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品質的聲音對我來說「#像一顆飽滿散發美麗光芒的珍珠,#掉進水裡,#輕輕濺起水花,#緩緩沈進清澈的水裡,#穩穩的坐回貝殼裡。」
《追求每個音具備相同的品質》手指建立上課心得 /文 林冠儀
經過兩個月的手指支撐訓練,和五個月的移動訓練後,我終於勉強從莫茲可夫斯基的鋼琴小練習曲第二首(Moszkowski op.91 “Twenty little exudes”)結業了。這短短的二十小節,費了我五個月的青春;相信許多會彈鋼琴的朋友心裡會想著,「天啊,你是烏龜嗎🐢?這玩意也可以練上五個月?我視譜給你聽!」其實,這個曲子讓我視譜也能彈,可見得這五個月的練習不是在找音,所以,或許還值得分享一下心得。
「追求每一個音具備相同的品質」,這是我為這些日子以來的練習所下的結論。
「那不就是平均嗎?這我視譜還是能辦到。」不全然是,平均只是在每一個音具備相同的品質後必然展現出的特質之一。
那什麼是「品質」?我認為和另一個常見的問題有高度的相似,「一個不會彈鋼琴的人敲出的單音,和鋼琴家/大師彈出的單音有差別嗎?」
鋼琴是現代工藝科技的心血結晶,不可思議的完美,唯一的缺點就是它給我們的起點太高了;相較其他樂器,弦樂器不經過三五年殺雞宰羊的凌虐、管樂器幾年鬼哭神號的荼毒,鋼琴似乎隨便就能發出不錯的聲音,所以我們都聚焦在「敲到對的琴鍵」;也就是說,所有的樂器在學習的第一天,就已經在追求品質的道路上,反而是學鋼琴的人,要一直到練習小奏鳴曲(或以上),才開始講究起品質。以我個人的經驗,為時晚矣。
對於鋼琴來說,一個有品質的聲音是什麼樣子呢?「像一顆飽滿散發美麗光芒的珍珠,掉進水裡,輕輕濺起水花,緩緩沈進清澈的水裡,穩穩的坐回貝殼裡。」是的,這就是一個單音必須呈現出樣貌。如何彈出這樣的聲音?這和手部的動作、如何施力、施力的時間點有絕對的關係,而「手指獨立支撐」是所有事情基礎,該怎麼支撐可以參考嚴老師拍攝的影片。
如果「手指獨立支撐」是基礎,「如何移動」就是鋼琴輕鬆談的核心技術。
當手指可以做基本的獨立支撐後,開始彈小練習曲,第二拍就卡關了,因為小指和無名指實在廢到爆,G-F這兩個音明顯黯淡軟爛,要多加訓練支撐力;到了第三拍又有障礙,D-C-B這三個音聽起來怪怪的,同樣用食指彈的音怎麼品質不同?指法2-1-2應該不難,問題在大拇指的支撐角度實在刁鑽,再練練支撐;好不容易進展到第九小節,出現簡短的下行琶音,怎麼聽起來糊糊的,因為移動動作不夠確實,自以為有力的二三指的支撐力也要再加強。
到這邊,五隻手指頭也都練過一輪了,真正的大魔王也該上場。第15小節至少練了兩個月,這十六個音符如果是一串珍珠項鍊,那麼第三G-第四C這兩個音就是殘次品和石頭混入其中,問題除了在於小指無法負荷如此跨幅的重量,支撐力需要再升級外,最難的是要克服心理障礙,G-C橫跨十一度,我很本能的縮短了G的長度趕緊衝去彈C,導致C提早一點點出現;其實這是不必要的,在好的移動方式下,這個跨幅真的一點都不大,我反而要不斷說服自己這件事,練習的時候,第一拍可能要重複個五次才能接第二拍,確保自己一直是在運動狀態內。終於,這首曲子可以見人了。
大家或許會疑惑,看來看去就是在練支撐*5487次,那也可以自己在家練。「支撐」能不能在家練?我持保留的看法;但是「移動」肯定不行。
彈鋼琴彈到會想到搜尋如何放鬆的人,肯定都是有點程度的,也很可能「緊張已經是一種常態」;放鬆也不是全身癱軟,它有其必要條件;所以需要老師的引導,在放鬆的狀態下練習支撐。當然,也不排除有人根骨奇佳,可以自己完成「放鬆-支撐」的練習。
「移動」的練習,可以用田徑來類比。只要雙腳站得起來,大家都能跑步;但我們的速度和田徑場上的選手為什麼差那麼多?除去天生的條件,在於我們沒有經過專業教練的訓練;每一步該怎麼跨出去、施力點在哪、施多少力,角度的調整、上半身的協調、零零總總讓人眼花撩亂;不就是跑步哪有那麼多講究?所以我們只能在公園跑個兩圈消耗脂肪。雙手如何在鍵盤上活動也是相同的概念。
「鋼琴輕鬆談」的課堂上,除了精細的拆解出每個必要動作讓大家練習,最重要的是,老師必須剪除掉學生多餘的動作;我個人累積了30年的「肌肉記憶」實在可怕😱,它們會自由的在任何時刻以各種方式呈現,簡直到了「野草除不盡」的狀態,最讓人抓狂的還是自己的不知不覺,所以每次上課老師都得設法發現並移除,同時補強做得不夠精確到位的部分,最後才能呈現出如流水般柔軟放鬆的狀態😊。
當手指建立後,品質也就呈現。接下來就可以開始練習如何處理音色,那又是另一個故事,留待下回分曉。
我非常推薦每一個對鋼琴有熱誠的同好一起來上課,但務必安排好自己的時間表,我是沒有課業/比賽/考試壓力的人,可以自由隨意的練習,如果是在學生,兩套不同模式的練習,可能會造成選擇上的困擾(如果練習一直沒有進展就要進行思考);也要調整好自己的期望值,這絕對不是兩堂課就能鹹魚翻身,要很有耐性撐過枯燥的支撐訓練(我覺得還好,跟老師聊聊對音樂的想法也是增廣見聞),當然,這也不是一堂課從零教會「如何彈給愛麗絲」的課程。
我完全同意老師說的,「手指建立後,野心會變大。」蕭邦,我來了!
