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寫下了這篇音樂學習紀錄,二年多之後,逸安停止了樂器學習。迪安雖然還未確認,卻隱隱走向音樂專業之路。
安雅除了木笛,還上音樂劇課程與參加合唱團。
而睿安則是鬆散無為地又過了二年多,才考入州立音樂院,真正開始學習鋼琴。目前除了鋼琴與木笛之外,也上打擊樂器課。
教了睿安幾個禮拜,平常幾乎不陪練。一週上課二次,每次15到20分鐘。
每次上課都很享受教他的過程,也很順利。睿安進步也很快,與哥哥當年一樣,雖然起步不算早,但因為身心都準備好了,闖關速度極快,學琴二週就進入雙手同時彈奏的程度,而且欲罷不能,一首接一首,他常彈到不想停下來。
教他時,我是他的老師。很嚴格。
陪他時,我是他的媽媽。很寬鬆。
但因為幾乎不陪練,所以也極少在教與陪的角色轉換間掙扎。
我不會以媽媽的身分,執行老師做的事,因此也沒有衝突點。
許多人在「教」與「陪」之間,覺得無力,或與孩子起了衝突。我只能說,盡可能不以專業眼光去要求孩子一定得做到什麼。
本身是音樂專業的話,更容易有這種傾向:以針對天才與資賦優異的標準去要求才能中等或中上資質的自家孩子。
真的資質卓越,本身也興致高昂,父母就算有點放任,孩子大多數也會自主練習與進步。
若是中等資質,或本身興致不高,硬是強加英才教育,就容易搞得天怒人怨。
硬陪硬練,是絕對會有成果的。只是沒人知道,這樣的路能走多遠。而孩子又會將音樂放在心上的哪個位置呢?
自己喜愛的事,感染給孩子,我們一起走。
而自己都無法享受的事,就不強加給孩子。
不鞭策不督促,也不挑剔不陪練,只有無言陪伴與滿心欣賞,這是我面對孩子們習樂的原則。
這原則提供了身心沃土,讓演奏及練琴如識字看書般,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也讓孩子本身的資質發展到極致。
孩子們的表現,不是因為陪練或敦促而好的。
而是他本來就好,而家長被宇宙允許參與那個美好的歷程,用欣賞的心灌溉出孩子的一切美好。
2018年舊文:
『孩子們最近的音樂學習紀錄/我對幼童鋼琴啟蒙的教學原則』
我一直覺得, 學樂器就像孩子們寫字塗鴉,是基本素養。音樂之路上,我們沒有「望子女成龍鳳」的野心,也不想以「學音樂沒前途」這種消極想法來打壓他們的興趣,更不先入為主地只叫他們「玩玩就好」。
而是因材施教。只要感興趣,我們就支持。若是真的只想玩音樂,我們也縱容。好比逸安,是家中四個孩子裡,花在樂器與學音樂支出裡最高的,還同時學小提琴和薩克斯風。但是他不喜歡練琴也不想上台,只想每個禮拜去上課,偶爾摸一下樂器就好,甚至有音樂會演出還要求我們不准去聽,我們也由著他。
因此之前在音樂學習上偶爾有特別狀況才會紀錄,後來由朋友處才知道,因著我和我的他都是音樂家的身分,而四個孩子都學了樂器的情狀來說,其實對好些於此感興趣或正在迷惘掙扎中的朋友來講,這些絮叨居然有點參考的價值。比方什麼是專業與業餘學習的分野,音樂家的生活到底是如何,練琴怎麼練,身為父母/老師該秉持怎樣的態度等等,所以有時間時,我就簡單紀錄下來,也好讓我們自己從中檢視思考。
