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恐龍足跡研究團隊宣佈,他們於去年在四川發現的新品種恐龍命名為「野比恐龍」」nobitai。 野比,就是叮噹的老友太雄的姓氏!
命名此次新恐龍的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在接受ANN(全日本新聞網)採訪時表示,自己是《哆啦A夢》的粉絲。因為在動畫電影《大雄的新恐龍》里看到野比用自己的名字給恐龍取名的情節,想幫助野比實現夢想,於是就用「野比」來命名了。 不少日本網友則大贊邢立達副教授,命名的理由,僅僅為了實現野比的夢想,連英文(拉丁文)名稱都用日文原文Nobitai.
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這麼有愛的國際新聞了,感動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賢賢的奇異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魔法書 #大魔法書 #所羅門王 所羅門王,是在聖經舊約和古蘭經裡面譽為智慧的王,他和上帝祈求智慧,並且得到智慧管制國家,在天主教裡稱之為沙羅曼,在古蘭經裡面稱之蘇萊曼。他被上帝吩咐建立放約櫃的聖殿,就是上帝交給摩西的十誡石板,然後放在約櫃裡面。而約櫃就放進這個聖殿裡面。在這本所羅門的遺囑裡面有講...
「拉丁文英文名字」的推薦目錄:
- 關於拉丁文英文名字 在 黃傑龍 Simon - 窮富翁 好人好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拉丁文英文名字 在 Paris Eye 看巴黎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拉丁文英文名字 在 Pazu 薯伯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拉丁文英文名字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拉丁文英文名字 在 [無言] 老師我可以取這個英文名字嗎- 看板StupidClown 的評價
- 關於拉丁文英文名字 在 拉丁文英文名字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拉丁文英文名字 在 拉丁文英文名字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拉丁文英文名字 在 希臘英文、希臘文字母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鐵車站 ... 的評價
- 關於拉丁文英文名字 在 希臘英文、希臘文字母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鐵車站 ... 的評價
拉丁文英文名字 在 Paris Eye 看巴黎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如何成為法國女人」這樣主題的書常常都會是書店暢銷作品,法國女人獨特氣質元永遠讓人著迷❤️
你們和我一樣嗎?夢想著有一天能成為像法國女人一樣舉手投足都是魅力的女人嗎?
今天我們要來認識一下我婆婆,我覺得她是我心中最理想的「法國女人」
婆婆退休前是高中的哲學老師,退休後不但沒有放鬆反而更忙碌😌,她終於可以完全投入她熱愛的哲學研究,現在60幾歲的她是一本哲學期刊的主編之一,前陣子剛翻譯完一本17世紀重要的自由思想作品「theophrastus redivivus」:
在當時天主教會完全控制的社會下,一個匿名作家冒著被燒死的威脅,寫下對神、宗教、教會為了思想控制,創造出天堂地獄等等質疑與批判。大逆不道的言論😆也給後世的我們留下當時知識分子的想法。
婆婆把用拉丁文寫的原文翻譯成法文,這本作品目前只有一個義大利出版版本,所以書內註釋是用義大利文寫的,她還為此去學了義大利文😳
小時候夢想成為專業鋼琴手的她,雖然最後沒能如願成真,但是也從來沒有放棄鋼琴,參加小型演奏會,每天練琴,我們都是忠實觀眾。昨天婆婆在隔壁房間彈琴,我們三人在旁邊竊竊私語
法國米:這首曲子好熟悉,曲目是什麼?
