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跟寶皇玩扮家家酒的買賣遊戲。
「這裡一共是88元喔~」寶皇說。 不知為何,寶皇從小特別喜歡88這個數字,每次要比喻很多數量的時候常常都是88個XD
我從皮夾拿出一張木製的信用卡遞給他,
「好,謝謝。我刷卡。」
寶皇熟練的接過,低著頭一邊刷卡一邊問
「請問您要打統編嗎?有載具嗎?」
「欸!?......我不用打統編跟載具。」
沒想到與4歲的孩子玩扮家家酒這麼擬真,而且平常都是湯姆哥負責結帳,讓我一下子沒反應過來,而寶皇繼續發揮他那不輸專業收銀員的工作SOP!
「您有開車嗎?」
「......我有開車。」
寶皇立刻從收銀機裡拿出一張票卡還順便遞給我一張小汽車貼紙:
「這個是給您折抵停車費的,還有這個是集點貼紙,集滿後可以換鍋子喔!歡迎下次再來!」
#好的
#感覺寶皇很適合參加一日店員的活動呀
/
寶皇從1歲多開始玩水果攤老闆的買賣遊戲,從單純「要蘋果、給蘋果」開始,到現在加入金錢使用、簡單數學加總等概念,每次融入一點新元素,所以依舊很喜愛這個遊戲、玩得很投入。其中,我覺得透過買賣遊戲學習數學概念,非常能引發孩子學習動機,因為有具體的物品和代幣等,讓孩子比較容易理解,然後從收銀機或鈔票上認識數字,也讓孩子覺得很好玩,很自然地就能記起這些概念!
因此,隨著孩子的認知成長,扮演遊戲能讓孩子發揮更多能力,例如:金錢使用、數學概念、計畫整個活動主題、準備和擺放場景、協調與溝通等。今天就透過Tenderlaef木製玩具來跟大家分享【買賣遊戲/車車玩具】配件選擇&促進的發展能力
好讀詳細圖文:https://bit.ly/3cRDbdu
【什麼時候可以開始扮演遊戲】
如果你觀察到孩子開始將一個東西想像成某個東西玩,這就是扮演遊戲的開始喔!
※依據發展里程碑,大約是1.5-2歲
我們可以把握這個自發動機,提供機會與環境,讓孩子去延伸更豐富的內容。
【買賣遊戲對發展的5大助益】
而隨著孩子的認知能力成長,扮演遊戲可以讓孩子發揮更多能力,例如:金錢使用、數學概念、計畫整個活動主題、準備和擺放場景、協調與溝通等。
▪️社會互動的模擬:從買賣過程學習基本禮貌用語、打招呼、提問等技巧,進一步學習釐清對方需求,如何提問或確認才能獲得答案。
▪️認知計畫能力:商品要怎麼擺放、如何分類,以及買賣流程順序,都會運用到孩子的認知&計畫能力。孩子也可能憑藉曾跟大人去購物的經驗,然後重現在扮演遊戲中,並仔細思考整個購物流程的細節步驟。
▪️問題解決能力:每個人扮演角色的提問和互動方式不同,我們不一定都要演出很配合的情境,偶爾可以出個狀況題,讓孩子去思考如何反應?(例如:錢帶不夠、買錯商品、殺價等)
▪️金錢使用與數學概念:雖然是遊戲,但也是實際會遇到的生活情境。買賣遊戲可以讓孩子認識如何使用貨幣,以及判斷自己手上的錢是否足夠購買。具體簡單的練習加減概念,如果是一次購買多個,還可以練習到乘法概念。
▪️想像力與創意:扮演遊戲可盡情發揮想像與嘗試不同互動方式與角色性格。也可以用身邊現有的物品發揮創意、自行作命名或想像,例如:除了紙鈔的使用,也可以把紙鈔當作停車券、發票、折價券的使用。
【玩車車也能玩出不同能力】
很多小朋友喜歡車子,有些家長會擔心孩子花太多時間在玩車子會不會不好?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比較喜歡的活動,如果引導下還是會參與其他活動,就不用太擔心。或者可以藉由孩子喜歡的車子,來學習認知概念或精細操作,這樣玩車子也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喔!
