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畢業生50K? 文員30K? 評論討論區的三大職場價值觀
=====
上討論區,對你來說可能已經成為生活一部分。有時上討論區,我會覺得自己進入了平行時空。今天半宅職薯就和大家分享,對於討論區常見三大職場價值觀的想法。
價值觀一:新畢業生50K? 文員30K?
兩個分別以年青人及媽媽為主要對象的討論區,雖然網友的價值觀截然不同,但對於職場薪金看法卻如出一轍:持脫離普遍現實的標準。
新畢業生人工要$50K或以上,否則都是垃圾工或者「伏工」,是「唔係人做」的;文員的薪酬應該要達到$30K,並且工作量不高。這都是網友的價值觀。
但當你參考政府統計處2021年第二季的統計報告,你會發現15至24歲年齡組別,男女合計的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是港幣$13,000;25至34歲年齡組別,是港幣$20,000;而收入最高的年齡組別,即35至44歲,也只是港幣$24,000。
數據反映什麼?就是新畢業生月入$50K不是無可能,但那些都是人中龍鳳,佔勞工市場極少數。大部分人只是月入萬多元而已。
而另一方面,按主要工作所屬職業劃分的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男女合計),「文書支援人員」收入中位數是港幣$16,000。
至於較高層的「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呢?收入分別是港幣$45,000和$50,000。
那麼一個文員是否有可能月入港幣$30K呢?都是那一句,可能性是有的,只不過頗低,也絕非主流。
價值觀二:「伏工」處處
「伏」這一個字有相當的主觀成份,但也並不代表網民所認為的「伏工」實質上都是好工。問題出於期望落差。
年青人初投入職場,未摸清楚職場隱藏規則,故此自然認為聘用條件所寫的工時就是真實的工時。
而與此同時,職場新鮮人未完全擺脫學生心態,誤以為上班「學嘢」的意思是有專人在身旁開一個課程面授,卻發現原來要邊做邊學,靠自己領悟,自然覺得孤單難耐。
那麼在職場打滾了一段日子的人,又會否遇到「伏工」呢?其實他們一樣要超時工作,靠自己邊做邊學,但卻因為「睇化了」,接受了現實(也可以說是被現實磨蝕),自然主觀的認為這是「正常工」,而不是「伏工」。
價值觀三:崇尚辭職
當你多上討論區,你會發現辭職彷彿是一種尋回自我,擺脫束縛,甚至值得崇尚和爭相仿效的行為。
原因何在?我認為主要原因在於打工仔在職場上找不到希望。辭職離開無希望的地方,便代表有機會找到新希望。
而我所親身接觸的年青人,不少都認為工作不能帶給他們希望,於是尋找另外的出路,例如創立副業。
當然,年長一代會因此而批評年青人不安定、無耐性。但從另一角度看,這究竟是上幾代的人所設計出的「超穩定結構」(令既得利益者穩定地獲益),令年青一代感到窒息、氣餒、無希望。
再看同期政府統計處的失業數字,你會發現男女合計,15至19歲,以及20至24歲的失業比率,分別高達18.4%和13.3%,遠高於5.5%的整體失業率。
就此,我有一個觀察。年輕人之所以(選擇)失業,或多或少是受到脫離現實期望的引導:大家看看各大專院校的招生章程(某程度上也可以說是廣告),都強調畢業生如何找到理想工作,實現夢想。而對於大部分年青人都要由小薯做起這一個事實,卻著墨極少。
在這種引導之下,年青人自然相信鴻鵠將至,好工即將降臨。
結語
最後不得不提討論區的特色:大部分討論區的本質並不是嚴謹的知識交流,更多是情感上的宣洩,或者圍爐取暖。當然偶爾有高質素的交流,但也不難發現同一account在不同日子的留言,有自相矛盾的情況。
留言當中多少是反映全面的事實,多少是對現實的宣洩,多少是對夢想生活的投射,實在不得而知。
原文刊於《香港01》專欄
#創業 #副業 #創業家 #企業家 #網店
=====
「半宅職薯研習所」提供:
👉一對一事業諮詢
👉網店副業或創業培訓(一對一培訓,手把手幫助你建立出可營運嘅網店!)
