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hi大家 先不要理中国报ybb事件到part几了
也不要理手的痣是谁的先
我们来focus一个比较危险的东西😂
.
.
最近很多人pm我 问我可以医治COVID的【莲花】大姐到底有没有效
每次看到这种 我都会摇头。。。
马来西亚人的钱 就真的这么好骗吗?
名字带点自然的感觉 莲花啊 什么丹啊 然后再配点清热解毒
再和大家说 “这是全天然的哟 完全没副作用 西药不好 吃这个”
大家都会一窝蜂去抢
⚠️再说一次
无论中药 supplement 西药都好 用错了地方
吃错了剂量 吃了不适合你的 或者西药中药一起吃然后打架的 都一定会有副作用‼️
*所以最好在吃任何产品之前询问专业人士
.
.
.
1⃣️莲花大姐在我国合法吗?
不合法。
因为这个产品含有麻黄。
麻黄含有麻黄素,有心人士能用它制成冰毒,所以在我国马来西亚是禁药
.
.
2⃣️莲花大姐有依据吗?
有, 但不是治疗冠状病毒。
有, 但不是治疗冠状病毒。
有, 但不是治疗冠状病毒。
因为很重要所以我写3次。
的确在中国的一些临床试验发现它可减轻症状,比如发烧,咳嗽等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229744/
但并不是治疗COVID19‼️
我们平日用的退烧药和伤风药一样有效
你买个正牌伤风药,也可以减轻症状,至少你买到正版的。
.
.
3⃣️既然不合法, 为什么市场那么多人卖?
有危机, 有商机。 再加上它是不合法的,
没有管制,你怎么知道你买的是正品?
先不说其副作用, 误服来历不明的药物, 赔了夫人又折兵。
.
.
⚠️总结:
莲花清瘟胶囊含有的成分是需要管制, 管制的意思是需要确保产品品质和有人会为这药物负责人。
也就是万一吃了有什么事, 你是找得到负责人的。
我也不谈你应不应该吃,只是提醒你这产品没注册的,吃了有什么冬瓜豆腐,是没人负责,也因为版本不同,你吃进什么也没人真正知道哦。
在市场看了几个不同的包装, 每个人都说自己的是正品
就很像海南鸡饭 每个都说自己是正宗
哪个才是正宗?
谢谢药剂师父们贡献的文章
Lim Kean Ping
问题药师Alan
.
.
.
🔹Instagram:
lyhuylau
https://www.instagram.com/lyhuylau/
🔹Ly Huy The Pharmacist 藥劑師不只是會派藥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3nnyBdOxpnDLcTWsYk86Vw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关于濒死体验这个话题我们之前也讲过很多,它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两种理念上的争议,其核心就是人在死亡之后意识会不会在脱离肉身的情况独立存在。其实你仔细一想啊,这不就是千百年来民间百姓所论的,这世上有没有小飘飘的问题。两派都很顽固,谁都无法说服对方...
抢风头意思 在 Rickman Chia 谢承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金牛,金牛,小弟我也是属牛。
有人说要多讲好话,那就会好运。
那我就意思意思讲点好话,记得多多关照啊🙏🏻
你看,跟你拍照是抢不走你的风头的,
你随便摆个姿势都那么好看,我就输你十条街了。
能跟你合照是我的荣幸,你是最牛最棒的😊
-
-
#moneymoneyhome
#说好话
抢风头意思 在 冯以量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题目:从团体动力来看《乘风破浪的姐姐》
我们这些助人工作者很需要看懂团体的动力。所以我这个人特爱看真人show。因为从里头我可以成为一个外观者,来训练自己如何看懂更多有关人性的课题。
最近中国的《乘风破浪的姐姐》,我看了好几回,而且有些反复重看。除了因为我爱看这些姐姐的表演,更是因为他们的互动让我不断看懂一些事情。
好的。我开场了。
1。
什么叫团体?
只要两人或以上,就能组成一个团体。团体也可以称为系统。
我们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都活在团体里。家庭、学校、公司、社区、城市、州区、国家等等。
在每个团体里,我们都被赋予不同的功能、也挂着不同的角色而生活着。
2。
什么叫团体动力?
