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很多好歌手,是因為他們頭長得好?——談談泛科學犯下的偽科學種族歧視】
大家應該還記得去年我們曾經談過原住民某些「正面」刻板印象如何被偽科學塑造的問題,今天這個更糟,在號稱「全台灣最大的科學社群」的泛科學網站上,編輯部刊登了〈人體就是一個天然的樂器——《聲音的力量》〉,其中一個談到原住民的段落長這個樣子:
「我們經常會在朋友分享的短片裡,看到很多小孩完全不懂歌唱技巧,也沒受過專業訓練,但是他們的歌聲就是讓人覺得好聽,甚至讓人感動流淚。這是因為他們天生的顱腔結構和胸腔的比例,讓他們擁有發出好聲音的自然條件,將來都有機會成為出色的歌手。這也是為什麼臺灣有很多優秀的歌手是原住民,例如阿妹、阿 LIN 或胡德夫等,因為他們天生的顱腔結構就占了優勢。」
看起來好像煞有其事,但這篇文章沒有註解與任何學術研究佐證原住民族何來「天生」的優勢,也並未告訴讀者任何族群體質結構上的差異;就好像過去有些人會說美國職籃很多黑人是因為他們本來就很強壯一樣,是倒果為因的悖論。
事實上,不只種族,若作者與編輯部多花一點心思,就會理解到原住民,本來就不是一個體質上相同的種族。原住民廣義上可以是一個自我認同的政治宣稱,是在黨外運動時期由原運前輩推展的權利概念,比起生理結構上的種族,更接近於民族與國族認同。「他們天生占優勢」的那個「他們」,早在日治時期的日本人類學者,就可以告訴作者:原住民族各族群,根本長得不一樣。既然長得不一樣,又為何要用那麼模糊的論述,試圖營造一個,可能被塑造為刻板印象的原住民族形象呢?
提到這裡,相信有很多人會問,既然是正面的描述,我們為什麼要在意?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即便是實驗本身,也可以因為各種條件與假設/觀測與方法的限制,而在看似客觀的研究下得到對弱勢族群更為偏頗的結論;更遑論那些「科學的種族主義」下的,「你是原住民一定很會運動吼」的將基因與行為特徵錯誤關聯的詮釋。
我們一直以來試著倡議的,也就只是請大家好好睜開眼睛看見我們而已。我們不是躺在文獻裡的原住民,也不是在教科書裡只有祭典的原住民,我們也沒有因為頭長得好就比較會唱歌(這兩者甚至也沒有絕對關聯,都還沒定義甚麼叫做「會唱歌」欸)——所以請停止用各種不準確的方式試圖刻板化原住民族人,不要再用偽科學與錯誤前提來認識原住民了,我們真的不會比較開心。
@pansci
泛科學編輯部文章〈人體就是一個天然的樂器——《聲音的力量》〉:
https://pansci.asia/archives/314549
【原住民X運動 迷思大考驗!】:
https://reurl.cc/9Zx7KO
【把你貼上標籤的人,其實也不在意你撕不撕——關於天份與偏見的再回應】:
https://reurl.cc/ZQE96l
#原住民很多好歌手
#是因為他們頭長得好
#談談泛科學犯下的偽科學種族歧視
-----
厭倦都市雜音,
來聽月亮說話。
#Buan #Buanistalking
#月亮說話 #月亮曆
#來追月亮囉
#語錄 #藝術 #文字
#文化 #文學 #原住民
同時也有4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Shaun&Nic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b3OFZOXHEHDfL7kONoH4g/join 在「妖精圓桌領域 阿瓦隆.勒.菲」中登場, 是為了打倒支配妖精國不列顛的摩根, 而被不列顛的大地所召喚出的從者。 雖然他是不列顛自古流傳的妖精, 但這個...
