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白色恐怖的濫觴 #四六事件72周年〕
坐落於大安區的臺灣大學和臺灣師範大學,如今是許多學子嚮往的名門學府,並以多元自由的學風著稱。
不過72年前的今天,兩校學生遭到軍警大規模逮捕,爆發著名的四六事件,並揭開白色恐怖的序幕。
究竟這起悲劇是在甚麼樣的背景下產生的?又對日後的臺灣社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我們將在四六事件72周年之際,帶大家認識這起事件。
▌事件背景
隨著日本投降,為期八年的中日戰爭告一段落,但國共之間的衝突卻日益加劇。
同時,執政的國民黨政府承受巨大的學潮壓力,1945年底西南聯大首開先聲,透過罷課示威訴求「反飢餓、反內戰」,並迅速蔓延至各地,即使在國共內戰爆發後,各地學潮仍風起雲湧。
這波學潮的風氣也吹到海峽對岸的臺灣,內戰期間統制經濟導致的嚴重通膨和經濟蕭條。
加上二二八事件對本土菁英的摧折,使得當時不少知識青年對於政府相當不滿,中國青年大量來台,社會主義思潮盛行於校園,臺灣學生運動遂和中國學潮聯結,並一同被政府視為是「共產勢力」。
▌導火線
1949年3月20日,臺灣大學與師範學院(臺師大前身)的兩位學生因為單車雙載遭到警方毆打拘捕,引發兩校學生不滿,曾三度赴市警局請願,要求立即釋放被扣學生,引起國民黨政府關注。
3月29日,臺北市各級學生召開青年晚會,宣布成立學生組織以響應中國反內戰的學潮,並號召全臺學生聯結。
時任省主席陳誠鑒於學生運動擴大組織化,加上同時間南京再度爆發大規模學潮,擔心兩岸學生隔海唱和,因此決定先發制人,展開對於學生運動的壓制。
▌事件爆發
4月5日,情治人員針對兩校的學生自治會幹部展開逮捕,誘捕過程中師院學生自治會會長周慎源趁隙逃脫,並在臺大學生護衛下回到師院。
警備司令部為緊急因應,於6日凌晨以「學生張貼標語,散發傳單,煽惑人心,擾亂秩序,妨害治安,甚至搗毀公署、私擅拘禁執行公務人員」為由,以大批軍警包圍兩校學生宿舍。
最終三百餘名師院學生及二十多名台大學生遭強行拘捕,是為「四六事件」。
▌四六過後
事件發生後,兩校因此停課數日,雖然大部分學生被分批釋放、由家長帶回,但仍有多名學生遭羈押判刑,追捕行動一直持續到1950年代。
臺大、師院的自由校風也轉為保守,校園的思想言論深受箝制,諸如兩校的校內本土性及異議社團接連遭到清算。
師院校長劉真態度較為強硬,不僅主導校園的整肅,開除多名學生學籍,並發起整頓校風政策,立下一系列箝制思想的校規。
而臺大校園也並未因此恢復平靜,不僅隔年校內陸續爆發「海天合唱團事件」、「于凱案」等事件,參與四六事件的學生們也牽連到五零年代的諸多政治案件中,許多學子被安上「為匪工作」的罪名。
因此有學者形容「四六事件不僅僅是單一事件,反而是個開始。」
加上事件結束不久,政府就先後發布「戒嚴令」及「懲治叛亂條例」,因此,一般多視「四六事件」為白色恐怖時代的濫觴。
▌傅斯年「神話」?
