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壽星:楊青矗
他在半屏山腳下,跟我們說起低等人董粗樹。董粗樹經年和垃圾混在一起,膚色混沌黑銹,像是永遠洗不乾淨,有一身和蟾蜍一樣的疙瘩皮,人見人嫌。清潔工不是編制內的正式員工,而是臨時工,因此粗樹沒有資格搭交通車。
粗樹在高級主管的社區裡收垃圾,上等人悠閒度日,低等人卻要拖著疲憊的身軀,收工後再走兩小時的路回家,家裡還有一個九十二歲的瞎眼老父等他回去吃飯,白飯加鹽就是一餐。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另一種日常:生活美學讀本」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凌性傑 內容簡介: 最親密的治癒系散文讀本,幻演多變驚喜日常! 永遠的男孩詩人凌性傑X個性風文青女俠范宜如 翻玩生活, 32篇重磅選文,情挑五感絕美盛宴! ★從現代文學作品尋覓生活品味之作,讓中學以上的文學愛好者透過讀本體察...
房慧真 在 青鳥 Bleu&Boo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線上主題書展|《火神的眼淚》→ 職人的秘辛(下集) ▣
從《火神的眼淚》劇本書出發,帶你用閱讀走進職人的內心世界,一起經歷由淚與累交織而成的工作日常🔥💦
📗《做工的人》
作者:林立青 / 出版社:寶瓶文化
📗《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一個年輕社工的掙扎與淚水》
作者:李佳庭 / 出版社: #寶瓶文化
📗《靜寂工人:碼頭的日與夜》
作者:魏明毅 /出版社: 游擊文化
📗《屋簷下的交會:當社區關懷訪視員走進精神失序者的家》
作者:任依島 / 出版社:#游擊文化
📗《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房慧真的人物採訪與記者私語》
作者:房慧真 / 出版社: 時報出版
📍工商時間
買書即贈【 限量劇照海報 】 #贈完為止 🌝
與青鳥書店購買《火神的眼淚:職人影視原創劇本 ∕ 影像寫真書》,將附贈#限量劇照海報 (一本書附贈一張海報),讓你把影集的觸動永遠珍藏、時時回味。
✨如何購書
請私訊青鳥書店各大粉專,或透過青鳥 Line@ 訂購,我們將提供您匯款及取貨資訊,獲取海報資格將依據「完成付款順序」做評斷唷!
🐤鳥編有話說:聽說各地鳥編已經在內部排隊私心想帶走海報,各方小青鳥快快來帶走~~~
══════════════════════
☞ 快手成為 青鳥閱讀Club! 一員 ☜
我是勤勞匯款派:https://lihi1.cc/3RO7d
我是多元支付派:https://lihi1.cc/4KJ0m
☞ 加入青鳥 Line 會員,新訊不漏接 ☜
快手加入:https://lihi1.cc/s9JqE
══════════════════════
房慧真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壹周刊剛剛面世的時候,打開每期雜誌,第一件事,我就是會翻頁過去,讀那一期的人訪。
有很多記者,以及被訪者,好像總覺得,做人訪,可以很隨意,即興就可以,正所謂「煮到埋嚟就食」。
但我覺得,要令被訪者處於最輕鬆的狀態,以及讀者最想看到的一面呈現出來,雙方都要下點功夫。
壹周刊的人訪好看之處,就是你總會可以透過被訪者的人生,從中找到點兒共鳴,甚至是啟發。
最近我剛好上網上完Malcolm Gladwell的MasterClass課堂,當中有好個章節,也是分享了他做人訪的心得。
課堂之間,Malcolm Gladwell有句話令我印象深刻,就是說:「我希望被我訪問之後,被訪的朋友一定不會感到後悔,或甚至被出賣。」
無可否認,後來因為競爭劇烈,又或者是其他原因,壹周刊好、蘋果日報也好,相信都刊登過不少令被訪者後悔的訪問,這當然又是另一個話題,在這裡,我不打算詳談。
話說當壹周刊的網上版出現後,我間中都會瀏覽台灣版的人訪,雖然當初沒刻意留意到她的名字,但房慧真小姐所做的人訪,我一定看過很多篇。
最近,又由於台灣的《報導者》,我又再次讀到房慧真小姐的評論文章,以及她最擅長的人訪文章。
房慧真小姐筆下的人訪,有畫面、有聲音、有燈光、有空氣、有溫度,間中甚至有背景音樂,閱讀的時候,我覺得,即使我作為第三者,我卻就像是乖乖地坐在她和被訪者身旁背後的小助手,認真地用腦袋做筆記。
感謝朋友F借我這本書,這個早上,我靜靜地呷一口咖啡,讀著人家的訪談對話,這一刻,我又變回了那個乖乖地坐在房慧真小姐身旁背後的小助手,細心地消化著她和被訪者的雋語連篇的訪談,又好好地上了人生一課。
房慧真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另一種日常:生活美學讀本」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凌性傑
內容簡介:
最親密的治癒系散文讀本,幻演多變驚喜日常!
