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回綠地的高雄,宛如太平盛世,內政部變得靜悄悄,皇城內一片祥和。畢竟這年頭,只要執政顏色對了,什麼都能被原諒,六合夜市辦活動被罵翻?不要緊,幾天後找個公務員懲處就沒事了。登山客爬個柴山也能被子彈誤擊,沒事的,只要沒鬧出人命,過陣子中央再給更多預算、辦個更盛大的觀光活動,所有負面新聞都能被輕輕放下。>
過去靠著韓國瑜成為全台新聞焦點的高雄,隨著韓市府團隊離開後也跟著乏人問津,好不容易有了新聞版面,卻是各種工安意外與兇殺案,從7月至今不過短短5個月,就已經鬧出近20條人命。
6月29日,前鎮區一家化工廠苯氣外洩,造成工人1死2傷。9月又發生漁船氨氣外洩, 2名維修工死亡。11月更扯,工安意外三連發、又死了2個工人,還有1名無辜民眾不過是走出家門、就被砂石車輾斃。12月再傳下水道工安意外,又有2名工人不幸喪生。短短不到半年時間,高雄就發生6起工安意外,帶走8條人命。
再講到治安,猶記得韓國瑜擔任高雄市長時,高雄發生多起街頭砸車事件,引來內政部長徐國勇專程南下坐鎮、民進黨狂轟高雄治安敗壞。現在韓國瑜走了,7月份馬上有男子在舞廳外只因撞到人就當街被砍死,10月份,一名男子欠錢、被債主拿鐮刀猛砍身亡,11月又再一起只因「瞪一眼」、就被當街砍殺的新聞。
觀點投書:高雄人,你真的覺得光榮嗎?
https://www.storm.mg/article/3319464
擔 柴山 意外 在 吳益政-理想城市高雄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二階輕軌優化
輕軌二階工程重新啟動,針對沿線居民不同意見,我們認真且慎重看待。除了市府提出「人本造街方案」和「9大改善措施」,我們也提出下列幾點建議,盼一起從各面向細節的討論,讓輕軌能順利融入我們的城市生活。
市府日前公布9項優化調整措施,包括美術館路段北移到美術館園區內、加大轉彎半徑減低噪音;以站就樹規劃, 212棵超過20年的小葉欖仁全數保留;維持既有美術館路4線道;沿線7.3公里共取消路邊停車格345格,但協調學校釋出及檢討新增公、私有路外停車格約3000格等措施。
我們認同此優化方案的整體大方向,但還有下面幾項建議:
1️⃣ 美術館路最窄路段改C型路權、雙軌硬鋪面
目前為維持美術館路段雙向4線道的路線,市府將最窄路段、即中華路-裕誠路規劃為單線雙向的B型路權(部份與外界隔離之軌道及部份與外界交通混合行駛的車道)草地鋪面模式。
我們則建議,應將此段規劃為輕軌與一般交通載具混合行駛的道路,即「C型路權」;這樣一來,既沒有佔到原本的車道,同時硬舖面的軌道道路,也不會讓B型路權的專用軌道阻礙一般車輛和救護消防車通行,藉此保留私人交通工具與輕軌能相容共存的交通文化。
另外,考量未來輕軌班距將由15分鐘縮短為7分鐘一班,甚至更短,若採單線雙向的道路規劃,不夠符合未來通車後的實際需求。
2️⃣ 輕軌駕駛員訓練導入「防禦性駕駛」的人本思維
防禦駕駛是提醒駕駛人應從目視、耳聽的察覺,進一步認知並預測接下來可能發生意外之情境,進而預先採取必要措施以避免事故的一種駕駛、用路哲學。我經常將此稱之為,「冒失鬼假設論」:除了遵守交通規則即號誌,駕駛人經十字路口、轉彎處等,該不斷假設可能有冒失鬼出現、可能有視線死角,一旦意外發生時,能做出最迅速安全的反應。
