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是很幸運地,早前疫情沒太嚴重時,教班的工作也算是完成了幾班,找回了一些上課的相片。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 《Life Rider》生涯規劃活動計劃,「當興趣‧當職業」興趣體驗及職業導向探索活動:西式烹飪班 —— 法國藍帶雞扒
教育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即使你是導師身份也能從學生身上學到東西,這叫作「教學相長」🙂
📍 聖潔會靈風中學
【學生作品|法國藍帶雞扒】
法國藍帶雞扒(Poulet cordon bleu)是一道法國料理,聽聞當時由法國藍帶廚藝學院裡的師傅發明的,概念就是夾入火腿和芝士的炸雞排,小孩子很喜歡的一道菜。技巧是要把雞胸用完美的切開、捶打、再放入餡料,外皮炸至香脆,惹味香口。切開雞肉捲時,瞬間滿滿芝士就傾瀉而出,讓人食指大動😋
份量:
2人
材料:
去皮無骨雞胸肉 ---------- 1塊
火腿 ---------- 1至2塊
水牛芝士 ---------- 2塊
醃料:
鹽 ---------- 1/4茶匙
黑胡椒 ---------- 1/8茶匙
上粉:
麵粉 ---------- 1杯
蛋 ---------- 2隻
麵包糠 ---------- 適量
做法:
1. 首先預熱焗爐180°C。
2. 用廚房紙巾擦乾雞肉表面水份,先把肉上多餘的脂肪切除。
3. 將雞胸肉打橫中間切開成蝴蝶型 (Butterfly cut),不要切斷。
4. 醃雞胸肉放入雪櫃冷藏最少醃30分鐘至1小時。
5. 再在雞胸肉上面和下面各鋪上一張保鮮紙,用煲底或肉捶平均拍薄和擴大。
6. 將火腿和水牛芝士放入雞胸肉內。
7. 用保鮮紙卷起,左右兩邊打結,放入雪櫃冷藏約1小時至定型。
8. 拆開保鮮紙,雞肉捲依序沾上麵粉、蛋液、麵包粉,備用。
9. 放入180 °C油鍋,炸至兩面金黃色,放在廚房紙上隔油。
10. 因應雞肉捲的厚度,可再放入焗爐焗10至15分鐘或直到內裡雞肉熟透,取出稍為放涼。
11. 然後切塊上碟,即可享用!
👩🏻🍳蜜兒小貼士:
• 購買雞胸肉時盡量買到大塊和新鮮的雞胸肉,切開成蝴蝶形時就會容易掌握。
• 蝴蝶切割法(Butterfly),可以應用在雞胸、豬扒、魚片等等食材上。
#蜜兒廚房 #mabkitchen #蜜兒 #女廚 #香港廚師 #藍帶雞扒 #烹飪 #法國菜 #法國料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萬的網紅Day Day Coo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廚房》 – Felix Wong & 蚊 DayDayCook繼續走入城中大小人物的家中,為你探索他們廚房的故事! 今集主角——咖啡店老闆Felix Wong視咖啡店為第二個家,走進他的咖啡夢發源地Café Corridor,這裡的廚房用具設備比真正的家要齊全得多,他甚至在這裡遇上他...
探索廚房相片 在 麋鹿太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旅行就是一連串的不可預期才變得有趣】
是不是常常有一種經驗,覺得所有的事情好像在一瞬間都失去了自己的掌控?