助你找到事業的出路。
👉立刻 Direct Message 半宅職薯
👉或 WhatsApp: 52444531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熱門講座】達成共識,你可以這樣做!06/21(四)或 06/30(六)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00 【7.21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3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
按件計酬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Go to the basic:再回到一階》
我想要回去複訓一階的想法,起始於年初參加台中夥伴時段的啟發。那時,有個朋友問了我一個問題,生產者等待回應、投射者等待邀請,那麼,兩者的「等待」有何差異?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雖然聽起來輕易,對人類圖有基礎了解的人,大概都能侃侃而談其中的分別。然而,我回答得並不好。我發現,我居然沒有辦法用很簡單的語句、出現在日常生活的例子,讓對方明白,為什麼聽起來都是一個類似等待的過程,但其實是完全不同的運作方式?
我一直對於那位朋友感到抱歉。覺得辜負了她遠道而來的心意。我也感謝她的這一題,在我心中種下了複訓的種芽。Go to the basic,是我的老闆們常常對我說的話,過了幾年,我也偶爾跟團隊這麼表達,當我們卡關,對於原本很確定的地方,覺得搖擺和遲疑。那我們就回到原點吧。看看是不是在原點就遺落了甚麼,順便把原點的初心也一起帶回來。
所以回去上了John的一階。有一種徹底跳脫既有框架的刺激,回到原點無誤,但這一次,是站在原點的對面,戴上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全新濾鏡。
上到四階,我們學到各種拆解圖面的方式,觀察能量如何流動、又會被哪些深井制約。越走越深,慢慢會模糊一個基本的真理:「二元性」。像是,黑與紅,個性與設計,感性與理性,想像與期待,那是我們風格與特質之所以千變萬化的起源。
John的一階,我看到的是,以二元性為核心,將圖面切割成四大象限的架構,當中蘊藏了一至七階的智識,細節可以說一千個晚上也說不完,真正的關鍵,四個象限就一目瞭然。
對於我這樣一個天生囉嗦的人,上課時,內心覺得頗為震撼,大道至簡,原來如此。好的脈絡,隨著一根線頭按圖索驥,解釋了說不清理還亂的人生。從二元性出發,維持客觀,更能好好傳遞理解與支持。
特別是在講到投射者的時候,John分享了一個很犀利的觀點,協助我重新檢視「苦澀」為何積聚,唯有勇敢觸碰「代價」與「報酬」的議題,才能有效避免苦澀,也通常能過濾「邀請」的本質是否正確。
由於投射者的能量運作,是先聚焦再向外投射,一旦選擇投入,將毫無保留,將自己傾洩而出。之所以覺得苦澀,除了因為不被看見、不被理解、不被接受,也出自於能量全被他人掌握或取奪,自己甚麼也不剩的虛無。
因此,要回到內在權威,也要心中有譜,先問好,「我會得到甚麼?」。能量的交換,必須有價。不用不好意思。如果不確定會得到甚麼,或付出與收穫不成比例,接受邀請前,務必三思。
聽起來很像是常識,我媽就一直不懂,為何我自信心低落、老是拿熱臉貼冷屁股,把自己搞得跟鼈三沒兩樣。(其中也蘊含了空白意志力中心的課題)
但對我來說,這件事很難做到,我超級不擅長談薪酬。求職、轉職、升職,永遠很羞於啟齒,自己的價碼幾何。同時也很疑惑,我真的可以要這麼多嗎?會不會被拒絕。每次每次,都要和先生不斷練習,把腳本背得滾瓜爛熟,但真的到了談判桌上,立馬忘光,時常簽下割地賠款的不平等條約。
回顧我的職場經驗,那些在「代價」與「報酬」上,相對失衡的工作,大部分都沒有好下場。那時我的想法是,錢少一點沒關係,經驗無價。我也長期信奉,成功不必在我、成功一定有我的推手哲學。這些觀念,有其真理,但施與受的天秤長久傾斜,越到後期,越嚴重影響身心健康,都快把自己的五臟六腑、畢生絕活傾囊而出,依然不受重視、沒被買單,有強烈的被糟蹋與被輕賤感。真心換絕情。
聽了John的觀點,我在銀幕前大澈大悟,如果連自己都不珍惜自己的價值,任意揮霍在他人身上,又怎麼能期待對方理解「免費的,其實最貴呢」?
