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2004的紀錄片電影「麥胖報告」我認為與這位快吃滿3萬顆Big Mac的Gorske有著根本差異在於:
根據我看「麥胖報告」的印象,這個紀錄片導演是「故意」接受當時麥當勞的一切購物建議 -- 點餐時任何加購優惠或推薦,這位導演通通接受並吃掉。
這根本就是愚蠢到極點也不切實際的行為,這也讓此導演所謂的「親身實驗」失去參考價值。正常人如果很餓就會多點、不太餓就會少點;吃到飽就應該停止,不顧一切硬塞入腹壓根不正常。
比方去水果行,老闆推薦一顆蘋果$50,買10顆優惠價$400。依照此導演邏輯,難道就要一餐內吃光10顆蘋果,然後拍影片抱怨指責水果行害導演罹患急性胃擴張、胃部不適甚至糖尿病?
也就是說,該紀錄片其實是建立在一個「不正常的飲食行為」上來演一齣所謂「踢爆麥當勞」的噱頭。
再者,每個人體質不一樣,飲食不見得都應該一樣。例如體虛少吃甲殼類、腎虛忌多食鹽、胃火盛者忌辛辣...等,都算基本常識。
別再怪麥當勞了?!
【大麥克的原罪使人胖? 但是有人天天吃大麥克46年了】
在二月的時候,美國的麥當勞推出一個配合情人節的活動,只要在麥當勞的推特上用創意的方法大聲說出對大麥克的愛,就有機會獲得麥當勞贈送價值美金1萬2千5百元的一個鑲鑽18K金大麥克鑽戒,評分的重點除了創意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到底有多愛大麥克。
不過談到對大麥克的愛,我想很少人有機會超越這位來自美國威斯康辛州的男子葛羅斯克(Don Gorske),葛羅斯克現年64歲,他實在太愛大麥克了,他自從1972年5月17日起,天天吃下2個大麥克漢堡,就這樣持續了46年。預計到了5月4日,他將吞下第3萬個大麥克,他也是吃大麥克的紀錄保持人,3萬個也會是歷史新高。葛羅斯克表示到目前為止,身體狀況依舊健康,膽固醇值維持在160,低於建議值上限的200。而他的體重也一直維持得相當固定,目前在195磅(88公斤)左右,以他的身高6呎2吋來說,BMI是25,剛好屬於過重的邊緣, 但是其他健檢報告看來還是相當健康的。他表示一天2顆大麥克,已經占去他一日飲食份量的90~95%,所以不會再多吃什麼了,平時他很愛動,尤其喜歡健走。
相對2004的紀錄片電影「麥胖報告」就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了,這部片是美國導演摩根史柏路克看到2002年有二位女孩控告麥當勞,理由是她們的肥胖與生病自認與吃了麥當勞有關。導演為了想了解吃速食到底對健康是不是有害嗎?所以就拿自己當試驗者,連續一整個月只吃麥當勞裏賣的東西,看看會有什麼結果。短短30天後的結果是,他的體重增加了將近30磅(13.6公斤),而且血壓飆高,膽固醇也到了危險程度,同時有了脂肪肝,此外有了身體倦怠,胸口鬱痛….等等令人訝異的急劇變化。
到底這怎麼一回事? 兩者之間的差異為什麼那麼大,到底哪邊才是真的? 其實兩邊都有可能是真的呀,因為食物這件事本身就很複雜,影響健康好壞的因子就更複雜了,很難一概而論,我們到底要怎麼看這件事呢?
1. 兩者都是個案,不是準確的科學。真正的科學必須要收集數量夠大的個案,加以統計,一兩個個案誤差太大了,結論可能不具代表性。但是居心不良的人,就特別愛拿一兩個突出的個案來以偏概全。
2. 體質差異確實存在。古人所說,一人之藥可能是他人之毒,對一項食物,可能每個人的反應會有所不同。愛斯基摩人只吃肉,沒吃菜,心血管還是健康得很,其他人這樣吃恐怕問題就大了。
3. 健康因子太多了。單一飲食固然影響健康,但是其他因子包含整體飲食配合、生活形態、運動、等等都有所影響健康,只怪罪某一項飲食是很偏頗而不公平的。
但是在這裡,也不是鼓勵大家每天就都去吃大麥克,回到上面的原則,目前科學大型研究下,從非常多人數樣本所得到的結論是,目前最健康的飲食法還是地中海飲食法,也就是多蔬菜水果佐以橄欖油,配合全穀豆類,然後多吃海鮮魚類。這才是符合最大多數民眾的健康飲食法。
http://www.agrifood.life/archives/663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310的網紅Fai L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第三方片源 by tvb所有,僅作香港足球球迷交流用途 1992年港聯衛冕賀歲盃,選出18名球員,主將包括加夫利、張惠康、譚亞福、胡耀國、漢尼迪、陳炳安、彭錦全、荷爾、基亞、梅禮、貝利、山度士、歷臣、米頓、柏連奴域、尼福、摩根和譚拔士。3支被應邀來港獻技的隊伍包括瑞士伯爾尼年青人隊,南斯拉夫柏迪遜和...