畢竟在工作及家務中,想持續自我成長,還要兼顧四個孩子的品格教養、課業、休閒生活與音樂學習,讓他們對音樂保有興趣並發揮天賦,加上我們自己的工作還與此相關,其中的時間安排,與角色分寸拿捏,實在不算容易。一般來說,要支持一二個孩子學樂器,都是樣挑戰了。我們也是亦步亦趨且戰且走十來年才找到平衡,得出些許心得。
因為此次的奧地利全國音樂比賽沒有古典吉他獨奏形式,迪安確定將以二重奏與室內樂的組合參賽。
而且,參與的是三組。
一組是吉他長笛二重奏,第二組是吉他木笛六重奏。
而第三組則是完全的意外之喜。
三週前的週日早餐桌上,安雅突然說道:「木笛老師問我要不要去比賽耶,我跟她說我要考慮一下。」
安雅並沒有問我們的意見,彷彿我們的看法並不能左右她的決定。雖然她才八歲,但我們知道,有些事情她「可以」也「應該」自己選擇。至少我們願意很開放地聽聽她的感覺。
不過這不妨礙我們說出我們的看法,因為知道,無論再怎麼篤定獨立,八歲的女孩兒還是需要父母的支持肯定。
最終,她喜滋滋地決定出賽,並風掣雷行地立刻取出木笛吹了一首曲子以明心志。
在與她的木笛老師討論之後,因爲木笛聲音略為單薄,加上獨奏曲目需求,演奏時肯定需要伴奏,後來決定不加入鋼琴或大鍵琴伴奏,而是吉他。
於是哥哥迪安義不容辭地接下這個重大的任務,將在妹妹的木笛獨奏比賽中替她擔任伴奏職責。
也因此,迪安目前手裡有五套曲目:
1. 跟爸爸學習的古典吉他曲目
2. 跟另一位老師上課的爵士及流行即興歌曲
3. 吉他與長笛二重奏比賽曲目
4. 吉他與木笛六重奏比賽曲目
5. 為妹妹的木笛獨奏比賽而伴奏的曲目
如果要培養紮實的能力,就要學習如何合理分配時間精力去分頭練好這些東西,這是以專業態度面對樂器學習的初步試煉。
無法學會分配時間的技巧、克服惰性、盡可能穩定身心、再怎麼緊張都不丟失基本演奏能力、並超越那些精神壓力及體力挑戰的話,也不用再提專業音樂之路,就開心以業餘愛樂者的角度去玩耍就好。
見慣哥哥面對樂器的樣子,有了比賽心理準備的安雅,也更為嚴謹起來了。排時間練完所有參賽曲,還有平時正規曲目,已是她的每日既定行程。除此之外,她參加了音樂院的合唱團,前陣子密集排演練唱,在耶誕期間,跟哥哥們當年一樣,有著數次在超過四百年歷史的老教堂演唱的機會,這讓她興奮雀躍無比。
哥哥姊姊在音樂學習上,都有一些新計劃,那些動靜無形中也影響到睿安。
五歲大寶寶睿安吵著要學鋼琴有好一陣子了。自從木笛演奏初登場後,他就說了,「我好想再上台演奏!」
之後一次次地要求學鋼琴,而自己開琴摸琴的次數也越來越多,已經到了每日數次只要看見鍵盤就會撲上去按幾個音的狀態。
感受到他那對鋼琴無法抑止的熱情,終於在前天,正式為他啟蒙。
20年的教學經驗,這些年下來讓我有著自己的幼童鋼琴啟蒙原則和方向。
我的學生們,一開始是不看譜的,最先訓練的是聽力、想像力與表現力。
以非常非常慢的速度聽聲音和唱歌。什麼曲調都是要聽了唱了後,沒有譜子地自己在琴鍵上摸索出來。
一開始會引導他們一些方法,但之後慢慢減少助力,達到讓他們學會「聽聲辨位」的能力。
而不是照著譜乖乖一個音一個音彈出來背下來。而且一邊彈,還要一邊將曲調或歌詞唱出來。
無論音調有多簡單,曲子有多單調,每個音都要彈得美,也唱得美。手放上琴鍵的那一刻,由開始到結束的每個細節都要完整從容。就算曲子只有四個音,也要有表情,有著起承轉合,而不是不帶感情地砸完音就好。
