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列車即將開往 政大民族學系🧑🏽🎓
各位親愛的旅客,招生列車即將開往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班,請各位旅客儘早準備相關資料,並於時間內報名唷!
-
☑️報名時間|10.05(二)09:00~10.19(二)17:00
☑️報名網址|https://enroll.nccu.edu.tw/EXAM/
☑️報名費用|1,500元
☑️報名資格(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⓵國內大學校院學士班應屆畢業生,在校成績平均名次在全班前35%,操行成績80分以上,或已有正式學術論文在具審查制度之平面出版刊物上發表。
⓶國內大學校院學士班畢業生。
⓷符合同等學力者:附在校學業成績證明(相當高考類科及格者免附)。
⓸國內研究所畢業(含應屆)生。
⓹持境外大學或研究所畢業(含應屆)生,經報考系所主管核准報考者。
.
✍🏽審查資料
⓵自傳
⓶學業成績總平均排名證明(非應屆畢業生免附)。
⓷歷年成績單總表。
⓸研究計畫。
⓹學士班畢業生或同等學力應試者,若具有民族事務相關工作經驗(含偏遠地區教師),或對民族有研究曾發表論尤佳。
⓺其他有利審查資料:正式發表的著作及論文、田野工作證明、研究助理證明、民族事務服務證明、各族群語文能力證明。
⭐️小提醒|上述資料請依序合併裝訂成冊,一式5份(2、3項請提供正本1份及影本4份)。
.
📬繳件方式
⓵通訊郵寄:10.20(三)前掛號郵寄至政大民族學系辦公室(郵戳為憑)。
⓶現場繳件:10.19(二)09:00-12:00、14:00-17:00送至政大民族學系辦公室。
.
👉🏽筆試時間|11.13(六)10:20-12:00
👉🏽面試時間|11.13(六)13:00起
聯絡資訊📞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何助教 02-29393091#50553
ethnos@nccu.edu.tw
🌐民族學系 網頁 https://reurl.cc/kLELn9
🏫校址|11605 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
🌟除了 #民族學系,本次國立政治大學還有很多系所開出碩博士甄試招生名額喔!請參閱連結中招生簡章 https://reurl.cc/RbXbEe
.
#碩士班 #招生
#Ingay資訊分享 #資訊 篇
更多招生資訊🧑🏽🎓https://intalk.tw/category/info/2021招生相關/
ℹ️臉書搜尋「資訊」,可以更快的找到Ingay與小夥伴們整理的各項資訊內容喔ℹ️
———————————————————
加入Ingay的Line好友‼️
Line連結|https://lin.ee/fykSmOb
Line ID|@ingaytali
到 #穎艾報你知 查詢更多活動、工作、競賽等資訊👉🏽https://intalk.tw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國際疫情嚴峻,台灣持續邊境管制,讓大學的國際交流以及合作都改為線上,也無法到海外招生,衝擊不小。不過不少大學發現,台灣因防疫有成,招生比往年更踴躍,以政大為例,日本、韓國、泰國、印尼學生大幅增加,過去無法觸及的國際一流大學,也主動接觸簽約交流。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
政大 境外 生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日疫情重點【高端疫苗EUA過關,衛福部核准專案製造;新增15例本土、6例境外與1例死亡;第三輪疫苗接種增至170萬人;20日起恢復調派移工變更工作場所】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19)日國內新增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21例確診,其中15例本土、6例境外移入、1例確診個案死亡。食藥署今天宣布核准MVC-COV1901新冠肺炎疫苗(以下簡稱高端疫苗)專案製造申請案,將確認高端疫苗儲備量與生產量後再宣布接種計畫;昨日召開的高端疫苗審查會議21位專家出席,主席不參與投票,審查結果18人同意,1人不同意,1人主張補件再議。
公費疫苗預約平台第三輪意願登記今日截止,將有170萬人會收到簡訊,並於20日上午10時起接受預約接種,沒有完成預約者將自動加入下一次簡訊通知名單內。指揮中心今天也宣布,20日起恢復移工調派至同一雇主的其他工作場所,調派3日內必須安排移工進行PCR檢驗。
■新增15例本土、6例境外移入、1例死亡
今日新增之15例本土病例(其中7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8例男性、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7月14日至17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11例為最多,其次為桃園市3例、台北市1例;其中9例為已知感染源,其餘6例關聯不明,將持續進行疫情調查,以釐清感染源。
