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做我的年度計畫
如果你想要做年度計畫,我會建議自己一點時間思考,然後徹底地執行。
五月天的阿信曾經說過,當時非常懷疑是否要繼續搞樂團,他騎著機車經過了自強隧道,然後他告訴自己:我就思考一個隧道的時間,思考完了,就做吧。
後來,有了我們看到的五月天。
針對一年要怎麼過,你的確是需要一點時間思考,但不用思考一整年XDDD 現在是1/12,如果你真的需要思考的話,現在是2021/1/12,那我們就思考到2021/1/31吧。
最遲,讓我們2/1就開始你的計畫。
一個月、一個季度、一年都可以。無論你的計畫多久,#你都需要從第一天開始。
是不是從1/1開始從來就無所謂,我去年開始做日更,第一天是:2020/6/8。
(我為什麼記憶力這麼好,喔因為我有寫blog啊,我直接搜尋XDDD)這根本就是一個隨機開始的日期,對於結果有差嗎?沒有。
#重點不是從哪一天開始,#重點是先開始。
如果你想要訂年度計畫,跟各位分享我的年度計畫制定方法:
① 步驟一:
為你的2021年訂立一個最高的目標,我通常會說:2021,是_______的一年
這個想法是來自 #微亮計畫,我覺得主意非常好。
關鍵是,你今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我的是 #最滋潤的一年。
之前也有邀請大家讓 2021年是 #你開始了解自己的一年。
有夥伴跟我分享,2021年是 #行動的一年。
找到你的最高指導原則,#給自己的2021年一個方向。
② 步驟二:
三件為了達成這個最高的目標要做的事情
一個太少,不制定數量,我們就會無限寫,彷彿自己是超人可以做100件事情那樣XDDD
(這感覺我懂,我以前也是這樣,大家真的不孤單)
所以不要多,就三件事情!
如果你現在超過三項,如同昨天直播有人分享的那樣:他開始刪除了,因為真的會做不完。
人如果沒有成就感就會覺得沒動力,因此,千萬不要制定絕對做不到的那種計畫,你會很沮喪的XDDD
③ 步驟三:
每一個要做的事情各自列下1-3個執行項目
目標搭配執行項目。
好的執行項目包含了「#時間」與「#預計產出內容」。
什麼時間點要做什麼事情。
時間是什麼時候?
不要說每週,要說「每週三」,不要說每個月,要直接訂下一個日期,打開手機,就在手機上寫下這個日期。
產出物是什麼?
簡報?筆記?文章?一開始,最好是一個可以看得到的東西,可以的話,分享會讓你的成就感提升。
④ 步驟四:
列出時間(尤其是 #重點的時間先列下來)
這件事情,看似很小,但你相信我,你把時間列下來,你的心就安了一半。
不信的話,你自己嘗試一下XDDD(這點是昨天直播完直接有人回饋單回饋的。)
以下為我的範例:
我的2021年為 #最滋潤的一年。
三個要做的事情有:
#幫助他人搭建舞台
#紮實書籍實作
#系統化文章書寫
1-3個action plan
【幫助他人搭建舞台】
① #線下讀書會
② #日更團分團的執行計畫
【紮實書籍實作】
① #49週的線上讀書會
② #雙週華爾街日報導讀
③ #哈佛商業評論
【系統化書寫】
① #職涯
② #日更團創作者派對心得
③ #書籍實作心得
【Tips】
#每天感恩日記(在我IG @goldfishblog)
#每月回顧(會有免費的月直播)
我接下來會分不同的文章公布:
① #線下讀書會
要去各個縣市喔(喔耶!我順便去小旅行)
歡迎全台灣的讀者我們一起來舉辦讀書會,把讀書會變好玩變大XDDD
② #日更團分團的執行計畫
預計成立五個分團,我會分享去年的運營方式,今年也會舉辦第二次的日更團創作者派對、以及日更團創作者高峰會,想想就覺得好興奮。
③ #線上讀書會
這是一個為期49週的讀書會,我想要為自己好好的讀書,從感情、心靈、工作開始。
因此,彼此讀很多很多書,我想要就讀幾本就好了。
我們不急、不趕、好好實作幾本書,這幾本書都是都可以列上影響我人生前五名的書。
我不是第一次看,但是再看一次還是覺得受用無窮。
④ #每個月免費的月回顧直播
我們約定好每天寫感恩日記,每月回顧自己的計畫。
每個月,我想我們就有一個開心可以來聊天,跟你們分享我這個月做了什麼事情,也歡迎你們跟我分享。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萬的網紅Aotter Girls: Girl's Tech Tal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果粉的信仰是什麼?蘋果生態系又是怎麼回事? 蘋果生態系裡的應用以「接續互通」串起 iOS 、macOS 、iPadOS 、watchOS 你覺得自己有多少了解呢?60分?80分?還是你是個不折不扣的大果粉呢? 這次 Emma 幫大家整理出果粉一定要知道的 iPhone 、iPad 、Mac 軟體使...