聽聲辨位並能準確唱出每個音,與無誤地找到他們在琴鍵上的位置之後,接下來就是要移調。(移調的意思簡單來說,就好像我們去KTV唱歌,歌曲太高或太低時讓我們唱得不順,我們就會按升降Key那個鍵來調整,找到一個盡可能讓我們高音飆得上而低音也下得去的調子,起音不同,但整首歌的曲調聽起來還是一樣的。)
所以我的學生們要能將初學者時期學到的每首簡單曲子,都能在每個調子上彈出來。比方,目前學「小星星」,要能從琴鍵上的每個音都可以當起音,把這首歌幾乎一音無誤地移調邊彈邊唱,而不是看著譜學完這首就好了。
像彈C調的話,因為沒有升降記號,所以很容易。但有些調子的升降記號很多,手指必須一直在黑鍵白鍵之間穿梭,就很考驗學生的聽力和專注力,這也需要理解力和記憶力來交相配合。
這樣的教法,想見的,需要比看譜教學多出三五倍的時間心力。一開始進度也非常非常緩慢。
老師沒有足夠的耐心,實在沒辦法重複唱一個音十來遍,還聽著學生為了找一個音就按上十來個錯音,而且還不斷鬼打牆地重複一樣的錯音還聽不出來。😰
但是經過這樣的嚴格魔鬼訓練,學生會擁有比較好的音感,唱歌的基本能力也訓練到了, 日後對於樂曲中的線條、斷句更能夠理解表現。將來就算不再學琴,這些能力都能伴隨著他們。而可以耐得住這幾週到幾個月的孩子,就會留下來。這也是為什麼我多年下來終於擁有「可以挑選學生的自由」的原因,總要老師、學生、家長三方合拍了,才能溝通順暢地繼續學習之路。這第一個關口就是彼此的試金石。
於是,雖然才龜速教了睿安五首極短的曲子,但他已經可以只靠著聽力,將那五首都只有2到4小節的短曲,在每一個調子上做移調。
也慢慢培養,聽到什麼音,不需要譜,自己在琴鍵上摸索出正確的音的基礎能力。
但是不要覺得他天賦異稟家學淵源什麼的,因為這是我將他抱在懷裡十幾分鐘,耐著性子一個音重複幾十次不斷誤試又重新再來而得到的小小進步。
我覺得大寶寶做得最好的是:不斷犯錯還願意反覆嘗試,不鬧脾氣不願放棄。而且,結束了還說,「太好玩了,明天還要彈!」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葉宇峻彈吉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是我編排的 張震嶽 ayal komod - 秘密 吉他演奏版 這首歌是我當年16歲自己靠耳朵抓出來的第一首歌,CD至少重複撥了500次以上,花了大約一個多月時間終於全部抓完"伴奏"的部分(光前奏大概就花了一個禮拜吧)。每次去KTV點這首除了要深情演唱以外就是為了聽經典的吉他前奏和很對味的中段 ...
拜 六 吉他譜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別看我 poo poo 了那麼多本上進青年寫的書,實際上以前我才是大戶啊!他們出一本我買一本,講座跑了一場又一場,TED Talk 我還去過現場。本宮的萬年粉應該記得我早年有寫過講座記錄...
那我是什麼時候清醒的呢?嗯,該怎麼說呢... 我一直都很清醒只是很愛自欺欺人。當年我和我娘相處得很差,總幻想著有一天我事業成功了,她就會喜歡我、以我為傲。又因為我窮怕了,想要靠自己努力賺錢過上好日子。
人家可以,憑什麼我不行!