「拆解考試的技術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拆解考試的技術心得 在 鋼琴輕鬆談-「 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aken your inner Pianis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拆解考試的技術心得 在 洪震宇的田野思考與觀察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拆解考試的技術心得 在 [心得] 讀書和考試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看板SENIORHIGH 的評價
- 關於拆解考試的技術心得 在 拆解考試的技術》線上課程早鳥優惠(歡迎轉貼連結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拆解考試的技術心得 在 2022hm800拆解-大學國高中升學考試資訊,精選在PTT ... 的評價
- 關於拆解考試的技術心得 在 Re: [問題] 喜歡閱讀但不喜歡唸書怎麼辦? - book - MYPTT 的評價
- 關於拆解考試的技術心得 在 2023 國際冷氣mobile01 - xxviva.online 的評價
- 關於拆解考試的技術心得 在 2023 國際冷氣mobile01 - enloman.online 的評價
- 關於拆解考試的技術心得 在 2023 國際冷氣mobile01 - warix.online 的評價
- 關於拆解考試的技術心得 在 2023 國際冷氣mobile01 - dyec.online 的評價
拆解考試的技術心得 在 洪震宇的田野思考與觀察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素養課綱,是培養老師的素養,還是學生的素養?】
前陣子帶了一個故事力工作坊,對象是四十多位大學教授、計畫助理、甚至還有校長。
原來是為了針對未來素養課綱,教育部推動「議題導向敘事力」的計畫,各大學爭取經費,想來提升調整課程內容。
我請老師們討論遇到的問題,主要是學生學習態度不高,反應不佳,師生都有挫折。另外,跨領域整合、跨校溝通整合,也有溝通上的困難。
因為都是大學老師,我重新調整課程內容,(他們都得寫課前問卷、交課前閱讀作業報告),花很多時間討論老師們的學習動機。
其實我看不懂「議題導向敘事力」,請老師們解釋,大家也說不出清楚。
這個有趣名詞,應該是教育部、教授們研討出來的學術名詞。
由於太抽象了,彼此沒有共識,就各吹各的號,各自解讀。
導致於課程設計規劃,有些換湯不換藥,老師們都不懂了,對學生溝通,學生也不了解。
我仔細聽完,重新歸納之後,這個奇怪名詞本質應該是,以學以致用為導向的課程設計,知識與實作並行,讓學生畢業之後能順利就業,因此除了課程設計需要跨科系領域合作,教學方法也要重新調整,才能更貼近學生。
老師們聽我重新拆解整理之後,有點恍然大悟。
當天的五小時故事力實作課程,一直猛操老師們,但大家非常投入,充滿學習動力,現場熱鬧烘烘、笑聲不斷。
最後大家分組報告心得。老師說,觀察體驗我的教學方式,提問引導與歸納很精準,認真聽每個人講話,精確的回應,時間掌控跟流程結構很清楚。
也有老師說,他們過去知識講述與實作比例很低,但觀察我的教學方式,講述、提問與實作三者,不斷輪替,讓他們要重新思考教學方式。
最感動的是一位化學老師,她說以前講完課,認為學生都應該百分百都懂,考試卻大打折扣。她今天重當學生,分組討論很清楚,報告時卻遺漏很多,顯示從思考到表達,記憶力會有落差,他們應該重新調整標準,以及授課方式。
老師觀念要調整,教學方式更要大改變。素養課綱這個很好、很崇高的理念,實際落實執行時,需要建立共識,更要建立新的執行方法。
但我看來,從小學到大學,老師們的概念跟教學技術,都需要再提升再訓練,否則,只有一部分老師用心改變,更容易出現換湯不換藥的問題。
這就像企業改革,不可能一次到位,一定是一個菁英團隊的小實驗,修正驗證再調整,建立流程方法,才能慢慢推廣擴大。
素養課綱這麼大規模的推出來,其實對業者來說又是一個行銷商機,老師們的素養教科書、素養教案、素養補習班....。
我認為,不是推出一個大計畫,就能改變現狀。重點是如何執行到位,方法沒建立,吃苦的還是學生與家長。
回到工作坊開場的情景。我問老師們為什麼要來,嘗試建立大家的共識,接著我出狠招,「我為什麼要來?」大家提出各種理由。
有老師說,為了講師費!我大笑。我說,一整天的講師費,是我在企業訓練的一小時費用,請問我為什麼會來?
大家頓時安靜下來,甚至有些嚇到了。有人說「為了你的孩子,」我回答,不只為了我孩子,還有更多的孩子。
這個對話,才真正建立我們的共識,有了共識、建立學習動機,才能真正投入。
這是一群為了改變的老師,但是有多少老師會跟學生們建立共識?如何建立以學生需求為核心的教學心態與方法,才會是素養課綱成敗的關鍵。
那麼,要先培養老師們的素養,還是學生的素養呢?
ps
我鼓勵參與的大學校長,先以小規模老師團隊為主,建立跨科系的課程,調整教學方法,建立學生口碑,有了故事之後,再往外行銷。
到時候,其他老師、學校就會靠過來,想知道如何吸引學生,如何精進教學,這就是「議題導向敘事力」的具體實踐。
拆解考試的技術心得 在 拆解考試的技術》線上課程早鳥優惠(歡迎轉貼連結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終於在今年,Esor推出了《個人數位生產力》這套線上課程,Esor彙整了十五年數位生產力工具運用心得、時間管理方法和筆記技巧,設計了「30個解決問題、養成習慣、高效產出、 ... ... <看更多>
拆解考試的技術心得 在 2022hm800拆解-大學國高中升學考試資訊,精選在PTT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3D Touch技术怎样实现iPhone 6s屏幕拆解过程图解. ... [心得] 威剛的HV100 2T 拆解→ holanet : 但就是不明原因有時可通電有時就不行, . ... <看更多>
拆解考試的技術心得 在 [心得] 讀書和考試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看板SENIORHIGH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嗨你好,我是Cru,
很榮幸和你在此見面。
前幾天我剛考完牙醫師二階國考,
這很可能是我這輩子最後一個全國大型考試,
因此想在考試生涯告一段落之際,
分享這麼多年摸索出來的考試準備方式。
在多年前我也像各位一樣,
在seniorhigh, resit板吸取前人的寶貴經驗,
今天希望也能回饋大家,
幫助還在勇敢追夢的戰士們。
我想我的方法適用於任何需要長時間準備的考試,
這套方法幫我度過104年指考、
拿到牙醫系多個學期獎學金、
以及兩次國家考試,
也協助過我的家教學生和幾位學弟妹和親戚。
以下我會盡量以準備指考為例子,
如果你要準備托福、高普考或任何你覺得很困難的考試都可以代入。
但我離開指考太久已經不太熟悉,
不會提及推薦哪本參考書目或是哪位補習班老師;
我會講到許多心理調適及強化信念的秘訣,
這些對重考二次三次以上,
或是和我一樣大學畢業當完兵再重考徬徨的同學應該才是最值得一讀的部分。
準備好了嗎?
