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己有著負面的思緒和感受,對妳絕對沒有幫助。如果妳犯過錯,就去弄清楚自己錯在哪裡,對自己保持仁慈與諒解,並且決定妳將來可以用怎樣不同的方式處理問題。寬恕自己,然後往前邁進。
用負面心態懲罰自己不會帶來任何好處。這樣做只會傷害妳,同時也傷害了妳創造自己應得的成功社交生活的能力。
放手讓負面思緒與感受離開,就像洗淨妳的心靈、身體和靈魂,為好事與正向的經驗做準備。雖然尊重妳所有的感受和經驗是很重要的,但妳並不需要永遠拖著它們到處跑。如果妳這麼做,這些事情會對妳的自信、還有妳對他人的信任產生負面影響。
取自《青少女生存手冊》
************************************
各位朋友,早安:
韓國N號房的新聞讓我有些感觸,所以找了這本書來分享。
https://www.marieclaire.com.tw/lifestyle/issue/48562/homeless-women-in-taiwan?atcr=3875f8
以我的經驗來說,大部分家長花最多時間跟孩子互動的議題,主要以課業為主,像是功課、考試、升學、補習……,有些還有才藝。這也不奇怪,因為孩子的生活,基本上也都是以學習為主。
可是,跟學校課業相關的學習,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更重要的生活教育,或者一個孩子的品格與情緒處理能力,卻只花了相對少數的時間跟孩子討論,也有可能幾乎沒討論。
我有時很納悶,但我也能理解,因為家長本身也不一定有跟孩子談相關議題的能力。不過,我們得要警惕,因為台灣也有類似的新聞。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0107/1619411.htm
像我現在推薦的這本書,會比較小眾,我猜孩子也不一定有興趣,我感覺可惜。因為心理或情緒教育,在我們的文化相當不受到重視。
對我來說,一個有自信的孩子,還有具備充分社交知識的孩子,會比較能判斷網路上的危險,也比較知道要在遇到困難之後跟家人求助。懂得處理自己的情緒,相對能臨危不亂、沉著應對。
雖然對我來說,有負面思緒與感受也沒關係,但作者帶著孩子進行的自我慈愛練習我相當贊成。這顯然對大人也有幫助,尤其是「用愛和接納療癒過去的妳」這個練習。
我想祝福正在成長中的女孩,能在安全的環境中長大,然後別用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很多倒楣事,一直怪罪自己!
************************************
【文/ 露西・漢門】
十九歲的凱莉
激勵她的話:有那麼一會兒,我覺得再度像是我自己了。不是新的我,不是舊的我,就只是真正的我。
—— 蕾絲莉.泰許(Leslea Tash)
我還在念中學的時候很沒有自信,而且在社交方面自覺笨拙。從小孩到前青春期的這段轉變,對我來說並不是個美好時光。雖然我很想要有朋友,但對於交朋友這件事還是退縮不前,因為我不覺得自己有任何特別之處—妳懂的,我沒有別的小孩會喜歡的地方。我有個朋友海莉,我從幼稚園就認識她了,我們會一起出去。除此之外,我其實沒怎麼拓展我的社交生活。
在升高一前的夏天,我下定決心到了高中,事情一定要有所不同。我決定要確保我脫離自己的保護殼,去經營社交生活。我還是不覺得自己有任何優點或獨特之處,但我發誓我會強迫自己去交新朋友,享受快樂的高中生活。
