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陳以軒以「委託製作」獲得第18屆台新藝術獎
關於陳以軒
紐約普瑞特藝術學院攝影碩士,現工作與生活於臺北。藝術創作多以個人經歷出發,關注攝影如何梳理個人生命史,進而擴及映照族群乃至集體的生存狀態。透過平面攝影、錄像、出版、行為演出、展覽、出版等媒介形式,不斷實驗和擴延攝影的定義與層次,作品亦反映創作者對音樂與身體表演的喜愛。曾參與2016年臺北雙年展,攝影作品受邀於各大攝影節展出,並先後於關渡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鳳甲美術館等機構舉辦個展。
關於「委託製作」作品
藝術家陳以軒從自己仰賴接案以支持創作的攝影斜槓人生出發,在半自傳性的題材中,將自我身份翻轉為委託方,「聘僱」十數名同樣以兼具攝影師/接案者/研究者等不同身份的創作者一同參與,探索「拿著攝影機的身體」。受委託方在各種「委託」指令下,走位、互動、演出一場場即興的室內團舞,隱約辯證著委託/被委託、創作/接案的關係。作品包含參與者的訪談,以八頻道同步呈現的方式,在美術館空間圈圍成橢圓形的環狀投影,探討關於自身世代的藝術家,如何在求全生存和創作自由的權衡策略中互相扶持前進。
得獎作品「委託製作」
相關作品報導
https://bit.ly/3dEml0x
一影像影片訪談
https://youtu.be/Qzyq6obqQnM
🎞 歡迎訂閱一影像Youtube:http://bit.ly/3aaYBiE
🎞 一影像官網: 1imageart.com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業是建築跟都市設計的陳尚平,到50幾歲時,回顧自己的人生,發覺到生命中有些錯過的事物,其中包含攝影,他說自己再不做,可能很快就老去了,有急迫感在內心作用,乃決定重啟攝影創作。 從2013年開始,陳尚平花去5年的時間,每年大概有200多天都會在台北走動,做街頭攝影。一個人走出去,看自己所身處的這個世...
「攝影的定義」的推薦目錄:
- 關於攝影的定義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攝影的定義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攝影的定義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攝影的定義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攝影的定義 在 Re: [閒聊] 攝影的定義? - 看板DSL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攝影的定義 在 拍照和玩攝影的定義?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攝影的定義 在 我們如何看待這些似乎沒有規則可循的當代攝影?... - 誠品書店 ... 的評價
- 關於攝影的定義 在 「街頭攝影」該如何定義? | 森爸的街頭攝影誌 - 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攝影的定義 在 攝影定義 :: 攝影師掛保證 的評價
攝影的定義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影像專欄】 吳忠維
吳忠維可以談去哪裡拍、拍什麼甚或怎麼拍,但除此之外,關於作品的意義或攝影的定義,他寧可沉默以對,寧可讓觀者直接面對作品,直接去想去感受。他說:「我跟拍攝的事物,都是萍水相逢,都是巧遇。我並沒有那麼多意義與故事,可以說。再者,我相信,作品本身就可以說話,也說得比作者好。換言之,作品根本不需要創作者擅為代言人。」
(文/採訪 沈眠)原文刊登於攝影是藝術一影像專欄
---------------------------------
請大家訂閱一影像頻道 多多支持 謝謝
Youtube:https://goo.gl/eadEpL
