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1/10 14:35更新完畢)
一,羅胖今年講了什麼:35個故事
我聽羅胖羅振宇的跨年演講也進入第六年了,終於想起來要解構他的模式。雖然演講與最後的故事長達三個半小時,好像東講一點西講一點。
但仔細觀察他是以每半個小時為單位,連同尾聲共七個單位。 每個單位講一個主題,由5-6個故事、幾個段子、幾個金句還有引用得到app的王牌老師新書或年度觀點組成;單元結束跟開始各有一個長廣告,內容中間又穿插兩個故事性廣告。
連廣告在內,全場講了37個故事,推廣了5個得到的王牌老師(何帆、香帥、梁寧、張泉靈、萬維綱)
七個主題用「長大以後,我們...」串連,講的分別是
#變成一張開放的網
#把卡脖子清單轉化為機會清單
#和系統協同進化
#為世界創造新的意義容器
#從身邊獲得力量
#從未來看現在
對我比較有啟發的是第三第四個主題,協同進化跟為世界創造新的意義容器。
#和系統協同進化
從系統帶給人類的不自由開始講起,生產力管理系統讓老闆連偷懶都不行,因為文件什麼時候送到老闆電腦桌上都有紀錄,要是偷懶沒達成KPI好像反而會被員工盯著似的。
數據化怎麼沒有帶來自由,反而帶來更多自我管理與限制呢?
話鋒一轉,他講了整場最好的故事「書破破爛爛的圖書館員 vs. 書潔白如新的圖書館員」,哪個才是好的圖書館員呢?
若是你為書服務,書最好是潔白乾淨,沒有一點摺痕與使用痕跡。若是你為人服務,最好天天把書送到人面前,思考怎樣最多人看提高人跟書的互動。
乍看是沒什麼好壞區別,選擇而已。但是這種為書服務需要的技能含量低,只要一星期就可以學會。未來不被機器取代,誰被機器取代呢?
機器取代人不是未來,是現在。北京某醫院用電腦解讀大腦斷層照片的成功率達到90%,效率與能力都已經勝過大部分人類。但是同樣是醫院,有護士在被隔離的病患的每日體溫量測紀錄後面寫句「你今天好嗎,笑臉」,給人溫暖的能力是機器難以複製的。
雖然機器比人厲害只是時間的問題,但人不會因為車跑得比人快就感到跑不過汽車,反而會創造賽車比賽。
機器的勝利,從來就是人類的勝利。
用香帥的話說,在數據與系統與機器的洪流中,不是人人都被取代,是把人跟人分化了,那些有能力背靠著系統、讓系統彰顯能力的人,反而會有更好的機會。
一開始提到的員工生產力管理系統,會記錄員工與其他員工的互動,可以清晰分析出誰才是組織中的節點、誰是組織對外的招牌。讓主管與人資不需要只靠自己主觀判斷就能更多面向的了解員工價值。員工也可以利用這種系統特質,讓自己的優勢被看見。
#為世界創造新的意義容器
羅胖提到現在各式平台越來越多,每個平台都是新機會、都有新紅利,外人會恭喜他做線上起家,豈不是到處是機會?
是也不是,他自嘲自己已經是一老漢,實在追不上這些新平台『難道我死的時候,手上還一堆小號?』
他轉頭提到2020年起每週三在北京商場外做收票分享會,門票一張850元人民幣。
門票數量有限,線下收費、線上免費,就賺錢角度一定不划算,為什麼他要做至這件事?
有次有一對父子一起到來,以為他們必然是得到APP得忠實用戶,一問之下,一個才剛下APP沒多久,一個甚至沒聽過。
那為什麼要花高價門票去聽一中年人說話呢?
父『我想讓他看看,靠讀書也可以這樣掙錢』
子『我想跟爸爸多相處』
因我而來,與我無關。
因為羅胖背後代表的知識變現可能性而來,但與羅胖本人無關。
.
大衛鮑伊二十年前曾提過的『所有線上音樂的收益都會變成免費的,音樂人最終要靠線下決勝負』至今音樂界的收益果然是靠線下的現場演唱會,而不只是音樂的線上播放。
知識界也相同,線下交流有更不可取代的意義。
.
