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轉載自詩人鴻鴻的臉書,照片內容是鴻鴻老師翻譯的《烏哲邦章憲》
這是這半年來,看到最美的文字。當頭棒喝,感動又臣服。
謝謝鴻鴻老師分享
#詩人鴻鴻
#烏哲邦章憲
🌳🌳 🌳🌳 🌳🌳 🌳🌳 🌳🌳
蘋果停刊,香港言論自由淪亡,令人唏噓不已。說點振奮的。大家都說想去立陶宛旅遊,我乾脆卯起來貼一些照片。立陶宛處處自然、優雅、自由、從容,充滿藝術氣息。首都Vilnius完全可以步行,近郊有我畢生所見最美的湖Trakai,另一個城市Kaunas則有偉大藝術家、音樂家秋里昂尼的紀念館。而與Vilnius一水之隔的「國中之國」烏哲邦,更是人間奇境。我在《晒T恤》最後一篇,寫的就是烏哲邦。重貼如下:
──────────────────
經過莫斯科的冷漠與昂貴與快節奏,2012年7月,我們來到鄰近的立陶宛時,簡直像回到故鄉。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一的立陶宛,在1990年宣告脫離蘇聯佔領而獨立。他們既有悠久的傳統,又是一個全新的國家。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只有五十多萬居民,拿台灣的眼光看來,只是一個小鎮。然而,這個古色古香的小鎮卻成為聯合國審定的世界文化遺產。在鎮邊的小河對岸,一個只有幾條街的社區,卻自行宣告獨立成一個更小的國家:烏哲邦(英文Užupis,立陶宛文Užupio)──在立陶宛文就是「對岸」的意思。
烏哲邦成立於1997年的4月1日愚人節,這可不是偶然。這「國家」據地不過半平方公里,人口不過七千人,卻大約有一千人是藝術家。立國也是藝術行動朝政治領域的延伸,這群人創造了自己的國旗、國歌、鈔票、和憲章。獨立不久的立陶宛,並沒有大驚小怪,反而將烏哲邦寫進觀光地圖。而烏哲邦也沒有太政治化或觀光化,仍然波瀾不驚過自己的生活。
烏哲邦有兩道橋跨越維爾內拉河,河畔有一塊牌子標示著這個國家的存在。河道邊立著一尊美人魚的銅雕,唯一的廣場上,則立著一位吹號角的天使,都出自同一位藝術家手筆。河畔一間咖啡廳是居民和訪客的交流場所,街上處處是畫廊和藝術家的工作室。這裡住過不少立陶宛知名的藝術家。二次大戰時,烏哲邦居住的許多猶太人被屠殺,留下的空屋和廢墟逐漸被藝術家佔據,立陶宛獨立後更形成藝術聚落,有點像巴黎的蒙馬特。他們也真的跟蒙馬特建了交──雖然沒有任何國家正式承認烏哲邦。橋頭還有個圖博廣場,住了一些流亡藏人,他們更將榮譽公民頒給達賴喇嘛,代表對自由與包容的信念。
現任總統、也是憲章的起草人之一李雷基斯(Romas Lileikis)本身就是個詩人、音樂家、電影導演。2013年的新北市電影節,我特別邀請他攜兩部作品來台放映。他是個大鬍子,十分感性。他特別解釋烏哲邦的圖像:一隻手上有一個圓洞,意思是「什麼也留不住」。真是禪意十足啊!他送我一件T恤,正面是號角天使,背面則印了烏哲邦的憲章。這份憲章裡面不乏互相矛盾的條文,玩笑地表達了居民對自由與人性的坦率追求,除了前三十八條對權利的全新界定,最後三條「不要攻擊。不要還擊。不要放棄。」則強調了他們柔軟卻堅定的態度。憲章以十五種語言的版本展布在一條街上,吸引著各國遊客圍觀、讚嘆、莞爾。可惜中文不在其列,我就擅自翻譯了。既然憲章內有一條是「每個人都有權成為任何國家的國民」,讀完之後,誰不想也成為烏哲邦的公民?或是也想創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國家?
