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自學紀錄
#Latin
.
自學拉丁到現在一個多月了,拉丁無不無聊?其實我覺得不會耶,在她旁邊一起看,覺得拉丁還挺有趣的。
.
但讓小布堅持下去的是,哈利波特的咒語😂。然後小布是個很愛留comment 的人,YTer沒有拍她要的,還會去留言🤣。
.
一般小布學一種新的語言,我都會要她上一種語言已經到一定的階段之後才開始新的,但她的法語目前還是初階(講不出什麼東西)的階段,我就讓她又開始拉丁,但拉丁跟任何語言一起開始,我覺得一點問題也沒有。
.
或許會有人會覺得,現在沒人在說拉丁文,拉丁文是死的,為什麼要學拉丁文?
.
那就像,引擎是死的,汽修科還是得從上面學東西;大體老師是死的,但醫學生必須藉由大體老師的貢獻去學到東西。
.
語言學到了一定的程度,去深究它的來源,是一件有趣的事。美國私小在學拉丁;小布美國網友在學拉丁;OHS(美國史丹佛線上高中)把拉丁放在國中部必修課...這些都是美國線,另外歐洲線的學生就更不用說了。
.
臺灣很小,東西有限,自學除了深挖孩子有興趣的事物之外,父母更應該放開眼光,跟著世界教育走,多去想想為什麼?🤔一直挖一直挖,一定會發現不同的世界🌍。
.
好奇的家長可以看一下,或許就清楚了。
.
Why study Latin?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mBahbIkkB4
.
The value of Lati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6eYkDhH61Y
.
.
學習可以『說』的語言我覺得沒有什麼,因為多『說』就會了,無需二法,而且語感培養起來,學任何語言都會非常快速,這就是為什麼有人可以說10幾種語言。
.
但學習一個無法說,且需要深究的語言,我覺得才是一項有樂趣的事,而且有深度☝️。
.
.
#之後有機會再分享小布的拉丁語教材
「拉丁文自學」的推薦目錄:
- 關於拉丁文自學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拉丁文自學 在 蔡惠婷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拉丁文自學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拉丁文自學 在 Re: [問題] 自學拉丁文? - 看板Latin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拉丁文自學 在 教育學習補習資源網- 拉丁文自學的評價費用和推薦,PTT.CC 的評價
- 關於拉丁文自學 在 [問題] 自學拉丁文? - 看板Latina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拉丁文自學 在 拉丁文學習教室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拉丁文自學 在 Re: [問題] 自學拉丁文? - latina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拉丁文自學 在 Re: [問題] 自學拉丁文? - Latina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拉丁文自學 在 [資源] 推薦一個學拉丁文的yt頻道- 看板Latina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拉丁文自學 在 拉丁文(無處不在)(#歐語) - 語言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拉丁文自學 在 [生活] 全國CLAIRE 3秒瞬熱即飲2.7L飲水機Sadona ... - PTT 的評價
拉丁文自學 在 蔡惠婷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十年前的今天,我在課堂中跟小二的孩子談什麼是自由。
十年後的今天,這些對話與思考跳出,深深面質著大疫情時代下內在的靈魂。
今晚,想從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角度來跟大家聊聊。
自前所未有的全國大停課至今,師生們已在線上學習過了一週。
教育,在疫情的壓力下,不得不被迫轉換成另一種型態與紀元,經過這一週的衝擊與震盪後,讓人不禁想重新思考:
#教育與學習的本質到底為何
因著過去十年當老師積累的經驗與養分,即便已經離開教育界到了不同的位置,我依然感謝我有這樣的連結,每天都能從臉書看到大量來自教育處的政策宣導、校長的綜校治理、教師的教學實境、家長的真實反應、以及學生各種在線上學習的有趣樣態,也讓我緊密觀察著教育界的劇烈轉變。
我看到教育處跟學校老師其實非常非常努力,試著在這麼突然的驟變下,積極快速地克服設備與技術,認真規劃課程讓學生們在家的線上學習上軌道;我也看到家長們如此盡力又筋疲力盡地,兼顧工作、家庭生活與孩子的學習,協助孩子們操作還有上傳五花八門的作業。而孩子們,則是每天掛在電腦前努力睜大著眼,盯著電腦中的小小畫面跟字體,吸收各種線上的課程與知識。
於是我看到,原本許多在學校課室裡豐富而立體的學習樣貌,逐漸壓縮到跟眼前的3C面板一樣扁平…
所有教室間的人際社交/互動/觀察/對談/思考/情感交流…在線上教學的呈現或實施有其難度與限制,但親愛的大家請別忘了:
#教育不只是學校的責任🏫
#家_更是孩子從一出生就開始學習的重要場域🏠
除了部定的基礎學科課程外,我們要如何在「家」的這個場域中,還原剛剛我上述的那些、線上學習難以呈現或感受到的元素,則是教育專業的老師、以及最了解家庭文化屬性的大人,可以共同來好好思考的。
昨天,我看到一個很有經驗的資深教師伙伴,陪著孩子在家線上學習,有感而發地說:
「在家上課不能用在學校的思維把時間填滿,太可怕了!」
不知道是否有人有一樣的感覺呢?