公公:已經聽很多年的我,每個音都倒背如流,可是我從來不知道它叫什麼名字
小巴:真好聽(完全門外漢)
觀眾都很不專業,但不影響她的熱情
婆婆今年下半年受邀出席牛津大學的哲學研討會,從來沒學過英文她,現在每天都固定找時間學英文。
她也非常熱情地盡她所能幫助周圍所有的人,過節時邀請外國朋友來家裡,就是不希望讓他們在異鄉感到孤單。幫法文不好的朋友對抗繁重的法國官僚系統、也曾幫我檢查我的法文論文☺️☺️
我們前兩天到諾曼第時,她跟我說:我之前因為腸胃炎瘦了2公斤,我要努力維持不讓這2公斤長回來。還有前幾天你們看到的老房子家裡的佈置設計,都是她親手打理規劃的
有可以投身的理想、自己專注的事業、對自己外在形象管理、 熱愛的生活,還不斷地學習成長,又非常溫暖身邊的人
「在自我追求和外在世界找到平衡」,我想這是法國女人核心的秘密
面對這樣的婆婆我覺得壓力很大🙇♀️,是想逼死誰😂但是也沒關係,我們能從一小點的地方開始,趁疫情時間好好與自己相處,聽聽自己內在的想法,支持它把它培養長大,這種由內往外展現的自信是最實在的
婆婆最後想跟你們說:有人要訂購他們的哲學期刊嗎?😆😆
拉丁文英文名字 在 Pazu 薯伯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競投這回事,記蕭雲「我們的獅子山」NFT 一事
文:薯伯伯
最近在區塊鏈的世界上,有兩個題目較多人討論,一是儲存資料及影片平台,這些平台在極權下的發展特別蓬勃。另一個話題是「非同質化代幣」,此詞的中文及英文全名都翹口難讀,直接叫 NFT(non-fungible token)更為方便。
所謂「同質化」,即是交易的時候,不理會物品之個性。例如我用匯豐銀行的五百元,換你渣打銀行的五百元,兩者沒有分別,就叫做「同質化」。但如果五百元鈔票的號碼含有 888888, 那這張鈔票跟其他五百元鈔票的價值就不同,這樣就叫「非同質化」。
如果有人仍然不明白,認為區塊鏈上的 NFT 圖像,與任意下載的相片沒有任何分別,那就再說一個例子。電影《十年》導演團隊之一的郭臻所製作的《夜更》,當中有一幕,女學生坐的士,把身上僅有摺疊成心形的五百元紙幣支付車資,女孩看著五百元鈔票依依不捨,正是因為這個摺疊成心形的五百元,看來是承載著一段故事,記述著一個人的故事。對她來說,這張心形鈔票的價值,與一張普通的五百元鈔票就不是「同質化」。
因為比特幣的吸引力,發覺身邊不少人誤以為區塊鏈上只能存放金錢相關的資產,其實同樣的鏈,可以存放影像,記錄照片,反正都是數據。把相片放到區塊鏈,跟普通下載的 jpg,看起來都是一樣,但在區塊鏈的 NFT,能看到其過去及現在的擁有者,資料不可消毀,不可竄改,這就是其價值所在。競投 NFT 這回事,大概總帶著愛,既是對創作的支持,也是對其理念的支持。
最近我自己也參與了人生第一個競投 NFT 的活動,LikeCoin 團隊在 2021 年 5 月,協助公民寫作人蕭雲(或朝雲),把他拍攝的〈Our Lion Rock 我們的獅子山〉鑄成 NFT 拍賣。回想當初開始接觸區塊鏈,正是 LikeCoin 團隊為我點了盞燈,照亮了路。而蕭雲則是我最敬佩的社運寫作人,其文字之細膩,其為人之真誠,總是打動我。這次拍賣由蕭雲發起,收益捐給支援香港人的組織。蕭雲自己則說:「希望能夠幫助到香港與同道。」
拍賣的平台為 Opensea.io,先要連結密碼貨幣錢包,這次我使用的是 Metamask Crypto Wallet,但在電腦的 Chrome 操作時略有問題,似乎用手機版較好。
Metamask 錢包裡沒有放錢,所以要先用另一個交易平台(這裡省去平台的名字),把美元穩定幣轉成以太幣,把以太幣傳送到 Metamask,再把以太幣轉換成 wETH(wrapped ETH,即「包裝過的以太幣」),符合 ERC-20 標準,之後才能參與拍賣。
