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時代,戶外餐廳,成為主流》
*圖1-3:荷蘭篇
去年五月,當時還沒有疫苗:為了挽救服務業:阿姆斯特丹藝術中心 Mediamatic 發起了一個名為 Serres Séparées 的概念:河邊放置了五個與花房溫室類似的五角形玻璃房子,每間小玻璃房只允許同一家庭的食客用餐,保持相對安全的社交距離。
餐廳侍者們以長木板就把菜遞進玻璃房內,每個玻璃房子的空間既公共又私密。
早在疫情初,Mediamatic 已購買了這些玻璃房子,疫情蔓延後,它們「希望拯救」餐廳業者。Mediamatic 希望這個概念,能成為其他餐廳和咖啡廳在疫情中的創意借鏡。
*圖4-8: 美國篇Soho House
創始於 1995 年的 Soho House 原本是一家只對創意人士開放的會員制俱樂部,每到一個城市,Soho House 便將當地的特色融入裝修風格中。
Soho House Austin 是該品牌在美國南部的第一家,德州Soho House Austin 將現代風格與西班牙傳統風情融於一體,俱樂部陳舊的戶外美感中,即使疫情,也保持了溫情。
*圖9-15: 越南篇
這裡是越南最大的自然保護區菊芳國家公園。餐廳特別蓋了一個16 公尺高、18 公尺寬的竹子圓頂建築,座落湖面小島上。群山腳下建一座餐廳,Vedana 餐廳四周風掠過湖面,成為東南亞最美的戶外餐廳景點。
*圖16–20: 美國加州Napa Valley
美國加州一家釀酒廠去年將倉庫改成遊客中心。這家酒廠將品酒室搬到了戶外,各種類型的餐桌椅潛藏於草叢、花叢間,它們被命名為「House of Flowers」。
*墨西哥篇:21-23
Lo Sereno 是一家位於墨西哥靜謐漁村的設計飯店。這裡度假的方式有很多,衝浪、曬日光浴,或是在酒店的戶外餐廳 La Terrazza 。
La Terrazza 是一間露天餐廳,被黑色無邊泳池包圍著。竹編、藤編的手工座椅是一種「原始森林的優雅」,餐廳主打墨西哥概念美食,只用當地最新鮮的天然食材,同時傳遞食物哩程的理念。
* 墨西哥港口邊日式侘寂餐廳 24-31
這家名為 Kakurega Omakase 的餐廳位於墨西哥港口城市,是Escondido 飯店的餐廳。
「Kakurega」日語中意為藏身之處,或避難所,與酒店名「Escondido」的西班牙語意思類似。
餐廳承襲了酒店的茅草屋頂,把自己「隱藏」其中,頗有禪意。大大的茅屋頂下是木框架結構,這是當地的傳統建築方式 palapa,整個餐廳將日本與墨西哥的特色融合一起。
* 紐約篇:華麗羅馬柱支撐的半露天餐廳
BOCCE Union Square 32-ending
紐約的 Bocce 餐廳 2018 年開業。
它由一座頗有歷史感的石頭亭子改造而成,巨大的羅馬柱頂端有精緻的雕花裝飾,是餐廳的視覺重點之一,並支撐起餐廳一側的半露天用餐區。
另一側的羅馬柱之間,安裝了薄荷綠色的百葉窗,這是室內的另一個視覺亮點,中和建築原本羅馬風格的華麗感,讓用餐更輕盈。下午的陽光從薄荷色百葉窗滑進,樹上的鳥鳴聲與旁邊球場的擊打聲混合時,你或許會產生不知身處何處的奇妙感。
今年 5 月,Bocce 餐廳被另一家餐廳 FREEHOLD 接手,FREEHOLD 沿用了 Bocce 當初的設計。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900的網紅MelonBun蜜瓜包,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嗨~我地係蜜瓜包! GFRIEND又出新歌了~ 這次是Crossroads~交叉路的意思~ 很喜歡小女友的編舞呢~ 尤其是交叉路的部份~ 但是跟GFRIEND平常的歌一樣 演奏起來果然是很難呢QQ 每次GFRIEND歌的CHORD都讓蜜瓜十分頭疼呢TT 但是最後還是儘全力完成了這首GFRIEND的C...