永遠的男孩詩人凌性傑X個性風文青女俠范宜如 翻玩生活,
32篇重磅選文,情挑五感絕美盛宴!
★從現代文學作品尋覓生活品味之作,讓中學以上的文學愛好者透過讀本體察生活,同時深化語文理解能力,各則選篇後附有專文賞析。
★提供另一扇日常視窗:描繪音樂(馬世芳〈巨龍之眼,美麗之島〉、房慧真〈鍾永豐:龐克樂手杜甫穿越過來了〉)、跨文化思索(黃麗群〈如果有一天你去金澤〉、王盛弘〈奈良有鹿〉、盛浩偉〈廁所的故事〉)、在電影中造夢(毛尖〈姊姊〉、孫梓評〈牯嶺街‧少年‧我〉)、生活暗面的反思自省(李欣倫〈致那些被棄的〉、胡晴舫〈無所謂快樂〉),含納傳統散文、短篇雜文、人物採訪等各式書寫。
作者簡介:凌性傑
高雄人。天蠍座。師大國文系、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班畢業,東華大學中文所博士班肄業。曾獲臺灣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教育部文藝獎。現任教於建國中學,著有《自己的看法》、《彷彿若有光》、《陪你讀的書》、《男孩路》、《島語》、《海誓》等書;編著有《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與楊佳嫻合編)、《人情的流轉:國民小說讀本》(與石曉楓合編)、《青春散文選》(與吳岱穎合編)。
相關著作:《人情的流轉:國民小說讀本》《島語》《島語(限量親簽珍藏版)》《彷彿若有光:遇見古典詩與詩生活》《海誓》《男孩路》《自己的看法--讀古文談寫作》《陪你讀的書──從經典到生活的42則私房書單》《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
作者簡介:范宜如
臺灣宜蘭人,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曾任臺北市立敦化國中教師、韓國啟明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現為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專任教授。研究領域為明代文學、空間與文學、報導文學。著有《行旅‧地誌‧社會記憶:王士性紀遊書寫探論》;合著有《風雅淵源:文人生活的美學》、《文學@臺灣》、《傾聽語文:大學國文新教室》等書。
房慧真 在 房慧真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Join. or. Log In · Join. or. Log In. No photo description available. 房慧真, profile picture. 房慧真(Hui Chen Fang). ... <看更多>
房慧真 在 [心得] 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 看板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作者介紹
《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由房慧真所著。房慧真曾任職於《壹週刊》撰寫人物專訪,現任
職於非營利網路媒體《報導者》。在記者之前,房慧真是台大中文博士班的學生,雖然沒
有完成學業,但這並不妨礙她在文學界中擁有一片天地,其著有散文集《單向街》、《小
塵埃》與《河流》。
書籍簡介
《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收錄了房慧真人物採訪文章共三十三篇,記者私語十三篇,訪後