<烏哲邦憲章>
1. 每個人都有權住在維爾內拉河邊,維爾內拉河也有權流經任何人。
2. 每個人都有權享用熱水、冬天的暖氣、和一片屋頂。
3. 每個人都有權死亡,但這不是義務。
4. 每個人都有權犯錯。
5. 每個人都有權和別人不同。
6. 每個人都有權去愛。
7. 每個人都有權不被人愛,但並非必須。
8. 每個人都有權當個無名小卒。
9. 每個人都有權發懶。
10. 每個人都有權愛貓、照顧貓。
11. 每個人都有權照顧狗,直到人或狗死掉。
12. 狗有權當一隻狗。
13. 貓沒有義務愛牠的主人,但主人有義務照顧貓。
14. 每個人都有權偶爾不負責任。
15. 每個人都有權煩惱,但這不是義務。
16. 每個人都有權快樂。
17. 每個人都有權不快樂。
18. 每個人都有權沈默。
19. 每個人都有權擁有信仰。
20. 沒有人有權使用暴力。
21. 每個人都有權安於自己的無足輕重。
22. 沒有人有權預見永恆。
23. 每個人都有權了解世界。
24. 每個人都有權一無所知。
25. 每個人都有權成為任何國家的國民。
26. 每個人都有權慶祝或不慶祝自己的生日。
27. 每個人都應該記得自己的名字。
28. 每個人都有權與人分享自己的財產。
29. 沒有人有權分享不屬於他的財產。
30. 每個人都有權擁有父母兄弟姊妹。
31. 每個人都有權獨立。
32. 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自由負責。
33. 每個人都有權哭泣。
34. 每個人都有權被誤解。
35. 沒有人有權誣陷他人。
36. 每個人都有權自主。
37. 每個人都有權放棄任何權利。
38. 每個人都有權不必害怕。
39. 不要攻擊。
40. 不要還擊。
41. 不要放棄。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公司又要我哋開新嘅節目,係咁OT我畀埋條命你好冇……」粉絲聚會中,大夥兒手執印有保錡樣子的面罩,在餐廳合唱《ERROR自肥企画》的主題曲,旁邊食客笑不攏嘴。ERROR和「無制限OT編集團」製作的節目令港人着迷,除了ERROR四子風格搞笑、人前人後同樣真誠坦蕩蕩,偶像和粉絲的關係,亦由神與人之間的距...
拿別人的畫當頭貼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舊文新貼」這是2019年8月分享的文章,重新翻出來分享,是因為:
最近有好幾個媽咪私訊我聊到關於培養兒童閱讀的心得,昨天晚上又和另一個媽媽聊到,我乾脆再把以前的舊文章翻出來分享,當時是分著三天寫完,今天一次貼出來。對於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的方法,我來分享一下我們家陽陽如何從小二老師告訴我們她是一個閱讀有障礙的小孩變成小四時兩週閱讀40本書的成長故事(文太長,有興趣的當故事看喔,沒興趣或已經看過的老朋友請轉彎):
女兒不是從小就喜歡閱讀,十個月大來澳洲後一直到三歲半才上幼兒園,那時才接觸英語環境,在家是紮實的全中文教育(因為24小時跟我一起)。
因為澳洲學制的關係,四歲半進入小學系統的prep,五歲半上小一,在家我們仍然要求全中文交流,這樣的堅持,除了學校老師的支持,我們夫妻也相信這是對的。
小二第一學期,老師告訴我們,女兒有閱讀方面的問題,他可以流利的閱讀書本中的每一個字,卻無法說出故事的內容,不懂故事的意思,表示她沒有理解與吸收;而女兒也因為這些壓力很抗拒閱讀。
澳洲小學教育很重視閱讀能力與習慣的培養,甚至會有檢測系統得知孩子的閱讀能力是超越或是落後於該年齡。女兒當時是落後的。因為閱讀後不能口述內容,以至於無法升級到更難的書籍內容,檢測結果一直在原地踏步。
為此我思考許久,也失眠,更不敢過度勉強抗拒的女兒,雖然引導、鼓勵,也從圖書館借來我覺得有趣、而他應該會喜歡的繪本回來,似乎沒什麼進展。
有一天,我覺得我應該要拋棄台灣教育給我的舊思維與作法;於是硬著頭皮去請教只有點頭之交,但對我算友善的一個澳洲白人媽媽(女兒小一同學的家長)她告訴我:「建立孩子閱讀的自信,更勝於追求她閱讀的能力程度,而習慣的養成,來自於她能自信的閱讀,快樂的閱讀,輕鬆的閱讀。即使讓她從頭來過,即使讓她去讀prep程度的讀本,都沒關係,即使她只看圖片也無所謂,愛上看書這件事、這習慣的養成比什麼都重要。」
我聽了有如當頭棒喝;懂了,也找到方法了。
你們知道怎麼做了嗎?腦力激盪一下😊