高一那年剛開始的時候,我在某堂課上交了我的第一個新朋友。我裝得比我實際上更友善,而她也讓人很容易跟她交談,所以我們開始一起出去玩。她有個很大的朋友團體,似乎真的很有趣又活躍,而我喜歡待在每個人身邊,尤其是在學校裡。
在學校之外,狀況就不怎麼好了,因為我得知這些跑趴的青少年從父母那裡偷酒、晚上偷溜出門,然後就只是做些對我來說很勉強的事。起初我對這一切感到既害怕又不安,但我故意忽略這一點,因為我想要被他們接納。
那年我做了些讓我後悔的事情。我定期違反宵禁,製造出一大堆跟父母之間的衝突。我跟團體裡的一、兩個女孩出了點問題,導火線是每個人都在玩樂時發生的事情(我告訴妳的是故事的簡短版),緊接著便出現許多不必要的激烈衝突,沒完沒了。再強調一次,那時我更關心的是我想要有朋友,而不是我就快要失去自己 — 我當時肯定就快變成那樣了。
我收到第一份成績單的時候,才領悟到我迷失得多厲害。我一直都是個在乎自己是否表現良好的好學生,但我失去了這一點,而且我的成績糟透了。
後來我比較少跟海莉出去,她則交了其他似乎很不錯的朋友,但說實話,我並不想花太多力氣去認識她的新朋友。對她們而言,我太冷淡了。然而有個週末,我跟海莉一起過夜,我們做了所有我們在一起時總是會做的事。我們去逛二手商店,發現很酷的東西。我們徹夜聊天。早上醒來後,我們做了香蕉巧克力脆片鬆餅,還看了一部電影。
這樣很棒,但這不只是因為我們在做的事,我感覺更像是在做我自己。海莉和我總是會對天底下所發生的任何事情做冗長深入的談話。我們一直都是創意思考者,也是彼此很好的傾聽者,而我都忘了這對我來說意義非凡。海莉提醒我,我們對於上高中有多興奮,想在課堂上有良好表現,也想要結交朋友。我領悟到海莉跟她的朋友團體在一起時,她依然是她自己。更重要的是,我領悟到,就算我認為我只是跟新朋友們一起經歷正常的轉變,我其實已經忘記了我是誰,以及什麼事對我是最重要的。
我回家去,然後寫了張清單,列出我對於「舊的我」能想到的一切:我在乎學校表現,我喜歡某些簡單的樂趣,像是跟朋友去看電影、去二手商店買東西、騎腳踏車,還有出門覓食、閱讀和烘焙。我也寫下我所具備並且能貢獻給別人的所有特質。我寫下我是個好的朋友,而且我很樂於支持別人、對人有耐心。我把這一切都寫下來,而寫出這些讓我感覺比較好過、也更踏實,很有安慰效果。
我給青少女(尤其是剛進高中的新鮮人)的建議是,了解妳是什麼人,並且忠於自己。或者,如果妳因為任何理由,譬如一段關係、或者任何一種糟糕的階段而失去自己,那麼就去找回妳自己。
如果妳不喜歡自己的某個地方,妳可以在這方面做努力。而如果妳想要成長並且改變自己,這樣也很好,但前提是,絕對不要拋棄或者忘記妳是誰。別顧著吸收其他人的意見,卻沒有堅持保有讓妳變得特別、讓妳之所以是妳的那些特質。
***
放下對自己的負面想法和感受
在學習「我是誰」這條路上,許多人經歷了艱辛、尷尬、或者是很糟糕的社交時期。即便如此,就像凱莉的例子,順境與逆境都能幫助妳成長,提煉出妳的自我覺知。如果妳從有挑戰性的階段中學習,並且對往前邁進抱持正向的態度,這個說法尤其真實。
然而,許多女孩卻困在對自己與別人的負面感受中。如果社交成功起於理解到妳是誰、還有妳能貢獻些什麼,妳就需要在往前邁進之前,先放下負面感受。
要確定負面感受沒有把妳拖垮,需花點時間反思妳在社交上經歷過的艱困階段。妳記得妳感到特別不安、被排除在外或不快樂的時刻嗎?也可能負面感受是聚焦在對妳不好的其他人,或者跟妳相處不順利的人身上。請留意妳對自己和其他人所懷有的思緒與感受。