例如小紅書app 讓人不只在手機上刷景點,也有了要衝去現場親臨實境、照張相、打個卡。一個產業鍊就形成了,民宿把住宿從過個夜賦予意義,提升到景點的層次。
而對地點賦予意義這件事情,會跨越時代,造就更大的意義容器。不只是GDP,也不只屬於創造與賦予的那個人或曾參與的那群人。所有不在那時那地參與的人,之後都可以在自己的時間自己的地點,參與這個意義的容器,為之增色。
就像武漢的黃鶴樓,本來只是個一般景點,但加上了崔顥的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之後,變成了傳唱千年的意義容器,參與中華文化的人的情感都可以放在這容器裡面。
一旦大型的意義容器被創造了,日後就算是李白,也只能摸摸鼻子設法在上面增色『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
線下的交流可以讓人與其他人互動,讓未來的人與此刻的人互動。藉由互動讓意義一層層疊上去,這就是種存錢罐的概念。每個人每一次的互動,就是往存錢罐裡面丟錢,最後變成一個巨大的錢筒,人人可以從裡面提領新意義。
透過像小紅書app 這樣的應用,每個人可以創造自己的九又四分之三月台,讓知識交流不只是在線上,人跟人的互動可以創造更深層的意義,讓知識變現在中國遍地開花。
#Onemorething
說是七個主題,前面只有六個啊。
在倒數聲結束,有人開始關上螢幕後,羅胖其實還講了快半小時。這段我覺得才是今年最交心。
他先講了柳州螺獅粉的故事
(我不知道你吃過螺獅粉嗎?萬華那邊有一家,酸酸辣辣,酸得很有趣味,不是酸辣湯那種酸,也不是酸菜白肉鍋的酸,比較像酸湯魚的河鮮發酵後的香氣,搭配一點油碟的辣味之後,湯裡面是類似木薯粉做的粉條。冬天夏天都是碗到汗滴,非常解氣的一大碗食物)
中國今年大流行柳州螺獅粉,很多人試圖解釋,可能是因為地方小吃沒吃過圖個新鮮,可能是因為美味,可能是... 但是羅胖有個朋友提到,在外送平台的補貼大戰結束後,外送均價回歸一單二十元人民幣的價格,螺獅粉正好在這個價位帶上,比自己煮碗泡面香,價格又負擔得起,造就大紅。
.
再來是得到的某主管結婚故事
羅胖提到這主管(嗚嗚,我不記得名字),跟他提起自己有交往對象考慮結婚,兩個男的講了半天嘰嘰咕咕講不到重點。最後羅胖想著,對方也許需要建議吧?就給了個掏心掏肺的建議
『你想想,這姑娘最大缺點是什麼。若你要跟這缺點過一生,你可願意?』
羅胖自覺是好得不得了的前輩肺腑之言了,自然也希望對對方有振聾發聵的效果。
結果這主管思考了半天,羅胖想著,太棒了我給了好建議。於是問對方,那他最大的缺點是什麼啊?
『他最大的缺點,是對我太好』
$#!^%@^
(這還需要建議嗎?這種人就是沒有懷疑的打算往婚姻的高牆裡去了啊)
.
從螺獅粉到沒用的婚姻建議,羅胖在新的一年開始到底分享了什麼?他最後提到,過去這一年讓我們感覺到彷彿見證了歷史,熱熱鬧鬧地去湊別人的熱鬧,但忘了寫自己的試卷。
這些外來的事既像同事結婚一樣,跟我有什麼關係,我可能瞎操了心。
也像柳州螺獅粉一樣,我永遠可以找出自己的新解釋,新的切入點,不同看法就會帶來新作法。
羅胖提到自己要面對兩個小孩要上小學了,該怎麼做好準備。新來的同事們需要進步,又要怎麼幫助他們。
只有面對自己的題目,自己的命題,不要被外在題目佔據自己全部心思,才能夠在未來回顧的時候,有一個自己的結論與交代。
面對複雜,保持歡喜。
二,講這些是為什麼
〈和系統協同進化〉
其實是我對今年羅胖最失望的一段,反而不是網路上大家嗤之以鼻的強國與印度之爭,強國技術好棒棒等等。
怎麼說呢?一來人家在屋簷下,有人家的處境,不能讓人家冒生命風險滿我們的意。二來生意做越大。受眾越多樣,羅胖如今不是那個拉著一兩千萬的小眾往前跑的說書人,而是想要擴大市場到上億人口的生意人,配合市場是可以想像的。
但是,要講人腦與機器,大數據、AI、機器學習等,可不可以追得上時代一些。中國可是AI運算大國耶,抖音與今日頭條的推薦演算法估計是世界一流等級,怎麼羅胖講起人工智慧還好像在五年八年前。
這也不是硬要找件事diss 曾帶給過我自己非常多學習的學習界大前輩羅胖。我記得他曾在某年提過
『其他的媒介是慈母,餵給你你喜歡的資訊。但我們得到要做嚴父,提供給你你需要的重要資訊』
要做嚴父而且有效的前提是?是總是找得到眼界更高、知道過去更知道未來的人來篩選或製造資訊。但放棄了慈母的運算能力,是種讓嚴父自斷手腳的缺憾。
說到人機合作,我覺得Shyam Sankar 2012的18分鐘演講講得比羅胖更精彩,他提到『兩個平凡人搭配普通機器,卻勝過最高級的機器或者棋聖。為什麼?』
〈為世界創造新的意義容器〉
我個人認為這是羅胖今年用力最深的一段,說明得到app目前面臨的成長挑戰以及他對這些挑戰的回答:
