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公園野餐仔!沒有入水但身體全濕的me]
今天基本上除了觸痛之外,已經忘記有打疫苗,
也就是說沒有什麼低燒之類的副作用問題,
天氣又無敵好,那當然要出去玩啦!
適逢星期天,一起把我妹劉女婿粽子叫出來,
這次發現一個爸爸都沒去過的景點,
又位在距離我妹家開車滿近的地方,
那就是七堵的瑪陵坑秘境,不過人很多才不秘密!
我們先在一個涼亭裡面吃摳屎摳熟食,
實在太習慣在公園野餐了,
酒精、防蚊液、衛生紙都會準備好!哈哈哈!
涼亭旁有一個傳統窯,只是乍看太像燒金紙,
旁邊的磚頭砌成的窯又太像燒屍體的,
幸好有立牌介紹,我才敢來拍照以免大不敬。
再來就是主要的行程,來到親水公園與步道,
親水公園一堆小孩在玩水,我對此無感,
跟爸爸主要走一圈步道,妹妹跟媽媽在公園等待,
步道有趣反而是許多倒下的樹木,需要跨越低蹲,
最搞笑是一個叫瞭望臺的景點,根本就是立牌,
很像有人名字叫美麗,但跟美麗壓根沒關係一樣,
沒錯!就是我拍照的那個地方,叫做瞭望臺喔!
完成這一圈步道,我也是身體全濕惹⋯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展館之宮廷原狀:常設陳列。故宮博物院依據史書和檔案,以文物和複製品為中心,按照曾經在此發生的明清歷史,在部分古建築內系統展示了明清時期的宮廷陳列。進行原狀陳列的宮殿有: 太和殿:外朝中心建築,位於太和門以北。殿內設有“建極綏猷”匾、雕龍髹金大椅(龍椅)、雕龍髹金屏風、蟠龍金柱。 中和殿:位於太和殿以...
敬字亭介紹 在 竹亭聽雨 - 小咪媽咪三寶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巧連智套組開箱文湊齊了
我家有三寶,剛好可以來介紹巧連智各種年齡層的套組唷! 包含適合寶寶和巧虎一起的說英語系列、學齡前學習注音拼音的大幫手、小學新鮮人的九九乘法偵探套組,快來看介紹吧!
1⃣ English Together #和巧虎一起說英語套組 (1Y+)
適合一歲以上寶寶入門,即使是對英語0基礎的嬰幼兒👶,也能透過一系列有趣又多樣化的IC教具與硬頁互動遊戲書,輕鬆入門開口說英語、唱童謠🎵,同時也能在繪本中學到許多知識呢! 書本很貼心的附有QR code,讓陪讀更容易,也不怕發音不標準了。
2y2m的團團從完全沒接觸過英語,玩了英語套組的繪本和教具一個多月後,對於生活常見的詞彙像是蘋果、香蕉、無尾熊等都能自然地說出這是Apple、Banana、Koala,也很喜歡聽英文歌謠並跟著唱,潛移默化中就培養了對英語的興趣,我覺得真的是一套非常適合寶寶入門英語的教材唷!
開箱文👉https://0rz.tw/muEbB
2⃣ #巧虎注音拼音學習套組 (3Y+)
全套教材包含了IC教具2組、遊戲書3本、DVD 1片,可以從0基礎開始,循序漸進的完整學習,從認識注音符號的字形字音 → 五種聲調 → 二拼音 → 三拼音 → 到學會閱讀有注音的書本唷! 是一套入門學ㄅㄆㄇ的大幫手啊! 而且與坊間學習本比起來,巧連智的教材設計一向很能吸引幼兒的興趣,透過巧虎的故事與書上遊戲,能在幼兒在玩耍中快樂學習,提升學習意願。
3歲半的球寶從0基礎開始,學了一個月後,已認得大部分的注音符號,學了三個多月後,已經學會了聲調與拼音,可以開始念繪本的大字注音了👍小咪媽咪教起來覺得看的到效果、很有成就感呢!