這觀念其實沒有不對,只是我太天真,我把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的菁英當對照組、當假想敵。我的對手,從來就不是他們。人脈家世比不過人家,美貌和才華更沒有。要想在人家的地盤上出人頭地,我的策略是錯誤的。
我知道我錯了,但我就是不肯放棄。早上起床還會給自己加油打氣,沒想到吧,廢柴盟主也曾這麼瘋狂過。
後來我用推理法(多年吃瓜累積的技能),我會在社福服務時多聽個案的難處,再和客戶交流中默默留心客戶沒有講出口卻又流露在不經意間的小細節。經過交叉比對,我發現關鍵點是「路障」🚧。
客戶們的前進道路路障都被原生家庭掃得一乾二淨,他們可以一直衝衝衝,跟你強調成功的關鍵是努力不懈。而我的個案們,跨完一個障礙又迎來另一個,看不見盡頭。
最後反思我自己的處境。那我的路障又是什麼呢?首先,我有個還不錯的爹,他以特殊人才的身份幫我和我娘拿到了綠卡。要知道,中國公民和印度公民在美國靠工作拿綠卡身份有多艱難。
我大學畢業那一年很順利地拿到了 job offer,我是全班同學中起薪最高的。班長說他為我驕傲,我很傻逼地找了最要好的同學慶祝,忽視了她的感受。
那位同學是韓裔,她是國際學生。她才華洋溢個性雞巴,人家的上進心班長不見得比得過。可是她一份工作都沒有找到,OPT 結束了還是沒找到,只因她沒有綠卡。設計系國際學生要想留在這兒,不是才華和努力可以彌補的。
此後我不敢強調我的努力認真,這玩意真他媽沒用。萬般努力不及一張綠卡。
沒多久,我迎來了我的路障。我因無法承受工作壓力嗜睡症發作丟了工作,太憂鬱了也沒照顧好身體,又引發了心臟病。我的路障就是先天疾病太多。但人生就是這樣,有路障又如何,日子還是要過下去。
我放下了那些上進青年寫的書,他們的路障和我的路障數量不一樣。我慢慢地走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上。因為有過這樣的經驗,我比同齡人更有危機意識。
我知道大家想問,廢柴盟主怎麼會有危機意識?耍廢需要大量的努力和資源作為支撐。我耍廢的時間很多,我努力工作、認真思考的時間更多。我對掃路障的心得和策略如下:
1. 保持高彈性,隨時準備撤離
以前我對實現某個目標會異常執著,看我大學讀了八年就知道。爹娘不支持,甭理挺過去!沒學費了,半工半讀掙啊!發現自己其實不擅長,怎可以輕易說放棄!孩子們,別執著,世界那麼大,眼睛要打開心靈更是。
2. 生活過得好工作自然就會好
若要說我對我爹有啥期許的話,我會希望他能教我更多關於生活管理的知識,而非學術知識(反正我已經沒救了)。工作之外,還有生活。我只後悔我學煮飯學太晚,我二十六歲以前連瓦斯爐都不會開。學習生活技能、學好簡化生活、控制好物慾,人生目標明確了工作自然就更容易進入狀況,因為知道自己在幹嘛。曾經我以為是反過來,好好工作賺了錢生活才會好。
3. 爹娘養老有著落是我的最大路障
菁英作者們只告訴咱努力是有用的,沒告訴咱他們能持續工作這件事本身就需要很大的運氣成分。你可以說我是職業病,在看完那麼多曾經在職場發光發熱最後為照顧家人辭掉工作成為我的個案... 我很難不惶恐。有一天在客戶和機構負責人的夾攻下,我終於意識到了我爹娘需要開始規劃養老。兩位老人家對這議題有點反感,可我不能退縮。我找了律師、會計師、專業人士,在各種諮詢下我心裡有了個底。此事改天再詳細與大家分享。
4. 廢柴如我收入要維持多元化
我大學遇過一位女教授,我不喜歡她,她對弱勢族群學生很沒有同理心(我以前發文講過她)。她很愛把奧美的工作經驗掛嘴邊,同時強調工作效率啦、時間管理啦、女力無窮大啦。最經典的是她曾經在奧美留職停薪一年半,跑去柏林協助某設計學院成立廣告系。她有三個小孩。當時全班同學都好崇拜她,因為我對她有偏見,我就當故事隨便聽聽。果然!有次辦活動她老公現身。依照老公的說法,奧美允許女教授留職停薪一年半是因為她的某親戚是奧美集團高層。三個小孩她丟給老公在紐約一個人顧。老公為了顧小孩,自己從奧美辭職,在家接文案工作案子做、英文系畢業幫出版社校稿、週末教小朋友彈吉他、給教會當長期志工換免費安親班。每個成功人士的背後,總有另一個衰鬼的犧牲哪!!!她老公對我們諄諄教誨:「紐約是個不容易生存的地方,如果能力夠,請盡力維持收入多元化,不要放過任何可換成財富的才華。」
差不多就是以上這些,想到更多再寫。
--
這篇不知道配啥圖,就看在我用心分享的份上讓我搭文發則業配吧!實現收入多元化。
我娘喜歡吃雞翅,但她不愛美式醬料。我參考了小高姐的食譜(食譜在留言處),烤了一整盤。烤的過程中,我刷了兩次蜂蜜,好吃!我忘記後來發生什麼事了反正我們就吵了起來,我一氣之下一個人啃完整盤雞翅.......
