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怎麼汪
【天啊!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 狗狗相處出狀況】
你是否曾經有過工作回家一打開門時,
發現衛生紙如雪花般散落四處,彷彿提前過了一場聖誕節,
滿地狼藉、翻箱倒櫃讓你差點報警以為有人闖空門,
而那位製造這些傑作的孩子正用著無辜的大眼看著你的狀況呢?🥺
或是曾經遇過狗狗不停追著自己的尾巴轉圈圈,
讓你在覺得有趣之餘又隱隱有些擔心究竟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狀況?
這樣有沒有問題呢?
遇到這些問題先不急著生氣,也不要慌張,
其實找對方法就可以順利解決與狗狗相處的問題,
就讓大廷告訴你為什麼狗狗會發生這些行為以及要怎麼解決吧!
在了解問題前,首先必須判斷這些行為屬於:
⭐️⭐️問題行為➡️
行為本身是正常的
只是可能因為生活矛盾、錯誤理解、需求沒有被滿足
或是不符合主人的生活型態而導致
簡單而言就像跟你生活習慣不同又有一點點不合的室友
Ex:爆衝、隨地大小便、翻垃圾桶、咬遙控器…等。
⭐️⭐️行為問題➡️又分『正常行為』及『異常行為』
🌸『正常行為』:行為本身正常,但過度出現或是出現在不應該出現的地方。
如:咬蒼蠅、啃咬拔毛或過度繞圈圈、無來由的高強度追尾
🌼『異常行為』:因基因、生理異常的疾病所引發的行為問題。
如:異食癖、焦慮症、分離焦慮症、過動症、強迫症、噪音恐懼。
以上這些狀況
⭐️⭐️請務必先排除狗狗『身體疾病可能性』後,才可以開始下一步動作!⭐️⭐️
✨當出現『問題行為』時需要思考是否因為不正確的相處互動,而造成彼此生活上的困擾呢?
如:用不正確的方式與狗狗玩耍,像是用手捉弄狗狗
這時候就可以適時修正與狗狗相處的方式,
並尋求『行為訓練師』的協助,可以幫助你更快處理問題唷!
✨而出現『行為問題』代表狗狗可能在 生理 或 心理 上出現狀況了,
這時就必須尋求『動物行為治療師』的協助。
若是不會判斷狗狗的狀況屬於『問題行為』還是『行為問題』
這時候就讓『行為訓練師』來幫你判斷吧!
有任何問題寵物訓練相關問題也歡迎私訊大廷詢問💁🏻♂️💁🏻♂️
如果覺得篇文章讓你更了解狗狗的內心世界,歡迎幫我們按讚分享💜
讓我們更有動力提供更多既專業又有趣的寵物小知識😊
若想看更多狗狗知識及寵物訓練師生活的酸甜苦辣歡迎 follow IG @whispererdt
🔸 了解更多訓練資訊 🔸
👉 加入官方Line帳號 @kbb8260q
👉 或者臉書私訊 https://pse.is/3jyltg
👉 來IG偷窺訓練師 https://pse.is/3k6shf
👉 更多精選訓練文章 https://dating.talk.tw
🔹 手刀報名訓練課程 🔹
👉 5個月以內,幼犬課程:https://pse.is/3jgkua
👉 5個月以內,狗狗課程:https://pse.is/3garkp
#behaviorproblem #problembehavior #dog #doglife #doglovers #dogstagram #dogtrainingisfun #positivetraining #dogtrainingadvice #dogtraining #dogtrainer #pet #petsofinstagram #pettraining #pettrainer #socialization #socializationtraining #狗 #狗狗 #狗奴 #狗狗訓練 #狗狗訓練師 #狗狗訓練課程 #正向訓練 #正向訓練師 #幼犬 #幼犬訓練 #幼犬班 #到府課程 #寵物訓練 #教你怎麼汪
拔毛癖心理 在 愛小宜的甜蜜小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年初五帶次子去看皮膚科,因為掉髮問題,一開始是去年11月次子說頭皮癢,一直抓頭,起先我以為是頭髮沒洗乾淨,結果某日發現有局部掉髮,診所皮膚科醫生說可能是拔毛癖,多半和心理壓力有關,但我怎麼想也想不出來是什麼壓力,次子每天快樂的和小鳥兒一樣輕舞飛揚,又觀察一陣,1月後長男帶去看家醫,開了藥膏,但感覺掉髮處沒什麼進展,範圍也不小,心裡緊張於是年前掛了今日再到醫院看診,
年初五皮膚看診人多,等了二小時,差不多是台北到高雄的高鐵時間,醫生十分細心,還刮了頭皮屑做檢查,找到原因,原來是黴菌感染,多半是因為家有寵物,但也很少會是頭皮感染,但我們家沒有寵物,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次子只要稍有流汗,就會拼命用手把頭上的汗擦掉,可能在過程中手部不乾淨又擦到頭上去,因為他觸覺敏感,所以只要一點汗就會覺得不舒服想擦掉,準備毛巾給他,也還是一樣一直用手,經過這次我想他應該嚇到,
