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能說,是希望你好好說——淺談台灣運動賽事與原住民的話語政治】
關於新聞標題或內文標籤化族群加上勇士/戰士形容的問題,親愛的漢人在IG已經針對媒體操作楊勇緯的手法進行回應,其中一個原則與倫理,就是如果族群標籤跟新聞內容上下文無關,就避免單獨片面呈現,避免刻板印象的疑慮。這裡我們常常收到很詭異的說詞,總有人聲稱這種提及是「驕傲」,驕傲何辜,為了滿足大眾的驕傲,選手需要被消費自己的族群認同嗎;驕傲何辜,我們從來沒看過其他領域的傑出人士會被同等標準冠上某某族某某律師、某某族某某院長,然後再加一個霸氣形容,雖然都是標籤化,但這至少回應了「為運動員加上族群勇士是一種驕傲」的說法——其實你們只看想看見運動領域的族群標籤與勇猛形象,其他領域就交給漢人驕傲吧。運動場域特別擅長放大這種勇士/戰士/王/后的競賽形象,男生有排灣族戰士,女生有泰雅族公主,這種媒體界習以為常的慣例,或說陋習,在這種標籤化的強化印象中,成為諸多學子求學期間面對教育現場的奇怪要求,限定未來發展之路,比如運動的迷思強調過這種由環境與文化形塑的自我實現預言,好像大家都往這條路那你就往這條路吧的想像,揭露了我們這次的主題。
不是不能說,是希望你好好說。看見原住民族的困境與運動員的努力,不要只是放上族群別就以為這是尊重。第一,人類學分類的族群不是我們辨認彼此的方式。以布農族來說,要介紹一個選手,你可以說他是來自Ispalidav的Talum;以阿美族來說,可以介紹Falangaw的Tana,請記得,在國家語言平等的今天,身為媒體與閱聽人,你本來就有義務去理解這塊土地上不同文化的內容,學會尊重的方法,取消平版的戰士/勇士/公主形容,這其實做好功課真的沒有很難。對那些習以為常的人來說,戰士/勇士已經是太平常的詞彙,所以加在族群前面無傷大雅,但正正好就是這些縱容,讓戰士/勇士對已經被強勢社群壓迫至近乎消亡時,藉由這種原住民族善意族群歧視,又加深了文化裡被扭曲的戰士/勇士意涵;而真正要上山去狩獵、採集織布的這些獵人與文化傳承者,卻又面臨著國家政策與歷史正義未回復的困境。對真正的戰士視而不見,對供你們消費的戰士講得好像錦上添花還招惹不得,這矛盾的運動賽事高潮,反映的就是台灣運動場域話語政治的極端諷刺,強勢詮釋與挪用。
另外,雖然我們在面對這種標籤化的指稱時,也會開玩笑回應「漢人選手得金牌」,不過在多數族群與語言思維強勢主導詮釋時,漢人選手本來就是一種平均值,位於話語階層的最上方,所以你不會看見有人講漢人選手,漢人就是如此自然、不是他者、不會被輕易物化,不必被媒體認為是需要「為自己感到驕傲」的一群,因為他們本來掌握的資源與話語權,就已經足夠驕傲。這就是既得利益者的處境。這種話語政治的其中一個例子,就是名字與族群的錯置。比如Giljegiljaw Kungkuan,回到台灣之後他的名字就轉譯為吉力吉撈·鞏冠,漢字單列,多數媒體根本不會提及那個以族語拼音更為正確且尊重他者的Giljegiljaw,有些還不忘在漢字後面註明漢名朱立人,好像單單漢譯省略族語還不夠一樣。省略理解他者名字/語言的時間,這在道德上是一種輕視與諂媚,輕視是以為漢譯譯名竟足以表現出這個人的族群認同,諂媚是以一種看得懂就好的譯名來沾光——「我知道你是吉力吉撈·鞏冠喔」,實則人家的名字,根本不是,也不應該只是漢譯唸法。
容我們重申,不是不能說,是希望你好好說。好好尊重身為原住民族的名字與出身,好好檢討你們最初入行時要求的真實性與準確性,避免個人觀點或偏見,讓新聞報導回到她原本的角色,一個公正客觀且獨立思考的第四權。當然,我們的監督與批判,也不會缺席。
排灣族語自我介紹 在 伍麗華|Saidai / Resere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忙裡偷閒寫了二篇序給助理交出去,助理笑說很驚訝我這個立委除了自己寫臉書、親筆寫推薦函,還親自寫「序」?哈哈,喜歡分享故事而已、只是不怕人笑而已啦!