每个团体的互动,是否形成了一些可以被看见、或者可以嗅得到的不成文规则、条规、氛围。责任如何安排、权力如何运作、关系如何建立。
所以每个团体都会有各自的有机生命(organic)。自己会动、自己也会死亡。
每个团体都有自己的目标。大部分的团体仅仅是为了生存,仅有少部分的团体是为了突破人生而达到饱满的成长。(这是大家渴望而追求拥有的团体。)
3。
乘风破浪的这群姐姐目前已经完成第四公演。也就是每一个还存活着的姐姐(目前剩下十四位)至少已经拥有四次的团体组成的经历。
据说还会让七位被淘汰的姐姐成为另一组,来和他们两组继续 PK。
4。
团体动力要怎么看呢?
其实很难的。因为要看很多东西。
以前很享受吴就君老师以及杨蓓老师教我们怎么看团体的互动。也很怀念。
用我自己最简单的说法,就是要看点、线、面。三个层面。一个都不能少。
点,就是意味着你要看每个人的个人特质。
个人特质包括他的价值观、EQ、能力、人缘、冲突时他是争取的、还是放弃,简单而言就是看他的人设(human setting)。因为每一个人(也就是每一个点)的加入,都会决定团队如何互动。走向如何。
譬如:宁静的高情商、敢怒敢言保护队友的情操,自然会受到很多姐姐的拥护。
譬如:王霏霏的业务能力,让每个leader抢着要她加入自己的团体。每一次都是大家争着要的团员。
譬如:蓝盈盈的拼命三郎、目标取向、人际及情感摆在一旁。
又譬如:张雨绮的真实(fidelity)、坦诚、开放及保护弱势。
这些人设,不管在那个团体里,都会把团体“活”起来、或者“死去”。
一个死了的团体,你需要放一些不一样的因素,才能让团体活起来。
一个活起来的团体,你继续放同质性一样的人在一起,它就会死掉了。
所以,像 Satir 所说的,人是因相同而有所连接,人是因差异而有所成长。
5。
人设你要是听不懂,你可以简单用另外一个用词,那就是个人魅力。
你会发现一个人的个人魅力,会决定他在一个团体内能生存多久。
个人魅力里头是包括很多因素的。譬如:人气、人缘、能力、担当、勇敢、冒险。也就是大家的内在资源,是否已经成熟显现出来。
所以我们不管要活在那个团体里,我们都需要不断增强自己的个人魅力。
团体是很现实的、也是很残忍的。你的个人人设或个人魅力,不强大,就不断会被淘汰。而且重复被淘汰。
是的,我们会同情,然而这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有一些我喊不出名字的姐姐,你会发现她们在个人这个点上,没有让你留下印象的人设及个人魅力。
不过我认为沈梦辰以及孟佳是沧海遗珠。沈梦辰是潜能有待开发的女团员,孟佳则是时不于我、缺乏个人风范。所以团体动力里头的每个点,依然会牵涉一命 二运 三风水这事。
有时候,即便你未来会有多强,你依然还是会被淘汰。现实真的很残忍,它肯定不是童话故事。
我觉得张雨绮、宁静还有郑希怡、张萌看得很清楚。他们是survivor。适应制度特别快、也特别强。
好,你看懂“点”的话,我们继续看“线”。
6。
线是什么意思呢?
在团体里,就是你想要和谁一直保持着一段关系线。
也就是一个点和另一个点的连接。
大部分的人(包括姐姐们)也是一样的。人性是这样的,物以类聚。什么人就和什么人在一起。
一开始能力强的人、排名优先的人会组在一起。强者组在一起,是一种方便。排第一名的蓝盈盈以及排第二名的黄龄会组在一起。因为资源共享而且强大。胜出的机会也比较高。
这是人性。这也为何学校把懂得读书的孩子全部都放在一起。这也为何顶尖公司把顶尖高手都拉拢在一起,放他们在一起。这也为何avengers大家要在一起。因为他们深懂一加一大于二。
可是强者与强者放在一起,这一条线的功课(lesson)主要是磨合。如果时间不允许磨合,这个团队需要付出很多代价也未必会带来成功。
所以强者和强者的线,要是磨合成功,必定带来超标的效果。要是磨合不成功,那就是两个人要争皇的灾难。