在學校有劃分清楚、一節40-50分鐘的學科學習;回到家中,學習被拿掉了時間的框架,親子相處的時光增加,我們是不是可以,#讓彼此都鬆一些,#拿掉過多的焦慮,#解構傳統的上課模式,#重新建構孩子長出自主學習的最好時機,也讓親師生三方,都能喘息一下。
分享以前念教育心理學最觸動我心的一段:
大家知道嗎?Education,教育這個字,其實是由拉丁文的Educare 蛻化而來的,原意為「引出」。 原來,教育最初的本意,其實是要用 #引導 的方式,來發展學生的身心,以達到至善之境地。
是的,依小鳥老師過去的觀察與經驗,我發現:
從孩子身上長出的 #自主學習
往往不是因為精實的「塞滿」
而是因為大人願意給出從容的「#留白」。💗
說到這,又不得不提我很喜歡的愛爾蘭詩人─葉慈,曾說過的一段話:
「#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 #而是點燃一把火。」
(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 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
我以前最喜歡也最享受的,就是孩子在課堂中學習時,迸發出那發亮的眼神,你知道他很在學習當中,你知道你燃起他學習的熱情與動力了。
所以如果這一週來,家長及老師,從孩子鎖在小小3C螢幕的學習眼神中,已經找不到熱情與亮光的話,是否能打開一段對話,好好溝通或思考,試著給出更有彈性的學習方式,也許可以讓孩子選擇自主學習的型態、或挑選自己有興趣的主題或事物,在居家學習時能做更深入的研究,然後再跟全班發表分享。
當一個孩子從小就在一切都安排好的環境中長大,不用思考或選擇時,他很可能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而現在,也許正是一個最好的moment,讓總是習慣被安排、被塞滿的孩子,得以徐徐地回到他自己、長出他自己。🌱💗
在家的場域中,其實有太多可以學習的事物了:
🔸學習生活能力(像是基礎的烹飪、洗衣…)
🔹時間管理(安排自己的時間跟該做的事)
🔸從做家事中學會付出與照顧家庭
🔹學習關心家人的感受與需求、照顧毛孩寵物
🔸享受一個人的獨處與思考
🔹覺得無聊就試著發揮創意找樂子(創造力的培養)
🔸透過不斷的探索去找到自己喜愛的事物,培養興趣,或深化成長才
🔹能有充分時間享受閱讀
(因為 #閱讀是一輩子重要的自學能力)
不小心說太多了,回到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照片上~
這是十年前的今天,還是小鳥老師的我,在主題課時與小二孩子們的精采討論:
在這所校風開放的學校裡,所謂的「自由」,該是什麼樣的樣貌?
