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碎碎念 關於管教PART4 💋
《前情提要》
大兒Laurence三歲多
但已辯才無礙、意見想法滿籮筐
非常可以輕易惱怒大人卻不自知🥺
次子Lucus一歲多
正值凡事都要往高處爬
大人愈說NO NO
愈興奮過去摸摸看、嚐嚐看、扯扯看
萬物都要翻箱倒櫃來瞧瞧
一切眼見為憑的階段😬
————————————————————
某天
次子Lucus重複玩廚房的抽屜
淨空一格、再繼續淨空下一格
別問東西拿去哪
當然是全部放地上玩
當時我正在準備晚餐
長子在客廳地墊上看書
我很怕踩到地上的東西發生危險
所以在講了也無效之後
開始出手制止Lucus
我刻意擋住抽屜
他發現被我擋住拉不開
於是開始生氣大哭
媽媽當然也很快地斷線😠
我開始不自覺提高音量、拉住他的手
(希望他暫停)
繼續歡必霸之下
媽媽按耐不住打了他手心一下
(次子的生存之道,就是非常會演戲,吸引眾人眼球🙄)
他開始倒地哭得更大聲😑😫😒
哥哥Laurence立刻從客廳跑過來~
👦🏻:媽媽~妳怎麼可以打阿弟!
👩🏻:你沒有聽到我跟他說NONO很多次了嗎?他不只打擾到我煮飯,讓我沒辦法專心,還會讓我跟他都很危險!!!
👦🏻:可是妳打他沒有用啊!妳打阿弟,阿弟會更生氣,然後就哭得更大聲,他哭更大聲妳也會更生氣,到最後他還是不會聽妳的話啊!
👩🏻:………是,謝謝你提醒媽媽這件事!
😳🤭😟
————————————————————
真心覺得孩子是天生的哲學家
擁有最透徹清晰的眼眸
有他們獨特的洞察力!
媽媽是凡人,雖然時不時會斷線
但謝謝孩子講出了關鍵點,大大提醒我
➡️若雙方都是往更壞的方向,無論是情緒還是行動,那到底這個舉動的意義何在呢?
➡️有沒有其他的方式能達到雙贏呢?
➡️管教的方式真的「有」讓孩子往更好的方向前進嗎?還是僅是權威的展現或怒氣的發洩呢?
(下篇為最終章❤️)
#Laurencemylittleprince3y8m
#Lucusmylittleprince1y8m
#Alanamylittleprincess0y7m
#你的我的小王子
#教養是漫漫長路
#但我們並肩同行
#斷線沒關係記得接回來就好
#教養真的是父母和孩子一起長大的歷程
#有哥哥拯救真好🤣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5的網紅時代力量雲林縣議員 廖郁賢,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漫漫改革路 林深議員,我到底哪裡得罪你? ❗️ #淘汰不適任議員 從之前在議事廳上罵我 #袂見笑是垃圾、 #沒有教養,到今天 #無端潑水,甚至還說「我看到你就噁心,想吐!怎麼會性騷擾你?」這種話,那影片中你又為什麼要不斷靠近我,甚至對我動手動腳? 在議事廳上,我一直都是就事論事。對於我的言論不滿...
「教養是漫漫長路」的推薦目錄:
- 關於教養是漫漫長路 在 你的 • 我的小王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教養是漫漫長路 在 你的 • 我的小王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教養是漫漫長路 在 你的 • 我的小王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教養是漫漫長路 在 時代力量雲林縣議員 廖郁賢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教養是漫漫長路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教養是漫漫長路 在 100種理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教養是漫漫長路 在 [心得] 教養從自己開始——教養書籍分享- 看板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教養是漫漫長路 在 PopMama 波波媽咪兒- 教養孩子是一條漫漫長路 的評價
- 關於教養是漫漫長路 在 【YO! 這節目有毒】EP 5. 90% 教養書都錯了? 重點不是孩子 ... 的評價
教養是漫漫長路 在 你的 • 我的小王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教養碎碎念💋 關於管教PART3
《前情提要》
【關於管教PART2】
https://reurl.cc/q8M76E
整篇縮短成一句話就是
➡️必須清楚我們希望孩子達成什麼「目標」!