掠過天邊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林達陽〈永恆的夏日海岸相見〉(節錄)
沒什麼特別的理由,只是希望完整保存這個從前住過的房間,但願有人推門進來時,能夠覺得放心、覺得真實:知道憤怒失落與迷惘渴求都是尋常,誰都傷痕累累,誰都心裡有愧;知道這些年來透過詩,我或許沒有找到解答,但我沒有忘記這些事情,而且全心珍惜,希望你也不要輕易放棄。
青春這麼短,短得一念之間就能永恆,一念之間就要消逝。但總有一些虛妄而難以明證的什麼,遠遠超越我們所能敘述的規格而存在著,讓我能與自己的想像無限博弈,不懈的纏鬥,永恆質疑與相信,如同十年之前,也如同十七歲的每一天。對我來說,這仍是屬於我的虛構的海。燦爛夏天年復一年,衣襬飄揚,海堤綿延,彷彿只要願意,隨時可以重新深入風暴與夢境的核心,那裡始終有一首歌,或一個人,或更好的事,更完整的自己,在沉靜而善意的等待,彷彿我從來沒有離開。
每次詩集的出版,都是許願──流星一次次掠過學院廣場漆黑的上空,曙光照亮東海岸雪白的浪沫,南方又進入明朗的夏天,暴雨和浪潮過去以後總會再來。我願意一次又一次,回到那片存在也不在的海濱,鼓足勇氣,心裡大聲呼喊──像是站在世界的中心,也能直到世界的盡頭。
不知道此刻你在哪裡。好久不見。一如十年前約定的,我仍在這裡。永恆海岸無甚改變,這一次,我仍然希望你能看見。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林達陽 創作,粉專 林達陽
#陳日瑒 手寫,Instagram:theway2017
※本篇收錄於林達陽詩集《#虛構的海》,為再版之序文(逗點文創結社,2016年7月十週年版)
※林達陽〈真實的海向我展開〉
收到消息時,我人正在旗津,面向外海的沙灘上,滑開手機收信。出版社告訴我,《虛構的海》十周年的版本,就要絕版了。
⠀
其實是預料中的事情。我把手機放回口袋,穿過沙灘,往海的方向走。太陽在往下掉了,金色、熱切的世界慢慢暗下來。可能是我的錯覺。海浪的聲音好像變得比較清楚了。
⠀
◆
⠀
《虛構的海》是我的第一本詩集,收了大學時所寫的多數作品。寫下裡頭的第一首詩時,我甚至還沒有自己的機車。那時去海邊,如果不想受公車時刻與站點限制,我只能騎單車,得非常奮力,才能往前一點點,海在視線遠方遼闊地展開,閃著銀色的、劍鋒一般的光芒,下坡時我喜歡放開手,海風兜滿衣袖,只是這樣一點點速度,身體的感覺就像飛翔。那樣脆弱又飽滿、年輕的感覺,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