值得高興的事情是烤盤超好洗,抹一抹就乾淨,烤得也均勻。白色烤盤拍照 94 美。最後一波惹~ 要買要快。
https://www.neoflam.com.tw/collections/jin?rcode=FJ
拜 六 吉他譜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雖然在寒假中,而且還是寶貴週六,但迪安那美麗的另一位主修老師,還是特地排出時間,為迪安加了這週的第二次個別鐘點。
迪安在學習古典吉他的過程中,有著巧妙的機緣。在州立音樂院除了是自己爸爸的學生外,在考取資優資格(所謂天才班),拿到每週免費多上一個小時琴課的獎學金後,於院長批准下,同時拜入另一個老師門下。
這位老師是一位年輕的同事,除了任職州立音樂院外,同時也在維也納音樂與藝術市立大學執教,是有著豐富比賽經驗與活躍在演奏舞台的音樂家。對迪安真的是不計時間心力的認真教導,除了全面又仔細的為迪安籌劃之外,只要有需要,總是一堂又一堂地免費加課。
我的他除了在州立音樂院職位之外,因著與母校藝術大學的學術合作,也帶著大學生的教學實習課,等於說,在國立藝術大學要拿到古典吉他的教育學士文憑與國家教師資格的學生,在吉他教學方面,有九成是出自他門下,由他一手培養出來的。
未來想拿到教育文憑的學生,要在他身邊待滿二到三年,每週在他的審視目光下戰戰兢兢地教學生,與學著教學生。畢業考之前的學士論文也是由他過目批改,一審後再與其他教授共審,而教育學士口試也得列席評審。
論文過關與否,國家教師文憑的口試成績高低,他身為指導者,一念與一言,起到很大影響。
就是我們求學時表面畢恭畢敬供著,背後小聲偷罵的那類人啊。(誤)
因著爸爸的這個職位,需要童子數名用作實驗品,迪安幾年前開始捨己為人,只好成為大學生的白老鼠,每週接受2-3位學生的額外指導。這當中,除了只會演奏但完全不懂教學的新手之外,不乏已在自己國家念完學士碩士,也取得國際聲名,只是來奧地利求資深大師指點曲目,順便再修個教育文憑的高人。
迪安有幸成為這樣一位高手的實習學生,這位年輕同行的學識淵博到有時讓我的他都覺得沒什麼可教的,立刻由教學變成「學術討論」。這位日後肯定會大放異采的出色新秀,對迪安也要求地非常仔細嚴格。
迪安每週在數位教師之間流轉,居然還能維持自己的步調,並將眾人七嘴八舌的意見統整歸納,也是十分不易。
今晚為與要準備比賽的妹妹協奏,還要額外聽只要教師角色「上身」,立刻熱血暴躁、嗓門超大總對學生吼叫的媽媽咆哮。(我不凶,我只是大嗓門。真的。)
平常以媽媽視野聽他們演奏練琴時,我沒有什麼意見,總笑眯眯地表示「好棒好棒」。
但以「協助教學」為名被另一半請來指導孩子的話,頓時六親不認了。怎麼嚴厲怎麼來。
被我數落一番的迪安,聽完向教授咆哮後,抱著吉他與譜匆匆狼狽離場,讀譜修正後,畫了整晚的圖來安慰心靈。
遺傳媽媽的宅女基因,迪安課餘的嗜好除了彈吉他和跟好友打怪之外,就是窩在家畫漫畫。他投資了很多零用錢,加上爸媽為他的生日禮物而湊的份子,買了一台挺貴的專業電腦繪圖版,埋首臨摹,也與好友創作漫畫。