我首次競投的價錢為 0.1 以太幣(約 340 元美金),及後與不同的人競價,最後投至 0.4 個以太幣(約 1360 元美金)。後來有朋友私底下聯絡我,想與我合力競投,所以我把原來的競投名字,由 pazukong 改為 pazukong_etal,et al 即 et alia(拉丁文:及他人的意思)。
在競價結束前半小時,我和朋友的出價去到 1 個以太幣,約是 3400 元美金,以為勝券在握,便去睡覺,發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有人出了更高的價錢。醒來之後,才發現原來在拍賣結束前一刻,真的有人出了更高的價錢,以 1.05 個以太幣(即 3570 元美金,27668 元港幣),投得了蕭雲的作品。
競投雖然失敗,但我沒有失落。這次拍賣的收益,本來就是用來支援香港人的組織,任何人拍得,也是值得高興之事。這位有心人名叫 Thomas Lee 湯瑪斯,是一位香港、台灣兩邊走的創作人,在此恭喜他!我本來打算用來競投的費用,則會用不同方式捐給其他機構。
無法確定這次是不是香港第一個 NFT 競投,不敢把話說得太盡,但這個肯定香港其中一個最早期公開競投的 NFT 之一,留下幾點使用的筆記:
一,對於從來沒有接觸過密碼貨幣世界的人,從零開始去參與競投,較為困難。這就收到不少朋友向我查詢如何參與競投,但我自己也只是見步行步,難寫逐步教學。
二,從交易所把以太幣轉至非託管錢包(例如 Metamask),這個過程很直接。
三,但是後來要先把以太幣轉換成 wETH(包裝的以太幣),以乎合 ERC-20 的要求,這個過程雖然花些礦工費(gas fee)。
四,首次競投,亦要支付礦工費。
五,如果稍後取消競投,同樣要支付礦工費。
六,如果只是增加競投金額,第二次開始就不用再支付礦工費。
七,但競投的金額,要超過上一次金額的 5%。如果不是太確定需要增加多少競投金額,最好是在錢包裡預多一點加密幣並一次過做好包裝(wrapped),以免把幾個過程拆散來做,要消耗額外的礦工費。
八,其他創作人如果想把作品鑄成 NFT 拍賣,應把礦工費考慮其中。如果礦工費高過拍賣品所得的價值,那就要自己衡量是否值得(因為 NFT 有一些難以用金錢來衡量的價值,所以即使 gas fee 高過競投金額,也有可能是值得,要自己衡量了)。
至於 NFT 競投能否為香港其他藝術人帶出一條新血路,我無意作任何預測。只能說,慶幸自己能參與這次競投,雖然最終沒有投得,但總算是感受一下這個自己未知的領域。
相關連結:
蕭雲(朝雲)的 NFT
https://opensea.io/assets/0x495f947276749ce646f68ac8c248420045cb7b5e/1167538013598567592854727837872916410629077686003238157943995667380086767617
LF2 念念不忘 NFT 必有迴響(文:高重建)
https://ckxpress.com/lf2-nft/
競得蕭雲作品的 ThomasLee,其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homaslylee/
* * *
🔑 【資訊保安文章整理,超務實長清單】 https://www.patreon.com/posts/46192115
▶️ 請訂閱 Patreon 頻道,支持不受干預的獨立創作及評論 | www.patreon.com/pazu
拉丁文英文名字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魔法書 #大魔法書 #所羅門王
所羅門王,是在聖經舊約和古蘭經裡面譽為智慧的王,他和上帝祈求智慧,並且得到智慧管制國家,在天主教裡稱之為沙羅曼,在古蘭經裡面稱之蘇萊曼。他被上帝吩咐建立放約櫃的聖殿,就是上帝交給摩西的十誡石板,然後放在約櫃裡面。而約櫃就放進這個聖殿裡面。在這本所羅門的遺囑裡面有講到,所羅門王建築聖殿時受到惡魔的阻礙,過後天使米迦勒交給國王一枚戒指,這枚戒指刻有所羅門王的印記,可以將惡魔的力量收服在裡面,所羅門王就利用這些惡魔來幫他辦事。