那時算算,與導師班的小二孩子相處的時間,只剩下短短的一個多月就要分班了,心裡有些焦急,還有好多東西來不及帶給這群孩子們,於是,某天契機下,開始談起那些我覺得好重要的東西。
所謂的,學校校風的自由,不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而是奠基在「自愛、自主、自律、自重、與自治」下,才能長出真正的自由。
滿滿的黑板文字,其實是用好多的對話與問題穿針引線鋪陳的,是由孩子真實的生命經驗出發,所深深擠出的言談。短短40分鐘裡,無論是大人或小孩,都如此真誠的面質、叩問自己,讓那時候的鳥夫子我啊~真的可以含笑目送他們繼續邁向下一個里程碑了...(拭淚)
我特別喜歡黑板右側的那一段討論團體規範的過程,這是讓孩子充分理解與討論完後,再自己自由做選擇─
1⃣ 在班級團體中,先建立一致的規範,訂出班規一起來遵守,在這樣的界線內表現合宜的言行舉止。
2⃣ 從自己個體與社會的互動觀察中,慢慢形塑出一種不言而喻的內在秩序,然後再從己身向外行出合宜的表現。從每一次的事件與問題進行討論,然後形成一個集體共識,其實也是個體內在的約束。
👉最後全班包括小鳥老師,都投給2⃣✌
我真的很愛我每一個帶過的班級,即便也有調皮搗蛋讓我傷腦筋的時候。我從來沒有訂過任何班規,也沒有實施小組的獎勵集點加分制,讓每個孩子能長出自己獨一無二的樣子,而不是整個班都只裝在同一個制式的模子。
在兩年的時間,在處理每個孩子的衝突或狀況時,都秉持著「#每個事件都是教育的一道光」💗 每次處理完後的學習,都化約全班的默契跟內在秩序。能學習在對的時間有著合宜的言行,若有孩子無法控制,其他同學也能練習“帶著善意”來提醒,協助改變成正向行為。
好不容易培養出孩子的自主與自律,讓老師在第二年終於得到了無為而治的自由(笑),也因著積累的深厚信任,讓老師在課堂間願意給出更多的彈性與自由,孩子也就更能用自己的方式,享受學習的樂趣。
回到現在,也許,因著疫情的關係,我們失去了生活中的部分自由...但,這正是我們集體一起來學習自主與自律的重要時刻,無論是在整個社會的防疫作為,或是孩子在家的學習。
我相信,如此這樣,在未來不遠處,我們才能迎向真正的、身心靈的自由。
看著照片中滿滿的黑板文字,眼眶有點熱,感謝當時認真留下足跡的自己,也感謝過去每一位與我相遇的孩子們,還有信任與交託我的家長們。在十年後的今天,這些小二孩子們的討論,依然深深觸動著我,為大疫情時代帶來深刻的省思。
也很謝謝願意耐心看完2817字的你們。💗🙏
#那時能說出這些話的8歲小孩真的很讓為師的感動啊💗😭
#想當年這張圖還上了無名網誌的今日熱門文章😆
#無名小站是時代的眼淚啊那時還得過教育優格
#當時只是想讓更多人了解學校的教育理念
#而不是對校風自由的誤解
#這段時間大家都辛苦了歡迎來聊天紓壓XD
拉丁文自學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夜.語錄.埃及法王遊行》
* 如果我對雲說話,千萬不要見怪,城市就是一個幾百萬人一起孤獨生活的地方。—-梭羅
* 月亮的鐮刀在深秋的夜晚割倒花朵,而所有花朵都在無窮的渴望中等待月亮親吻。
——索德格朗《月亮》
* 當記憶的花園逐漸荒蕪,一個人會開始珍愛最後殘存的花草。為了不讓它們枯萎,我從早到晚灌溉澆水,悉心照料。因為怕忘記,我回想,再回想。——奧爾罕·帕慕克
* 大多數引起人的不幸、痛苦、絕望、羞辱、逆境的真正原因並非是人性中的惡,而是簡單的惰性。—-馬洛伊·山多爾《草葉集》
* 熱愛書吧,它會使你的生活變得舒暢愉快,它會幫助你辨別形形色色的思想、感情、事物,它能教你尊敬別人和自己。
—— 高爾基
* 友誼意味著兩個人和世界,然而愛情意味著兩個人就是世界。在友誼中一加一等於二;在愛情中一加一還是一。—-泰戈爾
* 處理人間事務時粗線條即可,不必過分深究。世間萬事萬物,總存在太多彼此矛盾的方面和各不相同的形式,考慮多了,反而迷茫。—-蒙田《蒙田隨筆》
* 我已成為過去的人。你眼前存在的不過是我往日的記憶殘片。我心目中最寶貴的東西早在很久以前就已壽終正寢。我只是按照過去的記憶坐臥行止。—-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
