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P看時事:千錯萬錯都是沒打疫苗的錯
美國疫情東山再起,Delta變種來勢洶洶,確診住院和死亡人數逐漸攀升,目前已經有超過三萬的確診案例,導致華爾街股市大跌,降到過去九個月以來的最低點。如果說前任白宮面對確診數字上升說「都是中國惹的禍,」現任白宮則是把矛頭指向三處1. 拒打疫苗者 2. 拒絕和白宮合作推銷疫苗的在野共和黨 3. 任由假訊息流竄的社群媒體。其中最大的罪魁禍首,顯然是尚未施打疫苗的族群,CDC總監和拜登總統直言道,「目前的大流行都是來自於不願意打疫苗的人。」
白宮的防疫機調是疫苗優先,口罩和社交距離其次。CDC和白宮都沒有恢復口罩令。但事事都要走到最極端的加州當然不能這樣就好,洛杉磯自6/15解除口罩禁令之後,在7/18凌晨重新頒布無論是否有打疫苗,在室內一律要戴口罩的規定。連UC系統旗下的師生都被要求必須要施打疫苗才能回學校上課,除非學生提出和醫療相關的證明表示身體狀況不得施打疫苗,否則不得參與學校的各項事務、住宿和課程。
根據CDC的數字,有97%的住院人數和99%的死亡人數都來自於沒打疫苗者。確診數字攀升的465的城鎮裡,80%的疫苗施打率都低於40%,最嚴重的包括阿肯薩斯、佛州、路易斯安那、密蘇里、和內華達州。CBS民調顯示出不想打疫苗的族群裡,53%擔心副作用,50%不相信政府,45%不相信科學。姑且不說這族群成為白宮和CDC譴責的對象,最近連保守派媒體都因著Delta 來襲而改變論述,催促民眾去打疫苗。FOX News的評論員Sean Hannity曾經說病毒是左膠媒體的陰謀,現在忽然改口說沒打疫苗的人應該盡快去打,另一位FOX News主播更是大言不慚的說,沒打疫苗的人就像是想從懸崖跳下去的人,讓我不只一次揉眼睛確定沒看錯頻道。我和C身邊也有和疫苗勢不兩立的長輩,無論唇槍舌戰多久,他們對疫苗副作用的恐懼遠勝於對疫情的恐懼,即便80%的新冠死亡人數都來自於他們的年齡層也不能撼動不打疫苗的決心,他們對自身身體的判斷遠勝於專業科學的白紙黑字,可是轉過頭去又繼續不戴口罩參加趴踢和萬人演唱會。
另一族群是想打卻依然沒機會拿到疫苗的人。疫苗施打率凸顯美國嚴重的城鄉差距問題,NPR的報導指出,鄉鎮區域擁有更高比例的年長者、弱勢族群、沒有醫療保險、相對貧窮的人口、以及更難以接觸到醫療服務的人。想要提升偏鄉比例的接種率不只是政府喊口號,必須配合在地用無比接地氣(原文是hyperlocal)的積極方式,才能影響生活機能不便的族群,比如新墨西哥州的Navajo原住民曾經是被疫情肆虐的地方,於是和族長聯合,用原住民族語說服族民,外加設置貼心之至,隨時想打疫苗都有的方案,成功的讓大部分族人都打上疫苗,確診案例也隨之下降。CDC也建議將施打疫苗的地點放置在托兒所或幼稚園附近,方便單親家長打疫苗、在特定偏遠地區還提供將疫苗送到家的服務。
我認為短期內白宮會無所不用其極避免任何形式的封州、封城、或在家防疫SOP,軟硬兼施繼續要求人民施打疫苗,好方便經濟持續開放。美國防疫政策不要求戴口罩更不要求社交距離,只單單押寶在疫苗身上是否能抵擋得住Delta病毒?請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你覺得只靠疫苗的防疫政策有效嗎?留言來告訴我吧!
PS…在去黃石國家公園玩過一圈以後回來,才知道只有加州在強制戴口罩,其他地方完全展現美國land of the free自由之地精神,只不過這是不戴口罩的自由!