「摩根史柏路」的推薦目錄:
- 關於摩根史柏路 在 元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摩根史柏路 在 食。習。義大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摩根史柏路 在 為吃而生的小八(FoodieHachik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摩根史柏路 在 Fai L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摩根史柏路 在 連吃三十天的"麥胖報告" - 看板SSSH-13th305 的評價
- 關於摩根史柏路 在 超狂導演兼製作人摩根·史柏路克Morgan Spurlock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摩根史柏路 在 無待堂- 《麥胖報告》(英語:Super Size Me),由摩根·史柏 ... 的評價
- 關於摩根史柏路 在 Re: [討論] 世界大戰真的很好看 - PTT評價 的評價
摩根史柏路 在 食。習。義大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3
👨🍳集結全球最強廚神、最美味更有愛的《#五星級明日餐廳》現正熱映!
⏱️最新時刻表:https://goo.gl/Vnhg9g
★一小塊麵包,帶來比魚子醬更深的感動
★眾星雲集!超過60位世界頂級名廚一同上菜
★今年最暖心、最顛覆你想法的美食電影
美國《環球郵報》:「如果說 #麥可波倫、#摩根史柏路 和 #傑米奧立佛 的美食主張,啟蒙了我們的食物想像,那下一位就該是瑪西默博圖拉了。」
經營2016「#全球50家最佳餐廳」冠軍名店「Osteria Francescana」而聲名大噪的主廚 #瑪西默博圖拉(Massimo Bottura),這位有「詩人主廚」之稱的美食社會運動家,於2015年米蘭世界博覽會開設了「#明日餐廳」,率領超過60位世界知名主廚,蒐集15噸以上的「未食用食材」,做出超過一萬份以上的米其林美味料理,回饋當地的流浪漢、低收入戶、甚至是難民。他說:「如果能用隔夜變硬的麵包做出美味的料理,那才是真正厲害的廚師!」
《五星級明日餐廳》台北|誠品電影院、喜樂時代影城/高雄|MLD Cinema、in89駁二電影院
💖不是瘋子不成廚!
憑本片票根私訊回傳東昊臉書,附上姓名、電話、email,即有機會抽到二魚文化出版、Yen所著〈獻給地獄廚房的情書〉乙冊(介紹:https://goo.gl/V5AFNY)
摩根史柏路 在 為吃而生的小八(FoodieHachik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從 #米其林三星 到獲得 #全球50家最佳餐廳,Massimo讓人覺得衷心佩服,他不會在名氣很盛的時候退回星星來引起話題,而是用現有的資源和力量,更多身體力行的進行各項社會運動,用一個廚師的專長來回饋這個社會。
像是有一年義大利發生地震,讓本來要長時間熟成的起司因為摔到地上都破掉了,雖然還可以吃但保存期限很短,於是他就用這個起司做了一個起司燉飯的recipe,然後號召其他的餐廳一起來速速把這些起司用完,拯救了這些做起司的人(也是一個不浪費的表現)
他的不浪費還不只這些,在後來的米蘭世博和里約奧運,他都在那邊開剩食餐廳,餵飽流浪漢或是難民,他說:「如果能用隔夜變硬的麵包做出美味的料理,那才是真正厲害的廚師!」(深深認同)
這部電影,我想看:)
👨🍳集結全球最強廚神、最美味更有愛的《#五星級明日餐廳》現正熱映!
⏱️最新時刻表:https://goo.gl/Vnhg9g
★一小塊麵包,帶來比魚子醬更深的感動
★眾星雲集!超過60位世界頂級名廚一同上菜
★今年最暖心、最顛覆你想法的美食電影
美國《環球郵報》:「如果說 #麥可波倫、#摩根史柏路 和 #傑米奧立佛 的美食主張,啟蒙了我們的食物想像,那下一位就該是瑪西默博圖拉了。」
經營2016「#全球50家最佳餐廳」冠軍名店「Osteria Francescana」而聲名大噪的主廚 #瑪西默博圖拉(Massimo Bottura),這位有「詩人主廚」之稱的美食社會運動家,於2015年米蘭世界博覽會開設了「#明日餐廳」,率領超過60位世界知名主廚,蒐集15噸以上的「未食用食材」,做出超過一萬份以上的米其林美味料理,回饋當地的流浪漢、低收入戶、甚至是難民。他說:「如果能用隔夜變硬的麵包做出美味的料理,那才是真正厲害的廚師!」
《五星級明日餐廳》台北|誠品電影院、喜樂時代影城/高雄|MLD Cinema、in89駁二電影院
💖不是瘋子不成廚!