現在就是把家裡的枕頭巾先用熱水泡過再清洗,毛巾也打算全部換掉,另外再多準備一些抗菌方巾放他背包裡,他自己很在意頭髮,在意到本來年前要和朋友一起出去住飯店,最後也請我替他取消,我只是很好奇,這麼不喜歡汗水在頭上的感覺,是不是也和他是觸覺敏感有關呢?因為他的不喜歡已經比一般的小孩多更多了,改天來請教老師。
#小孩愛東摸西摸沒事不要摸頭髮
拔毛癖心理 在 CUP 媒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脫髮女性重新定義美麗】
文:Tan Ha Lam
雖然脫髮問題常見於男性,但事實上因為各種身體狀況,女性出現脫髮其實並不罕見,她們生活在以長或短髮為美的社會風氣中,吃盡了苦頭。近年,愈來愈多受困擾的女性,選擇拿走頭頂假髮,以真面目示人,希望告訴世人,美的標準並不單一。
Barbara Williams 患有拔毛癖(Trichotillomania),她認為是由母親離開家庭的壓力引起的,自 9 歲起,她會半夜醒來,拔掉幾束頭髮,捲成球狀藏在床後,到 30 多歲時已經完全禿頭。Williams 嘆口氣說:「那太糟糕了,我甚至無法觀看電視中的洗髮水廣告。心口會有一種可怕的感覺。」她戴上假髮,但覺得又熱又不舒服。直到 50 歲時,她決定豁出去,讓人了解她的病情。現年 63 歲的她回憶道:「實際上,當我開始告訴他人時,這確是一種奇妙的解脫,就像我肩膀上的重量已經減輕。」
訪談節目主持人 Ricki Lake 最近亦公開剖白自己被脫髮問題困擾 30 年,她在 Facebook 帖文中寫道:「曾經有幾次我為此感到想死。」Lake 戴上接髮,但戴的過程昂貴、費時又痛苦。現在她已決定停止戴接髮或假髮,Lake 寫道:「我隱藏夠了。」決定以光頭示人,不再掩飾。
然而,她們都經歷過艱難時期,32 歲的社工 Alice Austin 說:「假髮一直是一個很大的障礙」。她小時候開始脫髮,到 9 歲時脫髮太多,開始戴著假髮上學,「孩子們會叫我假髮女(Wiggy)」。在中學,一個男孩在走上樓梯時摘下了她的假髮,她說:「對我來說是很痛苦,因為當你十幾歲時,外表是如此重要。這極度打擊我的信心。」而戴上假髮亦並不輕鬆,令她頭皮發癢、大風吹過會引起恐懼、在游泳時更不可以忘掉假髮。不過,母親的身份改變了 Austin,她說:「我 30 歲時就想到,我必須重新掌握自己,我作為媽媽,孩子的觀察如此敏銳。」她開始不再像以往那樣經常戴假髮。
英國皮膚科醫生協會發言人 David Fenton 指出,有各種原因,包括荷爾蒙失調、用藥、癌症治療等,會引致女士脫髮,他說:「一星期前仍有頭髮,幾星期後就可以禿頭,攻擊可能會突然來襲,每次出現都會令受害者感到悲傷。」脫髮對女性而言尤其令人難堪,因為各種文化中,女性的美與飄逸秀髮有關,Fenton 說:「你不能小覤脫髮對女性社會、情感及心理的影響,尤其如果那人的頭髮一直是她們外表的主要特徵時。」
現在在公共場所不戴假髮,反而是女性脫髮者正面的經歷。Austin 坦言:「人們比你想像的友好得多。小時候被欺負時,認為所有人都很討厭、卑鄙和可怕,但是人們比你所想的要理解得多。」最近 Austin 參加一個朋友的婚禮,她說:「這是我第一次真正接受脫髮。我沒有戴頭巾就在游泳池旁散步,一個小女孩的母親走到我身邊哭起來。她告訴我她的女兒一年前開始脫髮,她不知道該怎麼辦。」
Austin 希望放寬傳統美麗的標準:「我認為我們正看到更多與眾不同的人。我們對美麗的定義正在改變。女人沒有頭髮也可以美麗。」
圖片來源:Ricki Lake/Facebook
詳細全文:
http://bit.ly/2OgTogL
延伸專題:
【重奪青絲:逆轉脫髮的帽子】
http://bit.ly/2oht1gD
【4 項護髮迷思與真相】
https://goo.gl/6eJgPC
【一半貧窮,一半涅槃:緬甸人的賣頭髮生意】
https://goo.gl/JLyqZ8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https://goo.gl/4ZetJ5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https://t.me/cupmedia
📣 WhatsApp 👉 http://bit.ly/2XdWXq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