那也是寫詩的感覺──但卻不是出版詩集的感覺。《虛構的海》的出版契機很突然,那時決定出書,單純想挽救我們一個過度天真熱血的南方獨立出版團隊(正處在經費就要花完、迫切得賺回一些錢的尷尬時間點,同時,也正是大家紛紛長大、終不可避免各奔前程的前夕)。我全無心理準備,有一個太想珍惜的天真理想,就不得不在別處妥協。那些北上唸書、浸陷在漫長冬日雨季裡的憂鬱,那些受了傷、像一頭驚慌的小獸一樣憤怒碰撞的痛覺,都在無暇修改的詩裡完整保存下來。
⠀
「經過時間和許多人事的磨洗,我仍願意繼續善意地面對那時湧動的所有熱望──即使無法看見但我相信,某些謎底自始至終都在這裡,充滿能量,值得在意,可以追求。在真實的世界與風景之間,我將恆常為自己保有這片虛構的海。如果你在、你來,我希望你能看見。如果你不在、不曾前來,我也希望你能看見。」
⠀
這是詩集的後記。那時以為自己寫的是快意與心甘情願,現在看,才能察覺自己的驕傲和感傷、以及很多很多的故作堅強。
⠀
後來因緣際會,研究所的學長創業了。我把碩班時的詩作集結成《誤點的紙飛機》交由他出版、得到重視和許多祝福,很快就賣完幾個刷次、絕版了。再晚一些,我也選擇把十周年新版的《虛構的海》交給學長。想著,詩都放在打開我學詩眼界的研究所人們這裡,是多好的一件事。
⠀
⠀
◆
⠀
但事情越好,在時間裡耗損消逝就顯得越殘忍。
⠀
中間經歷太多事情了。我的研究所停招,指導教授過世,我辭去工作從台北回高雄、再連高雄的工作也辭去成為自由作家。詩少寫了,散文也漸漸磨去稜角,社會參與角色更多,自己變得好少、好小。以前熬夜為了抵抗和快樂。現在熬夜都在偷閒與感傷。
⠀
《虛構的海》版權遲早要到期,學長也提過出版社必須轉型了。斷斷續續聊幾次,心裡知道絕版是必然的事。絕版也未必不好,絕版意味著重新開始、可以成熟地重說故事。但我真不喜歡。事事都必須完整、什麼都得有詮釋,真的令我萬分疲倦。
⠀
我們抵達以前夢想的「社會中堅」的位置了。但為什麼感覺,好像仍然站在迷茫的海邊呢?
⠀
從此要有一段時間,我是一個沒有詩集在市面上流通的詩人了。這聽起來的意思,好像要變成一個想不起年少燦爛時光、總在小心迴避尷尬糗事的成熟大人一樣。
⠀
◆
⠀
收到最後那封確認通知信時,我正走過沙灘,靠近海邊。天邊大面散開多重色彩的光芒,浪花踴躍著、像是雪白蹦跳的小貂或小狐,海在後方,巨大地遠遠超出我所能形容──像是無盡的深藍紙頁翻動、像是神的藏青色長袍攤開寬大衣擺、像是深夜裡音樂無盡重複演奏、像是沒有辦法重來的懊悔、像是遲遲不能確認的懷疑和直覺……
⠀
但不知道是不是「《虛構的海》絕版」這個消息帶來的暗示,我總覺得,動用再多形容,我都無法無法正確形容我此刻的感覺:海就只是海。站在海邊,我有話想說,但苦無詞彙,同時竟又覺得非常安慰。
⠀
可能晚了很多,拖延很久,我終於接受,這就是告別了。青春、少作、對大洋彼方的浪漫想像,總有一天要告一段落。面對成熟的人生,面對中年,這次我沒有恐懼,並且真心覺得感謝。
⠀
接下來要去什麼地方呢?