因著這個目標來教養孩子
這當然涉及每個家庭的價值觀
每個家認為重要的東西並不一樣
但請記得以下幾點:
1、父母是否往「同」個方向
有些家庭採取一個扮黑臉、一個扮白臉
但你會發現在這個方式之下
產生的問題是:
孩子學會夾縫中求生存的技能🤨
換成平易近人的說法
就是「看人說人話、看鬼說鬼話」的技巧
孩子很聰明~
他會知道父母的期待和要求有歧異
於是開始在兩人面前「分別」「演出」父母各自期待的樣子
很可能你根本不認識自己孩子的真實樣貌
他已學會隱藏、學會投你們各自所好
那孩子自己本身呢?
父親一個方向、母親一個方向
孩子卻往第三個方向自己發展
但父母卻不一定清楚
所以每每看到新聞採訪時家人說:
「他平常是一個好孩子啊?我也不知道他怎麼會這樣⋯」
沒有一個寶寶會天生立志當「壞人」
「可惡的人」通常都是從「可憐的人」當起!
所以若父母的規範、價值觀與大原則
也就是方向「一致」的話
對孩子而言是很棒的事👍
他會知道父母有一樣的規則
這樣的一致會讓孩子產生莫大的「安全感」
因為他能夠清楚知道標準和規範在哪裡
————————————————————
2、是否把和配偶的關係放在首位,然後才是孩子
在良好的婚姻關係中
父母心情都好,孩子當然也開心啊🥳
全職媽媽幾乎跟孩子們朝夕相處
所以我會刻意讓爸爸能夠參與到我們白天的日常
例如請孩子們留下喜歡的點心或水果給爸爸
或者將今天完成的積木、遊戲作品擺在某個地方展示
晚上可以給爸爸看今天的創作
跟爸爸分享今天我們玩了什麼、做了什麼
以及爸爸回家時我們會有歡迎儀式
孩子們自然知道爸爸對媽媽而言
是相當重要的人物☀️
我們家還有一個規定🗓
孩子生日時
爸爸要幫助孩子準備一份禮物送給媽媽
一張卡片、一片葉子都很棒
生日這天「我」最「大」?!
在我們家🏠
生日慶祝儀式的目的在於:
你真的是一個在我們家庭當中好重要的人
所以我們聚在一起共同慶祝這天有你的出現
我們實在好珍惜好感謝有你的存在!❤️
但別忘了母親可是受了多少苦
努力把你生下來
(雖然長子目前三歲,爸爸仍然未履行這件事,但四歲生日我會記得事先提醒他🤣)
總而言之
先有穩固的關係
(無論婚姻存在與否,至少彼此能好好對話)
孩子自然在健康的關係中
學習相愛、處理衝突、如何和好
(或如何分離、告別)
更重要的是從大人「身教」上學會「尊重彼此」
在有全職主婦的家庭中更是如此
承擔經濟重任的爸爸很辛苦
媽媽在家陪伴我們同樣也很辛苦
他們有不一樣的辛苦
沒有誰特別了不起或賺錢的最大
雖然他們兩個人很不同
無論是跟孩子們玩遊戲的方式
他們感興趣的事情差很多
或著表達愛的方式天差地遠
偶爾還會吵架不愉快
但他們總是記得要「和好」!
在這樣穩定互相尊重的關係中
孩子才能獲得真實的安全感
回想小時候父母吵架的時候
你都做些什麼呢?
