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論是親人或是自己,
如果你正在經歷,
或是曾經歷過生病這件事,
推薦這本書。
為了對讀者負一點責任,
我幾乎不推薦沒看完的書,
但這本書拿到原稿時,
我只看了三分之一,
就跟編輯說,好,我要推薦。
直到今天,
半夜三點多在床上滾來滾去睡不著,
我才把這本書原原本本地看完,
看得我眼淚嘩啦嘩啦通通流到領口上。
2.
孩子生病很不容易,
這個誰都知道,
但這本書說得更詳細--
包含癌症治療究竟要花多少錢,
化療要打的背針與人工血管如何安置,
MRI檢查居然要兒童動也不動躺好幾個小時,
還有把孩子送進手術房的詳細過程,
第一次,第二次,每一次。
羅比也開過需要麻醉的刀,
幾個月前我才經歷過相似的事,
這個非常難,
因為孩子被套上手術服時,
會滿臉都是淚地對你說:
拜託媽媽我不要開刀,
我拜託拜託你,
我以後會很乖,
會吃少一點甜,
我拜託拜託你......
他伸出手像拜天神那樣求你,
媽媽卻只能說你要加油喔要勇敢喔,
一面步步往後退,
手術房特別冷,
戴著浴帽的孩子,
兩手揮來揮去,
抓的都是空氣。
唉呦這個不能再多講,
講了我又要傷心。
3.
不知道為什麼,
讀到書裡面寫著台大總院跟新院連接的"景福通道",
我就突然哭了出來。
後來想想可能是勾起了很多悲傷的回憶,
在台北就醫的人好像或多或少都走過景福通道,
我也曾經為了不同的親人,
在那個通道裡匆忙地走來走去,
有時候為了去作檢查,
有時候是要轉病房,
(這時邊推病床手上還有一堆單據)
更多時候走景福通道是想要去買點吃的,
看看有沒有不一樣的選擇。
我也跟書裡的小安一樣,
很喜歡貪心亂買甜甜圈,
而且要買一堆,各種口味。
4.
我也是從這本書裡才知道,
癌症是不談"治癒"的,
只談"復發率"與"存活率"。
文中說到:
"惡性腫瘤的英文Cancer,
字源於古希臘文的螃蟹,
橫行,無法治癒。"
"一個晚期的淋巴瘤,
腫瘤會回來,
不知道時間,不知道形式,
不知道它會躲在哪裡......"
前陣子我看了一個紀錄片,
五個抗癌小鬥士的故事,
再搭上這本書,
就忽然體會到,
其實世界上每個人都一樣的,
漸漸老去,弱下,散去,倒下,
最終如當初降臨人世一般,
在一個時間點,
做完最後一個吸吐後離開人世。
人能這樣活著,
不過是生命的一種過程,
留在手裡能控制的部分很少,
只是進程的快或慢,
花開花落,
如何能求一個從此幸福快樂的結局,
誰又能真的倖免呢?
5.
這是一本陪伴的書。
每本書被買下,
背後總有個需要被滿足的讀者期待,
好的陪伴書會談論真實情況,
好的陪伴書不會一直要你變強,
而是讓人明白在作戰時,
那些你身體與心裡的小兵與將軍,
軟弱與振作的來回循環。
這本書是一個媽媽寫的,
這個媽媽或許是第一次當作家,
但她絲毫沒有辜負被賦予的期待。
#當他生病的那一天
ps.
編輯在個人臉書放上這個罹癌小鬥士,
小安的照片,
現在的他頭好壯壯,
聽說也是個金牛座,
跟羅比一樣,
在鏡頭前習慣露出淡定的笑容。
實在太好了。
「手術房英文」的推薦目錄:
手術房英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天才的禮物》(Gifted, 2017)是部關於小天才應該如何成長的故事——應該要與同齡隔開特別教育,還是埋沒天分與同齡一起上學?
《天才的禮物》的英文片名是 Gifted,我們很本能會認為,中文片名簡簡單單翻譯為「天才」不就好了,為何要特別加個禮物呢?就算是 gift-ed 的 gift 有禮物的意思,但是這不就是個在講述天才小女孩的故事嗎?