⠀
站在海邊,世界彷彿沒有任何限制,宇宙無限奧秘,事事皆有可能。真實的海的氣味、複雜的聲音、難以描述的顏色、溫度、質地、觸覺甚至味覺──複合混亂的感受我還沒有能力理解,但「無法理解」,或許就是最好的準備。
⠀
這樣真實的海要告訴我什麼呢?拿掉所有過往附會的想像,回歸一個大海邊小小的看海的人,我好像又回到小孩的身體裡。
⠀
對於未來,這次我非常期待。
⠀
(收錄於《#小日子 08月號/2021》,引自作者粉專)
掠過天邊意思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穿梭於複疊時空的精靈――李蘋芬新詩的時間敘事,以〈白色的門〉、〈在母親的房間〉與〈那樣的人〉為例 ◎蔡牧希
前言
李蘋芬於2019年4月底出版第一本詩集《初醒如飛行》,集結多首得獎作
品以輕靈之姿迴旋於文字與韻律之間,光影時或乍現,譜出意象的多重交響之曲。
詩人自言:「詩意的發生總是從譬喻開始,因此詩集名以譬喻形式呈現。
『初醒』意味每一天的開始,都是面對世界的新穎開始,若古典詩表現了渾然飽滿的物我合一與同質性,現代詩中,更多的是我與世界協商和質疑的過程。藉由『飛行』一般的思想馳騁,以詩的形式,將外在世界轉化為內在風景。」(註1)
本文欲由〈白色的門〉、〈在母親的房間〉與〈那樣的人〉三首詩,探察詩
人如何沿著多重時序的敘事結構,飛行於碎裂的生活間隙,建構全新內在的風景,並將日常真實一一轉譯,投影到讀者意識之湖。
二、打開白色的門,進入更迷人的所在――一場真實的詩風暴
李蘋芬於2019年道南文學獎作家講座曾以「明天,我們把暴風雨搬進
來」為題,講述詩作的概念與呈現方式。她以瀨戶內海藝術季的作品Storm House為例,其設計概念,是讓群眾置身於日光燈閃爍的室內,以水瀑營造暴雨來襲的環境。
而「製造」具體風暴屋的呈現,就是詩人在作品「刻意營造」的概念。在詩人的刻意營造之下,「詩」可以構築某種空間、凝縮不同的時序。
「我坐在水中/水坐在白色裡面/白色的石頭。手臂。風箏。」開篇以水與白色的概念錯置,先破除讀者既有的概念認知,重新構建自我的詩空間。在「每一扇白色的門」之後,都有一個漂浮的世界,時間與空間在意念飛騰的瞬間,寂然解構。「我向棲身夢中的人們告解/白色在印象派裡翻灑/起身為瀲灩的雲/容易生皺/容易散」述說的是門後的世界。而開啟潛意識之門後,真實的告解逐步上演,如雲彩一般,既真實而又虛幻,正如陳義芝評析此詩:「彷彿宇宙洪荒無形的關卡,是時間、空間、形象、聲音所幻化──等待她開啟的渾沌之門」(註2)。
在思緒跳躍之際,令人不免質疑,究竟敘事的真實性何在?若詩篇的真實性
或敘事線無法被讀者理解,詩行只是作者孤獨的囈語。米克․巴爾
(Mieke Bal) 在《敘事學:敘事理論導論》(Narratology: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Narrative)提到:「真實的價值意思是在行為者結構範圍內,行為者的真實性。」(註3)
楊牧〈詩與真實〉:「虛與實,對一個持續完整的創作生命說來,彷彿又是實與虛,這二者矛盾相生,若有若無。」(註4)虛/實在時序的跳接之間恆常相生,在夢與醒的邊境,時間已悄然變形。
