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群組,人類進步的階梯
--每天群組裡的三百多句「謝謝」和「不客氣」以及「我們是溫暖的一家人」,構成了最偉大的人間真善美。--
朋友,你覺得自己孤陋寡聞嗎?你害怕自己落後於時代嗎?你擔心自己見識淺薄嗎?你想學最新、最尖端的科技嗎?你想瞭解中醫、西醫嗎?你想掌握社會民生最完整的資訊嗎?你想知道方針政策最新動態嗎?你想治好選擇恐懼症嗎?你怕錯過折扣優惠嗎?你希望隨時隨地有人給你網購的連結網址嗎?你想不費吹灰之力,找到人生知己、事業夥伴、投資方向嗎?你想在孤獨的時候,有人陪你八卦嗎?你想在煩惱的時候,有人比你更慘,讓你開心開心嗎?
那你必須加入一個家長群組。
這是一個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扁平化組織。和其他群組不同,它起點就高。不管是校內的、還是校外的,大家屬於「以娃會友」,同呼吸共命運,從一開始就自帶戰友情、自來熟。
在這種以愛之名的大前提下,一切都變得美好起來,別管是拉票、按讚的,還是殺價、湊人數團購的,以及花式彩虹互誇的,都散發著同僚間才有的默契,讓人欲罷不能,退群組不得。用不了多久,你就逐漸領略到家長群組的另一種魅力了。
我自問精通天文地理哲學心理,熟讀唐詩宋詞和勵志文學,情商智商同時在線,身材勻稱,體重沒破百,在公司裡幫老闆搭過橋、在家裡為配偶填過坑。應付一個家長群組,我覺得沒有問題。於是我把自己放在網路上的大頭貼重新液化濾鏡了一下,信心十足。
一進去才發現,大家的大頭貼都透露著一股成功人士的味道。連他們給孩子取的名字,我都讀不對……我突然沒自信了。
更沒自信的還在後面。
也許你剛當上家長的時候,覺得「我家小孩真好啊,聰明健康好看,像我」。當孩子走進校園時,你又滿懷信心:人生漫長道路的第一步,快樂地去成長吧,孩子。感覺自己的教育理念真的很先進,理性又科學,我應該是這個世上最典範的父母了吧。
後來才發現,孩子邁進學校那一步,不是人生的轉折點,我邁進家長群組的那一步才是。孩子還是那個孩子,我們變成了更優秀的我們。
家長群組才是一個大千世界,顛覆之前所有育兒的優秀理論與實踐,泯滅一切曾有過的「我帶孩子帶得最好」的信念。只需要○‧○一秒。當看到別人家爸爸媽媽給孩子做的「每天十六小時每週計劃工作表」時……我輸了。在那一刻我就知道:家長群組,將是我學習做人的第一步,也是學當爸媽的啟蒙平台。
用不了三天,你就會發現,它不僅是學習上的伴侶,還是一個包含了家政服務、社區通知、難題解析、醫療諮詢、致富祕笈、烹飪養生、脫坑指南、升學攻略、試聽課QR Code分享、買一送一秒殺等綜合性高密度多管道的福利平台。只有想不到,沒有他們不知道。不進家長群組,我還以為自己是教育能手、育兒標兵、百科全書、人間指南;進了家長群組,才發現原來我是一個廢物。
你家修補陽台,缺點防水塗料?家長群組裡吼一聲。梓瑄/紫萱/子軒媽媽上次參加學校文化節時做兵馬俑,可能正好剩了一小桶防水漆,立馬快遞到你家,還附贈了使用說明書──以及她家堆不下的三十六套兒童小說。
家裡抽油煙機的止回閥老化了?隨口在家長群組裡問了一句,子明/梓鳴/子銘媽媽會給你發來止回閥的高檔圖片和原理詳解,以及離你家最近的五金店老闆的通訊ID,貨真價實,童叟無欺。
放假日,哪家醫院有兒科門診?群組裡吼一句,四五十個標準答案同時出現,包括專家特別門診的價格、排隊的平均時長、專家門診特色評比、網上諮詢平台QR Code……一應俱全。最後在標準答案中得分最高的紫涵/梓涵/子寒媽媽,會給出這家醫院的路線導航、從哪條路的哪個門可以開進去、幾號停車場的哪個方位車位最多,並附贈一張精緻的手繪地圖。
我非常感動,我加入了一個好人好事求助群組,它的打開使用率最高,成了手機裡眾多生活教育類APP的唯一競爭對手。在家長群組,你曾經靠撐竿跳都搆不著的大老闆、大主管、大咖們,和你平起平坐,有事沒事問你:在嗎?能拍一下今天的作業嗎?……
在家長群組裡,沒有身分地位之分,只有互相請教:在嗎?能把你家孩子的英語考卷拍一張給我嗎?……每天群組裡的三百多句「謝謝」和「不客氣」以及「我們是溫暖的一家人」,構成了最偉大的人間真善美。
家長群組開闊你的視野,提升你的眼界,拔高你的格局,磨平你的稜角。曾經學校和老師沒教會你的,家長群組一一幫你灌輸得明明白白。在群組裡,我沒什麼存在感,感覺我一身的天文地理人文哲學造詣,在這個群組裡毫無用武之地。
我努力地想要創造點話題,來一展我的超能力,摩拳擦掌時刻準備。