某次
我跟爸爸講電話,講得不太開心
音量稍微變大聲一點點而已
大兒Laurence立刻跑來摀住我嘴巴
👦🏻:「好了,先不要講電話了媽媽!我們先做別的事冷靜一下!」(媽媽傻眼但聽令😳🙄🤐)
————————————————————
3、無論是婚姻關係還是親子關係,都需要「刻意經營」
爸媽一定要有喘息時間好好約會
還有足夠的聊天時間
(我知道在這個時代非常困難,但想辦法都要生出時間來,家庭聚餐時間拜託先沒收大家手機!好好珍惜面對面的相聚時光吧❤️)
因為我們家有三個小小孩
搞定所有嬰幼兒出門實在有點陣仗
我和爸爸討論後
有幾次自己帶長子出去單獨約會
(讓他重溫獨子時光)
爸爸帶另外兩個孩子在家
或到我們附近地方做其他的活動
孩子全部大一點點之後
會安排他們各自和父母的約會
讓他們和爸爸媽媽都有機會獨處
享有父母最完全的專注力
也期待他們各自找到和父母在一起時
分別喜歡做的事情👩👦👨👦👩👧👨👧👩👦👦👨👦👦
相信這是他們長大以後很特別的回憶💕
————————————————————
道理不難
但實踐真的千千萬萬分不容易!!!
每天我光深呼吸、捏大腿、提醒自己不要變大聲
告訴自己先好好冷靜再回應小孩
就數不清有幾次了……
根本無限♾️循環😭😭😭
每天都在鍛鍊心智、挑戰極致
但是
與其說「孩子在挑戰我的極限」
更精確的應該可以說:
「如何每天突破自己的極限」!
即使每天只向前邁出一步
都值得為自己喝采
而且請記得邀請隔壁隊友好好鼓勵、擁抱我們喔~
相信請他當職務代理人
讓我們請假一週
他們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對吧?!🤣🤣🤣
#Laurencemylittleprince3y8m
#Lucusmylittleprince1y8m
#Alanamylittleprincess0y7m
#你的我的小王子
#教養是漫漫長路
#但我們並肩同行
#媽媽每天都在修煉修身養性無止盡
#有耐心看到這裡我想說感謝和感動
教養是漫漫長路 在 你的 • 我的小王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教養碎碎念💋 關於管教PART2
《前情提要》
小王子媽從小就是一個循規蹈矩到不行的乖乖牌學生
回家自己絕對會寫完功課
才做自己想做的事
但我其實非常羨慕那些自由自在不受太多拘束
就是大人口中的「壞」學生
「乖」只是一種隱藏
但其實內在有滿滿的東西
要相信這些東西必定會自己找出口
—————————————————
長大以後
走入兒童發展、幼兒教育、家庭教育以及青少年輔導這條路
才完全頓悟 對於以前小時候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那些老師
到底是不是「正確」的教導方式
舉例來說
我記得高中遲到的時候,要被罰周末勞動服務掃學校
這些勞動服務累積下來還能銷警告
問題是:遲到跟勞動服務有什麼關係?
目標應該是「如何處理學生遲到問題」
勞動服務可以幫助他們早起不遲到嗎?
當然不會
所以可想而知
這個孩子勢必繼續遲到下去
然後總是有做不完的勞動服務
那這孩子還會喜歡上學?
沒辦法不上學那是否乾脆選擇擺爛比較輕鬆呢?
—————————————————
反過來看家裡的親子關係
同理
首要需要確定的是:
我們希望孩子達成什麼「目標」
例如改善某個「行為」
那勢必要知道這個行為背後的行為「動機」
解決了動機,孩子不就跟著改變行為,達成我們期待的目標了嗎?
或著說更接近我們期待的目標
所以老老師或說老一輩的方式就是抓孩子來「打一打」
孩子是怕「棍子」不是怕你
然後感覺到大人的「怒氣」
大人是發洩完情緒了
但孩子學習到的是「當我擁有權力的時候,只要我生氣,我也可以這樣打人」
然後打人跟他的錯誤行為還一點關係也沒有
這不是很沒有邏輯的事情嗎?
—————————————————
那大家一定會問,所以要怎麼處罰?
處罰要跟孩子做錯的事情有「連結」
就像那天我家恐怖到都是麥片海
大兒因為撿不完也舔不完
異想天開想用拖把來拖
我有告訴他用拖把會更慘烈
但他說「媽媽~我還是想試試看啊!」
我說「好,但我已經提醒你下場會更恐怖,若你非常想試試看可以,想清楚之後可以決定你要不要去拿拖把,但你今天就是需要把地上這些東西清乾淨!」
然後次子就在後面把水桶翻倒
於是家裡變成麥片海
當然很可怕,我們拖了三天地才清乾淨呢!