#新冠疫苗 #看到口罩在洛杉磯又帶起來真的覺得比較放心阿 #DrP看時事 #每周五早晨準時上線 #政治永遠不變的精隨就是瞬息萬變 #昨天叫你不打疫苗今天又叫你打疫苗 #圖片取自網路
「接地氣 副作用」的推薦目錄:
接地氣 副作用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年底,知名YouTuber #愛莉莎莎 發表了一支「喝橄欖油排膽結石」的民俗療法影片,被另一位YouTuber台大兒科醫師 #蒼藍鴿 批評是誤導民眾。2021春節期間,愛莉莎莎拍攝影片反擊對方言論,反而遭到醫療人員和眾多網友嚴厲批評,最後終於發布道歉影片,並且下架前面兩支高度爭議的影片。
底下我彙整了《#專業之死》這本書的重點資訊,交叉比對這起事件可能的起因和過程,整理出我們能從書中學到的五件事情。
部落格圖文版 https://readingoutpost.com/death-of-expertise/
【這是一本怎樣的書?】
《專業之死》的作者是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湯姆.尼可斯(Tom Nichols ),他主要研究蘇聯政局,也曾經在美國參議院擔任過會助理。他感嘆道:「以前的問題是在於資訊不流通、不發達,人民缺少學習知識的機會;現在則是資訊太爆炸,大家充滿了擁有知識的假象,反而開始對知識和專家體系抱持著敵意。」
這本書會說明這種現象的成因,以及這種現象帶來的後果和影響。作者除了談「專業」兩個字之外,書中也圍繞著「專家」與「公民」在民主社會中的關係來談。作者試圖回答兩個問題:(1) 專家與公民之間的關係可以崩解? (2)我們每一個人,不論是專家或者公民,又應該如何應對來將此危機化解?
作者從定義什麼是專家、什麼是公民開始,然後說明為什麼這兩個族群之間的溝通越來越難,現在甚至還演變成彼此抱有敵意。然後談到了教育有時候不一定會開啟我們的視野,如果做的不恰當,反而會讓我們變成自以為是的知識分子。
接著,作者談網路資訊爆炸的時代,為什麼單純依靠搜尋引擎,並沒有辦法讓我們擁有跟專家一樣的能力,有時候「以為自己弄懂了」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他也同時抨擊新聞媒體和政客官僚,他們為了博取眼球、總是操作意識形態的手法,反而會讓專家和公民漸行漸遠。
最後,作者提醒要如何成為一個恰如其分的公民,也提醒了身為專家應該保持謙虛和溝通的意願。這不是兩邊的拉扯,而是彼此的互相合作,因為專家和公民的良好合作,才能讓民主體制健康地發展,而不會淪為意識形態操弄下的極權統治。
無知在美國是一門邪教,而且源遠流長。反智像一條綿延不絕的線,蜿蜒貫穿著我們生活中的政治與文化面,至於滋養著這條線的謬誤觀念,則是:民主就等於「我再無知,也可以跟博學的你平起平坐」。
-科幻作家艾西莫夫(Issac Asimov)
【為什麼我想讀這本書?】
我之所以會拿起這本書來讀,是因為在去年的疫情肆虐之下,美國前總統川普總統特立獨行的防疫作為,還有他的支持者對於防疫不屑一顧的態度,都讓我十分納悶。為什麼在現在資訊這麼發達的時代,還是有這麼多的人,對於這種明明有科學證據的公衛政策,抱有這麼大的敵意呢?