有趣的是,我現在的這份工作,是所有工作歷程中,最放膽一搏、去談「代價」與「報酬」的Offer。也許是因為當時處於大休息狀態,身心回到健康水平,才剛從可怕的職場霸凌離開,求存意識十分高漲,我不想再委屈與馬虎自己,從一個屎坑淪落到下一個。也許是當時的主試官的「夢想說」,深深觸動了我。他不問我能貢獻甚麼,反而好奇,What do you dream for?
他認同夢想,也尊重築夢的精神,值得我提出來的酬償。(天知道,真相是,我壓根不知道該出多少價,又覺得自己不被錄取的機率很大,索性出了心目中的天價。)
因此,我永遠記得接到offer的那天下午,整個台北市突然下起午後雷陣雨,老是忘了帶傘的我,站在雨中,內心百感交集,應該要開懷,卻哭了出來。許多年積壓著的苦澀,老天用一場雨拂去,我淋得全身溼透,裡裡外外都得到了平反。
「代價」與「報酬」,很需要被提醒,特別當投射者長期處於等待,關於價值,很容易被忽略,或因為害怕再度失去機會,而不被列入優先考量。弔詭的正在於,屬於你的邀請,是不會吝惜對你的「代價」與「報酬」的,重點是,你也要相信自己有價,勇敢提出來。
學到四階,回看一階,斷垣殘壁突然都接得起來了,能量的來去,既互相效力、亦此消彼長,謝謝John帶我看到那樣的世界。
也很推薦John的一階,如果你是新手,這將是一個相對宏觀的起點,御繁為簡,以空飛機遊覽納帕河谷的概念。如果學到中途,這則是溫故知新的回歸,以大窺小,慢慢拾起迷失的零星碎片。
學院一階課程 :
https://humandesignasia.org/course/lv1
*歡迎當時的那位朋友再出聲一下,我現在能夠比較完整地回答妳的問題了。
按件計酬意思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利潤」究竟是什麼
這一講不是要講經商,我們小小地梳理一個大大的話題:從經濟學角度看,人生應該追求什麼。
簡單地說,最值得追求的東西是「利潤」。
我不信你會不想要利潤。利潤是收入減去成本剩下的那一部分,是收穫比付出多出來的部分。利潤是正的,說明你的一切努力都沒有白費,說明瞭社會對你的肯定。利潤要是負的,就說明你創造的價值配不上你的一番折騰。
但你要是細想,利潤是一個神秘的東西。
*
你必須直接去市場上買賣點什麼東西才談得上利潤。上班拿固定工資是沒有利潤的。哪怕你工資再高,那也只是你的勞動所得,都是根據你這個水平,你應該得的,是市場認為正好等於你的付出的回報 —— 這表現在你要是不上班就沒有收入。
而利潤則是「不該得」的東西,可以說是躺著賺的錢。這個性質曾經使得有些思想家認為拿利潤是不道德的。
馬克思譴責利潤。你開個工廠,買了機器和廠房,雇了工人,進了一批原材料,工人生產出產品,你把產品賣掉。然後你一算賬,賣產品的收入減去工人工資、機器廠房和原材料的花費,還多出來了一筆錢,這就是利潤。你欣然把這筆錢放入自己口袋。馬克思說且慢!工人累死累活工作才拿那麼一點工資,你幹什麼了就拿這麼多錢,你那叫剩餘價值!你無償佔有了別人創造的價值。
你當然不服氣。你說不是啊,我管理工人,我組織生產,我聯繫了進貨和銷售,我安排廠裡的大事小情,這怎麼不是創造價值呢?
馬克思會告訴你,你做的這些事兒的確也是勞動,你可以拿一份高工資,但你的工資不會像利潤那麼高。你完全可以雇一個職業經理人替你管理工廠。你把職業經理人的工資發了,還會剩下一筆錢,這筆錢才是真正的利潤。
這個計算讓馬克思深感憤怒,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咱們還是單說資本主義這邊對此是怎麼想的。崇尚市場的經濟學家也算了這個賬,但結果是利潤好像不應該存在。
我們假設老張開工廠賺了一萬塊錢的「淨」利潤。這個是把老張本人付出的管理勞動該拿的那部分報酬去掉之後剩下的錢,是老張「躺賺」的錢。那如果是這樣的話,市場上就應該出來一個老李:老李說既然是躺賺,我不用那麼高的利潤,我躺賺五千元就行,我願意把商品賣便宜點,給工人工資高點。那你說老張能幹過老李嗎?