#和平畫廊畫刊 序
2018年的春天,我從簡訊收到一幅畫,畫的是我耶,心情小複雜,有少許的害羞,多的是驚喜,並且包裹著竟然被人惦記的激動。
話說從頭,2010年我在泰武國小災後臨時校園認識了《和平畫廊》劉國樑、張文松二位老師。言談中得知他們多年來上山下海,融入當地人生活,一起收小米、挖竹筍,參加拼板舟下水慶典,於是畫作呈現的多是泰雅、魯凱、排灣、達悟各族的人文風土印記。
令我感動的是,畫家文松並不是科班出身,他是一個從小為了畫畫可以忘記吃飯的孩子,因而踏入早期的電影看板臨摹,但是這樣的繪畫工作只會讓生活陷入困頓。好朋友國樑,不忍畫家的熱情、才華就此停擺,於是帶著文松上山下海,朝自我創作之路邁進。
如今他們不但有自己的畫廊,常受邀辦展,作品也吸引不少大老闆、商界名人注意,主動上門買畫。
我很高興認識這二位喜愛原住民的朋友,但我萬萬沒有想到我是幸運的。2016年,我在地磨兒國小再次遇見他們,他們說「妳做原住民教育,很想畫一幅學生圍繞在妳身邊的樣子。」
2018年,我已經借調在縣政府原民處,收到的這幅畫並沒有學生圍繞在旁,但是國樑說:「文松說畫妳抱著陶壺望向遠方更有意境。」我聽到這句話特別震驚,因為只有真正認識原住民文化的人,才明白陶壺所代表的意義。
2020年對我來說是新的階段,欣聞二位老師的和平畫廊要出《和平畫廊畫刊》,在此謝謝和平畫廊在綜藝化、市場化、宣傳化的時代,帶給我們一股單純的力量,透過畫筆記錄台灣原住民族的美好。祝福和平畫廊四面八方、開刊大吉、店門昌盛,帶給我們更美麗的新視界!
#Vikung的昆蟲世界 序
聽說Vikung即將出版一本書,要我猜是什麼書?肯定是關於昆蟲的書啊!果然,12歲的宥勳,畢業前夕決定將六年來對於昆蟲的觀察與實作心得,集結成《昆蟲世界》分享給大家,也做為對自己負責任的態度。
我當了Vikung一年的校長,後來成為粉絲,他在YouTube 有一個和爸爸一起經營的「viking昆蟲小教室」訂閱頻道,像個天生的昆蟲學家如數家珍,混合著排灣族語介紹自己培育、照顧的各類昆蟲。
對於他的「不一樣」,我們引以為傲。對於學習,宥勳有高度的熱情與專注,喜歡動手實作,寒暑假帶回學校的作業,總是引來一堆人圍觀。
104學年度我來到地磨兒國小,當時Viking 宥勳進入一年級,我們一起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成為全國第一個原住民族教育實驗班,用自己排灣族本位的教科書,有自己的課程理念、學習素養。他們的導師楊萍常常跟我說,vikung說很喜歡我們自己的課本,說我們使用的是「高級的數學、國語、自然課本」,他們要成為高級的學生。
果不其然,在爸爸、媽媽的陪伴,老師的悉心指導,宥勳和他的同學們成就了許多美事,包括上個月獲得了原住民科學競賽「金獎」全國第一的肯定!