加上有讀者推薦我這本書的內容非常精彩,我找來讀完之後的確大呼過癮。通常來說,這種書名加上教授身分的作者,會給人一種「艱澀」和「生硬」的先入為主印象。但是作者的敘事手法,搭配譯者非常「接地氣」的翻譯口吻,簡直讓這本書讀來輕鬆流暢,偶爾詼諧戲謔,偶爾嚴肅正經。
例如在這本書的開頭,作者就開宗明義就說:「萬一你覺得自己從來不需要任何人的意見,那就恭喜你,就是你這種人讓我覺得這本書非寫不可。」以及平民是怎麼看待讀書人的:「只要你還讀過兩天書,然後又不願意棄明投暗去跟大眾抱團的,那你就是精英份子,你全家都是精英份子。」
當我讀完這本書,正在整理心得的時候,恰逢最近網路上吵得火熱的「愛莉莎莎和蒼藍鴿的肝膽排石法事件」,這段你來我往的過程,被媒體塑造成了「文組vs.理組」之爭或「網紅vs.醫生」之爭,以這本書來解讀的話,這恰好是一場「公民vs.專家」之爭。
【1.無知的人有時候不知道自己無知】
許多網路留言抨擊愛莉莎莎的這支影片充滿誤導民眾的惡意,甚至在後來還拍了支反擊的影片,更是罪不可赦。我認為,起初的影片應該不至於是惡意,她很可能只是落入了「鄧寧——克魯格效應」而不自覺。
作者提到,所謂的「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是由兩位心理學者鄧寧和克魯格發表的論述,這個現象是在說「愈是笨蛋,就愈有信心自己不是笨蛋」。說話愈是草包的傢伙,就愈不可能知道自己錯、別人對。愈是沒料的人,就愈是會去無中生有、穿鑿附會。
在沒有充足的醫學知識和化學知識之下,她並不知道這件事情有任何不妥,恐怕對這種療法會帶來的副作用也毫無所知。我可以想像,當她看到蒼藍鴿的糾正影片時有多麼氣憤,如同作者說的:「人很不願意承認自己在對話中有跟不上、聽不懂的情況,特別是在大量資訊唾手可得的今日。」因此,她找了相關書籍和網路資訊,磨刀霍霍準備回擊對方的指點。
【2.搜尋引擎已經不管用了嗎?】
書中提到現代人有一種通病:上網搜尋的過程會讓人自認學識變淵博了,包括跟他們所查知識無關的主題,網友都會覺得自己所知變多了。這也算是一種鄧寧克魯格效應,也就是程度「愈差」的人,「愈難」在上網的時候察覺自己其實什麼都沒有吸收進去。
一心想反擊的愛莉莎莎,做了一個在這種處境下,可能很多人都會犯的事情:「他們會先決定好自己要相信什麼,然後再去網路上找證據,也就是一個先射箭再畫靶的概念。」作者也提到,人很不願意承認自己在對話中有跟不上、聽不懂的情況,特別是在大量資訊唾手可得的今日。當她急著找資料佐證自己的立場的同時,似乎忘了對方是有醫師執照的執業醫師。
雖然我們不是當事人,但仍然能從作者對「搜尋引擎學習法」的批評學到寶貴一課:「我們希望別人可以幫我們把骨頭都先挑掉,整理成懶人包,呈現方式還得顧及視覺上的舒適。那些字體又小、本身就很容易破損的教科書,我們敬謝不敏。所以與其說很多人在做研究,不如說他們是在:搜尋漂亮的網頁來提供人們能在最短的時間裡,花最少力氣吸收的解答。」搜尋引擎只能幫我們找到線索,閱讀和解析的苦工才是我們該練就的真本領。
【3.高等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許多媒體報導愛莉莎莎雖然擁有高學歷背景(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士、英國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行銷碩士),卻在醫療這件事上面「不尊重專業」。為什麼會犯下這麼明顯的錯誤?這可以用心理學家鄧寧的說法來解釋:「我們傳統上認為無知就是缺少知識,所以教育就是無知的解藥。但教育即便是辦得好,也還是可能會製造出虛幻的自信。」
