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沒有忘記李明哲 言論自由無罪】
李明哲被捕三週年記者會
319 李明哲事件三週年系列活動
【裝置藝術展覽】
日期:3/14 - 3/31
地點:左轉有書 × 慕哲咖啡
【系列講座|明哲手足被強迫失蹤的第 1,095+1 天:台灣社會還可以做些什麼?】
〖台北場〗
地點:左轉有書 × 慕哲咖啡 https://www.facebook.com/touatcafephilo2016/
時間:3月20日|週五 19:30 - 21:00
主持:葉浩(政大政治系教授)
主講:宋承恩(臺灣守護民主平台理事)、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台中場〗
地點:好民文化行動 https://www.facebook.com/ccat0320/
時間:3月20日|週五 19:30 - 21:00
主持:楊宗澧 (好民文化行動理事)
主講:邱伊翎(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秘書長)
〖宜蘭場〗
地點:舊書櫃人文咖啡(宜蘭縣宜蘭市宜興路一段280號)
時間:3月21日|週六 14:00 - 16:00
主持:莊媮荃(宜蘭哲五志工、宜蘭高中老師)
主講:劉璐娜(青平台社會培力中心主任)
〖高雄場〗
地點:台灣人權促進會南部辦公室 (高雄市左營區至聖路312號7樓之2)
時間:3月31日|週六 19:00-21:00
主講:邱伊翎(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秘書長)、陳至潔(中山政治所教授)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
「政大政治系教授」的推薦目錄:
- 關於政大政治系教授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政大政治系教授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政大政治系教授 在 {Fish睬政治}孫博萮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政大政治系教授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政大政治系教授 在 Boba ETtoda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政大政治系教授 在 Boba ETtoda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政大政治系教授 在 [徵文] 政大政治面試(代po) - 看板SENIORHIG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政大政治系教授 在 政大政治系研究生粉絲團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政大政治系教授 在 政大政治系教授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大學碩班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政大政治系教授 在 政大政治系教授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大學碩班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政大政治系教授 在 2020-02-07《POP撞新聞》俞振華專訪政大政治系教授盧業中 的評價
- 關於政大政治系教授 在 政大有政治人物教授ㄇ - 政治大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政大政治系教授 在 政大政治系教授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輕鬆健身去-2022年6月 的評價
