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是世界自殺防治日,
其實除了這一天,在剩餘的364天裡,我們仍能在日常生活裡,停下腳步採取行動,關心身邊的人,預防自殺的發生。
2015年我們在英國結婚後隨即迎接了第一個女兒的出現,卻沒想到緊接著卻是面對女兒出生不久即離世的傷痛,因為心理的傷痛,每天提不起精神,無法面對外界的一切關心,覺得每當面對到人就會害怕對方提起,心情總是沒來由的低落,不想講話,夜晚也沒辦法入睡,常常自己默默的就開始流淚。
那時的我很自責,每天都想各種原因在怪罪自己,沒能保護好女兒,沒能給她延續生命的機會,每天看著窗外的景色,卻困在自己的世界走不出來,有很多次,都曾想過打開窗,也想直接走到路上,這樣就能讓自己一起去天上,就能陪著女兒,也能看著她長大。
Josh說,我生病了!他很擔心我,怕我會離開他,也怕他自己撐不過去。
後來我開始看心理諮商,開始改變自己多運動,開始用助眠輔助入睡,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才慢慢從憂鬱症走出來。
直到了現在,也許不能說傷痛已經過去,但也已經能面對,也能向別人說起這段故事,而也才能擁有Luke跟Esther。
/
#產後憂鬱
記得之前看到有個女星選擇結束生命留下了孩子的新聞,看到各界對她的不捨,寫下沒能及時給予幫助的遺憾,想想,在我們的社會氛圍裡,對於憂鬱症時常都不願意正面討論與面對,覺得是沒面子,甚至覺得就醫就是留下紀錄,難以啟齒,也總覺不會是我,卻常常因此而錯失了治療的時機,最後失去了珍貴的生命。
我們是不是都缺少了憂鬱症的認知與嗅覺?
/
其實在當媽媽之前,我幾乎沒有注意過憂鬱症相關的訊息,在自己經歷過前,不會懂得憂鬱症是什麼,更沒想過憂鬱症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但接著再迎接Luke跟Esther的到來,我們正式進入為人父母的生活,成為新手媽媽後,很多事情緊接而來必須緊湊的面對,睡眠不足、累積疲勞、經濟壓力、夫妻溝通問題,各種接踵而來的考驗,常常也感覺做事力不從心、莫名想哭,感覺情緒掉到了谷底。
常常回想著進入婚姻育兒的這段日子裡,
在生氣吼罵孩子的那個人,是我嗎?
在夜深人靜疲憊不堪,全身酸痛感覺身體不是自己的,是我嗎?
在無意經過鏡子裡印出那個一頭亂髮脂粉未施,抱著孩子的那個人是我嗎?
/
常常我們都無力的苦笑,生活卻還是要過,卻沒有發現自己的疲累已經到了臨界點,變得急躁不耐煩與容易為了小事而生氣易怒,時間總是感到不夠用,事情感覺永遠做不完,自責內疚的感覺把自己淹沒,生活感到無限焦慮,覺得自己真的很沒用。
其實,我們真的累了!
/
根據兒童福利聯盟,現代媽媽普遍面臨精神跟現實的壓力,近30%的媽媽平均每天睡不到6小時,每5個新手媽媽就有1人很不快樂,85%的媽媽在照顧小孩的時候,會不經意地對小孩發脾氣。
根據臨床統計,70~80%的女性在生產之後陷入緊張不安與心情低落,10~20%會出現產後憂鬱,如果能及時得到支持與幫助,大多可以恢復,但若是沒有重視而忽略,產後憂鬱其實是會一直持續,也會跟著一輩子而進而影響到生活。
/
既使孩子在晚上夜醒12345567次,甚至整個晚上未眠,但在太陽在升起時,身為媽媽的我們仍然得面對為了生活而繼續奮鬥,但媽媽不是不會累,很常的時候,都只能咬著牙閉著眼,硬撐才過來的。
雖然我們都常說“為母則強”,媽媽都是可以很堅強的,但其實也是很脆弱的,是很獨立的,但其實也是很孤單的。
不管孩子哭了,孩子受傷了,孩子被責備了,我們總是第一個把責任攬在身上,除了自責,還有滿滿的愧疚。
我是不是個不盡責的媽媽?
