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課不停學之搶救玩具大作戰
好朋友分享的冰封玩具大法
據說可以讓小孩安靜好一陣子
我們家今天也跟上囉~~~
📌準備工作
找小朋友心愛的玩具
容器(裝水用的)
臉盆(裝冰塊用的)
自來水龍頭(講廢話)
敲擊用工具(錘子、湯匙都可以)
📌製作方法
加水送入冷凍庫就可以了!
-
我給了他們玩具錘子,但錘子是平面的
其實蠻不好敲的,所以一開始進展很慢
奶姬玩一玩大喊說「我知道了!」
跑去拿杯子裝了一杯水,倒進去盆子裡
結果,冰塊就變得比較好敲了!!
「妳怎麼知道可以加水?」
「是老師教的呀!我是科學家有動腦袋唷~」
還跟我說老師說水溫度可以讓冰塊融化等等
晚上打給阿嬤視訊的時候,還要求阿嬤改稱呼
「妳以後要叫我科學家👩🔬不是沈xx喔!」
我將照片傳給老師,跟老師說了這件事
沒想到老師說上課真的有提到溫度!
所以她把課堂上老師說的話,運用到生活中了
#因為倒水之後敲得很快
#所以千萬注意不要跟他們倒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20.01.18(六)(僅剩三位名額) 打造專屬於「你」的遊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213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
所以千萬注意不要跟他們倒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20.01.18(六)(僅剩三位名額)
打造專屬於「你」的遊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213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最近啊,跟我幾個同樣世代的朋友聊天;我們這一個世代,就是大概四十幾歲的大叔哦!
我們共同都很有感的一件事情,就是喔自己家裡的老人家,自己的爸爸媽媽,已經到了一個很明顯退化。
不管是在生理機能,但是更可怕的叫做他們的智力、他們的認知程度,已經有一個很明顯退化的狀態。
那你知道,生理機能的退化,有時候只要去多做一些陪伴跟輔助就可以了;可是呢大腦認知,可能是老年痴呆呀或等等的,它一旦發生的時候,其實是一個心理很大的折磨。
但是聊著聊著喔,我們共同的都嘆了一口氣,想說這個部分是我們不可逆的反應,我們一定要去面對;而這一口氣的背後,讓我們最毛骨悚然的是,是自己的退化。
四十幾歲,其實喔,對於自己的腦力、認知,還有思考的靈活度,如果平常沒有保養的話,已經是很有感的,跟以前是不一樣的。可能呢,過去喔的記憶力,跟現在就差了一個等級。
更可怕的是,如果不小心前一天晚上沒睡好的話,到了隔天那簡直跟宿醉沒什麼兩樣,跟以前年輕的時候真的是差蠻多的。
所以呢,聊到了這個話題喔,就讓我想到,其實有很多大腦科學的研究告訴我們,到底要怎麼樣保養我們的大腦,讓我們呢到了三、四十歲,我們的腦力可以跟18歲一樣好用?
那我在這邊喔,就跟你分享一些方法,或許會對你有一些幫助。
其實腦神經的研究告訴我們,我們人腦組織的厚度,大概在18歲到35歲之間,並沒有明顯的差異。
只是因為年紀的增長,我們的神經元傳遞的速度,會變得比較弱。所以呢,我們的主觀感受才會有記憶力變差,或是思考變遲頓這樣的一個錯覺。
然而我們的大腦呢,主要的功能有兩個區域;第一個是跟我們的注意力,跟長期記憶有關的,就是「海馬迴」。
你可以把它想像成我們電腦裡面的CPU、中央處理器。這個把我們的經驗,和學習的所有事物集中打包之後,然後分派在不同的區域去做儲存,這是海馬迴的功能。
而第二個重要的功能,是我們的「前額葉」。前額葉主要是管我們的邏輯思考、理性分析,還有意志力。
所以呢,如果我們能夠透過一些活動,去刺激這兩個區域的神經元,讓他保持活躍跟銳利度;那麼你就會覺得自己的大腦,不管是在18歲還是在4、50歲,都是一樣很好用的。
那到底要怎麼做到呢?其實呢,有三個方法,你倒是可以練習看看。
第一個方法呢,就是在你學習任何東西的之前,或者是之後,進行一些輕度或中度的身體鍛鍊。
其實呢,有很多研究告訴我們,睡眠可以讓我們的記憶力變得更好。
我們在睡眠的快速眼動期,正是同步讓我們把已經學過,或者是記下來的東西,更強化在我們的深處。
然而呢,除了睡眠之外,其實運動也會有同樣的效果。
你可以試試看哦,在你學習新資訊的之前或之後,立刻進行輕度到中度的鍛鍊,以我來說的話,我喜歡走路。
所以呢,我常常是在進入一個深刻的研究跟學習之前,我就會去走路;可能走個十五分鐘,走個半小時。
又或者是經過了一個很長時間的專心、投入,不管是在創作,還是在學習的過程之後,出去散散步、散散心。
這些肌肉的活動,會促使我們大腦神經的營養分子,叫做「BDNF」,這個部分的增生。
這個部分的增生,其實對我們的意義就是,會讓我們的大腦皮質,能夠更牢固的儲存更多的信息。
所以呢,你可以試試看,在你學習的之前或者是之後,進行輕度到中度的身體活動。
而第二個方法呢,就是減少多媒體之間的切換。
其實我們現在的生活,一旦你空虛、寂寞、覺得冷,你是不是就會滑滑臉書,或者滑滑youtube,或者是任何你習慣使用的網路服務?