看著他越來越濃厚的宅男氣質,莞爾之餘,也略略憂心他是否會變成那種把自己弄得很髒/頭髮上有蒼蠅盤旋/吃完的泡麵空碗一放二個月的漫畫宅男啊啊啊。
*圖一是在畫圖與打怪之餘的嗜好
*圖二是宅男專心畫圖的樣子
*圖三是他的漫畫草圖
拜 六 吉他譜 在 葉宇峻彈吉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是我編排的 張震嶽 ayal komod - 秘密 吉他演奏版
這首歌是我當年16歲自己靠耳朵抓出來的第一首歌,CD至少重複撥了500次以上,花了大約一個多月時間終於全部抓完"伴奏"的部分(光前奏大概就花了一個禮拜吧)。每次去KTV點這首除了要深情演唱以外就是為了聽經典的吉他前奏和很對味的中段 solo,以及尾段意猶未盡的 fadeout。當年的同學一定都不了解我那段在爽什麼,但只要你是吉他手身處在那個沒有 youtube 的年代,這幾段吉他獨奏總是可以讓我莫名興奮,我想你懂的。
當年,說真的彈的內容是什麼,和弦手法理論都一知半解,就這樣一個一個音慢慢地找出來(超...慢),然後想辦法在吉他上發出那個我覺得對的聲音。現在想想,也還還有當初的那段過程,奠定了很多基本的音樂能力。
這首歌快20年前的歌,一定有影響了很多現代的流行音樂。前奏經典的和弦進行我想六、七級的吉他手們一定都有彈過,當初的那個高中生小毛頭我也是被這段電到的,真的是好聽!
今天我把它改成純演奏的方式來對當年那個願意一顆顆音符傻傻地抓出來的小毛頭我致敬,也謝謝張震嶽老師寫了這首經典的歌曲。
《吉他伴奏大全》葉宇峻彈吉他 線上課程報名中!
報名連結: https://hahow.in/cr/paupauband
訂閱葉宇峻彈吉他頻道 ▶ https://goo.gl/Xrt3K7
觀看我的更多吉他影片 ▶https://goo.gl/f3HAcL
葉宇峻 吉他工作室 fb ▶https://goo.gl/66igqb
需要吉他譜請留言並留下email,我會在盡快回覆你後續的 :)
葉宇峻彈吉他教學系列 ▶ https://goo.gl/gCo26F
木吉他指彈編曲 ▶ https://goo.gl/sOX1Dw
即興演奏 ▶ https://goo.gl/0DAT3n
彈電吉他 ▶ https://goo.gl/bzt4tV
雙手點弦 ▶ https://goo.gl/MzjHgE
【葉宇峻彈吉他現在招生中】
歡迎想要學習彈吉他,音樂的朋友們和我聯絡。
至今2016年教學及現場演出經驗將近20年,以理論建構觀念輔佐技術練習,以學習音樂的方式帶你一起進步成長。
教學項目包含:
木吉他自彈自唱/Fingerstyle演奏曲/各式風格電吉他/樂理分析/即興演奏
教學/演出聯絡方式:
台灣台中市以外及海外地區可支援 Skype 視訊教學,歡迎留言或於粉絲頁討論後續。
葉宇峻老師 吉他教學/各式現場演出@台中
電話:0980-410902
mail:paupauband@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