憑本片票根私訊回傳東昊臉書,附上姓名、電話、email,即有機會抽到二魚文化出版、Yen所著〈獻給地獄廚房的情書〉乙冊(介紹:https://goo.gl/V5AFNY)
摩根史柏路 在 Fai L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第三方片源 by tvb所有,僅作香港足球球迷交流用途
1992年港聯衛冕賀歲盃,選出18名球員,主將包括加夫利、張惠康、譚亞福、胡耀國、漢尼迪、陳炳安、彭錦全、荷爾、基亞、梅禮、貝利、山度士、歷臣、米頓、柏連奴域、尼福、摩根和譚拔士。3支被應邀來港獻技的隊伍包括瑞士伯爾尼年青人隊,南斯拉夫柏迪遜和羅馬尼亞加勒斯特星隊,當中以柏迪遜的實力最強,擁有8名國腳隨隊來港,計有奧米羅域、史丹路高域、胡澤錫、米爾力、比羅域、盧法克、保達羅域和米澤陀域。
年初一(2月4日),港聯首遇伯爾尼,客軍擁有5名國腳在陣,包括韋伯、比烈治、鮑軒倫、積及遜、基斯杜遜。上半場12分鐘歷臣替主隊打開紀錄,32分鐘客軍由高安時扳平,90分鐘雙方各一平手,要立即以互射12碼決高下,港聯先射,經過10輪的比試後,港聯以8比7(12碼)壓倒客軍,總成績9比8晉入決賽。加夫利全場表現出色,救出3個12碼,成為贏波功臣。而柏迪遜亦憑互射12碼以3比2(全場比數為0比0)氣走星隊殺入決賽。
年初四(2月7日),星隊以2比0擊敗伯爾尼奪得季軍,兩支衛冕隊伍港聯和柏迪遜(84年賀歲盃冠軍)正面交鋒,兩軍表現出色,互有攻守,節奏流暢,比賽極具水準。客軍於下半場由米澤陀域和高羅馬尼域先轟入2球,主隊並未因此而氣餒,最後憑歷臣和尼福的入球追成2比2平手,經過30分鐘的加時仍未分高下,雙方以互射12碼決定勝負,演出神勇的加夫利再度救出3個12碼,協助主隊以3比2(12碼)合計5比4的總比數力挫柏迪遜蟬聯賀歲盃冠軍,而歷臣和陳炳安當選為最佳攻擊和防守球員。4場比賽中有3場需要以互射12碼定勝負,在賀歲盃的歷史中實屬罕見,由此可知道比賽的激烈程度是相當緊湊。
摩根史柏路 在 超狂導演兼製作人摩根·史柏路克Morgan Spurlock ...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網友最狂主題推薦】雙鍊大師帶你看更多超狂頂級玩物▻ http://smarturl.it/atyuj5 摩根 · 史柏路 克Morgan Spurlock的影集都要追追看啊! ... <看更多>
摩根史柏路 在 無待堂- 《麥胖報告》(英語:Super Size Me),由摩根·史柏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麥胖報告》(英語:Super Size Me),由摩根·史柏路克(Morgan Spurlock)製作、導演、編劇及主演的紀錄片,內容以他自己2003年2月連續30天只吃麥當勞食物的經驗, ... ... <看更多>
摩根史柏路 在 連吃三十天的"麥胖報告" - 看板SSSH-13th305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媽媽,我要吃麥當勞。」
如果你很頭疼孩子體重不斷增加,漢堡薯條吃的比飯多,
每天除了家裡學校就是麥當勞,也許這不是他的錯,而是整個社會環境出了問題。
肥胖到底是誰的錯?
數年前,美國兩名少女控告麥當勞讓他們發胖,
最後法官以「無法證實速食對人體造成的直接傷害」為由,宣判少女敗訴。
事實真是如此?