放棄追求客戶數量與營收成長,除了得到大學這種大課外,舉辦更多輕薄的線下活動,追求成為文化現象甚至文化產業。
簡單說,他要把自己誠品化就是了
我們都說誠品的商業價值不在那個書店,而是把書店做到極致後,周邊商場以及創造出來的文化產業相關產值,甚至是房地產都變得有文化氣息而可以賣貴一些。
羅胖講的商場故事與小紅書app不就是在告訴中國各地的商場經營者:來投資我吧,我會帶動更多有文化素養有花錢能力的中產階級去你那裡,去了就不能不消費,去久了你的市場區隔就出來了,久而久之賣出貴人一等的定位也是板上丁丁的事。
投資我,把你的商場變成有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環球影城
〈One More thing〉
幾年前中國流行的段子,把網路時代各種愛八卦愛圍觀各種炎上熱門話題的人比喻成吃瓜群眾,像村子巷口有人打架時候邊吃西瓜邊叫著『哎呀打得好,那裡多來一拳,他要偷襲你了快閃』的群眾,而這些追著八卦跟事件不放的心情簡直是『操碎了別人的心』
羅胖講的2020給人的熱鬧熱烈感,的確就是把所有人變成了吃瓜群眾,一邊吃瓜一邊擔心世界是不是會有大變動。但是擔心是擔心,擔心過後世界可能變了,但我們還是我們,除非有從中做好自己的作業。
『長大之後,讓我們更專心一志,做好自己的作業』
三,有什麼值得注意的
1.中國持續在做各種離開以美國為代表的資訊發展的心理準備。
演講中提到這一代最聰明的大學生,終於不用再思考是否要去外企了。反正也沒得去了,就好好在國企力地生根發展。
2.資金潮消退中
前幾年提到外賣幾乎不用錢,騎自行車還送錢等等的撒錢大潮已過。補貼朝過去後,大家叫外賣只買得起一晚二十元的柳州螺螄粉。資金潮退去後,得到APP的走回線下也不是走開更多大課辦更貴的學院路線,而是輕薄短小的每週短講。
3.自絕於潮流會退步
聽了六年羅胖跨年演講,今年真的是最慘年,不但我自己邊聽邊打瞌睡分很多次聽完,Youtube上的影片點閱人數也很緩慢才爬到四千多,比起前幾年動輒三萬五萬不可同日而語。
我認為跟羅胖今年完全不能舉矽谷案例大有關係,希望今年底他們真的能找出只用中國案例就精彩絕倫的方法,不然就真的七年一輩子,下輩子相忘江湖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4的網紅Sandra Tavali李婉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Computer Music Ensemble: for Black metal vocal, Prepared piano, Real time sound processing. Composer: Ivan Voinov, Sandra Li, Cvo Yang, Bruce Wang ...
撒種的比喻啟發 在 Andrew Chai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宣教士談品格(二)】
圖/文:蔡頌輝(Andrew Chai)
在準備動筆寫此文的這個上午,正好看到一則網路新聞,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會領袖因性騷擾罪名而被判刑。
多麼令人難過惋惜的消息!自從被揭發以來,此案子已經給教會名譽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在這追求「復興」的年代,這些新聞再次向我們發出警戒:品格比什麼都重要,活出來的比做出來的更重要。不但如此,此案子被判的領袖年事已高,這也提醒了所有神國的子民(尤其是全職事奉的神僕):我們一刻尚未離世見主面,撒但都不會停止引誘我們犯罪,故一輩子不可掉以輕心。
本文延續上一期的主題,繼續列出一些我認為當一個宣教同工需要特別關注的幾個品格。
一、簡樸
所謂簡樸,網路上的定義極為簡明:「一種致力減少追求財富及消費的生活風格。」這對神子民是重要的,對宣教士更是如此。
在好多聊天場合中,當弟兄姊妹談到某某有錢的人生活怎麼樣怎麼樣(如住多豪華的房子、買多大的電視、多名貴的腕錶等),我總是會這樣回應:「生活方式不一定跟有多少錢有關係,即便擁有那麼多錢,基督徒也不應該那樣生活。」我們不是一定要當窮人,當有錢人也不是罪,關鍵是我們的生活方式反映出什麼樣的生活心態。按著自己的能力讓自己過得舒適是可以的,但要小心,很容易就過頭了。界限在哪裡?答案是:在心裡。畢竟每個人的需要和狀況不同,各地的生活水平也有差異,我們很難以一個標準衡量所有人,倒是應該常常撫心自問:我是否按照神的旨意來使用神給我的錢?
