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太看投資理財的資訊,就安份的做個“發聲老師”。前幾天學生跟我聊些資本巿場的狀況,問問我的看法,我也還能照著邏輯與經驗分享分享觀點。
大概大夥最關心的是會不會崩盤,來個大修正的問題。我對這件事的答案是:“會,風險很高!”
以長期的經驗來看,最終決定股價區間的因素在“企業盈餘”,我以前做了個研究,長期廿、卅年美股資料,“企業盈餘”對股價的影響會到0.8~0.9的相關係數,這值最大為1,代表完全相關,只是比例尺不同。所以,0.8~0.9就可以想見具高度的相關性了。
所以說,公司賺錢仍能是股價的關鍵驅動因素,但這個賺錢,要看對未來的盈餘能力,所以看本益比(PE Ratio),但過去12個月的Trail PE沒什麼意義,要看未來12個月盈餘預估的Forward PE,但問題來,盈餘會估不準呀!
所以,這就成了股巿最令人著迷,也著魔的原因了。
更何況,即使盈餘估準了,相同產業的不同公司所處的產業地位,也會默默的反應在評價面上,龍頭公司會享有比較高PE本益比。
除開盈餘是最大的關鍵因素,那其它因素呢?
其中一項也就是為什麼各國央行在做QE,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原因,資產之間會有些比價性,它不會是個債券比股巿貴,利潤低,然後,大家去買股票,達到經濟學上的完全均衡,兩者的收益率相同。因為本質上,債券的獲利確定性遠遠高於股票,因為不確定性使然,常態上人性會給不確定性的東西較低的評價,即便在機率換算後的期望值相同,也會給個較低的評價,較差的價格。
因為大多數人不喜歡驚嚇!
QE的操作,就是央行購入政府公債,壓低公債的殖利率,壓低的過程,先令本來的持有者賣出賺一波資本利得,再壓低後,又使公債的未來報酬率下降,而失去投資的誘因,轉而去投資其它的資產類別,來達到拉高其它資產類別價格上漲的效果。
那央行為什麼這麼做了?
因為當資產價值上升,會出現財富效應,而會促進消費行為,充份的消費活動,又促進實體投資來因應消費的生產、服務需求!
這一點,民族性差異,效果不一定。美國人以前很受用這一招,房價一漲,還真會貸二胎,來修茸房屋、更新裝潢。
所以,央行做這事,不是想促進金錢遊戲,而是真有促進實質經濟活動的動機與誘因存在。
只是這件事如果這麼好,那早應該QE forever了,為什麼只在嚴峻的經濟狀況下,才動用這個“非常態的貨幣政策”呢?
因為實體經濟也是會泡沫的。
像台灣有段時間很愛“葡式蛋塔”,就一堆人去開店,設備商是賺了一波,但最後這些設備幾乎都成了癈五金去了,過度投資,沒有對應的未來常態消費,這些投資就註定要做癈的。
所以說,只有在正常的經濟動能出了問題,像2008年的後雷曼時代,以及2020的COVID-19疫情,造成經濟活動的不正常衰退,才會用上這一帖QE。
那當經濟回歸常態時,就要收回QE了,這收回就會使債券殖利率上升,其它原本受益的資產就會價值下跌。加上,債券的總規額比起股巿大了許多,回流債券巿場,而抽離股巿的金額,要令股巿重挫個30~40%,也只是小事一件,尤其股巿量縮價跌,往往價格跌的大,成交量縮的小,沒人接手賣不掉。
整套邏輯就大概這樣了。
有些人認為2008年後雷曼的QE所造成的泡沫並未完全修正,這個疊加了2020年以來的新冠QE,一開始反向回收資金,會來一波巨大的修正。
結論我不敢說,但推論中疊加了後來的QE,我認同。08年後雷曼的QE回收,並沒有真的巨大的修正,覺得這泡沫沒足夠的釋壓,但這也是整體的公債殖利率環境又下了一個區間所致,所以股巿相對價值上升。
總之,一個鐵律是“扭曲來的成就,出來混,是一定要還的!”
股價什麼時候跌?
我每次回答這種何時漲、何時跌的問題,都想用同一首歌調侃一下,這歌詞是:
“不是在此時,不知在何時,我想大約會是在冬季!”
上次用時在2015年,用在油價何時會漲這個議題上,結果2016年第1季在OPEC與俄羅斯聯手減產下反彈了。
好多人把我當先知呀!然後,半年後我就離開金融業了。(接這句,覺得怪怪的!)
但這只是個“我不知道”的梗,別認真呀!
#有看完的我佩服
#經濟推論繞來繞去很吃邏輯能力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萬的網紅台灣1001個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位於台東的關山,有群居民正在瘋狂的存放「黑金」!什麼是黑金?就是將白蘿蔔曬成乾,放進甕裡儲存,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後,白蘿蔔會變成黑色,位階也從食材躍升為中藥材,而它的身價從原本一斤120元,十年後會漲到一斤1200元,關山鎮民開心的說,房價怕會崩盤,老蘿蔔乾卻是愈放愈值錢,因此關山鎮民正掀起一波老蘿...