注意:「思緒」是發生在妳腦袋裡,在脖子以上的部分。「感受」是發生在妳體內,在脖子以下的部分。感受,名副其實就是妳體內的能量。當感受充滿痛楚、或者讓妳無法在生活中向前邁進時,在這些方面下功夫,讓妳可以宣洩出負面能量,是很有幫助的。
以下是凱莉在中學時對自己懷有的「負面思緒」:
•我不夠酷。
•我看起來不「對勁」,我的舉止不「對勁」。
•我不像其他青少女那麼好。
•我在其他人面前沒存在感。
•我覺得好笨拙。
以下是凱莉在中學時對自己懷有的「負面感受」:
•我覺得不安全。
•我覺得很焦慮。
•必須跟其他人互動的時候,我深感恐懼。
•我覺得尷尬又不自在。
接下來是凱莉現在的觀點:
•我對於中學時的我有溫柔的感受。
•我現在相信我既不比別人更好,但也不比別人糟。
•我不擔心自己跟別人做比較。
•我不擔心自己不夠酷。
•我確保自己在正軌上,喜歡自己並接納自己,這讓我可以保持自信,並且樂於認識其他人。
當凱莉回顧她的負面思緒與感受時,已經能夠對自己敞開心扉,並抱持宏觀的看法。
***
練習1
■ 寫下妳對自己的評價
效法凱莉的例子,寫下妳對自己所持有的思緒與感受。
妳可以在一張紙或是妳的訣竅筆記本裡寫下妳的回應。
看看妳寫下的內容。現在就是放手讓負面思緒與感受離開的時機,這樣妳就可以向前邁進,並且創造出妳想要的正向經驗。
■ 清理負面能量
放手讓負面思緒與感受離開,就像洗淨妳的心靈、身體和靈魂,為好事與正向的經驗做準備。雖然尊重妳所有的感受和經驗是很重要的,但妳並不需要永遠拖著它們到處跑。如果妳這麼做,這些事情會對妳的自信、還有妳對他人的信任產生負面影響。以下這個練習可幫助妳清理負面能量。
***
練習2
■ 用愛和接納療癒過去的妳
嘗試過這個練習的青少女表示,這能幫助她們用正面能量和樂觀取代負面能量。
•找一個有隱私且讓妳覺得舒適的地方。
•坐下來,閉上眼睛,然後做三次長而慢的呼吸。
•吸氣時,朝自己體內吸進愛與療癒的能量。
•呼氣時,釋放掉任何負面能量、痛苦或憂傷。
•繼續吸氣(吸進愛與療癒的能量)和呼氣(釋放負面能量、痛苦或憂傷),妳想要維持多久都可以。就算只做一分鐘,也會讓妳準備好進行這個練習的下一部分。
現在,想像某個版本的自己坐在妳面前,接著依照下面的指示做。選擇處於某段社交艱困時期的妳。以凱莉為例,她選擇了中學時期的自己。(之後,她又做了這個練習一次,那次她想像的是高一時的自己。)
•想像妳看起來的樣子。也許妳可以想著妳當時的穿著和髮型。在妳把這個形象的自己保留在心裡的時候,請對當時的妳—這個想要被喜愛與被接納的女孩 — 產生一種愛的感受。
•把這個屬於妳自己的形象保留在妳面前,接著長而緩慢地呼吸五次。每一次吸氣,就想像妳把愛與仁慈吸進心裡;每一次吐氣,就想像妳的心把愛照耀到當時的妳身上,也就是此刻坐在妳面前的那個形象。
•吸氣時,感覺空氣進入妳的鼻子,想像妳用心中的溫暖加熱空氣;呼氣時,想像妳把一道閃閃發亮的神奇光束,導向坐在妳面前的那個女孩。
•想像這股能量療癒了她,讓她恢復到平靜幸福的狀態。
•告訴那個女孩妳愛她,還有妳已經計畫好要向前邁進,創造一個對妳們倆都很充實且滿足的社交生活。
•伸出妳的雙臂環住她、擁抱她,直到她融入妳的心裡為止,妳會在那裡用極大的愛和安全感守護她。
任何時候只要妳需要清理對自己的負面感受,請盡情做這個練習,也請盡情使用妳選擇的任何創意方式來修改這個練習。無論讓妳感覺不好受的事情是什麼,請記得用愛照耀自己,這麼做將有助於讓事情好轉。