由於當時兩校校方態度有所差異,加上臺大逮捕行動較為溫和,使外界多認為時任臺大校長的傅斯年是保護學生、堅守大學自由學風的功臣。
尤其他留下的「我有一個請求,你今天晚上驅離學生時,不能流血,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拚命!」一語更是廣為流傳。
然而近年諸多研究修正了此一形象,例如歐素瑛教授就透過《陳誠回憶錄》等史料,還原傅斯年當時贊同陳誠肅清兩校學生的提議,並提出「要快做、要徹底做、不能流血」的三項條件。
陳翠蓮教授等人重新校訂完成的四六事件報告中,也顯示傅斯年是同意警總進入校園逮捕學生的,並在事件過後處分四六事件救援會的主要幹部。
不過陳教授也點出,不能簡單地將傅斯年定義為加害者或共犯,但在評價傅斯年時,不能如同過往將其視為「神話」,而忽視這些複雜的面向。
▌全面擴散的陰影
白色恐怖的政治陰影不僅壟罩臺大與師大,全臺知識份子匯集的大專院校都難以倖免,連被視為「黨校」的政治大學,也有相當多師生成為政治受難者。
例如政治系的元老教師呂春沂教授,便曾遭到學生告密而被捕,歷經刑求及拘禁。
儘管在各方救援下獲判緩刑,但日後學術之路因此受阻,其在政治系的同僚湯承業也有相同遭遇。
除了呂湯二人外,包含許席圖、李漢元、廖偉程等政大學生都是當時的受難者。
這樣的風氣即使到了戒嚴後期也不曾停歇,1970年代,臺大哲學系內數名自由派學者便被政府以「反共」之名進行整肅,前後解僱了13名教師。
1983年任教東吳大學政治系的黃爾璇也在黨政及情治系統的施壓下,遭校方無預警解聘,這些舉動無疑是對講學與學術自由的重大傷害。
▌結語
四六事件被認為是戰後臺灣學風轉型的重要分水嶺。
事件發生前,政府雖對學生運動有所疑慮,不過態度仍偏向以引導代替防範,勸戒重於懲罰。
但四六過後,政府的立場轉向強力整頓學風、安定校園,置大學自治於不顧,展開對師生與校園活動的嚴格管制,校園的學術及言論自由因而在白色恐怖下被長期禁錮,並產生諸多政治受難者。
事件雖已過去七十餘載,然而兩校針對四六事件的轉型正義仍未完成,期待社會能對這起事件有更多認識,並為了這未竟之業一同努力。
「政大哲學系評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政大哲學系評價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政大哲學系評價 在 Su Shop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政大哲學系評價 在 [校系] 政治大學哲學系- 看板YCSH_alumni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政大哲學系評價 在 台大哲學vs政大哲學 - 政治大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政大哲學系評價 在 政大哲學系QS排名(2014/09/15)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政大哲學系評價 在 政大哲學系課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政大哲學系評價 在 政大哲學系課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政大哲學系評價 在 政大哲學系的評價費用和推薦,EDU.TW、DCARD - 教育學習 ... 的評價
- 關於政大哲學系評價 在 台灣哲學系排名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諸葛亮 的評價
- 關於政大哲學系評價 在 台灣哲學系排名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諸葛亮 的評價
- 關於政大哲學系評價 在 Re: [問卦] 念台大哲學系是要撿角嗎 的評價
- 關於政大哲學系評價 在 [心得] 台大、政大大三、中正哲學正一心得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政大哲學系評價 在 Re: 逼逼逼我要問哲學系| SENIORHIGH 看板 的評價
政大哲學系評價 在 Su Shop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想要成功,你得「尊重現實」又「昧於現實」》
我在過去的文章中曾經提過,因為小時候功課不好,父親給了我很大的心理壓力,讓我的童年一直到小學四年級結束前,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過得十分不開心。
好不容易從五年級開始,升到一個比較「差」的班(那時我們班導師常說,我們班前幾名的同學不要太開心,因為我們班的第1名,是隔壁班的第5名,其他同學就更不用說了),我第一次就考了全班第3名,從此信心大增,後來無論升上國中還是高中,都維持在班上第3名或第5名,升大學的模擬考甚至考過全校的第3名。
眼看著進台大唾手可得,結果我卻考了一個想像不到的低分,又因為家庭因素只能讀國立大學,便照著分數填,進了政大哲學系。大一一整年想著轉系和考轉學考,所有努力卻又全吿失敗,我心中的痛苦指數升到了人生最高點。
面對這樣子的挫折和打擊,我是怎麼走過來的呢?