- 關於政大政治系教授 在 政大政治系教授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輕鬆健身去-2022年6月 的評價
- 關於政大政治系教授 在 傳經授業──戰後臺灣高等院校中的經學教育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政大政治系教授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們不會忘記李明哲。】
李明哲,長期關注中國人權與民主運動,也是台灣多個人權團體的志工,包括「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台灣性別不明關懷協會」等;被逮捕前擔任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的學程經理。
2017年3月19日,李明哲入境中國時遭強迫失蹤,遲至五月底國台辦發言人才宣布,李明哲因涉「顛覆國家政權罪」而遭逮捕。同年九月遭公開審判,大部分「罪證」均為李在台灣網路上的發言。2017年11月18日,湖南省岳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宣判李明哲5年有期徒刑。
從 2017 年的晚會,到持續至今的「台灣給李明哲的 365 封信」活動,台灣公民社會多次發起運動聲援李明哲,並要求中國立刻釋放李明哲。
我們不應,我們也不會停歇。
今年,多個公民團體再次集結,以全球哲五串連、舉辦展覽的方式再一次表達對中國政府的強烈抗議。
邀請所有人一起關注李明哲案、聲援李明哲。
======
活動詳情:
【裝置藝術展覽】
日期:3/14 - 3/31
地點:左轉有書 × 慕哲咖啡
【系列講座|明哲手足被強迫失蹤的第 1,095+1 天:台灣社會還可以做些什麼?】
〖台北場〗
地點:左轉有書 × 慕哲咖啡 https://www.facebook.com/touatcafephilo2016/
時間:3月20日|週五 19:30 - 21:00
主持:葉浩(政大政治系教授)
主講:宋承恩(臺灣守護民主平台理事)、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台中場〗
地點:好民文化行動 https://www.facebook.com/ccat0320/
時間:3月20日|週五 19:30 - 21:00
主持:楊宗澧 (好民文化行動理事)
主講:邱伊翎(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秘書長)
〖宜蘭場〗
地點:舊書櫃人文咖啡(宜蘭縣宜蘭市宜興路一段280號)
時間:3月21日|週六 14:00 - 16:00
主持:莊媮荃(宜蘭哲五志工、宜蘭高中老師)
主講:劉璐娜(青平台社會培力中心主任)
〖高雄場〗
地點:台灣人權促進會南部辦公室 (高雄市左營區至聖路312號7樓之2)
時間:3月31日|週六 19:00-21:00
主講:邱伊翎(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秘書長)、陳至潔(中山政治所教授)
政大政治系教授 在 {Fish睬政治}孫博萮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女性進入公共領域的多重障礙】
#不是打書XDD #是戚戚焉
之前看了電影《郵報:密戰》(The Post)、《法律女王》(On The Basis of Sex)<— 都超好看
都能輕易感受到
"The rule of world is made by/for MEN"
及女性在參與公共領域所面臨的侷限與困境
從上個世紀延續至今
未曾止歇
從蔡英文 Tsai Ing-wen總統就任以來所遭受的污衊
洪慈庸等年輕女性委員當選至今所承受的無理謾罵
都在在顯示
即便是活在資訊爆炸的二十一世紀
我們與七0年代的社會氛圍
事實上並沒有進步太多
而許多人至今仍在做保守勢力的禁衛軍
許多時候甚至包含女性本身
我們期盼的那個不再有歧視的時代
不知仍在多久以後的未來
[錄]
「韓國瑜哭了!」「賴清德哽咽。」「郭台銘流下男兒淚。」「柯文哲開始哽咽。」
為了選總統,大家都哭了。