「總在寅時,我醒轉他方/當未知的神/赤腳通過/這一扇不再是門的門/這一葉,眠床如舟」。詩篇裡具體的時間點一旦出現,醒轉與眠夢之際的裂隙,即刻融合。詩人的想像不斷暈染真實生活,席捲真實的生活意識。
素材的時間跨度,可以區分為「轉折點」(crisis)與「展開」(developement)。所謂的「轉折點」(crisis),表示事件被壓縮進一個短暫的時間跨度; 「展開(developement)則「顯示出一種發展的較長時期」(註5),較為接近真實的生活經驗。
在此詩之中,詩人善於在短暫的片段時間內,孕育室內的風暴,並且消解醒與夢之間的疆界:「我總是醒來/伴隨暈眩/焰火自水中微微顫動/欲望在廚房的邊緣迸碎如蘋果/掉落。讓我們去喚醒/不識歌謠的女巫/去潛水,去跳舞,去推開/每一扇白色的門」
白色是所有光線的總和,也是生活現實的各式光譜。當酸甜苦辣所有的生活知覺,在詩人的筆下凝於此時間的轉折點,我們終於在生活的深淵,找到一處夢與生活的棲息地,不僅打開潛意識的大門,也讓內心的風暴有一個真實的出口。
三、打開白色的門,進入母親的房間—―新的空間維度
李蘋芬〈在母親的房間〉一詩,在人物繪像之外,打造出另一個時間維度的
空間。「母親住進來以前/我安置每一件傢俱/她的地圖漸小/從窗台開始,學習樹的學名/生衰的方位與影子/默記不同深淺的蟲蝕」詩人有意識地藉由擺設,安排空間的語義內容(註6)。在敘事結構中,空間可以「靜態地」(steadily)或「動態地」(dynamically)起作用。詩題〈在母親的房間〉,以靜態空間的形式奠定主題化的固定結構。生命與衰亡、光與影的對位關係,在時間光譜上,拉開時間的縱深。而蟲蝕所暗示的時間線索,讓時序隨著詩句往回追溯,同時沿著語意順流而下。
「她住進公寓房子/我的眼睛像她,鼻子不像/在母親的房間/神祇有人的知覺,祂們橫臥,戀愛/與貪嗔。她給我平安與永恆的錯覺/我們一起簡居防火巷/走進傾斜的頹牆,我們一起生活/乾燥,而顯得一致的日常/沒有燭火甚至沒有風」
「母親」進入房間之後,「我」的出現,終能進一步為人物形象定錨。但詩人並未在「母親」的人物特徵上做更多定義,反而打破時間序列,將神祇降為與「我們」同為眾生,有愛恨貪嗔;又或將我們提升與神祇同高,進入靜謐的平安與永恆。因此,時序的交錯將過去與未來混而為一(註7)。在「乾燥,而顯得一致的日常/沒有燭火甚至沒有風」的寂靜裡,「房間」成為靜物畫式的描述,並將場面凝固起來(註8)
詩的第三、四小節中,「房間」成為背景裡模糊的環境。「睡眠的海洋高溫擴張,漫淹記憶的窪地」,隨著睡眠漂流,詩篇的「母親」從單一人物形象,衍伸為母語、土地或國家的象徵:「(她曾是,其他孩子的母親/她曾有,海峽另一端的生活/方言走音成一千種聲腔/我的舌已不能模仿)/她在北方的炕上烘起一爐子熟爛的冬/她曾圈養一群雞,一座黃土院子」,描繪出母親的群像。眾多意象的聚集,在第五小節化為對原鄉的盼望:「她展開世界地圖/指出太平洋上突起的島,我們的島/它是疣,感到痛/它是密封的氫氣,兀自膨脹」,此處不住高漲的希望,在世界地圖上卻無所依傍,只能如氫氣球孤獨地飄浮,而後不知所向。
最後兩節的焦點,又回視到「母親」的人物形象上:「母親很少,從詩裡認出我/好像我同她一樣/都是鉛版上的一個姓名,被重複印刷/但是她知道嗎/每一次印刷/就像一樣的魔術背後有不同的呼吸」。在重複而單一的鉛板上,「詩」與「姓名」被賦予生命與呼吸,其語義與象徵不斷擴充,與「我」同步成長,逐漸遠離母親原本的認知。