妳也可以用這個練習,清理妳對某個人或某些人的負面感受,甚至是某些對妳而言有著負面能量的情境。只要想像那個人、那些人或那個情境,然後把愛與仁慈的光芒照向妳想要清理的負面能量。
對自己有著負面的思緒和感受,對妳絕對沒有幫助。如果妳犯過錯,就去弄清楚自己錯在哪裡,對自己保持仁慈與諒解,並且決定妳將來可以用怎樣不同的方式處理問題。寬恕自己,然後往前邁進。
用負面心態懲罰自己不會帶來任何好處。這樣做只會傷害妳,同時也傷害了妳創造自己應得的成功社交生活的能力。
■ 創造正向心態
現在妳已經清理了某些負面思緒和感受,接下來何不創造一些正向的動能呢?學習用溫柔的方式看待妳自己和其他人,是成功社交的關鍵。
舉例來說,與其想著:「七年級真是糟透了。我是個笨拙的呆子,一個朋友也沒有。」
不如轉變成:「七年級雖然不是我過得最好的一年,但我現在比較大了,學習到很多,而我有更多力量,讓我的社交生活變得更好。」
以下有更多可以嘗試的正面想法:
•生活對我來說變得越來越好了,因為我是個好人,而且我一直在成長、改變和進步。
•我有很多可以跟其他人分享的美好特質。
•我身上有很多讓人喜愛的地方。在我過我的生活時,我會牢記這一點。我喜歡我自己,其他人也同樣喜歡我。
•遇到一些艱困時期是很正常的,但我總是在學習,而且我對於往前邁進感到很興奮。
•我接受其他人也會改變,而且通常會脫離他們所經歷的艱困階段,繼續向前邁進。
•我時時刻刻都感覺自己更加有自信。我喜歡練習正向思考。
***
練習3
■ 用正向心態激勵自己
想像更多正向的思緒,把這些想法寫在紙上或是妳的訣竅筆記本裡。妳甚至可以把它們寫在彩色索引卡上,然後把卡片放在妳的房間。想像明天早上妳抓起襪子,然後看到一張亮橙色卡片提醒妳—生活正變得越來越美好。
有個青少女練習去實踐這個想法:「我的生活正變得越來越美好。我每天都變得越來越有自信。」在她練習這個想法的時候,她專注於確實把這個念頭當真,並且讓這種感覺深深地停駐在她的心靈和身體之中。讓她震驚的是,透過這個簡單的練習,她的生活就像施了魔法一樣,開始有了許多改變。這是千真萬確的,一旦妳越常練習用正面的想法和感受看待一切,它就越來越能夠變成妳的「新常態」。試試看吧!
■ 珍視過往那個受傷的妳
現在妳已清理了負面心態,正在創造正向思考的新習慣,妳就準備好去辨識出妳在社交上能夠給予的東西。知道妳自己有何特殊之處,能夠讓妳有個概念,明白妳能給予朋友什麼—或者是如同這一課前面所說的,「妳帶了什麼到派對上」。某些女孩覺得很難認可自身的良好特質。女孩們之所以可能忽略或無視於自己的優勢和良好特質,有兩種常見的理由。妳對其中任何一種理由有同感嗎?
1.對自己很嚴苛(自我批判)是妳的習慣。妳總是把焦點放在自認為是缺陷或弱點的事情上。
2.比起妳對自己的看法,妳更在意別人對妳的看法。
如果妳對上述其中一個或兩個理由感同身受,沒關係,知道妳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功課是很好的。要形成負面習慣和模式是很容易的,而改善和轉變的第一步就是先察覺到它們,接下來妳就可以用能幫助妳創造出較佳習慣的練習來取代這些負面事物。
.
以上文字取自
青少女生存手冊:認識中學女生的交友問題,協助她建立自信、處理衝突的十堂課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7682
.