拾遺七篇,現場紀實兩篇,以及採訪心法一篇。從收錄的章節編排來看,不少人會將本書
視作一本人物採訪集,但其實這本書不止於此。房慧真說:「我感性、濫情,有時還有小
小的偏執,在這裡我不寫中立客觀歌功頌德的人物報導,我只寫從我眼睛看出去的世界」
。比起嚴肅的專訪,房慧真的專欄帶給人更多的是一種主觀的、觀察性質的、散文的、日
記式的文章。
本書共分為四個章節,分別是《游於藝》、《志於道》、《依於仁》和《據於德》,這四
章的取名來自論語的述而篇。原文的排序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不知道
作者在安排內容順序時別有的巧思是什麼,總不可能是不小心排序錯誤。本篇心得,我會
針對四個章節採訪的人物做羅列,並且各舉其中的一篇作分享。
我不知道這篇心得寫起來會是什麼樣子,是洋溢著文學氣息?還是充滿批判與反思?本書
《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取名自知名作家西西的短篇小說《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描寫
了俗世社會對愛的病態概念;而《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則從房慧真特有的視角去寫許多
的人物與社會事件,這兩者都是帶有獨特結構和自我特色的著作,那接下來,讓我邀請你
一起閱讀,「像我這樣的一個讀者」寫下的心得內容吧,願此篇內容也能像前面兩者一樣
獨樹一格。
內容簡介
#游於藝:君子游於藝,游乃遨遊,藝為六藝。
( 西西、葉德嫻、洪金寶、王小棣、王羽、蔣友梅、趙德胤、文夏、詹朴、李屏賓、侯
孝賢)
「君子游於藝」,第一次看到這句話不免產生很大的想像空間。游乃遨遊,這沒什麼問題
,那藝呢?現代人看到藝字多半聯想到藝術,是浪漫、是創造、是詩和遠方。這想法倒也
沒錯,只是不大完整。儒家所謂的藝為「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禮為禮節、
樂為音樂、射指射箭、御指駕馬、書是文學、數是算數。不過房慧真的「藝」倒也不全指
這六項,從上述的採訪名單可以看出這章節包含了作家、演員、導演與藝術家,那麼用藝
術來作為這個「藝」的詮釋也不算差的太遠。
我們談談洪金寶。
我對洪金寶唯一的印象,是在《葉問》這部電影裡面,洪金寶飾演的洪師父。洪師父在擂
台上的那場戲:「污辱我可以,但污辱中國武術就不行。」至今仍是我對葉問這部電影印
象最深刻的片段。在這篇採訪文章中,房慧真讓讀者看到了洪金寶從少年時期被送進「中
國戲劇學校」一直到創立洪家班,再到武打片沒落後,港片被周星馳的無厘頭一桶天下的
過程。而這些內容,花了不到兩頁的篇幅。
你說:「這麼少的篇幅怎麼可能鉅細靡遺的描述清楚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呢?」沒錯,所以
房慧真也沒有打算鉅細靡遺的寫出每一個細節,她將一切的資料,舉凡對談內容、事件發
生的背景與現場觀察到的一言一行都整理成圍繞著一個主題的文字。那個主題,在洪金寶
身上就是「大哥」。在華語影壇中,能讓成龍喊上一聲大哥的,唯有洪金寶,他是大哥中
的大哥。
在本篇訪問的後記中,房慧真寫道:「正在當大哥的人,你一定要謙遜,要不然會被說是
高傲;曾經是大哥的人,你更要謙遜,要不然別人會質疑你憑什麼還這麼跩,這就是大哥
的宿命。」當我看到這句總結,我突然看到洪金寶肩膀上扛著的那個沉沉的擔子,他為人
慷慨、行正坐直,原來都是因為自己為能扛起這個擔子所做的努力。你可以說這是一種宿
命,但我認為,這不正是換了一個名為「大哥」的限制、君子追求的六藝之禮嗎。