1歲以上就可以透過車子來學習
▪️透過車子的顏色→辨識顏色&顏色名稱
▪️認識不同車子的功能與名詞→來擴充詞彙量&認知能力
▪️搭配地圖,練習控制車子的方向→鍛鍊到手腕、手部動作控制,對書寫有幫助
▪️促進想像力→可以編有關車子的故事、情節
▪️擴充汽車相關知識→例如:交通規則、斑馬線、道路符號
所以,在小朋友的興趣中,融入一點活動變化,就可以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喔!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曼曼職能治療師的育兒紀錄,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日跟寶皇玩扮家家酒的買賣遊戲。 「這裡一共是88元喔~」寶皇說。可能是帶有吉利的意思吧? 寶皇從小特別喜歡88這個數字,每次要比喻很多數量的時候常常都是88個XD 我從皮夾拿出一張木製的信用卡遞給他, 「好,謝謝。我刷卡。」 寶皇熟練的接過,低著頭一邊刷卡一邊問 「請問您要打統編嗎?有載具嗎?」 ...
收銀員工作內容 在 李儀婷的薩提爾教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誰不想優秀,別成為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下)
壓力,如果是人們往上驅動的能量來源,那麼想必也是最後壓垮稻草的最後根源。
最高學府的孩子連續出現令所有人都震驚的自縊舉動,每個人都在問,高學府的孩子怎麼了?
分數,與未來的成就,是否是絕對的正相關?
答案顯而易見,要得取未來的成就,需要許多面向的觸發,包括「學習興趣」、「主動的慾望」、「人際的能力」、「挑戰困境的勇氣」、「熱情」、「信念」等等,在許多條件的培育下,孩子在未來才有可能成為父母理想中高成就人。
課業,在孩子的生命中,約略佔了30%的比重,若孩子得子花費70%的時間去拚命,可以想見孩子得放棄多少事物才能抵達課業的理想值,而剩下的精力,足夠孩子去探索世界?足夠孩子深刻的瞭解自己喜好?如果所有的課業,孩子只需付出30%的精力,就能獲取70%的學習內容,豈不甚好?孩子還有許多精力足以去追求自己的喜好。
我想起心理學的「第十名現象」,它是指一個班裡最有出息的學生,通常不是學習成績最好的前幾名,而是班上處於中游的學生。這是由大陸教書二十餘載的一位老師得來的「孩子成長規律」,他在一次畢業聚會上偶然發現,那些已經擔任副教授、經理的學生,在學校時的成績並不十分出色;相反的,當年那些成績突出的好學生,成就卻平平。於是他花了十多年的時間追溯過去的畢業生,得到這份「第十名現象」的成長規律。
雖然成績優異的孩子並非都適用於第十名現象,但所佔的比例卻是極高,因而父母汲汲營營要求孩子考取優異成績,所為何事?若是為了孩子未來的成就,也許是時候該為孩子的將來成就,放鬆對課業的緊迫盯人才是。
我想起多年前一則新聞,有一位美國高材生,在父母親強力的栽培下,憑藉著資質天賦,一路跳級就讀,沒有任何懸念的畢業於哈佛大學。然而畢業後,這名高材生卻選擇了令眾人訝異的工作──收銀員。
記者採訪他,問他為何擁有高學歷的出身,卻為何甘於當一位收銀員?高材生淡淡的回應:成長到大,一直用腦,覺得累了,現在他只想簡單的過生活。
成績不好,未來的成就肯定會低落?
我的信念是,孩子只是不適合以讀書考試的方式來呈現自己的天賦,不如換條路,繼續前行。
一位在自學團四年的孩子,進學團前,在學校的狀態是老師上課他就趴下來睡覺,睡到下課才起床活動筋骨。轉進學團後,我的閱讀課開啟了他的閱讀興趣,也打開了他寫作的天賦,而他更找到自己的喜好──攝影,今年十七歲的他,憑藉著自己的天賦,已經成了藝人主播的私人攝影師。
關於未來,一直是屬於善於開創的人,因為未來最熱門的工作,現在根本還沒出現,如果父母以自己認知的世界去指導孩子努力的方向,不放手讓孩子去探索世界的可能性,孩子又該如何適應變化萬千的未來。
我的父親是個國中教師,在父親的認知裡,老師是最有保障的職業,具有優惠的存款利率(18%),又有穩定的退休俸,而教授更是老師圈中最崇高的存在,因此我的成長過程,他拚命的鼓勵四個孩子們努力讀書,將來考取老師一職,如此一來他對我們也才能安心。
然而最後,他見證了18%優惠存款的瓦解,也從未想過四個孩子竟然以作家、教育者的身份,與世界接軌。
父母,是孩子最初,也是最重要的伯樂,讓孩子的天賦自由,是每個父母刻不容緩的義務,也是孩子成長的權力。
#預告年底新書「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即將上市
小編通知
#預告週末書房將再度舉辦頭號粉絲抽書活動
#還未獲得頭號粉絲的朋友歡迎多互動留言得到粉專粉絲標章
🔥 2021年3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bRDayM