作家汪浩整理出近來的新聞標題,並建議蔡英文總統下次受訪時應該嚎啕大哭。
這當然只是玩笑話,不過在政治的世界裡,男性流眼淚經常被形容是真情流露,鐵漢柔情,女性流眼淚則通常被認為是非理性、情緒化。
在新書《這是愛女,也是厭女》中,政大政治系教授楊婉瑩有篇文章分析了這個現象。她寫道:
「『當女人進入政治之後就變成男人』,這句話是在『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某個新聞訪談節目,討論梅克爾時接著提到柴契爾夫人,某位女性評論員這麼說了。」
「這句話中的男人,不是生物的男性,更精確地說,她所指的是社會想像的男性氣質,是在二分的性別分類中投射出來的性別標準。」
「很多女性從政,經常會被用男性的標準來期待,不僅如此,更棘手的是,女性政治人物更會被雙重標準檢視,會被以男性的標準要求,也會被男性的標準否定。」
「在關於女性領導的研究指出,由於過去政治領袖多為男性擔任,人們對於領袖的氣質的期待是高度陽剛化的,多數人期待女性政治人物必須表現出堅強、競爭性、勇敢果斷的領袖氣質,可是擁有這些陽剛特質的女性又會被視為不具備女性溫暖關愛的特質,不像個女性而不受到選民青睞。」
「對女性從政者,這種『雙重束縛』(double bind),陷女性於困難的抉擇,類男性的女人才有領袖氣質,但太像男性缺乏女性特質的女性不受歡迎,而擁有女性特質又顯得柔弱無能。這種雙重束縛要求女性必須滿足兩者,只有其一者會受到懲罰。」
「此概念最早可追溯至傳播學者傑米爾生(Kathleen Hall Jamieson )專書的討論,指出女性政治人物所遇到的性別角色與政治角色的衝突:女性政治人物,必須表現出陽剛的特質(果斷與不畏衝突)的特質,但這種所謂的領袖特質又被視為是性別角色上踰越與不自然的;但若不具備這些陽剛特質,又被認為不具備領導特質。」
「傳統性別角色框架下,男性被期待具有能動性特質(agentic)──強調自信、控制、主導、野心、進取等特質;而女性則應具有社群性特質(communal qualities)──強調利他、關愛、照顧、友善等特質,而前者男性的能動性特質被視為更符合領袖的特質。」
「女性政治人物因此面對雙重偏見,符合性別角色就不符合領袖特質,符合領袖特質則不符合女性特質。如此使得女性政人物既不容易進入政治,進入後也不容易成功。」
「簡單地說,女性從政者會面臨無法扮演好女人角色,或無法扮演好政治領袖的角色,或是兩者皆做不好的困境。而女性之所以可能兩者皆做不好,在於這兩種角色的基本標準的設定是互相矛盾的,並以男性的需要為標準來制定。這個雙重標準的矛盾化結果,導致女性政治人物的進退失據。」
楊婉瑩進一步指出,在臺灣的政治環境中,這種厭女政治可以變形為幾種不同的模式,如
[去女性化]
「對女性政治人物的研究指出,『生氣』或情緒表達對女性政治人物來說是危險的,既偏離女性溫和友善的想像,同時可能強化女性情緒化的想像,容易被懷疑不適任重責大任。」
「女性政治領袖只要不是溫和理性地下達指令時,都很可能被解讀為『震怒』或『生氣』,將其權威非理性化,也否定其不同行使權威方式的正當性,只能以特定溫和理性的方式來溝通說服,否則可能偏離女總統的想像。」
[超女性化]
「消費主義與和現代風潮下,女性政治人物,經常被當作是明星甚至是模特兒對待,聚焦在她外表髮型衣著的吸引力,強調時尚、性感、華麗、消費等。強化女性政治人物『超女性化』(hyperfeminity)特質,使得這類超女性化的女性既是女性主流世界的例外,也因為其屬於政治圈的少數、他者。」
「這種過度關注女性的裝扮外貌的現象,將女性從政過程『瑣碎化』(trivialization),用各種八卦傳聞否定其價值,用傳統性的框架將女性物化,對女性政治人物其實已構成另類的象徵性性別歧視。」
[少女化]
「在主流對女性的期待中,『少女化』或凍齡經常用來誇獎女性保養有方,幾乎是可以拿來在廣告中稱讚女性的說法,所以媒體用這些修辭時,一般多數不會感受到性別歧視的問題。然而矛盾之處正是在於,女性被期待凍齡不會老,但是凍齡的女性在公領域又被認為太嫩了,不需要被認真對待。」
「女性從政者原本就是相對少數,經常被期待要有多於男性的政治經歷,才能看起來和男性相當,而資歷積累往往和年齡成熟同步。女性面對要滿足主流社會對女性外貌年輕化的壓力,同時要有相較男性更成熟的政治資歷,這種矛盾標準,永遠只能選擇其一(either-or)。但是將不是少女的少女化的同時,其實是將之同時否定(neither-nor)為既不年輕也不可靠。」