詩的最末節:「我睡在母親的枕上/她把失眠遺傳給我/將我留在月台。不期然下一班車的來臨/讓空調把晨曦轉進來/輕輕的,輕輕⋯⋯」,將「房間」此一環境,悄然過渡為「月台」。已然失效的物理環境,亦將母親與潛意識海洋封存。在無眠的夜裡,「我」終於能擺脫單調的日常,期待晨曦輕輕地灑進來,重新組構自己的意義世界。
穿梭於複疊敘事時空——〈那樣的人〉
李蘋芬〈那樣的人〉(註9)一詩,綰合時間與空間的敘事變化,進一步臨摹眾生
的孤獨群像。
詩的開篇先解構「一般人」的組成:「大概有那樣的人/見過之後,錯身進入,不同建築/領子邊上,被他人的髮掠過/有那樣的人,為他編造集體記憶/鬆動鎖鍊般的骨節/以為就此可以碰觸,可以相視」。
這種跳躍式的人物臨摹的手法,如楊牧自述其「戲劇獨白」體的技巧:「我在使用一種詩的策略發展那特定的故事,但又不一定順頭中尾的次序呈現,二就像古來那些啟人疑竇,卻回味無窮的傳奇之類的敘事文學一樣,行於當行,止於當止,或發端於敘事末而徐徐倒敘或以跳躍的方式省略,銜接,有話則長,無話則短。」
是以「一條孤獨的線/如何複疊成空間/有時我不貪心,把誤認看作遊戲/揣想一種最好的遇見」在時序折返的敘事線上,人的物理特殊性已然泯除,進入到一個更高的時空精神次元:「後來,我談起拯救/無從抗拒質變,冰封的花和白日執念/某些默契懸在危險的線上/易脆,有時不可見」,在真實與隱密之間,生活與意識的碰撞,讓個人不斷產生質變。而詩人走在時空的鋼索之上,極度真實卻也隱密的心跡,多重意義的歧異性與不確定,正與詩的美學不謀而合。
結論:讓我們也成為那樣的人
李蘋芬靈慧地在時序的罅隙,擾動一場密室的詩風暴,讓讀者隨著思緒的
飛行,不自覺改變了日常的節奏。如此走在新的理解軌跡上,我們看似亦步亦趨,卻能在另一個日常的裂隙裡,搬進一場暴風雨,開始敘述自己的生命時空。
註:
1.李蘋芬,《初醒如飛行․序》,啟明出版,2019年4月
2.陳義芝,〈推薦序:插下一面風旗——讀李蘋芬詩集〉,收於李蘋芬《初醒如飛行》,啟明出版,2019年。
3.米克․巴爾(Mieke Bal) 《敘事學:敘事理論導論》,246頁。
4.楊牧,〈詩與真實〉,《一首詩的完成》,洪範書店出版,2011年,206頁。
5.米克․巴爾(Mieke Bal) 《敘事學:敘事理論導論》,頁250。
6.米克․巴爾(Mieke Bal) 《敘事學:敘事理論導論》,「空間方面的語義內容,可以像人物的語義內容那樣建立起來」,頁160
7.胡亞敏,〈敘述〉,《敘事學》,頁71
8.胡亞敏,〈故事〉,《敘事學》,頁165
9.李蘋芬〈那樣的人〉,發表於《聯合報》,2020-04-02。
--
美術設計:蔡牧希
圖片來源:蔡牧希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2/20210227.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李蘋芬 #人白色的門 #在母親的房間 #那樣的人 #時間敘事
掠過天邊意思 在 MelonBun蜜瓜包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嗨~我地係蜜瓜包!
