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打房對個人(自然人)的影響是?
前兩天新聞央行出手發佈四大政策打壓飆漲的房價。我立刻看一下跟自己要整條信義路四段買下來的目標有沒有影響。 😆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自然人,可以稍微看一下 (自然人的意思就是你房子掛在某個名字下面)
會有這樣出手,央行肯定覺得現在市場資金太多,太好借款了,助長了投資客。
📅 疫情剛開始三四月時,那時候房市很慘,大家都不敢去看屋,房仲還宣傳什麼看屋送口罩等等花招也沒人敢去,那個sars恐懼的陰影揮之不去,也沒人敢投資建設開店開發等等。然後政府一直推紓困專案,銀行用低利率放款企圖讓資金動起來,真的很慘,恐慌性 😱
根據強者朋友可靠消息,聽說房屋貸款利率跌到了1.3%左右,還保證只要台北市,一定貸八成沒問題。寬限期隨便談都可以兩年
這個對小市民真的是很划算很划算的條件 👍
然而,你知道台灣疫情控制良好,又遇上中美在吵架,美國總統大選未明,台灣就顯得相對安全。於是大批人因為疫情回來暫居。資金肯定大批流回台灣暫時停泊。 於是台幣漲翻天,股市漲翻天,台幣我沒看什麼時候有這麼強的!? 台幣交易員閉著眼作多每天都賺飽飽,根本匯率線圖什麼防線都不是防線,全部突破 🤦♀️🤦♀️🤦♀️🤦♀️
資金這麼多,一定是往匯市,股市,房市跑。房市成交量八月還超過去年同期。
四大政策頭一條是
👉『1.新增全國公司法人購置住宅貸款限制,第一戶貸款最高貸款成數為6成,第二戶(含)以上貸款,最高貸款成數為5成,都沒有寬限期。』
以往用法人名義買房的,通常是想要避稅。因為3-5年內買賣要被課奢侈稅很貴,用公司名義賣掉賺錢就是扣個營所稅+保留盈餘要課的5%,所以房子越貴越適合用法人買 #所以小明沒有影響因為他是市井
用法人過戶房產也有一個好處是不用課土地徵值稅!.......移轉財產很好用......類似A公司買下B公司,承接了虧損(真棒三五年賺錢都不用繳營所稅了)也承接了所有財產..... 🤫🤫
第二條
👉『新增全國自然人第3戶(含)以上購置住宅貸款限制:最高貸款成數為6成,沒有寬限期。』
⭐這個對個人戶影響就很大了。當然影響最多的一定是投資客。投資客大概是這樣玩財務槓桿。例如,評估這間投資有利,手中只有一百萬,那就會用最少的本金去買下房子,例如一百萬全部房子頭期款可以買三間,然後出租養房,賺的租金可以打平或稍微虧損每年要付的利息無所謂。因為重點是屯房幾年後立刻賣出。 #投資客的房子很好辨認 👀
所以你看第三間貸款只能六成,以新北市兩千萬房子,你就要準備800萬。更別說台北市房價隨便沒個兩千萬起跳是進不來的。 #仔細找還是有兩千萬以內啦 👀👀
所以,這個政策一出,同一個名字想買超過三間的,你銀彈要多才玩得起 but.......#有人頭或兄弟姐妹就另當別論 🤫
剩餘兩條都跟建商有關,關係他們蓋房的成本。避免他們養地或是房子賣不完還一直蓋
(三) 新增借款人購買都市計畫劃定之住宅區及商業區土地貸款限制:應檢附具體興建計畫,最高貸款成數為6成5,並保留其中1成俟動工興建後始得撥貸。
(四) 新增餘屋貸款限制:最高貸款成數為5成
原文來自我自己
http://twkelly.site/podcast/央行四大政策打房/(opens in a new tab)
投資客的房子很好辨認 在 自住VS.投資差很大?從「裝潢」辨識這是投機客的房子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投機客從「這些地方」動手腳→ http://hftv.piee.pw/3zlyqb 完整版| ... 從「裝潢」辨識這是投機 客的房子 | #Shorts #買房賣房真相大追擊 #好房網. ... <看更多>
投資客的房子很好辨認 在 自住VS.投資差很大?從「裝潢」辨識這是投機客的房子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Related Pages ; 雙木林. Business Service ; 好想住飯店・好康踩雷... Hotel & Lodging ; 英麗家具. Furniture store. ... <看更多>
投資客的房子很好辨認 在 [閒聊] 投資客幫你老房重裝潢,也是好事吧? - 看板home-sal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我發現,大家對投資客物件有很強的目標拘束性..XD
一定是包裝得很精美,一堆家具,貼一堆壁紙板材.
例如下面這樣
https://sale.591.com.tw/home/house/detail/2/10804527.html
https://sale.591.com.tw/home/house/detail/2/10753410.html
但其實投資客的物件型態非常多種.
https://sale.591.com.tw/home/house/detail/2/10806608.html
https://sale.591.com.tw/home/house/detail/2/11048151.html
https://sale.591.com.tw/home/house/detail/2/11044078.html
https://sale.591.com.tw/home/house/detail/2/10836625.html
尤其這個也是
https://sale.591.com.tw/home/house/detail/2/11091095.html
https://sale.591.com.tw/home/house/detail/2/10856345.html
因此很多人很愛罵投資客物件,
說甚麼貼了一堆,或是甚麼一大堆ikea的家具.
