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EP.98 《#學得更好》六個幫你「學得更好」的學習步驟
問你一個問題:「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你的答案是什麼?英國知名教育顧問、同時也是心智圖的發明人東尼.博贊(Tony Buzan)他的回答是:「學習『如何學習』是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掌握學習方式的人,更容易達成生活中各種領域的進步。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learn-better/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Learn Better 學得更好》的作者是美國教育研究專家烏瑞克‧鮑澤(Ulrich Boser),他年幼時雖然被診斷為 「學習遲緩兒」,但是他在掌握「如何學習」的技巧之後,成績開始大幅進步。作者自己本身,可說是這本書的最佳代言人,他對學習的熱忱在這本書中表露無遺。
我很喜歡作者把學習的方法,拆解成各種具體的步驟,搭配許多真實的研究案例和成果,顛覆了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舊學習方法。例如有效的學習應該是「主動參與式學習」、「經常回顧與反思」、「懂得尋找類比與關聯」…等。
這些看似簡單易懂的方法背後,作者會詳細說明使用的原因與時機。書中給出明確的執行步驟,讓無論何種資質或程度的人,都有機會採取書中的方式,循序漸進掌握學習的奧妙。閱讀的過程中,我跟著作者的步調,時而對自己提出問題,時而闔上書本反思自己的學習歷程。
這篇文章我除了用心智圖整理這本書的精華之外,也回顧我自己經營部落格的「學習寫作之旅」,與這些學習步驟有哪些相關性,試著讓自己朝向學得更好、寫得更好的方向邁進。
.
#如何學得更好的6個步驟
.
在我回顧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之前,我想先用一張「心智圖」來展現這本書提到的學習步驟與技巧,誠如作者說:「心智圖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和發現內在關係」。這些學習步驟之間,彼此互相有關聯;學習就是一場「心智活動」。
1. 尋找價值:如果不想學,就不可能學得會。想要精通,就必須把自己打算學習的知識和技能視為有價值的。學習就是理解某樣事物的「意義」。
2. 設定目標:在精通某項技能的早期階段,「聚焦」是關鍵。我們必須弄清楚自己想要學的究竟是什麼,並且設定具體可達成的目標。
3. 提升能力:某些形式的練習可以讓你比其他人取得更好的成績。在這個學習階段,我們必須磨練自身「技能」,採取專門步驟來提升表現。
4. 延伸知識和技能:我們要在掌握基礎之後,「實際運用」自己知道的一切。要充實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創造出更有意義的理解形式。
5. 形成關連:要試著把自己掌握的所有知識結合在一起。我們不想只是知道某個細節或步驟,而是要知道該細節或步驟如何與其他事物「互動」。
6. 回顧與反思: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容易犯錯、太過自信,所以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知道的知識和技能,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解,「從學習中學習」。
.
#我如何學習寫作?
.
回顧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學習步驟,讓我很驚訝的是,竟然跟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十分相似。理工科出身的我,選擇踏入科技業就職,寫作對我而言,就像是異次元的東西想都不敢想。但是漸漸地接觸到很多有趣的人、觀察到很多厲害的傢伙,發覺自己思想的淺薄與無知,便開始投入閱讀的懷抱。
只是,無奈記憶力和理解力畢竟不是超人等級,發現要把所學紮紮實實記錄下來,才能稍微加深那麼點印象。所以開始試著寫一些手抄筆記,然後在讀到《自由書寫術》這本書的寫作方法之後,被作者的觀念說服:「自由書寫、公開發表、接受回饋」,也因此開啟了我的寫作之旅。
很慶幸的是,我也發現自己採取的方法,跟《學得更好》書中的學習步驟有許多契合之處。以下我會將書中提到的6個學習步驟,搭配自己的寫作歷程,做個回顧與整理,也給有心投入寫作的朋友們一個案例參考。
.
1.#尋找價值
.