可是呢,大腦神經的研究告訴我們哦,當你頻繁的在各個媒體資源,不管是電視、廣播、電腦、手機螢幕;或者是手機裡面的各個APP不斷的切換。這個過程它會損害你的長期記憶,它會讓你的海馬迴沒辦法正常的運作。
可是你聽到這裡,你想說沒辦法啊,我總不能遺世獨立吧,我總是要跟這個世界接軌吧,那該怎麼辦呢?
其實呢,我使用的方法就是哦,我會幫自己安排特定的時間;比如說,我不會無聊就去換手機。
我會給自己一個時間是,我每兩個小時或每一個小時;甚至於有時候如果需要的話,哪怕每半個小時才檢查一次手機;而每一次檢查手機,最多給自己3~5分鐘。
除了在這個規定的時間裡面上網、收郵件,或者是回訊息之外;其他的時間,我幾乎就會讓自己盡可能的,去離開這些多媒體的一個刺激;甚至於,主動的把我的網路關掉。
而第三個具體的方法是什麼呢?第三個方法,叫做專注於享受。
不管你喜歡戶外活動、聽音樂、畫畫、閱讀,不管是什麼?你可以給自己每天5~10分鐘的時間,去做那些純粹會讓你自己樂在其中的事情,這要刻意安排喔!
我自己的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裡,我也常常強調這一點;就是你很多重要的事情,那些對你來說有意義的事情。
你千萬不要存在一種,我知道它很重要,我有空再來做;其實很多人面對閱讀、學外語,就是因為這樣,所以導致他每天都沒做這件事。
所以呢,哪怕你每天只幫自己安排5~10分鐘,夠少、夠短了吧?但是當你刻意安排出來,那個時間就讓自己進入那個狀態,好好的去享受。
因為呢,我們的大腦是這樣哦,當我們放鬆享受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的壓力水平就會降低;而壓力水平降低,那些我們大腦的一個分泌物,叫做「皮質醇」,這叫做「壓力荷爾蒙」,它的分泌就會減少。
你的大腦如果長期浸泡在大量的皮質醇裡面,其實不管你的長期記憶、不管你的海馬迴、不管你的額葉,或者是所有大腦的相關功能,都會受到很大的傷害。
所以呢,當你身心放鬆的時候,皮質醇的分泌就會減少;這個時候也比較容易啓動你的大腦自動清理的功能,讓你的專注力會更好、思緒更清晰。
所以呢,今天談了三個具體的方法,你可以試試看。
第一個,叫做學習前後,進行身體鍛鍊;第二個,減少多媒體之間的切換;第三個,專注於那些會讓你感覺到享受的事物。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你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 並且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推出了一個實體的活動,就是我們的桌遊【人際維基】的工作坊。
【人際維基】從上市到現在,受到很多單位團體的喜歡,特別是在教育現場老師,或者是一些人資同仁、業務團隊。
因為這些人都告訴我們,要教別人怎麼樣做人、做事,其實好難教,可是能夠透過遊戲,讓人自然而然在裡面有所體會,這是【人際維基】最大的價值。
然而也有很多人跟我們反映哦,就是【人際維基】他可能沒辦法湊出4個人,又或者是他只有一套桌遊;但是他有一大群人,要去讓他們參與、要帶一些活動,那這時候該怎麼辦呢?