#志於道:君子志於道,志乃志向,道為大道。
(朱天衣、丘成桐、朱家明、劉培基、周俊勳、北島、廖亦武、徐冰、李滄東、陳為廷)
君子「志於道」其實有兩個出處,第一自然是我們前面提到的論語述而篇,第二的出處則
是儒學大家孟子《盡心上》的東山章。「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
不成章不達。」這句話指的是水流這種東西,在注滿了低窪之處之前不會前行;君子的志
向在於道,但這「道」若不具有一定的規模,那麼這種志向是不會達成的。
所謂具有規模的「道」,即為大道。什麼是大道?我認為怎麼翻譯大道都可以,無論是人
道或是天道,大道指的是「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可以直接理解為馬斯洛
五大需求的最高層級「自我實現」也就是那些讓人在價值觀上超脫小我的事物。所以在這
一章的採訪內容你會看到有追求學術理想的、追逐個人技藝的或是挺身而出追趕社會理想
的,以各式各樣的姿勢綻放著光芒的人們。
我們談談丘成桐。
如果要以知名度來挑選介紹對象,在我的生活圈中,這一章節的人物當以陳為廷最有名。
再不然也是紅面棋王周俊勳,雖然現在大家提到圍棋第一個想到的總是黑嘉嘉。不過我挑
的對象是丘成桐,不為什麼,只是覺得台灣社會對這些在學術領域奮鬥、努力將世界的知
識邊界向外拓展的人不太友善,因此心生可惜之感,但除了可惜之外,我又有點其他話想
說。
丘成桐作為第一個獲得菲爾茲獎的華人數學家,在數學界的地位自然是不在話下,但他究
竟做了什麼呢?他解決的是一個名為卡拉比的幾何學家提出的猜想,這猜想以及猜想的證
明過程實在複雜,牽扯到大量的幾何學及其延伸,例如微分幾何、拓墣學等等。我想如果
不是數學專業的讀者一般都是看不懂這個證明的(本人文科生也看不太懂)。如果真的要
簡單的說,我理解的卡拉比猜想就是想證明一個高維度的復流形的一般規律。
光是「流形」這個概念就夠讓門外漢頭疼了,另外還牽扯到「維度」。不過好在我們不需
要真的在這裡探討細節,跳到結論吧:丘成桐證明的的結論恰好可以應用到物理學上的弦
論。弦論用一句話解釋就是宇宙的本質是奇怪的線,也就是所謂的「弦」,在十維空間裡
震動。講到這裡你應該也發現了,丘成桐證明的「卡拉比 - 丘流形」能在解釋維度的模
型計算上大顯神威。
好,科普的內容就到這裡結束。我想說的是,就算我們努力用白話文說明這些前沿科技給
大眾聽,又有多少人聽的懂呢?人們不在乎這些,人們只在乎自己能使用到的、能看到的
東西。現代社會每個人都會使用導航,但有多少人稍微理解過 100 年前發表的相對論呢
?在 SAAS 服務盛行的現代,在計算機已經半腳踏入量子領域,要開啟全新世代的這個世
紀,有多少人知道基本的量子學說?或是基礎的計算機理論?或是圖靈或馮諾伊曼的任何
成就呢?
我不是要說現代人不好學,而是看完丘成桐的訪談後我突然感到很茫然。我覺得近 100
年來的知識已經進入相對高等的領域,這個時代已經不是隨便在實驗室做實驗發生個插曲
就能發現伏打電池或抗生素的時代。在這個時代,如果你的大道在於知識領域,你幾乎必
須從小孜孜不倦,在偉人的肩膀上埋頭啃著更多偉人留下來的成果,當你終於也結出自己
的果實時,你會發現你早已爬到遠離一般人的高度,一般人看不見你,也看不見你的成就
。
「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如果這個道過於龐大,以至於難以達成;如果這個道過
於隱晦,以至於難以成章難以通達,那追逐大道的過程中該有多麼艱辛阿。當然,在學界
中這些人還是閃耀之星,還是萬眾矚目的焦點。但在學界之外呢?如果坐在路邊的咖啡廳
,人來人往的閒言閒語中不再是討論被風向吹的東倒西歪的政治議題,而是物理學又有什
