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許多「專家」說讓幼兒看影片無助於他們學習,但爸爸的同事曾經分享他兒子的影片,一個七歲的小孩能用非常標準的英語「說明」故事書內容並且生動地配合動作演出劇情,他並非只是單純唸出故事書上的字,而是在講故事了。
這位同事說他女兒高中一年級,就拿到多益近乎滿分的成績,他的方法就是從小讓他們看YouTube兒童影片。
同事的英文程度並非頂尖流利,只是在工作上能以專業術語溝通的程度而已,並非從小和他的孩子們講英文,純粹靠英文影片引導他的孩子們學習語言。
我們學了這招從小給在恩看英文教育類的影片,不過更多的是爸爸也是和在恩說英文,雖然爸爸的母語不是英文,但是可以到日常對話的能力(不過還是會遇到很多生活中的東西或動作不知道怎麼講,也是得Google)。
從小大概六個月開始給他看電視,從他一開始自己只能看五分鐘就自己分心跑去玩玩具,到現在看一個小時,會跟著劇情反應還會重複一些詞或句子。
目前在恩兩種語言都聽得懂,而且是可以理解複雜的句子,例如用英文告訴他不收拼圖或其他玩具的話,會被弟弟亂拿亂丟以後就玩不了拼圖了,而他聽了之後就直接去收玩具,代表他能理解對話內容。
只是在恩現在還不太會講話,今天說了:「沒有下雨」是第一次突破三個音節🥲。這是雙語家庭的缺點-學說話比較慢。但也是優點,因為他們一會說話,就是兩種語言都會了(不用花錢花時間補英文的概念)。
我們中英文的比重是英文7:中文3。
影片、繪本、教具和爸爸的對話都是英文,剩下的就是自然的中文接觸,像是和親友的對話等等。表面上看起來失衡,這並非是我們不看重中文。
我們的考量是,他在台灣的環境接觸到中文的機會比較多,要塑造英文的環境比較難。英文是世界上第一手資訊使用的語言,而中文及其他語言大多都是二手翻譯的落後資訊,因此我們將英文擺在第一位。
有人說不要讓小孩在小時候學太多語言,這句話是錯的。許多新聞上的學太多語言造成語言混亂的例子,是因為他們沒有該語言的環境,而讓孩童「讀」(Study)多種語言,進而導致語言混亂。
小孩子的大腦是學習機器,在四個月大的時候他們已經有能力分辨不同語言系統的能力了,不要小看你的孩子。在歐洲因為不同國家往來密切,許多小孩都是雙語家庭長大的,自然兩三種語言都會使用,也沒有混亂的問題。
重點在於維持語言環境,讓他們多接觸英文,從聽和說開始認識語言,未來在英語教育上可以省時省力,把更多精力花在STEAM教育、程式語言、大量閱讀,以及商業訓練。
有興趣的人可以看Netflix | Babies | First Words了解更多。
#語言 #英語 #教育 #兒童 #教養 #育兒日常 #育兒生活 #英語教育 #親子 #親子日常 #幼兒 #學齡前
拼 教養 二手 在 尚瑞君之愛‧傾聽‧解讀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孩子的善良要學會劃出界線,才不會被別人軟土深掘反而害己害人
在代課的時候,有一個男同學總是去碰觸另一個男同學,那個被碰觸的男同學看起來不是很願意卻也沒有拒絕,於是有同學說碰人的他打被碰的他。我問了一下狀況,接著問被碰的他說:「你喜歡他沒事亂碰你嗎﹖」他說:「不喜歡﹗」我說:「那你有叫他不要碰你嗎﹖」他說:「沒有﹗」我說:「如果覺得不喜歡別人亂碰你,你要告訴對方,跟他說請你不要亂碰我的身體﹗」我接著跟碰人的同學說:「沒有經過別人的允許,不可以亂碰別人的身體,知道嗎﹖」他說:「知道了﹗」
那是五年級的班級,我趁機跟全班說:「你們現在慢慢要進入青春期了﹗身體會開始出現變化,會變得很敏感。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都應該跟同學保持身體上的界線。要尊重別人的身體,沒經過對方的同意,不可以碰觸別人的身體。如果別人亂碰你,要懂得拒絕,知道嗎﹖」
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因為表示親暱,比較會有肢體上的接觸。但是到了高年級,沒有把身體上的界線區分開來,而女生又發育的早,有些男生是會被女生叫成色狼、變態等難聽的字眼。這些身體上的界線與尊重,家長要早一點告訴孩子,這樣孩子才不會在學校遇上不必要的傷害和誤會。