[老女人化]
「『女性永遠找不到一個適當的年齡』(never the right age),年齡對女性進入公領域是多重的障礙,在政治上更是變本加厲。年齡歧視(ageism)通常是指稱對年長者的歧視,對女性則是雙向的歧視。」
「年輕女性容易被性化在人際關係受歡迎,但是在工作上必須付出更大的代價,既是女性又年輕的雙重不被信任、是否具備自主決策能力的懷疑、差別化待遇低薪等問題。年長的女性,則是不論在主流的性別框架,或是在工作資歷積累與權威的行使上,恆常陷於雙重危險的處境。」
「上述這些不同的類型,呈顯出女性的價值既被高度性化與年輕化(sexualizing of women’s value in youth),但是政治中的女性則面臨去性化與年輕╱老練的矛盾過程。女性政治人物最好去性別化,超女性化不似政治人物,受歡迎的女性通常是年輕貌美,而年長女性往往是被忽視或是被嘲弄的對象。」
「簡言之,去╱超性化與年齡歧視兩者都共同試圖控制女性的身體,兩者都是以男性作為標準,性別、性與年齡交織出一套套女性政治角色形貌。」
#不哭不哭眼淚是珍珠
https://www.facebook.com/2094115057395888/posts/2960136617460390/
「韓國瑜哭了!」「賴清德哽咽。」「郭台銘流下男兒淚。」「柯文哲開始哽咽。」
為了選總統,大家都哭了。
作家汪浩整理出近來的新聞標題,並建議蔡英文總統下次受訪時應該嚎啕大哭。
這當然只是玩笑話,不過在政治的世界裡,男性流眼淚經常被形容是真情流露,鐵漢柔情,女性流眼淚則通常被認為是非理性、情緒化。
在新書《這是愛女,也是厭女》中,政大政治系教授楊婉瑩有篇文章分析了這個現象。她寫道:
「『當女人進入政治之後就變成男人』,這句話是在『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某個新聞訪談節目,討論梅克爾時接著提到柴契爾夫人,某位女性評論員這麼說了。」
「這句話中的男人,不是生物的男性,更精確地說,她所指的是社會想像的男性氣質,是在二分的性別分類中投射出來的性別標準。」
「很多女性從政,經常會被用男性的標準來期待,不僅如此,更棘手的是,女性政治人物更會被雙重標準檢視,會被以男性的標準要求,也會被男性的標準否定。」
「在關於女性領導的研究指出,由於過去政治領袖多為男性擔任,人們對於領袖的氣質的期待是高度陽剛化的,多數人期待女性政治人物必須表現出堅強、競爭性、勇敢果斷的領袖氣質,可是擁有這些陽剛特質的女性又會被視為不具備女性溫暖關愛的特質,不像個女性而不受到選民青睞。」
「對女性從政者,這種『雙重束縛』(double bind),陷女性於困難的抉擇,類男性的女人才有領袖氣質,但太像男性缺乏女性特質的女性不受歡迎,而擁有女性特質又顯得柔弱無能。這種雙重束縛要求女性必須滿足兩者,只有其一者會受到懲罰。」
「此概念最早可追溯至傳播學者傑米爾生(Kathleen Hall Jamieson )專書的討論,指出女性政治人物所遇到的性別角色與政治角色的衝突:女性政治人物,必須表現出陽剛的特質(果斷與不畏衝突)的特質,但這種所謂的領袖特質又被視為是性別角色上踰越與不自然的;但若不具備這些陽剛特質,又被認為不具備領導特質。」
「傳統性別角色框架下,男性被期待具有能動性特質(agentic)──強調自信、控制、主導、野心、進取等特質;而女性則應具有社群性特質(communal qualities)──強調利他、關愛、照顧、友善等特質,而前者男性的能動性特質被視為更符合領袖的特質。」
「女性政治人物因此面對雙重偏見,符合性別角色就不符合領袖特質,符合領袖特質則不符合女性特質。如此使得女性政人物既不容易進入政治,進入後也不容易成功。」
「簡單地說,女性從政者會面臨無法扮演好女人角色,或無法扮演好政治領袖的角色,或是兩者皆做不好的困境。而女性之所以可能兩者皆做不好,在於這兩種角色的基本標準的設定是互相矛盾的,並以男性的需要為標準來制定。這個雙重標準的矛盾化結果,導致女性政治人物的進退失據。」
楊婉瑩進一步指出,在臺灣的政治環境中,這種厭女政治可以變形為幾種不同的模式,如
[去女性化]
「對女性政治人物的研究指出,『生氣』或情緒表達對女性政治人物來說是危險的,既偏離女性溫和友善的想像,同時可能強化女性情緒化的想像,容易被懷疑不適任重責大任。」