得到老外媽媽的指點迷津之後,我帶著女兒去社區圖書館,讓她自己選書,當然她表現興趣缺缺,我告訴她隨便選五本,她可能會喜歡的,就算帶回家後發現不喜歡也沒關係,拿回來還就好,讓她在無壓力之下選書。
女兒選書時,我觀察到吸引她的書都是她可以看到封面或是內頁的書,他不會選擇排列在書架上的書,而是會選擇放在展示架上的書。
於是我選了15本書,加上她的五本一共20本,
回到家後,我仿造圖書館的陳列方式,吸引她的目光,然後又網購買了一個雜誌架,讓每一本書都可以看到封面,而這個方法奏效了。
6歲半的女兒開始會因為好奇書本內容,而主動去翻書,我選擇的15本書,除了有繪本、圖鑑還有各種她學校正在學習的課程內容,像是動物、像是九大行星、像是植物的生長等等,都是有趣生動的內容,她翻書翻到某一頁會突然說:「喔,這個我們老師今天有講到這個耶。」(很好,這就是我要的連結)
此外,我還選了一些圖多字少又容易閱讀的短篇故事,人物沒有很多,像是寶寶讀本那樣,內容也都是她認識學過的單字,我會陪她讀完後說給我聽,她慢慢的找到自信,我也找到問題,本來她以為復誦故事是要整本一字不漏的背下來,我告訴她retell真正的意義是什麼,也因此解開她的心結,我告訴她,把記得的內容說給媽媽聽就好。後來,每天晚餐後,我們全家會坐在沙發上,給她一個小舞台,讓她說故事給我們聽,然後爸媽和弟弟會給予最熱列的掌聲👏。她進步很快,說故事的細節越來越多,越來越精彩。終於,她的閱讀能力檢測結果開始往上提升。
當然,閱讀的習慣沒有這麼容易養成,雖然,她稍微比較會拿書來看,但只要我沒有陪伴,她就是看看圖片而已,一般閱讀時間不會超過15分鐘。
孩子嘛,喜歡新鮮感,所以我請老公也去辦一張借書證,剛開始我平均5到7天就跑一次圖書館,每次借閱40本書。回到家,我每次陳列20本書,10本在書架上,10本放在玩具木箱上;看到新書,孩子會很興奮的翻閱、參觀,漸漸的她看書的時間也拉長一點,兩三天後觀察女兒不再摸書時,我再更新另外20本,她又開心的摸書😂,翻閱、看圖,等到她不再觸碰那些書,我立刻再去換一批書回來。
以上是我沒空陪讀時,讓她主動去接觸書本的方式,但要她深入閱讀,我還有招(嘿嘿)。我不會說出:「來,媽媽陪你讀書」或「我們來看書」或「借著麼多書你都不看」也不說「怎麼都只看圖片,不讀內容」這些句子請忍住不要說出口..孩子一般很喜歡唱反調,你越在意越催促的事,他們會越排斥,千萬不要提到「看書」這個關鍵字,可是孩子們喜歡模仿,也喜歡跟你在一起,所以,讀書給你的孩子模仿你........我會拿起有趣的繪本,故意走到孩子身邊或附近坐下來,開始閱讀,然後自言自語、誇張的語氣說「天啊,怎麼會這樣」「小松鼠,也太危險了吧」「喔,這隻魚也太可愛了吧」「天啊,巫婆好壞喔」各種驚呼😂,各樣大驚小怪,孩子一定會被吸引過來,這招對中低年級以下的小孩很有效,但有時候還會吸引到孩子他爸也湊過來😝。
孩子們會問:「怎麼了,這書在說什麼?」我就會簡單起個頭吸引他們,但又賣關子的說「喔,現在我看到正緊張,你等一下..」,然後孩子開始會好奇內容,想跟你擠在一起看,我索性把整本書交到她手上說,你自己讀就知道了,然後,孩子為了滿足好奇心,就進入書本的世界(有時候我會陪讀一兩頁)。看完書後,我還會跟她說「你有沒有覺得那個小孩好誇張」「妳看到那裡的時候有沒有感動?我都快落淚了」等等各種浮誇演技真的都可以拿影后了我。💁♀️👸🏻
看完後孩子就會跟我熱烈討論,我就會很入戲的說「如果是我,我會....布拉不拉不拉講一堆」,孩子也會發表她們的想法和意見,並且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法,嗯嗯,我的目的達到了,一直到現在,女兒看到好看的書,都會拿來跟我討論。
在培養閱讀期間,每天睡前,我會提早一小時把孩子們集合到房間,在進房之前我已經佈置好房間,房間裡除了床,沒有玩具只有書,我會說:「想睡的就睡,不想睡的自己找事做喔」,沒有玩具,沒有畫筆,能做的事就是看書,睡前閱讀可以平靜身心,舒緩情緒,他們也因此養成睡前閱讀的習慣。這些書籍,我是每天更換,除非他們有喜愛的書,看了一半隔天還要看,就會保留。
就這樣,女兒成功培養閱讀習慣,更棒的是弟弟也被深刻的影響,弟弟還沒上學,不識字,都會要求姐姐讀書給他聽,弟弟上學識字後,為了不求別人讀故事,很努力的認字學習,現在六歲讀小一,閱讀能力測驗結果是在十歲,小學四年級的程度,都可以讀姐姐讀的書了。女兒的閱讀能力從二年級下學期開始躍進,現在九歲,小學四年級,閱讀能力檢測在小六以上,已經超越同齡的孩子。
我不辛苦,只是圖書館來回換書,演演戲,觀察孩子們的喜好,把書搬來換去,以前有些繪本畫風不得女兒歡心,我就會注意這些問題。偶爾她也看漫畫,但一次只能借兩本。