爸爸回來的時候
大兒緊張地說他已經努力在清潔了
(雖然我立馬聯絡爸爸,請他回來要有心理準備,然後我自己很弱地躲在房間,實在無法眼睜睜看著他們兩個小子把家裡搞成這樣🤦🏻♀️🤦🏻♀️🤦🏻♀️)
其實
我的「目標」已經達到了
目標就是:請他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就算做得不好、清不乾淨,甚至愈弄愈糟也沒有關係
我當然知道當下媽媽出來收拾最快
但我還是眼睜睜忍耐著捏大腿
看著我家變成恐怖的模樣
我想這就是父母辛苦的地方:
陪伴孩子耐著性子解決問題、讓孩子學習為自己負責、並且練習放手讓他嘗試
我相信他下次不會再拿水桶出來拖地
解決掉出來的那些沾滿麥芽糖的黏黏麥片
而且我很感動他非常努力想解決他闖出來的禍
(明明灑出來的是弟弟、把水桶翻倒的也是弟弟,但他若一開始沒爬上去拿麥片,後面這一切都不會發生,所以我請他負責!)
—————————————————
當父母真的是難呀!
實在是操練「智慧」的苦差事
我們彼此鼓勵、彼此繼續向前邁進吧
不需要當完美媽媽,我們是人
孩子該知道媽媽有極限、媽媽有軟弱
但他們會看著媽媽在軟弱中如何剛強、如何重新出發、如何處理自己的怒氣
其實這些就是孩子們最直接的學習了
別忘了95%來自身教呢!😉
#Laurencemylittleprince3y7m
#Lucusmylittleprince1y7m
#Alanamylittleprincess0y6m
#你的我的小王子
#教養是漫漫長路
#但我們並肩同行❤️
圖片來源:網絡
教養是漫漫長路 在 時代力量雲林縣議員 廖郁賢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漫漫改革路
林深議員,我到底哪裡得罪你?
❗️ #淘汰不適任議員
從之前在議事廳上罵我 #袂見笑是垃圾、 #沒有教養,到今天 #無端潑水,甚至還說「我看到你就噁心,想吐!怎麼會性騷擾你?」這種話,那影片中你又為什麼要不斷靠近我,甚至對我動手動腳?
在議事廳上,我一直都是就事論事。對於我的言論不滿,你同樣可以表達你的意見,但為什麼總是辱罵,演變至今甚至動起手腳?如果這就是你的問政方式,那 #我認為這樣的民意代表應該被時代淘汰。
❗️ #持續散佈錯誤資訊 #亂帶風向
針對蔡英文總統與王文淵談論「麥寮蓋天然氣接受站」一事,總統府及相關部會早就對外澄清, #與三接無關_更不是替代方案,而是為了配合政府能源轉型,要為台塑、麥寮電廠燃煤除役做準備。
結果今天張麗善還跟你一搭一唱,表示他們兩人的對談,是在討論三接替代方案,擺明就是散佈錯誤資訊,亂帶風向,難道我要求你們「不要造謠」,沒有道理嗎?
❗️ #無視備忘錄 #不負責任的縣市首長發言
張麗善縣長更荒唐,表面聲稱支持中央規劃,卻硬生將經濟部能源局針對2025麥電燃煤除役一事, #解釋為麥電得除役_但後續不用承擔發電責任,完全無視縣府曾簽署2017能源轉型備忘錄中,麥電燃煤轉氣的承諾,#甚至還說也沒缺電,擺明就是不負責任,又再踢皮球!
作為雲林縣議員,當我在議事廳上,看到民意代表跟縣市首長像是拋接球般,不斷散佈錯誤資訊,嚴重扭曲事實;還時不時宣稱要以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為優先,卻完全沒有沒把縣市政府要一同承擔的能源責任當作一回事,無視能源轉型過渡的風險,我能不發言反駁嗎?