你看世间多少夫妻的互动那条线,你就明白那其中的power struggle 了。
所以每一条线里头,你都要看power是如何运作的。
譬如:宁静和袁咏琳,这power的运作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一个是leader,另一个是follower。合作必定愉快的。
譬如:丁当和黄圣依,就肯定有问题了。因为做leader的像 follower,做follower的像个leader,这里头的互动一定会不愉快的。leader 需要hold住power,丁当的人设里没有这份能力。follower要let go power,黄圣依一开始的setting里是很想做leader的。
譬如说:王霏霏and孟佳。他们因为十年前就彼此认识。磨合度足够成熟。所以两人一合作,简直是如虎添翼。这也为何李斯丹妮回顾四次公演,她也坦言第一次公演的合作是最开心的。因为他们七个人的线,大家的power很均匀、强者的磨合足够、没有要争、而且一心一意要合作。所以第一次公演的时候,你会看见大碗宽面的团队是很融洽、也有很多笑声。能力一点也不弱。这种团队,可遇不可求。
7。
有一条线,特别要提。就是宁静和郑希怡的关系线。这段关系线,互动的真是漂亮。
因为彼此惜缘,而结合。
因为现实因素,而分开。
也因为彼此珍惜,再重逢。
这条线,很明显的,power是落在宁静手里。郑希怡的自主权比较弱。
郑希怡很喜欢宁静,主动要求成团。第二次公演,两人再加郁可唯,唱了一首 flow。惊艳。
第三次公演,因为宁静选了王霏霏,需要考量人气、胜利、能力等因素,宁静放下了郑希怡。足以可见,业务能力的不足还是会被淘汰的。
虽然宁静是用身体高度不一来做主要理由,个人觉得不仅如此。有些话不能说的太满,情商高手宁静深懂。
宁静照顾了团体的需求,却需要牺牲郑希怡。她其实可以停在这里,什么也不用做。
然而,宁静这个人(“点”)的人设是重情而且情商高。所以她在住宿门口和郑希怡道歉的那一幕,我看见了一个领袖的风范及气度。
对我而言,一个领袖形成了。(虽然团体还未形成。)
一个领袖具备什么条件呢,要照顾自己的需求、也要照顾每个人的需求、更要照顾团体的需求。作为一个有功能的领袖,真的很不容易。
宁静的身教,让她进入第五公演之际,以十五票这么高票胜出,大部分的姐姐都选她为第五公演的leader。当之无愧。
第四公演、她本来就想选郑希怡。奈何杀出一个蓝盈莹。
终于,第五公演,即便郑希怡的腿拉伤了,宁静依然守住承诺。郑希怡一定会是在她的团队里。不离不弃。
这个过程,我很欣赏。也很感受到他们俩彼此之间的信任及连接。
这样的线,真的可遇不可求。
8。
死咯。我写了这么多,我都还没有讲到“面”这件事。
面,简单来说就是三角形。三个人,成为面。也就是由三条线组成。
线磨合的好,会帮组面的形成。面的默契好,会帮助团体的形成。那么整个团体的立体型就形成了。
也就是说团体里头两个人的关系好,它会帮组团体的成长。然而前提是这两个人的线,不要自己成为小团体。
逐渐的,愈来愈多的关系好,团体就会好起来。
所以我们时常说一个会带来成长及有功能的团体,是需要经过很多的磨合、误解、澄清而形成的一种说不出来的默契。
一个团体里头会有很多三角关系(面)。
所以三人团会比五人团容易解决事情的。
而七人团的形成其实是最难的。这也为何我们很难怪当初丁当一开场无法搞定七人团里头的六位姐姐。因为摸不清楚点、线、面。个人魅力又不足够,power又hold不住,所以很辛苦的。不能怪她。谁也handle 不到这样的团体的。
一个团队需要很多的默契、需要很多人的投入去打造;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足够的。
你看万茜组,做了两回公演。不一样,就是不一样。五个人成团,除了有说有笑之外,大家能分工合作,彼此互补,所以有足够的默契会让团队发光的。它从个人魅力,升华为团体魅力。