基督徒相信一切資源都是神所賜的,故我們應當常常思想一個問題:「神給我們一切資源的目的是什麼?怎樣使用才算是合神心意?」其實,福音書早已回答了這個問題。馬太福音第24章和25章記載了耶穌著名的末世講論,該段除了告訴我們關於耶穌再來的徵兆,更重要的信息是關乎神子民面對那日子的到來。耶穌講了「精明管家的比喻」(24:45-51)和「十個童女的比喻」(25:1-13)囑咐我們當隨時隨地作好準備,因為祂會在我們意想不到的時候到來。接著,耶穌又講了「按才幹分銀子的比喻」(25:14-30),教導我們「如何」作準備,方法就是要善用神所給的資源,去投資在有永恒價值的事情上。有永恒價值的事指的是什麼,以致我們可以積極投資?「綿羊與山羊的比喻」(25:31-46)就是答案——神要我們做的事,看到有需要的人(即便只是黑暗角落不起眼的弟兄),就去滿足他、服事他,就像我們的主在世的時候一樣。這就是神的心意!把賺來的錢用於自身的享受不完全是錯,但若以此為最主要的目的,或把所有的資源都用於此,那就是問題了。我想,施予過的人都認同,真正的喜樂並不來自於得著多少,而在於給予多少。這就是所謂的「錢能買到快樂」。
二、忍耐
「忍耐」是聖經對信徒常發出的勸勉,它幾乎出現在所有關於品格的重要教導中(如羅12:12,林前13:4,加5:22等)。 在宣教工場上,忍耐的操練顯得格外需要。
宣教士需要學會忍耐是因為繁瑣的事情很多,而且那些事表面感覺與事工異象沒有關係,也永遠不會引起我們的興趣,這直接考驗我們的耐心!我們甚至會想,把花在這些事情上的精力和時間用在福音使命上,能做多少事情。在準備上德國工場的時候,我就曾經因為處理家人的簽證問題,在馬來西亞和柬埔寨之間坐飛機往返多次,有時只為了交幾份文件。而且,到最後還是沒有預期的成果,只有料想不到的新要求。事情進展持續「惡化」,內人後來因為簽證問題被迫離開我和孩子們三個月之久,走的時候,完全不知道何時能相聚,而且我也為了此事多次寫電郵和到訪相關部門,結果完全無濟於事。 在事工上也需要很多忍耐。做起拯救靈魂的事宜,神的僕人通常都滿有熱忱、迫不及待地希望盡快看見人信主,但現實往往事與願違。當個宣教士,前面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安頓、適應、學語言以及處理各種手續,再加上要同異文化的人傳福音,還需要了解他們的文化、想法、習慣等等,根本急不來。
在眾多事工當中,尤需強調忍耐的是對人的期待。常有人說,做事情不難,處理人的問題才難。可是我們不能因此逃避,因為神託付我們的工作重點就在人。人不是機器,不會對特定的動作做出固定的反應。在服事人的過程中,有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辛苦耕耘的結果超過了預期,分外驚喜。但另一些時候,我們可能會感覺「白做了」,付出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正在寫著本文的時候,正收到一位我們夫妻花了很多時間陪伴、輔導的肢體留言,責怪我們傷害了她)。好多宣教士的故事都可以看到,他們辛苦耕耘了十多年才帶領第一個人信耶穌。到他們死的時候,信徒可能仍寥寥無幾。
既是如此吃力不討好,我們又為何要忍耐呢?……我在最近創作的一首新歌《無悔的足跡》中寫出了我們的信念:「不要被現實所蒙蔽,看不見不是沒奇蹟,看看召他的主會預備什麼驚喜……傷痛和眼淚會過去,永遠長存的是美麗,深信愛他的主必為他預備驚喜。」
三、寛容
宣教士需要一個寬大的心胸,因為宣教經歷中有太多新鮮且不一定是我們能接受的人事物。
我見過好些對於自己的看法、習慣、作風非常堅持的宣教士,這種個性使得他們在工場上常碰釘子,而且工場上人際關係也比較差。如果是因為真理的原因堅持倒好(這種個性的人對所信的真理通常也很堅持),可是大部分情況卻往往是出於他們把相對的事情看得過於絕對,例如,參加主日崇拜一定要穿正裝、靈修一定要做筆記等(這些都是好事,卻不是完全不能變通)。 如果我們可以用寬容心胸面對,宣教工場可以是非常多姿多彩的。跨文化環境中的人,也和我們一樣,他們有缺點,也有很多值得我們看齊的優點。以我的宣教經驗為例:我不太習慣韓國人家長式的領導,但我非常欣賞他們很講義氣、幫人幫到底的精神;我不喜歡柬埔寨人常見的貪小便宜的心態,但我欣賞他們的單純與善良;德國人辦事效率的確比亞洲人慢很多,也不太講人情,但我欣賞他們對原則的把握和辦事的嚴謹態度。我們應當避免站在自己角度去審視他人,更要制止自己的口有意無意之間說出批評的話。當我們說這個不好、那個不好的時候,不要忘了,不寬容本身也是不好。
四、開明
寬容和開明有緊密的關聯和重疊,在此分開討論是因我認為「寬容」較重於待人方面,而「開明」的重點比較在於理性、觀念層面。