2022在即,雲林鄉親真的要張大眼睛,要選擇配得上我們的政治人物。
教養是漫漫長路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談論多元性別議題的繪本出現在小一書單中,引發抗議「超齡」的聲浪,從家長到教師似乎各有不同的見解。
而位居全球高度性別平等之首的瑞典,在教育裡、社會上,有什麼觀點和實際做法呢?
面對孩子讓人害羞的提問,家長可不能打迷糊仗,比起「你不需要知道」,如何回答會更好?在性別教育取得共識的漫漫長路上,歡迎大家一起學習彼此尊重,理性討論!
📍立刻訂閱親子天下YouTube頻道:https://cplink.co/aokHX5fY
...................................................................
✔ 親子天下官網:https://cplink.co/103epuyo
✔ 親子天下粉專:http://on.fb.me/1Kkng6j
✔ 親子天下Shopping:https://cplink.co/2z71hMR2
✔ 親子天下Shopping 粉專:http://on.fb.me/2dpFvHK
教養是漫漫長路 在 100種理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訂閱100種理想 ▶ http://pics.ee/1slz
訂閱100種理想生活 ▶https://pse.is/CRB77
Facebook按讚▶ https://www.facebook.com/100Really/
追蹤IG ▶ https://www.instagram.com/100idealife/
上一支影片 ▶ 理想滑草初體驗【理想Vlo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GyWG3ISktY
--------------------------------------------------------------------------------------------------------------
#理想漫漫才之教養快樂
#獻給各位爸媽共勉之
請你給我6分40秒看完這部影片!
雖然不能給你全世界,但可以給孩子一個美好未來的機會!
#不浮誇之真心勸看
去年接觸 跳養-教養App 之後,
我們終於認真了解EQ成長有多麼重要,
更確信情緒教育之於品格發展有多麼關鍵!
不論你覺得自己是不是懂教養的爸媽,
請記得教養孩子的路上你絕對不孤單,
我們一起學習成為準確又自在的父母~💪🏻
#這次漫才主題是目前寫過最嚴肅的劇本
#希望我們的幽默能讓爸媽們會心一笑
#謝謝跳養APP成為我們家的神隊友
跳養 APP 官網👉🏻 http://bit.ly/32S707t
IOS體驗👉🏻 https://reurl.cc/Ylv9Gx
Andriod 體驗👉🏻 https://reurl.cc/A17KpE
🤘🏻回顧嘻哈娘
《媽媽火大》 https://youtu.be/6lFrWai2ahk
《給媽媽錢花》 https://youtu.be/PV99jB6Axcs
《黑臉媽》 https://youtu.be/4I00l5vpuLU
《最厚大丈夫》https://youtu.be/H8vEUGpqAIg
《大姨媽》 https://youtu.be/nGDXGPmnIhE
【嘻哈娘】 首張EP《100種YA配》
KKBOX | https://goo.gl/a1ps2G
MyMusic|https://goo.gl/i2XugA
friDay音樂|https://goo.gl/qs3x1M
QQ音樂 | http://bit.ly/2Ln2Izr
酷我音樂 | http://bit.ly/2LqE6FQ
酷狗音樂 | http://bit.ly/2mx83Go
Spotify| https://spoti.fi/2zW4inl
合作頻道: Jesus Fashion Webtvasia Taiwan