👉邀請大家分享
----------------------------------
官網:https://1imageart.com/
Youtube:https://goo.gl/eadEpL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1imageart01/
MEDIUM:https://medium.com/@1imageart01
#一影像
攝影的定義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影像 X 第77 位攝影師:陳尚平 尚平.街頭攝影 Shang Chen 】
專訪影片:https://goo.gl/ptBXKh
-
從2013年開始,陳尚平花去5年的時間,每年大概有200多天都會在台北走動,做街頭攝影。一個人走出去,看自己所身處的這個世界,重新認識世界,與之對話,是陳尚平對街頭攝影的定義。
-
小檔案-
1996年《樹影》黑白攝影個展,台北後院畫廊。2003年開始拍攝台北西門町,成為迄今仍在進行的《混亂天堂》系列。2014年《街巷甜美》攝影個展,台北大稻埕保安捌肆。2014年開始協助觀止堂策劃「攝影小聚」演講,迄今已舉辦十多場。2016、2017與2018年,連續三年進入邁阿密街頭攝影節(MSPF)比賽決選。
-
👉邀請大家分享
----------------------------------
官網:https://1imageart.com/
Youtube:https://goo.gl/eadEpL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1imageart01/
MEDIUM:https://medium.com/@1imageart01
👉每週五專訪攝影師蘋果日報上線
👉每週三高畫質影片一影像紛絲團播映
#攝影 #陳尚平 #街頭攝影 #那些無人的所在 #西門町 #一影像 #影創
攝影的定義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業是建築跟都市設計的陳尚平,到50幾歲時,回顧自己的人生,發覺到生命中有些錯過的事物,其中包含攝影,他說自己再不做,可能很快就老去了,有急迫感在內心作用,乃決定重啟攝影創作。
從2013年開始,陳尚平花去5年的時間,每年大概有200多天都會在台北走動,做街頭攝影。一個人走出去,看自己所身處的這個世界,重新認識世界,與之對話,是陳尚平對街頭攝影的定義。
而街頭攝影也是一門面對不確定性的藝術,從主題、場景到解讀三方面,皆充滿不確定性。於是,拿起相機的他,時時刻刻都在直視無常變動的世界,都是對自身與所處世界的重新定義。他必須接受、適應眼前的環境,與台北街頭磨合,找出偶然與巧合的種種奇妙機遇,按下快門,以局部的視角切切片,埋下影像線索,逼近城市的整體景觀。
陳尚平自言,攝影是一門放框框的藝術,關於如何在無邊無際的此一世界,放下屬於自己的框框,以及如何在框框內產生創造性的觀看,發覺新的意義與意象,進而擺脫框框限定性的觀看。
《那些無人的所在》系列,陳尚平認為有沒有人存在於相片,並非重點,實際上就算照片中沒有人,但仍舊是人為的環境,到處都存在人的痕跡。這組照片,對他來說,是讓人留下的痕跡靜靜地說話。
陳尚平將自己視為在台北街上捕夢的夢遊者,是以誕生《另一個世界》系列,鏡頭下是種種疏離而奇異的台北夢境與超現實場景。《地底奇遇記》是在台北捷運所見所思,試圖展演車廂乘客間的特別氣氛與輕微騷動。
對西門町抱持強烈的興趣,生性好靜的陳尚平認為,這是一種對自己個性的巧妙平衡。有長達十幾年的時間,他會定期去西門町晃走拍攝,每次進出都覺得像是洗感官的三溫暖。那是充滿人造夢境、所有人都在集體夢遊的場所。
早期,陳尚平覺得台北是一個混雜的城市,因為建築是治理環境的觀點在看待城市,因此他不自覺地會抗拒台北。但攝影讓他去接受台北的多樣性與混合風,近年來他反倒覺得台北是有趣而奇妙的場域。陳尚平表示,台北人跟台北其實是一體的,台北人總會在一些小地方出格,不會持續性地整理自己,比如穿得光鮮亮麗的上班族,但家中環境是混亂的,如同遊走於秩序與混亂的台北樣貌。是以,他直言,台北是台北人造成的。