6例境外移入為5男1女,年齡介於20多歲至50多歲,分別自阿根廷、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柬埔寨、波蘭、丹麥、美國入境,均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日介於5月28日至7月17日。
今日新增1例死亡個案(案13852),為80多歲男性,有慢性病,因有其他確診者接觸史,6月17日安排採檢,採檢時無症狀,檢驗結果為陽性,同日收治住院,6月18日確診,7月9日解除隔離,7月17日因其他原因死亡。
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由於國際疫情再起,受到變種病毒株的威脅,邊境管制措施將進行滾動式檢討,但只會更緊不會鬆,反觀國內個案數減低中,不明感染源都低於10例,目前疫情是可控制,有可能會在26日後降級;至於降級的方式將朝緩坡來走,包括加強預防與應變能力,避免像國外一樣突然放鬆後疫情再起。
■高端疫苗通過緊急使用授權(EUA) 核准專案製造
食藥署署長吳秀梅宣布,昨天邀請國內化學製造管制、藥學、毒理學、臨床醫學、公衛、法律及醫學倫理專家召開會議,討論高端疫苗專案製造申請案,經過一天充分討論,高端疫苗中和抗體數據已經不劣於AZ疫苗的中和抗體結果,達成食藥署公告「新冠疫苗專案製造或輸入技術性資料審查基準」要求,且安全性數據顯示無重大安全疑慮,出席的21名與會專家,主席不投票,共有18人同意、1人補件再審、1人不同意後,正式核准高端疫苗的專案製造。
吳秀梅表示,審查後的投票採取記名方式,其中1位委員勾選不同意,但因為選項中不需要寫理由,所以不知道委員勾選的理由,至於另一家聯亞疫苗,食藥署也已收到送件資料,但還沒確定審查會議日期。
根據食藥署公布的數據,高端疫苗組與AZ疫苗組之原型株活病毒中和抗體幾何平均效價比值(geometric mean titer ratio, GMTR)的95%信賴區間下限為3.4倍,遠大於標準要求0.67倍;高端疫苗組的血清反應比率(sero-response rate)的95%信賴區間下限為95.5%,遠大於標準要求50%。
核准高端疫苗專案製造後,適用於20歲以上的成人,接種兩劑並間隔28天。吳秀梅強調,專家會議建議該疫苗於專案核准製造期間,藥商須每月提供安全性監測報告,並於核准後1年內,檢送國內外執行疫苗保護效益(effectiveness)報告,以保障國人用藥安全。
陳時中表示,外界關心AZ中和抗體的實驗室結果,由於另一家疫苗聯亞正在申請EUA當中,聯亞也需要與AZ中和抗體進行比較,得不低於AZ中和抗體才能通過,在聯亞尚未審查前將不公布AZ數據,避免出現不公平的狀況。
■高端疫苗EUA會議未全程錄影
針對美國進行疫苗EUA審查時是全程公開,吳秀梅表示,此次審查過程沒有全程錄影,借重專家們的專業,會議中也有充分表達意見,尊重專家意見為國內疫苗把關。
陳時中也表示,有一派是主張全程公開,另一派是認為應該讓委員有表意權的自由,兩種意見沒有特別好或特別壞,等到兩家疫苗都審查完畢,自然就會公布資料。至於今日並未找計畫主持人或會議主席出席記者會說明,陳時中也表示,這些事情等兩家疫苗計畫都通過之後再說。
台大臨床醫學副教授、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建議,讓高端疫苗作為「補充」使用,是保守穩健的做法,例如提供給現階段疫苗還不足以涵蓋的族群使用,或是擔心有副作用而不願接種莫德納或AZ疫苗的年長者,做為目前疫苗的補充,提高年長者的疫苗涵蓋率。
台大醫學系教授、防疫科學研究中心國際合作主持人黃韻如則指出,台灣食藥署目前是第一個只有二期期中臨床試驗結果就核給EUA的審查監理單位,這項世界創舉,如果政府真的想要做為引領國際潮流的疫苗審核方式,在專家審查過程沒有留下完整的全程紀錄(錄影或逐字稿),是可惜之處,而對於為何沒有留下完整的全程紀錄的解釋,也令人摸不著頭緒。
政大法律系副教授、衛福部疾管署人體研究倫理審查會委員劉宏恩表示,台灣在「二期期中試驗」就核准高端疫苗EUA,是世界罕見之舉,食藥署應針對核准的條件做出更多說明。他指出,食藥署目前僅附上條件要求「藥商須每月提供安全性監測報告,並於核准後一年內檢送國內外執行疫苗保護效益(effectiveness)報告,以保障國人用藥安全。」但這個保護效益報告又是什麼?審查項目、內容又有哪些?食藥署應該清楚告知。
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表示,目前國際通過的疫苗都是創新技術的mRNA與腺病毒載體,對於醫學上或心理上不想打的人,通過蛋白質疫苗是多一種選擇,而這個EUA是使用者需要,不是廠商需要,這點必須說清楚;此外,在這個防疫節骨眼上使用緊急授權,廠商、學界與公部門都有責任必須在施打後收集更多資料,來追蹤這款疫苗的效益。
#推薦閱讀【專家大解析——首支取得EUA的國產高端疫苗,防疫角色如何定位?保護力監測與國際接軌考驗在哪?】https://bit.ly/3BsnGUT