5/2 台中免費公益講座_如何陪伴與傾聽孩子的情緒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853315441996/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5/30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擁抱你的內在家庭二手 在 薄霧書店| Taipei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夜晚成了一場屬於你與內在自我的對話,沉浸在靜謐的時光中。 ... 因為家庭影響, ... 這是由一群男性時尚工作者自發舉辦的二手市集,這些衣物、配件原本要價不菲,擁有 ... ... <看更多>
擁抱你的內在家庭二手 在 【擁抱你的內在家庭】三采心人生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甚至出現暴怒的行為在看了這本【擁抱你的內在家庭】這本書時它裏面有很多的案例引導你如何排解這些負面的情緒最最吸引我的是,當負面的情緒來臨時 ... ... <看更多>
擁抱你的內在家庭二手 在 [心得] 閱讀札記:《擁抱你的內在家庭》 - 看板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閱讀札記:《擁抱你的內在家庭》
讀完這本書,我內心感到平靜與幾許對於寫下這篇札記的期待感。書中所探究的主題──
內在家庭系統,英文縮寫為IFS,可以說是近期自己讀到的,最有共鳴的心理學理論。且
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能夠具體而微地幫助自己,去驗證與體驗書中概念。同時,在探討自
身的成長脈絡,乃至自己為何成為自己,又有十分清晰的實踐之道,鼓勵人們帶著創意與
深刻的同理心,踏入那段專屬於個體,獨一無二的「自我探詢之旅」。
本書的作者留佩萱,是內在家庭系統(IFS)的治療師,同時也是美國諮商教育博士,在
行文之間,她屢次提及自身的成長與求學、諮商經驗,讓讀者能感覺到她真心實意地分享
著自身經歷與觀點。這樣的呈現方式,可說是為理論與生活本身,架起了一道道溝通橋樑
,論述不再是冷冰冰的知識與邏輯系統,而是透過作者的無私分享與訊息傳遞,讓讀者也
能踏入其生命軌跡,靜心地隨之意會與接收,字裡行間溫暖而堅定的意識,相對於灌輸任
何新觀念,這本《擁抱你的內在家庭》更貼近一封邀請函,邀請每一位讀者親身實現,踏
入看似不可及,卻一直都活躍且陪伴著每一個個體的,豐富且具體而微的內在世界。
以下,就書中的章節安排,整理相關內容與對照身為讀者的自己,感受到與想要去回應的
想法與心境。目前的閱讀札記傾向都用如此模式來呈現,雖說有時也想著,直觀式地漫談
讀完當下的心情與回溯部分內容,似乎可以相對簡單或節省時間。然而會在多年之後,又
重新寫起「閱讀札記」,有一部分是想透過與書籍對話,來探究自身的所感所思。若能相
對有條理地呈現,也可幫助日後的自己,在重讀的過程中,拾獲部分現在的自己可能忽略
的想法或感觸,到時候,順著那些新發現,再回頭去找某本書來應證與對照,也不失為某
種閱讀連結書寫與生活的樂趣吧!
Part 1 你的內心,住著一個大家庭:擁抱內化的經驗,看見內在的豐富
一開始,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擁抱你的內在家庭」,我直覺地想到,書中要談論的議題,
會不會是跟「原生家庭」與「內在小孩」有關?實際翻開後,看到內在家庭的定義,其實
是活躍在自己的內在世界的,一個又一個尚待被發掘的「部分」或說「角色」們,而這些
具有不同面貌、性格的角色們,都與個體的成長背景密切相關,仔細發掘的話,往往能見
證個體之所以成為現在的樣子,絕非一夕之間所造就,其中多有因防衛機制使然,特意被
忽略或遺忘的兒時經驗,甚至成人後的任何創傷經驗,都有可能內化為某種幽微卻又隱含
於個體之內的「人格」。