「女性政治領袖只要不是溫和理性地下達指令時,都很可能被解讀為『震怒』或『生氣』,將其權威非理性化,也否定其不同行使權威方式的正當性,只能以特定溫和理性的方式來溝通說服,否則可能偏離女總統的想像。」
[超女性化]
「消費主義與和現代風潮下,女性政治人物,經常被當作是明星甚至是模特兒對待,聚焦在她外表髮型衣著的吸引力,強調時尚、性感、華麗、消費等。強化女性政治人物『超女性化』(hyperfeminity)特質,使得這類超女性化的女性既是女性主流世界的例外,也因為其屬於政治圈的少數、他者。」
「這種過度關注女性的裝扮外貌的現象,將女性從政過程『瑣碎化』(trivialization),用各種八卦傳聞否定其價值,用傳統性的框架將女性物化,對女性政治人物其實已構成另類的象徵性性別歧視。」
[少女化]
「在主流對女性的期待中,『少女化』或凍齡經常用來誇獎女性保養有方,幾乎是可以拿來在廣告中稱讚女性的說法,所以媒體用這些修辭時,一般多數不會感受到性別歧視的問題。然而矛盾之處正是在於,女性被期待凍齡不會老,但是凍齡的女性在公領域又被認為太嫩了,不需要被認真對待。」
「女性從政者原本就是相對少數,經常被期待要有多於男性的政治經歷,才能看起來和男性相當,而資歷積累往往和年齡成熟同步。女性面對要滿足主流社會對女性外貌年輕化的壓力,同時要有相較男性更成熟的政治資歷,這種矛盾標準,永遠只能選擇其一(either-or)。但是將不是少女的少女化的同時,其實是將之同時否定(neither-nor)為既不年輕也不可靠。」
[老女人化]
「『女性永遠找不到一個適當的年齡』(never the right age),年齡對女性進入公領域是多重的障礙,在政治上更是變本加厲。年齡歧視(ageism)通常是指稱對年長者的歧視,對女性則是雙向的歧視。」
「年輕女性容易被性化在人際關係受歡迎,但是在工作上必須付出更大的代價,既是女性又年輕的雙重不被信任、是否具備自主決策能力的懷疑、差別化待遇低薪等問題。年長的女性,則是不論在主流的性別框架,或是在工作資歷積累與權威的行使上,恆常陷於雙重危險的處境。」
「上述這些不同的類型,呈顯出女性的價值既被高度性化與年輕化(sexualizing of women’s value in youth),但是政治中的女性則面臨去性化與年輕╱老練的矛盾過程。女性政治人物最好去性別化,超女性化不似政治人物,受歡迎的女性通常是年輕貌美,而年長女性往往是被忽視或是被嘲弄的對象。」
「簡言之,去╱超性化與年齡歧視兩者都共同試圖控制女性的身體,兩者都是以男性作為標準,性別、性與年齡交織出一套套女性政治角色形貌。」
*王曉丹等著,《這是愛女,也是厭女》,大家出版 Common Master Press,2019。
▎博客來☞https://bit.ly/2JFqogB
#說書 #閱讀日常 #性別 #政治
#不哭不哭眼淚是珍珠
政大政治系教授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http://livehouse.in/channel/PNNPTS )
政大政治系教授 在 Boba ETtoda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主題:
髒手伸校園 新五四運動台大罷課!
全台串連綁黃絲帶 8萬人連署反政治干預校園
主持人:楊文嘉
來賓:
台大政治系教授 張亞中
資深媒體人 黃創夏
時事評論員 王時齊
內容:
Q:新五四運動將登場 台大師生罷課21分鐘!
Q:政大50教授連署 成大響應綁黃絲帶!
Q:五四運動99年 傅斯年精神誰記得?
Q:捍衛黃絲帶精神!台大學生喊拒絕政治收割?
Q:管用大學自主撇爭議?賴清德嗆聲別當護身符?
Q:與賴不同調?謝長廷開砲要護大學自治?
Q:國民黨為管案動員 柯建銘批只會在立法院搞對立!
Q:管案延燒成藍綠對撞!陳芳明批傅斯年被髒到了!
Q:吳茂昆爭議又一樁 柯志恩爆兼慶富相關基金會董事?
Q:無行政救濟可能性?教育部:管案不算是行政處分!
Q:再批管任獨董違法 徐國勇:人性不能違法!
Q:教育部以獨董爭議拔管 挨批無法源依據?
Q:獨董涉違法兼職?近300位國立大學教授都是獨董?
政大政治系教授 在 Boba ETtoda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主題:
南北韓開始熱線!
金正恩脫胎換骨 川普遭酸嘴砲王淪邊緣人?