这也为何我们很多时候很向往一些团队。一些名校。一些业界里的名团队。因为团体本身散发的魅力,大于个人的魅力。
所以一个活的团体不需要时时完美,然而那里头,是需要有团魂的。(也就是团体凝聚力、魅力、默契等。)
你会发现姐姐们彼此互补、协助彼此、情感流露、成败大家一起扛。目标共同。苦大家一起吃、乐大家一起享。
黄圣依哭得半死的那一集,六个姐姐围在其睡房里,彼此分享心里的真心话。对我而言,这互动、这团体的形成是怎么装也装不了的。(除非所有姐姐都是女主角,我就服了。)
9。
说到装。
我也想说一说:人性的真伪。
不管是点、线、面,人为了生存,总是要装一下的。
点:要装出自己明明没有的人设。
线:要装让别人看见两人的关系很好。
面:要装让别人觉得自己的团队(三人或以上的活动)是很有默契的。
这些装,都是观众最爱看的了。
装,请不要批判它,其实也只为了生存。
怎么在点线面里看见这些“装”呢,
我时常说要打开“眼耳鼻舌身”,
五识都打开了,你就能看见了。
你就知道点线面里头:
哪个人/哪段关系/哪个团队是真的很假、假的很真、真的很真、假的很假。
里头有这么多位姐姐们,为了不要得罪任何铁粉,这个部分我就不多着墨了。
不过,建议你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上着手,也不妨看看自己生活上的点、线、面如何组成家庭、工作、学校等等所有的系统。
10。
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是张雨绮。
她的自信心、霸气,气势与生俱来。
我们学不来。
她不只是会顾自己。而且还照顾弱势。
让姐姐们(如:张含韵)能有被看见的机会。
心里那句,嘴里就是那句。得罪你也不怕。然而身为队长的她又很照顾自己的队友。
第四次公演,我觉得她的压力已经到达一个临界点,正当她自己要哭的时候,她赶紧逃离现场。毕竟,她不想让别人看见她脆弱的一面。这也是我很心疼的人设。主流社会不允许领袖展现脆弱,这个文化根深蒂固。
最近这两期的公演,金沙掉扇、郑希怡脚伤筋了。
她在承受极大的压力之下,居然还可以说出:“我觉得真正《乘风破浪》的精神,不是说第一名有多优秀,而是最后一名能不能变得优秀。名次已经不重要了。这次是大家特别能够证明自己的一次很好的机会,而我想要让这舞台变成一辈子都不可能忘记的一次表演。”
我完全被圈粉了。这样的leader,不管成败,都非常有个人魅力。早已超越输赢。
我就分享到此。
有风要乘、有浪要破。
这就是最酷的精神。
以量
12/08/2020
抢风头意思 在 【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关于濒死体验这个话题我们之前也讲过很多,它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两种理念上的争议,其核心就是人在死亡之后意识会不会在脱离肉身的情况独立存在。其实你仔细一想啊,这不就是千百年来民间百姓所论的,这世上有没有小飘飘的问题。两派都很顽固,谁都无法说服对方。因为即使是那些经历过濒死又再复活的人亲自站出来描述所经历的一切景象,依然可以被解释成人体的一种机能。就是我们拥有一个非常聪明的身体,当它感受到死亡临近时,为了减轻大脑的痛苦会非常大量的分泌出某种化学物质,在这种物质的安抚下才有了那些意识脱离身体、看到奇幻景象、没有病痛折磨、感受平静安详的“幻觉”。我们可能会没完没了的争论下去,因为真正的谜底永远是自己到了那一天才会揭晓答案。但是知道答案之后又没法回来告诉我们真相,如果他真的奇迹般的回来告诉我们,那又变成濒死体验而不是真正的死亡,他依然有可能被解释成“幻觉”,所以这个争论就永远在这个圈圈的循环里绕来绕去。我个人当然是属于相信的那一派,诶!不然多没劲啊…人死如灯灭,一切都关闭结束,这个世界就不好玩了!