■第三輪接種放大至170萬人
指揮中心公布截至19日中午為止,第三輪意願登記總共886萬5,539人完成登記,其中登記AZ人數為41萬799人,佔總登記人數4.63%;登記莫德納人數391萬3,731人,佔總登記人數44.15%;同時登記兩款人數454萬1,009人,佔總登記人數51.22%。
陳時中指出,第三輪將會有170萬人收到簡訊,20日上午10時起上網預約,包括第六、八、九、十類及1973年12月31日(含)以前出生民眾,預約接種期程至7月22日中午12時截止;這一輪為接種AZ疫苗,施打期間為7月23日至7月29日,籲請民眾準時前往接種。
陳時中表示,觀察上一週的施打狀況,加上疫苗現貨夠,所以這一輪開放的數量比較多,但多開放與高端疫苗通過無關,未來如果有生力軍進來,施打速度可以更加快。
指揮中心統計,7月17日到18日COVID-19疫苗接種22萬3505人次,其中AZ接種19萬7953人次(第1劑接種19萬6615人次,第2劑接種1,338人次),莫德納接種2萬5552人次(第1劑接種2萬4,071人次,第2劑接種1,481人次)。截至目前為止,累計接種519萬4,107人次,AZ接種246萬7,348人次,莫德納接種272萬6,759人次,COVID-19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21.56%,劑次人口比22.11%。
■20日起恢復調派移工變更工作場所
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指出,因應國內疫情較為穩定,20日起恢復移工調派至同一雇主的其他工作場所,至於工作場所延伸至客戶的契約履行地工作,仍考量流動性較高暫緩解封,未來視疫情再行檢討。
陳宗彥表示,恢復調派移工的前3日,必須由雇主安排進行PCR採檢,結果須為陰性才能調派,此外,調派至其他地點時,必須工作滿60日以上,才能再次調動。如未於上開規定期限內安排移工檢驗PCR,未依規定向勞動部申請或未送當地勞工主管機關備查,將依《就業服務法》第57條第4款及第68條第1項規定,處3萬至15萬元罰鍰;若違反2次以上,將廢止雇主聘僱許可及管制聘僱移工名額。
■柯文哲:考慮開學實施線上實體混合班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9月開學考慮以「線上實體分流到校的模式」。柯文哲表示,例如一個班級25人,5人到校,20人在家線上教學,可避免群聚感染,主要還是考慮到疫苗的覆蓋率不足,如果覆蓋率達到80%就可以脫口罩了。
根據台北市教育局的規劃,每班分成2到3組,小一到國八有照顧需求者申請到校,高一與高二則是配合有需要實體授課需求的為優先,實體到校必須實施梅花座,由老師實體授課,並有另一位老師擔任遠距學習教助員。至於國九與高三則以實際到校為原則,分成實體組與同步組各50%,實體組老師當面授課,同步組則是在鄰近教室透過直播同步上課,確實降載每班班級人數。
陳時中則在記者詢問時表示,自己也是看新聞才知道台北市提出這樣的想法,只是不太懂5人的這個數字怎麼來的,難道是一個教室裡面4個人坐在四個角落,中間再坐1個學生嗎?陳時中強調,降載要根據疫情的狀況,為了避免出現教育學習落差的分流方法,還是要根據疫情狀況來討論實施方式。
(文/嚴文廷;設計與資料整理/黃禹禛、戴淨妍;攝影/張家瑋、鄭宇辰、楊子磊)
#延伸閱讀
【專家大解析——首支取得EUA的國產高端疫苗,防疫角色如何定位?保護力監測與國際接軌考驗在哪?】https://bit.ly/3BsnGUT
【敗部區疫苗的逆襲──從賽諾菲到國光,傳統疫苗大廠為何栽跟斗?有復活機會嗎?】https://bit.ly/3xMyg6V
【數位落差,不只是硬體落差──看見疫情下的教育不平等】https://bit.ly/3euqSoL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2TFeFX0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疫苗 #國產疫苗 #高端 #聯亞 #EUA #疫苗接種意願登記 #AZ #莫德納 #移工 #線上實體混合班
政大 境外 生 在 黃世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0709統整桃園市與衛福部資訊】
資料來源:鄭文燦市長臉書/衛生福利部臉書
今日公佈之確診者足跡於桃園區、中壢區,詳細資訊請見圖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國內新增3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2例本土及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2例死亡。其中桃園今天新增2例確診個案,其中案15269是華儲行政大樓感染案的延伸案例。
在接獲居住新北,原案15221華航員工確診後,7月7日我們先緊急採檢同層樓員工200人(案15269即這次採檢驗出),由於該棟人員進出頻繁,昨天我們又針對整棟大樓人員,由兩個醫療團隊同時進行擴大篩檢,總共採檢2388人,今晚還有200位晚班員工等待採檢。