你們的需求我們都聽到了,所以呢,我們設計了一個四個小時的【人際維基工作坊】。透過這個工作坊呢,你可以運用【人際維基】這一套媒材,去設計出專屬於你團隊的活動。
不管是有趣的、好玩的、互動的各方面,我們很用心的提供一個輕薄短小的學習歷程,你只需要花一個下午的時間,你就可以透過這個媒材,去設計出適合你,還有適合你團隊專屬的活動。
我們【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是在我們2020年,也就是明年初的1月18號;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1月18號的名額已經倒數了。
所以呢,如果這個時候你連上我們的連結,看到還有名額,請你務必把握這難得的機會;我很期待你能夠透過這一套媒材,來讓你不管在團隊的帶領、班級的經營,都有更明顯的前進。
詳細的內容,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很期待你的加入,那麼今天的分享就跟你談到這裡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WpizRgRIqk/hqdefault.jpg)
所以千萬注意不要跟他們倒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熱門講座】達成共識,你可以這樣做!10/12(五)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00
【11/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4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09.29(六)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487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今天是教師節,我分享的這一段內容,比較像是我身為一個老師的自我沈澱跟反思。
因為呢,平常如果你是我長期的聽眾的話,你會發現,我對於分享課程,跟鼓勵你來上課這件事,都還蠻直言不諱的。
因為,我覺得如果對於成人、對於一個真的想要變成熟的人來說,首先我們一定要先學會「自己做選擇」,還有「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而不是呢,我去好像包裝一個,聽起來很美妙的想法,或者是讓你創造一些不切實際的東西,讓你覺得可能進我的教室,我就會救你。我想任何需要被拯救的人,當他有這個想法的那一刻,他其實已經放棄了自己的決定跟力量。
那麼這個時候,就算他在短期之內,真的覺得他被某人、或某個環境拯救,那請問這真的是拯救嗎?還是,他透過另外一個所謂的老師,還是另外一個環境,其實他又被另外一些團體,跟信念所控制住。
那麼他當初為什麼會痛苦?是不是也因為他被之前的環境,或信念困住;然而他從原本困住他的地方,換成是另外一個,可能再繼續困住他的地方,那這個意義又在哪裡?
所以呢,我覺得既然身為老師,我覺得不管你會不會踏進我的教室,或許你現在正在考慮這件事情;那麼如果我能夠透過這個機會,讓你認識我是一個怎樣老師?
因為,畢竟我教的內容,得你進我的教室才會知道;但是至少我是一個怎樣的老師,或者是一個怎樣的人,這一點你確定之後,那麼我們在未來的互動跟相處,你會比較安心一點。
甚至於,換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當我告訴你「我是一個怎樣的老師」,或者是「我是一個怎樣的人」的時候;你覺得這不是你要的、這不適合你,也沒有關係,甚至於,我覺得這樣很好。
因為任何學習,特別是成人的角度,任何的決定,都要是你自己做,而且為你自己負責的。所以,我越透明的讓你知道「我是誰」,那麼你有才越有機會,透過我們的一起學習跟前進,長出你自己的力量。
那麼接下來,我就好好的跟你分享,我怎麼「定位」自己是個老師這件事?在我的「自我定位」裡面,有三個方向。第一個方向是,我會提醒自己,凡事都有前提,凡事也都有邊界,什麼意思呢?
我會不斷的自我審視,當我今天教給學生的東西,或我分享出來的東西,我有沒有先把它的「前提」界定清楚,為什麼要把「前提」界定清楚?
因為,如果我告訴你的一個方法,是叫做「通則」。叫做「相信我就得永生」的話,那麼基本上我不是老師,我是神!假設一個凡胎肉身的人,要創造一些想像,讓別人覺得他很神,那基本上我可以確定的是,這個人一定是「神棍」。
所以呢,只要是屬於人的「知識」跟「智慧」,那麼它凡事都有「前提」,凡事都有「邊界」。今天我教「溝通」、今天我教「高難度對話」,我都會很清楚的告訴你,這樣的方法、這樣的思維,它的「前提」是什麼?也就是它的「適用條件」是什麼?
而這背後是什麼?凡事都是可以被證偽的,也就是,凡事都是可以被懷疑的。所以呢,在我的教學裡,我不會告訴你,我說的就是真理;我都會告訴你,我今天跟你分享的這一件事,我今天帶著你,看見的這一件事,它的「前提」是什麼?
當它不在這個邊界範圍內的時候,那麼我們就要去想,當前提改變、邊界改變,那我們的對應和我們的認知,就要做適當的調整。
所以呢第一個,我是會不斷的提醒我自己「凡事有前提,也有邊界」。我不會告訴你,那種「信我者得永生」,類似像這樣邏輯的話。
而第二個,我的自我認定叫做,我必須要讓自己是有「時間」跟有「空間」的。什麼叫做「有時間、有空間」?其實像我們這種面對成人教育老師,無非就兩個路徑,第一個路徑就是跟我一樣,可能比較以開公開課程為主,直接面對所有有需求的個人、個案和客戶。
那另外一個路線就是呢,他會去接很多的企業課程、企業內訓。那麼這樣的老師,他服務的對象,其實是以企業或企業主,作為服務的單位跟對象。
好!那不管是這兩個路線的哪一種,其實我都會提醒我自己,我絕對不能因為我開的課程,班班滿班,我就不斷的加開。如同如果我去接企業內訓,我都會告訴我自己,我絕對不能因為客戶對我的需求很大;所以,我就無限制的去承諾,我能夠幫助他們的部份。
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別忘了做教學跟身為一個老師,我們都是拿我們的經驗跟能量在跟台下的人,去做互動跟交換。如果身為一個老師,他沒有給自己足夠的時間,跟足夠的空間,那他有辦法經常的去做沉澱跟反思嗎?