換個角度談,輕軌運行的思維不該是「威權式駕駛」。由於輕軌不同於火車、高鐵使用專用的「A型路權」,輕軌是以整體平均速率約為每小時20 到25 公里,起步與煞車距離也短,溫柔地與私人運輸工具共存於城市道路之間的運輸工具。既然是要「共存」,要融入行人和汽機車流動的城市交通是重要課題。
3️⃣ 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號誌
2013年第一階段輕軌動工時,由於技術尚未成熟,無法以人工智慧估算不同路口、不同時段的車流量,經過近7年之後,二階工程復工,我們盼能藉由進步的科技,計算交通流量,幫助號誌能準確引導輕軌和私人運具通行的先後順序。
舉例來說, AIoT技術提出數據後,小型路口號誌以輕軌優先,車流量較大的大型路口(如中山路、擴建路、美術館中華路、博愛路、建工路、九如路、中正路、三多路),不要破壞既有的號誌節奏、讓輕軌配合「大馬路」號誌。
4️⃣ 輕軌沿線設施兼具美學及人本,捷運轉乘區段騎樓整平
有兩個例子,一個是中華藝校前的天橋。為了不影響目前車道數(4線道),輕軌優化後的路型北移至美術館園區內,其中沿線經過的中華藝校,會設置天橋連接南北校區,讓師生安全通行。
另一個例子是,因應沿線7.3公里取消路邊停車345格,市府將協調周遭學校釋出及檢討新增公、私有路外停車格共2524格,雄工也將增建停車塔增500格位。
我們期待這些嶄新的公共建設,除了盡可能兼具環境美學、綠建築、多功能目標使用(停車塔不單只能停車)之外,務必盡可能完善斜坡、電梯等無障礙設施。希望執政團隊能把握這次大型建設動工的機會,把城市的生活細節和「眉角」修整的更符合人本需求。
---
輕軌工程是高雄的第一次,也是全台灣第一次、第一次讓有軌列車距離我們的生活這麼靠近,穿越大半個市中心,濱港的真愛光榮碼頭、觀光熱點駁二、哈瑪星,柴山腳下的鼓山車站、美術館,還有許多市民上班通勤會經過的大順路、九如路、三多路、中正路、凱旋路等…這個像「跑在大街上的火車」,即將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
我們期待它為城市生活帶來的進步,同時也擔心那些可能會發生的「格格不入」。因此我們能做的,是預先設想各個可能影響市民使用的細節,仔細討論並提出各種更好可能,確實朝著減低對私人運具仰賴度的目標邁進、與你我心目中的「理想城市」再進一步。
擔 柴山 意外 在 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對小英與賴清德的親身觀察比較
我從高中、大學、服兵役負責行政人事與文書,從未因壓力而加入國民黨;出社會迄今,也不曾加入民進黨,僅曾受環團好友李根政之邀,短暫加入幾乎算是環保團體的綠黨。會從社運人士,進入體制,是個意外。
簡單地說,受邀去向當時民進黨智庫執行長林全報告台灣的環評制度到底有哪些問題?怎麼改?二次報告完後,因為由他組閣,便希望我直接進來體制直接負責調整環評制度。在此之前,印象中幾乎沒有跟小英總統(當時是黨主席)講過話,甚至還曾投稿批評過她過度向大型企業靠攏。
每年4月22日的地球日,部分環團都會想拜會總統,讓總統做些友善環境的宣示,而2016年的地球日,因為一個月後將改朝換代,所以,這次環團是拜會尚未就任的蔡英文,而非馬英九。李應元與我便被通知陪同,當然,來訪的環團朋友,我都熟識。小英一開始致詞時,便說【當林全跟她講要邀我當環保署副署長時,她的心顫抖了一下,後來覺得很好,可以做為執政團隊與公民社會對話的橋樑】(這部分有新聞露出可查)。