回想我剛開始寫作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太多,技巧不夠?文辭不夠美?管它的,「寫,寫就對了」。我除了在讀完《恆毅力》之後寫下的「目標階層」練習之外,主要是我時時記得三個核心價值,讓自己堅持不懈地寫下去。
首先是「動機」:而立之年才愛上閱讀的我,發現閱讀對我帶來莫大的改變,以及思想上的啟發,因此起心動念想透過自己棉薄之力,盡可能地把我從閱讀體會到的美好,透過文字傳達出去。架設閱讀前哨站部落格則是讓這個理念更容易傳達。
接著是寫作對我的「意義」:我把每一次的寫作,每一篇文章,視為一次的「自我成長」。無論是思想上的,或者是觀念上的,閱讀不同書籍帶來不同的體悟,進而改變自己的舊觀點、整合成新的觀點。
最後是「社群效應」:無論於職場、生活上,我期許自己成為一個值得追隨的領導人,我對於一個好的領導人的定義,就是「能夠影響多少的人」,因此選擇公開發表自己的寫作。除了帶來社群的交流,得到不同的回饋與意見,還見到許多網友表示受到我的文章鼓舞,讓我更樂於持續書寫。
「人要在自己所學的事物和自身生活經歷之間建立連結,而尋找價值是做到這一點的方法,促使人們思索:「這對我來說為什麼重要?」
.
2.#設定目標
.
對於我自己的寫作目標,起初並沒有硬性規定自己的發文頻率,剛開始在Medium寫作平台發表的時候,有一搭沒一搭的,頻率平均是2週一篇而且不太規律。後來我改變策略,想要堅守我從《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中學到最棒的一課:「唯有自律才能帶來自由」。
我開始強迫自己每個星期要發表一篇文章,即使平日工作再忙,如果不幸平日沒有寫完,拖稿到週五、週六仍然要挑燈夜戰,完成對自己的許下的承諾。因此我深刻體會到,當我保持平日的自律,才能享有假日的自由(ps. 其實就算如期發文,我還是會把假日拿來閱讀和寫更多東西)。
短年期的目標,是希望這兩年內,能夠完成100篇文章的發表,目前已經踏過一半,朝著目標穩定前進中。我自己的感想是,設定目標除了要「可達成」之外,最好還能多一些「挑戰性」與「強迫性」,畢竟,我們都知道自己有多麼懶,對吧?
書中提到一個特別的名詞叫做「後設認知」,白話文是「思考自己如何思考」。作者發現,時常觀察自己如何思考的學習者,成效會來得更好。在寫作的過程中,則需要讓自己去評估自身的論點,思考自己的想法,想清楚自己想傳達出什麼樣的訊息,無論是給未來的自己,或是讀者。
「寫作活動是整理思路的有效方法,因為在組織句子和段落時,我們經常會問自己一些重要的後設認知問題:誰會讀這篇文章?他們會了解我的意思嗎?我需要解釋那些東西?」
.
3.#提升能力
.
一開始在練習寫作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特別能力可言。我採取實驗性質的方式,第一個是對自己提出問題,有點自問自答的意味;第二個是重新排列組合閱讀之後的書中重點,再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書中提到,面對失敗,是逐漸提升能力的好方法,這一點我倒是很在行。
我試著用不同的文體和架構,去寫每一篇讀書筆記,同樣抱持「實驗」心態,去觀察哪種文體比較獲得讀者青睞,哪種架構容易獲得迴響。發表這麼多篇文章以來,自然有熱烈回響的文章,以及許多無人問津的文章。
我認為,面對失敗的態度,就是把它當成一場實驗,更重要的是要從中學到東西。實驗至今,我倒沒有特別想定型在哪種文體,反而更廣泛地嘗試和衝撞,探索更有趣的寫作方式。畢竟,不要把獲得關注當成寫作的唯一目標,最重要是莫忘初衷,隨時堅守上面的三個核心價值。
最後是《刻意練習》這本書也同樣說過的,得到意見回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尤其能夠幫助自己進行修正、改善,我也很感謝對我的文章進行回饋與交流的讀者,不但讓我有更多收穫,有些建議也讓我耳目一新。
也歡迎你在我的文章留言,或者私訊表達對我寫過文章的看法,你的回饋是我持續進步的最好養分。
告訴自己不要擔心犯錯,要把焦點放在改進上,把錯誤當成習得一點知識或技能的機會。
.
4.#延伸知識和技能
.