我們會感到慌張、不知所措⋯⋯
因為我們對於未知充滿恐懼。
旅行中更是。
必須要承認的是,很多的旅程,在正式開始之前,就已經在我們的預演中結束了一回。我們用各式各樣的方法在事前來獲取所有旅途上的風景和資訊,我們知道,「那個點值得停留,那些則不」;我們知道,「站在與這張相片同樣的角度,你就能拍下一張屬於你曾經在此的最佳證明」⋯⋯
所以,比起計劃中的旅行,有時我們更期待的是那些不可預期、未知的發生。
週末兩天,在老城區有一連串的探索活動,人們手上都拿著一張集點卡,在老城的各個店裡穿梭收集印章,我們自然也加入了這個活動。另外,他們還設計了一份關於該區歷史的作答題目,答案從區內的古蹟說明、到當地歷史人文的發展都有,是一份連當地人都會覺得有挑戰性的系列問答。
我們則拿著這張問卷作為藉機探索的藉口,大膽的走進那些平常不可能走入的巷弄。
眼前走來一位頭髮花白,目測至少有七十歲的老先生。
身高一米七以上,穿著襯衫,上排的扣子打開了至少三個,整個胸膛在風中若隱若現,自然散發了一種瀟灑的世外高手氣場。
我們拿著手上的題目,具足了合理向路人搭訕的理由。兩人同時對他投以一個熱切的眼光。果然,在我們預期下,他接收到了我們的暗示而停下腳步。就當我們才正要開口時,他先說話了。
「嗨兩位!從旁邊的叢林鑽進去,可以看到我創作的藝術品喔!為了避免你們錯過,所以我先提醒你們一下!哈哈!」
什麼?原來他不是被我們的眼神攔下,而是,他發現了「難得會經過這荒涼小路的觀眾」而攔下了我們?
我們不甘示弱的趕緊指著手上的問題詢問,他拿出一副老花眼鏡看了看後,微微皺眉,「在旁邊那條路的盡頭,你可以找到你要的答案。」他保留的回答,更顯得一種高深莫測。
揚長而去的背影,加深了我們對於他藝術作品的好奇。
走進不起眼的湖邊森林,小徑旁的雜草幾乎將原本就已狹窄的路跡淹沒,忽然間,兩旁彈出了幾道刺眼的光線折射,「這是什麼?」
「是⋯⋯拋光的器皿?不對⋯⋯正確來說,是一個個由各式拋光金屬堆疊而出的作品!」這些作品的組合都是由具光澤的金屬,如不鏽鋼碗、燈罩、金屬餐具,以某種形式疊合而成。當它們一直排開在湖邊的亂草堆上,這裡就是它最天然的展場空間,「這根本是奇材」我們在心裡驚呼。
正當我們來回不斷欣賞著這些創作時,身後再次出現了他的聲音。
「你們要不要進來我家看看?」顯然是一個熱切的邀請。
慨然赴邀。
原來,他是一個居住在湖邊組合小屋的藝術家。在這僅有幾坪大的空間裡,看似狹小,生活中的必備品卻是一應俱全。他所謂的客廳和廚房,實際上就是屋內不到兩公尺的角落,另一側,加高的床架則用來增加額外的收納空間,「我還有烤土司機喔!」他得意的說。
裡頭有各式各樣他的作品,以及一些持續創作中的未完成品,「我對於任何會反射光芒的東西都沒有抵抗力。」他略帶難為情的說。
下一秒,他又領著我們到屋外,向我們展示了更多的「反射體」。
終於,在完成了一場私人的藝術導覽後,我們也得要出發繼續上路找尋我們的答案。
「有機會見嘍!祝你們好運!」
再次完成一次「亂入別人的生活」!
*圖為藝術家收集的其中一台校車,改裝成露營車,實在是不好意思拍人家的藝術品,只好遠遠的拍一張。剩下留給大家自行想像.....
探索廚房相片 在 麋鹿太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旅行就是一連串的不可預期才變得有趣】
是不是常常有一種經驗,覺得所有的事情好像在一瞬間都失去了自己的掌控?