開箱文👉https://0rz.tw/3t6cN
3⃣ #巧虎九九乘法偵探套組 (5Y+)
包含IC教具2組、遊戲書3本、DVD 1片,適合知道加法概念的5~8歲孩童。從理解倍數概念 → 知道被乘數和乘數的意思 → 熟背九九乘法 → 乘法應用與乘數填空,從頭到尾完整學會九九乘法,並接軌除法概念。
套組中還有超強大的IC教具 - 乘法機📱,將乘法化為有趣的電動遊戲,融合了基礎練習、歌曲、小遊戲與挑戰魔王等多重模式,玩的過程就是在反覆練習,對小小咪非常有效,每天都要玩個15分鐘,默默地將九九乘法越練越進步了。
開箱文👉https://0rz.tw/GRk31
--------
以上就是巧連智和巧虎一起說英語+注音拼音套組+九九乘法偵探套組的介紹,專門為該年齡層設計的遊戲與教具內容很能吸引孩子興趣,又可以在遊戲中學到英語/注音拼音/九九乘法,是非常棒的教具唷❤️
8/27三種套組一起開團,細節敬請鎖定竹亭聽雨粉絲頁😘
敬字亭介紹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歷史上真實的西遊記
貞觀三年(629年)秋八月,玄奘法師由長安出發了。
在《西遊記》中,玄奘出長安可是個無比盛大的場面。比如說,唐太宗封他為「御弟」,給通關文牒,賜千里良駒、盤纏、隨從,在文武百官和長安人民的簇擁下,玄奘風風光光出了長安。
但實際上,歷史上的玄奘其實是個偷渡客。別的不說,他是護照也沒有,簽證也沒辦,趁着月黑風高,做賊一般溜出了長安城。
這樣的出發方式,不但不體面,還冒着生命危險:一是非法出境被抓到了肯定不是個兒;二是縱然越境成功,當時的向西之路也非常危險。還記得嗎,這一年,可是唐太宗派遣李靖、李勣出兵攻打東突厥的時候。刀兵無眼啊,你說你這是哪根筋搭錯了吧。
玄奘大概沒考慮到這些問題,或者說,就算考慮到了,他也無暇顧及,甘冒風險。能讓人將生死置之度外的,無非那麼幾個原因,一是愛情,二是自由,三是大義。而比這三者更有驅動力的,則是對真理的忘我追求。
在長安的幾年內,玄奘發現自己再也無法從名僧法常和僧辯那裏獲取新的知識,開啟新的智慧了。他曾經就佛法經義的疑問列出了100條問題,拿去請教法常和僧辯,可是,這些問題本身已經超越了那兩位的水準,更別提給出答案了。
法常流覽了問題單子,說:「我看,天下沒人能回答你這些問題吧?」
玄奘猶如被當頭潑了一桶冷水,十分沮喪。
法常於心不忍,又說:「這也不一定。如果是天竺高僧,應該能解決你的疑問。」
說者無心,可玄奘卻把「天竺高僧」聽進了心裏。他立刻找到幾名志同道合的僧人,大家聯名向政府提出遊學天竺的申請。
唐政府是個負責任的政府,他們當即駁回了玄奘等人的出國申請。理由很簡單,兵荒馬亂的,你們偏要往西跑,遇上敵人、亂兵,幾條小命不是白丟了?
申請被駁回後,聯名上書的幾個僧侶就放棄了這個念頭,宗教界人士也得遵守國法不是?當然,這些人不包括玄奘。
從蜀地私自回長安,已經違法了,再違法一次也不算什麼。畢竟,在他心目中,佛法遠遠高於人世間的法律。
其實,我相信,我們每個人在某個時期,心中都會湧起一種宗教情懷。這種情懷,跟具體的宗教並無必然聯繫,而是人心對萬事萬物的敏感,對世界本源和終極真理的好奇,對肉身和塵世超越的渴望。
如果留在長安,玄奘大約很快就能成為京城甚至國內佛教界的領頭羊。在同樣癡迷大道、具有高度精神自省能力的唐太宗度過軍事緊張期之後,他很可能親自召見玄奘。即使這並不意味着權力和財富,起碼也代表了光榮和地位。
但是,那又怎麼樣呢?