我認為,走過來的方法和心理調適,在於我一方面「尊重現實」,一方面又「昧於現實」。
尊重現實方面,我「尊重」這個社會的主流思想,「同意」如果只是哲學系畢業,的確找工作會非常不容易,社會大眾的偏見就是容易認為我們「不具備專業的工作能力」。
於是,我開始參加社團、擔任幹部、成為社長、辦大型校際活動、承辦教育部的全國流行音樂大賽、參加中英文演講比賽、擔任海外華裔青年返國研習團輔導員、甄選青年友好訪問團代表國家出國表演訪問...。
大四畢業時,靠著這洋洋灑灑的履歷,以及在活動中培養的外語能力、運籌帷幄能力、溝通能力...,我非常有信心,只要我去面試投履歷,一定能進入類似像P&G、IBM這樣的國際級公司,當時與我一起參加那些活動的朋友,基本上都是這樣的路徑,也都走得一帆風順。大學3年的努力下,找工作已經不是我擔心的事情了。
在尊重現實的同時,我又「昧於現實」。
昧於現實的點在於,當時無論參加任何活動,在我內心的第一個聲音,都是「人家這種活動,都會只想找台大的,或者是要法律系、會計系、企管系、新聞系、外語系、資工系、機械系…的同學,誰會要哲學系的我呢?」
但我一咬牙,昧於現實,完全把這些負面思想拋在腦後,先去申請再說。
我那時「厚臉皮」地靠一個中心思想支撐著我:「用不用我是你的事,要不要申請是我的事」。結果我當時的負面思考全部是多慮,很多活動的主辦人都願意給我機會,也讓我的能力不斷提升,又進而獲得更多更好的機會。
這類似的「昧於現實」,還體現在我後來去申請韓國弘益大學的教職。用膝蓋想都知道,對方應該會比較想錄取過去履歷是中文系畢業的、或教育系畢業的、會講韓語的、或者本來就住在韓國的。
但我一樣昧於現實,先去面試再說,結果以非相關科系畢業、不會講韓語(那時韓語能力幾乎是零)之姿,打敗其他25名強大的對手、跌破一堆人的眼鏡,獲得在弘益大學教授中文的資格,並且一待就是7年,每個學期都獲得學生4.8分以上的評價(最高分是5分)。
之後我的人生,一直就是靠著尊重現實和昧於現實,為自己打下一個又一個的江山,做出一次又一次的突破。
其實這個「昧於現實」,可以說就是NLP(神經語言學)裡頭的「換框思考」,跳脫既有的、別人所賦予的框架,自己打造自己的框架,並且在那個框架中稱王。
我認識的另一個人,也可以說是所謂的「換框高手」,那個人就是我的哥哥,現為成功大學教授的鄭匡佑。
鄭匡佑在台灣的求學時期,交女朋友非常不順利,總是遇到喜歡的女生有男朋友(這非常正常啊),或者女生不喜歡她。即使他一路建中台大,體育又非常好,應該是要受女生喜歡的啊!但事與願違,一次又一次地遭受打擊。
他曾經在無人時仰天長嘯,痛苦地問上天:「老天啊,到底是為什麼?我只是想要像一個普通人一樣,好好談一場戀愛,你為什麼就是不讓我實現這個夢想呢?」
其實,身為他弟弟的我,作為旁觀者,完全知道他喜歡的女生為什麼不喜歡他?!這主要是因為他沒有用對方法、在喜歡的女生面前比較放不開、沒有善用大數法則。還有一個社會現實的框架:他的身高太矮(我168公分,他比我更矮)!
在許多女生,特別是年輕女生,都把身高不到170公分的男生視為「某種程度的殘障」這種氛圍底下,他的方法不對、心態又不強大,當然是一路挫敗。(他當時如果有看過我的書,必定能少走許多愛情上冤枉路。想看我的書?請自行在博客來上搜尋鄭匡宇)
結果,大家知道他是怎麼「換框」的嗎?
有一天,他忽然想通了:「原來我根本就不是一個普通人,所以怎麼可能像普通人一樣談平凡的戀愛呢?」
從那天開始,他自詡為「非普通人」,開始用完全不一樣的心態和策略來接近他想認識的女生,結果就是:交往的第一任女朋友身高172、後來還在密西根安納堡大學唸研究生時吸引到當時華人圈人稱最美高中生的小妹妹、讀博士班時交過日本籍的女朋友,現在也和我的台灣籍嫂子結婚生子。
各位看看,換框之後並採取正確方法的效果有多強大!