這讓我想起教育家華生曾說:「給我一打孩子,我能把他們教育成為不一樣的人。」是的,教育的迷人之處在於孩子有可塑性。聽到vikung要出書了,我特別感佩他的父母、老師及朋友,因為你們,讓我們看到一個有不同的恩賜的vikung,讓我們看見造物主在他的生命預備的美好見證。
祝福vikung的書一本接一本,生命愈來愈強壯,帶給大家更多的看見與分享!
.
排灣族語自我介紹 在 鄧皓元導演 Vincen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公視旗艦歷史劇《傀儡花》改編自陳耀昌「臺灣文學獎」金典獎長篇小說,由金鐘導演曹瑞原執導,全台原住民演員募集中!
除了原住民演員之外還有四縣客家人、清朝漢人(需剃髮)、外國軍人等角色,有興趣者,歡迎跟 張家禎聯繫
新戲需要時間大量原住民、清朝漢人、外國軍人演員!
希望任何管道可以推薦介紹哦!感激不盡!
-----------------------------
年代歷史大戲全台演員徵選
機會難得!錯過不再!
《客家人》:男性,45-50歲,有演出經驗,諳閩南語、客語四縣腔佳,具內斂陰鬱氣質,眉宇間透著一股強硬感,需要剃頭 (清朝時代)。
《清朝漢人多名》:閩、客皆可,男性,需剃頭,18~60歲,需跟組,會講閩南語佳
《客家人男女老幼多名》:會四縣腔,男需剃頭 (各種年紀性別都可以試鏡)
《小男生》:主角小時候,6-8歲,會排灣族語佳,皮膚黝黑,五官深邃者佳
《小女生》:主角小時候,8-10歲,會排灣族語佳,皮膚黝黑,五官深邃者佳
《部落領袖》:男性, 50~60歲, 斯卡羅族群、排灣族,擅族語佳。
《祭司》:女性,60~65歲長者,斯卡羅族群、排灣族,祭司尤佳。
《原住民勇士多名》:男性,18-60歲,體格強壯,排灣族佳,需跟組 (請附上裸上身照片)
《原住民小男孩四名》:7-12歲,會游泳,會潛水,排灣族佳
《其他原住民男女老幼多名》:年齡不拘,男女不拘,部落居民,排灣族佳
《外國軍人多名》:男性18~50歲,艦艇軍人
《外國船長》:50歲左右,英挺
《外國船長夫人》:40歲左右,氣質佳
以上角色素人可,角色陸續新增中………
以上角色素人可,角色陸續新增中………
報名方式:
(一) 資料請寄dakasthumb@gmail.com,張小姐收,請註明徵選角色名,並附上【盡量多張】清楚全身,半身,特寫等獨照(不要沙龍照,不要自拍照,不要合照)
※主旨:傀儡花演員/角色名/本人姓名/族別
註名
1.姓名/族名
2.年齡
3.性別
4.身高體重
5.連絡電話
6.line id
7.現居地/家鄉地/鄉鎮/部落
8.原住民族別/身分/會說族語嗎? (客家人請註明會說客語)
9.欲報名的角色
10.專長(戲劇表演經驗(請附經歷及連結)、打獵、紡織、傳統舞蹈、歌曲、運動專長說明、職業軍人等...)
11.可以配合的時間(長期跟組or短期支援) 詳列6-11月可以配合的時間
12.自我介紹推薦
**應徵原住民勇士者,請註明是哪一族,會否說母語,務必另附裸上身照片(要知道壯不壯^^)
原住民角色報名表連結:https://forms.gle/zBMeRD76rsPDqKz96
閩南/客家角色報名表連結:https://forms.gle/Gmvc3LnyHme9mvQAA
外籍角色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MGp7Ri5QTGwQ8hmX9
全劇在恆春拍攝為主,部分於台南拍攝
本劇拍攝期,預計六月初先拍攝3天,其餘七月下旬至十一月下旬期間拍攝
若有時間無法配合的區間,報名時煩請註明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