你很容易想到老張繼續存在的理由。比如老張有資本而老李沒有。或者老張跟政府關係好,壟斷了這塊業務。或者老張掌握一個技術護城河,老李學不會。但是對經濟學家來說這些都不是本質問題:資本可以貸款,跟政府的關係可以用一個更好的條件重新談,技術可以請人研發。事實上,經濟學家的推理是,哪怕現在還沒有一個具體的老李,只要市場存在老李出現的可能性,老張就不敢壓榨太高的利潤,他必須用比較低的價格和比較高的工資預防老李的出現。
要這麼算的話,市場充分競爭的結果一定會把利潤變成 0。總會有一個老王出來,說我就當自己是個職業經理人跟大家交朋友算了,我拿個應得的工資就行,利潤我不要。
那真實世界里的利潤是從哪來的呢?當然市場不可能是充分競爭的,總會有些老張偶爾能享受到利潤……但市場力量應該讓利潤越來越薄才對。經濟學家必須找到一個產生利潤的過硬的機制,否則解釋不了為什麼總有人拿那麼高的利潤……甚至解釋不了為什麼有人願意開公司。
*
利潤從哪裡來這個問題的解決,在經濟學史上是一個里程碑。1921年,美國經濟學家弗蘭克·奈特(Frank Knight, 1885-1972)出版了《風險、不確定性與利潤》(Risk, Uncertainty, and Profit)一書 [1],提出了一個傳世的洞見:利潤來自不確定性。
組織生產、採購和營銷、日常的管理,企業中一切常規的操作都可以由拿固定工資的人做,只有一件事必須由企業家本人做,那就是風險決策。
比如說,為了在今年秋季上市一批新女裝,我們必須在夏天就定下來款式,備工備料,展開生產。可是秋天還沒到,現在誰也不知道到時候流行哪個款式,那我們生產什麼呢?這個決策,必須由企業家本人做出。為什麼?因為他是承擔決策風險的人。
如果你賭對了,秋季正好流行這款女裝,因為別的服裝廠沒生產只有你生產出來了,你就佔據了稀缺,你就可以要一個高價,利潤歸你。你要是賭錯了,到時候服裝賣不出去,工人和經理們還是會拿同樣的工資,損失也歸你。
生產、日常管理、冒險,是三種不同的能力。為什麼企業家要開公司?因為他敢冒險。為什麼工人和經理人選擇拿固定工資?因為他們不想冒險。
這個道理聽著挺簡單,但是其中有個大學問。奈特之前的經濟學家也想到了企業家承擔風險,但是他們沒搞清楚到底什麼是風險。
*
如果女裝只有比如粉色和綠色兩個選擇,而且你明確知道它們流行的可能性都是 50% —— 那這個風險其實不用企業家承擔。因為你可以買保險!概率已知的風險都是可以管理的。銀行可以給生產兩款女裝的工廠都提供貸款,到時候肯定一個賠錢一個賺錢,只要利息和保險合適,銀行和企業雙贏。有這個保險機制在,大家誰都不用冒險,可以各自拿一份固定工資,根本不需要企業家。
奈特的真正貢獻在於,他把風險給分成了兩種。
第一種就叫「風險(risk)」,但是特指那些已知概率大小的風險。這種可以用保險解決,不需要企業家。
第二種叫「不確定性(uncertainty)」,是指那些無法評估概率大小,可能是從來沒出現過的新事物,甚至是現在人們根本無法想象的東西。這個不確定性,才是企業家存在的理由,才是利潤的來源。
現代經濟學家把這個不確定性特別稱為「奈特不確定性(Knightian uncertainty)」。我們專欄講過 [2],統計學家有個更科學的說法。已知概率大小的,叫做「偶然不確定性(Aleatoric uncertainty)」, 也叫統計不確定性。不知道概率大小的,叫做「認知不確定性(Epistemic uncertainty)」,也叫系統不確定性。前者發生的事情都是你事先能想到的,後者則是你想不到的。比如「黑天鵝」事件,就是一種認知不確定性。
你開一個賭場。賭場每天都在跟賭徒們賭博,但是因為輸贏的概率是固定的而且有利於你,所以你的日常經營本身並不是冒險。真正的冒險是要不要開這個賭場:你能預測客流量足夠讓你收回投資嗎?你能擺平當地黑社會嗎?你能確保政府發展博彩業的政策不會變嗎?這些事兒沒法計算概率。
搞定這些不確定性,才是企業家該乾的事兒,也是企業家的回報所在。
流行趨勢通常不能用以往的經驗判斷。有個企業家認准了一個全新的款式,說我非得生產這個,銀行能給他擔保嗎?這個不確定性沒法系統化管理,他自己必須承擔 —— 這才是企業家存在的意義。你要是願意給這樣的項目投資、分擔不確定性 —— 而不是把錢交給銀行拿固定的利息 —— 你也是企業家。