一個媽媽求教一道數學題,我開心極了,剛拿起筆,只見已經有四五個解析完整、步驟清晰的答案PO了出來,貼心點的還附上語音版講解。
有人在群組裡請教暑假旅行路線。我剛陷入美好回憶,準備向他介紹目的地,突然看到有人已經推送了詳細的目的地旅行攻略,附帶著打折門票的領取方法和坑人景點項目列表,還貼出了優秀當地導遊的聯絡QR Code……
不進家長群組,還以為我們家相當文藝,能寫文、會彈琴,讀得懂《快樂王子》王爾德,唱得了周杰倫。進了家長群組,發現原來我仍是一個粗人。
冷不防地,家長群組裡,秀才藝說來就來。提琴、長笛、管風琴、豎琴、爵士鼓、烏克麗麗、電吉他玩得走火入魔,一人玩兩種樂器的比比皆是,個個爐火純青。
後來談起文藝這方面,我都不好意思開口。書法、繪畫、雕刻,群組裡唯妙唯肖,技藝超群。我在一個孩子的畫中,同時看到了西方繪畫線條和東方美感筆觸。孩子寫作文我就不提了。別人家的孩子動情的散文和小說,經常使我感到望塵莫及。
只有進了家長群組,你才知道,「承認自己普通」和「承認自己的孩子普通」,這兩件事勢在必行。
成年後,最大機率結交到人生摯友、後半生知音的場合,應該就是家長群組了。如果一起經歷人生最艱難的義務教育完整階段,你們的友誼將金剛不壞,至死不渝,化成灰都緊緊抱在一起。
家長群組終於讓中年老母們返老還童,重新體會小學生鬥嘴的快感。你兒子揪我女兒裙子,把釦子拉掉了──小事情小事情。你女兒把我兒子的橡皮扔到窗戶外面去了──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哦,聽說是你兒子先把我女兒的鉛筆藏了起來──不懂事,我教育她。哈哈,大概是因為你女兒上課老是拿鉛筆戳我兒子──沒事了沒事了。
我也不太理解當代老母鬥嘴的邏輯,那是又怕她不吵,又怕她亂吵。不看效果,只講禮儀,真好。
家長群組是知識的海洋。聊天嗎?為小學二年級數學題吵架兩小時的那種……
這就是家長群組的奧妙之處,它讓你永遠都不會給自己打一百分,讓你永遠進步,拋棄原來那個混沌的自我,向著更高、更深的遠方拓展。如果人人都進入家長群組,互相扶持、共同進步,那麼人間將會更美好。
家長群組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你羨慕了嗎?
首先,你得有個孩子。
.
本文摘自
《#了不起的硬核媽媽》
.
作者:格十三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本來想要再介紹跟憂鬱症有關的書,後來覺得先介紹這本也不錯,可以幫助紓壓解鬱。
作者的上一本大作,在版面上也曾經介紹過。作者試著以幽默的筆調,描寫「媽媽」這個角色所見的視野。
這種作品不多,特別值得珍惜!
祝願您,能體會到歡樂也可以是一種心態!
.
在這篇文章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此文章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文章下方留言。
同時也有4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LIVE直播-fb新鮮事 經典電影 #大河戀 一個關於自然,生命、信仰,藝術與愛的故事,從回憶的河流中划過,影片的英文名,「A River Runs Through It」淡淡地帶人我與自然的融合,與出生命中不可之承受之重在時間與自然的的流逝中終將被療癒,記錄在文字裡。 主持人: 李基銘 主持...
散文 平台 在 NOWnews 今日新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等等?貓在哪怎麼沒看到,那是拳擊選手吧(#嘴編)
-
🚩今日新聞App🚩
IOS👉 https://apple.co/3hfSyyv
android👉 https://bit.ly/3jjDe6x
#貓咪 寵毛網 Petsmao 寵物資訊平台
散文 平台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近一直在想,有天我一定要用 #寫一些短短的東西來做抵抗 這標題當書名。
那便會成為我抵抗的最大值。但說真的,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抵抗什麼。有了智慧型手機,二十四小時的自媒體,社會上充斥著手寫再製的金句與超譯,這是一個關鍵字的閱讀時代。已經夠短了,不是嗎?