#來自上天最美的禮物
不過,如果你親自看過《天才的禮物》,肯定能理解為何中文片名要如此翻譯,甚至會覺得「禮物」這個詞彙,添加得真好。因為這個天才小女孩Mary Adler(Mckenna Grace 飾演),對於照顧她的 Frank Adler(Chris Evans 飾演)來說,果然是來自上天賜與的最美禮物。
有一次,照顧者 Frank 想要讓小女孩 Mary 了解,在他的心中,Mary 是有多麼地重要,於是特別帶她到醫院,就坐在等候室,傻傻地一直等一直等。Mary 等到無聊透頂,Frank 還是要求她繼續等待。
直到,手術房內總算有人走了出來,大聲呼喊「是個男孩」,頓時等候室裡的家人,全部開心互擁,熱情與溫暖整個融化產房外的世界。
.
#你就是我的禮物
「你是我的禮物」,這是 Frank 想要告訴 Mary 的事情。Frank 想讓 Mary 知道,她出生的當天,Frank 就是那位出來報喜訊的重要人物,產房中除了 Mary 的母親,另一位就是 Frank。小女嬰的降臨,是由母親與 Frank 一起捧在掌心的禮物。
於是,是否生父在乎 Mary,對她來說一點都不重要。#因為Mary的降臨跟耶穌一樣,都有在乎她也愛她的人,守候在旁邊,並不是 Mary 誤以為的冷漠、孤獨與無情。事實上從 Mary 降臨的第一刻,就有最愛她的 Frank 守候身邊,直至今日,永遠也不會遺棄。
.
#美國隊長主演落魄的遊艇維修工
《天才的禮物》的導演是 Marc Webb,他還經執導過《戀夏五百》(500 Days of Summer 2009),以及 2012與2014 的《蜘蛛人:驚奇再起》。《天才的禮物》的男主角是美國隊長 Chris Evans,也就是天才小女孩 Mary 的照顧者。而在《真愛每一天》(About Time, 2013)飾演明理婆婆的 Lindsay Duncan,則是飾演想要爭取小天才監護權的嚴格外婆 Evelyn Adler。
在《天才的禮物》,Evans 飾演的 Frank 是個落魄的遊艇維修工人,住在南方貧民區,好鄰居是個黑人婦女 Roberta(奧斯卡最佳女配角 Octavia Spencer 飾演),常常充當 Mary 的保母。南方、黑人、貧窮、單身工人,可以想見這位照顧者之於重視教育的人來說,並不十分合適。
.
#外婆媽媽與Mary都是數學天才
於是,仗著「不適任監護者」的理由,Mary 的外婆,特別由麻州跑來佛羅里達爭取監護權,因為 Adler 家族有天才的基因,從外婆、母親、到 Mary,每個都是數學天才。例如 Mary 才剛上小一,就已經懂得處理研究者程度的數學。
外婆帶著 Mary 參觀 20世紀未解的數學之牆,上面目前只有一題已經解出,其他都還在遙望等待天才數學家。Mary 的外婆就是其中一位野心勃勃的數學家,即使自己無法解出,也要她的女兒和孫女,窮盡一生的天分,為人類解開數學之謎。
.
#小天才需要什麼?
外婆要 Mary 跟她回到麻州找尋全美最好的老師,把她的所有生活全部簡化到只有一個核心「數學」。當初,外婆訓練出來的天才女兒,即是如此——沒有童年、沒有同儕、沒有活動、沒有外出,只有「數學」。
外婆幾乎是以抹煞孩子稚嫩之心的模式,在培養天才,結果,Mary的母親連交友與談戀愛的自由都沒有,曾未有過平凡正常的生活。 #簡直就是一隻專被訓練為數學家的豢養種馬。後來,因為不懂得交際交友,讓 Mary 母親在愛情重重跌跤。
深知被剝奪童年的苦痛,Frank 完全不願意小天才 Mary 與母親度過一樣的扭曲人生,於是決定躲到遙遠的南方,不要讓外婆找到 Mary,把她再度扔進天才數學家的真空培養皿。
.
#獨眼貓是天分還是缺陷
在《天才的禮物》,Mary 最愛的獨眼橘貓,最具有象徵意義,代表的就是獨具一格的 Mary,只是,天才是 Mary 的天分(來自上天的特賜的禮物),還是一種缺陷呢(使得 Mary 沒有辦法與其他孩子一樣地正常成長)?