手機 簡報筆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蔡校長演講隨筆】#新思惟國際 #蔡依橙
「為什麼剛才那麼多問題(我們留 45 分鐘問答),有些問得不是很清楚,你卻都可以 #瞬間知道要怎麼回答,甚至還會幫忙 #釐清同學實際想問的?」前陣子到惠文高中演講,散場後有個學生跑到前面來,私下問我這個問題。
.
(蔡依橙)我說,這是因為,我聽問題的時候,不是聽字面的意思。每個人都有他的根本利益,這個根本利益,與每個人的立場、位置、苦惱都有關。
多數的高中生,苦惱的是被限制,被限制手機、被限制手遊、被限制要補強弱科、被限制沒有自由時間。所以我會盡量抓住,在說出來的文字背後,他真正在意的事情,然後回答那個他真正在意的事。
也是因此,我會根據他的根本利益,協助調整他的問題,然後做確認,之後再回答。
例如,有位同學舉手,問畫面上的先天性心臟病電腦斷層 3D 影像,好像不是真的,是不是放錯了?
聽起來好像是一個高中生要踢館 60 篇 SCI 的國際學者,但事實上他並不是真的要踢館我,他只是很意外為什麼所看到的 3D 影像,跟他之前在課本上、在解剖豬心的經驗、看圖譜的 #經驗完全不一樣。
他需要的不是我回答他「不,這張是真的」,而是需要有人帶著他,去認識畫面上的各種構造,他想要的是 #知識的一致性,不是踢館。
所以,我才會邀請他上來,把簡報筆給他,請他指出任何想知道的構造,我一個一個講給他聽,並說明為什麼跟他從書上圖片看到的,會有那麼多不同。
這是因為心臟在胚胎發育的時候,會扭轉,變成一個真正的 3D 結構,而為了讓同學好懂,很多簡圖是沒辦法呈現這些複雜立體關係的。
文字的正確用法,是搭配說出來的那個「真實的人」,一起解讀。
.
📎 延伸閱讀 │ https://bit.ly/34yRfVS
【問校長】如何快速抓到一件事的重點?研究方向、寫作技巧、適應環境、精準識人?
「(內文節錄)很多時候,我們埋頭苦幹,把技術推到極致,但客戶卻不買單;相對地,有些人,卻總能知道該在那邊努力,以得到最精確的效果。
如何精準識人,如何領導醫療團隊,這就是對目標的洞察,老闆要什麼?病患要什麼?客人要什麼?然後對團隊成員的洞察,每一個個別的團隊成員,他的強項是什麼?他心裡到底要什麼?而你手上的資源,可以怎麼去支持並滿足他們,往目標走去?
研究的方向與寫作的技巧,其實就是對自己的環境以及所擁有的資源的洞察,加上對國際學術社群的洞察,reviewer 要什麼?editor 要什麼?你自己要什麼?你又能夠給什麼?找到那個彼此 match 的點,就學術起飛了。」
.
👁🗨 推薦課程 │ 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 國際期刊 editor 與資深 reviewer 教你投稿重點!
✓ 怎麼做才最好,成敗關鍵 revision!
✓ 提供頂尖期刊範例論文,原作者讓你問!
✓ 提供過去的 revision letter,讓你學習參考!
✓ 資源稀少時代起步,給年輕伙伴的務實建議!
✓ 初學者最常用的統計,互動實作!
【即將額滿】2021 / 1 / 10(日) 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立即了解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
👁🗨 其他近期課程 │ https://www.innovarad.tw/recent/
手機 簡報筆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動作追蹤為智慧裝置帶來更高便利性
作者 : Charles Pao,CEVA感測器融合業務部門資深行銷專員
2020-08-13
便利性是讓市場產生對智慧型手機、電視和其他電子產品需求的重要推手,消費者已經習慣了隨時隨地使用AI、情境感知、無限制連結網際網路上的所有功能;能實現更多這類便利性的技術將更具有競爭優勢。
無論是作為消費者、房東、受雇者或一般大眾,我們一整天都在使用許多裝置和技術;它們不僅帶給我們生活上的便利性,現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各方面都離不開這些裝置,實現效率以及完成常規任務。
智慧型手機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但並不是唯一。感測器融合是為商業、消費性電子、醫療保健等許多不同產業的消費者提供便利之核心技術,涵蓋範圍從機器人、物聯網裝置到動作控制器與智慧電視的應用。
像Amazon Echo和Google Home這樣的智慧型家庭技術,能幫助我們的日常生活規劃井然有序。它們可以做一些事情,例如整理待辦事項清單、適時提醒我們,在我們進門前幫忙開燈、離開後幫忙關燈。我們只需要動動手指就能讓掃地機器人維持地板和地毯的清潔。動作控制器可以讓我們藉由簡單的手勢,調低電視的音量或切換字幕。
這些技術都有一個共同點:提高了我們的日常工作便利性,所以我們不必耗費自己的精力去處理所有瑣事。
能帶來多高的便利性?
