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臣參加「2019印太安全對話臺灣關係法立法40週年紀念」台美國會議員對話❗️
對話中由陳唐山董事長擔任主持人,與美國強生(Hank Johnson)、貝肯(Don Bacon)、卡瓦哈爾(Salud Carbajal)三位眾議員,以及蕭美琴和林昶佐兩位立院同僚同台座談。
✅ 我在會場表示,在台美關係上,由於台美斷交後的特殊國際情勢,國會議員立法及互訪,除彌補台美行政部門交流之不足,更要緊的是代表草根民意的交流❗️
國會議員之間的往來與交流,恰能帶來台灣基層民眾的聲音,平衡資訊不對稱所造成的判斷失衡,包括現在眾所矚目的韓國瑜訪美,強調「接地氣的力量」,也是懷著是有益美方瞭解台灣民眾各方真實想法的初衷。
我當場提出建議,台美實質關係的持續進展,需要三條支柱(pillar):
✅『民主互信(mutual trust in Democracy)、經濟互利(mutual interest in economy)、安全互助(mutual assistance in security)』
👉1.民主互信(mutual trust in Democracy):
對民主自由的信仰和信心是雙方共享的重要價值,人民是政權最後的決定者,人民今天可以授權給這個政黨執政,明天做不好人民也可以把它收回去,正是這包括言論自由,人身自由,選擇自由等堅定的價值共享,使得我們連結緊密,共同為捍衛真正的民主憲政,開放社會而努力。
👉2. 經濟互利(mutual interest in economy):
除了戰略關係的進一步深化以外,我們更希望在自由貿易協定或者經濟合作協定上面與美國的進一步進展,這方面的重要的不下於軍事戰略的相關合作與援助,甚至不可或缺,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韓國瑜市長提出「台灣安全 人民有錢」的目標時,會引起這麼多共鳴與迴響的緣故。
👉3. 安全互助(mutual assistance in security):
我們希望我們國防與安全的採購,在價格與規格上,能更加符合台灣安全的需求,「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沒有輸家」,擁有充分程度的國防能力是為了防止戰爭,而不是挑釁戰爭,讓與台灣有關的各國都捲入衝突而難以脫身,安全互助的目的是為了人民福祉與和平,讓中華民國在安全無虞的前提上成為美中台關係融洽的安定劑,而非火藥庫。
✅在會場中值得一提的是,我與同樣關心台灣前途的郭台銘董事長在兩天內連續相遇,對談中郭董事長全程認真聆聽,認真提問,雖然因為時間不夠導致問答時間不足,讓郭董事長感覺未受尊重而與主辦單位出現爭論,但可以感覺到郭董事長對台灣前途與出路的認真與在乎,郭董事長表示「今天活動很重要,這些都是將來不管誰來角逐大位,都必須參與熱烈討論話題,今天只有總統蔡英文參加,其他人都沒有參加」也是語重心長。
此外,我更與共和黨明日之星,49歲的前美國眾議長萊恩相遇寒暄,萊恩29歲當選眾議員,42歲被提名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45歲即擔任眾院議長,如今可能競選參議員或州長,祝福他一切順利,在更有影響力的位置為美台關係做出貢獻。
40年是一個重要的地標,下一個40年,我們應該有一個什麼樣更好的發展?我相信未來的台美關係,只要能夠堅持民主互信、經濟互利、安全互助的堅實三柱石原則,必定在未來能繼續成為區域穩定的重要基石,奠定和平繁榮的又一個新里程碑❗️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