* 有時候,壓力太大反而會導致一事無成。你應該去精進那些自己擅長的事情,不要試圖讓一切十全十美。—-梅耶·馬斯克《人生由我》
* 小羅斯福差不多十五歲左右,父親覺得兒子自學得差不多了, 才把他送到麻州Massachusetts的格羅頓學校Groton School。
這是美國人教育小孩的方法:小時候讓你人格、個性自由發展,有一個快樂的童年記憶,然後到了一定年紀,要求你過自律的生活,開始嚴格的離開父母親,離開這個家,不可以過安逸的日子。
格羅頓學校非常著名, 所有想要上哈佛、麻省理工學院的人,大概都會先去念這家寄宿學校。小羅斯福開始接受所謂正規的學校教育,而且必須離開他的父母親。母親莎拉當時在日記裡寫:「我一方面拂去他收集的鳥類標本灰塵,看著他行李已經打包,還在河裡游泳。我懷著沉重的愁情,我知道必須跟我的寶貝兒子離別了,我很難過。」
小羅斯福在格羅頓學校裡總共待了四年。在這四年裡,他跟校長建立很好的友誼。學校基本上是非常斯巴達式的教育,住宿的校舍一點都不豪華,相當的簡陋,房間跟房間只隔著窗簾,根本沒有門。小羅斯福的學校房間大概只有他原來自己家裡房間的十分之一,疏疏落落的放一些家具。他每天早上七點起床、七點半吃早餐、八點十五分朝會、上課、中午休息用餐、上課、運動,晚餐時間要穿著整齊做晚間禮拜,接著晚自習──這就是格羅頓學校的一天作息。
課程裡有非常密集的古典課程,我們看他第一年的紀錄,他修了拉丁文、希臘文、幾何、英國文學作文、古代史、科學、聖經研究︙︙我之前提到,他的成績向來不好,在這裡也一樣,就拿B。不過,老師對他的評語已覺得他聰明、好學,成績不是頂尖,鋒頭沒有很健,踢得一腳好球──這是同窗對他唯一留下的印象,他的同學做夢也沒有想過他會成為美國總統。因為家族影響力的關係,一九○○年他還是進入哈佛大學。
有一張小羅斯福油畫像是在他進哈佛大學時畫的,現在掛在羅氏宅邸,非常的帥,像電影明星休葛蘭Hugh Grant迷人。
那時的美國處於一個急遽變化的時代。二十世紀初,由於工業革命,全世界有數百種發明陸續問世,包括電梯、地下鐵、電話、汽車等,都在那個時候發明。
美國在這方面的發展尤其很快,當時的美國GDP總量已經超越英國。
現在很多美國人覺得:「噢!我們的經濟、我們的工作被誰偷走?」其實我想告訴美國人:「請回頭看看你們當時的經濟怎麼發展起來。」當時的美國從農業轉成高度的工業化社會, 變成世界的經濟強國。西部拓荒已經結束,一八六○年時美國人口只有三千萬,到一九○○年是七千五百萬人。換句話說不只兩倍,是兩倍半,這兩倍半的人口激增主要來自於各地移民對美國的夢想,但是外來移民激增以後,城市自然擁擠不堪,衛生狀況很糟,財富分配不均衡。
四十年之內,美國人口從本來三千萬變成七千五百萬,可能四十年前來的移民也是落魄戶,過四十年之後他們的經濟狀況好一點了,但是看到新來的移民就覺得別人是落魄戶。
新人總被舊人看不起,每個人都會遺忘自己過去的貧窮。
我們現在談貧富差距,會說:「吉尼係數如果是多少多少,這個國家社會就會顛覆。」我為美國人、也為所有人回憶一下,當時美國1% 的公司占了全美製造業的三分之一,也就是完全由少數幾個寡頭公司,壟斷全美所有的製造業。在這個時刻,美國工業大幅成長還有另一個原因,外來移民使勞工工資非常便宜,便宜到什麼程度呢?便宜到在磨坊、工廠裡頭工作的人,平均每日工資是一.五美元;女工和童工更低, 一個禮拜收入只有六塊錢:換句話說,一天大概只有一塊錢。
當時是沒有週休二日的,連禮拜天都不休息,所以一天連賺一塊錢都不到。
童工是整個美國二十世紀初經濟發展非常重要的基礎,後來被稱作「國家的恥辱」,可是也因為童工工資很便宜,美國經濟才在二十世紀初大幅崛起。
那時美國有一百七十萬名低於十六歲的童工在工廠或農場裡工作,大部分是十四歲、十六歲以下的小男孩,還有很多是十歲或十五歲的女孩, 這些人工資就更便宜了。
全美國20%的男孩沒有上學,都在當童工。紐約市有三分之二的居民住在很髒亂、擁擠的地方──這就是一九○○年代經濟全面起飛的美國。