先找個安靜舒適的位子和紙筆,
我會分成四個大段落,
容我慢慢向你說明,希望你也不要急著讀完,
不帶壓力的慢慢讀、慢慢想就好。
一、 下定決心
二、 擬定計畫
三、 製作筆記
四、 戰勝心魔
--------------------------------------------
一、 下定決心
請你在白紙上寫上大大的目標/科系,
然後認真思索出五個驅使你朝向夢想的動力來源,
有形的無形的都可以,盡量力求詳細和量化。
EX:我要考上XX牙醫系!!!(以下純舉例)
1. 月收30萬以上
2. 有時間陪自己的小孩成長
3. 買Benz Marco Polo露營車走遍台灣
4. 證明給家人看/讓曾經輕視你的人刮目相看
5. 一年一次深度旅行,冰島極光、澳洲潛水……
當然,
將來真的當上醫師還有沒有機會實現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以後再來煩惱也不遲。
考試通過前我們只管把夢想做大就好,
要是沒有想像力,生活只會越過越枯乾。
我喜歡將我們列出來的動力來源稱之為”wonderland”,
代表著未來的你和你要過的生活。
盡量試著常常去想像那樣的情景,
畫面蘊含越多細節越好。
每天想一遍,疲乏的時候再溫習一遍,
這些動力來源就會根深蒂固藏在你的潛意識裡頭,
驅使著你前進,有一天必然成真。
好,當你決定好了目標,
我們的目光就只能筆直地盯著標竿
(以指考為例就是明年7/1),
累的時候遠眺未來的“wonderland”,
補足了動力再回來專注眼前的書本。
千萬不要再左顧右盼浪費時間去幻想著當初捨棄的另一條路。
例如在重考的時候,
想著「我當初如果去讀XX系會不會其實更好……」,
或是「我朋友都在玩,而我卻在這裡唸書……」諸如此類的事。
不過這種事一定會發生,
尤其是在焦慮或信心不足的情況下。
一旦發現自己心思飄到不對的方向,
你要趕緊拉回自己的思緒,
先回到你的“wonderland”,
再慢慢靜下心來專注當下,
並警惕自己要減少鬼迷心竅的頻率。
如果此刻你在猶豫要不要重考/休學/轉換跑道,
不妨望著“wonderland”沈澱個幾天,
問問自己是否有100%的決心?
如果沒有,勸你還是別試了,
因為你還沒出發就已經給自己留了撤退的路。
當年我媽媽看我重考很辛苦,
就把我71級分的學測成績拿去報了警大叫我記得去體測。
但我那時很生氣地對她說:
「我就算再笨重考十年我都要考!」
當下說完我也有點嚇到,
才發現我心態早已是破釜沈舟的在準備。
如果你已經寫下了目標及wonderland,
並且有了100%的決心確定這是你要追尋的,
那我們就可以來著手計畫了!
----------------------------------------
二、 擬定計畫
有了目標,剩下的就是連結起點到終點這段路,
只要靠著縝密的計畫一段一段拆解,
就不會覺得目標遙不可及了。
不過別急著動筆,
先去拜訪一些已經成功走過這條路的人,
去聊一聊一定會有收穫。
你可能會說,「我好像沒有認識這樣的人耶。」
那是你不夠積極,對於成功不夠渴望,
你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一定有這樣的人,
再不然就上網請教廣大鄉民啊。
想辦法請教個三十分鐘絕對勝過你自己摸索三個月,
這對你準備要擬定的計畫精準度會有很大的影響。
每個成功的故事必然有可取之處,
但你也不可能完完全全套用別人成功的模式。
縝密的計畫應該要包含書單、進度表,以及生活作息三大部分。
因此當你聽完了許多人的寶貴經驗,
你該開始思考:根據我的個性、身體狀況、目前的程度等等,
哪些聽起來不錯的方法可以融入在我的計劃之內?
舉例來說,
假設你請教了很多學長都推薦化學《九陰真經》,
說題目練熟就至少80分,
那你就該去書店翻一翻,
看你有沒有辦法在準備期間把它寫完並熟練;
假設有學長說他每天念完書後都會去公園跑步20分鐘,
那根據你評估可行的話,
試著去照做一週看看究竟適不適合你。
好的,終於要請你拿出紙筆了。
1. 列出書單:
請你列出想要讀的書單。
通常我會列出一本有涵蓋完整脈絡的教材,
可以是補習班教材或是你喜歡的參考書,作為我的「課本」,
以後就以這本書的編排邏輯去理解;
再輔以幾本針對不足加強的書目或題本。
列完之後分別標註寫完、念完這些書「一遍」估計需要幾個小時,
或是有幾個chapter。
Ex: 《九陰真經》(300hr),
《四十不惑》古文講義(40 chapter)
……
2. 繪製進度表:
(現在是八月,我們要來備戰明年七月的指考,純舉例而已先不管學測)
我很喜歡親手繪製進度表,
舉凡生活中的大小目標都可以用進度表來幫助自己達成。
進度表有幾個好處:
第一是可以幫我們簡單圖象化,
提醒我們deadline或考試日期的逼近,
我覺得比起「倒數XX天」要更直覺明確,
也能知道自己已經堅持或荒廢了多久。
第二,精心設計過的進度表就是符合你最完美的戰略,
你應該要對你的進度表有無比的信心,
告訴自己「只要貫徹到底就一定會成功」。
所以一開始要訂的嚴謹,
我通常會設定在自己能力極限的110%,
每天努力去追,達標就等於是超前,
就算沒做到也至少有80-90%的功效。
過了一陣子,如果發現落後太多,
例如某一本書的進度每次都嚴重落後,
那就必須要局部重新規劃。
第三,每天睡前可以檢視自己的進度,
如果達標會帶給你踏實感和成就感,
自然就不會緊張或慌張,
甚至可以小小獎勵自己;
如果沒有達成會產生一種罪惡感,
告訴自己不能再墮落了,明天要再加油。
我們不可能每天讀書狀態都很好,
但經過每天檢視,
久了之後也不至於偏離既定計畫太遠。
現在有了解進度表的重要性了嗎?