獨眼貓,很獨特,Mary 也是,她是億中選一的天才,「將來一定要被訓練為為人類謀福利的特別之人」,外婆堅信。但是獨眼貓雖然與眾不同,卻也帶有缺陷——聰明但高傲、難以融入人群、說話直接且刺耳等等。
.
#溫暖卻又讓人折服的故事
《天才的禮物》不流於俗套,沒有價值判斷,而是站在一個中立的角度,觀察兩種面向,而不特別偏袒任何一方。天才的特殊教育的確可以讓天才發揮才華,但是也必須顧及孩童的心理,才能讓他們擁有身心健康的童年。
就是因為沒有絕對的偏頗,同時又刻劃出深刻的父女關係(雖非父女,但兩人卻有比起真正的父女還要濃厚的父女之情),讓《天才的禮物》成為一部讓人停不下來又真情感動的小故事。
.
.
#每天陪你宅在家看一部好電影Day23
#2021年6月7日
#天才的禮物
#Gifted_2017
#想不到天才也有煩惱
#我以為我小時候考試不好煩惱比較多
手術房英文 在 讀書e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相信最近這段時間,大家對於醫護人員的崇敬又再上一層樓了。
這裡分享幾個醫生所寫的書,其中Atul Gawande 是我最喜歡的作者之一。在 2003年第一次讀他的書 “Complications"( 中文版 “一位外科醫師的修煉”) 讓我立刻被圈粉。他用優美的文采描述手術房看見的種種,可以感受現場的壓力,也看到面對人體許多我們還未知的,必須保持謙卑。他之後幾本著作也都一樣精彩感人。
還有幾本其他很有文采的醫生寫的書。包括一位英年早逝的腦神經外科醫生,用文字記錄他人生最後的旅程 (“When breath becomes air”),一位英國醫師用黑色幽默的筆法 ("This is going to hurt”),呼籲人們重視醫護人員的過勞問題。還有一位醫師,介紹醫生的思考模式 ("How doctors think"),讓醫病之間更好的避免誤解。
讀了這些,最重要的就是可以體會,醫護人員不是神,不是英雄。他們是你我的家人朋友,需要被尊重與珍惜。了解醫生的想法和感受,是讓你我成為更好的受照者。
(英文是 “Become a better patient",可是中文說 “成為更好的病人”好像怪怪的)
1. "Complications" 中文版 “一位外科醫師的修煉” -- 讓我一讀成粉絲的書
2. “Better" 中文版 “醫生的精進:從仁心仁術到追求卓越” -- 描述外科醫師在第一現場的掙扎,以及想盡辦法與疾病奮鬥的鬥志
3. "Being Mortal" 中文版:“凝視死亡:一位外科醫師對衰老與死亡的思索”
描述他陪伴同為醫師的父親走過最後一段旅程,是一個關於安寧照顧的溫馨好書
4. "When breath becomes air" 中文版:“當呼吸化為空氣”
5. "This is going to hurt" 中文版:“棄業醫師日誌”
6. “How doctors think" 中文版:“醫生,你確定是這樣嗎?”
註: 1,2,3,4,6 都是多年前讀的書,讀書心得簡短或是沒寫,5是去年的分享。
#口罩戴好 #保護自己與他人 #珍惜醫護資源
手術房英文 在 手術室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內科檢查登記室Internal Medicine Check-up Registration ... 手術恢復室Postoperative Intensive Care Unit[PDF] 中文部門名稱英文部門名稱董事會Board of Directors 經營 ... ... <看更多>
手術房英文 在 羅東博愛醫院- 醫院的手術室,你見過嗎?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手術室,又稱開刀房,指醫院中提供無菌環境以實施手術的場所。 ... 手術室,英文叫做Operation Room,第一線醫護人員習慣以字首OR代稱, ... ... <看更多>
手術房英文 在 手術室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內科檢查登記室Internal Medicine Check-up Registration ... 手術恢復室Postoperative Intensive Care Unit[PDF] 中文部門名稱英文部門名稱董事會Board of Directors 經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