缺少對佛法的真正理解,沒有真正的了悟,所謂高僧也只是一個裝腔作勢的空殼。一切榮譽、地位、敬仰等附屬品只會帶來膚淺的、世故的生活,一種沒有意義的生活。
這絕不是玄奘為自己選擇的生活。他知道,無論如何,自己必須到佛法的誕生地去尋求幫助和提高。
天竺還很遙遠,一人一馬,盡力西行吧。
就在玄奘出長安的時候,李靖接到了討伐東突厥的命令。11月,李勣的部隊也完成了動員。而肅州刺史公孫武達和甘州刺史成仁重已經和進擾河西的突厥先頭部隊幹了幾場狠仗。
隨着二位李將軍的出兵,主戰場沿蒙古草原陰山山脈一帶展開,而西域局勢也開始風起雲湧。玄奘卻不顧一切地往西域進發了。
儘管悟空不在,玄奘還是受到了某種冥冥中的保護,一路上,總有人會幫助他。在順着流經玉門關的河流走了十多裏路後,玄奘已經出了國境。
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此時,唐帝國實際控制的區域,已到達了西方的極限。玄奘,向故土眺望了最後一眼,毅然背向大唐,繼續孤獨的旅程。
不久,他來到了伊吾國。從這裏向西北跨越天山,再繞行中亞草原,便可進入天竺境內了。
玄奘不打算在伊吾逗留過久,可是,他還是耽誤了一些時日。因為當時正值高昌使者訪問伊吾,言談間得知有位大唐高僧正在伊吾歇腳。使者回去後,立刻向高昌王彙報了此事。
那時的高昌王我們認識,就是前面說過的麴文泰。這個時候,高昌與唐的關係還很好,麴文泰聽說此事,便派出數十人馬,到伊吾迎接玄奘。
玄奘堅辭不果,只好跟隨使者來到高昌。一見高昌王,更麻煩了,麴文泰深深被大唐法師的風姿和見識所傾倒,哭着、喊着不讓玄奘走。
這可不能答應,玄奘拒絕了麴文泰開出的優厚條件,要求動身。
麴文泰聞言,換了一副臉色,說:「法師你違法出境,如果不肯留下,那我就按照規定,把你送回大唐去。」
玄奘不動聲色,說:「為了佛法,貧僧一定要到天竺去,雖死不易。」
利誘威逼都沒什麼效果,麴文泰也就不再勉強。不過,他仍然向玄奘提出了一個不情之請:將來法師取得真經,從天竺回來的時候,請務必來我國停留三年,宣講佛法。
這一點,玄奘倒是答應了。可約定雙方都沒有想到,等玄奘回來的那一天,高昌國已經不復存在了。
麴文泰給玄奘寫了一封介紹信,請沿途的各國國王對高僧加以援助。他特別指出:此僧乃本人義弟。
看來,《西遊記》中唐御弟這個情節,是從高昌王那裏移花接木來的。
高昌王的信,並沒有給玄奘帶來很多的方便,有時還起到了相反的效果。比如說,焉耆國作為高昌的競爭對手,壓根不買帳,對玄奘不予招待。好在他們也不敢對大唐高僧怎麼樣,因此,玄奘便速速離開了焉耆。
再往西走,是一片綠洲,這便是龜茲國。在玄奘眼中,龜茲的意義並不僅限於一個西域小國,因為這是十六國的後秦時期的偉大法師鳩摩羅什的出生地。
鳩摩羅什的父親是天竺人,在即將繼任相位時毅然出家,離開天竺來到龜茲,被聘為國師。因被國王的妹妹逼婚,因而有了鳩摩羅什兩兄弟。
後秦弘始三年(401年),姚興攻滅後涼,親迎鳩摩羅什來長安。在隨後的十多年內,羅什悉心從事講法和譯經事業,主持完成了不下數千卷的譯作。著名的《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也就是簡稱的《金剛經》,就是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
更加巧合的是,鳩摩羅什法師也號三藏。藏,乃容器之意。三藏,也稱三法藏,是指印度佛教聖典的三種分類:經藏、律藏和論藏。
有趣的是,兩個三藏都曾把佛經翻譯的歷史發展推向更新階段,都是里程碑和分界線一般的人物。