以前,我經常自己去借書回來給他們看,因為借閱太多太多,經常借到重複的,現在都必須讓孩子們自己去借書找書,我就當司機接送就好,不用再傷腦筋。
但是,你後來會發現孩子經常借同一類型的書,等於沒有進化,也就不會進步,這時媽媽我又會插手了,我會選擇幾本不同風格的書,然後告訴她,如果妳讀了前面五頁還是不喜歡,那這本書就放棄(這靈感來自:韓劇第一集沒吸引我,頂多到第二集我就棄劇了,書本我還給了五頁的機會耶)。通常十本裡面有五本她會繼續看下去,有時候還愛不釋手。這招也很有用喔,讓孩子接觸多元的寫作風格。
現在每天晚上孩子們都會輪流讀床邊故事給我聽😂。而我最常說的話是:「你們讓眼睛休息一下,不要再看書了。」
孩子愛看書之後,不管你是要追劇、運動、烘焙、還是滑手機,真的不會有人來吵妳(大誤😂🙅🏻♀️),好處多多,快點把孩子們的閱讀習慣培養起來吧。
對了,最重要的是我家孩子每天只用ipad學習學校課程30分鐘,每個星期五和六晚上才能看電視,星期六下午可以打電動90分鐘。其他的日子和時間只能自己安排找事做,而且我們是去年12月因為學校要求才買iPad,所以小孩對3C中毒不深。因此訓練孩子們讀書習慣比較容易,孩子習慣養成後,對3C不會上癮、不依賴,能夠自己控制使用時間,這也是閱讀習慣養成的一種回饋喔。
喜歡的朋友可以直接分享喔,不用問我😄。
便當文稍後。今天帶刈包。
拿別人的畫當頭貼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末代皇帝電影閒談:婚姻篇
婚姻是人生大事,對溥儀尤其如此,因為如果皇帝大婚,就代表溥儀可以脫離眾多便宜老媽的束縛而得以親政。
(建議大家可以複習本系列的童年篇內容,大家應該就不難體會,溥儀應該超級超級想要完成婚姻。)
但詭異的是,這個可以讓他脫離便宜老媽掌控的婚姻,卻是由便宜老媽進行主導並且居中角力。
還是要強調,溥儀他是以承繼同治、光緒的名義成為皇帝,所以同治及光緒的後宮都是他便宜老媽。而最初威望最高的,是光緒皇帝的皇后、慈禧太后的姪女─隆裕太后;等到隆裕太后過世後,在袁世凱的支持下,光緒皇帝的瑾妃活得便宜老媽中的領導地位。但這就讓同治皇帝的妃子─敬懿太妃,感到非常不爽。
「我老公同治皇帝,可是光緒皇帝的前任,我才擁有『正宗』地位呀!」
儘管敬懿太妃非常不服氣,無奈形勢比人強(至於為何瑾妃可以獲得袁世凱支持呢?按溥儀的回憶錄說法,是瑾妃的家人賄賂袁世凱,這才讓瑾妃獲得強大的力挺),所以平常受盡冷落的她,決定趁著皇帝大婚的機會,提出她中意的候選姑娘,徹底刷一波存在感。
敬懿太妃的小心思,瑾妃怎麼可能不知道?於是瑾妃也提出候選姑娘,準備敲打及威壓後宮。
然後更麻煩的是,溥儀的兩個叔父,以前管海軍的載洵、以前管陸軍的載濤,竟然也各自提出一位中意的姑娘。於是溥儀的皇后人選一口氣來到4個人。
(看到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覺得這種催婚場景直到現在都是一樣一樣的。但在宗師成員的「熱情」中,我卻感到無止盡的冷漠,因為他們沒有一個人真正問過溥儀的意見,全部都是以一己之私作為出發點,然後還在溥儀面前說:「我都是為你好。」這種虛假且強迫的「好意」,怎麼不叫人起一陣惡寒?)
總之,溥儀的選后開始了。然後王公大臣們竟然難得提出「改革方案」,因為同治和光緒時代的選后辦法,是叫候選的姑娘們站成一排,之後由未來新郎當面挑揀,新郎如果中意誰,就當面遞玉如意給中意的姑娘(另一種說法是把一個荷包繫在姑娘的扣子上)。結果溥儀時代卻變成看姑娘的照片,之後用鉛筆在中意的姑娘照片上做個記號。
這個改革方法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溥儀根本看連姑娘的樣子都看不清楚!
「照片送到養心殿,一共四張。在我看來,四個人都是一個模樣,身段都像紙糊的桶子。每張照片的臉部都很小,實在分不出醜俊來,如果一定要比較,只能比一比旗袍的花色,誰的特別些。」
以上就是溥儀看照片時的心情,如果我是當事人,只怕心中已經是一萬匹草尼馬在奔騰,但接下來的發展將證明:草尼馬過後,還有人在趕羚羊呢!
溥儀最後在一張照片上畫了個圈兒,原因是:「這女孩長相很有趣。」
那位名叫文繡,又名惠心,當時是十二歲(比溥儀小三歲)。然後敬懿太妃整個嗨翻:「看到沒!皇上挑中我推薦姑娘!現在知道哀家有多行了吧!」
身為后宮之主的瑾妃見到如此結果,那可就不滿意了。於是她發動王公們如此勸戒溥儀:「文繡家窮,人又長的醜,不適合當皇后呀。」(娘的!太污辱人了吧!)