我是不是不配當媽媽?
為什麼別人都可以,我卻做不到,我是不是個很糟糕的媽媽?
自從當了媽媽以後,深深了解為什麼媽媽們對用身邊的人給予教養指導棋這麼敏感,因為當我們面對無助的育兒生活,需要的其實只是鼓勵,而不是更多的”疑問“”指導“與”責怪“,這些不會有任何幫助,而只會更加深了內心的壓力。
其實不只是媽媽,在現代社會的我們,為了適應各種不同的角色,還有社會地位,常常處在壓力中過日子,覺得自己總是可以,再撐一下就過了,但卻不知覺的讓自己生病了
所以,身邊的人很需要被你們適時的關心,被適時的協助,有時候甚至一句鼓勵,一個擁抱,壓力都能被釋放,都是如此珍貴難得,都能讓在無助中的你/我感到溫暖。
/
-口語提到不想活,覺得自己是他人的負擔
-開始建立遺囑,交代身後事
-將自己心愛的物品贈送給別人
-不願意與人交流接觸,封鎖自己
-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
當你發現身邊的人有這些徵兆時,請多關懷並鼓勵對方尋求專業的協助
*這張照片是那時剛懷上Luke的我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中醫的便秘,指由於腸道積熱、寒凝氣滯、情志不暢、氣血不足等原因令大腸傳導功能失常,引起大便不暢通、大便艱難、無力排便、便質乾結、排便時間增加的症狀。 許多人遇到便秘情況,首先都會想到多吃蔬菜、水果以保持腸道暢通健康,但原來這個方法未必對所有便秘病人都有幫助的。先看看中醫對便秘的分類,一般會分為...
「手酸痛無力原因」的推薦目錄:
- 關於手酸痛無力原因 在 Luke I am your mother 英國小人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手酸痛無力原因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手酸痛無力原因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手酸痛無力原因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手酸痛無力原因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手酸痛無力原因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手酸痛無力原因 在 長期手臂痠痛麻,煩到想把手剁掉原因卻不在手上!?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手酸痛無力原因 在 右手臂酸痛無力怎麼辦的原因和症狀,MOBILE01和台灣e院的 ... 的評價
- 關於手酸痛無力原因 在 右手臂突然酸痛無力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手酸痛無力原因 在 右手臂突然酸痛無力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 ... 的評價
手酸痛無力原因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昨晚沒有跟到直播的朋友們,我把問題整理如下!
有跟到的也可以看一下就是了,因為昨天後來整個在閒聊XD
Q:打完疫苗才發現懷孕了,需要等滿三個月後再施打第二劑嗎?
不需要,目前並無證據顯示任何肺炎疫苗需在懷孕滿三個月後注射。但若你仍很擔心或被旁人極力勸阻,延遲至三個月後施打也無妨,尤其目前已經有證據顯示,AZ疫苗第二劑時間延長並不會影響保護力。
不過若是妳第一劑施打莫得那疫苗,我仍強烈建議盡可能在 6週內施打(須滿28天)避免影響保護力。
Q:打完第一劑AZ,發現懷孕了,第二劑可以打AZ嗎?
可以。目前孕婦施打coivd-19疫苗的首選是莫得那主要是因為有較大規模回溯性的研究支持,認為疫苗對早產、胎死腹中、胎兒生長發育並無影響,但不表示AZ不適合。事實上,英國目前仍建議第一劑打AZ的人,懷孕後第二劑仍應施打AZ疫苗。而國內CDC目前也尚未針對孕婦是否可以混打發表看法。
另外,目前已經有研究證實,AZ疫苗造成血栓的原因是免疫反應與血小板低下所產生,和雌激素無關,因此不只孕婦,長期服用口服避孕藥,異位寧,放置蜜蕊那等女性均可施打AZ疫苗,無需停藥。
Q:假使台灣CDC開放孕婦混打,我該怎麼選?