麼新進展、數學又有什麼大難題、經濟學又出現了什麼新分支等等,這個亂紛紛的世界會
不會好一些。如果每個人都有大道,如果每個人也都願意關心一下其他人的大道,如果所
有人的大道都是可以被理解的,那麼這世界會不會就是儒學崇尚的充滿君子的世界。我不
知道。
#依於仁:君子依於仁,依乃依倚,仁為仁心。
(一訪達賴喇嘛、二訪達賴喇嘛)
「君子依於仁」這個「依」字用的著實不錯,可以理解成依賴、依從或是依附,不過我最
鍾意的翻譯是源於。君子的行為都需源於仁心,這是我對孔子這句話的理解,那什麼是仁
心呢?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孟子倡導的是人心本善,他老人家認為惻隱之心是
萌發仁心的關鍵,而惻隱之心也是人心本來就具有的天賦,於是仁即為人、仁心亦為人心
。所以我們可以對「君子的行為都需源於仁心」這句話作延伸:君子都行為都需源於人心
。這也是人本主義最重要的精神:「人要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
我們談談達賴喇嘛。
我跟達賴喇嘛不熟,不是不認識的那種不熟,是明明這個人享有大名但我對此基本一無所
知的那種不熟。達賴喇嘛似乎是一個被中國迫害的政權領導人,除此之外的一切都在我的
知識盲區。那看完房慧真的訪談後我對達賴喇嘛有更深的認識嗎?有的,不過我得到最多
的不是達賴喇嘛如何如何,而是得到一個記者在面對一項素材時,抱有的那種決心;一個
記者在面對一項重複的素材時,帶有著那種多維的書寫角度。
房慧真在後記中提到:「先不論採訪的人,是名滿天下,還是無名小卒。重訪一個人,對
於寫人物採訪的記者,是極大的考驗。」為什麼是大考驗呢?房慧真繼續寫道:「寫一個
人,就要抱著一次寫透的決心,換言之,就是『一刀斃命』,寫盡他的一生,而分他又出
了新書上了新片。」重複寫人已經很難了,更何況這一次,房慧真寫的是神一般的宗教領
袖。
因此,房慧真對自己的第二次訪談提出了一個要求:「要把一個神,徹徹底底還原成一個
人。」於是在第二次訪談中,除了看到第一次訪談時就看過的達賴喇嘛的好奇心,你還會
看到這位如火如光般明亮的人物轉過身來,坑坑疤疤的另一面。無論是生前大起大落的第
十世班禪喇嘛,或是達賴喇嘛從小就被類似軟禁般供奉起來的經歷。
很可惜的是,這一段我沒法寫出達賴喇嘛與「依於仁」之間的關係,雖然我強烈感受到他
們兩者是緊緊相連的,但我總是找不到合適的字句來描述。意會與言傳,原來還隔著這麼
一大段距離。
#據於德:君子據於德,據乃杖持,德為道德。
(詹順貴、徐世榮、曾道雄、笑蜀、黃明鎮、奧比薩克斯、楊婕妤、梁國雄)
「君子據於德」,據指的是一個人拿著一個拐杖,這可不是指他跛腳,而是指當老人走路
歪歪斜斜的時候,就會使用拐杖以走的正直。在古文中,杖持比較鮮明的形象應該是在禮
記的王制中提到的:「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鄉、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一種常見
的解釋是,持杖是一種表示身份與年紀的方式,以示國家尊重長者的程度。若人處壯年就
不需要持杖,在國內見到高官就應該向前行禮,而持杖者則可豁免。這麼說來,據這個字
帶表尊重與正直。因此「君子據於德」可以理解成:君子應以正直的道德為本。
我們談談詹順貴。
詹順貴是一位行俠仗義的律師,是弱勢群體權利救濟道路上的稱職嚮導。有看過「無照律
師」嗎?詹順貴給我的形象就像是中途離開事務所的 MIke,專為那些需要法律救援的人
們進行法庭上的攻防戰。律師這個職業在我個人的印象中一直飽受爭議,有人說他們只會
為有錢人辯護,有人會指責那些為死刑犯開脫的律師,在這麼一個飽受爭議的職業中,當
真有正義、當真有道德存在嗎?