那很可能是你對投資客的物件太過於"拘束"某種型態...XD
實際上投資客的物件型態比你想的多太多了.
我們撇除甚麼都不翻,或是出租個幾年無腦轉賣這種.
(這種你也不能說他不是投資客.
我以前也幹過,買一間透天400萬,立刻無腦給賣我的仲介轉賣,兩個月後成交550萬.
我甚麼都沒做,左手來右手去,這個仲介好像還是版上鄉民..呵呵)
投資客動手從單純油漆到做一大堆都有.
因此我們很容易討論到雞同鴨講.
因為對我而言投資客物件型態非常多種,但對你而言可能只有一種或是兩種.
這樣我們討論就沒有交集.
通常來講,自住戶要賣房子,基本上絕大多數不會再花甚麼錢.
最多就是油漆一下.
但是投資客只要不是太菜鳥或是太死摳門.
他都會"針對房子的缺點"去做修正.
例如廚具超爛,就換一個,衛浴超爛就換一個.
所以投資客的物件基本上都會有東西是全新的.
無論是廚具,衛浴,門窗,地板...都有可能.
但是你無法判斷是甚麼...這沒有絕對.
另外,非"百合白"系列的有色牆壁,是投資客物件的機率極度高..XD
不過投資客基本上都不會讓房子很混亂這樣賣之外.
除非他是出租收回來就無腦轉賣.
不然通常他賣的房子裡面不會有殘留的用品,玩具,中古電器等等...
以上,是比較容易判斷是否為"短期投資客"物件的簡單判斷方式.
像下面都是自住戶轉賣物件.
https://sale.591.com.tw/home/house/detail/2/10818169.html
https://sale.591.com.tw/home/house/detail/2/10881892.html
https://sale.591.com.tw/home/house/detail/2/10958332.html
(這間我無法完全肯定判斷,但有85%機率是自住戶或包租公轉賣)
至於你說,對投資客來講,哪種翻修狀況比較好賣.
這....如果你要追求絕對利潤,這樣要看物件和時期才能判斷.
我很喜歡翻空屋轉賣的主因是因為我懶,不代表翻空屋是最佳利潤解.
另外,空屋的"投資客味道"比較淡,尤其如果賣個兩三個月還有灰塵,看起來有點像自住戶.
不過當然我價格往上拉的幅度會比較低.
精裝的作法價格會往上拉很高,他利潤很大,但因為投資客味道很重,通常會賣比較久.
各有好處...
另外一點是.
拉高多少賣價跟投資客做多少沒有直接關係.
當然我翻修是為了賣更高.
但我會判斷因為我翻修所以可以賣更高,所以我才翻修.
但如果今天,買的時候廁所前屋主可能7年前翻修過.
那我當然不會去翻廁所阿,洗一洗就9成新,那我幹嘛從做一次?
而...我弄一個物件要掛賣,我是看市場上同等級的物件應該要賣多少.
才決定我賣多少.
跟我買多少和我做多少沒有直接關係.
另外中古屋很多時候會發生.
我看到"奇怪,這間好便宜怎麼沒人買"...
例如,可能40年老大樓,3房,其他40年老大樓同樣狀況都要成交400萬了,他怎麼還賣300萬?
我去現場看屋也沒看到甚麼特別缺點.
那我就會把它吃掉...
而這種情況通常是發生在,交易量不大的社區,因為兩三年才交易一間,造成參考價很少.
所以可能一年多前成交一間270萬,這個屋主認為賣300萬不錯.
而屋況可能很混亂,自住戶不敢買.
投資客有些有"單坪"迷思,所以認為他單坪不夠低所以不吃.
或是得了甚麼,不買重大建設就會死得病,不買XX區域買了就會死的病..
因此物件就被忽略在市場上..XD
而這時候我自然吃下來,翻修.
而對一般40年老大樓,理論上是吃400翻50賣500.
我雖然這一間吃300,但我一定跟著賣500開價556...呵呵.
所以你就會看到我買300,翻修50,然後掛賣556.
因此我掛賣556底價500,跟我買300還是買400是無關的.
我認為他可以賣500所以我就賣500....我吃多少價格,都無法阻止我賣500.
因此不要看著說投資客賺這麼多它有做甚麼的思維.
市場不是這樣子的.
賣多少是看市場上賣不賣得掉.
跟他入手多少和翻修多少無關.
而投資客是,先看這間可以賣多少,然後扣掉各種成本,決定他可不可以買.
另外通常投資客會判斷,我做精裝,做空屋,甚麼都不做,可以賣多少(三個價)
之後再判斷他這三個翻修成本和利潤的關係,選哪一個比較好.
當然像我很懶都賣空屋,因此我可以直接排除精裝的價格判斷...XD
最後...
自住戶不小比率上賣的房子,一般自住戶都不愛接手的拉.