所以請你拿出乾淨白紙,
「慎重」的自己填上日期,
才有身歷其境的感覺。
我們一共要做兩個表,
第一個大表只有寫上日期給我們看大方向,
第二個逐日表會規劃每天乃至每個小時該做的事。
「大表」:
按照月曆的方式一天一天填上去,
從週一列到週日,列到考試那天。
請你務必全部寫在同一面,
才能一眼看出時間軸。
我們將從現在到考試的日期分成12份,
依照6,3,2,1的比重畫一條線切成四個區塊。
(舉例現在是七月,我們要準備明年七月的指考,
那就分成7~12月, 1~3月, 4~5月,6月四個區塊。)
「逐日表」:
先試著做一個月的份就好,
實施幾天熟悉了再往下個月製作。
縱軸將你每天「醒著的時間」按小時列出來。
因為只要醒著就有利用的空間,
搭捷運、吃午餐時等等,千萬別小看零碎的時間。
當然你可以把頁面裝飾得更華麗,
重點是讓自己看得心情好。
都照著圖片示範畫好之後,
在此要先簡述一下,分成四個區塊的用意
(第三部分會再詳細說明)。
通常我一本「課本」至少會念四遍,
在四個區塊各用不同的方式。
第一遍是「瀏覽」、「精讀」以及「作筆記」,
完成後寫分單元的練習題檢視成果。
這時期比較沒有時間壓力,
一定不能急才能念的透徹,
務必要真正理解。
這段最花時間,但讀的深入日後絕對更輕鬆,
因此大致規劃1/2的時間也就是7~12月。
第二遍是「念大範圍」、「檢查筆記錯誤」、「背筆記」。
同時對照著「課本」和筆記,
一次念多個單元,把前後章節的觀念統整在一起,
並檢查筆記有沒有錯誤之後愈用力背熟。
念完後可以練習大範圍的試題。(1~3月)
第三遍是以大量題目來找漏洞。
練習前先花很短的時間看當科的筆記然後寫模擬試題,
遇到「一直錯又好像很重要的觀念」就回去翻「課本」,
理解之後再於筆記上補齊。
很偏的題目就不用補進去了,下個章節會再細談。(4~5月)
第四遍時,除了持續練習整份的模擬試題,
要再把「課本」拿出來搭配筆記快速讀一遍,
目的是要鳥瞰整個科目。
此時你對題目的理解高度應該會跟一開始差很多,
你不只會解題,還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出,
以及在考你哪一章節的哪個觀念。(6月)
3. 將書單填入「逐日表」
既然前面書單已經列好需要的時數,這件事應該不難。
先把絕對沒空的時段劃掉,
例如補習班或學校上課,
用餐時間或是交通時間也先暫時不排,
那是給我們將來彈性運用的空間,
壓力先不必那麼大。
剩下就只是把書單的時數依照你的喜好排進細表,
只要最後能在第一大區(7~12月)的時間內全部填完就可以。
不過你需要斟酌一下自己的生活作息和個性,
填完之後想一想成功執行的機率大不大?
醒著並不代表有好的讀書效率,
像是本來回家不太會唸書的人
就不應該在22~23這種時段填入太重的科目。
另外,也許你會要有三十分鐘散步或吃點心等等,
讓自己暫時脫離壓力的小確幸,
那也應該予以保留。
以上就是我繪製計畫表的方法,
我通常會花上好幾個小時甚至大半天來製作,
因為每一格都是經過我細細斟酌過優缺點,
不斷反問自己能不能做到之後得來的結果。
如果你也花了好幾個小時,
那麼在完成之際你應當會一面欣賞你的「作品」,
一面對未來的日子產生無比的信心!
其實舉凡是大的想法或計畫,
我都會訂出「長期目標」、「中期目標」和「短期目標」來讓自己分段檢視。
有句影響我極大的話:
「適燕者北其轅,雖未至燕,必不誤入越矣;
適越者南其楫,雖未至越,必不誤入燕矣」,
意思是只要方向對了,
我每一步都在朝著目標前進。
所以只要努力過短期目標,
那麼你會發現中期目標、長期目標的輪廓自然會越來越清晰。
現在你手上握有精心設計的「大表」和「逐日表」,
這就是你完美的戰略,
你應該要全心依賴並小心保護!
所以在我準備向你解說如何做筆記前,
先拍照備份以防悲劇吧!
相信我,如果進度表突然消失是會讓人抓狂的,
因為根本不知道明天要念哪些章節啊!
-----------------------------------------
三、 製作筆記
請你先回想一下,
在會考、學測、指考的考場裡,
你考科之間的休息時間都在唸什麼?
是不是想說「反正也不可能複習完一科,
就隨便抓個東西來念,賭到賺到!」
其實是有辦法的!
按照我的方法你也絕對可以在極短時間複習完,
而且複習好幾遍!
還記得進度表的第一大區,
也就是念第一遍「課本」的時候要做筆記嗎?