宣教士需要開明,因為跨文化環境會給我們的思想、甚至固有的神學帶來許多衝擊,唯持有開明態度才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適應和有效服事,也能使我們對信仰和服事有新的啟發。要說在前面的是,開明不代表沒有底線,而是在堅守自己原則的同時,願意先放下「為堅持而堅持」的心態,去聽取跟我們不同立場之人的想法、感受、需要和考量,並且檢討自己立場的根據,嘗試去發現有什麼應當堅守、又有什麼需要改進之處。
在信仰的理解上,我們需要開明態度。十六世紀爆發的宗教改革,就是一個認真看待聖經真義的修士,向當時已經固化的觀念和體制發出挑戰。然而,我們必須承認,即便是當時改革出來的新教,也不應該驕傲地以掌握完備的真理自居。神的真理極其豐富,人應當不斷地謙卑考究、改進、修正和發掘。可悲的是,今天很多保守福音派的信徒卻犯了當時天主教同樣的錯,認為自己的觀點最完備正確,盲目地抵抗提出不同觀點的人。在明確的真理上我們不應妥協,可是在很多情況中,爭辯的點往往在於解釋的不同,故冷靜和理性交流才是成熟的態度。另一點值得提醒的是,交流之後我們絕對可以堅持自己的立場,但不要隨便給別人貼標籤(諸如新派、靈恩派、異端等)。只要大家接受同一個基本教義,不同立場的人應該可以一起相處和同工。
美國幽默作家Evan Esar(1899-1995)說:「當你失去所有你能失去的東西之後,僅存的就是品格。」品格這個具有永恆性的東西,要比一切容易引起我們的興趣和渴慕的東西,更配得我們關注。
本文原載於《華傳》第62期: https://gointl.org/magazine-62.php#imission
撒種的比喻啟發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被劈開的疼痛在大地瀰漫】
——談海子(上)
◎小編陳尚季賞析
1.海子的詩歌畫像
海子的詩歌畫面裡,大致上可看到麥地、鄉土、愛情,以及長詩。
麥地、麥子在他詩中的意象,金松林說:「麥子是這個農耕民族共同的生命背景,那些排列在我們生命中關於麥子的痛苦,在他進入詩歌後便成為折射我們所有生命情感的黃金之光。成為貧窮者崇高的生存者生命之寫實。這一富含生殖力的植物,既是生命力的象徵,也是生存苦難的見證。」可以知道出生鄉村的海子,「麥」對於他來說就是生命的填充物。
「麥子、村莊、土地,是海子三個重要的元素。麥子,是詩人賴以延續生命的麥子。村莊,是詩人居住的村莊。土地則是生養詩人的土地。他們以濃郁、本真的鄉土氣息溫暖著詩人孤獨、流浪的內心,是詩人對中國鄉土最本質的把握,但他們又不是以單純的物質出現在海子的詩篇裡,他們蘊藏的是農耕背景下,一切貧窮崇高的生存者理想的追求,生命的喟嘆,生活的艱辛,甚至是人類生命存在的秘密。在這一觀點上,海子詩歌正是在這一層面上逼近中國鄉土的美麗與悲涼。」由麥子的意象,我們可以看見一種詩人的鄉愁、理想精神的嚮往和應許之地。結合鄉村的意象,進一步可以看見海子對於現實的一種抵抗。
海德格說過:「詩人的天職是返鄉,惟通過返鄉,故鄉才能作為達乎本源的國度而得到準備。」返鄉,對海子而言,不只是回到安慶城外的家,回到那片種植穀物小麥的原野,而是回到精神的故土。家鄉的一切,猶如一個樂園,使詩人得以對抗外在現實世界的殘破不堪。
在海子《詩學:一份提綱》裡他說:「在這一首詩《土地》裡,我要說的是,由於喪失了土地,這些現代漂泊無依的靈魂必須去找一個替代品——那就是慾望,膚淺的慾望。大地本身恢宏的生命力只能用慾望來代替和指稱,可見我們已經失去多少東西。」喪失土地與家園其實和喪失靈魂是一體兩面的,土地的悲劇,所折射出的就是現代社會裡人們痛失精神家園,無可依傍的悲劇。所以海子的家鄉意象不僅是一種詩意的抵抗,或許某種角度上也是一股家鄉的殘影,失樂園的緬懷。
海子的長詩,金松林看海子在《詩學:一份提綱》中提到。他說:「以生命類型的角度將詩歌分為「母體」與「父體」。前者以母為本,追求愛與美的結合,無視藝術造型的力量。因此,它把形式、裝飾和心情作為詩歌創作的目的,將詩歌變成一種柔美的抒情。在海子看來,這樣的藝術儘管並不複雜與深刻,並不缺乏可能性,但缺乏完整性,缺乏紀念碑的力量。後者以父為本,這樣的藝術儘管顯得笨拙、粗糙、滯重,卻蘊含著巨大的造型力,能夠創造出神殿般的壯麗人格。」由此可知,海子創作長詩的動機是想追逐更加有力量,足以撼動人類精神的大詩。
《斷頭篇》是海子詩歌全面轉向的標誌,在代後記《動作》一開篇,海子就這樣寫道:「如果說我以前寫的是她,人類之母,詩經中的伊人,一種北方的土地和水,寂靜的勞作,那麼現在我要寫他,人類之父,我要寫楚辭裡的東皇太一,甚至是奧義書裡的大梵。」
海子的好友駱一禾曾評論海子的長詩。他說:「海子生前真正感奮的軸心是從浪漫主義詩人自傳和激情的因素直取梵谷、尼采、荷爾德林的境地而突入背景詩歌-——史詩,並且在這種詩歌取向上,他是獨自挺進,不但充滿危險而且潛伏毀滅性的道路,這樣的詩歌理想是猛進且孤獨的。」在一禾看來,海子的大詩創作是以西方古代史詩為背景而逐向《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式的東方古代史詩背景轉換,印度大詩不同於西方史詩系統性的統攝,而更多百科全書式的繁複總合與不斷豐富,但他同時也保留了西方史詩的構造與創造力。