如今高等教育已經非常普遍,有時候反而帶給我們一種「我再多學一些就能跟專家平起平坐」的過度自信。我很喜歡《知識的假象》書中提過的一個觀念:「我們自以為擁有的知識,不過是延伸自全人類的知識共同體罷了;許多我們自己為懂的事情,其實我們並沒有那麼懂。」
所以愛莉莎莎在反擊影片中,引用《神奇的肝膽排石法》這本書,還把所有替這本書推薦和背書的「專家」也拉了進來,試著讓自己的立場增添一分可信度。只是她沒料想到的是,她引用的這位作者和推薦者們,本身就充滿了爭議,在科學上也站不住腳。受過高等教育的平民要挑戰另一個領域的專家,過度的自信反而成為了最大的絆腳石。
【4.專家難道就不會錯嗎?】
當我在閱讀相關報導網友們的評論時,看到許多留言寫道「很多專家也會誤人子弟」,以及「專家也不能全信」。之所以會有這種觀感,大多來自於某些專家曾經「撈過界」或「犯過錯」,如同作者批評某些自以為是的專家:「他們當自己的專業知識是萬用鑰匙,動輒對天下的事情大放厥辭,他們漂亮的博士帽就像佛光普照,一戴上去就覺得自己什麼都知道。」
這次的事件,很明顯的是蒼藍鴿以醫學專業獲得壓倒性勝利,導正了視聽,但身為普通公民的我們,仍然要保持清醒的意識,察覺以後遭遇的其他爭議事件。注意專家發表意見的場合,是針對他們自己真正的專業領域,抑或是他們不小心撈過界了。
雖然作者並不鼓勵我們對專家抱持百分百的盲信,但是在我們保持懷疑的同時,也不要急著對非自己專業領域的事情妄下判斷。他建議平民對專家抱持懷疑之心時,必須符合以下三點:
1. 當專家看法一致時,反面的意見就不能推定為真。
2. 當專家看法有分歧時,非專家的人不能認定任何一個看法為真。
3. 當專家都認為資料不足以做出結論時,一般人也理應不要妄下斷言。
專家不能保證所有的事情都是喜劇收場。他們無法承諾自己永遠不會犯錯,或在思考時不掉進凡人都很容易掉進的陷阱。他們能保證的,只有遵循科學原則和方法,進而把犯錯跟掉進陷阱的機率降到比大多數人低很多。想要享受某種專業帶來的好處,我們就得同時接受他們的不完美,就得接受他們還是有一定犯錯的風險。
【5.新聞媒體的標題亂象】
書中有一段話讓我很有感觸:「現代人會蜻蜓點水掃一下報紙頭條或文章,就分享到社群媒體上,但他們根本沒閱讀報導的內容。儘管如此,人們都希望在別人眼裡既聰明,消息又靈通,所以他們總是會一路裝蒜下去。」不可否認的是,以前的我也曾經這麼做過,看到標題就急著轉發。這個動作最後只為了表達自己立場和意識形態,還很容易造成假新聞的傳遞(用標題引誘轉發、塞假資訊在內容裡)。
你或許會問,那我們該如何對抗假新聞的傳播呢?雖然作者在這本書裡沒有給出明確的指引,但是我想起了另一位英國科學作家大衛.羅伯森(David Robson)在《為什麼聰明人會做蠢事?》書中給出的兩個建議:
1. 首先,不要推波助瀾。盡量避免轉發誘餌式標題,例如「肝膽排石法到底有沒有效?」這種標題,就無助於資訊的釐清,卻會讓不知詳情的民眾被誤導,只看標題還以為這是某種有效果的療法,很容易越描越黑。反而是「研究已經證明肝膽排石法是無效的民俗療法」這種平淡的論定式標題,才有助於導正視聽。
2. 其次,只轉發有憑有據的正確資訊。例如看到某則醫療資訊,就要很謹慎查證來源是否有公信力,像是衛服部、醫療院所和機構、有名有姓的具名醫師,這些查得到來源出處的資訊才經得起驗證,避免那些連作者和來源都查不到的坊間謠言。
【民主制度仰賴專家與公民的溝通】