話說玄奘在龜茲停留了大約60多天,終於等到天山之雪融化,道路開通,他繼續前進。
走過了最為艱苦的跨越天山之路,前面的路就好走多了。一天,玄奘終於抵達天竺。
在佛陀的故鄉,玄奘終於觸摸到了他連夢中都在追求的東西。當時,天竺與大唐關係還不錯,而印度的僧侶們對這位不遠萬里前來求法的唐僧更是熱情接待,毫無保留地將珍貴的佛典傳授給他。
在天竺居住學習的十幾年,也許是玄奘人生中最美好的回憶吧。但是他知道,這裏並不是自己的樂土,他還要回到大唐去。
出發,永遠是為了返回。這也許是一切具有史詩意味的人生所必然經歷的過程,就像荷馬那部《奧德修紀》中的古希臘英雄奧德修斯一樣。玄奘踏上了歸途。
當玄奘再次進入西域時,大約已經是貞觀十八年左右。十幾年的時間,唐太宗和他的唐帝國,已經製造了一場滄海桑田的巨變。
早在北印度時,玄奘就聽到了高昌國滅亡的消息。這固然讓他歎息世事無常和虛妄,倒也提供了一些便利,因為沒必要去高昌履行諾言,他便可以不經天山南路,直接走西域南道回國。
玄奘越過帕米爾高原,沿崑崙山北麓,經由莎車、于闐等國,前往沙洲,也就是今天的敦煌。
貞觀十八年(644年)孟秋,玄奘歸國的消息傳到了唐太宗耳朵裏。當年,他是一個心存疑惑的年輕僧侶,如今,已成為蜚聲中外的大法師。
太宗微微一笑,他並沒有忘記當年那個最年輕的僧人。
記得在玄奘離奇失蹤後不久,長安寺院的長老們曾經向太宗彙報:由於申請赴天竺留學遭到拒絕,玄奘很可能已經偷渡出境了。
太宗聞言道:「這個和尚挺大膽嘛。」但他臉上並沒有發怒的表情,語氣中似乎還有一絲隱約的讚賞。
長安的和尚們放了心,不久後,高昌王來長安朝見,自然也將玄奘的事情報告了太宗。十幾年間,唐太宗也會零零星星聽到一些玄奘在天竺的消息,瞭解到玄奘在修行上的精進。
漸漸地,唐太宗開始盼着這位大膽的和尚回來。
玄奘在於田時,向皇上呈上一份請罪書,詳細報告了冒犯國法的經過,並提出自己馬上即將歸國領罪。這封請罪書被商隊的高昌人帶回了長安。
雖然玄奘心裏無所畏懼,但當長安使者飛奔而來,對他說皇上原諒他的一切罪責,並熱切期盼他回國時,玄奘心裏還是感到了喜悅。
在沙洲,玄奘又一次上奏長安,因而得知唐朝近期內將會向高句麗派出遠征軍,而太宗本人也將東赴洛陽,指揮軍隊。
這個消息讓玄奘吃了一驚,他立刻從沙洲啟程,趕往長安,希望能在皇上動身前見上一面。
當然,玄奘急着見皇上,不是為了皇上能夠接見他,表揚他什麼的,而是為了向太宗申請建立譯經場的經費和幫助。
數萬里往返,17年歲月,僅僅是偉大事業的前奏罷了。玄奘從天竺帶回來657部經書,需要招募一批通曉經典和梵語的僧人進行翻譯。不然,對於普通人來說,佛經何異於廢紙?
然而,玄奘緊趕慢趕,回到長安時,已是貞觀十九年(西元645)正月七日了。這時候,太宗已經前往洛陽,坐鎮長安的是西京留守司房玄齡。
房玄齡幾天前便接到了太宗從洛陽發來的詔令:使有司迎接之。房玄齡立刻展開準備工作,但沒想到,急於謁見的玄奘,提前趕着回來了。
有司還沒出動,聽到消息的長安人民卻從四面八方趕過來了。聽說大法師將從運河碼頭上岸,大家都往碼頭邊跑。一時間,擠了個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玄奘沒辦法,只好在碼頭過了一夜。等官差來開道時,才進入了長安朱雀大街的都亭驛。街道兩旁已經站滿了人,人們跑來領略這位為佛法觸犯國禁的大法師的風采,近20年時間,玄奘的事蹟早已成了長安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玄奘在長安沒待幾天,便迫不及待地跑到洛陽去了,抵達之日是正月二十三日。見到太宗的日子,是二月一日。