要做服裝這一行的企業家,你肯定得對流行趨勢有個很好的感覺才行。不過企業家本人不一定非得特別懂女裝 —— 他完全可以請人來給他設計,只是設計師不承擔不確定性,人家拿固定的設計費,風險還是要由企業家承擔。
簡單說,企業家,是市場上的 player。他拒絕聽別人的安排,非得按照自己的想法決定做什麼,然後他安排別人也按照這個想法去做,最後他獨自承擔後果。
*
奈特找到了公司存在的最根本理由。市場競爭再充分也不可能是絕對可預測的,未來總會有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性,需要企業家在各個方向上大膽探索。奈特後來成為經濟學的大宗師,他本人沒得過諾貝爾獎但是他有五個弟子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他是「芝加哥學派」的祖師爺。
奈特之後,別的經濟學家又找到了公司存在的其他理由。比如科斯說公司減少了交易成本能起到協調作用。張五常說公司提供了合約。還有人說公司解決了監督、提供了資源獨特性……等等等 [3],但是奈特這個「不確定性」的說法,是最根本的。
如果從某一天開始,世界上再也沒有不確定性了,那麼市場的力量就會迅速把公司利潤變成 0:企業家就不需要存在,大家都應該拿固定工資。
其實現在企業家的日子也不好過。我們看街上那些餐館,開了關關了開,真正能長期賺錢的沒有幾家,可能大部分老闆都是賠錢。沒有稀缺是不可能賺到錢的,但是利潤只發生在你剛剛掌握某種稀缺、而別人還沒有跟上的那個時間段。別人跟上了,模仿了,你就必須再去尋找新的不確定性。
一切賺錢的生意都有不確定性。你把一大筆錢放銀行裡拿利息,那叫躺著花錢不叫躺著賺錢。哪怕是買幾套房子收租金,你都得面對房產市場的不確定性。
世界上沒有一勞永逸的利潤,也沒有真正躺著賺錢的企業家。
那你說平均而言,企業家的收益是正的還是負的呢?我到底該不該去做個企業家呢?沒有答案。有答案就不叫不確定性了。
*
不確定性都是從哪來的呢?一個有意思的不確定性是中國經濟學家張維迎在 2008 年的一次演講中說的 [4]。他說中國改革開放這麼多年之中,商業活動最大的不確定性,是「體制的不確定性,政策的不確定性,政府行為的不確定性。」這體現在政府對資源的調配非常隨意。
張維迎當時說,正是這個不確定性加劇了中國的貧富差距。在中國市場化程度高,體制不確定性低的地區,比如浙江省,人們更富裕,收入差距反而更低:因為利潤分布更均勻。
這個規律是不確定性越大,利潤就越高 —— 企業家為利潤而奮鬥,但是市場看不見的手恰恰在降低總利潤。是那些看得見的手,提供了額外的不確定性,才給人帶來不合理的利潤。
那你說如果我們把體制給理順,讓競爭越來越公平,未來的不確定性會不會越來越少呢?不一定。
*
奈特列舉了不確定性的好幾種來源,比如未來人口的變化、資源的供給等等。其中我們現代人最關注的肯定是創新。創新本質上是不可預測的,你不知道未來會有什麼新技術出來,你也不知道一個新技術出來會不會被市場接受。一切創新都有強烈的冒險成分,關於這一點已經有太多經濟學家討論了。
而奈特更厲害的一個洞見,則是「價值」的不確定性。說白了就是人的慾望的不確定性,你不知道未來的人喜歡什麼。奈特 1924 年發表了一篇文章叫《經濟學中科學方法的局限性》,說經濟學不僅僅是什麼資源的有效調配,把一個什麼價值函數最大化的問題,因為人的價值觀是會變的 ——
「人生在根本上是對價值的探索,是努力發現新價值,而不是照著現有的價值觀把生產和享受最大化。」[5]
一百多年前整天坐馬車的人沒有想要一輛汽車。2006 年以前的人並不期待智能手機。今天的多數人不能理解馬斯克為什麼非得讓人去火星。人生的終極任務不是滿足某種價值,而是發現和創造新價值。
因為這個見識,奈特後來被認為是個道德哲學家,而不僅僅是個經濟學家。
也因為這一點,你不需要非得是個企業家,也不一定非得拿金錢利潤。藝術家、教育家、每個工人和管理者、包括每個消費者,都可以是價值的發現者和不確定性的製造者。
只要把周圍的世界往你想的那個方向上推動一小步,就算是你的成功。
注釋
[1] 弗蘭克·奈特,《風險、不確定性和利潤》,中文有郭武軍、劉亮翻譯版,華夏出版社 2013。