只是一向習慣溫良恭儉讓的孩子,要他把善良劃出界線,其實是需要學習的。
那天讀國一的幼子放學回家後說:「媽媽,今天學校發給我五十元便利商店的禮券,但被同學借去看後他一直不肯還我﹗」幼子在追討的過程中,同學甚至說他把禮券弄不見了﹗丟進垃圾桶了等等讓人為難的狀況。
經過一串的對話,我跟幼子說:「星期一你去跟他說,請你把禮券還給我,不然我要跟老師報告這件事情﹗」這個結論是我跟先生和長子一致的想法,但幼子卻覺得有些為難似的。到了周一回家他說他忘記了,因為在學校很忙。隔天早上我掙扎著自己到底該不該介入這件事,但是我覺得以幼子溫和的個性會讓這件事情算了﹗只是,這樣的事情真的可以算了嗎﹖孩子沒有保護自己資產的能力,而讓另一個孩子覺得可以這樣對待別人的資產,對嗎﹖我在內心上演了很多的小劇場,終於還是決定打電話給班導師。
班導師說明了這樣的事態很嚴重,她會先觀察看看幼子有沒有去跟她報告,再看何時該介入。過沒多久,班導師又打了一通電話來,想順便跟我聊一下幼子在學校的狀況,而希望藉由幼子在學校的好人緣,導正同學相處時沒有設立的規矩和界線。
在跟導師的對話中,我拼湊出幼子的校園景況,他在班級人緣很好,總是有一群同學圍著他打轉,甚至讓老師覺得他的下課時間總是被打擾,他怎麼都不懂得拒絕﹖而有另一些同學擺明了對他在言語上故意使用不當的言詞想讓他生氣,老師很好奇他為什麼不制止﹖不生氣﹖他是不是太過壓抑﹖
青春期的孩子,除了突然會暴跳噴發成火山,他們的冰山世界如果你沒有嘗試走進去,那孩子真的可能會愈走愈偏,愈走愈險峻。
先說拿了幼子禮券的那個同學,幼子回家說:「媽媽,他說禮券他花掉了,他會賠我錢﹗他被學校記過處分,還跟我說對不起﹗我覺得讓他被記過有些愧疚感,這就是我不想跟老師說的原因﹗還好學校可以用做愛校服務來消過﹗」我說:「他被學校記過,媽媽聽了也很難過。但是如果他小時候犯這樣的錯誤沒有被人糾正,他就不知道自己做錯了﹗而長大如果犯了類似的錯誤就是犯罪,會被法律處罰的,我們這是在幫助他矯正。雖然心裡會覺得難過,但是你的善良必須劃出界線,讓別人知道甚麼不該碰、不該說、不該對你造成侵犯或傷害,這些都是我們要學習的,老師也希望藉由你的好人緣來幫助同學設定行為和言語的界線,因為大家都要學會尊重別人的不同與差異性。」
幼子的性子跟我太像,不喜歡衝突,不懂得拒絕,不忍心傷害別人,顯得太過溫情主義,這樣的性格養成只因為我從小受到良好的保護。我以為世界總是溫和與友善。但當我在高中畢業的暑假打工時,一位主任每天坐到我身邊幫我插零件,有一天我打了一個噴嚏,那位主任馬上問:「妳會冷嗎﹖」隨即把領班叫來說:「幫她找一件外套,把冷氣關小一點。」後來在休息時有女工冷嘲熱諷的說:「人啊﹗不需要太努力,只要長得漂亮一點、穿得漂亮一點,就有人幫忙做事,打個噴嚏,馬上就有人拿外套來、把冷氣關小。」還好那時沒有其他女工呼應她,我們工讀生也只敢靜靜地聽,那一刻我才明白,在這個世界上,原來也有人會不喜歡我,原來也有人會對我心懷惡意。
在這個世界,隨時有善意和惡意啊﹗在成長中的孩子要如何分辨﹖如何學會保護自己呢﹖特別是在無微不至中長大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學校的景況開始會出現光怪陸離的狀況,你會擔心嗎﹖先讓孩子有這些抗體吧﹗
一、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歡你
喜歡,是一種美麗的情愫。在孩子天真的世界裡,圍繞在他身邊的人大都是喜歡他的,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用善意喜歡他,甚至會有人討厭他。當孩子明白這一點,才可以分辨,有些喜歡是假面且帶著侵犯與欺負的惡意,孩子要能夠察覺才有可能選擇拒絕。拒絕,是一門很難,卻必須學習的課題。
二、學習劃出自己的界限
物有物權,人有隱私權,人對自己的私有物有所有權,對自己有肖像權和選擇權。要讓孩子學習劃出界線,保護自己的身體、物品和隱私。