堅持捍衛健康飲食的美國導演摩根.史柏路克(Morgan Spurlock),
決定把自己當實驗的白老鼠,連吃麥當勞30天,
為全部過程拍成紀錄片《麥胖報告》(Super Size Me),直接挑戰「速食無罪」的說法。
不但連續30天餐餐麥當勞,連飲用水也是麥當勞產品,且不能挑食,
菜單上的每一種餐點都要嚐過。
而且只要服務人員開口問要不要升級或加大尺寸,他一定得說好。
「我正處在小朋友認為的天堂裡,」受試第一天,留著小鬍子的導演咬下第一口漢堡說。
經過30天高脂、高糖、高熱量的速食洗禮,
原本體型適中健康的史柏路克像吹氣球一樣,體重暴增12公斤,
他膝蓋痠痛,情緒低落,性生活提不起勁。
他的健康情形也亮起紅燈。不僅血壓、血脂值急速攀升,肝功能也出現問題。
「再這樣吃下去,你可能會死,」他的家庭醫師看著檢查報告搖搖頭說。
正在上映的《麥胖報告》,除了史柏路克的親身試驗,他還走訪全美20個城市,
訪問消費者、營養學家、醫生、健身教練、心理學家到立法者等,
交叉探討,整理出速食文化改變人類飲食習慣的真相。
有趣的是,關於肥胖和疾病等硬梆梆的健康訊息,史柏路克用誇張的動畫手法表現,
譬如在美國地圖上用紅色色塊標示出各州肥胖人口比例,
這才讓人驚覺,如牛排狀的整塊美洲大陸,超過半數以上全陷入紅色的肥胖警戒。
另外,插上小小黃旗表示麥當勞在美國各地分店數目,黃色旗海密密麻麻,
顯示速食早已深入美國各地,兩相對照,形成極大諷刺。
史柏路克在影片一開頭,點出肥胖國度與飲食供應有關。
愈來愈大的食物尺寸
餐點供應尺寸份量愈來愈大,只要加點錢就可以升級,
抱著「反正又加不了多少錢,這樣反而是賺到了」的心態,
消費者十有八九會自動升級成大號或家庭號。
這些悄悄變大的餐點份量,肥了廠商的口袋,也養大了消費者的胃口和體重。
1950年代,速食店的碳酸飲料供應約230cc的小杯份量,
但目前兒童餐的可樂就有約340cc,甚至加大到900cc。薯條份量則是原來的3倍大。
史柏路克認為,速食業者提供遊樂場、生日餐會等,
用盡心思讓小小消費者留下童年的美好記憶,也讓速食成為成年後的慰藉倚賴,
一定要吃到漢堡薯條,才會感覺快樂。
「如果以後開車經過麥當勞,我一定先毒打我孩子一頓,」導演幽默譬喻。
影片中,小朋友看著總統、耶穌等照片搖頭說不認識,
只有麥當勞叔叔的照片,每個小孩都會露出笑容大叫他名字。
諷刺的是,一群中年女士站在白宮前面,對於效忠美國的誓詞怎麼也背不熟,
卻對於麥當勞一長串「芝麻、醃黃瓜、牛肉片」的廣告詞琅琅上口。
這個現象與長期追蹤調查速食文化的美國記者艾瑞克.西洛瑟,
在《速食共和國──速食的黑暗面》書中形容不謀而合。
西洛瑟說,麥當勞叔叔的金色拱門(大M標誌),「比十字架還要受人愛戴。」
廣告經費砸砸砸
而且麥當勞一年十數億美元的大筆廣告經費,
立刻讓只有200萬美元經費,提倡「每日五蔬果」的政府單位相形見絀。
《麥胖報告》這部只花了6萬5千美元,探討飲食健康的小成本電影,
不僅在美、澳、德國等地引起熱烈討論,影片播出後,雖然速食業者抗議頻仍,
但美國麥當勞取消超大號餐點供應;
部份中學恢復體育課程,並將營養午餐改成新鮮食物。
史柏路克也獲頒2004年日舞影展紀錄片類最佳導演獎,
他後來花了超過一年時間,大量食用新鮮蔬果調整,才慢慢回復原來體重。
他說,拍這部電影只想讓大家思考一下自己的飲食方式。
史柏路克所指控的現象,其實是全球現象,台灣孩童對速食的熱愛也不遑多讓。
董氏基金會去年的調查發現,近三成學童每週至少吃三次速食,
多數是麥當勞辦餐會以及相關的促銷活動。並且家長也難辭其咎。
營養師界感嘆,台北幼稚園有個怪現象,營養擺兩旁,速食擺中間,
家長會問學校有沒有在麥當勞辦生日餐會,供應的餐點裡有沒有炸雞、薯條。
某些忙碌家長甚至與速食店說好「月結」,一個月結帳一次,
讓孩子餐餐都在麥當勞打發。
身處於速食王國之一,我們該如何調適?
史柏路克在影片拍攝期間曾詢問全美一百位營養師:「多久需要吃一次速食?」
有些人說「能不吃最好」,多數營養師認為,「一個月吃一次就好了。」
記得,適量就好,別被加量加價給騙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192.171.22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