有些人自以為殺出血路。在ig就是要塞爆兩千字極限。臉書三千字起跳,讓人無法用食指滑兩下就到底,至少要三次,或四次噢。佔據了別人的手機版面,好似就可以假裝佔據一個人。不過這些人也不是敵人,或許更像戰友。但我怎麼可能將自己十幾萬字的長篇小說這樣蠻幹,就算是連載也捨不得。畢竟寫的是女人,最好捧在手心細讀,否則,否則,鬼就會來了。是真的,像這裡面的涼家婦女,每個都是一枝花,不過誤食就會讓你變殭屍(知道我在說哪一部韓劇吧?)
當我正在苦惱自己的個版,快變成眾編輯們的推書平台時,我不爭氣在心裡小聲默許了一個誓——小說寫完前不接任何書稿推薦文了。然後《涼家婦女》就這樣像鬼一樣飄進我的信箱。所以說發誓要記得大聲宣告,否則就該乾脆永遠不要打開信箱。我立刻回說,這些短短的東西,我喜歡耶。過了一天,就收到用泡泡紙包好溫熱的稿,幾乎以為是剛剛叫的外送便當。不知為何,打開泡泡紙的時候,肚子狠狠叫了一聲。
如果《涼家婦女》是一本長篇小說或是散文,我就不會在這了。這也是一本抵抗的啊。雖然不認識作者,但看她的學歷,我猜她肯定讀過川端康成的掌中小說。我大膽臆測,她的短書寫動機肯定比我還複雜,她要抵抗的東西可多了——浪漫,甜寵,感人,揪心,童話,神話,鬼話。而我只不過在抵抗自己的長篇小說罷了。於是,我也想回應兩篇短短的東西給她,讓我們繼續抵抗到底。
∹
女作家是敏感體質。最困擾的是她的過敏原一直在改變。譬如已經好一陣子,她只要一看到「爬梳」這個詞,眼睛就會很癢。如果聽見有人在談話時說出這個詞,她會狠狠連打好幾個噴嚏。雖然她喜歡有畫面的詞彙,譬如一個人一邊攀岩一邊拿著梳子梳順自己一頭打結的亂髮。但困擾她的是這詞往往並沒有用在寫作裡,而是用在介紹作者或評論作品的文章裡。女作者覺得這詞有種把寫作浮誇了的嫌疑,誰不是在腦子裡千頭萬緒中理出線頭,一字一句穿在word上的嘛?當然也常有理不好,走著走著又打結的時候。怎麼能就用兩個字把這過程描述的如此從容又安靜呢?
對她來說,寫作是很暴力的一件事。任何把事實過度美化的行為都是一種矯情。更何況,還聽見很多作者,直接從口中吐出這詞彙,什麼我爬梳我的童年,爬梳我失戀的過往。她又忍不住連打了好幾個噴嚏。
這種對某單詞過敏的感受,會無限蔓延到她自己用字的習慣與傾向。她開始有意無意自動淘汰掉帶有造作、補光打亮、過度修飾的詞語。只要她說話時不用的文字,她就不寫。慢慢的她發現自己不再因為絞盡腦汁選用文字,或是刻意迴避文字而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與暢快。自從文字脫敏後,書寫對她而演就寫再也不是一件暴力的事了。根本沒有人發現她的改變,大家都覺得女作家的故事,越來越好看了。
∹
他們的玻璃缸裡,有三隻烏龜。大的那隻來得比較早叫小劉,另外兩隻來得晚一些都叫小香。小孩出生的時候,他們把兩隻小香,分成小香與小小香,想著這樣以後兒子學講話的時候,才能好好指給他看。除了小劉因為比較大,而且常常孤單縮在一腳所以不會搞混之外,夫妻倆自己根本分不清楚另外兩隻誰是誰。因為她們無論龜殼大小,甚至是花紋都一模一樣。
女主人有一天發現,其中一隻小香常常在她一靠近時,就縮會進龜殼裡。她告訴男主人,就叫膽小的那隻小小香吧。男主人一聽,抱著兒子走向水族箱看烏龜,小手在玻璃缸上晃來晃去吵著要摸,剛剛縮進去的小小香因為剛從龜殼伸展出來充滿了安全感,反而是小香被小男孩的手給嚇了一跳,趕緊縮了進去。男主人指著說,啊,媽媽說那就是小小香。他抓著讓兒子的手指,輕輕碰了一下在角落發呆的小劉。永遠都沒有人知道,小劉還在思念著真正的那隻小香。(前傳請看「小香不見了」)
涼家婦女
散文 平台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LIVE直播-fb新鮮事 經典電影 #大河戀
一個關於自然,生命、信仰,藝術與愛的故事,從回憶的河流中划過,影片的英文名,「A River Runs Through It」淡淡地帶人我與自然的融合,與出生命中不可之承受之重在時間與自然的的流逝中終將被療癒,記錄在文字裡。
主持人: 李基銘
主持人: 陳乙緁 Claire Chen
來賓:王志榮 Julian Wang
~將介紹在美國電影背景地點留學時,當地的人文歷史與環境~
來賓學經歷:
1989年獲美國U., of Montana微生物學碩士,1995年獲Johns Hopkins U., 電腦科學碩士。1989年移居美國馬里蘭州,在Life Technologies Inc.,(LTI)工作, 1998年進入甲骨文(Oracle)工作,2011年進入聯邦政府財政部成為公務員至今。 2015-2017年擔任華府輔大校友會會長,現為華府華文作家恊會會長。以筆名九里安西王在臺灣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中華日報副刊、金門日報副刊、聯合報繽紛版、人間福報副刊、美國世界日報家園版、世界周刊、華府新聞日報以及達拉斯新聞副刊等發表文章。2017年起兼任美國世界日報華府通訊記者,以及華府新聞日報「華府過客」和「人在洋邦」專欄作家、記者及自由撰稿人,著有〈走過零下四十度〉散文集。
👇以下主持人、來賓粉絲頁,歡迎追蹤按讚👇
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
粉絲頁: Claire Chen 陳乙緁
粉絲頁: 九里安西王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PQYTDU8Gjk/hqdefault.jpg)
散文 平台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成為男人的方法」介紹
訪問作者:沈信宏
內容簡介:
像母親一樣厭棄男人,
讓我變成了這樣奇怪的物種。
(一塊失落的生命拼圖,一次勇敢的性別凝望)
以遭父親遺棄的兒子為始,
當他也成了父親,跟著孩子天真學步,
是否就能走回最單純的地方?
///
像母親一樣厭棄男人,
讓我變成了這樣奇怪的物種。
細聲細氣,被取笑沒有男子氣概。愛漂亮,被譏諷娘味滿溢。
我覺得男孩們似乎都和爸爸一樣粗野,總對親愛的人動手動腳。
當他開始意識到男生女生真的有差別的時候,家裡已經沒有男人了。提起家暴又外遇的賭徒丈夫,母親總瞟他一眼,怨憤難掩,「男人,不值得信任。」
他縮進羞赧的洞,他竟與叛家者同性別。
但一名卑怯小兵,如何宣誓效忠?身軀薄弱、聲音尖細且敏感纖柔的他,如何長成媽媽理想中,有肩膀又足夠強悍、不像爸爸的男人?
那種模樣,就是一個男人真正的樣子嗎?
傾圮之地長大的小孩回看著那個家,一刀一刀,刨挖出男性深深壓抑的傾訴與渴盼。沈信宏說,文學是一種真誠的練習。《成為男人的方法》便是他毫不留情的自我剖解。
傷口泛淚,洞裡曾經躲著遭厭棄的自己,原以為永無可能重見天日。
直到他亦成丈夫、父親,挺胸昂揚地起步迎向光之境,有他們同行。
作者簡介:沈信宏
高雄人,現任教職、夫兼父職。
清華大學台文所畢業,中正中文所博士生。
曾獲國藝會與文化部創作補助、林榮三文學獎等。曾入選九歌年度散文選與小說選。
著有散文集《雲端的丈夫》、短篇小說集《歡迎來我家》。其中,《歡迎來我家》入圍「二○二一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獎」,書中所收〈兩個女人的故事〉由高雄文學館改編為劇本。
作者粉絲頁: 我是信宏爸爸,偶爾媽媽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QXKOIi7pcY/hqdefault.jpg)
散文 平台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馬來西亞出版業現況
訪問:周若鵬 社長
周若鵬,馬來西亞大將出版社長,2017年出版「男人這東西」這本生活散文,記錄很多男人牢騷,由台灣寶瓶文化出版,他是詩人、賽車手也是創業家,這次的疫情馬來西亞也是非常的嚴重,這次透過視訊訪問周社長,談疫情的出版現況,也談他個人身心的改變與體悟。
2018-01-22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男人這東西」新書介紹、周若鹏專訪(寶瓶文化)
訪問影音:https://bit.ly/3kr6uqW
粉絲頁: 周若鹏 zhouruopeng.com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hXItNsHhP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