我在考場裡就是只唸我的筆記。
首先我們要了解兩個考試真相:
「80%的分數都出自20%的內容」:
反過來說,20%的分數都出自80%的內容。
柿子當然先挑軟的吃,
所以我們的策略應該是要在念第一遍的時候,
把該拿的80分練到爐火純青,
接著之後再透過大量題目,
把實力慢慢提升到85分、90分、95分。
「我們不是要考滿分,只要比別人高就可以了」:
所以我們並不是整本課本內容都要背到滾瓜爛熟,
也不需要理解每一題錯的題目,
沒有人有那種時間和腦容量,
如果發現太難太偏就算了吧。
太困難的題目像有時候老師會出奧林匹亞競試的題目,
如果你不會,別人也沒幾個會,
不如把中等和簡單的題目練到不會失誤比較實在。
絕對不要花好幾個小時去查一題怪怪的題目,
甚至去跟老師去盧某個答案,
因為以後大考都不會考。
千萬要記得「效率至上」,
我們該思考的是如何最有效率將實力提升到80分、90、95分,
要懂得先棄保,
也許有些難題等實力修煉到位自然就會了。
基於以上兩種理由,
你的筆記應該在念第一二遍時,
就要涵蓋有80-85%你認為重要的內容;
接著在念第三遍的時候利用大量題目幫你補到90%以上。
每次準備模擬考前,
你都該先複習一次該範圍的筆記。
在這長期準備過程之中,
不知不覺你早已念超過50遍筆記,
教科書的架構都深深烙印在腦海中了。
這就是書越念越少,複習越來越快的秘訣。
15分鐘內可以複習單科90%以上的內容,應該還不錯吧!
以下我會分成「理科」、「文科」和「作文」
來介紹我主要三種筆記類型。
我個人都偏好使用無印良品A5的筆記本。
理科:
其實只有數學和物理完全符合這樣的筆記模式,
因為這兩個學科著重邏輯,
幾乎沒有任何例外。
也因為沒有任何例外,
所以只要抓住整個章節的「定義」和「邏輯推導」就可以了,
理論上所有題目都可以解。
我們一定要把視野拉高,
要看清整個章節的架構。
假設某章節有三個大觀念,
不會寫的時候就想一想是不是在考A觀念/B觀念/C觀念?
解題就有方向了。
因此我筆記都只有寫上最基本的定義、公式和結論,
頂多加上圖形,
絕對不是分題型一、二、三……,
那樣永遠整理不完。
順道一題,我也沒有製作考卷錯誤本的習慣,
剪剪貼貼實在太花時間了。
但我會好好收集每一份不是滿分的考卷,
要訂正時我都是先回歸筆記,
讀完架構還是不會就圈起來再去請教老師或同學,
過一陣子再拿出來看看會不會寫。
化學、生物、地科等科就要參雜著運用文理科的整理方式,
理論架構為主,再補充需要強記的重點。
電流的磁效應
三角函數
文科:
史地公民,尤其醫學的考試都是偏重記憶,
要是能開書考該有多好?
第一遍讀的時候要地毯式的慢慢讀,
不要放過什麼附註的小百科等等,
這樣才能知道完整的範圍在哪裡。
但我們不可能一下全部都記得起來,
就要從看似零碎的知識盡量找到邏輯串在一起。
這就好像是一盤打散的撲克牌,
一張一張拿起來仔細看過,
慢慢發現「啊,原來你們都是黑桃」,
找到關聯性串起來,
甚至是自己硬湊發明口訣都有助於記憶,
你自己看得懂就可以了。
(找不到史地的筆記 用生物化學舉例)
植物
酸鹼鹽
作文:
我高中最喜歡的科目就是國文,
我也熱愛閱讀和藝文創作。
但我要強調的是,
短短的考試時間絕對不是讓你拿來深思人生或是文思泉湧的,
「寫作文」和「寫文章」完全是兩回事。
作文是個變數相當大的科目,
我們不奢望極高分,
只求四平八穩的得分,
主戰場還是在其他選擇題。
首先我們要先知道,
閱卷老師一定會偏好看到學生有為、陽光、積極、樂觀,
縱使你再有文采,
寫出如太宰治灰暗的思想也一定低分。
因此無論是什麼題目,
結尾的定調都是一樣的,
不外乎是心靈層面的領悟,
或是寫出大格局的視野。
那我們審完題想好結尾之後,
就剩下「填入」中間的包裝故事了。
沒有人規定你一定要講實話,
但謊話卻要練習講的真實。
所以平時就要準備許多好而真實的故事,
最好是簡短而富有深刻反思的短篇作品。
像是褚士瑩的旅遊文學、龍應台寫的親情,
或是小野、蔣勳的短篇作品都是很好移花接木的原料,
臨場再改編一下就好了,
重點是要把這個故事的思想內化,
老師就會覺得言之有物。
有了故事主軸和中心思想,
大概已經拿到七成分數了,
剩下三成靠文飾過的文采加分。
因此我會依主題分門別類,
例如「豁達」、「母愛」、「無為」、「誠實」「描述山景/海景」等等,
按照分類在筆記本上抄上你喜歡的句子。
其實名言佳句不需要背太多,
就選個一兩句古文,一兩段白話文,
但範圍要背的廣以防奇怪的題目。
只要注意古文要用的精確,
白話文要用到不著痕跡、前後文氣一致就可以了,
哪怕練習時每次都寫同一個樣,
你要知道閱卷老師這輩子也只讀你這一回。
英文作文也是一樣的方法,
但英文比較著重描述得生動和文法正確,
而不是思想的深度。
所以找些描述情緒、寫景的佳句,
一樣分門別類,整段三到四句一起背,
考場上想著如何把故事串的合理不生硬,
根本就是在考默書而已,其他時間可以讓選擇題更有把握。
(國文那本筆記找不到了,只列出英文筆記)
提醒:
請記得,一定要完整的細讀過一遍,
接著「馬上」做筆記,不然睡個覺就忘了大半。
一開始我們不會非常清楚真正的考試重點,
這不打緊,
你就將自己覺得重要的內容以有條理的方式整理進去,
可以製作表格、畫圖、口訣等等都很有幫助,
至於闕漏的部分以後還有很多機會補齊。
這個階段能記的先記,
真的太難記的可以留待第二遍再死記。
請你記得要限制筆記的篇幅,
我們筆記要節錄的是「我覺得重要而且我可能會忘記的觀念」,
那些太簡單、已經不可能會錯的就不必寫了。
我都是一個章節限制在正反兩面A5,
高中一個科目大概就是20章,
所以最後完成大約會有40頁。
寫筆記不是單純「抄上去」,
一定要確認自己真的理解,
觀念沒有前後矛盾,再用自己的話寫上去,
所以理論上你應該會花上不少時間。
我的經驗是細讀一章兩小時的話,
做筆記也大概兩小時,
雖然累,
但做完筆記的時候就會有股「這個章節怎麼考都不怕」的感覺。
所以趕緊先建立起一套屬於你的「武功」吧,
靠著這套武功打天下,
如果真的有錯誤日後再修正即可。
進入第二遍時,
我們要對照著筆記,
一次讀多個有關連的章節,
目的是要檢查你的理解有沒有錯誤和矛盾。
讀完之後,請你務必把筆記用力的背起來,
最好連用什麼顏色的筆、上一句下一句寫什麼都了然於心。
日後進入第三遍第四遍的時候,
一面補上其他沒抓到的考點,
一面繼續把整面整面的筆記像記憶吐司一樣烙印在腦中。
你每次寫考卷前都要有這樣的覺悟:
「只要被我抄到筆記上的內容我就不能失分!」
所以不僅要整理筆記,還要背熟才有用。
當一本筆記「背」了超過五十次,
你在最後階段當然可以十五分鐘複習完一科。
-----------------------------------------
四、 戰勝心魔
我在台北儒林待過兩年,
看過許多模擬考成績都名列前茅的同學年年失利;
反而平時成績普普的同學放榜竟是台大醫科?