主持人:楊文嘉
來賓:
文大政治系講座教授 陳一新
政大外交系教授 劉德海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 董立文
時事評論員 王時齊
討論內容:
Q:真心和好?北韓重啟熱線 15:30立馬撥電話!
Q:運動外交!平昌冬奧將有北韓代表團?
Q:打鐵趁熱 南北韓最快9號「金文會」?
Q:川普淪邊緣人?金正恩只想破壞美韓中關係?
Q:捨黑毛裝換灰西裝 金正恩2018脫胎換骨?
Q:制裁施壓生效?川普:讓我們看下去!
Q:川普回嗆北韓:我的核按鈕更大更有力!
Q:恐嚇巴基斯坦再嗆北韓?工作首日不忘推文?
Q:韓戰陰影太大!南北韓表面緊張 私下和平?
Q:文在寅見習近平喬薩德 聯手不讓川普動武?
Q:美媒曝光密件 中共並未要求北韓放棄核武?
Q:美日澳印鑽石連線 川普包圍中共新策略?
政大政治系教授 在 政大政治系研究生粉絲團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政大政治系 研究生粉絲團: 本版為政大政治系研究生學會公布會務資訊, ... 台灣政經傳播研究中心- TIGCR邀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汪秉華教授來台演講,分享他應對假 ... ... <看更多>
政大政治系教授 在 政大政治系教授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大學碩班資訊集合站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在政大政治系教授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keel90135也提到作者: keel90135 (尼可) 看板: Tech_Job 標題: [新聞] 陳柏惟運用資訊背景斜槓人生時間: Fri Oct ... ... <看更多>
政大政治系教授 在 [徵文] 政大政治面試(代po) - 看板SENIORHIG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大家好,這是一篇還願文。因為在準備政大政治的過程中,ptt提供了我相當多的幫助,
所以請朋友代po還願。
政大政治是分三關闖關的方式。本文前面為作者碎念,直接要看闖關可以往下滑。
不用自我介紹!不用自我介紹!不用自我介紹(很重要所以講三次
面試為三人一組,與我同組的都是女生。
一開始會讓我們坐在第一關的外面等,因為我很緊張會做一些動作緩和情緒,學長就向我
搭話了。
學長:「不用太緊張啦,這一個是輕鬆聊天關。」
然後我們就聽到裡面歡笑的聲音,而且時間到了教授依然不放人出來,聊的滿開心的。
學長:(按鈴)教授不理
(敲門)依然不理
(再敲)教授已讀
隔了很久教授才放人出來,然後放出來後教授就跟學長說了。
教授:「你為什麼一直敲門!!!!!」
學長:「沒啊,我們這是為了你的休息時間著想啊。」
教授:「你一敲門他們就一直回頭!!!!不要打斷我啊!!!」
然後學長就被叫進去聊天了,後面我就沒聽到了。
我的隔壁為A同學,隔隔壁為B同學,以下皆用這兩個來代稱他們。
*第一關*
這關是輕鬆關,教授會問你還填你哪些系,順便跟你聊聊天。
主考官是一男一女,兩位都很和善。
因為我們是三個女生,上一組是三個男的,我們進去以後教授還跟我們開玩笑說這樣比較
養眼。
第一題:你還填了哪些科系。
這個就好好答就好,只要沒有亂填應該都很好答,不過你如果同樣有填政大其他系的話教
授會開你玩笑。
我填的科系有共通性,所以沒被問什麼問題。
隔壁A:「我有填政大阿拉伯語言學系,師大英語…………」
男教授:「你為什麼會填阿拉伯語言學系?」
隔壁A:「哦,因為我有對這方面的興趣。我對中東那邊的風俗民情比較有興趣。」
男教授:「那為什麼你不選土耳其語?」
隔壁A:「因為大部分的中東與北非都是使用阿拉伯語,所以比較想學阿拉伯語。」
男教授:「那你去阿拉伯語系好了,齁,近幾年來他們很缺學生啊,他們一堆學生的轉系
轉走了,我們同一個學校就不要惡行競爭好了,難得有一個對他們系有興趣的學生,你去
他們那邊再來雙主修我們科系。」
隔壁A:「(…)哎呀,不要這樣麻」
教授(換問下一個)
隔隔壁B:「我有申請…(她的我都不記得)」
男教授:「咦,我發現你是三類的學生耶,為什麼你會想來政治系?而且你成績還不錯耶
。」
隔隔壁B:「因為我後來發現我對政治系比較有興趣。」
男教授:「蛤,那我們的教育很失敗捏,我們讓一個孩子要唸三年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
而且他還唸的還不錯。」
隔隔壁B:「…」
第二題:你們如果全部都上的話會想上哪一間?