我使用的三種手法,跟書中所說的不謀而合。第一種是我喜歡在文章裡「問自己問題」,然後試著用最棒的方式回答。有時候需要回顧書籍本身,有時候要前後參照,有時候甚至得Google或找維基百科,才能有更完整的觀念可以回答自己的問題。每一次的提問,都是一次學習與進步的機會。
第二種是「教別人」,我很認同教學相長,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尤其是當我們讀完一個新的概念,若要達到可以教別人的程度,則必須讓自己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辦的到,這時候,就是提升自己技能的好時機。
第三種是「親身實踐」,我自己最有感的是,採取了屬於自己的「晨間寫作習慣」,讓我每天都能擠出一些時間投入寫作。而這個晨間習慣,後來我也把《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這本書的讀後心得整理成很受歡迎的晨間習慣分享文,裡面詳細列舉我自己起床後的習慣,也持續使用至今。
「教別人」就是一種知識應用:透過講授某一主題,我們提供了自己對這個概念的理解,我們用自己的話清楚說明重點,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
.
5.#形成關連
.
把寫作跟自己形成關聯的方法,我採取的第一種,是我喜歡把閱讀一本書的所學所聞,拿來「跟自身的經驗和想法做對照」,讀的過程經常問自己「這本書跟我有什麼關係?」或者「我想從書裡學到什麼?」
因此,我在寫作的過程中,就喜歡問自己諸如此類的問題,透過與自己產生關聯,讓寫作的內容更個人化,更能帶來反思與回顧的效果,偶爾還能迸出嶄新的思緒與想法。
第二種是把自己所學給「視覺化」,舉我寫過的《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篇閱讀筆記為例,在文章裡我把作者講的七個成功習慣,重新組構成由內而外的四個面向,再用「信任」串穿每個元素,畫出一幅示意圖代表我對這本書的理解。
最後,我習慣一邊寫作,一邊回想的過程中,去挖掘以前讀過的書目,跟目前讀的書或者寫作的內容,有何種關聯?做法很容易,首先回想那些書籍跟我在寫的東西,有什麼「相同」?再來回想有什麼「差異」?
透過這樣的模式,可以建立許多觀點的連結,我在《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這邊閱讀心得就用過類似的方法,來對書中我感興趣的議題,進行自我辯證與論述。
「投入學習時,要了解其中的關係、弄清楚因果、看見類比事物與相似之處。學習的目的是改變我們如何去思考某個事實或概念,也就是學會一套思考系統。」
.
6.#回顧與反思
.
我自己閱讀書籍之後,為了寫閱讀筆記或讀後感,會去「回顧」內容主題的其他相關資料。也就是同一個主題,我會盡可能多涉略幾本不同的書。
例如在學習投資理財的領域,我鑽研被動式的指數化投資策略,在廣泛地閱讀了不同切入角度的書籍之後,重新讀過一遍最愛的投資經典《投資金律》,才寫下這篇獲得不錯迴響的投資文章〈真希望20歲就懂,投資理財最常見10個問題〉。
除了回顧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寫作,讓我得以很專注地「反思」。像是我在寫《世界並不仁慈,但也不會虧待你》閱讀筆記的時候,起初因為書中內容比較雞湯,讓我的思緒有點兒卡關。
但是,我強迫自己學股神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所說的:「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不去思考成功的大道理,反而去思考該如何避免錯誤,寫成〈遠離幸福人生的7個建議〉這篇心得。
回顧與反思是一種思維習慣,溫故而知新,才是推動知識更新、反覆運算的終極法則。
.
#後記:#學習是為了超越昨天的自己
.