接下來瑾妃繼續說:「我推薦的滿洲正白旗郭布羅氏榮源家的女兒,家裡有錢、人又長的美,選她好(另外加上一句潛台詞:重點是『我』推薦的)。」
溥儀這下鬱悶了:
「既然人選都是你們說了算,那你們何不早說?前面我自由挑選是逗我玩嗎?」
於是溥儀用鉛筆在另一張照片也畫了一下,這就是婉容,我們接下來故事的女主角,也可以稱呼她為「末代皇后」。
但這就讓敬懿太妃不爽了,因為好不容一揚眉吐氣的機會應被對手給掐沒了,所以敬懿太妃聯合其他人聲明:既然皇上圈過文繡,她是不能再嫁給臣民了,因此可以納為妃。」然後其他王公大臣也搬出祖制說:皇帝必須有后有妃」一起來和稀泥。總之在溥儀15歲那年,他一口氣擁有了兩位老婆,即便這當中幾乎沒有半點他本人的意願被重視。
看到這,我想沒有人認為這段婚姻會幸福,事實上也不讓大家失望的是:這段婚姻打從第一天就是畸形且詭異的。
溥儀在自傳中是這麼紀錄他的洞房花燭夜:
除了「我能親政」的想法之外,對于夫妻、家庭,我幾乎連想也沒想它。只是當頭上蒙著一塊繡著龍鳳的大紅緞子的皇后進入我眼簾時,我才由於好奇心,想知道她長的什麼模樣。
按傳統,皇帝和皇后新婚第一夜,要在坤寧宮裡的一間不過十平方公尺的喜房裡渡過。這間屋子的特色是:沒有什麼陳設,炕占去了四分之一,除了地皮,全塗上了紅色。
行過合巹禮(就是交杯酒),吃過了子孫餑餑(祝福新人多子多孫的食物),進入這間一片暗紅色的屋子裡,我覺得很憋氣。新娘子坐在炕上,低著頭,我在旁邊看了一會,只覺著眼前一片紅:紅帳子、紅褥子、紅衣、紅裙、紅花朵、紅臉蛋……好像一攤溶化了的紅蠟燭。我感到很不自在,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我覺得還是養心殿好,便開開門,回來了。
就回來了……是的,新婚的第一天,溥儀跟皇后婉容啥事都沒發生,而且溥儀還直接丟下新娘就跑了。
(所以電影中的結婚橋段完全是美化,真實的狀況完全不浪漫還很詭異。)
那溥儀跑去養心殿幹啥了?在自傳中給出的答案是:
我回到養心殿,一眼看見了裱在牆壁上的宣統朝全國各地大臣的名單,那個問題又來了:「我有了一后一妃,成了人了,和以前有什麼不同呢?」我完全被孤零零地扔在坤寧宮的婉容是什麼心情?那個不滿十四歲的文繡在想些什麼?我連想也沒有想到這些。我想的只是:「我要恢復我的祖業!」
我曾聽過:「悲劇會不斷的延續。」
溥儀從童年起,沒被當「人」看;如今他也不把新娘當人看,這就注定了溥儀將把他自身的不幸,擴散他身邊人的不幸。
這裡我想要打岔說個道理。電影是藝術,歷史是紀實,歷史電影則會有為了藝術及敘事需要而改編史實的狀況。而在末代皇帝的電影中,改編最大的,除了男主角尊龍比溥儀帥太多之外,溥儀、婉容、文繡的三人婚姻生活呈現,基本是完全脫離史實。
首先,溥儀跟婉容的婚姻幸福嗎?答案是:不,婉容過得非常不幸福。
這話我們要先從溥儀的紫禁城生活說起,雖然中華民國政府為使清朝王室迅速退位而制定出優待條款,裡面規定民國政府一年要撥出400萬兩白銀的經費共養清王室,可實際上,民國政府從來都沒給足原先承諾的金額。這就使得滿清小朝廷會時常拿宮中的物品去變賣去養活眾多宮廷人手,而這種交易行為,自然會有人趁機貪污舞弊。
於是溥儀決定:撤除太監並全面清查朝廷財產。
這個改革措施其實不壞,問題是非常斷人財路及砸人飯碗,溥儀自己也很害怕有人對他圖謀不軌,於是他想到的方法是:
挑一個可靠的人給我守夜,挑來挑去,只挑出一個皇后來。我從這天起讓婉容整夜為我守衛,如果聽見了什麼動靜,就叫醒我。同時我還預備了一根棍子,放在床邊,以便應變。一連幾天,婉容整夜不能睡覺……
看到沒,當溥儀老婆可是要熬夜加班的,是不是很傻眼呀?