兩種都能選的狀況下,我會建議孕婦不要混打仍選擇施打AZ。因為雖有部分研究證實混打的中和抗體濃度高,安全無虞,但副作用也可能較強,且這些實驗暫時並無納入孕婦族群,抗體濃度高也不盡然能表示真實世界下,保護力就一定較高。因此我認為在孕婦身上混打仍需更多證據。
Q:和施打百日咳、子宮頸癌疫苗需間隔多久?
目前台灣CDC仍建議要相隔十四天。在施打時程安排上,我會建議以covid-19肺炎疫苗為優先,假設因此無法在36週前施打百日咳疫苗產生抗體過通過胎盤,則可考慮讓其他會接觸到新生兒的人,好比先生,長輩施打百日咳疫苗,利用家戶內的群體免疫保護新生兒。
至於產後子宮頸疫苗施打,相對不那麼急迫,我會建議完成兩劑肺炎疫苗後再安排施打。
Q:快生了,第二劑疫苗時間怎麼安排?
先提醒,雖然靠近預產期和產後這段時間很忙亂,但任何疫苗需施打兩劑才能獲得足夠保護力,因此千萬別放棄自己施打第二劑疫苗的權利。即使莫德那第二劑確實副作用較明顯,但並不會影響胎兒,胎兒也不會覺得不舒服。
只不過很多媽媽會擔心,施打日期靠近預產期,萬一打完後立刻有產兆,全身痠痛又發燒沒有力氣生產,也害怕因此無法打無痛。要先澄清的是,打疫苗後不能麻醉是毫無道理的謠言,因此不用擔心無法進行減痛分娩。
因為疫苗產生的副作用通常三天左右會緩解,因此可與醫師討論後將計畫性的催生、剖腹安排在施打疫苗三天以後。但若你已經有產兆,好比規律宮縮、破水或落紅那就延後到產後再施打。
若是以週數來考量,如果打第二劑的時間在38週前,我會建議在產前施打。38週後因生產機率高,則可考慮將施打時間延至產後。
不過,假設真的剛施打完疫苗就有產兆需要待產,也無須過度擔心。雖然各種副作用好比全身無力、痠痛,可能會讓待產過程較辛苦,但不至於影響到產程和胎兒安全,如果發燒甚至腸胃不適,待產中也可使用藥物緩解。
若第二劑施打時間是產後,我會建議安排在生產傷口疼痛指數降低,初步癒合沒問題時施打,避免傷口痛又行動不便還得承受疫苗可能的副作用。另外因莫得那第二劑施打後可能會發生手酸痛到舉不起來、發燒、頭痛,須考慮是否有人能協助育兒。若是在月子中心坐月子,也可能因發燒而得暫時和寶寶隔離。
@根據本週指揮中心記者會指引,第一劑以孕婦身份施打者,第二劑生完則需間隔十週,但仍能使用孕婦專案。因政策滾動式調整,若有疑慮,我會建議在預約前詢問第一劑施打之院所。
Q:懷孕後一直咳嗽,流鼻水,需要先篩檢才可以打疫苗嗎?
懷孕後因胃食道逆流,鼻黏膜擴張,過敏反應明顯,很常出現慢性咳嗽,打噴嚏等上呼吸道症狀,如果這些症狀過去就反覆出現,無須過度擔心仍可施打疫苗。但假使症狀合併發燒,或有相關接觸史,或這些症狀忽然出現非孕期慢性不適,我就會建議先進行快篩或PCR確認無感染,再考慮接種疫苗。
手酸痛無力原因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肌肉就不會受傷?
肌力和肌肉長度平衡很重要!
平均訓練和伸展各個方向的肌肉,避免運動傷害!
