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個人臉書那邊分享了拿鐵的近況。有媽媽說她擔心自己的孩子也有狀況,所以我想說來完整紀錄一下我們這段時間的經歷以及我覺得很重要的事項,希望可以幫助需要的人,如果有疑問,也非常歡迎提出來一起討論喔😊
⚠️文章很長,請大家小心服用。
拿鐵今年要升二年級,剛發現他有狀況是小班中班那時候,但他在升上一年級之前,是只有疑似發展遲緩,沒有確定他有什麼症狀。
所以剛上一年級時,我只有把拿鐵過去檢查時所做的報告匯集給老師,包括醫生的建議,還有跟老師說明當孩子在遇到哪些狀況時,我們在家裡通常是怎麼應對的。
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年級的拿鐵在學校的狀況越來越多,在老師再三反應後,我帶拿鐵回醫院重新評估。
但因為拿鐵已經上小學,所以已經不適用之前那位小兒科醫生了,我們這次換了身心科醫生。
這裡我發現 #第一個差別是:每位醫生、每位幫孩子評估的心理治療師,甚至到每位幫孩子上課的治療師,對於孩子的狀況判斷標準都不一樣。
像拿鐵在第一位醫生那做的檢查,評估師給拿鐵的評價不是不及格,就是在及格邊緣,但是醫生最後的判斷是覺得再觀察就好,所以以「疑似發展遲緩」結尾。
但是第二位身心科的醫生,當我們第一次去掛門診時,醫生按照現場孩子的表現,便很明確的指出拿鐵應該有哪些問題,他建議我們再重新做一次檢查。
而這次的評估師在幫拿鐵檢查的時候,也很明確地說出孩子的狀況,所以第二位醫生就判斷拿鐵的症狀是「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檢查流程:門診醫生安排評估——評估師(心理治療師)檢查評估——門診醫生講解評估結果)
另外包括這段時間幫拿鐵上課的治療師,有的老師會覺得拿鐵沒問題,是我們家長不會教;大多老師一開始的反應都是覺得拿鐵很OK,久了便會跟我們反應孩子上課表現狀況不好,建議我們是不是再帶回醫院檢查;其中有一位是臨床心理師,他第一次跟拿鐵互動就可以很清楚的指出拿鐵有哪些問題,需要進行調整的。
記得那時候一起上課的同學爸爸還問心理師:「這位小朋友(拿鐵)怎麼了?看起來很正常呀!」
心理師笑笑的回覆這位爸爸:「因為這是他們第一次見面,問題久了就會慢慢浮現出來。」
因為這位爸爸的孩子狀況是比拿鐵嚴重的,所以他自然會用他的認知去判斷拿鐵的狀況。
所以我想說的是,#不管是醫生、#心理治療師、#幫孩子上課的治療師,#甚至是一般人,#每個人看你的孩子都是用他們心裡既定的認知去判斷的。
所以即便一位醫生、一個人說你的孩子沒問題,但如果你依然覺得孩子有狀況,或者是老師反應孩子有狀況,這時請相信自己的直覺,務必持續追蹤,或者同時多聽幾位專家的判斷及解讀。
因為如果孩子真的有狀況,它是有黃金治療期的,這時我寧可多想一點,寧可錯殺一百,也不要放過黃金治療期。
(如果還沒有保險的孩子,請務必注意保險問題,保險會回溯看診紀錄)
#第二點是:大多數的學校老師對於「特殊兒」其實是沒有竅門的。
這點是我非常意外的一個點。
我曾天真的以為學校老師看過千千萬萬個學生,應該對特殊兒會很了解。
早在瑪奇朵三年前剛升小一時,我就曾經跟她的班導師聊到拿鐵的狀況(提前了解+部署😂)。因為這位老師的教學經驗已經有20年之久,所以當我問到她有沒有教過類似拿鐵這樣的學生時,老師給我的答案居然是「沒有」。
當時的我相當驚訝,但也因為這樣我才能做好心理準備。所以後來在拿鐵升上一年級後,我自己就知道自己要先做好親師間的功課。
至於為什麼小學老師比較沒有應對「特殊生」的竅門呢?
仔細了解背後原因,我想是因為學術有專精。
小學老師在修教育學程時,對於特殊生的專門課目只有修2學分,因此除非老師自己另外深入學習,否則他們修的東西可能只是皮毛,完全不足以應付這麼多種類的特殊兒。
再來,小學不比幼兒園,小學老師需要1打20幾位學生,基本上其實很難有心力再去深入了解每位學生的不同。
所以在這邊我想請家長們家要知道的是,#班導師不是特教老師,#所以他們是很有可能無法理解特殊兒的,#所以我們家長要把重點放在做好良好的親師溝通上。
例如平常孩子的個性,平常在家的狀況,過去在幼兒園的狀況,遇到狀況時是怎麼處理的?醫生、治療師有什麼建議?書上曾經看到什麼重點?聽講座時,講師有什麼建議?