再來,婉容跟文繡交情很好嗎?答案是:不,糟透了。
後宮爭寵是千年不變的傳統,婉容跟文繡則無縫銜接瑾妃與敬懿太妃的爭鬥。根據溥儀的描述:
婉容本是一位天津大小姐,花錢買廢物的門道比我多。她買了什麼東西,文繡也一定要。我給文繡買了,婉容一定又要買,而且花的錢更多,好像不如此不足以顯示皇后的身份。文繡看她買了,自然又嘰咕著要。這種競賽式的購買,弄得我後來不得不規定她們的月費定額,自然,給婉容定的數目要比文繡的大一些,記得起初是婉容一千,文繡八百,後來有了困難,減到三百與二百。至於我自己花錢,當然沒有限制。
由此看來,婉容跟文繡的關係非常僵。事實上,相較擁有皇后身分的婉容,地位居次的文繡在婚姻中是更不幸福的。
文繡曾寫過一篇《哀苑鹿》的文章,大意是她有一次逛皇室花園,看到當中畜養的鹿,結果她覺得這些鹿:「悲鳴宛轉,人免而視之,奄奄待斃,狀殊可憐(簡單翻譯,沒人理鹿的慘狀及悲哀)。」然後感慨:「如此鹿在園內,不得其自由,猶獄內之犯人,非遇赦不得而出也。」
我想文繡根本是在感慨自己嫁入宮廷,非但失去人身自由,就連自己在生活上的哀悽,都無人聞問。而這種被忽略的狀況,隨時間發展而越加嚴重。
話說溥儀的滿清小朝廷後來被趕出紫禁城,後來落居到天津張彪的家中(這個張彪,是武昌起義中被革命軍擊敗的清軍將領,後來到天津經商致富,擁有好幾棟房地產,所以溥儀才會投靠於他)。當時溥儀一家人下榻在一幢三層樓的白色小洋房裡,他和婉容住在二樓,文繡自己住在一樓,可見文繡被冷落。而在一個農曆除夕的晚上,溥儀和婉容在寢宮嬉戲,這時有宦太監緊急奏報:「淑妃(文繡的封號)用剪刀捅自己的小腹!」溥儀的反應卻是:「她慣用這伎倆嚇唬人。誰也不要理她!」
所以電影中,婉容在文繡與樸一離婚而離家出走後,說的:「文繡是我最好的朋友。」完全是瞎編的。不過我覺得婉容當時的失落卻是真的,因為她可能在想:「你走了以後,我就少了一個比我更慘的人了……」
所以接下來就是我想爆的猛料時間,也就是溥儀真的有像電影中跟婉容、文繡玩3P嗎?答案是……基本不可能,因為他年輕時就已經不舉了。
是的,各位沒看錯。溥儀大概10來歲就基本沒有性能力,所以婉容及文繡基本是守活寡狀態,也就更別提懷孕生小孩。但為何溥儀這麼早就不行呢?
這的參考資料,是溥儀實體版的回憶錄中,之後有附錄一些其他人對溥儀晚年生活的描述,這其中,有一個超級喇叭嘴─沈醉,他說了這麼一段往事。
那時已經是中共掌權,溥儀也從戰犯監獄中出獄,並且與一位叫李淑賢的女子結婚。結果有次溥儀找上沈醉,吞吞吐吐地問:「有沒有治男人不能人道的藥呀?」
沈醉詢問:「您這病是先天?還是後天造成呀?」
溥儀說:「我這是後天造成的,十幾歲住故宮(紫禁城)時,太監怕我晚上跑出去,而且他們自己也想回家休息,所以就讓不少宮女把我推倒在床上,很多時候還同時有兩三個宮女在床上搞我一整夜,我第二天起來是精疲力竭。結果我把這情況跟太監說,他們竟然餵我吃壯陽藥好讓我能被那些宮女繼續應付,漸漸地,我對這事沒有了興趣……」
悲哀嗎?溥儀在多年後回憶自己的婚姻,他也是道出其中荒唐的悲哀:
「我想起了我的家庭夫婦間的不正常的生活。這與其說是感情上的問題,倒不如說是我的興趣除了復辟,還是復辟。老實說,我不懂得什麼叫愛情,在別人是平等的夫婦,在我,夫婦關系就是主奴關系,妻妾都是君王的奴才和工具。」
末代皇帝溥儀,被告誡自己是皇帝、要求他是皇帝,並一心一意鼓動他重新當回皇帝,使的他自己幾乎前半生目標只剩下成為「皇帝」,無疑是悲哀的存在。
但這時我想說回電影的尾端,也就是晚年的溥儀買票重回紫禁城。
即便皇上已經不在了,即便龍椅前被貼著封條,他仍顫抖著走向龍椅並重新端坐。我想這不是說溥儀仍眷戀皇帝的身分,而是即便他的成長有多麼不堪,可那記憶早已深入骨髓中,不喜歡卻熟悉的懷念,那畢竟曾經是他安身立命的所在。所以無論是電影還是現實中,溥儀都非常樂於跟人分享他在紫禁城的點點滴滴,因為那是獨屬於他的存在證明。
那個時代結束了,但或許現在生活我們仍找到與過去相似之處還有遺留的軌跡,一場歷史大戲揭幕及閉幕後,所留給觀眾的,是滿滿的觸動。
我想這就是電影末代皇帝,以及溥儀的故事,使我為之動容的原因吧?
圖片為:
左─電影中的溥儀及婉容,由尊龍及陳冲扮演
右─真實的溥儀及婉容
我說溥儀,還不謝謝人家尊龍,人家多帥,可是幫妳拉抬不少螢幕中的形象喔
#末代皇帝
#甲上娛樂
#婉容
#這次圖片我本來想使用片商的圖片_結果發現片商的畫數太高而我找到的歷史照片畫質太低完全配不上_所以後來只好找了畫質低的照片一起配圖_然後最後現學現賣重新的餵這段長的不知所云的話做句讀
拿別人的畫當頭貼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公司又要我哋開新嘅節目,係咁OT我畀埋條命你好冇……」粉絲聚會中,大夥兒手執印有保錡樣子的面罩,在餐廳合唱《ERROR自肥企画》的主題曲,旁邊食客笑不攏嘴。ERROR和「無制限OT編集團」製作的節目令港人着迷,除了ERROR四子風格搞笑、人前人後同樣真誠坦蕩蕩,偶像和粉絲的關係,亦由神與人之間的距離變成朋友般的存在。ERROR中的郭嘉駿(193)和吳保錡出名錫粉絲,到底「老婆」和「Pokimon」眼中的偶像,有多貼地、有多入屋?