收銀員工作內容 在 維琪的幸福叮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邊工作邊陪小孩體驗生活
我會把工作分成兩類:可以帶著孩子做和完全不能帶著孩子的,完全不能帶孩子的工作內容,大家都應該很清楚,跟客人開會、教課、做提案⋯等
還有很多工作產生的衍生事項,都可以邊做邊帶孩子體驗生活,例如:去郵局寄發票給廠商、到便利商店宅配物品給客戶或購買上課用的教具材料⋯等
今天兒子下課我就帶著他一起跟我包要寄出去的物品,認識泡泡布保護商品的功能,也幫忙捆膠帶,我寫收件資料同時給他紙筆,他的圖畫我們一起貼在包裹的背面,期待收到的人會開心😃
到便利商店他當然先拿養樂多結帳喝完,才願意拿包裹給收銀員說:請幫我宅配,謝謝!都是我教但由他完成
一路上意外當然很多,半路想上廁所,先走回家上完又繼續出門,寄完說肚子餓沒辦法走,只好附近吃晚餐再離開,遇到公園還要玩一下,最後才邊數著星星回到家。
我一個人10分鐘能完成的事,跟他一起做得花1小時才能做完,但能完成本來我就得做的工作,同時教他生活基本技能,雖然不確定未來是否能月收25萬,但至少他確定不會成生活白癡。
收銀員工作內容 在 曼曼職能治療師的育兒紀錄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一日跟寶皇玩扮家家酒的買賣遊戲。
「這裡一共是88元喔~」寶皇說。可能是帶有吉利的意思吧? 寶皇從小特別喜歡88這個數字,每次要比喻很多數量的時候常常都是88個XD
我從皮夾拿出一張木製的信用卡遞給他,
「好,謝謝。我刷卡。」
寶皇熟練的接過,低著頭一邊刷卡一邊問
「請問您要打統編嗎?有載具嗎?」
「欸!?......我不用開統編跟載具。」
沒想到與4歲的孩子玩扮家家酒這麼擬真,而且平常都是湯姆哥負責結帳,讓我一下子沒反應過來,而寶皇繼續發揮他那不輸專業收銀員的【工作SOP】
「您有開車嗎?」
「ㄟ......我有開車。」
寶皇立刻從收銀機裡拿出一張票卡還順便遞給我一張小汽車貼紙:
「這個是給您折抵停車費的,還有這個是集點貼紙,集滿後可以換鍋子喔!歡迎下次再來!」
#好的
#感覺寶皇很適合參加一日店員的活動呀
/
寶皇從1歲多開始玩水果攤老闆的買賣遊戲,從單純「要蘋果、給蘋果」開始,到現在加入金錢使用、簡單數學加總等概念,每次融入一點新元素,所以依舊很喜愛這個遊戲、玩得很投入。其中,我覺得透過買賣遊戲學習數學概念,非常能引發孩子學習動機,因為有具體的物品和代幣等,讓孩子比較容易理解,然後從收銀機或鈔票上認識數字,也讓孩子覺得很好玩,很自然地就能記起這些概念!
因此,隨著孩子的認知成長,扮演遊戲能讓孩子發揮更多能力,例如:金錢使用、數學概念、計畫整個活動主題、準備和擺放場景、協調與溝通等。今天就透過Tenderlaef木製玩具來跟大家分享【買賣遊戲/車車玩具】配件選擇&促進的發展能力
好讀詳細圖文: https://bit.ly/3cRDbdu
扮演玩具&木質車車這裡買: https://bit.ly/3s5zwyW
【什麼時候可以開始扮演遊戲】
如果你觀察到孩子開始將一個東西想像成某個東西玩,這就是扮演遊戲的開始喔!
※依據發展里程碑,大約是1.5-2歲
我們可以把握這個自發動機,提供機會與環境,讓孩子去延伸更豐富的內容。
【買賣遊戲對發展的5大助益】
而隨著孩子的認知能力成長,扮演遊戲可以讓孩子發揮更多能力,例如:金錢使用、數學概念、計畫整個活動主題、準備和擺放場景、協調與溝通等。
▪️社會互動的模擬:從買賣過程學習基本禮貌用語、打招呼、提問等技巧,進一步學習釐清對方需求,如何提問或確認才能獲得答案。
▪️認知計畫能力:商品要怎麼擺放、如何分類,以及買賣流程順序,都會運用到孩子的認知&計畫能力。孩子也可能憑藉曾跟大人去購物的經驗,然後重現在扮演遊戲中,並仔細思考整個購物流程的細節步驟。
▪️問題解決能力:每個人扮演角色的提問和互動方式不同,我們不一定都要演出很配合的情境,偶爾可以出個狀況題,讓孩子去思考如何反應?(例如:錢帶不夠、買錯商品、殺價等)
▪️金錢使用與數學概念:雖然是遊戲,但也是實際會遇到的生活情境。買賣遊戲可以讓孩子認識如何使用貨幣,以及判斷自己手上的錢是否足夠購買。具體簡單的練習加減概念,如果是一次購買多個,還可以練習到乘法概念。
▪️想像力與創意:扮演遊戲可盡情發揮想像與嘗試不同互動方式與角色性格。也可以用身邊現有的物品發揮創意、自行作命名或想像,例如:除了紙鈔的使用,也可以把紙鈔當作停車券、發票、折價券的使用。
【玩車車也能玩出不同能力】
很多小朋友喜歡車子,有些家長會擔心孩子花太多時間在玩車子會不會不好?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比較喜歡的活動,如果引導下還是會參與其他活動,就不用太擔心。或者可以藉由孩子喜歡的車子,來學習認知概念或精細操作,這樣玩車子也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喔!