小檔案
陳尚平在台灣長大、受教育,後來到美國留學,住了幾年。回台後,從事建築與都市設計,也當了老師。他嗜聽古典音樂,頗收藏了些CD,有時也寫東西,不寫長,也寫不長,他相信好的文字會結晶。他很喜歡拍照,開過二次攝影展,近年更是熱衷街頭攝影,預計2019年4月出版攝影書《我台北放框框》(暫定書名)。
1996年《樹影》黑白攝影個展,台北後院畫廊。2003年開始拍攝台北西門町,成為迄今仍在進行的《混亂天堂》系列。2014年《街巷甜美》攝影個展,台北大稻埕保安捌肆。2014年開始協助觀止堂策劃「攝影小聚」演講,迄今已舉辦十多場。2016、2017與2018年,連續三年進入邁阿密街頭攝影節(MSPF)比賽決選。
相關新聞 https://goo.gl/ptBXKh

攝影的定義 在 拍照和玩攝影的定義? - Mobile01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拍照是一般的口語, 延伸的意思就是一般的生活照, 隨手亂拍. 攝影就是比較文言的, 所以一般有"目的"的拍照就會用這個字, 例如婚紗攝影, 風景攝影, 商業攝影 ... ... <看更多>
攝影的定義 在 我們如何看待這些似乎沒有規則可循的當代攝影?... - 誠品書店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誠品書店eslite bookstore ... 當攝影變得越來越難定義時,我們如何看待這些似乎沒有規則可循的當代攝影? 攝影家以他們的視角和手法,刻畫出生活中各種統馭著我們的無形力量 ... ... <看更多>
攝影的定義 在 Re: [閒聊] 攝影的定義? - 看板DSL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攝影的定義我想再過不久,
可能也是會被手機打趴吧。
現在的情況就像是AI vs 人腦的圍棋大戰,
手機夜景的算法越來越強的今天,
已經可以直出並有效壓抑亮部溢光,
同時保有整體畫面的明暗,
差的也只剩下物理之壁的純淨度了。
曾經看過一個文章,裡面說的是真正
的攝影師不要做的幾件事情,
標題聳動,濃郁的農場味,
裡面的內容忘了大半,
就連標題也是我記憶中被扭曲後的改造,
內容大概就是不要帶腳架、
不要帶醜陋的後背包…等等等的,
看完之後只覺得慘了,我菜味甚重,
查了下文章主的相機,Lecia,
嗯,的確是不適合文章所述行為。
作品走向,街拍流。
的確,街拍揹個大型後背包幹嘛,
帶腳架更是錯中之錯,拿到要和路人街拍??
還是攜帶超望遠,打人防身皆行??
但我這種從不進行街拍,視長曝為釣魚般
心靈救贖的人,是不是為了成為
真正的攝影師就沒法拿腳架了。
不是。
攝影圈或者更真實一點的說法,
攝影器材圈本來人人相輕的風氣極盛,
即使如今越趨小眾萎縮的市場,也不見有
團結跡象。
單反Vs無反,
單反相機垃圾??無反才是現在未來趨勢,
看看我這個對焦點滿屏,加上4k錄影,
體積重量屌打你這磚頭。
我說,在座的Evf都是垃圾,我就愛反光板,
我就愛透過Ovf觀看的感覺,
過於電子化的攝影,
都沒了靈魂,那我還不如拿手機強,
體積更小,更加電子化。
只有dslr的機身才有信賴度,只有dslr的
握感才足夠飽滿。
cp vs 直上
蔡司55 1.8神鏡,af 價格 重量 畫質
就是超Cp,
你不是索尼機身,怎麼不買。
幹,你怎麼會買50 1.4!!!
85 1.8神鏡,以上敘述同55 1.8。
幹,你怎麼會買85 1.4。
24-240,超強,餵的飽a7r2 ,
幹,你買24-70 f4,你腦袋貢丟喔,
24-240焦段齊全,畫質兩邊又接近,
幹,你買24-105 f4衝三小,超級貴,
24-240 的24135端差不多強啊,幹嘛浪費
錢。
24-70 2.8貴又重,只有騰龍28-75 2.8,
便宜又大光圈,爽度十足,拿gm 系北七喔。
二手買賣,公司貨未過保,極新,
你賣貴囉,xxx全新水貨只要這個價。
幹.....
叮咚,請問能折個五千給我嗎??
品牌pk
請問,二手d750還有購買的價值嗎??
捏一下,直上a73!!
我想買富士,請問xt3跟xh1怎麼選擇??