「把你貼上標籤的人」的推薦目錄:
- 關於把你貼上標籤的人 在 Buan 月亮說話 月亮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把你貼上標籤的人 在 Buan 月亮說話 月亮曆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把你貼上標籤的人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把你貼上標籤的人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把你貼上標籤的人 在 小戴 Davin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把你貼上標籤的人 在 To R-chord 這首沒混直接發#HopeUGetBetter 他們想看我把你 ... 的評價
- 關於把你貼上標籤的人 在 女人迷實驗室- 改變就像一雙新鞋,即使無法立即感到舒適,卻 ... 的評價
- 關於把你貼上標籤的人 在 左派還是右派?Facebook已給你貼上標籤 的評價
- 關於把你貼上標籤的人 在 不要再給我貼標籤FACEBOOK 被詐騙購物貼標籤的解決方法 的評價
- 關於把你貼上標籤的人 在 Facebook如何幫我們找到受眾?廣告受眾基礎概念|狼大的臉 ... 的評價
- 關於把你貼上標籤的人 在 【紐時精選】左派還是右派? Facebook已為你貼上標籤 的評價
- 關於把你貼上標籤的人 在 非看不可! 11 個增加YouTube 頻道曝光的小秘技 - INSIDE 的評價
把你貼上標籤的人 在 Buan 月亮說話 月亮曆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把你貼上標籤的人,其實也不在意你撕不撕——關於天份與偏見的再回應】
對於最近分享及觸及的朋友及阿爆(阿仍仍)親自回應的內容及討論,我們認為有必要特別補充說明:
一、 #要嗆我們過度解讀, #但媒體真的是這樣解讀
很多人認為爆姊的發言段落並非粉專聲明之本意,因此跑來指教我們過度解讀,在此一併澄清,我們從來就沒有反對這個段落裡爆姊所謂「善用天賦」的說法,我們是要指出「概括使用原住民集體來宣稱擁有某種特定天份,可能造成刻板印象」的危險。
有人進一步表明詮釋本身就極其主觀,的確,爆姊親自回應的內容,也是在對她生命經驗裡遇過的有秀異天份的原住民喊話。但就整個發言段落來說,去除「我在有限的生命經驗裡遇到的原住民」,直接向「電視機前的所有原住民」喊話「我們可能有一點點的藝術與運動天份」,就是避免不了擴大解讀的風險,漢語不是讀心術,觀眾也不是。
很多人都會說是粉專亂解讀,我們攤開來看其他媒體的報導,是如何坐實了我們的擔憂。除了王祖壽在其音樂評論文章提過的「天生資源」,基本上是將原住民族與天份/天賦錯誤連結成「天生可運作的資源」(應該說是強化,我們反對的這種天份論述本來就帶有某種浪漫的幻想);另外還有今日新聞、上報、更生日報...等媒體,他們的報導不僅沒有排除這種將原住民族集體與特定天份的錯誤連結,也沒有因為(各位朋友留言希望解讀成的)後面不要浪費天份的正面積極說法,就減低了這種錯誤連結的風險:
今日新聞:
「...坦言雖然原住民是少數族群,但仍希望能透過藝術和天分讓大家看見...」
(不是原來發言的「可能有一點點」,而是直接寫原住民希望「透過」藝術和運動天分)
見 https://reurl.cc/ldNd5j
上報:
「...原住民要怎麼讓大家看見,除了要靠一點點的藝術和運動天份...」
(不是「可能有」,是「要靠」藝術和運動的天份)
見 https://reurl.cc/7o4o3Q
更生日報:
「...要怎麼讓別人看見原住民,除了與身俱來「一點點」的運動和藝術天份...」
(是的,與身俱來,還覺得我們的擔憂毫無根據嗎)
見 https://reurl.cc/8n6n2R
所以各位朋友,真是不好意思,在你們費力跑來跟粉專小編開戰的時候,主流媒體放送爆姊不夠精確的概括言論,已經真真正正的,把「原住民與身俱來的運動和藝術天份」的刻板印象,傳遞給台灣社會了。
二、 #還不理解天份為何值得擔憂嗎 , #兩個例子教你看
從性別的角度,我們可以借用矛盾性別歧視 (Ambivalent Sexism) 的理論。它將性別歧視區分為「惡意性別歧視」(Hostile Sexism)與「善意性別歧視」(Benevolent Sexism),惡意的性別歧視較好辨認,透過對某一性別(通常是女性)的負面評價或行為(比如認為女性就是情緒化、能力不佳、不夠聰明)就可以看出惡意性別歧視的可能。
見 https://reurl.cc/py9yxe
而善意性別歧視,是包藏在看似善意的評價或行為裡,比如「這個女生做不來啦」,「女生就應該被好好保護不要上街遊蕩」,甚至是藉由物件限制女性選擇的「女生就應該喜歡粉紅色啦」(各位腦海裡也浮出了「男生應該喜歡甚麼顏色」的善意性別歧視例子了吧);轉過來引用到天份論點,就是昨天小編在IG上蒐集到的諸多經驗分享:
「你是原住民吼,去參加歌唱比賽啦!」
(而通常不會被鼓勵往數理語文科發展,或被鼓勵參加數理比賽)
「你跑那麼快,是不是因為你是原住民?」
(而忽略了個人鍛鍊體能的努力程度)
「好好喔,以原住民來說你很白欸!」
(而加深了原住民族深色皮膚的汙名)
若我們加入台灣族群階級與政經結構的視角,除了前文提到,中華民國對原住民族傳統知識的全盤揚棄之外,戒嚴時就開始針對原住民族進行的文化改造,鼓勵成立各種文化藝術團、補助族人以歌舞「表演」來「傳承原住民族文化」,可能也是一因。這種剝奪土地、政經權利/權力,否定原住民族傳統知識精神的經營策略,結合長期以來原住民族的政經弱勢,使得這種多元文化樣板與原住民族人的關係依存極為失衡。
另一個更直接的例子,就是近幾年大家都會提到的微歧視,有時候自以為無害的言語或舉動,卻可能在當下的語境傷害到族人;比如「原住民一定很會喝酒喔」的刻板印象,就是建立在過去歷史經驗的偏見認知下,將酒與文化關聯的意涵扭曲成不理智與不清醒的族群形象。
Ciwang Teyra的文章,也清楚點明了微歧視的背後有可能帶來負面的影響:
「...這些直接與間接的殖民壓迫經驗與記憶,如同附加的壓力源,伴隨著當代生活的壓力,影響原住民族的精神健康。歷史創傷在臺灣仍有待更多實證研究的佐證,但在北美原住民族的調查中,已陸續有相關學術文獻提及北美原住民族所面臨的高比例憂鬱、焦慮、心理失序症狀、物質使用、自殺等與歷史創傷有所關聯。從上述可知,歧視與微歧視的杜絕,除了能夠減少當代原住民族在日常生活中的壓力,在某個程度上來說可以避免激化歷史創傷帶來的衝擊。」
見 https://reurl.cc/Y646jx
三、 #所以到底要怎麼做 , #才能避免傷害到彼此
所以到底要怎麼做,其實我們老實說,有些事情,並不像爆姊回應的,標籤可以撕也可以貼;因為這終究無關於個人自信或成就,而是在於社會整體是否願意體認到原住民族是一個複雜而多元的集體,而後一起去改變結構性的歧視與偏見,比如從認識原住民族祭儀開始翻轉酒的污名,比如從歸還土地開始,尊重原住民族主權、傳承原住民族傳統知識。我們的主張一直都很清晰,每一個族群的每一個部落的每一個個人,都應該被視為一個完整的人,都應該有這個資格跟權利,完整地去訴說他/她自己。
所以你如果遇到原住民族人,可以聊聊部落和文化,但不必抱著既定的想法,也不必因為不了解別人就亂開難聽的玩笑話。如果你認識漢人朋友的時候不會帶著漢人的既定印象,那為何原住民朋友就特別到、需要你用你的無知傷害他們呢?只因為他們是少數、而你不夠了解他們嗎?
而對族人們,如果你不認識其他人,那你就不必幫別人宣稱他們很有某種天份,這同樣也會造成彼此的誤解;拿天份當聊天話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還是專注於我們實際做過的事情就好。好嗎?
四、 #文化慣習跟環境 , #也不應該是天份的藉口
對,文很長,但我們還是要順便聊一件事,有些族人會認為,天份之所以成立,是因為過去族人的生存環境跟基因的影響,所以我們可以說某些天份存在。我們不否認,阿美族運動員很多很強,可能是受到了米田堡血型的「加持」(已有人提出研究本身也有問題),但我們不能說因為族人小時候就常在山裡打獵,所以國家奧運射箭代表隊有很多原住民就合理。第一,目前台灣並沒有量化研究告訴我們,原住民的文化慣習會激發運動員更多潛能,我們可以說啟發她/他的興趣跟能力,但不能說有文化慣習就可以很有天份;第二,以音樂跟藝術做例子,我們可以說他們的感受力與表達能力與都市的小孩不一樣,但卓越的感受力與表達能力不是來自於天份、是來自於被挖掘跟培養出的能力和差異。
以上,感謝各位的眼睛。
啊,順帶一提,科技部辦理的人文沙龍,也示範過天份的微歧視喔:
「眾所皆知,台灣原住民擁有能歌善舞的藝術天分,在流行音樂歌壇眾多具有原住民血統的歌手,豐富了國人的感官世界。」(語出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王櫻芬)
見 https://reurl.cc/0O4OxY
#把你貼上標籤的人
#其實也不在意你撕不撕
#關於天份與偏見的再回應
註:
所以要總結嗎,文章那麼長是要怎麼總結,如果各位朋友有其他想要討論的歡迎討論,還有一個要點要跟大家說明:我們不是那種不管怎樣都要回嗆回去的粉專,我們是那種,如果你本來就不想討論只想罵人,我們也不會客氣的粉專。比如一開頭就罵文字獄的啦,只想跑過來罵我們廢膠粉專的啦,看不到文章論述自己在鬼打牆的啦。如果你要找那種會對你笑著說你好的粉專,你可以自己右轉出去看是要退追蹤還是封鎖都可以。小編是人,而且是活人,沒有溫良恭儉讓,只會叫你把話說清楚。很兇,但如果你好好的來,我們就可以好好的一起走。以上。
--------------------
厭倦都市雜音,
來聽月亮說話。
#Buan #Buanistalking
#月亮說話 #月亮曆
#來追月亮囉
#語錄 #藝術 #文字
#文化 #文學 #原住民