教養是漫漫長路 在 PopMama 波波媽咪兒- 教養孩子是一條漫漫長路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教養 孩子是一條漫漫長路,有句話說「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雖然這時期的孩子很難帶,還是希望各位爸媽可以多點耐心陪伴孩子. ... <看更多>
教養是漫漫長路 在 【YO! 這節目有毒】EP 5. 90% 教養書都錯了? 重點不是孩子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陪伴父母走過教養的漫漫長路。 和大多數的父母一樣,面對育兒現場的種種挫折,醜爸也曾數度自我懷疑:「是不是我不夠努力?」然而市面上的教養書 ... ... <看更多>
教養是漫漫長路 在 [心得] 教養從自己開始——教養書籍分享- 看板BabyMother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分享從我十年前立志當媽媽後認為受用的教養書籍
在看書的過程中,我也反覆回到本身的經驗及原生家庭親子關係去思考,和自己和解、和
父母和解,了解到小時候有些受傷的原因並不是父母不愛我,而是因為他們也是第一次當
父母,遇到很多壓力同時來的時候本來就很難控制。所以在這十年中,我完成了完整接納
自己的過程,也準備好當媽媽。
結婚前也是充分溝通經濟、家務分工、原生家庭及育兒觀念後才攜手共行,我的優先順位
一直是設定穩定自己第一、伴侶心理狀況第二、孩子心理狀況第三,務必讓孩子在父母都
穩定的狀況下成長。但在育兒過程中,也是還繼續看書隨時調整,育兒是一條漫漫長路。
《我如何忍住不踹孩子的爸》是其中我認為最完整的。
在有孩子的家庭裡,40%比例是媽媽收入高於爸爸,但媽媽做的家事是爸爸三倍半。爸爸
傾向選擇育兒而非家務,而且也選好玩的做,女性傾向做親友活、情感活、運送工作、家
庭管理。
女性對可能威脅到其子嗣的狀況較敏感(哭聲),男性則對威脅到整個族群的危機較有反
應(強風);女性在面對壓力時,較可能幫助和照顧他人,男性則容易退縮(身體雖在,
靈魂出竅);男性腦部構造以緩和感知能力和協調行動間的連結為目的=執行單一任務,
女性腦部則左右連結強=更好的記憶力和社會認知技巧=多任務,一般女性閱讀臉部表情和
肢體語言的能力比男性好,所以常常也不直接下指令,而以為男性會主動
在健康的夫妻關係中,不能有羞辱與奚落
Gary Noesner解決衝突的行為模式
1. 主動傾聽:解釋意思、標訂情緒、微量鼓勵、鏡像對答、開放式問句、用「我」而非
「你」、有效的停頓
2. 表現同理
3. 建立支援:提供合作機會
4. 取得影響
5. 改變行為
家務最好雙方各半,女性不要不敢開口,直接要求就好
父親積極做家事跟育兒,會讓孩子表現較佳、心理健康、女兒會追求較非典型職業
Joshua Coleman《懶惰的丈夫:如何讓丈夫多做一些教養與家事工作》
1. 改變使用的語言,不是幫忙,而是一起負責
2. 意圖對話,溫柔而堅決講清楚妳要什麼
3. 請求而非要求(Gary Chapman《愛之語:兩性溝通的雙贏策略》)
Guy Winch:小孩出生後,每一件事都需要重新商量
夫妻間需要不斷的協商(可以每週訂一個時間討論)
「花時間在自己身上,回來以後會是個更好的媽媽。」
分配家務時,明確訂出每項工作的定義
先捫心自問有什麼值得大吵,如果真的沒什麼就放開心
一直忙碌對自己沒有好處,要留白、留平靜的時間
交出控制權反而取得更多控制權:停止計較、出去度過一個自己的週末
高特曼整理出夫妻關係四大殺手:批評、自我防禦、建築高牆、輕蔑
當我們都能轉向彼此,相互支持,就是創造幸福關係的主要因素
積極找出另一半優點,建立兩人互相感激的文化
多肯定、有肢體接觸
結婚前兩眼要睜大,結婚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千萬不要挖苦對方,對孩子來說,拐彎抹角很殘忍
