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拉麵有三個起源?從水戶黃門、中國商人到來來軒的故事】#精選書摘
關於拉麵,最天馬行空的起源故事,直指江戶時代的的傳奇藩主——德川光圀,也就是民間故事中的水戶黃門,地位僅次於將軍。相傳德川光圀便是日本第一位吃到拉麵的人。
他身邊的中國策士朱舜水,正是提供料理中式湯麵方式之人,這道湯麵相傳就是今日拉麵的前身。另外一個說法,則是黑船開港後,中國商人做的麵,被稱為「南京麵」,也被說是拉麵的前身:
#日本的滋味 #日本拉麵 #水戶黃門 #支那麵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按這裡,你可以幫助志祺七七繼續日更: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Xd0nmBjlKROwzMyPV-Nw/join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
支那麵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拉麵,不是日本的傳統食物。
日本的傳統麵食,是蕎麥麵。
二戰之前的確就有拉麵,但那時候是中國人傳進來的,叫做「支那麵」、「中國麵」、「清麵」。
這跟當年日本侵略中國,同時也有很多中國人前往日本討生活,作為移民,只能從小吃攤做起有關。
之所以從支那麵、中國麵、清麵改叫做拉麵,是因為帶有殖民色彩。
最早在菜單上寫拉麵這個詞的札幌拉麵店日本老闆,就是因為不希望客人歧視他們家的中國勞工,所以這樣命名。是個蠻感人的故事。
戰後,日本經濟崩潰,失去殖民地,東南亞的稻米,臺灣的糖和米,沒有了之後,在美國 GHQ 管理時期,配給熱量甚至低到 800 卡過!
有節食過的人就知道,連續吃幾個月 800 卡,對健康是很大的衝擊。
然後因為冷戰,美國重新重視日本,於是大量輸入小麥。磨成麵粉之後,就成為大阪燒、廣島燒、拉麵的前身。
之所以說前身,是因為當時只是吃溫飽,沒有在精緻化的。
拉麵就是澱粉,鹹鹹的湯、動物性油脂浮在上面,提供給勞動階層快速且大量的熱量補給,撐起日本重建的勞力。
接著隨著日本的經濟起飛,有錢了,這些食物也開始精緻化。甚至宣傳了起來,成為日本飲食特色,許多小城市都有自己的拉麵風格。
當我們捧起一碗日式拉麵來吃的時候,吃的是日本戰後從艱困走到富裕的路,也是美國救命物資帶來的飲食文化。
- 日本的滋味:異國勞工食品、國民料理、全球文化符碼,一部日本戰後拉麵史(全新修訂版)
https://bit.ly/3vzYSa5
支那麵 在 焦糖哥哥-陳嘉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滾水後把食材分序倒進,白湯有紅白蘿蔔,也稱大根的白蘿蔔在“無對時”得改用進口,才能保有湯頭清甜。
裡頭豬大骨、雞架子、胛心肉、土雞胸肉熬了兩個小時,就成了越廚的河粉湯。
有時客人會好奇第一口吃起來好清淡,但在不知不覺中就把整碗吃光了,這跟吃拉麵的體驗不太一樣。
拉麵原稱『中華麵』或『支那麵』,在二戰後日本戰敗物資匱乏,以大骨熬燉的拉麵湯加上滿滿的蒜泥,能提供高熱量後的飽足感。
越南受漢文化影響,農耕技術交流開啟了稻米文化,而晨起的農人需要迅速美味又帶熱量的食物,河粉的食物特性漸成越南的飲食文化。
有趣的是農耕社會裡牛的地位如同家人,沒有牛的勞動力協助,農村可能面臨稻米歉收的壓力,那『生牛肉河粉』是怎麼一回事?
越南跟臺灣一樣,我們都因為地緣關係被許多政治勢力入侵,也因內部的政治角力,讓各種文化風俗盤根錯節共生共榮或吞噬壓迫。
越南除了本土文化也涵蓋了漢文化及西方文化,吃牛肉的習慣是由外部轉成為內部,所以我偶爾聽到客人留越廚負評說『不道地』,我就會笑了一下——誰能定義何謂道地?