把你貼上標籤的人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b3OFZOXHEHDfL7kONoH4g/join
在「妖精圓桌領域 阿瓦隆.勒.菲」中登場,
是為了打倒支配妖精國不列顛的摩根,
而被不列顛的大地所召喚出的從者。
雖然他是不列顛自古流傳的妖精,
但這個奧伯龍則強烈表現出了登場於莎士比亞的喜劇《仲夏夜之夢》裡的妖精王特徵。
戰鬥力只能算是普普通通,不過情報蒐集、戰鬥支援能力卻相當優秀,
為了讓加勒底的任務成功,可說是拚了命四處奔走,是個勤勞的從者。
為了不列顛的正確未來而費盡全力,是我們可靠的妖精王。
身高/體重:174cm.56kg(人類型態)
17cm.6kg(妖精型態)
出典:日耳曼民間傳承、中世紀歐洲文學
地域:妖精國不列顛
屬性:混沌.惡 性別:男性
「真名?這個嘛,雖然妖精王奧伯龍也不錯,不過稱呼總是越多越方便嘛。
冬之王子,又或是羅賓.古德菲洛……之類的,總之有很多種喔?」
世界上最有名的「奧伯龍」恐怕要數莎士比亞的喜劇《仲夏夜之夢》裡的妖精王最甚吧。
在戲劇中,奧伯龍被描寫為雖然擁有強大力量,但卻是個恣意妄為又孩子氣的王。
《仲夏夜之夢》是以拉山德和赫米亞這對相愛的男女為主角,展開一夜騷動的故事。
在故事中登場的奧伯龍和他的妃子提坦妮雅因為她的侍從而起了爭執,
為了報復對方,奧伯龍使用了「醒來時會愛上眼前所見的事物」的藥,打算將該侍從據為
己有。
然而,該藥卻因為奧伯龍的僕人,妖精羅賓.古德菲洛有著偷懶的壞習慣,而順便滴在了
拉山德與赫米亞身上……。
此外,也有其他描寫奧伯龍的故事。
在15世紀的作品《波爾多的榮恩》中,他被描寫為會使用能實現所有願望的魔法,統治著
森林的王。
他是有著溫柔的碧眼,銀髮,雪白皮膚的美男子。
是個溫和、主動,體貼的和平主義者。
由於性格深謀遠慮,在計畫、作戰實施時會講求慎重,但絕不會錯過下手的時機。
他會以積極的(有時也被看成是野蠻的)攻擊性來壓制當前局面。
奧伯龍是宛如童話故事中的人物般,完美的光之王子。
更是個狡猾至極的故事主角。
臉上明明掛著成熟的笑容,舉止卻藏不住些許青澀,
是個有如少年般的夢想家,卻又有著大人的權力與實行能力。
雖有教養卻不會以此為傲,
雖有崇高理想卻不會逼迫人們遵從,
即便身為弱者也不因暴力屈服,
身為妖精史上最棒的光之王子卻從未娶妻。
「我喜歡這種幸福的狀態。就像蟲子需要乾淨的水一樣,妖精也得處於這種狀態下才得以生
存呢」
○陣地作成:E-
身為魔術師,能製作自己的工房、陣地的能力。
縱然以前身為「妖精之王」,但隨著時代變遷,他失去了領土,變成只能流浪於故事之中
的存在。
因此,他的陣地作成技能是最低等級。
反過來說,這個技能象徵了奧伯龍「現在只是個空有名號的王」。
奧伯龍本人也藏著這件事,並極力避免公開他的陣地作成能力低落的事實。
○道具作成:A+
製作道具的能力。包含足以詛咒妖精妃提坦妮雅的「三色堇花露」在內,在製作迷惑人心的
道具方面可說是最高等級的專家。
○騎乘:A
在英國妖精史中,妖精移動時據說會騎著蟲子移動。
因為奧伯龍本人身為王,在移動時會優雅的以自身翅膀飛行,
但在沒人看見的地方會騎著天蛾(時速130km),趕往各個地區,引導人們的心。
○夜之帷幕:EX
與夜幕的降臨一起,藉由帶給我軍莫大的成功經歷,並逃避現實以帶來戰意的提升。
與梅林的「夢幻的領袖氣質」幾乎相同。
○朝之雲雀:EX
與早晨的到來一起,讓我軍的精神感到極度高漲,並使得自我感覺變得良好。
是暫時性的強制興奮劑,雖能提升對象的魔力,但也只是暫時的。隨著時間經過就會失去
效果,在使用寶具時請多加規劃……。
○神性:-
身為奧伯龍的妃子提坦妮雅雖然是以眾多妖精和女神(麥布、黛安娜、泰坦)的複合體而
被創作的妖精,故持有神性,但奧伯龍自己是純粹的「妖精之王」所以並未獲得神性。
「綴於彼方的夢之故事」
等級:E 種別:對人寶具
範圍:5~40 最大捕捉:7人
Lie Rhyme Goodfellow。
這是奧伯龍所訴說的,未能實現的樂園的數數歌。
大大張開背後的翅膀,撒下鱗粉讓對象的肉體(靈基)強制變為夢境世界裡的精神體,
令其在現實世界中的實行力停止,是與固有結界似是而非的大魔術,似乎是這樣的。
掉入這個夢境的事物雖然變成無敵狀態,但也會變得無法干涉現實世界。
其真面目並非泛人類的從者,而是妖精國不列顛產下的從者。
是從妖精國不列顛口傳的滅亡傳說……將一切回歸虛無的奈落之蟲……誕生的,詛咒世界
的終結裝置。
奧伯龍之名不過是泛人類史的東西。
在妖精國其名為伏提庚。與泛人類史裡將不列顛出賣給異民族,破滅的引導者,卑王伏提
同名。
大騙子奧伯龍。其存在、 名字甚至都是謊言。
當揭露自己的本性時,他會說「我沒有任何喜歡的事物」並揚起嘴角,光明正大的坦言。
……當然,這也是句謊言。他的話語裡沒有一字一句是值得信任的。
身高/體重:174cm.56kg(人類型態)
全長1440km.--kg(蟲龍型態)
出典:妖精國不列顛、Fate/Grand Order
地域:妖精國不列顛
屬性:混沌.惡 性別:男性
「真名?是啊,雖然也可以叫我伏提庚,但那又如何?