給你混亂比對一下.
https://sale.591.com.tw/home/house/detail/2/10794371.html
https://sale.591.com.tw/home/house/detail/2/11116405.html
https://sale.591.com.tw/home/house/detail/2/10939673.html
https://sale.591.com.tw/home/house/detail/2/10934630.html
https://sale.591.com.tw/home/house/detail/2/10855588.html
https://sale.591.com.tw/home/house/detail/2/10828583.html
https://sale.591.com.tw/home/house/detail/2/10757289.html
https://sale.591.com.tw/home/house/detail/2/11057129.html
你再想一下...XD
投資客的產生,是因為...
市場自住戶愛買阿.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7.118.3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50646613.A.4CE.html
最難看到的是漏水狀況,沒下大雨你都無法判斷.
其他的看電線,看水管就知道啦.
你把插座打開,或是去看廁所/廚房的水管新舊,那個很簡單.
※ 編輯: ceca (61.227.118.35 臺灣), 04/23/2022 01:21:21
沒甚麼競爭力的問題.
你只要賣的比行情低就秒殺,賣的比行情高就賣的慢..XD
所以你要先判斷當下行情是多少,以及行情的變化狀態.
不過通常1x年屋的價格落差不大(因為屋況都差不多)
所以1x年屋的短期很難做,你很難買到很便宜.
(短期是指立刻買來弄一弄就賣,所以忽略漲價這件事情)
2x年屋才會開始價格浮動數字比較大.
※ 編輯: ceca (61.227.118.35 臺灣), 04/23/2022 01:29:44
我大多時候就空屋.
少數會有一套擺放式的家具.
擺放大概會限於客廳,或是客廳+主臥.
幾乎很少做木做.
※ 編輯: ceca (61.227.118.35 臺灣), 04/23/2022 01:30:40
翻新空屋應該是投資客主流產品之一.
那個大家做起來都差不多..XD
※ 編輯: ceca (61.227.118.35 臺灣), 04/23/2022 01:31:37
你可以先找銀行估...兩三天就有答案.
※ 編輯: ceca (61.227.118.35 臺灣), 04/23/2022 01:32:27
那邊普通吧.
變化不大,就跟著環境跑.
衛武營炒做要帶動過來的效應可能也有限.
高速公路高架橋是很強的切割線.
而技擊館和體育場改建投資影響力也有限.
so...大概就是一個穩定的區塊.
沒有甚麼特別變化,也不會變差..XD
※ 編輯: ceca (61.227.118.35 臺灣), 04/23/2022 01:41:42
必然隔一間..XD
才兩點.
公寓還沒到時候..
我說他大漲還沒到時候..XD
要自住自用可以先買.
中短期投資會晚點買.現在還是2x年屋比較快比較爽.
※ 編輯: ceca (61.227.118.35 臺灣), 04/23/2022 02:01:49
河流,高架橋,大馬路,鐵路,都是很明顯地切割線.
會產生明顯的兩個區域.
※ 編輯: ceca (61.227.118.35 臺灣), 04/23/2022 02:07:35
24年屋,也就是1998年的新屋.
買在當年最高點的新屋+澄清湖別墅最強大的時期.
非面湖的有機率幾乎沒啥賺.
so...記得.
"蛋黃區"的"新屋"永遠都是風險最高的產品.
無論今天你旁邊住了多少有錢人.
因為...
人有兩隻腳,要跑很快.雖然比有四隻腳的錢慢.
但你的房子沒有腳,你跑不動..XD
so..買蛋黃區永遠記得,居高思危!!!
會以國泰重劃區為中心...
其實寫這篇速度超快.
因為這是"本業"..
591找物件隨便按就有了,圖片只要幾秒鐘就可以判斷..XD
建商哭利潤低是一個很有趣的算法.
也就是他的"地價"是浮動的.
以當前行情為基準.
因此無論他這塊地當時地價取得是多少.
今天他要蓋房子.
他會用"今天的地價"去計算它的利潤.
阿靠夭這樣當然利潤很少阿.
尤其營造成本隨便漲一下,他的利潤就要被吃光了.
不過當然算帳上,細節牽扯很多.
很多時候土地不是建商持有,金主,或是地主合建,或是建商老董大股東持有.
因此它們帳面上必然把土地價格給切開另外看.
(例如聽說最近海鮮有一塊楠梓的地要蓋房子,他也是找有品牌的建商去蓋去推案.
因此你不會看到海鮮自己掛一個建商品牌出來推案...但他會說這棟是他蓋的.
借品牌蓋房子這種事情很常見,我同學也說可以借他老爸的品牌來蓋..XD)
而哭不賺錢的時候,土地增值賺的都是不算的...XD
※ 編輯: ceca (61.227.118.35 臺灣), 04/23/2022 11:42:40
新竹最快,台中比高雄快一點.
市場個性,造就我們奸商找到商機...XD
所以無關乎甚麼正不正義,好不好,對不對.
就只是個生意而已.
賺錢不要想那麼多.
甚麼都是假的,鈔票是真的...
※ 編輯: ceca (61.227.118.35 臺灣), 04/23/2022 12:27:3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