海子創作大詩的原因,是因為他決定在更高的層面展開生命與詩歌的較量。他不再朝向傳統中苦苦尋索,而是背轉身來,以悲天憫人的火熱心腸關注著人類的當下生存和終極命運。有感於當下科學化、制式化的社會,人類的靈性之光逐漸黯淡,而海子想做一位「沙漠的引路人」,為了拯救迷途的人類,寧可孤獨地行走於道上。他已經意識到,悲劇性的抗爭和抒情,本身就是人類的存在最為壯美的詩篇。金松林:「海子的理想,即是為貧瘠時代的靈魂重新找到神性的根基。」
2.海子的語言觀
Hans-Georg Gadamer說:「語言是我們在世存在的基本活動模式。」意味著語言與生存間的不可切割。何謂語言,海德格對於語言本質的探究,他說,「作為語言的語言帶向語言,既還原語言自身的物性,同時又將作為語言的語言帶向人的生存,徹底完成從觀念化的理性語言像靈性化的生存語言的詩意轉換。」海子受到海德格這「生存論語言觀」影像甚深,在詩中也對於語言與存在做了自我的辯論。
《語言與井》是海子一首對於語言本質的辯證。語言和井,語言與井在此不只是兩個概念,也是兩個並排的事物。而語言與井的關聯為何,金認為,語言與井都是生存之必須,生存需要水(井)的庇護,好比語言,只要每天說話或是思考,必觸及語言,就像是生活在語言的家中。
再者,井是一口幽暗,如同語言,我們其實沒有真正進入與看見語言的本質,我們只是使用它,本真的語言總是像井一樣有部分的遮蔽。井水的自然湧現,如同語言的自由敞開與湧現。用海德格的話說,語言言說。不是人在言說,而是語言在言說,人說話,只是由於他應合於語言。這樣的解釋,再現了語言的物性,同時也喻示了語言與生存的密切關係。
語言與井 ◎#海子
語言的本身
像母親
總有話說,在河畔
在經驗之河的兩岸
在現像之河的兩岸
花朵像柔美的妻子
傾聽的耳朵和詩歌
長滿一地
傾聽受難的水
水落在遠方
語言的本身,意味著是站在語言的角度去對語言進行思考,所採取的是以物觀物。這樣的本體論的方式去思及語言,「語言本身就是語言」而不是其他東西。
像母親,母親先於我們存在,如同語言,而我們只是學習著「語言」的表達。
但真正的語言,我們無法本真地去說。
所以與母親所說的本真的語言相比,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語言其實是經驗上的語言。這兩種語言有明顯的界線,前者是本質的、純粹的,後者是經驗的、現象的。詩中,在河畔、在經驗之河的兩岸、在現象之河的兩岸,都表示著難以跨越的邊界。雖然我們說話,但我們卻永遠無法觸及語言的本質。(就像我們也永遠不知道山是什麼,我們所知道的山也是經驗上的。)
「花朵像柔美的妻子」
作為自然界敞開的景色,他即是一個世界,這個世界裡,它的靜默絕非無聲,僅是在無聲中保持的是聲響的不動,不動的本身也不是真正寧靜,不動彷彿只是寧靜的背面。一朵花朵的綻放與凋謝,都可以是自己的世界裡語言的表達,也象徵了語言的另一特質,作為寂靜之音說話,不說卻說得更多。
省略掉形容詞後,「花朵像妻子」。若說語言就是一種事物,它就像樹木與青草一樣在大地自然的生長。海子透過這個比喻,維護了語言的物性,更將其帶入人的生存面。「柔美的」形容詞,緘默、無聲地說出了語言,表現出語言的敞開性。富有詩意的比喻,將語言的本質表達出來。
「傾聽的耳朵和詩歌
長滿一地
傾聽受難的水」
海子在詩中,運用了兩次傾聽,目的在於強調詩人在面對語言時應保持的狀態,即在順從語言的聽中,跟從被聽來道說。「受難之水」,是對語言的暗喻,意味著道說的語言並非隨時現身,在特定狀態中才能顯現,大地上的心靈並非隨時在道說。
「水落在遠方」
這單獨隔開的詩行,進一步強調聽者通達語言的艱辛。遠方與聽者拉開了距離。為了通達語言,傾聽與領會語言的道說,金松林認為海子奔行在去遠方的途中。這條道路既是通向語言的道路,同時也是人歸屬於存在之真理的道路。海德格說:「語言,它是存在之真理的家。」
在海德格的啟發下,海子擺脫了長期禁錮的流俗語言觀,將語言上升到存在層面,將語言本身與生存連結在一起。金松林又談到,梅洛龐帝從語言哲學的角度,人之所以將語言視為表象工具,是因為沒有注意到語言的雙重性質。語言具有散文性,同時也具有詩意。前者對應的是被言說的語言,這種語言是透明的,它的詞語與詞語之間有著對應關係。後者對應的是能言說的語言,這種語言在傳遞含意的同時,又創造新的含意。於是詩人便是在語言的不透明性中,建構出自己生存的應許之地,使我們能感受到一股生命的真摯流瀉而出。
80年代,中國國內掀起了「存在主義」熱潮。眾西方著名的存在主義大師,如尼采、薩特、海德格等等著作譯介進來。薩特有句名言:「存在先於本質」這就意味著,本質是以存在為前提和基礎的,人是透過行動來實現自己的本質。海子在這一潮流的影響下,逐步建立自己的「本體論生命詩學。」
「生存」是海子整個詩學的主旨。所謂「生存」,它是人的生命展開的狀態。「生存」與「實存」,實存「經驗地」存在於此,而生存卻僅僅作為「自由」而存在。前者在俗世中,是一種當下的生活狀態,而後者則突破日常世界的界限而趨向更高的境界。實存是有限的,生存是無限的。