[2] 精英日課第三季,哪種不確定性?什麼黑天鵝?
[3] 關於公司為什麼存在的理論發展總結,可參考向松祚,《新經濟學》第二卷,新經濟範式。
[4] 張維迎的這次演講首次發表於《經濟觀察報》2008年1月20日,修改後的文章曾收入作者主編的《中國改革30年:10位經濟學家的思考》。
[5] Frank Knight (1924), "The limitations of scientific method in economics」, 原文是「Now this, we shall contend, is not very far; the scientific view of life is a limited and partial view; life is at bottom an exploration in the field of values, an attempt to discover values, rather than on the basis of knowledge of them to produce and enjoy them to the greatest possible extent. We strive to "know ourselves," to find out our real wants, more than to get what we want. This fact sets a first and most sweeping limitation to the conception of economics as a science.」
按件計酬意思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熱門講座】達成共識,你可以這樣做!06/21(四)或 06/30(六)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00
【7.21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3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報名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487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有很多研究親密關係的專家認為哦,一段好的親密關係,關鍵在於彼此都能夠進行所謂的「積極聆聽」這樣的互動模式。
特別是呢在對方如果有一些行為是你不滿,或者是當你被對方指責的時候,而「積極聆聽」的做法,是當我們聽到對方對我們有一些指責,或者是有一些不滿的時候,我們要用語言去解釋對方話語裡面的意思,然後發揮同理心。
比如說有一個太太,對於她的先生經常在外面喝酒應酬,非常的生氣,這個時候所謂的「積極聆聽」的法則,就是先生聽到老婆的指責的時候,要先用自己的話去復述一次太太所關切的事。
比如說:「哦!你是覺得我每一次喝醉酒回家,你會覺得很難過,因為這樣子對健康不好,是這樣子嗎?」要說這樣的話哦,然後盡力的去瞭解太太到氣的在哪裡?除了健康以外,還有沒有別的原因呢?
那這種你聽起來好像是很棒的一個技巧,而且呢能夠有效的化解衝突,可是它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在真實的狀態裡,他幾乎不可能做到的,就像是剛剛的例子裡面,你都已經喝醉酒了,你還有辦法用這樣的語言,去跟你的太太做回應嗎?
這你就會發現,它其中道理聽起來很對,但事實上做起來很有問題的部分。
那你說除了喝酒應酬之外,其實生活當中有一些柴米油鹽醬醋茶,我們每天都置身其中,你哪有那麼多時間跟精神,一一的去做承接,然後一一的去做回饋跟反應!
我想就算是訓練有素的心理諮商師,在他自己的親密關係跟生活裡面,也很難無時無刻的做到。
那針對這樣的一個現象,在1990年代的時候,有一位約翰高特曼,他是一個心理學家,他也是很知名的婚姻專家,他就跟他的同事一起去做研究,他很想知道到底所謂的「積極聆聽」是否能夠真正的產生效果?