我不是說過稱呼這東西越多越好嗎?」
位處妖精國邊陲地帶(威爾斯)的「秋之森林」。
是「無力的蟲系妖精」、「知性低落又天真無邪,無法融入模仿人類社會的妖精國的妖精
社會的小妖精(Fairy)」們的森林。
這座森林本來是妖精國裡沒有容身之處的妖精、
被欺負而逃到此處的妖精、
根本上只是存在就會因為「不准危害大家」而被迫害的妖精們所聚集,坐以待斃之處。
在這座「已經走投無路的妖精」、
「就這麼被周遭厭惡、忘卻,最終只能死去的妖精」的森林裡,
這一代的伏提庚……奧伯龍誕生了。
奧伯龍是不列顛島所孕育出的從者,也是不列顛島所誕生出的終結裝置(伏提庚)。
至今為止他以各種形式的「惡意」顯現(「摩斯之王」也是其中之一),
並試圖將不列顛島導向毀滅,但卻被建立起女王曆的摩根兩度阻撓,
而以第三次的表現形式被製造出的便是「奧伯龍」。
雖然外貌與妖精國中最有風度的風之氏族,又或是翅之氏族相似而非常受到歡迎,
但他其實並非妖精,只不過是由「本該死去的歷史居然延續了10000年以上真讓人作嘔」、
「想把居住在這座島上的一切、以及這座島的痕跡全部消滅」
這種島嶼本身所擁有的名為「對生物的厭惡感」的嘔吐物中誕生(被迫誕生)的,一隻蟲
子而已。
然而諷刺的是,不列顛島雖以「古妖精奧伯龍」將其創造出來,
但因摩根而混入不列顛的泛人類史的影響,而披上了「妖精王奧伯龍」的靈基。
他的內在混雜著「身為終結裝置的目的」以及「身為妖精王奧伯龍的生存方式」便是緣由
於此。
他是個有著一頭如黑影般的頭髮、深不見底的碧眼、以及尖銳手腳的美男子。
是個如同出現在童話中的壞人般,純粹的禍害。黑暗的王子。
由於所有的言行都會變成謊言,故他不會說出真相。
嘴上雖說著看著人們走向滅亡的樣子才是他活著的意義,
但也沒有辦法能得知這是他的真意抑或虛言。
讓周遭的眾人失去權位變得不幸,也並非因為「我只喜歡自己。只希望自己得到幸福」,
而是「我只是覺得大家都很令我作嘔」而已。
奧伯龍不但沒有愛著他人,同時,他也根本沒有愛著自己。
憑藉能看穿真相的妖精眼,他鄙視映入眼簾的一切,
並掩飾著從胸口不斷湧上的不悅,爽朗的露出笑容。
雖說他的表面功夫全是演技,但奧伯龍的謊言是完美的,所以並不是「裝出來的」。
這同時也是只要他想,就能以那種方式活下去的「真正面貌」。
不過,由於他受到了「無論做什麼事都是在騙人」的詛咒,所以這也毫無意義。
他絕不會對一切眾生、所有人類抱持愛意。
對奧伯龍而言,人類跟妖精同樣都是「明明無關緊要卻很礙眼,令人作嘔卻一臉幸福」的
排除對象。
奧伯龍本人這一生從未感受過「幸福」,因此他對那些不費吹灰之力,光是活著就能得到
「幸福」的其他生命感到礙眼至極,無法理解。
「墜於彼方的夢之眼瞳」
等級:EX 種別:對界寶具
範圍:無限制 最大捕捉:無限制
Lie like Vortigern。
誕生於妖精國的奧伯龍的真正姿態兼寶具。
變化為毀滅不列顛的「空洞之蟲」,魔龍伏提庚,
以他有如巨大攪拌機一般的嘴巴與食道(空洞),
以整個世界為對象將其吞噬,使其墜落。
這並非用以殺死對手的寶具,而是令其墜入毫無光芒的大洞中的「異界之路」。
○夢之終結:EX
最終之夢。施加於我方一騎從者上的強化技能。
被施加技能的從者會獲得飛躍性的能力提升,但在該回合結束時,將失去所有效果並陷入
永眠。
——喪失夢想之人,將無法再次,醒來並回歸現實。
○妖精眼:-
這並非人類持有的魔眼,而是妖精與生俱來,「能夠切換不同世界」的視角。
能看穿所有謊言,並映照出真相的這雙眼睛,讓奧伯龍得以明確的找出知性體所擁有的惡
意、弱點、以及本質。
○對人理:D
對人類所產出的事物、對人類有利的法則,
能使這一切都「暫停」的力量。
本來這是「Beast職階」所擁有的技能。
但不懷著任何憎惡與怨恨,
心中想根除人類的念頭強烈到有如呼吸空氣一般自然的奧伯龍,
在漫長的欺瞞以及蟄伏之後,最終得到了與人類惡相同的這個技能。