學會拒絕別人未經同意碰觸自己的物品和身體,其實並不容易,這些對性情溫和的孩子,甚至需要透過演練來學習。
三、善用方法和其他周邊的支援力量
國中的孩子不好教,因為他們往往覺得自己長大了﹗不想透過老師來解決問題,覺得這樣是小屁孩的行為。但是他們掌管理性的前額葉還在發育,想的方法還不夠成熟與理性,就有可能讓小事變大事,或是讓態勢一發不可收拾,孩子可以怎麼辦呢﹖
班導師跟我說:「除了當面制止同學不禮貌的言行,也可以透過寫紙條表示自己的想法,或是只要表現出你不喜歡別人這樣說,其實他旁邊的同學就可能會幫忙制止,重點就是自己要做表態。」
青春期的孩子很在乎同儕的看法,一如長子在國一時就說:「要避免在學校被霸凌,就先交幾個好朋友﹗」好朋友之間就會有隱形的力量,可以彼此扶助與支援。
國中的孩子其實還是很單純和善良的,只是他們正面臨成長的大躍進,有時不知道開過頭的玩笑會造成危險甚至有法律責任,當界線模糊不清時,不懂得拒絕與來不煞車就可能造成憾事的發生。
每一個人的行為表現都只是底層冰山的二手資訊,多跟你的孩子聊聊天,帶著好奇去探索他,他的經歷可能帶給你意想不到的衝擊與學習。
孩子的善良要學會劃出界線,才不會被別人軟土深掘,反而害己害人。
#教好孩子從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開始
#尚瑞君著有《優雅教養:傾聽、陪伴、愛,教你解讀孩子的心》陪你養成親子之間良好的生活習慣,讓教養變得優雅又有效率
拼 教養 二手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週日的重讀🌞書人生專欄🌞作家朱嘉漢👉〈書的回返〉
我在世紀之初成年。才剛從彷彿無限大的1999年,跳到乾淨簇新的2000年,馬上被提醒:這還不是新世紀。
於是再等上一年,直到2001年,跨入了新世紀時,恰巧滿18歲,進入大學。
家族因為祖父一輩意志所然的教養中斷(後來,再花上近20年,我才在小說《裡面的裡面》回溯這個問題),剛成年且面對新世紀的我,心靈上亦猶如白紙。我隱隱意識到教養的空缺,因此對於知識,我無比飢渴。空缺是慾望的根源,是以主體不斷在巨大他者中建立起自我。
彼時書市還見盛況,一切如此新穎,亦如此興盛。面對茫茫書海,我卻不由分說轉身,面向過去,背對著未來。竟有點像班雅明闡述的新天使的姿態,在一片廢墟之中仍欲逗留,喚醒死者,卻被那撕裂翅膀的進步之風刮進了未來。當時的只是眷戀我錯過的世紀末的華麗,未曾感受撕裂的痛苦。要等到很久以後,知道在那個時間點回望的世紀末,是最近亦是最遙遠的距離。
當時哪會這麼想?忙著與時間賽跑,在學校總圖書架間漫遊,在新書店中追逐。然後,在彼時方興起的、新模式經營的舊書店吸引,一頭栽了進去。一開始是貪圖便宜,後來隨著出入的時間增加,書架上二手書的比例逐漸超過新書。也在一次一次的機運中,隨機拼圖般補足我錯過的部分。
我天性熱愛機運,只有在隨機的安排中,我感受到自由。也許因為太熱愛,大學未畢業,就進了天母的一家二手書店工作。
成日與書堆相處,像待在某種蓄水池子中,漸漸建立起自己的閱讀生態。一轉眼,與書店的愛書者們談起書,已經不感生澀。在畢業前夕,等待著兵單與出國唸書的懸宕時光,我以為緩慢,實則是奇蹟般的速度累積。我這文學遲到者,原來蒼白無比的書架已然成為一個小小的閱讀生態系。
譬如大江健三郎,在《換取的孩子》剛上市時,我也同時在二手書店補獲了東販出版的《死者的傲氣.飼養》與《萬延元年的足球隊》(至今我最愛他這本)。也陸續補足了《性的人間》、《聽雨樹的女人們》、《靜靜的生活》,還有光復書局「世界小說家」才收錄的《個人的體驗》。
喜歡的作家當然要全部搜集,譬如所有川端康成的作品、三島由紀夫的作品、馬奎斯的作品、卡繆的作品、莒哈絲的作品,不論是否有版權或是盜版,不論翻譯良莠,皆納進書櫃;有一些晚一點才認識,幸好不太遲,例如亨利.米勒的《北迴歸線》(沒想到後來的讀者不太讀他了)、巴塔耶《愛華妲夫人》(從金楓出版社偶然尋得)、魯佛的《佩德羅.巴拉莫》(同樣是光復書局那套書找到的)、富安蒂斯的《奧拉/異鄉老人》、庫許納《美國天使》.....