一位長期健身、肌肉肥厚的青年男性,兩年前在健身時發現右肩出力會酸痛。過了半年後,酸痛甚至蔓延到手臂、上背和脖子。他也因此停了健美一年,渴望能回到健美的行列。
檢測時發現:
1. 坐姿下出現駝背,右側肩膀較往前
2. 舉起右手和肩內外旋時會覺得卡著且疼痛,同時肩膀出現無法控制的聳肩與下壓動作
*肩內外旋:手肘靠著身體彎起來,手往內外移動
3. 手往背後揹或是往後伸直角度明顯受限
(正常手能碰到肩胛骨或是往後45度)
4. 肌力因疼痛而明顯與健側有差
5. 手的反射和感覺正常,頸椎測試的疼痛並沒有造成手臂的不舒服,因此可以排除頸椎導致手臂疼痛和無力的問題
上舉和外旋主要疼痛的原因是因為「胸大肌肌肉緊繃」把肱骨往前拉,出現「肩關節半脫位」
導致脊上肌長期被拉長而發炎,使用到此肌肉時就會出現疼痛。除此之外,前肩胛肌緊繃使肩胛骨活動較小,限制了各個動作的角度,讓個案覺得卡卡的,因此動作過程會出現肩膀代償性的下壓或聳肩。
治療方式是針對緊繃的肌肉先做放鬆,把肱骨和肩胛骨放在正確的位置上。
接著訓練外旋和下斜方肌的肌力,穩定肩胛骨,拮抗過度肥厚緊繃的胸大肌與前肩胛肌,使肩胛骨和肱骨不會往前跑。
一個月個案後脖子、背和肩都很少出現酸痛感,因為角度和肌力恢復正常範圍,也開始了健身的訓練!
來找我們檢測你還缺哪些肌肉彈性與肌力吧!
#奇癒物理治療所
#肩膀痛
#50肩
#物理治療師
#徒手物理治療
#美式物理治療
#運動傷害
手酸痛無力原因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中醫的便秘,指由於腸道積熱、寒凝氣滯、情志不暢、氣血不足等原因令大腸傳導功能失常,引起大便不暢通、大便艱難、無力排便、便質乾結、排便時間增加的症狀。
許多人遇到便秘情況,首先都會想到多吃蔬菜、水果以保持腸道暢通健康,但原來這個方法未必對所有便秘病人都有幫助的。先看看中醫對便秘的分類,一般會分為熱秘、氣秘、氣虛秘、血虛秘、冷秘五類:
1. 熱秘:過食辛熱、肥甘厚味致腸道積熱積滯,大便乾結,可伴腹脹腹痛,口氣口臭。
2. 氣秘:太多事情擔心、情緒抑鬱等使氣機混亂,導致腸道蠕動和液體不正常,可伴常常發噯氣、常常嘆息、胸脅滯脹。
3. 氣虛便秘:氣力不足,大腸傳送無力,排便困難,有無力感,患者多日間汗出嚴重、説話聲低不夠氣力、體力勞動後便秘加劇。
4. 血虛便秘:腸道失去濡養和滋潤,影響正常傳送功能,平素易頭暈,健忘、亦可見心悸、失眠。
5. 冷秘:寒性凝滯,血脈流動性減低,使腸道傳送失常,患者可見面色淡白、手足不溫、腰膝酸痛、夜尿頻密。
多吃蔬菜、水果能保持腸道暢通,特別有清熱生津功效的,對第一種證型熱秘很有幫助,但這樣的蔬果具有明顯寒涼之性,服食過多對第五種冷秘就有機會弊多於利,因此也要小心選擇,其他證型則要針對性地施以不同程度的益氣、養血、理氣、温陽的手段來調理或治療。
果籽 :https://hk.adai.ly/appleseed
相關影片:
【住在工廈】工廈豪宅3000呎連客飯廳、睡房 設計師現身:只係家居feel嘅「工作室」 (果籽 Appledaily) (https://youtu.be/raFZXWKYEEo)
【大圍小店】$128碗麵被批「等執」 前四季酒店副主廚靠貴價料熬湯留住熟客 (果籽 Appledaily) (https://youtu.be/gzQz3Yr94hY)
【娛樂經典】18歲選港姐大熱倒灶輸俾謝寧 滿清貴族周海媚滿語名叫馬爾塔塔 20190515(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codVOZ04c7w)
【搣時潘獨家回應】SM事件後首度現身 日日被性騷擾壓力爆煲:我已經承受唔到 20200731(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5dFeQEJT7s0)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無懼打壓】 全城搶《蘋果》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MAIMBRO-gMQ)
【頭條動新聞】 Ep.2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KLRkTiWHrTY)