在第一部分,作者帶著讀者們認識了「內在家庭」,邀請讀者們將自己的內在,想像成一
個「家」,裡面居住著各式各樣的「部分」。可以說,那些內在家庭的成員們,分屬於個
體的某些情緒與意念、想法,就像一個家庭裡,有不同的家人生活在其中,那些內在的部
分,也共同維持起個體的內在家庭,支持著個人面對生活中的各式考驗。
這樣一個看起來抽象,卻又貼近個體的生存經驗的概念,能夠幫助個人以更開放的心態,
來探索自身的內在運作機制。在這近似於開場白的第一部分裡,作者也提供了兩個「探索
內在」的書寫練習,同時又在某一個章節或段落之間,邀讀者先暫停閱讀,於事先準備好
的筆記本中,即時記下當下的所感所思,回應書中提到的觀點與問題。一開始我有些不習
慣這樣的閱讀模式,卻也在跟著書中提供的練習,實際對照並寫下己身思緒與個人經驗後
,更能心無旁騖地踏入書中世界,同時感受到與書中所提及的一些說法,擁有實際且可貴
的連結。
Part 2 走進內心,認識內在家庭:同理每個部分,關照內在的孩子
來到第二部分,跟隨書中的「探索內在」書寫練習,我也更深入自己的內在世界,裡面不
乏「管理員」與「救火員」所組成的「保衛者」,他們所要保護的正是某一段時期的「我
」,所遺留下來的未及處理與跨越的創傷或挫敗經驗。在IFS的觀點中,個體的內在並非
單一心智系統,而是擁有比想像中多更多的豐富內在人格,那些人格各自承擔著某一部分
的經驗與應對之道,就算有些人格採取世俗所不容的激烈手段,像是犯罪或自殘等負面行
為。其出發點都是為了保護曾經無助的個體,為何與從何發展出那些理念與面目、性格各
異的內在部分(人格),正是IFS密切關注的議題所在。
形塑管理員與救火員等分別用有條理的價值觀或非理性的成癮行為、脫序演出,來維護內
在系統的合理運作的保衛者的,正是內在家庭系統中一至多位「流放者」。他們分屬不同
年齡段,對應個體曾親身經歷,卻以為終究埋藏在歲月的流逝中,那些其實都被壓縮、保
留在個人的內在的兒時經驗,抑或成人後也往往會遭遇各式各樣,在事件發生的當下,難
以去應對與處理的考驗與挫折,都可能被內化為內在的某一部分。由於是個體下意識不願
觸及的創傷或負面情境,那些背負個人經歷的內在部分,就被流放並封藏在內在的某個角
落,同時為了不要被輕易地觸碰到,進而引發並重演事件發生當時的負面感受,內在系統
亦順應當時的情境,發展出所須的保衛者,用來防止當初的悲哀於下一個關卡重蹈覆轍。
書中也提到,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的微妙關聯。也就是說,個體如何對待自己的內在,往
往也會反映到其對待外在世界的方式,那是方方面面相互影響,同時有自覺的話,也能從
中得到更多理解自身與調節人際互動的新發現。其中的核心應當還是與療癒內在小孩,也
就是被保衛者所隱藏與確保其不被觸動的流放者有關。好比說,我是一個對他人的批評指
教特別敏感的人,在我閱讀此書的過程中,也不斷地探詢內在的這一部分,回溯著兒時被
父親不斷指責的負面經驗。掩護內在那個「怕被罵」的流放者的,是看似理智的「好辯者
」,他認為真理越辯越明,喜歡花時間跟人解釋自己的想法與處境,有時還會越辯越起勁
,認為自己是被不如意的生涯耽誤的辯論奇才。
其實話說回來,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成長脈絡與觀念養成,就算我曾經害怕被父親責備,
如今也已長成性格還算穩定的三十多歲成年人,當我透過那位好辯論的管理員,逐漸與縮
在角落,不斷檢討自己的言行到底如何出了錯,那年紀大約七或八歲的曾經的自我縮影聯
繫上,我只是陪她在角落待一下下,讓她感受到有人陪伴的溫暖,我知道一廂情願地把她
從瑟縮的角落拉起,要她去面對現實的考驗,不一定是她所需要與能夠承受的。有時覺察
到某一部分的自己,然後看看其在害怕或抵制著什麼,適度地給予同理與支持,就是展開
自我療癒與修復那些傷痕的重要關鍵。可以說,個體對於外界的不滿或對於關係、情感的
需求,都能從內在慢慢地釐清與調節,在充分同理與認識自身狀態的情況下,找回在面對
自身需求與他人反饋之間,彈性且不輕易被誰人動搖的平衡機制。