每年都不乏這樣的故事。
其實到指考前,有一大票的同學早就有實力考上醫科牙科,
但為什麼結局會是天堂地獄之別?
因為最後一哩路在考驗我們的是心理素質。
我想我很具資格和你分享這些心路歷程,
因為我不僅大學畢業退伍後才去重考,
第一年還失敗了,
過程中的心情跌宕我都仍歷歷在目。
後來我回頭想才瞭解,
不是我唸書出了什麼問題,
我已經夠努力了,是我心理還不夠強大。
以下列出十點是自己的體悟、
各個老師導師們傳授過的心法,
以及綜合學弟妹問過的問題,
我自認這是此篇文章最有價值的部分,
因為所有經驗都是血淚學來的。
但願我表達得夠清楚,
若能細細體會一定能少走很多冤枉路。
1.「放下一切的尊嚴和無謂的堅持」:
我是在當兵新訓學到這件事的。
那時入伍第一天早上就被剃一個大平頭,
穿上草綠內衣、軍綠短褲,
每個人看起來都同一個呆樣。
晚上因為流程有delay,
班長就命令我們72個人在15分鐘內要洗完澡上床睡覺。
那時哪管得著有沒有隱私,
三個人擠一間肥皂共用趕快亂洗一通,
我出浴室的時候還因為上衣沒紮好,
被班長罰交步蹲跳,
同時口中重複大聲喊著:
「我以後洗完澡會把衣服紮進去,我以後洗完澡會把衣服紮進去…….」。
第一天我就意識到了,
班長說的命令,
心裡叫個兩聲「汪汪」,照單全收就對了,
絕沒有容你理論的空間。
在這裡生存的法則,
就是要褪去一切的光環、身份,還有當人的尊嚴。
我絕對不是一個好欺負的人,
但我很清楚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平安退伍,
為了長遠目標我甘於接受。
準備考試也是一樣的道理,
為了理想,我們要先倒空自己的脾氣,
斷絕娛樂,推掉聚餐,捨棄所有成見。
用不著去爭老師教得對不對,
大考中心給了標準答案你下次就得選它。
英文科最常發生這樣的情況,
小時候在外國長大或是英文本來就不錯的學生,
不太聽老師講解每次都靠語感作答,
如果沒有自己認真鑽研過文法,
那一定有天會在自己最拿手的科目失手。
哪怕你曾經校排第一,哪怕拿過奧林匹亞獎項,
你都沒有資格抱怨環境、老師、同學、家人。
記得,在成功前,你只是nobody,還談什麼權利?
2. 「生活越簡單規律越好」:
你可曾想過,
你每天花多久時間在思考今天要吃什麼嗎?
我們都知道每天的時間都極其寶貴,體力也有限,
卻時常很輕易的讓時間流逝。
所以生活越簡單制式越好,
例如每天固定時間起床、固定走一樣的路、
固定時間讀書、固定時間午休,固定吃離你最近三家能吃的便當、
固定吃一顆維他命,固定時間睡覺…..。
除了讀書以外,全部都用最低限度腦力在思考。
以前我讀過一本很有趣的書叫做《身體調教聖經》,
裡面有個實驗是想知道
「在維持正常工作能力下,人一天最少可以睡幾個小時?」
答案是兩小時!
但必須要非常精準的每四小時就睡20分鐘,
也就是一天要睡六次。
我因為待在重考班作息一定得規律,
平時念到00:00就累了必須要睡覺。
過了幾個星期發現好像到00:00還很有精神,
那不如多念20分鐘試看看好了。
再過了一段時間,
發現好像可以念到01:00,
漸漸拉長到01:30, 02:00,
在搭配非常固定的午休晚休情況下,
依舊可以保持每天06:15起床。
我講我自己的睡眠法並不是要你一定要學習,
事實上我跟很多人講過卻從來沒有人說他可以辦到。
我只是希望用這個例子,
加深你對「固定作息」的印象及重要性。
3.「這是我最後一次重考機會了」:
如果你因為各種理由帶著這種信念來備戰,
那無疑是自己讓自己籠罩在無形的巨大壓力下。
還記得第一部份講的專注嗎?
你的目光及思緒只能用在「當下」到「考試」這段日子,
其他考完之後的事根本不需要浪費任何一點時間思考。
而且你會去想像的,
多半會是「沒考上之後我該怎麼辦?」這些負面光景,
那豈不是越想越沒自信?
所以請你拋開不該煩惱的事,
以後的事留待以後再想就好了。
4.「考試是在測驗熟不熟練,而不是聰不聰明」
常聽到有人會抱怨說,
國文英文沒範圍,數學物理常出太難。
其實大考中心的題目非常嚴謹,
一定是按照既定課綱出題,
但為什麼我們還是會覺得考試很難呢?