#果籽 #便秘 #食療 #失眠 #夜尿 #中醫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手酸痛無力原因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說到中醫的運動養生,第一時間你可能會想到氣功或太極拳,腦海中浮現的畫面也許是在清晨的公園 「練功、打拳」的阿公阿嬤,但這位中醫師卻很不一樣!本此邀請到郭大維中醫師,與我們分享他與「皮拉提斯」的相遇。
姿勢不良引發頭痛、頭暈
郭大維醫師表示,醫師忙碌且單調的工作型態,讓他們長期的姿勢都十分固定,例如久坐問診、打病歷等等,多半都只有用到手部的肌肉,包括核心及背部肌肉都很少使用。久而久之身體就會變成「頭在前,身體在後」的姿勢,導致部分肌肉過於緊繃,有些肌肉則過於無力,引發肩頸僵硬,甚至頭痛、頭暈等症狀。
透過皮拉提斯的訓練,郭大維醫師分享,肩頸痠痛的問題愈來愈少發生,才發現這些問題都是因為長時間姿勢不良所導致。他表示,皮拉提斯是一種「控制的運動」,幫助我們打開身體的使用說明書,透過鍛鍊能夠喚醒少用的肌肉,並放鬆緊繃的肌肉。
皮拉提斯正骨盆,告別便秘
提及皮拉提斯對身體造成的變化,郭大維醫師說,透過鍛鍊後自身的骨盆慢慢地就回到正中位置,很多人以為他變瘦,但其實體重沒有改變,而是因為身體姿態的不同,造成身形的變化。此外,骨盆歸位也連帶改善了他的腸胃道問題,包括脹氣、便秘等,「很多腸胃道問題,其實也跟我們的姿態有關。」
穿高跟鞋讓骨盆前傾
骨盆對身體的影響不容小覷,它就像是脊椎的「地基」,身體的重心所在,連結了上半身和下半身,並且負責保護骨盆內的許多重要器官。但隨著年紀增長,少運動、蹺腳、長期穿高跟鞋等生活習慣影響,骨盆會漸漸產生歪斜,偏離原本的位置。
郭大維醫師就分享臨床案例,在網路上教導大家烹飪的顏伶?老師曾找他看診,說自己的下腹已經痛了一、兩個星期,以為是子宮、卵巢等內科問題,但經檢查後一切都正常。
後來才發現問題出在「腰腹部肌肉」,由於長期穿高跟鞋、翹二郎腿等習慣,造成骨盆前傾,讓腰椎周圍肌肉變得僵硬,進而造成疼痛。郭大維醫師表示,要出席特定場合偶爾才穿高跟鞋沒關係,但平日還是建議盡量少穿為佳。
遠離病痛:鍛鍊肌肉,維持正確姿勢
皮拉提斯的其中一個鍛鍊重點是「呼吸方式」,郭大維醫師指出,我們都知道怎麼呼吸,但其實多半用錯了方法。大部分人呼吸都沒有用到核心的肌群,常常只有使用肋間肌,應該要連動的橫膈膜都沒有用到,就容易造成其他肌肉的代償,導致呼吸不順暢、腰痠背痛等問題。
郭大維醫師也說,在門診中常替患者調整姿態,會發現很多人彎腰時都忽略脊椎的「分節性」,幾乎都是直接彎曲,缺乏從頸椎、胸椎、腰椎到薦椎的分節運動。但少了這部分,很多椎間的韌帶或脊椎間的小肌肉都幾乎沒用到,有時候搬重物或輕微運動都會痠痛,原因就是因為我們太少用到應該要用的肌肉。
多數人可能認為皮拉提斯比較不激烈,偏靜態運動;且由於雕塑身材線條的效果佳,也有多數是「女性」會選擇的既定印象。但其實無論男女,提升肌肉力都非常必要,若要正確使用肌肉,也沒有想像中容易。
郭大維醫師就說,每次一個小時的鍛練下來,常常滿身大汗,因為會感受到許多不常用的肌肉,他笑稱,每到那時候才發現原來自己真的有這塊肌肉存在。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7月號《輕鬆控血糖》
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830
【相關影片】
30歲竟已腰椎退化!重訓讓我重拾6塊肌︱林志豪醫師
https://youtu.be/-WLSHAjIWpU
先重訓再有氧效率高!醫師傳授訓練訣竅︱史考特醫師
https://youtu.be/kUZlLdoDu6o
練下半身全身受益!醫師2招增肌抗老防病|史考特醫師
https://youtu.be/lYpe6ogB9hM
【相關文章】
皮拉提斯每日90秒!3組皮拉提斯改善腰背酸痛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0159
賽琳娜減肥菜單公開了:皮拉提斯2動作成功甩肉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396
超簡單皮拉提斯鍛鍊腹斜肌,燃脂又防腰痛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356
#郭大維 #中醫師 #皮拉提斯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手酸痛無力原因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你為自己的健康打幾分呢?有什麼症狀或疾病一直困擾著你嗎?