除了上面的討論之外,作者認為一個良好的民主制度,得仰賴專家與公民保持良好的溝通,才不至於讓不尊重專業的民粹主義崛起,進一步惡化成極權主義。這個觀點讓我重視到這件事情的嚴重性。
作者在書中這麼說道:「專家與公民的關係,就跟絕大多數民主制度下的互動關係一樣,都建立在互信的基礎上。一旦這樣的基礎崩解,專家與公民就會變成交戰的兩方。一但事態朝此方向惡化,民主本身就可能陷入死亡漩渦,進而讓暴民政治或由技術官僚把持的精英統治,變成迫在眉睫的危險。這兩種終局都是威權統治的變形,也都是美國現狀所面臨的重大危險。這就是為什麼專家與公民關係的崩解,就等同於民主制度的失能。」
對應到台灣的社會狀況,這段評論值得我們作為警惕。歷史上平民的資訊量不足是一碼子事,專業知識又是另外一個問題。現在有問題的不是大家對於知識體系無視,而是大家對於知識體系抱持敵意。專家必須更加謙遜地傳達知識,公民必須提高自己對知識的自覺。
【後記:不敵對,造橋梁】
我認為《專業之死》這本書是寫給所有現代人看的必讀之書,無論你自認為是專業領域中的專家,或者你只是一個像我一樣普通的平民百姓,這本書都會帶給你不同於以往的觀點。更進一步,讓我們認識民主制度和數位浪潮的結合之下,身為個人該如何保持冷靜和理性,扮演好自己身為公民的角色。
我透過這本書學到的事情,就是除了跟著大眾搖旗吶喊「專業已死」這個選項之外,我還能有別的選擇。回顧到我自己能做出的貢獻,就是在專家和公民之間搭建起一個「橋樑」,透過部落格和Podcast傳遞我看到且認為正確的資訊,保持謙遜聽取來自各方的意見,讓知識的傳播足夠廣泛,並且時時保持優化。
一支民族若想自治,就必須要先武裝自己,而知識的力量就是他們最好的武器。
-美國第四任總統詹姆斯.麥迪遜(James Madison)
接地氣 副作用 在 跟著黑羊遛小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苦命臉變好命臉
#不用電音波痛個半死靠針灸也能改善下垂臉
😍感謝麗馨中醫診所沈醫師的好技術救了我的下垂右臉XDD
想要青春漂亮,時下最流行的就是電音波拉提!! 但嘗試過電音波的人都知道,整個過程是超級痛!!!! 每一發都像是被橡皮筋彈臉,又燒又痛! 而且還會被建議不能全身麻醉(因為很怕施作時完全沒反應沒跟醫生喊痛,一旦音波能量太高,還會導致皮膚燙傷起水泡)~~
沒想到利用 麗馨中醫診所 微笑顏面針也可以達到跟電音波同樣的效果!!! 重點是完全不會痛,因為它的針頭比頭髮還細!!! 入針時幾乎是無感!! 只有醫師在用針頭微調刺激深層肌肉時,會有刺刺麻麻跟酸酸的感覺~ #完全不需上麻藥!!
這次的經驗比我之前去打電音波又是厚敷局部麻醉跟吃止痛藥還是飆淚的經驗好太多啦😍😍😍))))
美顏針的起源是韓國慶熙大學教授宋貞和醫師發明,利用針灸治療顏面神經失調患者的臉部時,除了可以改善嘴歪臉斜、臉部不對稱,扎完針的臉部皮膚也更澎潤緊緻!!! 宋教授進而提倡利用美顏針,去刺激我們的肌肉、筋膜、經絡、經筋、皮部,達到恢復皮下的血液循環、皮膚彈性,以最自然的方法使皮膚恢復彈性!!!
而麗馨中醫診所的沈瑞斌院長,身為宋教授的台灣首席嫡傳弟子,也特別去韓國學習這個需要超高精致度的技術,特別引進台灣造福愛美的女性~~~~~~~~~~
微笑顏面針的特色就是
✅超自然:可以無聲無息偷偷變漂亮XDD
✅幾乎沒有副作用:有別於化學注射或人工填充物,最多就是輕微小範圍的瘀青。
✅持續施針更有效:因為不只是單純刺激皮膚,而是藉由刺激皮下的肌肉筋膜來達成深層血液循環的改善,所以不是單一次的刺激可以根本治療。跟電音波一樣需要持續施作維持下去喔!!