我:「我應該會在政大政治跟社會學之間選,但應該會選政治」
男教授:「那你去社會學好了,我看社會學他們也很缺人。」
我:「沒有啦wwww社會學比較是理論性質啊,政治系有比較多實際的。」
男教授:「沒有啊,你看每次弄學運的時候,站在台下的都是社會學的,我們政治系都是
喊一下口號,然後在家裡看電視說:『好累,還好沒去』的。」
我:(一臉驚恐)
男教授就笑笑跑去問其他人。
隔壁的回答我忘了。
可是隔隔壁B答完後教授就說了。
男教授:「還是你去考指考好了?」
隔隔壁B:「不要啦qwq」
最後教授讓我們問問題,隔壁是問交換學生,我是問通識課的問題,然後外面敲敲門,第
一關就結束了。
第二關,時事題。
一樣是兩位教授,一男一女。
男的比較少問話,女的教授會扮黑臉。
第一題:請問你們對假新聞定義是什麼,請舉例。再來你們對政府的作為有什麼看法。
女教授:「好了,你們誰要先開始?」
因為我的號碼是最前面的,而且我前天模擬面試也有被問,大前天我自己也有調查這件事
,所以我就先答了。
我:「我覺得假新聞的定義就是報導與事實不相符的新聞。舉去年的文旦丟水庫為例,這
根本是件子虛烏有的事,所以後來被NCC裁罰。再來是政府的作為,很多人覺得政府裁罰
違反言論自由,但我認為假新聞跟毀謗罪其實很類似,因為毀謗也是讓說出與事實不符合
的人有刑罰,但是很多人就說了:『我有言論自由,政府你為什麼可以罰我?』假新聞也
是同樣的道理,像前幾日中天被罰就是開始在說這樣違反言論自由,但是大法官在509號
釋憲就有說到,為了保障人民的名譽、隱私和公共利益,政府可以適當立法以保障最大的
公共利益,所以我贊同政府對假新聞的開罰。」
女教授:「那你覺得意圖有差嗎?」
我:「我覺得是有差的,假如今日報導者只是調查到某些重要事實,雖然還沒查證完全,
但先快速傳遞給大眾而誤傳了假新聞,那其實就是無心之過。但若今日報導者是故意的報
導錯誤的事實,為了要影響民眾對執政者的看法,那就是故意的,相比之下我覺得故意的
是比較需要遭受裁罰的。」
女教授:「你知道真實惡意原則嗎?」
我:「不好意思教授,這方面我不太瞭解……」
====講到一半被打斷====
女教授:「那好,(指著隔壁A)那你的看法呢?」
隔壁A:「比較在講述要用多元的觀點看事情」
女教授:「那我們為什麼要出去,同溫層很舒服啊!我們為什麼要出去?人民為什麼要出
去看其他的東西?」
隔壁A:「呃…我們要多看其他東西才不會被侷限觀點。」
女教授:「同溫層很蘇湖啊,為什麼我要出去?」
隔壁A:「還是要多出去看看啦。」
(我滿想要答為何要離開同溫層這個問題的,但教授一直沒把球丟給我qwq)
然後女教授就改問隔隔壁B了。
隔隔壁B也是秉持著多元的觀點,然後被質問為什麼我們要踏出同溫層,然後是回答說這
樣才不會被侷限觀點blabla。
然後隔隔壁B的還有被問到其他國家的法規是什麼樣處理的。
隔隔壁B:「我是知道有些國家是像台灣一樣是事後裁罰啦,不過像是中國那種的就是事
前審查。」
第二題:那你們覺得事前審查比較有用還是事後有用?