簡單的說,就是能若無其事的誘導人們內心的方向性(在場的氣氛)使其變得惡劣、低俗、
廉價的惡意。
此外,本技能對於同樣是「夢境世界」的居民梅林的適性致命性的糟糕,
因此奧伯龍會拒絕來自梅林的支援。
這是由於對故事的態度不同而生的阻絕,
奧伯龍將自己的偽裝能力幾乎都用在了對付梅林身上。
故梅林無法認知到奧伯龍,以千里眼看見與奧伯龍對話的人物時,
只會看見對方像是在自言自語一般而已。
○仲夏夜之夢:EX
奧伯龍從誕生時就擁有的詛咒。
『這一切都如夢似幻,
在這裡發生的一切都不值得相信——』
世界上最有名的妖精戲劇「仲夏夜之夢」就此落幕,
而這也轉而用以表現奧伯龍的本質。
在人類史裡,他的言行被貼上了「全都是謊言」的標籤,
結果,奧伯龍便被烙上了「沒有(辦法說出)真實」的詛咒。
他那「該死的傢伙們。總有一天我要把你們全都毀掉」的攻擊性也並非來自嫉妒與憎恨,
而是來自他對提坦妮雅的愛,這件事奧伯龍決不會說出口。
#FGO #奧伯龍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2LldMbRM8g/hqdefault.jpg)
把你貼上標籤的人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坦白說,一個國家若不是統治權出現了很大的正當性動搖,是不應該,也不會對自己的國民做這種將所有異見都視同中共同路人的研究。
因為你我都知道,國防安全研究院是國防部底下的智庫,沒有上級先射箭的指示,這些單位是不會做這種假設國民皆是敵人的原創性的研究的。
而且,你我都知道,這些人並非叛國,這些人只是對行政的防疫作法感到不滿,以言論自由的角度來抱怨,結果國家的智庫是怎麼處理的?用虛假的分析與數據,硬是將這些人打成通敵叛國者:而這種作為只是提供了洗腦死忠支持者的工具,更是提供了國民彼此互相殘殺的數據,這是以偽學術出發的統治者之鞭!
身為國民,實在感到深沉的悲哀,因為這個國家已經不愛自己的國民了......
國防部底下不是有一個這個
國防安全會做了一篇報告
就是以前在菜市場政治學寫網路的
一個叫蔡榮峰
真的啊你把他名字弄出來了啊
小弟是TCIA
他就定了幾個他用六個定義
那六個定義這個叫做
就是所謂配合中共同路人的認知作戰
竟然把批評疾管家批評台灣的疫苗接種
疫苗接種都把他納入
變成中共同路人
所以我說蔡榮峰你這個研究
你本身就是中共同路人
因為你這樣一搞
台灣的中共同路人突然過半你知不知道
批評防疫的人有多少啊
我跟你講中間有一個人還有網友
因為我們這邊有人是那個四十七浪人之一
他說他有看到有一個網友啊
就是在做什麼
就是他接種了那個高端
他參加高端的測試
結果發現那個測試的過程
沒有像疾管家講的跟仙一樣
所以他就出來就講說
我覺得這個流程不對
那個流程不對真是很糟糕
然後我再跟你講 阿宅我剛剛講了一半
後來我們那個徐巧芯她就決定去對
那個報告裡面認定是中共同路人來做一下
他們過去的言論紀錄 反查嘛
反查你過去的言論數據
結果發現高達74%都是發表過反中
反國民黨支持民進黨言論的人
結果這74%的人
現在居然都被他定義為中共同路人
這真的是很糟糕
這個只有兩種可能
第一個就是以前這些人都是反串
那大家都是林瑋豐 不是嗎 對啊
那第二種就是很多人因為防疫
現在都站到反面去了
不是因為你做不好
我批評一下不行嗎 是嘛
所以就是說他們過去
比如說反過中國反過國民黨
或者支持民進黨
那個是基於人家各別事情的判斷
難道你防疫我就要永遠死忠到底嗎
真的不行
我都是蔻蔻嗎我都是林靜儀嗎
而且我又沒拿標案
所以他這個研究變成非常荒唐
結果我們巧芯妹妹一公開
原來這個不是反串
就是你低估了良心發現的那個動力
坦白講我認識很多朋友對防疫有意見
很多很多本來都是綠
這跟我上次跟你講跟停電一樣
事實上PTT我觀察了好一陣子
太賭爛了當然翻臉