所以在这个主题中,影响我最大的两个人。第一位就是雷蒙德穆迪,也被称为濒死体验之父。其他的细节不说,他最令我信服的是他做的实验。因为他是个医生嘛,所以经常有抢救垂危病人的经历。这些病人被抢救回来之后很多都跟他描述,自己有意识脱离身体逐渐升空的感觉,而且可以俯视抢救自己的全程全景,雷蒙德穆迪就暗中在手术的大灯上摆放了一些棋子、火柴盒、记事本等等物件,随后就开始有一部分抢救生还的患者描述说:诶!升空之后看到了这些奇怪的东西。我觉得这个实验非常说明问题,而且实验的方法也很聪明很科学。另一位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讲的主题人物“木内鹤彦”,名字一听就是“寿司国”人!首先它是一个有过不止一次濒死体验经历的人,然后在2014年把自己的经历与感悟写成了这本书叫做“濒死经验的启示”!为什么这么多有过濒死体验的人,木内鹤彦是其中的最重要的一位呢?因为他本身的职业与他濒死体验中的所见有着非常微妙的联系,很早就入职加入了“日本航空自卫队”,从事航空航天的相关工作,中年以后兼职做“彗星猎手”,就是观测寻找那些人类尚未发现的彗星。这个职业最大的回报就是,世界上多了一颗以你名字命名的彗星仅此而已!所以我们翻开人类已知的彗星列表,其中就有两颗分别叫做“木内中村彗星”和“土屋木内彗星”。稍微联想一下也是很有意思的场景,为什么叫做木内中村呢?一看就是俩人,木内和中村!他一定是木内发现了之后,哎…赶紧叫中村过来确认!说你看这个是不是?中村过来一看“我靠,真是”!俩人几乎同时发现!后来一颗为什么叫做土屋木内呢?就是这个剧情正好反过来重演一遍。再有就是他还重新找到一颗常年行踪成迷的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所以这颗彗星又被重新命名为“斯威夫特塔特尔q7(木内)彗星”。也是因为这三次发现,使得木内鹤彦在天文观测届小有名气。所以前面所说的经历与职业之间的微妙联系,并不是说他在业内的地位有多重高。而是他在经历濒死体验的当时和之后,可以用相对专业、相对科学的角度去思考宇宙、空间、时间、纬度、因果等等事物之间的关系。
那么接下来就是鹤彦22岁的第一次死亡,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十二指肠受到脊椎与动脉压迫引发的 “重症肠阻塞”此前全世界仅有120个案例且无人生还!刚刚开始上班,还是意气风发的阶段。在茨城县百里航空基地负责塔台调度,这一天呢正好夜班。在即将下班旭日东升之际起身凝望彩色的朝霞…哇,突然一阵剧烈的疼痛让他瞬间昏迷。周围的同事就立即呼叫救护车,把他送到邻近的医院。在整个过程中他的腹部就在不断的膨胀,又因为医疗条件的限制还得转院。他就这么一路苏醒、疼痛、昏厥再苏醒、再疼痛、再昏厥反反复复,终于被安顿在土浦市东京医科大学医院。医生就开始给他紧急抢救,插管导出肠胃中聚积的各种血液、胃液、胆汁、胃内容物,接下来面临的就是身体极速大量的脱水,刚刚送到医院的时候还是72公斤,第二天体重就下降到42公斤,心肝脾肺肾脏也开始急速衰竭,通知父母来到医院看到这种情况就彻底崩溃了…医生也是束手无策,跟父母说最多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吧。父母就痛哭哀求说请无论如何都要再帮他想想办法,就在这样的混乱之中鹤彦开始逐渐失去意识,就像一切都关闭了一样。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当他开始逐渐苏醒的时候发现自己趴在一个非常陌生泥泞的环境!四周一片黑暗,只是远远的地方有那么一束微弱的光亮,是不是很熟?跟潘博文的事件好像,所以当人处在黑暗的时候,就是会很自然的被光亮吸引。他就开始匍匐着向光的方向爬行,在这个过程中还很好奇的的抓起一把泥浆,想感觉一下这是什么东西,然后也有非常明确从指缝滑落的感觉。只是此刻对他而言最重要的还是前方那一抹光亮,继续向前爬行所处的空间就开始逐渐放大,能让他站起来行走。回头看看刚才的地方好像是一个类似洞穴的隧道…但是他此刻完全没有,自己是不是穿着衣服的意识,只是明确的记得没有穿鞋,因为地面踩上去的触感是一片草地,有那种刺刺的感觉…他就这样孤身一人在黑暗之中继续朝着光亮行走。逐渐,这一抹光能朦朦胧胧的照亮四周,走着走面前就出现了一条大河!他心想我靠,真的有忘川河?然后继续沿着河岸的芦苇荡四处搜寻,仍然一个人都没有。但是非常令他惊喜的是,诶!发现一艘破木船!然后他就把船向河内推了几米之后跳上去,上去之后又发现没有桨!所以就手动刨水,这船还真的能往前行进。划了很久很久非常疲倦的回头看看四周正好处在这条河的正中央!就很奇怪说,诶!如果以光源方向作为参照,我划了这么大段的距离河水流动的方向应该会把我斜着推向下游,我在这样的水流中不可能笔直的前进啊!怎么目测这个光源没有改变位置呢?大家知道他的职业啊,他是负责塔台调度的,所以最专业的物体之间相互移动的位置关系。他就开始在大河中央的船上满面疑惑测算,说这个不合理呀,就是日本人那种执拗的性格啊。他就一边疑惑着、一边测量着、一边继续划船。终于来到对岸,已经精疲力竭的扑通趴在草地上。