捏一下,直上a73!!
sony直出難看斃了,富士直出王者,
xt3是目前表現最均衡的apsc王者。
畫質高iso在ff面前都是廢物,直上a73!!
我想買m43,可以推薦機身嗎??
捏一下,直上a73,不會後悔。
我只想輕便選擇,而且有預算問題,
畫質高iso屌打,為啥不上a73,
反正早晚上ff!!
小弟我有m43機身,請推薦1.2鏡頭!!
賣了,直上a73,加55 1.8,
Eos r 跟z6請推薦??
上a73!! 電子性能最強,cp最高。
......
........
近期a73很可憐,一直被直上,也不知道
有沒有帶套。
題外話,
攝影的定義這篇文章的起頭,本身就是
戰器材的,但我覺得攝影的定義,最終
要歸於自身。
先來說攝影圈相輕氣息嚴重,萬事皆可戰。
經典的如片幅之戰,
ff:我說在座的各位都是xx
中片幅:笑而不語
手機:怎麼掙扎銷量都被我吃完。
品牌之戰:富士vs索尼
富士:索尼直出xx
索尼: 直上a73,有天你還是要上a73
以上xx皆是垃圾
cp之戰
2470gm大又重又貴,2875便宜就屌打
24105貴成這樣,2875光圈大就爽
24240強爆了,屌虐2470 f4 ,
2870 kit 超好用,屌虐2470 f4 ,光圈還大一點。
以上,就是相輕日常的一小部分。
高階器材黨想的是反正能拍出好照片,價錢不是問題,重點是順不順手,自己愛不愛。
Cp黨想的是反正能拍出好照片,重點不是愛不愛,順不順手,價錢先決,技術補足。
全幅黨想的是,全幅的畫質可以讓我拍出好照片。
輕便黨想的是,好攜帶隨時拿出可以讓我拍出好照片。
腳架黨想的是,腳架長曝宛如告解,給我心靈寄託,照片好不好是其次,我只愛好腳架。
萬事皆可戰,但攝影的意義歸根究底,
既不是器材,也不是構圖,更不是光影。
攝影的意義是對於自我,想要如何拍出
好照片的本意。
而為了這本意,你才選擇器材、
選擇光影、選擇題材、選擇執行。
戰,在你選擇器材時,高低價位,可戰!!
戰,在你選擇光影時,天然人照,可戰!!
戰,在你選擇題材時,風景人像,可戰!!
於是,攝影便是萬事相輕,萬事可戰。
但你說,攝影的意義,一直都在。
當你按下快門,
當你放入行囊,
當你從防潮箱拿出時,
當你有想要拍照的心情時。
器材是器材,但,攝影,是熱情,是心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25.8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542837123.A.18A.html
※ 編輯: growl (1.169.90.65), 11/22/2018 06:25:56
當你決定要戰,
器材本來就不是你戰的重點,
應該說器材本身沒罪,並不構成戰的要素,
你想戰的,很簡單,是你內心醜陋的優越
感,那透過貶低他人,透過死物器材
不管是昂貴、高價或是Cp,只要有所特點,
,便萬事可戰、萬事可貶,器材無法戰,
便戰技術,技術無法戰,那就戰人品,
人品再無法戰,那就戰長相,長相再再無
法戰,那就戰資產,資產再再再無法戰,
那就戰年紀,最後從你決定戰的一開始,
就脫離攝影意義的這項本質。
我覺得像我這樣嘴砲打打就好,
不要像似某些人,戰啊戰的,忘記攝影本質,只是一味的誇耀參數、價錢、Cp,
相機,則是雪藏。
攝影,是通電又或是機械,在你眼裡凝視
Evf or ovf or LV ,按下機械或是電子快門
的那瞬間才成立。
不是看著規格,器材也許有mtf量化,Af速率等等等等,但在沒通過按下快門儲存載體的
動作前,皆不屬於攝影。
更別討論其意義。
※ 編輯: growl (1.161.25.85), 11/22/2018 09:00:42