但過後因為背棄上帝而去拜嬪妃的神,更為它的神建立神殿而觸怒上帝,把他的國交給他的臣子。裡面所提到的假神有莫拉克,巴力和拉菲。這裡提到所羅門王去供奉的是否就是魔法書裡面的惡魔呢?雖然在這個所羅門王的遺囑裡面並沒有提到,但是也有很多人質疑這個魔法書並不是來自與所羅門王。
但是無論如何,這本書影響力以後在中世紀魔法書和魔法陣的撰寫。
到了羅馬時期,當基督教已經成為羅馬國教的時候,很多有關聯到其他異教的書籍都被燒毀掉,甚至很多信徒也自行燒毀很多魔法書,羅馬帝國更是毀滅了很多關於魔法,占卜,星卦等等的書籍,甚至覺得這些書籍都是威脅,包括希臘的神秘主義和數學家者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
過後到了中世紀,基督教把魔法書分成兩種,一種是‘自然魔法’而另外一種就是‘惡魔法術’,前者可以被接受,因為它被譽為使用上帝所創造的自然界魔法來造福人類,例如好像是:Anglo-Saxon的Leechbook(Leech在古英文裡面是醫生的意思,這裡並不是指水蛭)醫療書裡面簡單的魔法藥水使用的方法和用途。但是黑魔法書則不能被接受,他們認為黑魔法並不是來自於人間或是上帝的,而是來自於惡魔。黑魔法裡面包含死靈法術,占卜術和惡魔學等等,雖然說是不被接受,但是有證據證明有很多中世紀的神職人員都擁有這些魔法書,甚至也會這些黑魔法,當中也包括幾代的教皇也擁有魔法書。
在15,16世紀的時候,出了兩本叫所羅門的鑰匙和和所羅門的小鑰匙,這本書聲稱是源自於所羅門王的,但是其實是中世紀的幾位魔法師合力收集魔法的方法而做成的魔法書,並不是所羅門王寫的,但是我們來看看究竟和之前我們看的摩西七書和所羅門的遺囑有什麼關聯吧!
大部分裡面的都是一些印記或是陣法,感覺上和我們之前看的摩西六書裡面有點不一樣,但是裡面都是有講到關於惡魔的召喚術,和很多六芒星的印記,很多網上的資料就說這是一本偽典,就連惡魔學家也說這是幾個中世紀巫師亂作的一部書來的,只是大家看了過後,你們覺得是亂作的嗎?
而【所羅門的小鑰匙】就是收藏召喚七十二個惡魔儀式方法,也稱之為七十二柱魔神,傳說中原版的書是具有詛咒,很多博物館收藏這本書都遭到不幸,我們來一起看看這部書吧~
原來有那麼多的惡魔哦,大部分召喚他們都是做一些壞事,或是祈求財富,智慧(偏門),這本書對於惡魔學的人來說算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書,但是也不是出自所羅門王的,應該是源自於一本偽典叫以諾書.
以諾書,是很多基督教和猶太教都認為的偽經的一本書,它是記載大洪水之前與上帝同行的三百年所看到的異象,在新約。猶太書裡面曾多次引用這本書裡面的記載。那誰是以諾呢?以諾就是諾亞方舟的諾亞的曾祖父。
到了中世紀的文藝復興的時代,人們對於魔法書,卡巴拉和猶太人的神秘哲學主義的興趣開始大大的增加,對於巫術和魔法的書籍開始大量的印刷和販賣,在那個時候最出名的神秘哲學學者莫過於Heinrich Cornelius Agrippa (海因裡希。克尼利厄斯。阿格裡帕),他出版了三本名叫神秘哲學三部曲,裡面記載著神秘哲學,自然宗教儀式,天文學,卡巴拉,煉金術,數學,天使的名字和上帝的名字等等。但他的書籍給人的感覺並不是邪惡的或是具有詛咒性的,反而是更具學術性和知識性的,所以在文藝復興時被視為重要的哲學文學作品之一。
由於這本書是以拉丁文來寫的,因此我也不明白裡面在講些什麼,還好我在網上找到英文翻譯的版本,但是看到幾張圖有點像達文西的人體構造圖,只是不同的它是以五芒星來畫的。你們可以看到每一個角都有一個符號,不知道是不是煉金術的符號,在這翻譯本裡面有個表可以對照,我嘗試用google translate的拍照功能,試下翻譯其中一段,知道這個是叫神秘哲學,但是其他的翻譯出來的並不完整。有機會我們另外做一個影片來解釋神秘學和煉金術吧!