爭吵時用「我」開場,再談談自己的感受,不帶責難描述事實,清楚說妳要什麼
冷靜後問彼此的共識、彈性空間在哪裡,最後善意地修補殘局
把一個人所做的事寫下來,並把他說的話寫下來更重要
父母多跟子女分享家族故事對孩子有益(應對較好、自尊較高、少憂鬱焦慮)
周末可以分成七個獨立時間單位:五晚、六早、六下、六晚、日早、日下、日晚
家事最多只能用兩個單位、父母至少保留一個單位來玩或休養
上床前90分鐘收起電子產品
孩子不是希望妳花更多時間陪,他們重視的不是去多好的旅遊,而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在伴侶財務關係中,不管誰賺得多,都是平等的
兩人一同規劃好家庭支出預算,一起管理財務,彼此之間財務透明化
有話不說,長久以來會帶來傷害
如果你不喜歡某件事,改變、不理或接納它。
如果既不改變也不理它,那就利用他。
不要逃避衝突,孩子會有樣學樣
孕期是很好討論孩子出生後生活該如何調配的時機
如果父親能陪產、請育嬰假,長期有好處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夫妻會需要彼此的夥伴關係
父母關係良好,孩子成年後也較有可能擁有穩定伴侶關係
《2025長照危機》雖然是敘述老年照顧為主,但也有提到受高齡化跟晚婚晚生影響,雙重
照顧(老人跟育兒)的人越來越多,而越是拼命投入照顧的人,越容易虐待親屬,不應該辭
掉工作,而是要借助許多人幫忙,若一天有一半是自由時間,就能讓自己覺得輕鬆許多。
在看完這本書後,我對育兒的觀念就更加確立,不辭職也不請育嬰假,要借助專業人士幫
助,給彼此空間。
《人生的長尾效應》也提到,別讓事業與親職成為二選一的選擇題,要尋找對家庭友善的
雇主、需要支援系統、設定實際的期望及堅守底線及管理你的時間與精力。
《菁英媽媽想上班》則是因為我是女性所以特別研讀的書籍,新傳統主義的興起女性
因偏好而非出於無奈而選擇回歸家庭,但作者認為實則「被迫」而非自主選擇辭職回家
菁英職業的職場結構強度和生態環境不利女性發展
高工時的職場文化及同為菁英階級的丈夫無法分擔家務所以只能退出職場回歸家庭
作者發現幾乎所有受訪女性都想回到職場但她們也不後悔當初的選擇
那些最有機會戰勝阻礙並弭平性別差距的女性並沒有追求對他們個人有利的工作與家庭平
衡之路,反而加劇並擴大整體的性別不平等
以男性為理想設定的工作文化不利於彈性工作並且進一步懲罰想尋求彈性上班的女性專業
人士
現代興起密集母職的意識形態:「以小孩為中心、專家指導、情感投入」並且「建議母親
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和金錢養育孩子」
但毫無證據顯示家庭主婦的努力讓她們的孩子比職業婦女的孩子更有優勢
證據顯示職業婦女(尤其是母親受僱於高技能專業領域的女兒)的女兒更可能在工作上獲
得成功
職業婦女的孩子跟家庭主婦的孩子一樣幸福
母職回歸模式延續文化潮流,加深對母職的刻板印象
家務特權使女性在父權體制的議價中成為附屬品,選擇退出職場強化了工作僵化、性別歧
視的結構,也強化了女性在家庭中的性別從屬地位,同時也加強菁英間的男性特權
女性不但成為地位的維持者,也成為父權體制的維護者
應該鼓勵男性共同養育子女、創造對家庭友善的工作場所、終結職業的性別歧視、體制變
革
《雙薪家庭進化論》提到雙薪家庭在職業生涯中回經歷三次轉變,每次轉變期間,夫妻會
面臨不同挑戰,如果順利度過會建立更深層的親密關係
作者從生命週期思考夫妻會遇到的問題,最符合本版會遇到的問題是第一次轉變(生孩子
、派駐海外)時,各自獨立開始相互依賴
30歲前的雙薪夫妻覺得一切都能掌握,職涯各自發展、包容力很強
但當意外被解僱、孩子剛出生、派駐海外等等大事則迎來第一次轉變
「我們該如何建構我們的人生,讓兩個人都事業成功、愛情圓滿?」
夫妻應該共同協商深入溝通價值觀、底限(時間、地點、居住地)與恐懼
真正的夫妻生活都是從分享彼此的價值觀、底限跟恐懼時才開始
1.不要以經濟條件作為決策標準(夫妻中的一人為了照顧孩子辭去工作很少是值得的,離