如果吃牛肉已經違背越南原始的飲食文化了,怎麼還會期待一碗『生牛肉河粉』得代表道地的越南口味?餐廳的本質就已如此多元融合,口味的呈現上從不以道地宣傳來誤導客人。
就像我們的招牌牛肉湯,用牛大骨搭配我們自己的『獨門中藥包』、雙色洋蔥熬製,放了什麼中藥是美食作家胡天蘭老師問都不能說的。(但她還是嚐出來了XD)
牛大骨只選擇帶有軟骨、骨髓的部分,以前員工餐大家都會把牛膝上的髓肉,沾檸檬、辣椒、醬油吃,但熱量高、口味濃郁,這樣的美味無法每天享受。
除了牛肉湯與蔬菜大骨湯外,越廚也準備了『酸辣湯』、『蕃茄湯』、『牛腩湯』、『咖喱湯』。
「熬這些湯頭真的很煩~~~~
有~夠~麻~煩~」
這也是每次有人想問我給不給加盟或要合作開越廚直營店,我都先要求要自己熬湯——要把食材煮成食物——不能使用調理包,然後對方就再也不和我聯絡了⋯⋯
越廚前兩年接受媒體採訪的畫面,大家在YouTube上搜尋就有了,但礙於播出長度其實已經剪掉許多畫面,這些湯頭得用很多食材才能端到各位面前,然後我又不想開高價賣給客人,因為我知道不少客人分辨不出調理包味道和食物的味道,所以請原諒我對食物找碴的客人沒有耐性。
我們經營越廚四年多,明白光是老實做生意並無法在市場競爭中生存;即便這樣,我們也知道唯有實在的功夫才能讓越廚生存到現在。
越廚的食物品質與用餐環境是我們日復一日用心及時間維持住的,這不是光靠意志力而已,還需要更現實的『金錢成本』,一碗河粉170元,還有小鮮肉端上桌給大家吃還不收服務費,我們是憑著熱血賣河粉啊⋯⋯
#營業額在有與沒有之間
越廚 Viet's Kitchen
支那麵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按這裡,你可以幫助志祺七七繼續日更: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Xd0nmBjlKROwzMyPV-Nw/join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00 開場
01:07 拉麵不是日本的?
02:57 拉麵應該要長什麼樣子?
03:45 為什麼拉麵的「湯」有那麼多種?
05:24 拉麵的「麵」
06:43 拉麵的「配料」
07:58 拉麵的流派
10:21 我們的觀點
11:12 提問
11:40 掰比
【 製作團隊 】
|企劃:羊羊
|腳本:羊羊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中藥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 原作:久部綠郎、作畫:河合單《拉麵王》
→ 🍜 ラーメン-wiki:https://bit.ly/2xlzs6Z
→ 🍜 北海道のラーメン-wiki:https://bit.ly/3c8lzI9
→ 🍜 拉麵為什麼叫拉麵 世界上第一碗拉麵來自哪裡:https://bit.ly/2Rv66ds
→ 🍜 被稱為日式料理代表的拉麵,以前竟叫「支那麵」?一碗國民美食,揭開日本歧視華人黑歷史:https://bit.ly/2Rt2clg
→ 🍜 知道之後會更喜歡!日本拉麵的歷史:https://bit.ly/2JTaIpr
→ 🍜 日本拉麵歷史、種類、吃法及人氣店家徹底解說:https://bit.ly/2JWM5bv
→ 🍜 [方吉君專欄] 新興宗教二郎拉麵:https://bit.ly/3b0GrRl
→ 🍜 小山拉麵|台北市松山區|不是二郎系應該是二郎インスパイア吧|總之是超大份量拉麵150元起:https://bit.ly/2UYGho1
→ 🍜 二郎系拉麵店【拉麵大】的超獨特風格!有看過這樣的拉麵嗎!?:https://bit.ly/2UYGhEx
→ 🍜 朗談日本:橫濱家系拉麵:https://bit.ly/2RrzEs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