便利性是讓市場產生對智慧型手機、電視和其他電子產品需求的重要推手,消費者已經習慣了隨時隨地使用AI、情境感知、無限制連結網際網路上的所有功能;能實現更多這類便利性的技術將更具有競爭優勢。
動作感測器是打造此類技術的重要部份,藉由精確的追蹤和即時感測器的融合,跨產業應用的裝置可以進行智慧分析,以提供結果或執行某些任務。文章前面提到的各種裝置都是融合了包括動作感測器在內的多個來源所擷取之資料,然後以演算法處理些資料,以執行任務、辨識內容、預測接下來的動作。
然而使用者仍需要信任這些資料是被精確擷取的──例如智慧手錶真的精確地計算了步數嗎?智慧型手機是否指引了正確的方向?你的掃地機器人是否總是忽略地板上某個相同的污漬?即使是微小的感測器錯誤,也可能因為失之毫釐、差之千里,而徹底摧毀使用者體驗。
動作追蹤如何實現便利性?
以下摘要說明各種裝置與應用程式如何利用動作感測器提供更智慧、更便利的體驗:
可穿戴裝置:可穿戴裝置的主要功能是對使用者動作進行分類及準確步數計算;所得的數據也有助於為其他的目的提供情境資訊(例如監測與達成每日健身目標)。
聽戴裝置(耳機):動作感測器和感測器融合有助於判斷使用者是否仍戴著耳機,讓裝置知道何時需要自動暫停音訊,它們也能實現其他獨特操控手勢和追蹤使用者的日常活動。
醫療:這類應用的裝置需要能準確辨識動態動作以偵測跌倒,或正確評估是否有潛在疾病的存在或風險。
機器人:精準的動作感測器有助於規劃清掃路線並建立掃地機器人所在的環境地圖,讓機器人的導航不會被卡住。
物聯網:GPS和Wi-Fi數據有助於確定裝置的位置,與感測器數據融合以追蹤各種活動。
動作控制器:從遊戲搖桿、商務簡報筆、手寫筆和其他任何扮演操控介面的應用,準確的動作感測可強化手勢控制與游標控制的體驗。
智慧型電視:動作追蹤能加快螢幕上的游標進行功能表單選擇、瀏覽內容標題、以及在大螢幕上輸入文字的速度。
智慧型手機:使用者藉由準確的追蹤功能,可以更充分體驗擴增實境應用程式和動作型遊戲。當你在室內時,也有助於確定方向;在這種情況下無法依靠持續的GPS定位。
行動運算:感測器可以在二合一筆記型電腦和觸控螢幕平板電腦中,依需要而轉動螢幕方向。若未檢測到使用者時,也可用來對裝置進行地理圍欄保護。
便利性是今日的電子裝置中人們夢寐以求的特性,動作感測對於實現此特性至關重要。使用者希望他們的裝置如他們預期運作,沒有錯誤或延遲。設計者必須確保他們的裝置能夠準確地取得資料、進行分類。這正是動作感測器和感測器融合所能實踐的。
資料來源:https://www.eettaiwan.com/20200813nt41-how-motion-tracking-enables-user-convenience/
手機 簡報筆 在 Aotter Girls: Girl's Tech Tal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果粉的信仰是什麼?蘋果生態系又是怎麼回事?
蘋果生態系裡的應用以「接續互通」串起 iOS 、macOS 、iPadOS 、watchOS
你覺得自己有多少了解呢?60分?80分?還是你是個不折不扣的大果粉呢?
這次 Emma 幫大家整理出果粉一定要知道的 iPhone 、iPad 、Mac 軟體使用小技巧
跟分享我自己的日常使用方式~
想跳著看的獺友也可以看下方幫大家整理好段落秒數了!
大家也可以看看你的真果粉指數有幾分囉~留言跟我分享吧!
0:00 蘋果生態系是什麼?
1:52 蘋果生態系的一天是如何呢?
4:31 什麼是Apple ID?Apple ID 與 iCloud 是一切根本
6:56 接力 Handoff- 延續在做的事情到另個裝置上
7:59 AirDrop
8:59 Apple Watch 自動解鎖 Mac
9:30 訊息轉寄- 手機筆電平板都可以接電話
10:23 接續互通相機 / 接續互通塗鴉
11:31 通用剪貼板-不同裝置的拷貝貼上
12:23 即時熱點-個人熱點的延伸
13:32 接續互通標示
14:33 並行 Sidecar- iPad 當第二顯示器
15:27 iPhone 簡報筆
16:11 音訊配對與轉換
17:44 尋找-用一個蘋果裝置找另外一個蘋果裝置
18:41 蘋果生態系 v.s. Google 生態系有什麼不同?
20:11 值得投入蘋果生態系嗎?
勘誤:全片字幕上的 iCloud 不小心打錯成 iCould 十分抱歉🙏🏻
【製作團隊】
企劃:Emma
腳本:Emma
攝影:高小宇
剪輯:高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