我原本認為,「閱讀是最好的學習」。但是,經過這一年來的持續寫作,我才發現,「寫作是更好的學習」。我期許自己透過閱讀增進自己對事物的理解,透過寫作則深化了些理解,甚至產生新的洞見。這種讀寫之間相輔相成的效果,也讓我時時處於思緒活躍的狀態。
我很喜歡的知名導演昆汀.塔倫提諾隨時隨地都在看電影,當一個記者問他是如何成為電影專家的時候,他無奈地大笑而且似乎被問題激怒了,說道:「如果你放棄了生活中所有的東西,只專注於一件事,而你最好把它搞透徹一點。」
從第一篇公開文章〈雙11購物節買書分享〉,一路走到現在,專注於學習一件事情,何嘗不是如此。無數個絞盡腦汁的早晨與夜晚,努力地挖掘腦中的思緒,涉略自己原本不懂的事情,每一字一句都讓我感覺往前走了那麼一點。
雖然,與許多博覽群書、下筆如有神的前輩比起來,我仍像個學徒般剛開始摸索著,但每當我回答自己的這個提問,心中又再次充滿了堅定:「你有沒有比昨天的自己,又更進步了一些?」
同時也有5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萬的網紅什麼意思,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有鑑於頻道發展緩慢,實需檢討 因此將於週六舉辦年中檢討大會 ⏰謹訂於 公元二零二一年七月十七日 本週六晚間六點三十分整 💥開辦餐敘暨年中檢討直播大會💥 📨誠摯邀請諸位酸民蒞臨參與 希望各位民眾自備晚餐於您的餐桌前 給予本頻道冷嘲熱諷與嚴厲關愛 諸位屆時覺得本頻道需要改進之處 都可以在下面留言告...
改進意思 在 劉詠昕紫微斗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用昕陪伴《打破框架吧》
電話那一頭,工作事業發展耀眼的她,笑聲爽朗,業界都知道她聰明伶俐,能幹又有擔當。
什麼都近乎完美的她,
問我該注意什麼?
有什麼需要改進的缺點?
如果硬要雞蛋裡面挑骨頭,
大概就是個性,太過要求完美。
大部分的人是:對外人客氣,對自己殘忍,
不好意思說出內心話,長期下來讓自己委屈。
然後,讓愛人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人啊,跟幸福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用昕 #陪伴 #找詠昕 #你安心 #看盤 #論命 #紫微斗數
改進意思 在 舒翠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桃園市議會-社會局-單位質詢
桃園升格直轄市之後
人口不斷的在增加
2021年的前八個月
我們的淨遷入的人口
在六都裡頭 我們是唯一
正成長的一個都市
其他的五都
都是呈現負成長
那遷出最多的臺北市 然後是高雄跟新北
重點在於
這樣子的 人口增長
對桃園究竟是好還是不好
然後會不會帶來其他的一些問題
我覺得這是應該要探討的
內政部規定一致標準的
社會福利支出
1.老年三節禮金
2.重陽敬老禮金
3.老人參加全民健保的自付額的補助
4.老人及身障的免費乘車
5.生育津貼
我們有這五大項
是超過內政部規定的補助福利支出
很可能就是因為這樣
其他五都的看到桃園福利這麼好
所以大家都搬過來的
我們看到的另外一個數據就是
我們的中低收入戶
從105年就是按照我們的總人數來看從我們的0.3%
上升到109年的0.56%
增長人口占總人口數
增長幅度是0.26%
其他全國的平均數是負成長0.14
那另外再看看低收入戶
從105年的0.93%
上升到109年的1.2%
總共增加的是 0.27%
跟全國的平均數比較起來呢
全國呢也是呈現遞減狀況
是負的0.14
我們如果來看看戶數
我們低收入戶
在105年的時候是7,690戶
然后到了109年變成11,078戶
人口數從19,927人成長變成
27,119人
那中低收入戶呢
成長的更驚人
我們從戶數105年2,111戶
到109年成長2.13倍現在是4,510戶
然後人數從6,411人成長到現在
12,781人
不是有任何的歧視或要禁止的意思
而是這樣的狀況
如果繼續持續下去
會不會讓我們的財政狀況
造成一個更大的黑洞
我們從105年到現在
我們沒有看到有任何的應變措施
1)我們有沒有檢討目前的策略
?策略有沒有需要修正改進的地方?
2)我們有沒有跟勞動局研究過?是不是要教他釣魚而不是直接把魚給他吃?
我們對於脫貧的方式、方案、策略我們有沒有進行研討跟執行?
如果都沒有
我會很擔心
因為桃園的財政狀況
並不像賬面數字上看起來這麼漂亮
尤其在未來的這個十年當中
會是桃園財政的黑暗期
到時候
可能會讓現有的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會面臨更大更嚴酷的考驗?!