當時的貧富差距有多嚴重?現在我們說中國大陸的貧富差距很嚴重,1%的家庭控制全中國40%的財富,但你絕對猜不到,一九○○年美國是1%的人口──不是家庭──控制了全美90% 的財富。這就是當時的美國。
小羅斯福一九○○年進入哈佛大學,哈佛大學已經是全世界著名的名校,創校二五○年,是美國權貴子弟最熱衷的大學。他高中的時候體育成績還可以,到大學的時候也不行了。第一年參加合唱團,第二年開始對校園刊物有興趣,第三年就擔任《哈佛日報》的總編輯。更重要的是,他開始參加很多慈善團體的工作。沒有人知道為什麼這樣一個小孩在那個出生背景會注意到這些事情,可能是他在學校裡廣泛的閱讀,每天讀報紙。他發現美國財富太過度集中在少數人手中,他看到同年齡的男孩很多都在做童工,自己的日子卻過得這麼好。
他每次在父親的車裡,看到在馬路上發派報紙的童工,看到在馬路邊賣糖、賣吃的那些小孩,想想自己旅遊時所坐的豪華郵輪,就覺得很慚愧;這是他加入慈善工作的理由。
所以,一個人不管他出身如何,不見得需要經歷貧窮,心中有一種善良,才能讓他去關心比他窮困的人。
他在大學時主修歷史和政治,輔修英文。一個美國人為什麼要輔修英文?
不是因為他英文講得不好,而是他想讓自己的英文更漂亮,演講時更動人。這兩件事情使他後來從政,不論是當紐約州議員,還是成為美國總統的演說,還是宣戰時的演說,都成了經典演講。
他在哈佛大學的成績又如何呢?
比他高中的時候還爛,是C。
父親在他大一時去世了,留給他一筆財產。
在美國,父母不會一下子給你幾百萬美元的財產,都是用信託的方式,當時他一個月可以拿到將近五百美元左右,一年是約六千美元。當時很多學校老師年薪不過五百美元,他等於一個月可抵老師的一整年,生活算是相當相當的好,但他並沒有太揮霍。
他本來也可以成為媽寶。因為爸爸死了,媽媽生活沒有重心就搬到哈佛大學附近。同學就開他玩笑,說他是長不大的小男孩,但是他常常說:「我的母親對我的影響是什麼?就是如何對一個愛你的人Say no,你如何拒絕,而又不傷害他。」
所以,小羅斯福若與他人之間有一種特殊的交往能力,他認為是從如何應付他強勢的媽媽學來的。
他在哈佛大學的時候多次參加慈善機構的募款,自己也常捐款,替貧窮的機構當志工,比他花在學校上課的時間來得更多,這也影響了後來他的婚姻。大四的時候,他和他的一位堂妹擦出愛情火花,隔一年宣布訂婚,畢業後隔一年就在紐約市結婚;他的妻子就是後來美國最著名的總統夫人伊蓮娜.羅斯福(Eleanor Roosevelt)。他們交往的過程小羅斯福的媽媽反對得不得了,媽媽好不容易搬到哈佛大學附近,而且買了很漂亮的、當地一條叫Commonwealth 的大道上的一座豪宅,就是希望他能多結交波士頓名流,希望他開舞會。
可是,小羅斯福會應付他媽媽,說我在圖書館學習,其實他是去幫貧窮的孩子補習,還參與一些慈善機構工作。—-陳文茜《文茜說世紀典範人物》
《文茜說世紀典範人物》本書所有版稅收入全部捐贈台灣國際音樂家協會
🎉🎉3月26日已正式出版上市
📝博客來 https://reurl.cc/WE8ydD
📝誠 品 https://reurl.cc/L0QVd4
📝金石堂 https://reurl.cc/e9Vn9Q
—-圖片來源:美國國家地理雜誌
【埃及舉行盛大遊行,慶祝王室木乃伊遷入新館】4月3日,在埃及電影明星、歌手、舞者和衛兵的護送下,22位法老和古代王室成員的木乃伊在開羅街頭巡遊,從歷史悠久的埃及博物館搬到最近落成的埃及文明博物館(NMEC)。其中大多數木乃伊來自古埃及文明的黃金時代——新王國時期(約公元前1539年至公元前1075年)。此次搬遷的18位法老和4位王室成員中包括數位古埃及的王室名人,其中拉美西斯二世,通常被稱為「拉美西斯大帝」,被認為是《出埃及記》中提到的法老;還有哈特謝普蘇特,她是威嚴的領袖、傑出的建築大師,也是古埃及為數不多的女法老之一。許多埃及人期待著這次遊行,認為這是疫情期間難得的慶祝時刻,但也有人擔心木乃伊的遷移會帶來厄運。