1歲以上就可以透過車子來學習
▪️透過車子的顏色→辨識顏色&顏色名稱
▪️認識不同車子的功能與名詞→來擴充詞彙量&認知能力
▪️搭配地圖,練習控制車子的方向→鍛鍊到手腕、手部動作控制,對書寫有幫助
▪️促進想像力→可以編有關車子的故事、情節
▪️擴充汽車相關知識→例如:交通規則、斑馬線、道路符號
所以,在小朋友的興趣中,融入一點活動變化,就可以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喔!
收銀員工作內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德國市場遊歐陸零售筆記」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朱承天
◎行銷,是對人性溫柔地理解
◎看專業至上的德國人,如何實現!
◎30年資深行銷人--朱承天帶路,一起窺探歐洲德國的行銷訣竅!
◎資深行銷人的零售洞察:市場趨勢、陳列技巧、管理心法,30年行銷經驗、最實在分享!
關於市場,你應該這樣看:
觀察消費市場,一定要從庶民小食開始,包括生活習慣及物價指數都是如此,一定可以看到差異點在哪裡?是僅僅和我們不一樣,還是德國跟其他的國家也都不一樣?可以從不同角度提供我們反思,進一步學習!
關於陳列,你可以這樣做:
陳列的主題桌,並非只是把熱賣商品擺放前面,必須跟著換季、換檔期,配合當季節慶做變化。平淡無奇的資料夾、記憶筆、便利貼,通通可以成為精美的擺設,漂亮的模具也可以拿來作為擺飾。
關於管理,你試著這樣想:
商業管理,要根據原有人潮流動,消費習性等,在合適的地方加以設計。在會議的時候,提供一個guidebook告訴員工:「如果店門口是何種狀況,可以如何佈置……」同時實際操作,並根據自家店因地制宜設計與變化。
超實用行銷技巧:
●陳列道具多樣化x刺激購買慾的小設計:設計陳列道具,要瞭解到的是,自己經營什麼樣的商店、商品大小、輕重和範圍。大量陳列,重點在有趣,才容易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
●購物中心的休息椅x免費座椅大有學問:根據最新消費行為觀察,消費者「待得越久,花的越多」。所以應該回歸消費者需求,不用擔心有位子坐就不消費的問題。
●結帳櫃臺前的促銷x「牧羊犬」的臨門一腳:結帳櫃臺上的「衝動型購買的商品」,只要收銀員勤快地多問一句:「這個在促銷,要不要順便買一個?」往往可以提高客單價。
作者簡介:朱承天
從小嚮往成為「筆舌兩尖,義勇當先」的幫派俠女。所以去唸了新聞科系。做過報社記者、電視節目編劇、廣播節目撰稿及主持人、雜誌編輯。
後來轉行做公關,在當時台灣最大的公關公司擔任總監,也是公關基金會、YWCA管理學苑、救國團等機構公關課程的熱門講師。客戶從速食餐飲、飲料、國際快遞、汽車到營建業。
而後跨入零售業,參與台灣第一家購物中心開幕,對於購物中心的興起及發展自有深刻體認。後來應邀前往居家連鎖業工作,擔任行銷和營業主管,北起基隆南至墾丁,都有巡店展店任務。
十年前到中國大陸。前後在最大的IT連鎖賣場企業,擔任品牌總監、浙江衛視的子公司擔任動漫商品的品牌主管,任職期間,動漫展活動人潮成長五倍,創下業績記錄,並開發超過200項授權商品。
回到台灣,在生活與興趣當中,努力尋找平行點。去年起在歐洲展開了「大冒險」。超過百天的自助自駕旅行,完成這本書的內容,把過去30年工作的經驗,全部融入,成為獨一無二的零售業主題旅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