如果他沒有沉澱、反思跟再學習,那麼他今天給學生的,是不是就同樣一招,一路打到底?而不是透過每個個案、每個個人、每個個別的狀況的不同的發現,能夠給予學生,一些不同的體會、反思跟前進。
所以,為什麼我身為這個角色,我的自我認定,會有第二個叫做「有時間跟有空間」。關鍵就在於,我一定要能夠讓自己有思考,跟沉澱的時間跟空間;我千萬不能因為賺錢,或者是客戶的需求,來壓榨我可以給自己的時間跟空間。
當我活的不平衡,請問我在有意無意、我的表意識跟潛意識,所傳遞出來的訊息跟能量,是不是就是一種不平衡,跟扭曲的能量?在這樣的狀況底下,儘管我嘴巴上講的再圓滿、再冠冕堂皇;事實上,我給人的影響,包含我給自己的影響,都會是很負面的。
好!那第三個自我認定是什麼呢?我會不斷的提醒我自己,「要有人性,跟要有脆弱」。什麼叫做有人性、有脆弱?其實這背後,就是我不斷的提醒自己,要活得「真實」。
很多人以為,教溝通,好像是必需跟人講話都輕聲細語;也就說,我們不會吵架的、我們不會跟人起衝突的。其實不是的,我常說吵架、起衝突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多數人其實是不會吵架、不會起衝突的。
有時候,我們透過吵架跟衝突,才有機會真正的認識一個人、一個情境,和一個局勢,不是嗎?但當我們在面對吵架跟衝突的時候,要麼就是你腦充血的,一路跟別人對幹到底,要麼你就是心中小劇場一大堆,然後一路逃避到底。
在這樣的狀況底下,是不是你都已經脫離了真實?我要帶大家去認識真實的人生跟人際,到底是怎麼活、怎麼演進的時候,那麼我自己一定要先活的很有人性,而且是要有脆弱的。
如果把我的注意力,都放在我要活出「完美」的形象,那這個時候,我是不是有意無意的,也在傳遞一個你必須「完美」的訊號?可是你想想,很多時候,你我生命裡的痛苦,是不是這種「必須完美」的信念?
「不完美」又怎樣?不完美,就等於「不好」嗎?其實有時候,正是因為我們的不足跟不完美,我們才能夠去圓滿那些,真的屬於我們生命當中,被應許的部份,不是嗎?
其實,很多進過我教室的同學們都知道,我一直很強調的,就是「活出真實」。是好事,就是好事;是壞事,就是壞事。我們都不用逃避它,我們都不用扭曲它。
我們也不用一昧的正向思考,把那個壞事,說的一副好像很完美的樣子;我們更不要活在負面思考,把很多事情,都去找那個極端、例外的狀況,然後來自己嚇自己。我們活得很「務實」,是怎樣,先還原它的本貌;我們再看、我們再思考、我們再決定,下一步怎麼做是對自己比較好的。
所以,當我容許自己,活出「人性」、活出我真實的「脆弱」的時候。這時候,我待很多進我教室的朋友,自然我才能夠去長出寬容;因為,這才是真實的生命。
如果因為學習,我們每個人,都要要求自己活的完美,那麼我們為了這份完美,要付出的代價,究竟對你我的生命來說,是加分還是扣分呢?
所以呢,這三個自我定位:有前提,有邊界;有時間,有空間;有人性,有脆弱。
這是我在教師節的今天,跟你做的分享,也算是一個自我揭露。如果你覺得這樣的想法、這樣的感受,或這樣的老師,是能夠幫助你的話,那麼我們歡迎你進我的教室,我們一起前進,我們一起活出,我們生命當中的圓滿跟美好。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11月6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課程。
這一門課,會用很務實、很具體的方式,讓你學會怎麼樣化解差異與衝突,達成必要的共識。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這一門課的名額,已經在倒數了。
而且,這是我們今年的最後一期「高難度對話」課程,錯過的話,就要等到明年三、四月之後了。所以,我很希望能夠在11月6號的教室裡,跟你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jxU1ChqP1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