我們會感到慌張、不知所措⋯⋯
因為我們對於未知充滿恐懼。
旅行中更是。
必須要承認的是,很多的旅程,在正式開始之前,就已經在我們的預演中結束了一回。我們用各式各樣的方法在事前來獲取所有旅途上的風景和資訊,我們知道,「那個點值得停留,那些則不」;我們知道,「站在與這張相片同樣的角度,你就能拍下一張屬於你曾經在此的最佳證明」⋯⋯
所以,比起計劃中的旅行,有時我們更期待的是那些不可預期、未知的發生。
週末兩天,在老城區有一連串的探索活動,人們手上都拿著一張集點卡,在老城的各個店裡穿梭收集印章,我們自然也加入了這個活動。另外,他們還設計了一份關於該區歷史的作答題目,答案從區內的古蹟說明、到當地歷史人文的發展都有,是一份連當地人都會覺得有挑戰性的系列問答。
我們則拿著這張問卷作為藉機探索的藉口,大膽的走進那些平常不可能走入的巷弄。
眼前走來一位頭髮花白,目測至少有七十歲的老先生。
身高一米七以上,穿著襯衫,上排的扣子打開了至少三個,整個胸膛在風中若隱若現,自然散發了一種瀟灑的世外高手氣場。
我們拿著手上的題目,具足了合理向路人搭訕的理由。兩人同時對他投以一個熱切的眼光。果然,在我們預期下,他接收到了我們的暗示而停下腳步。就當我們才正要開口時,他先說話了。
「嗨兩位!從旁邊的叢林鑽進去,可以看到我創作的藝術品喔!為了避免你們錯過,所以我先提醒你們一下!哈哈!」
什麼?原來他不是被我們的眼神攔下,而是,他發現了「難得會經過這荒涼小路的觀眾」而攔下了我們?
我們不甘示弱的趕緊指著手上的問題詢問,他拿出一副老花眼鏡看了看後,微微皺眉,「在旁邊那條路的盡頭,你可以找到你要的答案。」他保留的回答,更顯得一種高深莫測。
揚長而去的背影,加深了我們對於他藝術作品的好奇。
走進不起眼的湖邊森林,小徑旁的雜草幾乎將原本就已狹窄的路跡淹沒,忽然間,兩旁彈出了幾道刺眼的光線折射,「這是什麼?」
「是⋯⋯拋光的器皿?不對⋯⋯正確來說,是一個個由各式拋光金屬堆疊而出的作品!」這些作品的組合都是由具光澤的金屬,如不鏽鋼碗、燈罩、金屬餐具,以某種形式疊合而成。當它們一直排開在湖邊的亂草堆上,這裡就是它最天然的展場空間,「這根本是奇材」我們在心裡驚呼。
正當我們來回不斷欣賞著這些創作時,身後再次出現了他的聲音。
「你們要不要進來我家看看?」顯然是一個熱切的邀請。
慨然赴邀。
原來,他是一個居住在湖邊組合小屋的藝術家。在這僅有幾坪大的空間裡,看似狹小,生活中的必備品卻是一應俱全。他所謂的客廳和廚房,實際上就是屋內不到兩公尺的角落,另一側,加高的床架則用來增加額外的收納空間,「我還有烤土司機喔!」他得意的說。
裡頭有各式各樣他的作品,以及一些持續創作中的未完成品,「我對於任何會反射光芒的東西都沒有抵抗力。」他略帶難為情的說。
下一秒,他又領著我們到屋外,向我們展示了更多的「反射體」。
終於,在完成了一場私人的藝術導覽後,我們也得要出發繼續上路找尋我們的答案。
「有機會見嘍!祝你們好運!」
再次完成一次「亂入別人的生活」!
*圖為藝術家收集的其中一台校車,改裝成露營車,實在是不好意思拍人家的藝術品,只好遠遠的拍一張。剩下留給大家自行想像.....
探索廚房相片 在 Day Day Coo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廚房》 – Felix Wong & 蚊
DayDayCook繼續走入城中大小人物的家中,為你探索他們廚房的故事!
今集主角——咖啡店老闆Felix Wong視咖啡店為第二個家,走進他的咖啡夢發源地Café Corridor,這裡的廚房用具設備比真正的家要齊全得多,他甚至在這裡遇上他的太太蚊,拍拖、求婚、結婚派對,這個廚房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這次示範的8號風球薄餅,亦是在這間咖啡店誕生,包含著他與太太的難忘回憶。
《點滴咖啡情緣Felix & 蚊》:http://www.daydaycook.com/article/tc/details/3251/index.html
[廚房大募集]
如果你都有個花咗好多心思嘅廚房,想同大家分你的故事,快將你家廚房2張相片寄去MyKitchen@DayDayCook.com,就有機會成為我地嘅主角!
查看完整文章:
http://www.daydaycook.com/article/tc/details/3251/index.html
For article in English:
http://www.daydaycook.com/article/en/details/3251/index.html?
Follow us on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daydaycooker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daydaycoo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