我亦在同一間書店,逐漸收藏起我鍾愛小說家之前錯過的作品。我買齊了《手槍王》、《我們自夜闇的酒館離開》、《妻夢狗》、《第三個舞者》。2004年,我帶了《我們自夜闇的酒館離開》給駱以軍簽名,他說:「這本連我都沒有。」
若干年後,再度與駱以軍相遇,已經是跨越一整個歐亞大陸的時差通訊。來回幾封信,他驚訝寫道:「怎麼你讀的書,文學的根柢,是我當初在陽明山上苦讀時所愛不釋手的那些書?」欣喜不僅是與心儀的小說家通信,更在於我們在很多方面,共享了同樣的文學養分。
在書籍的考古地層恣意探索,彌補我的遲到,也跨越了年齡的差異,在文字共和國裡,時間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估量。
也曾經為了一本書魂牽夢縈。許多書即便喜歡未必有收藏慾望(以致多年後書架上尋不到某本書,才驚覺原來當初只是借閱來的),隨緣到手就好。卻有某些書,無論如何都想擺上書架。譬如依莎貝拉.阿言德的《精靈之屋》。原以為這樣的書不難尋得,卻讓我尋遍了二手書店與網路書店而不得。以至於,終於還是在我工作的二手書店,以刀片劃破紙箱上的封箱膠帶,在一堆法文雜誌中看到《精靈之屋》時,忍不住握拳下拉,說聲「yes!」。
那箱書其實是某位旅法作家的二手書,不僅這本小說,同個箱子一系列的法文文學雜誌《Magazine Littéraire》亦成為我剛學習法文時的最好讀物(最好?因為看不懂又如此渴望讀懂,引起的慾望像是初認識文學時的慾望二次燃燒)。
舊書從遠方而來,也將我帶向遠方,到後來,換我將書帶到遠方。
展開留學生涯,乍到巴黎第一天卻驚慌失措,徹底幻滅。混亂間,意外走到聖米歇爾大道上的二手書店。我看見一整排口袋書被隨意放在店門外的平台任人挑選。剛到巴黎覺得一切的物價都是台灣的兩三倍,我卻隨手一抓,便是一本法譯版的《精靈之屋》。除了驚訝這麼好找,發現二手售價1.5歐元,還不到新台幣100元,頓時有了活力。
旅法8年,習慣不改,把時間擲在舊書攤、舊書市集,有時沿著塞納河畔來回走,晃眼就是一天。
有些書就是特別記得,有年巴黎書展,請來了魯西迪與保羅奧斯特兩人夢幻對談(至今沒看過比這更驚人的組合)。對談後,我先拿了《午夜之子》給魯西迪簽,再拿《幻影書》給奧斯特簽。《午夜之子》是我在舊書店打工第一天,用當天工資買下的第一本英文書,《幻影書》則是在艾克斯(Aix-en-Provence)某個小巷的英文書店購得。這兩本簽名書,再過了幾年,亦隨著我回到台灣。
最後,再提一個小故事吧。同樣在舊書店工作時,某天,收到數十箱的書。聽同事說道,這來自於我非常喜愛的小說家,由於即將出國,把書全部處理了。那是以我那個年紀,最近距離理解(但其實更多是難以想像)「成為一位作家要讀多少的書」的時刻了。我看著一箱箱的英文與中文書,文學之外,也有哲學、歷史與其他。而當中意外的,我看見一本羅蘭巴特的法文書。我以當時初學的法語能力指認書名:《愛情論述的片段》。我當場買下此書,回家一查,發現這本書就是《戀人絮語》。
不過這個直譯書名,就一直深刻記得了。談論書的話語,確實也像是某種愛情論述,永遠是片段的,但又如此綿綿不絕——以為中斷的,卻又在某處接連起來——,彷彿無窮無盡。
這故事仍有後續。前陣子,終於與這作家相遇。我說起了這段故事:這本法文版《戀人絮語》,我帶去了法國,8年後,又帶回台灣。
她說:「這是我在愛丁堡買的,當時學了一點點法文。後來帶回台灣,沒想到會到你手中。」
頓時百感交集。偶然成為作者,意味著自己的文字也進入了這樣的交換系統,或者說,打從很久以前,就一直在那。只是我沒有察覺到,而把自己當作單純的收禮者。
我說:「所以一本書的命運,真的比我們想像來得長久。」
「是啊」,她回答。
所謂書的歸返,確實像牟斯的《禮物》,帶著某種精神能量在,只是有時換了另一種形式存在。
─────
更多🌞書人生🌞👉👉https://pse.is/SWQNQ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期以閱讀的饗宴,勾動讀者的共鳴。
────
👉訂閱電子報,收信掌握本刊完整報導:https://lihi1.com/EbuBe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