於是,如果你現在也覺得很抑鬱,覺得諸事不順,那麼「尊重現實」、「昧於現實」、「採取行動」,也許就是你該採取的策略!
政大哲學系評價 在 台大哲學vs政大哲學 - 政治大學板 | Dcard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大家好我有個學弟對哲學有興趣,打算就讀哲學科系,但是他不確定可以上台大哲學,請問大家台大哲學和政大哲學,在業界評價未來發展上,會差很多嗎? ... <看更多>
政大哲學系評價 在 政大哲學系QS排名(2014/09/15)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忘了是去年還是前年,台大哲學系在QS排名百大之內,這在瘋求世界排名的台灣,理應 ... 今年,政大哲學系進入QS排名,一下子比台大哲學系還前面,在政大,哲學系的排名 ... ... <看更多>
政大哲學系評價 在 [校系] 政治大學哲學系- 看板YCSH_alumni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校系介紹 ~~~~~
學校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全名:哲學系
學院分類:文學院
授課地點:政治大學山上校區
----------------------------------------------------------
經驗情報分享:
一.前言
既然是要介紹"政大哲學系",我想,就偏重在政大與這個系的關係,
還有本人在"政大哲學系"本身求學中,就我認知上的一些實際狀況。
以下將就,師資與學習資源、課程與畢業學分、師生和同儕之間關係、
個人在政大唸哲學系的感覺,這幾點討論。
二.師資與學習資源
政大哲學系目前共有十三位教授、助理教授;就整體開課的狀況而言,
與台大相比略嫌少些,且許多教授往往有身兼許多事務,分身乏術,
因此有時候會一整個學期想要選選修課卻開的太少這種狀況發生。
可以參考下面網址點師資陣容,教授
https://thinker.nccu.edu.tw/new/main.html
就我的感覺而言,本系最缺的就是教導中國哲學的教授,教授大一中國哲學
的曾春海老師又往往無法使我們十分了解、貼近的去學習中國哲學。
而林鎮國教授又只專門教導佛教哲學。
至於詹康教授本身是修習"政治"出身,對政治思想熟悉,但是對中國哲學本身
並不是全面的在行,更別說教學的狀況會如何。
我覺得這也是本系目前最嚴重的問題,無法有一個教師能夠使學生對中國哲學
有基本的入門訓練、進而引發了解體會中國哲學的興趣。
然而就西方哲學的師資而言,本系就還不錯;但是就沒有專門教導"邏輯(理則)"學
的教授。而教導大一西哲的教授往往教學內容太過精深,而無法給大一的學生
對於西方哲學的問題意識能有粗略的了解,以及產生入門興趣這樣的方便法門。
就實話來講,本系的教授由於不常點名,教授的內容有時又會使人不知所云,
因此翹課的狀況十分普遍(我也很愛翹XD)。
我想是因為我們過去從未修習過哲學的課程,幾乎是個從零開始的入門者,
設若教授們無法循循善誘,深入淺出的讓我們能有去體會哲學旨趣的方便法門,
學生們自然會在哲學的學習動機上興趣缺缺。
(而很不幸的,我在大一遇到的教授課堂聽講時往往不耐煩於教授教學的速度,
所以自然也不覺得從教授那學了很多東西。)
但是如果真的有心專心聽講,並且照著教授指定的閱讀範圍學習,我想幫助應該匪淺。
就事實上而言,如果你期待上課會有師生之間的精采辯論,或是老師講出某個觀念,
讓你興奮個晚上睡不著覺;那你可能剛來到政大哲學系是會失望的,
因為大一學生往往連入門的基礎都沒有,還不到可以辯論的程度,且課堂教授時間
太短,往往無法深入討論。
接下來就學習資源而言,本系系圖小小的藏書量普通,大多是古書,哲學入門書
好像沒有幾本。通常一到五白天只要有人值班就可以進去(或是跟助教打聲招呼進去)
總圖書館內關於哲學的書籍倒是不少,我覺得十分受用(最好考前提早去借,
免得被系上其他同學搶光)但是新書和入門書都不多。
外文書倒是很屌,有一大堆法文和德文的哲學著作,還有日韓文哲學導論類的書籍,
不過叫人怎麼看 囧。
(如果可以,我倒是希望系圖可以擺一些哲學相關的電影,讓人在系圖看!)