把你知道可以幫助學校裡的每位老師跟孩子溝通的方式,通通告知班導師。
這樣做,不是讓老師給孩子貼標籤,而是讓老師有一個心理準備度,讓老師不會用過高的標準去對待你的孩子。
最後有一點很重要的是,能碰到願意理解孩子的老師是福氣,但老師不一定要能完全理解你的孩子,所以請盡量保持互相尊重的心去對待老師,製造雙贏。
#第三是家長自己要持續成長。
包括對孩子症狀的認知,甚至到自我成長,內心的強化。
因為絕對沒有人可以百分之百的理解你跟你的孩子,一定會有很多滿腹委屈的時候,如果這時自己的內心不夠強大,會非常容易玻璃心碎滿地;不好的觀念,也會影響到孩子認知。
(我聽過最難受的建議是:妳的孩子其實還好,如果妳消化不來的話,妳自己去掛個心理醫生看看吧!😭😭😭)
提升關於孩子症狀的專業認知,則是可以有效幫助解決你跟孩子或者老師(他人)跟孩子之間的問題。
最後,如果以上這些努力都做了,但孩子現在處的大環境還是對孩子或者對家長不友善的話,我給的建議一律都是 #轉學。
#其實這是李鋐鎰教授的建議😂
#拿鐵的貴人心理師之一
#首圖是星冰樂畫的可愛小男生
「教育學程 學分 班」的推薦目錄:
- 關於教育學程 學分 班 在 四隻小人一個媽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教育學程 學分 班 在 KG蕾滴 Kelly&Gerli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教育學程 學分 班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教育學程 學分 班 在 [請益] 請問學士後教育學分班- 看板Teac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教育學程 學分 班 在 目前台北市哪些大學有開教育學分班呢?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教育學程 學分 班 在 關於教育學程 - 課程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教育學程 學分 班 在 110學年度幼兒園師資學士後教育學分班招生說明 - YouTube 的評價
教育學程 學分 班 在 KG蕾滴 Kelly&Gerli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靈魂急轉彎】
#KG蕾滴 #生活TALK 107
#沒有劇透只有電影觀後心得
皮克斯動畫的最新力作
彼特·達克特導演的作品有天外奇蹟、玩具總動員1~2、靈魂急轉彎
每一部執導編劇的動畫都是富有深刻的人生意義
感人程度讓我每一部都哭過...
當然這部靈魂急轉彎寓意更上一層樓
也更加讓人省思人生的真諦
小時候的你跟長大後的你會是同一個人嗎?
這是一個很抽象的問題
當然靈魂是同一個
但思想觀念會隨著年紀增長而見多識廣
從年幼無知到成熟理性
我們被賦予更多的責任與義務
有人茫然於未來無所適從
有人汲汲營營燃燒自我追求夢想
而有時讓人心動的瞬間不是成就達成
卻是來自生活再過平凡且瑣碎的事情
記得大學最後一學期
為了完成教育學程我修了20學分
其他同學只剩4~6學分
皇天不負苦心人
成績單出來我是班上第一名
但就在目標達成時卻有種落寞的心情
得到了好成績卻沒好好享受大學的最後時光
跟靈魂急轉彎的男主角夢想達成的瞬間
那種感覺一模一樣的刻畫出來
瞬間紅了眼眶,心有戚戚焉
看完電影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
我們不知道人生的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
但可以活在當下,體驗生活
這就是人生!