金松林引用雅斯貝爾斯的話,雅斯貝爾斯認為,「生與死是實存的界限,它扶搖於時間之流的暫時存在,而生存則在跟無限的契接中超越了世俗的時間。」生存作為自由而存在朝向超越,即是「生存最終總是走向超越存在」,對生存而言,「超越存在」是它可以在其中停靠的他者。生存與超越存在的關聯在於,「超越存在」是生存的超越活動,是在世生命的自由展現。
人的本質就在於,他總是懷著無限的溫情默默望著虛靈之際。金松林再提到幻象之於海子。海子的詩學中,「幻象」是比「生存」更高的維度。類似雅斯貝爾斯所說的超越存在。即是追求「此時此刻最為美好的經驗生存」。甚至連超拔於實存之上的生存都是經驗的,唯有幻象才能「提高生存的深度與生存的深刻」,雖然它「並不提高生活中的真實與真理」,但是它以無限逼近那些「偉大而徹底的直觀」。
金松林談到《觀於人道主義的書信》中,海德格將詩、思和語言三者緊密地結合起來:「存在在思想中達乎語言。語言是存在之家。人居住在語言的寓所中。思想者和作詩者乃是這個寓所的看護人。只要這些看護者通過他們的道說把存在之敞開狀態帶向語言並且保持在語言中,則它們的看護就是對存在之敞開狀態的完成。」金認為海子後期的詩作,不再注重意象、象徵等修辭手法的運用,甚至放棄了語言的創化功能,但是他通過對生命的高揚以及對詩的本體的追求,最終還是切入了語言的本質。因此,他們是純粹之詩,是澄明之詩,是關於語言的真詩。
3.海子的詩學觀與詩意的組構方式
實體、元素與主體是海子文論最核心的問題。在海子《尋找對實體的接觸》一書中,他提到對實體的指涉,用來指涉和描述詩歌的動機、詩歌的特質、詩歌是什麼等問題。海子在此書中對於時體有兩個舉例,一個是塞尚的畫,一個是對自己長詩《河流》所做的意象之解讀。
塞尚的畫裡可以看見一種能帶給世界「質量」與「體積」的力量,海子將其稱為「實體」的力量。塞尚的畫中結實突出的幾何結構,厚重沉穩,色彩平鋪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力,都強化了物體的概念,對物體的高度凝視為海子尋找對實體的接觸建立信心。臧棣對海子的判斷從另一方面證明這一點,海子的內心太脆弱,我想它在長詩中過多的借用力的修辭與意象,都和它已意識到並試圖彌補它的脆弱有關。
第二個例證是對於《河流》一詩的自釋。對於「土地」與「河流」,海子毫不掩飾自己對於宏大事物的傾心:我希望能找到對體地與河流—這些巨大物質實體的觸摸方式。」通過以上二例,能夠初步判斷海子的「實體」即是能藉由質量與體積給予人力量的樸素物質,其中,海子特別看重土地與河流這樣體積龐大,且具有源頭意義的實體:
詩應是一種主體與實體間面對面的解體和重新誕生。詩應是實體強烈的呼喚和一種微微顫抖。
實體就是主體,是謂語誕生前的主體狀態,是主體的沉默的核心。
由此海子自己對於主體與實體的解釋之後,可以發現「實體就是主體」的表述顯現出黑格爾的觀念對於海子的影響,將實體帶向哲學的思考維度裡。然而無論是從黑格爾還是亞里斯多德的實體觀出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西方重要的哲學論點,如何給予海子的論述以邏輯的力量,能夠幫助我們理解海子論述的出發點。
◎作者簡介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出生於安徽省安慶市懷甯縣高河鎮查灣村,中國新詩史上最有影響力的詩人之一。
海子在農村長大。1979年15歲時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1982年大學期間開始詩歌創作。1983年自北大畢業後分配至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關附近臥軌自殺。
海子的作品被收入近20種詩歌選集,主要作品有:長詩《但是水,水》、長詩《土地》、詩劇《太陽》(未完成)、第一合唱劇《彌賽亞》、第二合唱劇殘稿、長詩《大紮撒》(未完成)、話劇《弑》及約200首抒情短詩。曾與西川合印過詩集《麥地之甕》。出版的詩集有《土地》(1990)、《海子、駱一禾作品集》(1991)、《海子的詩》(1995)、《海子詩全編》(1997)。
-
美術設計: IG@brocccoliiiii
圖片來源: IG@brocccoliiiii
-
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7/blog-post_9.html
#每天爲你讀一首詩 #每天為你讀一位詩人
#海子 #存在主義 #海德格 #語言
撒種的比喻啟發 在 Sandra Tavali李婉菁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Computer Music Ensemble: for Black metal vocal, Prepared piano, Real time sound processing.