就是人家就是覺得你實在太過分了吧
那大概是從停電跟防疫開始
官逼民反你官做的好丐幫哪會多
你就是官做不好丐幫才多
我你講那個國家安全研究院的報告
都會送到總統府跟國安會
這個就是悲哀
而且你這個調查水平這麼低
你那個六個定義範圍
憑什麼把反對疾管家批評對防疫批評
對疫苗的批評都納入
你這是基於什麼方法論啊
簡直是胡說八道
我跟你講這個徵兆是什麼咧
就是從國防安全研究院針對
網路的認知作戰的研究
然後進一步就要就要叫NCC推動
數位網路的什麼視聽服務法
然後接下來就要來抓阿宅就這樣
看起來就是我啦
不好意思容我當一個矛尖部隊
我被折斷了大家就要完蛋
就是網路視聽服務法一定會規定一些罰則
罰到我叫不要啊
下架啦
我覺得從學術的角度
我看到這樣的東西
我都會特別的有感
或者是更進一步講會特別的憤怒
為什麼說憤怒
因為我覺得在學術圈
如果你真的想做研究的話
你不能先射箭再畫靶
我覺得犯了...
看起來我必須說
這看起來像是學術研究的東西
他很容易混淆視聽
他很容易讓很多人覺得
這是一個多麼嚴謹的研究
可是因為大部分的人
不會認真的去看裡面的內容
大部分的人看到這個報告
他的一些圖表覺得哇這好酷這好炫
這有什麼精密的統計分析又是大數據
所以一定是對的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被這種假象所迷惑
都會覺得說人家很專業
可是真的拿專業
就是我們真的從學術的角度
去看這個東西的時候
你就會發現問題非常的多
他裡面提到的不只是這四十七個人是
找的這四十七個人的這個帳號是
這個有問題的
他所做的所有的假設
就像我說的先射箭再畫靶
他的所有的假設他有六大假設
他說這些論述都是有特意為之的帶風向
我就很好奇就是說
大家如果真的認真看的話
大家難道不會覺得
他所舉出的六種敘事的方式
或者是六種所謂的網路的風向
每一個都是可以擊破的
我所謂的擊破是每一個都有邏輯上的瑕疵
他不相信輿論public opinion
是可以自然產生的
他認為背後只要不符合我的假設
就有問題 就是壞蛋
這個很幼稚 是抓鬼是不是
當代的這個科技抓鬼嗎我不太理解
所以我就說像這樣的一個學術
看起來像學術然後包裝他的論述
其實他才是 這樣的東西才是真的帶風向
而且你可以想像
因為他是特定的這個智庫機構
所以可能會有媒體可能會有一些相關的報導
然後再接著就把這樣的報導的剪裁出來說
你看這些人都是台灣現在就是很明顯的
有所謂的可能被認知作戰了
你可以想像這樣的風向會出現
像是他講說懷疑美國捐贈疫苗
是不是有其他的政治考量
或者其他的外交考量
為什麼不能問呢
任何人對我們好
我們可以感謝可是在感謝的同時
也可以看國際政治的局勢
我也常常說我們感謝美國
但是美國他做任何的事情
絕對不可能是完全出於
完全沒有私心
或完全沒有其他的考量不可能的
我們就說美國
如果說美國要沒有私心的在捐疫苗
他可以捐給COVAX
他可以捐給世衛組織公平去分配
就像德國法國
他們捐是捐COVAX
德國總理梅克爾還自己講說
他們不打算要捐各別的國家
因為如果捐各別國家
對方接受者會有壓力
就必須要聽我的話
梅克爾就很直白的講我不幹這種事
所以為什麼我們不能質疑美國
為什麼我們不能質疑日本
為什麼不能質疑其他的國家
當然可以質疑
可是在這個文章裡面
他就把這樣的質疑或者是任何的疑問呢
就說你可能是中共同路人
你可能就是那個認知作戰的人
我現在不能有question
我不能問政府說你為什麼不多買一點疫苗
不能
因為你質疑政府那代表說
你可能是你可能有其他的用心
我們只是單純的問說
為什麼我的父母親
老父老母不能早點打到疫苗
你早點買早點就有
就是這種很簡單的問題
不行你通通都是壞人
你只能站在政府的角度就是說
這個世界上都沒有疫苗就是買不到
可是我們在美國就是看到
到處你走進去都有疫苗
你怎麼讓我相信說這個什麼買不到
或者是...