三.課程與畢業學分
本系的必修課程如下:
大一 西洋哲學史3 中國哲學史3 理則學2 哲學概論3
大二 西洋哲學史3 中國哲學史3 知識論2
大三 形上學2 倫理學2
(後面標注數字是學分數)
系必修包含第二外語學分4學分,共50學分
系內選修14學分(哲學系上選修課程,有些研究所的課也可選)
外系選修(就是去別的系選的課)36學分
加上通識、軍訓體育等課程 畢業學分共 128 學分
與其他系相比起來學分算是少很多,因此在選課上十分有彈性,
端看你個人如何選,看你想學什麼,我認為也有很多時間
自己閱讀進修,做做哲學思考。
因此個人認為,進了政大哲學系,你想學什麼,你想要在大學四年
內獲得些什麼,完全端看你個人的選擇。這裡沒有一大堆綁死你
時間的必修和報告,也沒有一大堆讀書會。你可以來這裡混四年,
也可以到處修課,到處旁聽,或自己閱讀學習,完全端看你自己。
說實話,四年內只靠修習那一點學分就想要真正的獲得些什麼,
真的是不可能,最重要的還是看個人的造化如何。
要是你問我,修習這些必修課對於個人哲學的學習有沒有幫助?
我回答:當然有幫助!至少你在考前會不得已的去認真思考和體會
哲學,也會因為這些體會,造就你更大的興趣。
但是若你問我,會不會修習完就十分了解該門學問,或是修習後就很清楚
該如何學習,我的回答應該是否定的,因為系上普遍而言教授都不太會
引學生入門。(也因此我們有些人都會自己去台大旁聽哲學課程囉~)
四.師生與同儕的關係
就我的感覺而言,我們的導生制是空有其名,只會在學期中辦一次聚餐,
也不知道要說什麼。除了上課以外,老師跟我們實在沒什麼互動(系上
每學期會辦一次系渡,可能就有些互動)。也只有少數老師願意花力氣在
課後請研究所學長辦讀書會,因此師生之間也常常都不認識XD。
同儕之間的關係:本系在迎接大一新生時都會很慎重的辦迎新宿營,系上
同學也可藉此機會交流。但是除此之外,雖然系學會有在運作試圖辦些活動,
由於必修課太少,大家又愛翹課,彼此又在忙外系和社團的事情,所以彼此
之間的關係除了一些願意主動參與系學會的人物外,大部分是老死不相往來。
要說有沒有自己辦的哲學必修讀書會,答案是都有人嘗試辦過,但是熱血的
人總是不多,如果想要的話就自己熱血起來吧!
而且就我上課時的觀察其他系上或修課的人的感覺,我發現大家對哲學仍然
是懵懵懂懂,也只有少數人砸課餘時間在體會思考;或許是我們學習的對象
太過不容易吧,也或許我們自身都因為沒有很好的學習環境關係吧。
但是那都不是藉口,我自己是花不少時間在看書、自修。也因此,如果真正
有心又熱血的話,個人以為要達到上課的討論聲此起彼落,課後彼此在校園內
漫步哲學,並非不可能。
五.個人在政大唸哲學的感覺
我很喜歡政大的環境,一邊是山,一邊又是水(景美溪),
尤其是上完課和讀完書之後,在校園附近漫步,思考問題,
十分愜意。山上的百年樓給人的感覺也很好,憑良心講,雖然
你可能跟同學或學長姐或助教不會很熟,但是你有問題或是
需要幫助的時候,通常都還是會很熱心的幫助我們的,這點是
小小的哲學系其溫馨之處。
但是若期望能在課堂上獲得各種你想要的指導,我認為十分有限,
甚至有點師資不足,也因此不妨考慮如台大、輔大這種師資充沛
的地方。
但是設若要享受政大的學習資源與整體氣氛,個人以為來這裡是
十分不錯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84.99.109
※ 編輯: aaa123aaa 來自: 218.184.99.109 (08/16 14:36)
※ 編輯: aaa123aaa 來自: 218.184.99.109 (08/16 14:3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