洛陽儀鸞殿上,當世兩個意志最堅定的人會面了。
針對玄奘西遊之事聊了一番後,玄奘盤算着向皇上提出興辦譯經場的事。沒想到,皇上突然說:「大師德才兼備,沉毅堅忍,不如你還俗,來朝中輔佐我吧。」
玄奘吃了一驚,趕忙推辭道:「玄奘自幼傾心佛法,皈依佛門,以普度眾生為己任。還俗之事,萬萬不可。」
太宗說:「有何不可?以你的才華,咱們君臣聯手,打造太平盛世,這不是普度眾生嗎?」
玄奘說:「經邦濟世必以儒,玄奘對儒學一竅不通,怎麼能輔佐君王治理天下呢?還是讓我以佛徒的身份,通過譯經,解除眾生心靈的魔障吧。」
太宗話鋒一轉,說:「好吧好吧,不逼你還俗了。不過呢,既然你已經到過西方,不如再跟我到東邊轉轉吧。一來增加你的見聞,二來我有些事想向你請教。」
沒想到,玄奘依然拒絕了太宗的邀請,此時他心裏只裝著譯經一件事,對於遠赴遼東浪費個一年半載的時間,相當不情願。
唐太宗就沒有繼續勉強,他答應支持玄奘的譯經工作,但也做了一些保留。因為,當玄奘提出到河南少林寺去譯經時,太宗堅決不許,把他留在了長安的弘福寺。
接下來的19年時間,玄奘從著名的旅行家變成了著名的翻譯家。從他譯經的過程和成果來看,他之前說自己不懂儒學,其實是個謊言。
沒錯,大師也是會撒謊的。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
#知史 #中國歷史 #歷史大人物 #吳承恩 #西遊記 #玄奘
敬字亭介紹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展館之宮廷原狀:常設陳列。故宮博物院依據史書和檔案,以文物和複製品為中心,按照曾經在此發生的明清歷史,在部分古建築內系統展示了明清時期的宮廷陳列。進行原狀陳列的宮殿有:
太和殿:外朝中心建築,位於太和門以北。殿內設有“建極綏猷”匾、雕龍髹金大椅(龍椅)、雕龍髹金屏風、蟠龍金柱。
中和殿:位於太和殿以北。殿內設有“允執厥中”匾、兩乘肩輿。
保和殿:位於中和殿以北。殿內設有“皇建有極”匾。
內廷後三宮區:
乾清宮:內廷中心建築,位於乾清門以北。殿內設有“正大光明”匾,是秘密建儲的用具。
交泰殿:位於乾清宮以北。殿內設有“無為”匾、存放清二十五寶的寶盝、乾隆帝禦制《交泰殿銘》、銅壺滴漏、大自鳴鐘。
坤甯宮:位於交泰殿以北。殿內設有薩滿教祭神場所和皇帝大婚的洞房。
內廷養心殿區:
養心殿是清雍正以後的皇帝寢宮,位於內廷西六宮區以南、後三宮區以西。殿內設“中正仁和”匾,東暖閣是慈禧垂簾聽政處,西暖閣西側小室是著名的三希堂。
三希堂
內廷西六宮區:
太極殿:內廷西六宮之一,與長春宮構成一封閉院落。
長春宮:內廷西六宮之一,院內廊壁有晚清《紅樓夢》壁畫。
翊坤宮:內廷西六宮之一,與儲秀宮構成一封閉院落。
儲秀宮:內廷西六宮之一,慈禧曾在此長期居住,殿內裝修考究。後殿麗景軒設“溥儀生活展”,依據《清室善後委員會的點查報告》復原了溥儀用餐的情景,展示末代皇帝中西合璧的生活。
甯壽宮九龍壁
皇極殿:紫禁城東北部甯壽宮區的中心建築,位於甯壽宮區內,僅在:元旦、清明、五一、端午小長假各開放5天(從政府公佈休假日期的前一天開始開放);十一黃金周從9月29日至10月8日開放;暑假期間從7月1日至8月26日開放。參觀皇極殿需要另外購買珍寶館(即甯壽宮區)10元門票,售票處設在甯壽宮區南側的錫慶門外。