總而言之
你如果拿出去到真的國際期刊
或者是真的學者當中做Peer Review
一定會被打回票
一定會被說太多太多的邏輯謬誤
有網友講說民進黨想要做台灣的麥卡錫主義
麥卡錫主義是什麼狀況
你覺得台灣有進到這個情形嗎
我覺得是麥卡錫的2.0這才是我所擔心的
因為麥卡錫的時代五零年代六零年代
他是在扣帽子
他用這種論述用媒體用廣播用電視台
用扣帽子的方式 當時因為反共
所以把所有他不滿的人
他用虛造的故事用捏造的故事說
有很多的共產黨潛伏在政府當中
他沒有證據
可是因為當時大家很怕共產黨
所以當時他說美國聯邦政府有很多的共產黨
就搞成這個整個政府是天翻地覆
接下來人人都不敢說話都覺得說
我如果幫誰說話就變成了共產黨
當時麥卡錫主義在社會上面
在美國社會造成很大很大的騷亂
撕裂跟仇視彼此鬥爭
對撕裂跟仇視
直到後來有國會議員跳出來
撕裂這個國王的新衣
我們在等待在台灣是不是有更多有良知的人
敢講真話不應該被貼上標籤的
你敢提出質疑不應該被貼上標籤
我覺得現在的台灣的輿論的氛圍
問題是出在說太多的媒體都可能
都已經出現了寒蟬效應
所以我覺得像這樣的東西
在年輕世代的它的影響力會很深遠
很多的年輕人會以這樣的證據
作為全台灣都受到認知作戰
老人家你們都不懂我們最懂
我們要守護台灣民主
可是忘記了本身他們拿到的這個證據呢
就是有極大問題的
所以我比較擔心的是
這樣的一個現象繼續發展下去
整個年輕世代到底看到的資訊到底是什麼東西
我覺得這個可能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吧
把真的話講出來吧
直播yt連結:
07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L9hqvgcXP4
07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X_HRJFMpN8&t=5s
直播主題:
0720
聽黨指揮,永遠跟黨走,黨在我心中,世界第一免疫橋接疫苗是我大台灣第一,只要聽黨話,病毒也會無力化~~~~我編這個超棒的是不是可以加入民進黨?
0721
從國防安全院的報告說起,台灣新一代網路文字獄...對政府有不滿就等於親中?友邦史瓦帝尼和海地一團亂,外交部覺得設置台灣辦事處是超級大突破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5ET1wf9klw/hqdefault.jpg)
把你貼上標籤的人 在 小戴 Davin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podcast #人際關係
批判性思考要我們懂得獨立思考,可是要如何避免別人把我們貼上「不合群」的標籤?
懂得人際關係的邏輯,與人交往就不容易NG。
堅持自己的想法需要勇氣,而勇氣又是從何而來呢?
● 給聽眾的話 00:16
● 如何在會議中提出意見又不破壞關係 05:44
● 生活中如何面對別人的標籤 16:36
● 沒有宗教也能使用的信仰力量 21:35
✒️前往閱讀本篇文字稿 https://moke.tw/talk/podcast-s2ep24/
💰支持小戴的推廣行動 https://moke.tw/donate/
📚 延伸閱讀
《大人的Small Talk》EP149 你真的擁有「團隊精神」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mpYNYhiMpw
📢 推廣連結
生物駭客筆記 https://apple.co/3hf3IF6
播客剝殼 PodcastBoke http://go.moke.tw/3evqtf
Stock music 由 AveCoo, Audiostation, HomulusTunes / MotionElements.com 提供
https://button.like.co/yenru606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2GJHlht_M8/hqdefault.jpg)
把你貼上標籤的人 在 女人迷實驗室- 改變就像一雙新鞋,即使無法立即感到舒適,卻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沒人可以預測如果你脫掉了緊身衣,生命會帶把你帶到什麼地方去呢? ... 在我們企圖勇敢地去「保護」孩子時,同時也把任何風險都貼上了潛在傷害的標籤,如此一來便妨礙 ... ... <看更多>
把你貼上標籤的人 在 左派還是右派?Facebook已給你貼上標籤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如果你喜歡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的主頁,那麼Facebook可能把你歸為自由派。 就算你不喜歡瀏覽候選人的主頁,如果跟你瀏覽相同網頁(比如Ben and ... ... <看更多>
把你貼上標籤的人 在 To R-chord 這首沒混直接發#HopeUGetBetter 他們想看我把你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他們想看音樂人撕破臉的樣貌吵架吵到上報 他們辦小帳號 想盡辦法 把你 激怒釣你回覆等著看你放炮 貼上標籤 後就可以盡情攻擊 跟著風向罵就對了反正 把你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