Part 3 成為「自我」領導者:真實的自我,擔起內在的家
踏入此書的第三部分,討論的是每個人都擁有的美好本質,那就是具有人性的光明面,且
能溫柔接納各式各樣的他人與自己本身的「自我」。在IFS的創立者里查‧史華茲所著的
《沒有不好的你》,自我被翻譯成「真我」,亦即「真實的自我」。無論是「自我」或者
「真我」,都是指個體的良善本質,近似於從那些經驗中昇華,不再被經驗所束縛,將累
積的各式「重擔」卸下,轉而用某種輕盈而踏實的姿態,重新面對曾以為無法去面對的生
命本身。
由自我領導的內在家庭系統,就如一台巴士,主駕駛位置是由個體的「自我」擔負起司機
的責任,副駕駛與周邊的位置,就坐著各式各樣已經被充分認識的保衛者們,後座則是一
群釋放曾讓其困居其中的創傷經驗,也就是卸除所有內在的重擔,如今無憂無慮也不再被
保衛者藏起來的流放者,已是被接納與理解的「內在小孩」。由自我所駕駛的巴士,將駛
向整個內在家庭系統,都可接受且能相互支持旅程所需的新方向,沿途遇到的風景與人事
物,將能充分彰顯其意境與清晰的特質,人與人的相處不再是透過各式保衛者或被觸發而
陷入僵持狀態的流放者。
當人人都處於自我領導,相互之間的同理與溝通將不再是難題,而是真誠而自然流露的好
奇與關懷,如同書中提及的「神奇廚房」,當一個家能充分自給自足,每個個體都能觀照
並愛護自身每一個內在部分,人際關係將不是相互索取或投射自身匱乏之處,唯有理解同
時接納了自身的每一部分,方能透過更完整的自己與油然而生的愛,開放而自由地認識世
界,也讓世界認識那一個獨一無二的,你自己。
Part 4 現在,你可以重新回家了:回到真實的自己,療癒生命本身
「回家」是一個蠻溫馨的意念,於IFS的觀點中,每一個人也擁有屬於自身內在的家。如
此一來,可說是充分肯定個體的完整性,人與人之間並非拿來相互完整,更重要的是分享
個體無獨有偶的生命經驗,讓每一段關係都是自由且流動的,透過與他人的互動與交流,
能夠豐富彼此的視野,同時又能回到各自的旅途中,尊重彼此的單獨又不減相聚之時的喜
悅之情。
有時,一段關係的建立與結束,都是來自於某些自身仍未釐清的吸引力法則。連同微妙的
投射作用,在生活中往往觸及各式不一定有抒發或宣洩管道的情緒、意念,而在IFS觀點
與實踐中,這些都與內在系統有關,無論是影響更廣泛的繼承重擔,牽涉整個家族乃至國
族的創傷經驗;或者貼近個體的成長經歷,連同原生家庭或社會化的過程中,所面對的各
式重擔,都能在充分覺察與耐心引領自身去看見,那些內在部分所扮演的角色與其生成原
因後,賦予那些曾經有所執著的內在角色全新面貌。
那不一定輕鬆寫意且少不了矛盾掙扎的過程,正是個體重新認識與理解自身的必經之路。
正如「我是誰」這在哲學與心理學中,都不乏討論與研究的古老議題,當個體重新認知自
身的內在部分,並回歸真誠良善的自我,用包容與尊重的出發點,支撐起自身所擁有的內
在家庭系統。人們更能更清晰地看到自己是誰,不再需要活在他人的定義,或自身曾經被
影響的一至多個經驗與相應而生的防衛機制中。理解自身何以成為自身,同時包容他人之
所以為他人,就算因了解而分離,卻也不必因誤解而耽誤彼此的一生。
閱讀的過程中,我也隨著書中的練習,留下了與內在系統對話的紀錄。就算寫下後僅重讀
一至兩回,還是有與自身內在重新連結的感動,我想若日後回顧那些文字與段落,依然能
感受到內在部分所傳遞的各式訊息吧!站在自我探詢的角度來看,IFS真的是很吸引人的
理論與實踐之道,同時也盼望能夠將那些對理論本身的興趣,逐步運用在現實生活中,接
納與尊重自身的內在系統,並且專注於整合那些曾經相互衝擊的內在部分,帶著完整的自
我,一趟又一趟展開與周遭有所連繫同時不互相束縛的豐富旅程。
卓敬檸/2022.06.27 01:5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82.199.3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56266753.A.F4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