所以他做了長期、而且很詳細的實驗。他找了一百多對的夫妻,請他們到實驗室裡面,坐在攝影機前面,去聊他們兩個爭議的話題15分鐘。
然後呢研究人員,就去反複的檢視、分析這些影片,然後去解析他們講的每一句話,在接下來的六年裡面,他們還持續的追蹤這些父妻,看看他們的感情是否能維持的很好。
結果在後面的延伸研究當中,他們發現不管是他們在六年之後有沒有離婚,或者是在一起幸不幸福,結果在他們的研究材料裡面,這些「積極聆聽」的例子其實是少得可憐,沒有辦法去預估他們的關係是否美滿,是不是會繼續的在一起,研究的結果就顯示「積極聆聽」和「婚姻美滿」它是沒有關係的。
他們後來在另外一個研究計劃當中,追蹤了一群夫妻,這一次追蹤了13年,他們也用同樣的方法,結果呢他們也發現長期幸福美滿的夫妻,就算是在這樣的狀況下,他們彼此之間,也很少真的能夠完全的做到「積極聆聽」啊!
所以高特曼他就認為,夫妻其中的一方,當做出對彼此的批評的時候,另外一半要用自己的語言去解釋到底什麼意思,並且發揮同理心的去做回饋,其實這事真的很難做到的。
它只有少數受過情緒鍛鍊的人才能辦得到,好!我這邊必須講,就算是你受過情緒鍛鍊,當它是你的生活的時候,你要要求你在生活當中,無時無刻的要做到這一點,它也是非常有難度的。
所以當你聽到這邊,那如果「積極聆聽」,它跟婚姻是否幸福美滿,它沒有關係,那到底什麼東西,才是跟婚姻的幸福美滿有關呢?
高特曼後續的研究,就顯示喔長期美滿幸福的關係,出現爭執的時候,往往會出現一種特別的形式,這個形式就是其中一方,當提出了一些批評給另外一方的時候,這個時候提出批評的人,他會針對問題去做出一些分析,然後建議一些可能的解決方案,他不會只停留在批評而已。
而另外一方呢,他能夠去接受伴侶給他的建議當中的部分的想法,並且和他的伴侶分享權力,這裡所謂「分享權力」的意思就是,他並沒有在彼此之間去設立一個絕對的高或低、對或錯。
這樣的關係,是在彼此協商、磨合的過程當中,不斷的前進;而不是在爭執誰是對的,或者是一定要聽誰的話,那麼這樣的關係通常就會走的比較幸福,比較美滿。
那相反的,如果兩造雙方對於彼此提出的建議,不僅沒有接受、不僅沒有分享權力,也沒有提出相對的方案,甚至於彼此之間還充滿了輕蔑的情緒、輕蔑的表情,那這個時候幾乎可以預告這一段關係即將破滅。
所以你聽到這邊,其實我自己在真實教學的情境當中,我常常講有很多道理你我都懂,聽起來好像都很對,但是它在真實生活當中做不到啊!
真正的學習它並不是讓你在腦袋裡面,充滿了很多的知識或者是標籤,真正學習是透過有效的學習過程當中,當你在下一次遇到爭執,當你在下一次遇到衝突,當你在下一次的伴侶提出了一些,可能讓你心裡不是太愉快的事情的時候,你可以做出相對適當的反應。
切記一件事情,關係它不是一場角力,所以呢它不需要去分辨出誰對誰錯,或者是誰優誰劣;但關鍵就在於,關係是兩個人營造出來的結果,所以你永遠要記得「兩個人」。
無論你的個性是話多的、還是話少的,記得一件事情,能夠讓關係圓滿的關鍵在於你的行為,而不是你嘴皮子上講的話。
其實在我的經驗當中,很多帶給伴侶極大傷害的人,他們往往是「積極聆聽」的高手,但是他對另一半做的事情,其實還蠻令人髮指的,所以到底什麼是關鍵呢?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在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要跟另外一個人長久的在一起,長久的經營一份圓滿美好的關係,那麼你就必須要具備有「處理衝突」、跟「找到共識」的能力。
關於這方面的學習,我在7月21號的『高難度對話課程』,我相信會對你有決定性的幫助,在這之前6月份我們也有相關的講座,歡迎你來,我很期待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