那是因為我們念得還不夠熟練,
摸不清考試範圍的邊界,
也沒有足夠高度的視野看穿這題是哪幾個觀念組合。
考試有時間限制,
所以考卷上的題目不是給你當場想的,
而是讓你直覺反射解法然後「填」答案上去的。
假如你請數學教授來寫指考題目,
他絕對有能力全部答對,但也絕對很難在時間內解完。
我們要做的不是「數學專家」,而是「考試專家」。
我們應該感到很慶幸,考的是熟練度,
所以像我一樣不夠聰明的同學永遠有機會!
5.「大範圍VS小範圍」
在學校或補習班,每天都有海量的考卷等著你,
但我們並不是每一個考試都要全力準備。
請你要先釐清是小範圍還是大範圍的考試?
因為這兩種準備方式截然不同。
小範圍的考試是學習初期打好底子用的,
例如每天指定頁數考的英文單字,
這類考試前一天努力死記隔天就一定會有高分。
而大範圍的考試例如模擬考就是要統整好幾個的單元,
要有相當熟練度才寫得出來。
記得,我們最後要考的是最大範圍的考試。
越近考試日期,
越是不能特別花心力去唸隔天要考的範圍,
反而要堅守既定的讀書計畫進度,
只用一點點零碎時間快速複習,
把小考當做測驗學習成果的工具。
因為這些靠著短期記憶得來的好成績都是蒙蔽你的假象,
等到範圍越出越大就考越差,
而且通常等你警覺到念書方法錯誤時已為時已晚了。
6.「只有最後一次考試才是真的!」:
你經歷過大大小小的模擬考/段考,你的心情會隨之起伏嗎?
這一點真的非常非常重要,也是強者和一般考生最大的不同。
如果考差了只需要難過一分鐘就好,因為這不是真的考試;
考好也只要開心一分鐘就好,因為這也都不是真的。
最厲害的人可以在長期的準備過程中維持心如止水,
無論發生什麼事,都像是夢幻泡影,
永遠都專注在自己既定的讀書計畫上。
我很感謝我任教於高中的父親很早就教我這件事,
但我直到重考時才真正體會。
每次我考完模擬考回家他只會問一下概況,
覺得難不難?會不會寫?
從來不會因為排名或分數責備我,
叫我別太在意,因為都是假的。
對於小考,他根本不屑一顧,
還會嘲笑我為了小考影響心情。
假設考不好,無論是父母的責罵,
或是自己對自己加諸的壓力都無濟於事。
如果不斷陷在情緒之中,我們只會產生對自己的懷疑,
像是「我是不是真的沒救了?」、「反正你們都覺得我很爛」等等。
這種心態很危險,久而久之會開始自暴自棄,
當然就不會有好結果。
我們該有的反應應該是「警惕」,
直接跳過情緒層面,
開始去檢討考卷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是粗心還是太難?
是不是大重點但我的筆記竟然沒有記錄到?
還是當天喝了哪家的奶茶讓我不舒服?
想著下次怎麼改進,
明天再繼續戒慎恐懼的開始。
我想,會看到這篇文章的同學,
都不是缺乏上進心的孩子。
如果你的家人會依據成績排名打罵責難,
請你把我上述的故事也分享給他們,
相信愛你的家人一定能理解的。
7.「粗心!粗心!粗心!」
在考試中絕對不能容許出現看錯「下列何者正確/錯誤?」、
計算錯誤、想選B卻劃成A等等低級的錯誤。
千萬不要覺得平時粗心沒關係,考試時再小心就好了。
假設平時失誤率是5%,
那麼你考試再小心可能還有3%;
不如平時練到1%的失誤率,
力求考場上完美發揮。
所以在檢討模擬試題的時候,
一定要正視「粗心」這件事,
自己認真想出一個可以幫助你降低失誤的方法。
例如你很常看錯題目敘述,
可以試著邊移動鉛筆邊讀句子,
遇到關鍵字大大的圈起來;
如果是計算錯誤,
看是練習字跡寫的工整一點或是算到中途就驗算。
記得我小六畢業考的數學並不是很簡單,
當時我考了94分應該是全班前三高的,
我放學很開心的回家拿考卷給我爸媽看,
我爸卻叫我去牆壁罰站,
我眼淚就開始不停滑落,
因為我爸說那6分都是粗心不應該錯的。
粗心就像根治不了的腫瘤,
它永遠都在,
我們平時就要盡量降低病灶範圍,
才能期待考試那天不會發作。
8.「緊張和擔心,對分數一點幫助都沒有」、
「你已經夠強了,你不會別人也不會」:
我其實是個對於考試容易緊張的人,
考期越近,越容易開始心思亂飄。
你是否也會緊張和擔心著「萬一很難怎麼辦?」「如果考爛了怎麼辦?」;
在考卷發下來的那刻心跳就開始瞬間加速;
發現時間不斷流失又計算遇到瓶頸時更是手汗直流,臉色發白?
後來我自己想通了「緊張和擔心,對分數一點幫助都沒有」這個道理,
考試緊張時強迫自己想著這句話,
就能漸漸冷靜專注在題目上。
況且我們都努力準備了這麼久,
也應該要有股「我已經夠強了,我不會別人也不會」的霸氣。
我103年數學就是這點心態崩盤導致失敗。
因為有鑒於前幾年都考得簡單,
我在開始時就想著我一定要拿90分。
誰知道接連算了幾題都卡關,
就開始很慌張不知道該從哪題下手了,
因為時間已經不夠我寫完了。
最後才知道103考得特別難,
其實70分就足夠讓我上牙醫了。
104年捲土重來,
又來到第二天的最後一科數學,
此刻我不再預設立場,告訴自己冷靜把會的寫完就好。
結果發現難度不低,跟去年一樣連卡好幾題。
我趕緊深呼吸想著
「不可以慌張,慌張一點用都沒有,先專心寫好一題再說。」
結果冷靜下來後一題一題完成,竟然每題都算完了!