#不是光看人口淨遷入賬面數字
#要看數字所呈現出來代表的意義
#協助中低收跟低收入戶能夠脫貧才是最重要的‼️
改進意思 在 什麼意思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有鑑於頻道發展緩慢,實需檢討
因此將於週六舉辦年中檢討大會
⏰謹訂於 公元二零二一年七月十七日
本週六晚間六點三十分整
💥開辦餐敘暨年中檢討直播大會💥
📨誠摯邀請諸位酸民蒞臨參與
希望各位民眾自備晚餐於您的餐桌前
給予本頻道冷嘲熱諷與嚴厲關愛
諸位屆時覺得本頻道需要改進之處
都可以在下面留言告訴我們
我們會選擇性答覆(•‿•)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nqo_29TUug/hqdefault.jpg)
改進意思 在 yanchannel煙爺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哈囉~大家好!我是煙爺! (≧∀≦)ノ
突然後悔當初沒早點買這款,
裡面對話真的超好笑的wwww
查案的部分也很有意思,不愧是打越的作品
煙爺的LBRY頻道開張囉!請大力追起來!!
https://open.lbry.com/@yanchannel:6?r=4QCVWijaLqpnHtqfwMcu2HRhkx8MRFJW
如果喜歡我的影片,歡迎各位訂閱我的頻道((´∀`))人((´∀`))ノ
有任何需要改進的部分也希望大家不吝嗇的給予建議,非常感謝各位喔!
另外,我也有在Twitch TV上有作一些遊戲的實況,
如果喜歡現場跟台的朋友可以到我的實況台
喜歡的朋友們歡迎追隨我的實況台ヽ(●´∀`●)ノ
Twtich實況台址:https://www.twitch.tv/vivayan92
大家也可以至粉絲團上留意開台或是影片的先關資訊
Facebook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ivayanyan
【其他SNS】
噗浪:http://www.plurk.com/Terah
推特:https://twitter.com/VivaYanChannel
#煙爺 #煙爺實況 #yanchannel #ya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5el9RST56k/hqdefault.jpg)
改進意思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死了超過一百人,蔡英文總統沒有開記者會,但是高端跌了一根漲停板,立馬五點出來開了一個根本都是廢話的記者會,跟我說沒炒股,那是替高端發布重訊嗎?
題外話,今天下午是不是只有我在看直播的時候一直跳針啊,直播LAG是不是網路不好,總統府應該要改進吧?
好啦,我國元首已經開示了:【蔡英文強調,疫苗供給的來源必須做好查證,確保來自原廠,安全、有效、合法,請大家放心,政府會跟所有來聯繫的團體一起努力,確保疫苗的來源可靠安全,保障國人的健康。她再次強調,「政府很樂意跟民間一起努力,來確保疫苗是安全的、有效的、合法的,絕對沒有阻擋的問題。」】
但是基本上元首說甚麼都是跟她側翼說的,這個意思是攻擊發起令啦!任何敢質疑政府質疑黨的人都是跟政府作對!我們這方面經驗很多啊,哪一天不是跟政府作對呢?
而且最重要的是,五月二十九號,網路上各方各面的綠營側翼忽然開始洗同一個立場,那就是我國國產疫苗好棒棒,全世界疫苗都是一樣二期作完就申請緊急授權了!而且他們用著同樣的論調,同樣的作圖模式,同樣的內文,連民進黨的一級主管,網路社群中心主任范綱皓也是一樣,他媽的你放假也忠黨愛國在那邊自己上網查資料自己作圖是怎麼樣,民進黨的少年先鋒隊嗎?
就有沒有這麼巧,我還在想是不是有甚麼蟑螂費洛蒙掉在哪裡,怎麼四面八方忽然冒出來一堆大喊印和闐的蟑螂,口徑一致,說法一致,都試著打外拉內,結果好啦!不到二十四小時,疾管署保密到家的忽然之間宣布兩家國產疫苗廠商雖然二期都沒做完,有沒有效都不知道,就各買五百萬劑啦!
驚喜不驚喜,開心不開心?連重訊都還沒發佈,這些人忽然之間就好像接受了天啟一樣開始打完全一模一樣的東西,是通通進入全面啟動用夢境溝通是吧?不然還跟我說甚麼都是巧合,鬼才信啊!
也不過就是要大家尊重科學,很難嗎?今天又死了十五個人,他們本來可以不用犧牲的啊!