常設展館。設在外朝武英殿區,位於太和門廣場以西。故宮博物院收藏有豐富的中國古代書畫。其中既有晉唐宋元的稀世孤本,也有明清各個畫派名家的代表作品,可以清晰、系統地反映中國古代書法與繪畫藝術發展的脈絡。分九期展示從晉唐到明清的古代書畫發展史,每年春夏秋三季展出其中兩到三期,每期包含近70件紙絹類書畫精品,每逢冬季休展,具體展期時間和展品目錄參見故宮博物院網站展覽目錄。展覽配套書籍為《故宮書畫館》第1編至第9編。(李湜等編,《故宮書畫館》第1編至第9編,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7月至2010年9月第1版。其中第1編出過2008年4月和2009年6月兩個版本,內容完全相同,前者開本稍大,後者封面書名比前者多“第1編”字樣,此外後者與第2編至第9編的裝幀風格相同)
陶瓷館:-常設展館。設在外朝文華殿區,位於太和門廣場以東。故宮博物院堪稱中國最大的古代藝術品寶庫,其中收藏陶瓷類文物約35萬件。正殿文華殿和主敬殿為第一展室,兩個配殿本仁殿和集義殿為第二、第三展室。400餘件陶瓷精品既體現出從陶器到瓷器的縱向演變,也反映出官窯與民窯的齊頭發展,涵蓋品系之全面,世界罕見。著名的各種釉彩大瓶即在此展出。
玉器館:-常設展館。在明、清兩代宮廷遺存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相當數量的玉器,其中乾隆朝收藏、使用和製造的作品超過一萬件。設在內廷東六宮區鐘粹宮,展示歷代玉器精品,陳列主題為《盛世琳琅——故宮博物院藏乾隆朝玉器精品展》,至2013年8月1日閉展換陳,著名的“桐蔭仕女”玉雕即陳列於此。
金銀器館:-常設展館。設在內廷東六宮區景陽宮,展出清宮金銀器精品,陳列主題為《金昭銀輝——清代皇家金銀器特展》,著名的金髮塔、螭紋提梁壺即陳列於此。
青銅器館:-常設展館。設在內廷東六宮區承乾宮和永和宮,故宮博物院現藏曆代銅器一萬五千餘件,其中僅先秦有銘文的青銅器就有近一千六百件。目前正在閉館改陳,即將推出新的青銅器陳列。新陳列將分為四大主題:青銅器與禮制、青銅器與軍事、青銅器與音樂、青銅器與生產生活。青銅器定名及銘文,都有詳細的注音和淺白易懂的解釋。展覽還將設置“臺北故宮及海外藏中國青銅器”專題,運用多媒體技術,使觀眾對中國古代青銅器在世界博物館中以及世界美術史上所占的地位,有一個“一斑窺豹”的瞭解。
捐獻館:-常設展館。設在內廷東六宮區景仁宮。故宮博物院自1939年接受第一批私人捐獻文物至今,共接受私人捐獻文物七百多人次,總計三萬餘件,其中不乏國家珍貴文物,故特辟展館分類別、分批次展示,並鐫刻捐獻人姓名於展廳中,以示尊重和感謝。
延禧宮設在內廷東六宮區延禧宮的東、西配樓,故宮博物院古書畫研究中心和故宮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在這裡不定期舉辦學術性較強的書畫和陶瓷特展。
鐘錶館:-常設展館。設在奉先殿區,位於內廷東六宮區以南、甯壽宮區以西,陳列英國、法國、瑞士以及清朝造辦處、蘇州和廣州製造的清代鐘錶,著名的清銅鍍金寫字人鐘即在此展示。館內迴圈播放有關清宮鐘錶的紀錄片,館內11點和14點有鐘錶演示。參觀鐘錶館需要另外購買鐘錶館(即奉先殿區)10元門票,售票處設在奉先殿區南側誠肅門外。
甯壽宮區:-
甯壽宮區位于宮城東北部,是乾隆時期修建的太上皇宮殿區,包含九龍壁、皇極殿、乾隆花園、珍妃井等著名景點。珍寶館、石鼓館和戲曲館這三個常設展館位於甯壽宮區內。參觀甯壽宮區景點和展館需要另外購買珍寶館(即甯壽宮區,含石鼓館、戲曲館)10元門票,售票處設在甯壽宮區南側錫慶門外。