拉丁文自學 在 [問題] 自學拉丁文? - 看板Latina - PTT網頁版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不過剛開始學新的語言我還是想先知道大概發音囧) 拉丁文的口說部分好像不是很重要所以目前是考慮自學(還是建議去上課呢?) 想請問版友有沒有推薦的拉丁文自學書或是自學 ... ... <看更多>
拉丁文自學 在 拉丁文學習教室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台灣第一個拉丁文/拉丁語學習粉專希望帶給台灣更多的拉丁文! ... 拉丁文學習教室. 15 Apr 2021. 上一篇是介紹書籍在這篇會介紹一些網路資源以供大家自學時參考用 ... <看更多>
拉丁文自學 在 Re: [問題] 自學拉丁文? - 看板Latin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引述《KasaharaMay (恰卡恰卡)》之銘言:
: 最近想要學拉丁文
: 我想先了解一下拉丁文的發音
: (雖然說拉丁文現在似乎是死語言?
: 不過剛開始學新的語言 我還是想先知道大概發音 囧)
https://wheelockslatin.com/chapters/introduction/introduction.html
Wheelock's Latin本身是教材,它的網站提供字母和一些單字的發音。
也可以在學校圖書館找找看Readings from Wheelock's Latin,
它是一套四片的CD,會念教材裡的例句和文章。
Wheelock的發音和教會式並不相同,像是ae, oe, c, g, tia的發音。
就自學資源來說,網路上也有這份教材的例句和課文的翻譯。
https://www.textkit.com/learn/ID/162/author_id/76/
: 拉丁文的口說部分好像不是很重要
相對於閱讀,拉丁的口說比較不重要,
但是在閱讀的課程中大聲朗讀有助於學習。
: 所以目前是考慮自學
: (還是建議去上課呢?)
: 想請問版友有沒有推薦的拉丁文自學書或是自學網站呢?
: 有繁體中文版本的最好 XD
: 其次簡中、英文皆可(我英文不是很好-.-)
Wheelock本身有簡體中文版,叫《韋洛克拉丁語教程(插圖修訂本)》
可以去若水堂、問津堂等大陸書店問問看。
不過因為拉丁文的相關資源都是外文,或許一開始就使用外文教材比較好。
另外,Cambridge Latin Course是很好的教材,
https://www.cambridgescp.com/page.php?p=clc%5Etop%5Ehome
它的拉丁文本故事性強,也很幽默。
它比較注重學生從脈胳來理解文章,不像Wheelock比較重視文法的系統性教學。
它以一個個議題來介紹古羅馬的文化背景,不像Wheelock是以閒聊的方式。
不過相對而言,它就比較不適合自學,個人覺得。
因為課文處處有玄機啊!XD。
它的課本比較漂亮,不過價格也比較……
: 或是有版友願意分享你們在拉丁文課程老師是如何編排課程的嗎?
: (譬如說:第一週學什麼 第二週學什麼 教材使用什麼 做怎樣的練習之類的)
台大的彭泰迪老師兩個學期是教了Wheelock大概二十六課,
輔仁的李燕芬老師兩個學期是教了Wheelock二十課,Cambridge兩冊。
台大的陳妙芬老師的法律拉丁文,
用的是雙葉書廊印的FIRST YEAR LATIN,上多少就不知道了。
這份教材有點年紀了,版面也不是很賞心悅目,最大的優勢是一本190元,XD
至於Oxford Latin Course是和Cambridge編排上有點像的教材,
不過沒有聽說國內有哪個老師在用。
--
視聽劇場 偶像, 音樂, 廣電
人物 Σ西洋巨星俱樂部
YoungArtist 西洋 ◎新生代演員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4.245.150
※ 編輯: tzuyy 來自: 123.194.245.150 (07/23 14:12)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