再抬头看着前方隐隐的火光中,影影绰绰的映出四五个人影朝自己走来。领头是个穿着丧服的陌生女人,看着他惊讶的说:鹤彦?你来这干嘛?木内鹤彦这时候才意识到,对呀!这是哪呀?我来这干嘛?所以一时间语塞无法回答对方,只能反问说:嗯,你猜?这个女人就带着他走近其他人,两位老奶奶一位老爷爷一位年轻人。当他看到那个年轻人的时候简直惊呆了,突然喊了一声“堂哥”,你怎么?你怎么会在这里呀?木内鹤彦的堂哥几年前被推土机夹住意外死亡!这俩人一见面就非常开心亲切,开始家长里短的问现在叔叔婶婶怎么样啊?七大姑八大姨俩人聊起来了!那个穿着丧服的女人就走过来说你跟我来,就带他来到一个完全没有树木的小山丘,两个人就这么一前一后的走着,山坡的另一面也越来越明亮,但是整个世界没有太阳,只是天空中散发着一种金灿灿光芒。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开始仔细搜寻自己的记忆,诶!好像我从小到大做的任何一场梦境之中真的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太阳。当他走到山坡顶上,看到山丘的另一面是一望无际山坡连绵的花海,只是这些花都叫不上名字,但能迎着微风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花香。紧接着天空中有一团气流盘旋而下飞到不远处,凝结成一张散发光芒的人脸。看上去是一个面向非常温润高贵的女性。于是他环顾四周搜寻那个穿着丧服的女人,但早已不见了踪影。当他继续向前行进的时候,意识开始涣散。就像被什么东西拉扯着,突然回到自己的肉身,有一种大梦初醒的感觉。
看到身边检测的仪器,上面挂着的点滴瓶,天花板的电灯,他还在想刚才那是一场梦吗?诶?又突然反应过来自己所有的病痛都消失了,然后看看身边的母亲。母亲突然对他说了一句:啊,死了!父亲也赶紧过来站在床边,鹤彦疑惑的看着母亲说:“说什么呢?再回头看看父亲说,放心吧我没事了!已经不疼!于是起身坐在床上,但是他发现父亲的眼神跟他没有交集,还盯着床头沉默的看着,于是他也回头一看自己竟然还躺在床上。然后他就努力的尝试跟父母对话,但是两个老人完全没有仿佛完全听不见。他再次对着父亲用力的叫一声“爸”,嘣!突然就变成了父亲的视角,然后他继续尝试着与父亲对话说我没事了,我好了!紧接着冲进来很多医护人员,他的意识也很自然的从父亲的视角中独立出来,还条件反射礼貌的给对方让路。他就这样跟父亲并排站在床边,看着几位医护人员抢救给自己的肉体抢救。他突然看看四周,心想…诶?我妈呢?啪,一瞬间来到医院门口的电话亭,就看着他妈颤颤巍巍的拿着电话簿,连续几次拨错号码。他还是拼命的想跟母亲对话,但是母亲依然毫无反应。他突然就想,诶!我姐姐不在…就这么一闪念的功夫,自己又突然出现在车里,看着姐夫一边开车一边跟姐姐聊着葬礼的事情。他就突然反应过来,哦!原来只要自己起心动念,就可以瞬间移动。于是就尝试着想一想医院的病房,诶!就真的瞬间回到病房。他想说如果空间可以跳转,那时间应该也可以喽?他就开始在记忆中寻找过往生活的某个时间点,突然回忆起来一件事儿…六岁那年跟家人一起出去爬山,山顶滚落下来一块石头!突然有一个喊声,危险…他猛然回头看见石头一把推开姐姐,两个人都没有被石头砸到,但是姐姐跌倒受伤手指夹翻开,家人都在责怪他,所以他对这个事件记忆很深,他当时就在四下寻找无人,所以一直想知道那天提醒自己小心的人是谁!于是开始起心动念,就来到六岁那年千曲川河边的陡崖,正好看到六岁的自己和哥哥姐姐们一起爬山,于是私下周围看看还有没有其他人,再抬头看看山顶一块大石摇摇欲坠,说话间就滚轮下来。他心里一惊对着条件反射的对着几个兄弟姐妹大喊一声“危险”…话一出口,自己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在提醒自己,木内鹤彦的濒死体验咱们下集继续。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ZxZbF8a9t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