#Kelly #Gerlin
#電影教我們的這些事
教育學程 學分 班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全民國防教育學程】廣告不實?教師花錢學專長,卻無教職還流浪
為因應教官退出校園,並培訓高中職全民國防教育課程師資,從108年度開始包括政大、興大、中正、中山及淡大等學校陸續開設「全民國防教師學士後學分班」,吸引許多已有教師資格的儲備教師報考學程,希望增加自己的教學專長科目,以爭取進入校園擔任新科目的專任教師的機會。教育部也多次對外宣稱全國將有363名全民國防教師需求,鼓勵目前未擔任專任教師或為現役教官等資格者,皆可修習學程取得任教資格。
然而,虹安卻在日前接獲相關團體陳情表示,目前已有約三百多人取得資格,並有三百多人刻正修習學程中,依照教育部規畫將於三年內培育1089名全民國防合格教師。但傳聞今年度開缺狀況可能與預期相差很大,教育部宣稱的需求大餅恐為空中樓閣。許多儲備教師投入修習學程增加專長,自費十多萬元,修完相關學程學分後發現,根本就沒有這些職缺存在。
虹安本週於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質詢中指出,根據教育部最新調查的未來三年(110至112年)的全民國防專任教師需求居然只有82名,其中更只有31名是公立學校的專任教職!虹安強烈質疑,教育部過去兩年讓聽信教育部說明而修習學程的老師有不切實際的期待,讓他們每人平均花費台幣15萬元的學費及時間修習學程,結果實際缺額居然和推估需求落差如此大,還是落得一職難求的困境,這不是欺騙嗎?國防部近日方才提出各種政策方案,以強化我國非現役軍人之國防知識技能,教育當局怎能以如此輕忽的態度面對全民國防教學人才的培育與就職規劃?
教育部10月初根據虹安辦公室的索資,發放問卷給全國公私立高中職,詢問各校在未來三年針對全民國防教育的預期開缺狀況。結果,根據回覆問卷的學校資料統計(至10/13已回收422/513所)110年全國僅有20個專任教師缺,其中只有10個為公立學校缺額;未來三學年合計也只有82個公私立學校專任缺額,與教育部宣稱的363人相差4.4倍(363/82),其中公立學校更僅有31人。再考量許多儲備教師的長期職涯目標為進入公立學校擔任專任教師的話,僧多粥少情況更將超過11.7倍。教育部預計培育1089名全民國防教師,與現在公立學校實際將開出的專任缺額31人相比,供需落差達35倍(1089/31)。豈不是讓全民國防這個科目的第一批合格師資,絕大多數得開始流浪?
虹安指出,早在106年底,教育部的「全民國防議題小組」朱元隆召集人就已經在「教育部中小學師資課程教學與評量協作中心」出版的《課程協作與實踐》投稿刊登【教官離開校園之後,高級中等學校全民國防教育的師資何去何從?】一文提醒,教育部所講300多個缺額數字太大,「有待進一步調查和釐清」,結果現在預言不幸言中。為什麼106年就有人主張應該調查釐清的疑慮,拖到今年底才進行調查呢?甚至到九月的時候,都還堅稱會有363名師資需求?全民國防教育師資培育計畫成為「剛起跑就跌倒」的災難,許多教師多花了一筆錢修習學程,卻落得還是找不到專任教職的一場空,可說完全是人謀不臧所致,教育部真的不能推說是當時未能預料到的問題。
今天是因為虹安強烈要求,才逼得讓教育部不得不提前進行普查,預先把三年的可能缺額都先推估出來讓大家知道。若是每年都推拖到年底才公布當年的教甄名額,豈不是要讓大家連續三年希望落空,才知道夢碎?又要讓多少人白花了金錢時間來修習這個學分學程?現在得出缺額落差如此之大,不僅讓已修畢學程的老師失望,也打擊正在修習學程學員的信心。虹安要求,教育部必須正視此問題,務實調查並坦誠公布實際的缺額數字,提供考慮修習的老師足夠的資訊,評估是否繼續投入全民國防教育專科。即便是「投資有賺有賠,投資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那也請教育部好好的把說明書公開出來讓大家詳閱。
潘文忠部長則在答詢時坦誠,目前的調查缺額確實與原先的推估有落差,目前的調查也還是初估,實際的數字必須由學校端正式提供才能得知,關於此事,教育部會來檢討改進。
註:教育部於質詢後補充資料,根據全國470所公私立高等學校回收之問卷,將未來三年需求之專任教師名額由82人(422校)更新為106人。
[匯流新聞網] 全民國防教育師資落差35倍 高虹安批教部:這不是欺騙嗎?
https://n.yam.com/Article/20201021111355
教育學程 學分 班 在 目前台北市哪些大學有開教育學分班呢? - Mobile01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再加上教育學程大大您知道要學哪些科目嗎? 有一堆背科說實話,我自己沒有把握在職班+工作+學程當然您可以試試看 現在要不要實習 ... ... <看更多>
教育學程 學分 班 在 關於教育學程 - 課程板 | Dcard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我對教育學程有興趣,想知道有哪些學校可以開放外校生修教育學程呢?我個人沒有打算要走 ... 目前應該都是要為在校生才能修學程,好像沒有學分班的! ... <看更多>
教育學程 學分 班 在 [請益] 請問學士後教育學分班- 看板Teac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現在還有大學在開學士後教育學分班嗎?
還是只能去讀教育研究所或本科系的研究所再去修教育學分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2.213.24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