因為我坐第一個,所以又被指定ㄌ
我:「我認為事前審查會比較有用,但是我覺得事前審查為損害我們台灣最珍貴的民主,
用比例原則來看,弊大於利,所以台灣還是應該採事後審查。」
隔壁A是覺得事前比較有用。
隔隔壁B是覺得事後比較有用。
第三題:那你們覺得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假新聞?
我:「我覺得我們可以從NCC下手,因為NCC雖然是獨立機構,但是卻在罰完中天後那個委
員就辭職了,可見得NCC還不夠透明。因此我覺得NCC可以開放給人民,讓人民參與,讓人
民可以保障自己的新聞。」
隔壁A:「培養人民多元的觀點、媒體識讀。」
隔隔壁B綜合我們兩個的觀點。
第二關就到此結束了。
*第三關*
這次來到了系主任辦公室,一樣是一男一女。
系主任是個長發飄逸的優雅女子,而且超級漂亮的(欸
第一題:(系主任:「現在請你們就九合一大選後的情勢說出你們的看法,一個人大約三
分鐘。」)
因為多次模擬面試的經驗教導我要有條理的說,所以我想了一下。
因為我打算想用三個重點來說,所以我跟教授說我要想一下,然後隔壁A就先說了。
因為我在思索我要講什麼,所以這一題A跟B說了什麼我都不記得了,我是第二個講的,但
還是不記得B說什麼。
我:「這個問題我想用三個方面來說,分別是民眾、政治、媒體。
民眾方面,因為這次是第一次舉辦那麼多公投,所以其實還滿亂的。而且在這次的公投中
,我們常可以看到路上就有單方面宣導著,不喜歡什麼就投那幾號不同意,我覺得這會讓
民眾並不是真正的瞭解議題才投票,而是單方面的被灌輸某些想法才投票的,可能政府以
後要進行公投時要加強議題多方面的宣導,才不會淪為民粹。
再來是政治,在九合一大選後,我認為蔡英文總統有更改她的態度。在選前蔡總統一直是
保持中立並且溫和的,為了要吸收中間的選民,且蔡總統在兩岸議題上一直保持著模糊的
態度。而在選後,因為民進黨的大輸,蔡總統一改前面溫和的態度,開始用強硬的態度對
待中國,像之前中共飛機侵台時,蔡總統就有派國軍去進行驅離,這是我認為政治比較大
的改變。
最後是媒體,九合一大選中,韓國瑜利用網路聲量當選高雄市長,使很多政治人物重新重
視了媒體所發揮的功用。許多政治人物都開始開直播、上節目,政治人物參與網路社群的
活動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冒出來,這也是所謂的『網紅政治』,當然這樣有好有壞啦。好處
是,政治人物可以更貼近民眾,並且找到人來支持他們的政策。壞處是,政治人物本來就
應該以為社會公眾服務為導向,如果只是單純在媒體發聲那就會淪為作秀,他們應該回歸
公共事務上才可以使大眾獲得最大利益。」
第二題:你們剛剛都有提到所謂的韓流,也就是國民黨員崛起,而現在也有所謂的白色力
量。你們覺得未來會是哪一個會比較佔優勢?
這次又是我先惹欸嘿
我:「我會認為是白色力量,因為現在像我們這樣的高中生或是大學生,因為教育的關係
,不像以前受到的黨國教育一樣對國民黨那麼崇拜,現在的年輕人其實比起政黨政治,他
們更喜歡的是能夠真正在市政上有做出成效的人,不論是無黨、國民黨、民進黨,所以我
認為白色力量會比較佔這種以市政和行動為主張的在未來會比較有優勢,而政黨的勢力將
會漸漸被削弱,未來可能會以各個政治人物的實際行為為主要重點。」
隔壁A:認為國民黨會比較強
隔隔壁B:綜合我們的觀點再支持白色力量會比較優勢的意見。
然後就結束了。
-祝大家都有正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30.197.23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ENIORHIGH/M.1556118006.A.F1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