由於是人們開始崇拜與魔法書和異端(他們認為是)的羅馬的天主教開始鎮壓人民,不能再看魔法書,如果搜查到人民有魔法書會直接被銷毀,到了1599年更是全面禁止魔法書,其中當然是包括我之前講的那幾本魔法書。但過後越演越烈,人民認為巫術或魔法就是撒旦的,認為是邪惡的,就開始大量的捕殺巫師/巫女,凡是會巫術的人都會被火燒死,因為他們認為巫女會死後復活,唯有活活的燒死才可以阻止他們復活。大概有四萬多人被無辜燒死,具大部分都是女性,例如是法國的聖女貞德,雖然建功無數,到最後也是因為英格蘭人的收買宗教師而被冠上異端和巫女之名而處於火刑,當中究竟有多少是無辜的人呢?
過了大概三百年後,到了18世紀,人們開始注重於科學和物理的研究,雖然對於魔法的信仰還是有,只是在那個時候,人們是對於巫師和女巫視為社會害蟲,甚至是被當成罪犯來看待,其實也有很多是真正醫療人的巫師,也是在政府打壓之下,沒收了財產。
但是在即將法國大革命之前,在法國出版了一本名叫Bibliothèque bleue,在法語裡面意思是藍色的圖書館,很多魔法書經過這個小冊子開始傳開整個法國,而魔法又再一次在歐洲紅了起來,人們紛紛開始去研究如何增加自己的魅力,或是製作草藥醫療自己,還有那時候還有教人如何製作榮譽之手,什麼是榮譽之手?就是將一個被絞死犯人之手砍下,然後風乾,每根手指加進蠟燭一起燃燒,據說是可以解開任何的縮頭,而且可以讓屋裡的人沉睡,從而洗劫他們。哦~原來是犯法的道具。那為什麼這些小冊子沒有被政府禁呢?原因那時候正是法國大革命時代,路易十六也就因此被送上了斷頭台。而法國就成為了共和國。
而過了法國大革命後,一本重要的魔法書大魔典傳開了,由於有人傳是因為這本書,和魔鬼立下誓約,而得到了巨大的財富。讓我們來看看這本大魔典吧~~
大魔典,或叫大魔法書,不知道是幾時寫的,究竟是1521,1522或者是1421,但是也有可能寫於19世紀,據說作者是看了所羅門王的著作,在另外編寫這一本書的,裡面記載的就是召喚惡魔路西法,並和它立下契約,從中等到他們想要的東西。裡面詳細的記載著如何召喚他們,和如何去做儀式,和要怎樣回答他們的問題。不知道是否像傳說中需要出賣你的靈魂來得到你想要的東西呢?
由於是大魔法書大量的傳播下,連很多的天主教的人也開始研究魔法書,也積極的找出對抗黑魔法的方法,也是因為這樣他們也開始編寫驅魔書籍,尤其是在西班牙,一本叫Libro de San Cipriano 驅魔書也開始傳開了,裡面記載的就是如何用天使和基督的力量去幫人們驅魔,很多其他的驅魔書籍至今也還保存下來了。
到了現代這個年代,人們也開始漸漸忘記了魔法書這種書籍,很多新的科技讓人忘了魔法,其實對於這個年代的人來說,科技也就是他們的魔法了。如果會善用這些科技而不是沉迷的話,這些科技是可以給人們帶來幸福的。
為什麼有魔法書的出現呢?原因是人們對於一些無形但存在的東西感到恐懼,或是自身的慾望和貪婪,希望借助其他的力量來達到他們想要的目的。但是如果需要借助邪惡力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那你肯定需要捨棄一些良知,或是一些你原有的幸福。不如好好的珍惜自己的幸福,好好追逐自己的夢想,當你的夢想可以實現,那就是最好的魔法了。
好啦!今天的影片就到這裡,接下來應該是要做金字塔的實驗,這個是源自於俄羅斯的金字塔的真實實驗,而我也買了兩個小金字塔來做一些小小的實驗,敬請期待咯~如果你喜歡這個影片,記得按贊和分享出去,也記得訂閱加關注HenHenTV的Facebook,B站和Instagram。謝謝大家的收看,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cc9zGq2xog/hqdefault.jpg)
拉丁文英文名字 在 拉丁文英文名字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提供拉丁文英文名字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有關娛樂/明星文章或書籍,歡迎來星娛樂頭條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