為了瞭解台灣民眾的健康狀態,早安健康日前進行2018年的健康大調查,共有高達兩萬五千人參與調查。
這項調查當中,台灣民眾為自己健康打的分數,是勉強及格的62分,
有意思的是,年紀愈大,分數越高,越年輕覺得自己健康狀況越不好。
其中,民眾最普遍的病痛是什麼呢?答案是:肩頸腰背酸痛,比肥胖與代謝問題還要高,
我們都知道台灣已經是亞洲第一胖的國家,疼痛問題還困擾更多人,到底是什麼原因?
我們邀請骨科醫師陳怡孜醫師來為我們分析。
疼痛是什麼?
疼痛是身體給我們的警告,讓我們可以規避傷害及危險。只是有時過度疼痛、長期疼痛,反而造成困擾。
疼痛兩大類:急性疼痛、慢性疼痛
急性疼痛指的是身體受傷引起,例如外傷、開刀後的受傷,傷處刺激引起疼痛,復原後就不痛了;
慢性疼痛指的是痛了個月以上、外表看來沒特別傷處,但是持續疼痛,較多是神經痛,
有可能是神經受傷引起長期疼痛。
此外,疼痛時也要盡快就醫,因為長期疼痛會讓整條神經都變得更加敏感,痛覺本來是要偵測身體的傷害,
要手術也通常要找到確定的地方,例如椎間盤突出可以用手術移除,
若是整條神經都過於敏感而無法找到真正的痛處,就很難手術而只能控制疼痛了。
【相關影片】
肩頸頭痛、手肘酸麻無力,快看脖子出什麼問題!
https://youtu.be/K-6abpzGFkQ
腰腿又痠又痛 腰椎間盤突出是這麼回事
https://youtu.be/a7gwkPY12E8
肩頸痛讓我頭快炸開了!該如何舒緩呢?
https://youtu.be/Q5Fu_lxZ2gk
【相關文章】
身體的疼痛,為什麼總是不會好?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2010
擺脫疼痛生活:揭開疼痛治療的神秘面紗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573
筋膜糾結釀肩頸痠痛,4步驟鬆筋膜解疼痛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8801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手酸痛無力原因 在 右手臂突然酸痛無力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手臂酸痛 ,胳膊抬不起来,这5大原因一定要知道,肩周炎,肌肉,症状,触诊. ... 按摩,来解除痛点,对应症状是胳膊无力,抬不起来这个,尤其是水平外展。 ... <看更多>
手酸痛無力原因 在 右手臂突然酸痛無力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手臂酸痛 ,胳膊抬不起来,这5大原因一定要知道,肩周炎,肌肉,症状,触诊. ... 按摩,来解除痛点,对应症状是胳膊无力,抬不起来这个,尤其是水平外展。 ... <看更多>
手酸痛無力原因 在 長期手臂痠痛麻,煩到想把手剁掉原因卻不在手上!?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手臂 痠痛麻的問題,算是現代人常見的症狀,而且問題點常常跑來跑去的,還怎麼捏手狂按摩都不會比較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