出考場我還相當有自信可以100分。
雖然最後成績只有81,但頂標竟然還比103年更低了。
9.「享受孤獨吧」:
書是自己念的,考試本來就是一條漫長而孤獨的路。
局外的朋友其實幫不了什麼,
用不著發文詔告天下說你正在準備考試過的好可憐,
你只會得到一堆擾人的關切。
就算是一起準備的戰友,讀書進度也互不相同,
應該要照著自己的作息走才是。
常見有三五好友讀書約好一起吃飯,
總得要擱下正在念的進度,
然後你等我我等你,再聊個天討論吃哪家,
時間都可惜了,進度還落後。
我以前修過一堂音樂治療與心理學的課程,
讓我曉得其實每個人心底都住了一個「潛意識的你」,
他會帶給你莫名的焦慮、躁動以及許多負面想法。
我們平常只感受到那些負面的情緒襲來,
卻不清楚那些潛在壓力的來源是什麼。
也許追根究底的來源是車禍、親人過世或是兒時不好的經驗,
那些結只是被選擇性淡忘,其實一直沒有解開。
考試也是一樣,
「潛意識的你」總會在考試時影響我們正常發揮,
你總會感到緊張害怕卻不知道在怕什麼。
所以越到非常時期,越要將自己沈浸在孤獨的感覺中。
因為只有在你的心思純淨到只剩考卷和你自己時,
你才能漸漸與你心底的聲音建立對話,
得以了解到底恐懼的來源是什麼。
知道了來源之後我們就要想出一個足夠說服自己的理由攻克恐懼,
當「潛意識的你」在考場上畏懼退縮時,
你就要靠著信念說服「潛意識的你」勇敢和你並肩作戰。
舉個例子,
有個學弟一直害怕考不上的壓力來源是因為全家人都是醫師,
萬一沒考上怎麼交代?
那這時不妨換個想法,
像是「我天生流著當醫師的血,我哥哥和姊姊都證明我們的基因可以,
我也注定會考上。」
當在考場上緊張時,
就靠著這樣的信念壓過不安的感覺。
10.「我還要不要再重考?」
如果最後考試結果只差了一點點,
很多人會猶豫很久要不要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你可能會考慮經濟、年紀、健康等等因素,
全部攪在一起使心情煩躁不已。
其實這個問題很單純,如果你可以接受現況的話就去念;
反之,如果一輩子都會感到遺憾的話就再拼一次。
也許你心底早就有答案,把內心深處的聲音找出來,
十分鐘內就可以做出決定了。
沒有人可以告訴你哪一條路比較好,
我只能告訴你,人生還有無限的可能,
離開了考場,還有千千萬萬個戰場可以發揮。
我們曾經那麼努力過,絕對不會一無所獲,
至少你已經光榮的打過那美好的仗,
你成了一位帶著傷疤和故事的人,
早已比當初的你更強大。
如果你是要續留考場,
就好好下定決心,毫不保留的去拼;
如果你選擇離開這條路,
那請你揮揮手瀟灑地離去,不再回頭,不再遺憾。
兩條路都很棒,
只要你能對自己坦然,想好就好了。
================================
後記:
說穿了我這十年只學會了「如何考試」這件事,
然後完成了當牙醫師的夢想。
走過指考後,其他期末考、國考都是小巫見大巫。
當然這些考試不需要以這麼高的強度準備,
不過對於考試的心態不變,而信心更是強大。
後來發現這項技能也影響了我其他做事的方法。
像是我現在去外面聽講座或課程,
或是讀完一本非文學的工具書,
都會盡量趕緊把筆記做起來,
因為經過自己的思緒整理才是真正吸收。
而對於長期的project我一定先從規劃進度表開始,
告訴自己或是team什麼階段應該完成的項目。
我在高中時唸得不出色,
重考還失敗過一次,
深深了解那種灰暗沒有希望的心情。
我開始想,
為什麼以前都沒有人跟我好好完整講過考試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如果可以,我好想回到過去,
替從前國中或高中迷惘的我拭去淚水,
一步步告訴他這些關於讀書和考試的秘密。
我甚至想回去告訴國小的我,
考試一點都不可怕,用不著緊張。
我一直認為小時候讀的書很容易影響一輩子,
例如我小一時無意間讀到一本有關數學的漫畫,
我好像看完後國中前數學就一路順遂,
後來才知道那本涵蓋了小一到小六的觀念;
國文也是這樣,
因為我姊姊大我八歲,
她會跟我說書櫃哪本小說很棒,
我好奇就拿起來讀,
完全不知道那一般都是國中或高中生在讀的書,
往後就對文學有濃厚興趣。
如果有家長、國小老師或插畫家、出版社有興趣,
我們可以試著研究看看,
要怎麼把這些觀念簡化成有趣的讀本,
讓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先認識讀書和考試是什麼。
很感謝你花了超過半小時讀到這裡,
無論你現在是高中生、重考生,任何考生
或是小學國中生的家長或老師,
如果有任何一點點收穫,
那都將是我的榮幸。
我想趁此機會,
感謝所有帶過我的國小、國中、高中、補習班、重考班老師和導師,
還有一起成長的同學,以及最辛苦的父母,
我總算是有點成果回饋大眾。
謝謝你們帶我走到這裡,
我將在牙醫師生涯開啟另一段故事。
2020.8.3
Cru
--
███████◣◢██████████◣◢██████████◣◢███████
◤◥◤◥█Stupid?███◤◥◤◥████████◤◥◤◥████████◤◥◤◥
████████████ we ████████████████████rosielan
◣██◢██◤◥◤◥██◣██◢██◤◥◤◥██◣██◢██◤◥◤◥██◣gel~◢
█◣◢██████████◣◢████love████◣◢████hid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15.45.2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ENIORHIGH/M.1596470112.A.BB8.html
我也是 我怕我以後忘記趁現在有空整理起來
想轉哪裡或FB分享都可以喔 不用再知會我了
只要你覺得有人有需要都歡迎
我會很榮幸能幫助更多人
放心 你早就不是第一位
我們都成功了你也可以
你的重點是要擺在加強熟練度啊
你說的那些念頭是用來鎮住臨場內心的不安
不是喔 雖然當年也可以上 但我第一志願是北醫
沒錯!我考上之後覺得終於解開束縛
可以不用再推砌文字 寫出真正的作品
※ 編輯: Crucify47 (59.115.60.246 臺灣), 08/04/2020 11:17:1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