街拍戰鳥拍
餅乾戰大砲
攜行包戰後背包
0號腳架戰5號腳架
光是重量,戰的可多,
※ 編輯: growl (1.161.25.85), 11/22/2018 09:06:08
哪有什麼層次,多的是為賦新詞強說愁。
詞藻華麗VS土性草根
諾貝爾文學獎多的是鄙棄華藻詞彙選擇震撼人心之作家。
戰,可戰。
但,要攝影分層次高低這就有點豪洨了。
這幾年因為攝影器材的普遍普及,這早已成為大眾文化的一部分,
不再只是上流或基層之間的,簡單的說,
你願意等待,願意學習,甚至模仿,基本上都沒啥太困難的入門點。
攝影像是繪畫又不太似繪畫,繪畫基本上還是需要基本功、想像力,
但攝影對於大眾就是參數調好,構圖擺好,容錯率極高的活動,
就算參數失敗、後期;構圖失敗;多試。
真正有困難的是在被攝物體題材所在的環境,杳無人煙的所在、困難攀登的高山、
烽火連天的戰地、瞬間邈逝的時機等等的。
至於要自爽、要發布,個人覺得就是個人選擇,
沒有什麼,有些人喜愛孤芳自賞,有些人喜愛享受讚聲,
個人選擇罷了。
英國知名匿名塗鴉家班克斯,不就是孤芳自賞,簡而言之,自爽。
但,塗鴉是在公眾場所,依舊享受讚聲。
攝影重要的是器材背後那顆腦袋,很多人常掛在嘴邊。
好笑的是,常常說這句話時,那濃重的自我優越感瀰漫厚臭。
戰、可戰。
但說到層次。
就豪豪笑了。
※ 編輯: growl (1.161.25.181), 11/25/2018 12:59:10
我從未說過街拍等級低還是加故事之類的(基本上是版友推文)。
事實上,街拍又或者說是所有的攝影多的是要等待、
街拍就像似獵人一般,捕捉合適的人物進入場景,
或者就是整天悠悠晃的隨意獵尋;這不就跟拍鳥很像;一個拍鳥;一個拍人罷了。
但,不可否認的是,由於社群管道發達,多的真的是一群就是拍公園裡的老人,
穿著舊衣衫的老人,還是在啥的老人,有的笑容、有的愁容,然後就在下面標記
什麼可憐、需要憐憫之類的文字(在我的了解啦),這就是不尊重了,
還有拍乞丐跪地之類的,難道不知道有些警察來會站起來跑嗎??
這些在我的認知不算是街拍,由於附註只能算是假新聞吧。
至於詞藻方面,個人學疏才淺,但不可否認的是多的是文字華而無實、
只靠華詞堆砌、內容空洞的書籍,只是這部分跟主題無關,有關的部分,
就是當初你拿謝靈運的詩來說層次這部分,我的確是有些誤解,
可能你拿的例子不太好,就好像似拿一個普通的文句跟一個詞藻華美的文句
來說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的層次,很容易就會想成
不會是要戰層次(誤解成貴賤高低的意思)這麼誇張的意思吧。
畢竟中文很曖昧,層次的確有順序之意,但也有等級之味。
還有。
我被富邦版永久水桶加退文,許久未戰。
目前已累。
這話題就暫時到此為止。
我認為攝影的定義就是有器材、按快門、儲存成品這樣的連續動作。
從先天選擇題材(街拍、紀實、生態、風景、人像等等等)
購入器材(價位、品牌、功能、定位等等等)
成品(相片構圖、風格、後製、直出等等等)
皆是戰點。
各有喜好。
沒辦法。
好戰是天性。
※ 編輯: growl (1.161.25.181), 11/27/2018 00:33:58
連我反諷板上只會無視需求,推銷a73,
這都看不出來??
a73機身規格厲害,但人機交涉,鏡頭需求,
防滴等等之類的攝影要素的缺乏
不一定適合每個人。
上次發個防滴質疑,還有人說登山帶雨傘
這種不切實際的話,真的是豪豪笑。
※ 編輯: growl (111.249.113.113), 12/02/2018 04:53:5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