✅不太會痛:美顏針因為使用特殊的針具,所以可以減輕疼痛,甚至有輕微的麻醉效果。
✅可以直接回到日常生活:整型手術要絕對休息7日,但沈醫師的好技術可以讓你做完立刻變更美!!
✅提拉臉部、氣色變健康:以一般整型的方法改善皺紋的話,通常無法同時改善氣色;美顏針是讓肌肉、軟組織、皮膚同時變健康,這種施術方式,一舉兩得。
上次跟大家說我因為長期骨盆歪斜又有長短腳造成我臉部肩膀也都不對襯,這次沈醫師特別幫我加強提拉我的右半臉,施針前沈醫師都會先用儀器幫你偵測皮膚的毛孔、皺紋、暗沉、細緻度等膚質狀況! 施針完除了右半臉明臉提拉上去! 皮膚也更澎潤明亮! 抬頭紋的機器驗證指數 #從32分進步到90分!!!!!!!! 非常神奇!!!!
俗話說西醫治標,#中醫治本。針灸這種傳承已久的好技術演變到沈醫師手上又變得更精細,一般熟練的中醫師學穴位下針大概只要一兩天的功夫,但微笑顏面針因為是用0.10mm~0.14mm比頭髮還細的細針,所以手必須更穩!! 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針數要還要密!! 如果針扎得不漂亮,效果也會打折扣,所以麗馨中醫診所的醫師要下針前,都需要受半年密集的技術訓練才能合格登場!! 沈瑞斌醫師更強調他的技術就像是 #在臉部刺繡 一樣精緻需要耐心 <3 施針完護理師不只細心幫你膚面膜,還會來個全臉按摩加強保養! 最最重要的是,還會立刻送上一瓢超厲害的瓊玉膏幫你補充膠原蛋白(對婦科也很好,享受孕的吃這個也很棒)~~~~~~ 離開時建議再帶上沈醫師親自熬煮的拱辰丹回家加強養生!!
沈醫生是很希望能由內而外幫大家好好調整好體質的好醫生,我們當天聊了很多包含他很積極在幫女生做不孕治療、孕前養生,他老婆兩胎孕程的調理跟產後月子調理都是他一手包辦的! 甚至怎麼幫老婆減緩她孕吐的不適,看他這麼疼老婆我都覺得好感人! 麗馨中醫診所的秦佳鈴副院長也是親切又超有耐心,如果各位媽咪會怕跟男醫生看婦科尷尬,也可以去找秦醫師諮詢看看啦! 我這次去麗馨門診都掛的滿滿滿!! 建議去之前可以先打電話去問問,才可以節省排隊時間喔!
更多心得跟照片可以參考我的詳細文章
✅🔜 https://beheap.pixnet.net/blog/post/33057151
我還推薦了我的親家母小飛媽去試試看有多神奇,但我猜飛媽是仙女,太美了效果可能沒有我突出XDDD 大家來看嘴歪臉斜兩臉不對襯的黑羊文章比較接地氣哈哈哈哈哈🤣🤣🤣
接地氣 副作用 在 接地氣副作用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關於「接地氣副作用」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消炎、止痛、助眠……「接地氣」真能治病,還是瞎掰?|天下雜誌2019年11月25日· 你有沒有「接地氣」? ... <看更多>
接地氣 副作用 在 接地氣副作用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關於「接地氣副作用」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消炎、止痛、助眠……「接地氣」真能治病,還是瞎掰?|天下雜誌2019年11月25日· 你有沒有「接地氣」? ... <看更多>
接地氣 副作用 在 郭葉璘的公開專頁- 「接地氣」的注意事項...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但好東西仍有「適應期」或副作用,還是要提一下才會安心! 主要分為兩大類,一個是「暈地氣」,另一個是對現有「服用藥物」功效的影響。 1、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