珍寶館:設在皇極殿西廡房、部分東廡房、養性殿、樂壽堂、頤和軒。展示各種材質的明清手工藝品、禮制文物、陳設器物、佛教文物。這些珍寶大都選用金、銀、玉、翠、珍珠及各種寶石等名貴材質,並徵調各地著名匠師設計製造,竭盡巧思,不惜工本,一器之成往往經年累月,其工藝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準。著名展品有孝端皇后鳳冠、清黃玉佛手花插(以上存皇極殿西廡房和部分東廡房)、清二十五寶、清乾隆金嵌寶金甌永固杯、金嵌珍珠天球儀、金編鐘和碧玉描金龍紋編磬(以上存養性殿)、清大禹治水圖玉山、青玉菊瓣式盆水仙盆景、(以上存樂壽堂)、清金累絲嵌松石壇城、金胎掐絲琺瑯鑲寶石高足蓋碗(以上存頤和軒)等。
石鼓館:設在皇極殿東廡房。展示十件戰國石鼓,所刻石鼓文為中國已知最早的石刻文字。
戲曲館:設在閱是樓內。滿族定鼎中原,受漢文化影響,宮中文化生活嬗變。關外“篝火觀舞”、“飲酒摔跤”的粗獷娛樂形式,被更有觀賞價值的戲曲替代,並成為宮中娛樂和慶典活動的重要內容。展示故宮現存大量戲曲文物,從演戲機構、戲裝砌末、劇本、戲臺、帝后賞戲景觀等方面加以陳列,並遴選當年入宮名伶唱片復原播放,使觀眾從視覺和聽覺上全面感受清代宮廷戲曲活動。
其他展覽:-
天府永藏展:設在保和殿西廡房及西北崇樓,位於外朝前三殿區西側,展示歷代皇家收藏傳統與清宮收藏類別。著名展品有朱碧山造銀槎杯、“一統車書”玉玩套裝匣、清紫檀雕山水八屜蘭亭八柱插屏、張成造剔紅梔子花圓盤(複製品)、楊茂造剔紅觀瀑圖八方盤(複製品)、明尤通款犀角雕仙人槎杯、鈞窯海棠式花盆、碧玉光素大盤、五彩鏤空雲鳳紋瓶、清楠木康熙算術桌、清康熙禦制銀鍍金簡平地平合璧儀等。展品明細詳見天府永藏展網站。
龍鳳呈祥——清帝大婚慶典展:設在乾清宮東廡房,介紹浩繁的清代大婚程式,展示皇家尊貴至極的奢華,彰顯帝王至高無上的皇權。
清宮鹵簿儀仗展:設在太和門西廡房,位於太和門廣場西側,展示清宮鹵簿和儀仗用具。
清代軍機處史料展:設在乾清門廣場西北隅值房,展示清代軍機處相關史實,以圖片為主。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ECzDQKdRXw/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AeKcEdlQ8LDKPbN19Hplbi4A780g)
敬字亭介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待宵花:阿祿叔的八二三」小說介紹
專訪作者:王瓊玲
內容簡介:
★★見證八二三,描繪八二三,讓八二三不再是冰冷陌生的數字!★★
2017年名作家王瓊玲撼動人心的最新長篇史詩小說
描繪最慘烈的戰爭 刻劃最堅忍的精神 流露最動人的真情
一張紅色兵單,讓性情耿直、生活純樸的嘉義梅山莊稼漢阿祿,踏上了不可逆轉的人生道路──金門八二三砲戰,不僅摧殘了國土,也炸毀了阿祿的人生,然而他不屈的靈魂,就像遍布金門海濱的待宵花,在愈黑的夜裡開得愈美麗……
幼年喪母、少年喪父,在最疼愛他的小阿母改嫁後,命運多舛的阿祿,一直到妻子阿香過門後,才有了自己的小天地。夫妻倆相互扶持,依著四時挑竹筍、割檳榔、翻田土、插秧、搓草,吹著南風,迎來一季季豐收,過著恬淡的日子。然而,一張不可抗拒的紅色兵單,炸碎了平靜的日常,更把阿祿轟進了黑暗深淵……
戰爭是人類最愚蠢的行為,它將勝利建構在無數生靈的死亡之上,將每一個獨一無二的血肉之軀,簡化為一組冰冷的編號,視為一枚渺小的棋子。從純樸的嘉義梅山,來到殘酷的金門前線,命運之神將如何擺布阿祿?在共軍上萬餘顆砲彈的突襲下,他將面對怎樣的未來?