華儲大樓感染案,目前1537人檢驗結果是陰性,其中今天新增的確診個案15269,CT值第一次採檢是35.7,第二次驗是32,血清抗體陽性,為了職場安全,我們擴大居家隔離51位(職場46位、家庭3位、其他接觸者2位)。另有報導指出,這位確診者坐在原先確診者的對面,且不在市府匡列名單中,兩人還曾有借取衛生紙一事,這不是事實。兩人雖在同一樓層上班,但雙方並沒有交談過,且當天案15269根本沒有上班。
第二起確診案為15282,60多歲獨居婦人,因舊疾到中壢某醫院看診,看病前院方有幫她篩檢,採檢陽性,CT值是30,目前疫調中,匡列1社工、1居服員,醫院有16人自主健康管理。
另外,今天大家很關注的Garmin員工確診消息,這位女員工居住在新北市,在桃園廠區上班。這個案子的源頭是居住在台北的案15108,太太確診後但他卻沒被匡列居隔,仍繼續到新竹上班,後來在新竹診斷確診,新竹縣府共匡列9人居家隔離,其中匡列的1人,是我們桃園市民(案15207)。
在7月6日中午接到新竹縣府匡列通知,衛生局同仁立即展開疫調、匡列案15207(當時未確診)的密切接觸者,其中匡列的女兒就是Garmin員工,桃園與新竹縣府也針對這案子充分交換疫調資訊。
隔天上午,我們接獲龜山職場有確診個案消息,當天下午立刻安排該公司進行職場風險評估,同步安排全廠員工採檢,也因為第一時間就進行職場匡列、採檢,所以我們在最短時間內,立即PCR採檢完532人,晚間7點多接獲新北衛生局告知這起確診個案。
鄭市長常說,疫調對整個疫情是非常重要,因未即時匡列案15108,當事人活動足跡從台北市到新竹縣,再回來到新北市跟桃園,是跨縣市移動的案子。社區要清零,防疫一定要同心,疫調要合作,才能協力防堵跨縣市缺口。
✏今日新增之32例本土病例(其中13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17例男性、1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1)年7月1日至7月8日。個案分布以臺北市19例最多,其次為新北市11例、桃園市2例;其中14例為已知感染源、1例關聯不明、17例調查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今日新增12例死亡個案,為8例男性、4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2日至7月4日,確診日介於5月16日至7月7日,死亡日介於6月30日至7月8日;詳如新聞稿附件。
✏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7月7日累計公布13,929位確診個案中,已有11,536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82.8%。
✏今日新增4例境外移入中,案15270為本國籍60多歲女性,6月25日自土耳其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7月7日檢疫期滿前採檢,於今日確診;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且檢疫期間未與他人接觸,故無匡列接觸者。案15283為本國籍30多歲女性,7月7日自美國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在機場採檢,於今日確診;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已匡列同班機前後2排旅客共6人,均列居家隔離。案15289、15290皆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7月7日自捷克搭乘同班機返臺,均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在機場採檢,於今日確診;2人在臺期間並無症狀,相關接觸者匡列中。
✏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5,185例確診,分別為1,197例境外移入,13,93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05例移除為空號。自2020年起累計730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722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367例、臺北市277例、基隆市24例、桃園市21例、彰化縣12例、新竹縣8例、臺中市4例、宜蘭縣、苗栗縣及花蓮縣各2例,臺東縣、雲林縣及高雄市各1例;另8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全民防疫
#COVID19
#防疫好隊友
#防疫大作戰
#立法委員黃世杰