先寫了一大段,主要是要說在此之前,其實對他們兩人都不熟,印象都來自媒體報導與個人觀察。
當然,我現在絕對支持小英總統連任,但這是來自我那2年4個月副署長生涯的親身體驗。我曾公開說,決定進入體制,就是想說也可以在體制內從事社運。因此,在體制內做事時,並沒有被體制制約,反而,經常想突破體制規範。
所以,以下對小英與賴清德的性格比較,就是在上述脈絡下的親身體驗:
小英確實有時候太想面面俱到,而兩邊得罪。婚姻平權與勞基法的修正,就因而付出慘痛代價。
但反過來說,其實她很能傾聽多元意見,可以就事論事討論,也能因而調整政策、步伐或期程。但自2012年敗選後,勤走各界,與企業、公民社會溝通,所擘畫的改革方向與決心,則沒有動搖。
我曾幾次被找去報告某些重要政策進度、執行情形與外界反應,她也會提供來自國安情資分析,要求我們注意因應。除此之外,如果時間上允許,我可以自由額外講一些我認為可能在社會上會引起重大爭議的事,提醒注意或因應。如小英或其他幕僚覺得重要、有道理,便會去進一步瞭解,並提醒相關部會審慎處理。
也就是說,小英,做為國家元首,她仍能兼聽不同意見與多元聲音,縱使跟她淵源極為有限的對象。這樣的人當國家元首,台灣才不會威權復辟。
至於賴清德,從他因為支持對象沒有贏取議長之位,便藉詞無故拒絕進台南市議會進行施政報告與備詢開始,就已充分顯露,愛面子遠勝於遵守法治。
在行政院長任內,不知是幕僚或經濟部提供的錯誤資訊,深澳電廠的環差通過,都已經引起軒然大波(由我承擔社會課責就好),他還用【乾淨的煤】、【北部缺電】等理由火上澆油。明明已經燒到新北(蘇貞昌)、台北選情,甚至延燒到宜蘭與桃園,總統府與行政院的大部分政務官都希望趕快喊停,獨獨他一人固執己見。
後來,先是突然公開喊出希望桃園觀塘的三接環差要在9月底通過,跟著又再公開講要「三接換深澳電廠」,做為負責環評的我,不僅只能從新聞得知,還被要求密切排審環評大會,非配合讓三接環差通過不可。
不願配合,只能公開辭職明志,也因而更加得罪新潮流。
而之前有關三接環差的內部討論,包括我在內的相關部會政務官與會,我們竟然沒有廣泛、充分討論的自由,只能說明與職掌相關的部分。賴直接說環保署只能講環評的問題如何克服,農委會只能講藻礁、柴山多杯孔珊瑚等生態問題如何解決。其他如替代方案、社會輿情的政治效應,都不能多講。
這種行事風格,只會讓爭議問題越弄越大而已,根本無法舒緩爭議,遑論實質解決問題?據瞭解,賴清德要在立法院公開講用三接換深澳電廠前,也極可能沒有事先知會同黨的鄭文燦市長。所幸,鄭文燦四年執政績效好,選情沒有明顯受到衝擊。
此外,他曾一度把總統非常重要的能源轉型政策中的2025年能源配比,從50:30:20,大筆一揮突然改成80:20,竟連經濟部(能源局)都事先不知道,也沒意識到一旦讓外界獲悉,又將引起軒然大波。但賴卻可以未經討論且未經評估可能引發的效應,就擅改總統能源政策;甚至1124大敗之後,一度發言重新擁核。
還有,就是從他參與初選以來,講過的話與所作所為,經常翻異或矛盾,可知誠信問題,也令人不敢領教。
這樣獨斷且毫無遠見的人,一旦當上國家元首,進一步掌控完全陌生的國防與外交,會不會是更大災難呢?
朋友們,如果關心台灣民主,也相信我的親身體驗,【6/10-14的民進黨初選民調,請唯一選擇: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