GFRIEND又出新歌了~
這次是Crossroads~交叉路的意思~
很喜歡小女友的編舞呢~
尤其是交叉路的部份~
但是跟GFRIEND平常的歌一樣
演奏起來果然是很難呢QQ
每次GFRIEND歌的CHORD都讓蜜瓜十分頭疼呢TT
但是最後還是儘全力完成了這首GFRIEND的Crossroads~
希望大家會喜歡喔~^^
◇GFRIEND (여자친구) '교차로 (Crossroads)' M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x5TWKPE5sU
◇歌詞◆
在綿延的 Singing star
可以讓你聽見嗎
時間已暫停流淌 靜止在路上
那些平淡快樂時光 迷失在回憶流浪
又再次 在原地張望
卻還是 看不見方向
我的心 像快要徹底崩塌
感受著微風 佇立等待著能與你重逢
徐徐飄散的星光 仍然燦爛
思念仍然不知不覺充滿心間
每個回憶也觸動心弦
假如能有一秒掠過眼前
要尋找再遇見
再次回到你的身邊
在綿延的 Singing star
可以讓你聽見嗎
快粉碎的 Shining star
能打開你眼睛嗎
也許每一次的歌唱
引導相遇的船再啟航
想像著卻又會失望
這希望存於幻想
回憶在氾濫 一直留在這裡不再動撼
徘徊等待的不安 無法隱藏
思念仍然不知不覺充滿心間
每個回憶也觸動心弦
假如能有一秒掠過眼前
要尋找再遇見
再次回到你的身邊
找尋每個方向都從不厭倦
Guide to the sky
不管危險每一段路勇敢向前
只願總有一天能再見
奔跑跟隨著星光的泉源
一直期待明天再次回到你的身邊
在綿延的 Singing star
可以讓你聽見嗎
快粉碎的 Shining star
能打開你眼睛嗎
————————————GFRIEND (여자친구) '교차로 (Crossroads)'————————————
◇聯絡我們◆
Facebookˇ MelonBun 蜜瓜包 https://www.facebook.com/CoupleMelonBun/
Instagramˇ MelonBun https://www.instagram.com/melonbun/
Emailˇ xannab8624@gmail.com
◇蜜瓜包介紹◆
蜜瓜包是一對喜歡音樂、唱歌的香港情侶,想記錄和分享我們的音樂和生活~內容包括 K-pop 中文改詞,歌曲翻唱及Medley,韓國流行話題,情侶小遊戲,生活Vlog分享。
希望大家喜歡!:)
#여자친구 #GFRIEND #Cover #中字
掠過天邊意思 在 貪眠狐 Kenith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鏡泠風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kenith.producer
《Innocence》
作曲:重永亮介
編曲:下川佳代、重永亮介
日詞:Eir、重永亮介
原唱:藍井艾露
粵語同人詞:9主
翻唱:鏡泠風
中文歌詞:
祈盼要每天跟你渡過
若懼風浪 緊抱著我
不同生 可同心 向~亂世闖
我~永沒怕痛楚 時日過
餘下我 也未怕自己一個
你~也別要去躲 人掠過
殘局破 靠著你熱誠的火
披星戴月 再久 也未能看夠 (月白讀jyut2)
觀星看月 再清 也未能看透
心中理想 再少 也未能實踐所有
祈盼要每天跟你渡過
若懼風浪 緊抱著我
不同生 可同心 向~亂世闖
為世那壓逼使我就絕氣
看破世塵的卻是你
遙望前路 定會於天空高飛
留給彼此那絕美
人在塵俗有太多不捨詩篇 何不抄低永念記
嘆~故事沒發展 凝著臉 (凝讀刑)
忘掉笑 盼共你互相虧欠
你~會望向這邊 紅著臉
憑互欠 這段愛未能可剪
幾多痛楚 與傷 也未曾發覺
幾多意思 雨絲 也逗留我膊
此刻我青絲也因 你的愛逐漸捨割
前世有太多恩怨未了
現在不斷 相愛互勉
可同心 且攜手 結~伴每天
人世裏有幾多對是絕配
百句誓言終也後悔
唯獨頭上 盡染出蒼蒼飛灰
才可溺於愛夢迴
情愛若痛 又凍 叫你我並肩
人似木偶 自轉 叫你我上鏈
愛上後悔 艾怨 叫你我破損
我~該怎依戀?
無法再看天空與日月鳥
望著黑洞可會大笑
分離的 分遲早 愛~實太少
難免會有些痛傷恨或怨
對抗世塵 總會懦軟
無奈還是 尚有這滄桑深淵
填補這種愛憾缺
祈盼要每天跟你渡過
若懼風浪 緊抱著我
不同生 可同心 向~亂世闖
為世那壓逼使我就絕氣
看破世塵的卻是你
遙望前路 定會於天空高飛
留給彼此那絕美
人在塵俗有太多不捨詩篇 何不抄低永念記
*
Free music visualizer After Effects template by SoundVisible
http://www.soundvisible.com
https://www.facebook.com/SoundVis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