還未到集合時間,周日的銅鑼灣街頭已聚集幾百人,有一家大細,也有大叔拿着應援物獨個兒站着,大家都響應193 Fans Club的號召,參加這天的雪糕車應援活動,宣傳193推出首支派台歌《睡到三點》。個個大汗淋漓,口罩下難掩興奮,一邊排隊拎雪糕,一邊跟雪糕車旁的「33豬」易拉架瘋狂合照,沿途粉絲向路人派發不同款式應援物,繼上次「姜濤灣」引起的風暴,今天再有193這位「接近完美」的男子,令港人再次上街追星。
跟193的老婆(193粉絲的統稱)Sushi和Haha約在銅記,她們忙着疏導聚在SOGO門外的人群,Sushi打趣道:「這是個偶像勵志故事,193由一開始寂寂無聞,到現在真的紅起來,今天人多得我有點怕。」游學修說過,如果MIRROR是個奇蹟,ERROR一定是個神蹟,這天大家再次見證,這神蹟並不是幾百部電視機的收視率能定義的。
男友變情夫 TG陪偶像傾心事
「我當大家係老婆」是193三年前在TG中說出的知名台詞,粉絲們把11月4日定為結婚紀念日,自此叫他做「老公」。正印是193,男朋友變成情夫,難道不介意嗎?「有點無奈,不理他了!我把追星當是娛樂是興趣,難道我不給他看AV?」做了三年郭太的Sushi甜滋滋講出老婆們的心聲。
兼職當插畫師的Sushi自《全民造星1》看過193唱《大懶堂》後,就愛上這位舞姿怪異又五音不全的騎呢參賽者。2018年開始,全民造星不少參賽者也開了Telegram跟粉絲交流,193亦不例外,群組現有二萬多人,193至今仍會間中上水跟粉絲聊天互動。
「《花姐ERROR遊》日本回來那程機,193叫我們不要去機場找他,因為12點已很夜,但我們堅持去接機。193出來時就緊皺眉頭,我心想死了,他不喜歡嗎?怎知他一來就說:『都叫你哋唔好嚟,又唔聽話』嘩!你感覺到那種震撼嗎?」就是因為這句甜到漏的說話,令曾迷上w-inds.、BIGBANG等外地明星的Sushi再次追星,「我曾以為再沒一位港星值得追,但只要跟33相處過,都會被他所吸引。他跟fans的互動貼地、反應快,那種快樂是其他星畀唔到我的。」以前遙不可及的明星由天堂落入凡間,這對粉絲而言也是種神蹟。
要支持騎呢偶像,老婆們也用最騎呢方式應援。例如曾在Chill Club頒獎禮門口跳Pixel快閃舞給193看;拍MV翻唱193參賽歌曲《大懶堂》哄老公;接機接船,跟193聊天至凌晨兩三點。平日設計不同應援物為老公宣傳,每次都會留一份給193及奶奶(郭母),最窩心是得到193回禮,「我們常笑說為他應援像返工但冇糧出,於是他送我們『工資袋』,裏面有他的自拍照、好老婆證、名牌等,上面印了老婆賤人、老公嘉駿等字。」193每次出埠後,亦不忘買手信給到機場接機的粉絲,堪稱「愛妻號」。
老夫老妻唔使見 留機會畀新娘子
身為193的「大婆」,Sushi跟一班初代粉絲現在採取佛系應援,說大家已是老夫老妻,見不見到真人都沒所謂,寧願將機會留給新入門的老婆,「193之前有段時間少工作,當時ERROR中三人都有工作,只有他沒有,他很難過和負面,就在TG跟我們訴苦傾通宵。這些事跟朋友說可能難開口, 亦難明白,我們算是陪他一路走來的人,他願意分享心事,我們就一起想辦法鼓勵他。」
早前193在訪問中談到粉絲,平日嬉皮笑臉的他激動落淚,鏡頭前真情感謝一直支持他的同行者。Sushi說193鏡頭前真情流露的演出,背後花了不少努力,會看不同綜藝節目研究幕前演繹,希望觀眾欣賞他直率敢言之餘,也多留意他的作品,「33一開始覺得自己沒才華,會自卑,但仍有班儍更更粉絲支持他,我看到他哭自己也流淚,因他記得我們為他做過的事,今天他真的做到了,我們能大聲說:『我哋係193老婆,知我咩料啦!』」
染了一頭金黃短髮,身穿保錡品牌tee及行山帽的Wing,說話爽快直接,無論外表或談吐,都有點保錡的影子。「可能太喜歡他,外形不自覺會模仿了,偶像嘛!」保錡的粉絲自稱Pokimon,會稱呼保錡做大佬,緣於經常在TG跟粉絲談心的他說了一句「一世人兩兄妹,有你有我」,家人冇得揀,叫妹妹給人感覺更親。
Wing播放着保錡Telegram對話中的唱歌錄音和合照,回想起跟大佬過電的一剎那,只因一個IG動態,「我第一次接觸保錡是在IG看見他有個post說自己在減肥,我第一次回覆這些story,說希望你減肥成功,外形更好看,沒想過他很快回覆我:一定會!他現在的確成功瘦多了。」因為這三個字,令30歲人從沒試過崇拜一人的Wing驚喜萬分,翻看他所有節目,聽他創作的歌,更成為了保錡Telegram及fans club的admin。
