唇膏嗎?
冬天到了,護唇膏得備好。
據說條狀的護唇膏1000多年前就出現了。而唐代也用 #保證天然無害「口脂」 來保護乾燥的嘴唇,甚至有專門做護唇膏的公務員,叫「合口脂匠」。唐代皇帝也會頒賜口脂給大臣,杜甫便曾寫下詩句「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資料來源:https://gushi.tw/du-fus-lip-balm/)
......#敬每年都用不完又想買新的護唇膏
等等,今天不是要說這個,回歸正題,考古才沒那麼簡單!
12月8日的胡適院長講座特請本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李匡悌談「臺灣考古學」!聊聊如何從考古遺址的材料明確地認識臺灣的文化史能夠追溯到五千年之久,當時的人、文化與這座島的關係又是如何?
#胡適院長127歲誕辰
----------
【胡適院長講座】
「這裡是哪裡?我們是誰?臺灣考古學研究的觀察」
🗣主講人:李匡悌博士(106年度胡適紀念研究講座得獎人、本)
🗣主持人:本院黃進興副院長
🕑時 間:107年12月8日(星期六)14:00-16:00
🏚地 點:本院學術活動中心2樓第1會議室
🙋♂第1次參加者,請至網址:https://goo.gl/SARJne 報名。
📹影音直播網址:http://app.sinica.edu.tw/videosrv/online.php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