@陳玉珍珍愛金門
#陳玉珍 #疫苗 #科學戰勝一切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hP04Qz4QP0/hqdefault.jpg)
改進意思 在 七千人- 聖經不是說「你們要改進」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約翰福音3:8 (CUVT) 風隨著意思吹、你聽見風的響聲、卻不曉得從那裡來、往那裡去.凡從聖靈生的、也是如此。 3 yrs Report. Connie Tsai, profile picture. ... <看更多>
改進意思 在 Re: [外絮] T1 Faker:現在的狀態能拿夏季冠軍- 看板LoL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原文
https://www.inven.co.kr/webzine/news/?news=287597
Q:以3比1抓下DK,晉級第二輪的感想是?
教練:雖然以3比1獲勝,但不是很乾淨俐落的贏下。
雖然不知道KT會選擇哪一隊,但我們會盡力彌補不足的部分。
相赫:勝利本身是該開心的事。
只是今天的水準不是很好,會再好好改進的。
Q:用怎樣的方式準備今天的比賽呢?
教練:在紅方進行BP時針對了中路與Canyon(打野)作限制。
Q:先不論在對局中的勝負,覺得自己有哪一部分不足,
又有哪部分是比對手作得更好而取勝的呢?
相赫:面對前期被壓的應對不是很好,所以吃了點虧。這部分是比較可惜的
我認為我們能贏,是因為我們中後期的專注度比對方更好。
Q:現在手腕的狀況如何?
相赫:因為改姿勢進行遊戲的關係,主要的症狀稍微緩解了。
但在適應的階段存在著一些困難,正在提升水準中。
Q:改姿勢不是件容易的事,你覺得新姿勢跟平常相比能發揮百分之幾的程度?
相赫:如果以前是100%的話,現在還在適應,比起之前來說肯定有所不足。
Q:現在對上KT或GEN.G,怎麼看待這兩隊有什麼優點?
教練:KT很果斷,GEN.G邊線營運很優秀。
相赫:我也是相同的看法。
Q:要對上Bdd、Chovy,怎麼看待這兩位選手?
相赫:兩位選手風格截然不同。
我認為兩位在各自的打法相性上都是很棒的選手,
兩位在團隊中也能做出需要的操作(PLAY)。
Q:相赫在的時候競爭水準是100的話,少了相赫和現在回歸又是幾分呢?
教練:相赫受傷前,團隊也不是完美的。
少了相赫的時候,剩下的四名選手有認知到不足的部分並改進。
我覺得現在更強。
Q:T1一直是看向世界冠軍的隊伍,現在的狀況來說,目標最低到怎樣的程度?
教練:在相赫回來之前,想法上就只是該怎麼前往世界賽。
但現在除了能夠前往世界賽以外,夏季賽冠軍也在目標內。
相赫:就個人而言是提升自己的水準。
從我們隊伍的競爭表現來看,我認為夏季拿冠軍是有機會的。
雖然說拿到冠軍是最好的,但為了這個目標需要更努力提升水準。
Q:如果前進世界賽,想遇到誰?
教練:因為在MSI上輸的關係,想對上京東。
相赫:一樣,因為我記得輸給了LPL的隊伍,所以想對上LPL隊伍。
Q:最後想說的話?
教練:不管第二輪對上哪隊都不會畏懼,不管是誰我認為我們能贏。
會用好成績來報答大家的。
相赫:今天的水準不如預期。下場比賽我會展現出預期設想的水準出來。
============
盡可能的兼顧韓文原意與中文語感
FAKER確實是回答有機會能贏夏季賽冠軍
但對比其他問題來看,這個回答更像是在兜圈而不是放話就是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30.43.2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oL/M.1691604347.A.F53.html
有時候A語言的某個單字同時有a、b、c三種意思(實際上是要表達a的意思)
但翻成B語言把該單字用b的意思來翻譯成B語言的b'單字
而b'單字在B語言又有a'、b'、c'三種意思
拿這個B語言翻到C語言的時候不小心又解讀成c'意思
回過頭來看A語言的原文就會發現,怎麼差這麼多
基本上「要再努力提升水準」的主詞就是默認為T1整體,當然包含李哥自己
※ 編輯: BBOYstyle10 (125.230.25.253 臺灣), 08/10/2023 12:32:1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