Composer: Ivan Voinov, Sandra Li, Cvo Yang, Bruce Wang
Sound engineer: Cvo Yang, Bruce Wang
Metal Vocal: Chi Yue
Prepared Piano: Sandra Li
Premiere Production: Body Phase Studio, Guling Avant-Garde theatre, Taipei, TAIWAN, 2014.4.26
About the work:
Dirge is a prepared piano piece that is processed through electronics and fused with a harsh vocal speaking the poem "Dirge" by Shakespeare. "Dirge" is written about dea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ying. The meditative, dark sound interlaced with complex piano melodies and rhythms creates a perfect, romantic atmosphere around the aspect of death. The harsh vocal can be interpreted as the cries of a crow, traditionally a messenger of death.
Dirge (134)
William Shakespeare
COME away, come away, death,
And in sad cypres let me be laid;
Fly away, fly away, breath;
I am slain by a fair cruel maid.
My shroud of white, stuck all with yew,
O prepare it!
My part of death, no one so true
Did share it.
Not a flower, not a flower sweet,
On my black coffin let there be strown;
Not a friend, not a friend greet
My poor corse, where my bones shall be thrown:
A thousand thousand sighs to save,
Lay me, O, where
Sad true lover never find my grave
To weep there!
About the composers:
Ivan Voinov is a first generation Russian living in America, where he has grown up, maintaining strong cultural ties back to his ethnic Russian roots, which can easily be heard in his music. During the later years if his high school career, he became successful as an ensemble composer, having several of his pieces performed across his home state, Vermont, and appeared on the radio for interviews on two occasions. Ivan is now studying computer music and recording rats major at Peabody conservatory, studying under Dr. Geoffrey Wright, where he is exploring the rich depths of sounds and capabilities and control pertaining to the field of electronic music.
Sandra Li, of the Siraya people, is a former keyboardist of the classical ensemble "Indulge" and the well-know metal band "Chthonic". Her musical works crossover between classical and fine art, film and documentaries. She is the composer for the TV documentary "Unknown Taiwan" produced by the Discovery Channel. Also, she was the artistic director of the musical "Dark Baroque”. Ms. Li earned the Master of Music degree in Computer Music from the Peabody Conservatory of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in Baltimore, Maryland, U.S.A., where she studied Computer Music with Dr. Geoffrey Wright.
輓歌
威廉莎士比亞
無常爾來矣﹐置我於柩床。一息已云絕﹐殺我乃姣娘。
麻絰及紫杉﹐速備慎毋忘。無人愛我深﹐乃肯殉我亡。
竟無一好花﹐撒余靈柩旁。竟無一良朋﹐弔余埋骨場。
不須為余泣﹐葬余在遐荒。親友無覓處﹐免其徒哀傷。
《輓歌》是為預先設置的鋼琴,現場即時聲響效果控制,與金屬黑死腔演場所創作的作品。人聲的部分所吟唱的是莎士比亞的詩作 "輓歌"。這首詩所描寫的角度,是從一個渴望垂死的靈魂,面對生命中無法抗拒的凋落。企圖利用鋼琴複雜的旋律與節奏營造出一種完美浪漫的死亡氛圍,暴烈的人聲比喻為烏鴉的哭聲,代表死亡的傳統使者。
Ivan Voinov 來自俄羅斯,成長過程中大部分居住在美國。在他的作品中,充分展現了俄羅斯的民族意識與風格。就讀高中時,已經展露在室內樂作品的創作能量,樂曲曾發表於 俄羅斯,佛蒙特州,與電台相關專訪。目前就讀於約翰霍普金斯琵琶地音樂院電腦音樂系,主修作曲,雙修錄音藝術。師從 Dr. Geoffrey Wright。創作特色專注於聲音的探索以及有關電子音樂現場控制的深入研究。
汪戊全,來自台灣台北,2013年畢業於臺北科技大學互動媒體設計研究所,目前嘗試以手作的細膩態度融入互動媒體設計的謹慎思考,共同創造出述說新形態故事溫暖人心的價值。
楊政,來自臺灣,畢業於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在組樂團的過程中受到身邊不同藝術形式的人啟發試著追求無法明確定義的表演形式。曾經重新定義縫紉機的聲音的意義,在各地做過演出,同時於2013年在牯嶺街小劇場手作工作坊演出。
李婉菁 Sandra Tavali,西拉雅人,前indulge , 閃靈樂團鍵盤手; Discovery Channel 「謎樣台灣」配樂,音樂劇「黑暗巴洛克」音樂總監。作品常為跨界藝術、電影、紀錄片配樂等。約翰霍普金斯琵琶地音樂院電腦音樂研究所畢業,師從 Dr. Geoffrey Wright。
撒種的比喻啟發 在 基督教論壇報- 【主耶穌比喻之一:撒種的比喻】 經文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主耶穌比喻之一:撒種的比喻】 經文:《路加福音》8章:4-15節常言道:一種米養百樣人 ... 陪伴青少年度過困境,鼓舞和啟發他們,塑造在品格、能力、創意、服務上卓越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