作者簡介:王瓊玲
臺灣嘉義梅山鄉人,東吳大學中文所博士。曾任世新大學中文系創系系主任。現任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所教授,專研古典小說,著有《清代四大才學小說》、《古典小說縱論》、《夏敬渠與野叟曝言考論》等學術專著及百餘篇學術論文。
王瓊玲從事學術研究多年,驀然回首,發現生命的提升與救贖,必須仰賴於文學,於是毅然投入創作的行列。廣受好評的處女作《美人尖》,已發行簡體字版與英文版,為海內外各大圖書館典藏,並由臺灣豫劇團改編為建國百年大戲。第二本小說《駝背漢與花姑娘》則以一貫雋永的文字描繪人性,其中的〈阿惜姨〉亦被改編為豫劇【梅山春】。二○一四年出版首部散文集《人間小小說》,以深情幽默的筆法寫出生活的點滴與憧憬;首部長篇小說《一夜新娘》,描述臺日之間錯縱的情感、糾結的人性,深受好評。
至此,王瓊玲再開創小說結合多類型戲劇之路:二○一五年,先與中研院院士曾永義合編崑劇【韓非‧李斯‧秦始皇】;二○一七再編創京戲【齊大非偶】,並改編小說《駝背漢與花姑娘》為同名的客家採茶戲、改編小說《一夜新娘》為歌劇【望風亭戀歌】及現代話劇【一夜新娘】。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9a2pFXH13A/hqdefault.jpg)
敬字亭介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人間小情事」散文介紹
專訪作者:王瓊玲
內容簡介:
將生活織成一張細密情網,續說人間情話!
人間小系列第二部 2017年有情上市
還記得閱讀《人間小小說》時,笑中帶淚的感動嗎?
現在,《人間小情事》深化、擴大了這份動人情懷,
讓我們隨著王瓊玲生動風趣、溫柔暖心的筆調,
一起用有情之眼,欣賞這萬物有情的大千世界!
那條嘉義梅山的公車路上,承載了年少時的點滴回憶,積累了人生的種種歷練,
在匯聚豐沛養份後,最終蜿蜒成一條寫演的不歸路。
走在這條寫演之路上,回首前塵,心頭蕩漾著深深感動;
遙想未來,則懷抱無限希望,期盼深耕後開出燦美花田。
最會說故事的王瓊玲,以一貫詼諧風趣的筆法,娓娓道出對往事的回憶、對文學創作與戲曲藝術的熱情,以及對域外人事物的感懷,字裡行間蘊藏深刻動人的感性,將有情的世間萬物編織成一張細密的「情網」,深深網住讀者的心,令人動容,低迴不已。
★★特別收錄★★ 〈閨蜜小甜〉名作家王瓊玲首部現代都會小說
她亮眼,我傷眼。
她笑起來花好月圓,我笑起來月缺花殘。
她俏溜溜、水靈靈,是讓男人心臟狂跳的天菜;
我烏麻麻、肥嘟嘟,是男人哼鼻子的恐龍妹。
兩位外貌、性格迥然不同的女子,是彼此最重要的「閨蜜」,她們共享生活中的喜悅,也一起分擔憂傷。許久未見的二人,因為一趟意外的行程,揭露讓「她」的人生發生重大動盪的故事,也激起了「我」內心的滔天巨浪。在幾經痛苦掙扎、自我探問後,二人是否獲得了心緒的昇華呢?
且看王瓊玲如何用輕鬆詼諧,卻又真情感人的口吻,
敘寫現代都會女子纖細敏感、柔腸百折的內心世界!
作者簡介:王瓊玲
臺灣嘉義梅山鄉人,東吳大學中文所博士。曾任世新大學中文系創系系主任。現任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所教授,專研古典小說,著有《清代四大才學小說》、《古典小說縱論》、《夏敬渠與野叟曝言考論》等學術專著及百餘篇學術論文。
王瓊玲從事學術研究多年,驀然回首,發現生命的提升與救贖,必須仰賴於文學,於是毅然投入創作的行列。廣受好評的處女作《美人尖》,已發行簡體字版與英文版,為海內外各大圖書館典藏,並由臺灣豫劇團改編為建國百年大戲。第二本小說《駝背和與花姑娘》則以一貫雋永的文字描繪人性,其中的〈阿惜姨〉亦被改編為豫劇【梅山春】。二○一四年出版首部散文集《人間小小說》,以深情幽默的筆法寫出生活的點滴與憧憬;首部長篇小說《一夜新娘》,描述臺日之間錯縱的情感、糾結的人性,深受好評。
至此,王瓊玲再開創小說結合多類型戲劇之路:二○一五年,先與中研院院士曾永義合編崑劇【韓非‧李斯‧秦始皇】;二○一七再編創京戲【齊大非偶】、並改編小說《駝背漢與花姑娘》為同名的客家採茶戲。《一夜新娘》,亦被改編為歌劇【望風亭戀歌】及現代話劇【一夜新娘】巡演海內外。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rfFDTLBOQ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