開超過3年的女性重回職場時,減薪幅度高達37%)
2.不要以短期偏差考量,有時為了孩子放棄職涯,過幾年會出現自我認同影響,變成了自
己不想成為的那個人
3.不能只著重現實層面,要關注價值觀問題
4.不要努力做完每一件事,要花時間經營夫妻關係
5.家務要列出清單,雙方要認識彼此做了哪些家務,分工要明確
6.不需要迎合任何人的期待,想做的做,不想做的外包
7.排定彼此工作順位去規劃出相互依賴的道路
工作模式和育兒模式都各有3種,不管選哪一種都好,只要坦率明確溝通
不用擔心選擇限縮妳,設定明確底限反而使人們感到安心而更能在嘗試中成長
工作模式一、主要/次要模式
其中一人工作為優先
工作模式二、輪流模式
每隔一段時間角色轉換但難以預測職涯發展
工作模式三、雙重主要模式
設立明確底限使夫妻雙方保持同等地位(這個最成功)
人們普遍對無法花更多時間在孩子身上而有罪惡感
但父母全職照顧或均有職業也不會影響孩子發展
重要的是關係親密,孩子就能健康成長
育兒模式一、主要照顧者模式
育兒模式二、輪流模式
育兒模式三、共同照顧模式
傳統性別角色一直存在,這說明了為什麼有些女性是家中的經濟支柱,卻依然比男性花更
多時間在育兒工作及家務上
夫妻必須「一起做選擇」工作模式及育兒模式
可討論問題:職涯目標?企圖心?想要彼此扮演什麼樣的父母?在夫妻關係中什麼最重要
?生活中有哪些對你個人重要?
成功度過第一次轉變期可以變得相互依賴
決定共同努力,確保兩人都做出選擇,同時也能有所成就
《不教養的勇氣》其實是立基在阿德勒學說的概念(也相當推薦《被討厭的勇氣》),提到
「唯有在喜歡自己、認為自己有價值的情況下,人才有面對難題的勇氣。」父母本身也要
完全接納自己,並且接受孩子最真實的樣子。接納以外也要做到課題分離,「做父母的一
定要時時思考,這是誰該面對的課題,將自己和孩子的課題清楚區分開,否則孩子永遠學
不會面對自己的事情。」
「有勇氣的孩子不但不在意別人怎麼看自己,也不會為了讓他人看到自己的優點,才去面
對難題。」要讓孩子關心他人,「為別人付出,認同自己的價值,就不會逃避,能勇敢與
人建立關係。」
《覺醒父母》也是提到相似的概念,首先還是要擁抱「即使有缺失也很完美」的自己,先
終結自己的創傷,不能扭曲自己以求別人認同,也不能把孩子當代罪羔羊。要了解自己不
是在培植迷你版自己,而是要滿足他們的個人需求,我們經常無覺知自己總將懸而未決的
需求、尚未滿足的期待或無法實現的夢想都塞給孩子,但父母應該要將認為他人「應該」
如何的期待抽離,才能和真正的他相遇。
親子關係的主要目的是讓父母有機會重新審視自己,認真面對自己的本心。我們要因為孩
子的存在而歡喜,而不是因為表現好才愛他。
要發展覺知需要兩種能力:本真(在外界壓力之下仍忠於自己)及克制力,要訓練孩子有這
些能力就是在不是攸關生死的大事之下,不要堅持孩子必須照父母的方式來做。孩子若行
為失控是因為情緒需求未能獲得滿足。
至於現在台灣的教養環境研究首推《拼教養》親職成為重要的社會身分與主要認同,同時
透過選擇特定教養方式展現自我的認同與價值
做父母變得那麼難的四個原因
1.童年與兒童之社會定位的變化
2.親職成為個人選擇的親密關係
3.教養變成科學與國家監看的對象
4.全球化影響下壓縮發展的現代性
在過去生養子女有助於家庭的經濟安全
但現在卻成為「個人生活方式的選擇」
教養是階級秉性的再生產 勞工階級傾向聽天由命;專業白領傾向人定勝天
傳統親職強調代間的義務與責任
現代則強調父母的選擇與孩子的自主
當一個好父母,並非把小孩變成聰明、快樂或成功的大人,而是養出一個健康、適應力強
、有彈性的孩子,去面對難以預料卻必須面對的未來世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88.12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673056768.A.F66.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