音樂能力被看低 初心未變
「保錡對音樂的熱誠真的很瘋狂,每晚收工做音樂至3、4點,但翌日8點要工作, 為了夢想去到盡。」外形MK搞笑的保錡以獨立音樂人身份出道多年,自己編曲填詞,自資買器材拍MV,然而網上歌曲點擊率不高,能力常被看低。Wing說從未接觸過保錡創作的音樂類別,故尤其喜愛《ikigai》、《秋冬4U》、《Get A Real Life》等拍子和旋律都引人入勝的作品,「很多歌都由音樂人JNY監製, 為更了解大佬的歌,我就去了JNY的studio學整beat。」保錡知道Wing這舉動,提議Wing製作一隻beat,更承諾親自為她編曲和填詞,令中學時也夾過樂隊的Wing更有動力重新玩音樂。
保錡說如果要玩音樂,首先要買器材學習製作,不可以紙上談兵。由網友變成朋友的JNY跟保錡合作做過不少歌,深知他不想被人界定為搞笑藝人,因為初心是當音樂人,「他諗旋律很強,亦很有毅力,錄音即使聲沙了,都要錄到滿意才離開,平日一有新想法就不停問我意見。我們很夾,初次見面jam了幾小時,就寫出《ikigai》。」Wing在旁補充:「他們以前每月能出一首歌,很癲,都是沒錢賺的。去年6月至12月是保錡的低潮期,你聽他的歌就知他的心路歷程。」
學音樂轉工 「人生冇起跌冇意義」
雖然保錡最近因工作繁忙,加上音樂事務都需經公司批准,暫時不能兌現為Wing編曲填詞的承諾,但他對夢想的堅持,令Wing當頭棒喝。Wing成長於小康之家,體育系畢業後再修讀教育課程,當時她對生活毫無想法,也沒有想做的工作,最後選擇回家打理家族生意,家人退休了,她沒有生活負擔,別人以為她過得無憂無慮,她卻形容這些日子似條鹹魚,「未試過跌,也未試過很成功,就像一條平線,好冇意義。但保錡的人生給了很多啟發我,令我想改變、進步。」
保錡家境清貧,15歲輟學開始打工,茶餐廳、售貨員、髮型屋等都做過,課金追音樂夢,卻挫敗連連;早前曾因負面新聞、粗口罵粉絲事件惹起不少誤會,支持他至今的Pokimon為他申冤:「因大佬太直腸直肚不懂修飾,常被人誤解。」為了令保錡進步,Wing笑指偶爾也會給予偶像一些提點,指他開始時較我行我素,現在多了思考反省,願意接納別人意見,也是種進步。保錡在《自肥》成功被Mike導團隊「打救」,熱淚盈眶找回熱血初心,高低起伏的人生本來已夠勵志,「因為大佬,我也想感受吓高低起伏,今年轉工後發現職場果然很陰險,工作不順利令人沮喪,但我真的get a real life了。」Wing今年把心一橫去轉工,重投教育事業,現職教授社交禮儀成人證書班,更會在堂上播保錡的歌和片,以他的經歷鼓勵學生。
生於錯誤的時代,ERROR的出現好像我們凡人自身,岩岩巉巉,甩皮甩骨,但卻勇於擁抱缺陷與失敗,不斷嘗試,至死方休。因為沒有偶像光環,這種自由奔放堅持真我的態度,反而引起大眾的共鳴,連結了那些一直還在堅持的人。
粉絲×193搞笑互動
1. 派糧贈墨寶
193偶爾「派糧」給老婆,例如贈墨寶,在月曆寫上老婆生日日期,亦曾恥笑老婆身高創新低,更為粉絲們改名字。193為Sushi起名為阿屎,圖中則畫了嚿壽司給她。
2. 同老婆自拍
193太愛跟粉絲聊天,有時給經理人催趕也不願離開。例如有次出席金像獎走過紅地毯,他竟走回頭跟老婆自拍,最後給老婆大聲趕走。
3. 「對唔住老公」
MIRROR演唱會193做完表演嘉賓後出去找fans,去了吃飯的老婆立即衝回去「跪地」說「對唔住老公」,哄得193邊笑邊叫黐線。
4. 家用工資袋
老婆常笑說為193應援像返工,193就送出了「工資袋」,裏面有他的自拍照、好老婆證和名牌等,十分窩心。
5. 貪佢夠靚仔
在餐廳碰見193跟花姐和MIRROR同場,Sushi走過去叫老公,再問准花姐能否跟193合照。花姐說:「你咪影囉, 到底你鍾意193啲乜?」Sushi說:「靚仔。」
6. 真老婆no way
會否幻想成為193真老婆?Sushi耍手擰頭:不要了,佢太煩!她重申老婆很多瘋狂應援行為都是為搞笑,潛規則是絕不影響偶像私生活,也不能有任何身體接觸。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ERROR #193 #保錡 #Mirror #郭嘉駿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