拉丁文英文名字 在 拉丁文英文名字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提供拉丁文英文名字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有關娛樂/明星文章或書籍,歡迎來星娛樂頭條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
拉丁文英文名字 在 [無言] 老師我可以取這個英文名字嗎- 看板StupidClown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大家不要太緊張太嚴肅啦
我當然有跟小女孩解釋蕾依夠的意思
她也搖搖頭說那不要,所以沒有B她也沒有不尊重她
話說我其實不太認同取英文名字這件事
平常我對外國朋友一概只介紹中文名
對我而言,那才是代表我這個人
所以有些孩子想要維持中文名,當然認同且尊重他們
但是臺灣的英文課為什麼會幫學生取英文名字
其實只是因為此舉有助學生融入英語學習情境
讓孩子有基本語感、發音
而非必要
另外,為什麼不建議取名為Leyigo
有一個專門從外國人觀點來探討台灣人事物的Youtube頻道 ── 不要鬧(Stop-kidding
Studio),就曾在「為什麼英文名字不要亂取」的影片中,列舉什麼是外國人眼中的奇怪
英文名。像是水果名,如櫻桃(Cherry)、蘋果(Apple),或是事物名:海洋(Ocean)
、咖啡(Coffee),都名列上榜。
對於這些以歐美為主的外國人會有這樣的觀點,有幾個原因,其一是歐美人士容易以東方
主義(Orientalism)的邏輯去看待台灣/東方的事物。換句話說.他們只就自身的想法
與觀念去批判自己不是很了解的事物。
以取英文/外文名這例子來說,當台灣人自創英文/外文名,或拿非傳統英文名的字來當
英文名時,一般對台灣了解不多的外國人覺得奇怪或無法理解,反而可能造成雙方對文化
缺乏深入理解的現象。
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這網頁解析的
https://www.google.com.tw/amp/s/www.thenewslens.com/amparticle/21567
蕾依夠就let it go吧大家
禮拜六記得當個好公民去投票喔~~~(亂呼籲)
—
突然想起學生的一件趣事
真的笑到美叮美噹
9月份開學對英語老師而言
除了要認識新接的班級
還要幫這些孩子取英文名字
當然這也是學生最興奮的一刻
「OK everyone~等等要一起來取英文名字!」
「耶~~~老師!那如果我有英文名字了怎麼辦?」
「如果你已經有英文名字,或是有喜歡的、想要的名字,甚至不想取英文名字都沒關係,
但請你提前說!」
一個班上有2個Andy、3個Amy絕對是家常便飯
等等一定會有一些奇妙的名字發音
但沒問題,肯定拼得出來
準!備!接!招!
「老師!老師!」一個小女生舉手
太好了,先發就是妳了
「請說!」我推了一下眼鏡。
「我有一個想要很久的英文名字,可以取那個名字嗎?」
「沒問題,說來聽聽」我洗耳恭聽。
「就是......我想要叫......」她小聲害羞的說。
「蕾依夠」
「??????請妳再說一次?」可惡,這是什麼名字我竟然拼不出來?Layigo?
「蕾依夠」
「????可以請妳告訴老師這是哪裡聽到的名字嗎?是卡通裡的嗎?」
「老師!」旁邊的小胖舉著多啦A夢手。
「那個是冰雪奇緣那個蕾依夠~蕾依夠~」
很好然後全班都給我唱了起來
最後小女孩不情不願的成了Elsa
「我真的不能叫蕾依夠嗎老師......」(小狗眼
「以後你想被取綽號「蕾依夠let’s go嗎?」
板工提醒:內容少於二十字 或 少於三行,會立刻砍文,並視情況劣退!
想發集氣文或問卷文的,請將板規八每一個字都看清楚,再有違反就劣退+水桶了!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4.211.6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pidClown/M.1578377231.A.AC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