政大 境外 生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國際疫情嚴峻,台灣持續邊境管制,讓大學的國際交流以及合作都改為線上,也無法到海外招生,衝擊不小。不過不少大學發現,台灣因防疫有成,招生比往年更踴躍,以政大為例,日本、韓國、泰國、印尼學生大幅增加,過去無法觸及的國際一流大學,也主動接觸簽約交流。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2891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政大 境外 生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歷史上的今天 1986-MAY-26 歐盟旗幟確定
歐盟的前身 歐洲共同體正式採用了深藍色底、12顆環狀排列的金色五芒星旗幟,為歐洲共同體的正式旗幟,並在1993年改為歐盟之後,繼續使用,成為今日我們熟知的歐洲象徵。
▶ PODCAST收聽: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anucb6s8vat0873wnj8xr5c
今日的歐盟源自於1952年由法國、西德、義大利、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等六國所建立的歐洲煤鋼共同體,以及1958年成立的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等組織。這些組織最初都有一個明確單一的目的,那就是希望透過經濟合作,避免再次發生如20世紀初的兩次大戰,重建更緊密的國際合作關係。
在行之多年後逐漸達到各國間的共識,決定於1967年統合成具有更緊密合作關係的歐洲各共同體(European Communities, EC)。直到1993年11月1日,《馬斯垂特條約》又稱歐盟條約生效,確立了歐盟未來將朝著社會經濟環境、外交軍事、司法內政合作,合稱「三支柱」的目標前進,歐洲聯盟這個名稱才逐漸成形。
今日的歐盟擁有27個成員國,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的經濟實體;德國、法國是歐盟兩大核心成員,其中19個會員國更以歐元作為流通貨幣。
諷刺的是,近年來我們提到歐盟常常和英國脫歐扯上邊。英國在1973年加入歐洲共同體後,針對是否繼續留在組織時常出現國內辯論;不論是保守黨或是工黨,始終存在著歐洲懷疑主義,認為英國加入歐洲聯盟組織只是弊大於利。
2015年,英國保守黨在大選中獲勝,首相卡麥隆宣布了在選前承諾舉辦脫歐公投將在2016年6月23日舉辦,並表示自己支持英國續留歐盟,但大選結果讓眾人跌破眼鏡。
大約51.9%的得票率,讓脫歐擊敗了留歐,卡麥隆也因為公投結果決定辭職,讓時任英國內政大臣梅伊成為新任的英國首相。梅伊上任後幾乎在任內與英國如何脫歐這個爛攤脫離不了關係;誰也沒想到要離開一個國際組織竟然會如此麻煩。
讓英國陷入公投後的留歐脫歐兩難,主要原因在於未來需要負擔對歐盟出口的沉重關稅;雖然脫歐後的英國不用再負擔歐盟負債,但其實後續延伸出的關稅問題,可能讓原本的貨物進出口成本提高,進而影響企業投資、工作機會,政治上更不可能沿用原本的申根簽證,間接影響觀光人潮與服務業,許多人原本的權益將多少受到損失。
2019年6月7日,忙了將近兩年的首相梅伊,一延再延的脫歐程序和反覆不斷的談判作業,讓她最終決定提出辭職;接受後的強森首相,繼續代表英國和歐盟進行談判,結果又因為愛爾蘭邊境問題卡關,直到今年年初,英國正式在1月31日脫離歐盟,才讓這將近四年的麻煩事結束。
有關英國脫歐的故事,大家可以參考2019年上映的《脫歐之戰》,由班奈狄克康柏拜區飾演脫歐團體策略師,如何利用大數據分析說服英國民眾在脫歐公投中投下脫歐贊成票。
看完這則「歷史上的今天」你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討論唷!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實體聚會與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ointmovieclub/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PODCAST - Firstory APP
📣 XX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 What A MAXX!:https://open.firstory.me/user/whatamaxx
別忘了按讚追蹤XXY視覺動物
📣 XXY視覺動物 YouTube頻道 http://pcse.pw/9ZNYT
📣 XXY @Yahoo頁面 https://tw.tv.yahoo.com/xxy/
📣 IG:xxy_djfishmb
📣 XXY @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XXY2018
#電影 #歷史 #點評 #影評 #知識 #解析 #movie #history #歷史上的今天 #脫歐 #歐盟 #英國 #EU #E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