詹順貴給我們做了一個良好的示範,但我並不是想說為弱勢發生才是執行正義、才是道德
的方式。所謂道德,其實只是單純的「因為他需要幫助,所以我就過來了」這種想法,有
人有困難就去救助,有人需要救濟就發揮自己的專業,只是剛好社會上需要救濟需要幫助
的人多為弱勢而已。
心得
我在前言提到,論語述而篇的順序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先了解大
道為何,也就是確認人生的終極目標後,君子就該踏上追逐目標的旅程,在這趟旅程中顛
頗是難免的,因此需要帶領君子走向正軌的道德,以及遇到需要做判斷時的仁心。而六藝
則是追逐結果的展現,是一場為期一生的成果發表會。
那本書以「游於藝,志於道,依於仁,據於德」的順序為分類的用意是什麼呢?既不是時
間先後,也不是依照社會地位,我在想,會不會是一個視角拉遠拉近的過程呢?房慧真先
從游於藝開始,這章節介紹的多為藝人、藝術家、導演,這些人的作品貼近我們的生活,
但優秀的作品內涵總是劍指著遠方;於是第二章房慧真領著讀著真的去了一趟遠方,看看
那些追逐遠方的人抱持的信念為何;當我們正在讚嘆那些人的超我的大道時,房慧真猝不
及防的將我們推向大道的終點,神一般的達賴喇嘛那邊。
我們在達賴喇嘛那裡試圖感受宇宙的邊界、大道的終點,卻發現這個神一般的男人的心,
根本無關遠方。他在乎的是近處,他好奇身邊的新奇事物,他關心每一個來找他對話的人
,他不談大道,他以行為改變了藏族一直以來政教合一的傳統;他不把自身置於遠方,他
跟政府談判,帶領藏族新生。這個男人,這個代表遠方大道的男人,卻對我們揭示了遠方
不遠,吾身附近皆有遠方。
我們錯愕,困惑。我們從自己出發,把視角放到自己之外的大道上,追隨大道的痕跡去翻
山越嶺,得到的回應是其實起點亦是終點。我們失落,那追逐還有什麼意義?我們陷入了
一陣低潮。但就在此時,房慧真似乎早已經運籌帷幄過了,她在恰到好處的時機帶來了援
軍,帶來了我們的救贖,帶來了那些據於德的人們。他們會給我們幫助,一如他們以往救
助所有需要幫助的人們。
後記
《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一書共 391 頁,還附贈了一個小本本,算是房慧真的小日記。
記者給大家的感受通常不好,網路上常有這種調侃「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尤其房
慧真先前服務的單位又是惡名昭彰的八卦雜誌《壹週刊》。不過,房慧真負責的欄位是人
物專訪,是充滿腥羶色的亂場上難得的一塊淨土,也許念完本書能讓你對記者的一些既定
印象改觀。房慧真對於壹週刊的狀況也給出了合理的解釋:因為一個報社不可能以人物專
訪維生。沒有人會看的,與其說這個專欄是亂場上的淨土,不如說是為了這塊淨土才產生
了一大片亂場。沒有八卦帶來的利潤,哪來的經費去做深度訪談呢。
房慧真現在服務於《報導者》。《報導者》是非營利性質的媒體,這陣子還算出名,他們
在進軍 podcast 第一集做的毒品產業鍊報導掀起了不小的話題。如果你看完本書也喜歡
房慧真的文字,也喜歡像她那樣的記者的話,我推薦你去逛逛他們的網站。最後,我會把
這本書推薦給每一個人,念這本書不需要有什麼心理預備,也不需要任何的學術背景,只
要你有一段時間,就讓房慧真的文字那你進入三十三個人不同的生命歷程當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92.21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10285539.A.B09.html
※ 編輯: biemelo157 (49.216.92.210 臺灣), 01/10/2021 21:36:03
※ 編輯: biemelo157 (49.216.92.210 臺灣), 01/10/2021 21:38:32
※ 編輯: biemelo157 (49.216.92.210 臺灣), 01/10/2021 23:41:39
※ 編輯: biemelo157 (49.216.92.210 臺灣), 01/11/2021 00:41:22
※ 編輯: biemelo157 (49.216.92.210 臺灣), 01/11/2021 14:22:04
※ 編輯: biemelo157 (49.216.92.210 臺灣), 01/11/2021 14:34:0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