房價 會崩盤 在 謝金河-數字台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天無絕人之路:澳洲逆勢突圍
過去兩年,中澳交惡,在五眼聯盟中,澳洲跟中國對著幹,從拒絕華為5G設備,到南海衝突,澳洲政府批評中國干涉內政,到不久前,澳洲驅逐中國留學生⋯⋯雙方關係跌至谷底。
為了報復澳洲不聽話,中國對澳洲展開最強力的制裁,最讓大家印象深刻的是,九成賣到中國的澳洲紅酒,中國對澳洲紅酒加徵212%關稅,澳洲出口中國的紅酒在今年首季鋭減96%,澳洲酒商幾乎一招斃命。而中國進口的澳洲牛肉,龍蝦,海關故意刁難,任憑腐敗,也讓澳洲吃足苦頭。
而澳洲是資源生產大國,澳洲生產的煤礦,鐵礦砂,棉花,不管是硬商品,或是軟商品,最大巿場都在中國。中澳關係交惡,幾乎所有經濟專家都認為澳洲經濟完了,澳洲經濟衰退可能暗無天日。2019年澳洲經濟成長率只有0.5%,出口出現衰退,還有這些年被中國買家炒高的房地產,眼看可能會崩盤⋯⋯澳洲還為了紅酒出口受阻,向WTO控訴。
不過,澳洲近一年來經濟表現出乎預料的好,去年第三季經濟成長率3.4%,第四季3.2%,這是60年來澳洲首度出現連兩季逾3%的成長,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期可達4.75%,明年也有3.3%,這是難以想像的好成績。澳洲出口受到中國大力抵制,但今年煤及鐵礦砂價格不跌反升,而且,澳洲棉花出口越南,印度競爭力強勁,澳洲面對中國的封鎖,努力開拓新巿場,最近報載,中國透過香港大量進口澳洲龍蝦⋯⋯
澳洲與中國交惡,按照過去經驗,澳洲經濟可能一槍斃命,沒想到,澳洲絕地反撲,反而在出口,經濟成長率的表現都創佳績,澳洲房地產顯著上升,雪梨房價上半年上漲10.7%,今年澳幣兌美元一度到0.8,澳洲股市頻創歷史新高紀錄。
過去十幾,廿年來,中國是大市場,大多數國家都不敢得罪中國,澳洲也一度吃足苦頭,如今經濟反交出漂亮成績單。澳洲的調整,尋找新巿場及出路,值得台灣借鏡!
房價 會崩盤 在 謝金河 投資理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天無絕人之路:澳洲逆勢突圍
過去兩年,中澳交惡,在五眼聯盟中,澳洲跟中國對著幹,從拒絕華為5G設備,到南海衝突,澳洲政府批評中國干涉內政,到不久前,澳洲驅逐中國留學生⋯⋯雙方關係跌至谷底。
為了報復澳洲不聽話,中國對澳洲展開最強力的制裁,最讓大家印象深刻的是,九成賣到中國的澳洲紅酒,中國對澳洲紅酒加徵212%關稅,澳洲出口中國的紅酒在今年首季鋭減96%,澳洲酒商幾乎一招斃命。而中國進口的澳洲牛肉、龍蝦,海關故意刁難,任憑腐敗,也讓澳洲吃足苦頭。
而澳洲是資源生產大國,澳洲生產的煤礦、鐵礦砂、棉花,不管是硬商品,或是軟商品,最大巿場都在中國。中澳關係交惡,幾乎所有經濟專家都認為澳洲經濟完了,澳洲經濟衰退可能暗無天日。2019年澳洲經濟成長率只有0.5%,出口出現衰退,還有這些年被中國買家炒高的房地產,眼看可能會崩盤⋯⋯澳洲還為了紅酒出口受阻,向WTO控訴。
不過,澳洲近一年來經濟表現出乎預料的好,去年第三季經濟成長率3.4%,第四季3.2%,這是60年來澳洲首度出現連兩季逾3%的成長,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期可達4.75%,明年也有3.3%,這是難以想像的好成績。澳洲出口受到中國大力抵制,但今年煤及鐵礦砂價格不跌反升,而且,澳洲棉花出口越南,印度競爭力強勁,澳洲面對中國的封鎖,努力開拓新巿場,最近報載,中國透過香港大量進口澳洲龍蝦⋯⋯
澳洲與中國交惡,按照過去經驗,澳洲經濟可能一槍斃命,沒想到,澳洲絕地反撲,反而在出口,經濟成長率的表現都創佳績,澳洲房地產顯著上升,雪梨房價上半年上漲10.7%,今年澳幣兌美元一度到0.8,澳洲股市頻創歷史新高紀錄。
過去十幾,廿年來,中國是大市場,大多數國家都不敢得罪中國,澳洲也一度吃足苦頭,如今經濟反交出漂亮成績單。澳洲的調整,尋找新巿場及出路,值得台灣借鏡!
房價 會崩盤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位於台東的關山,有群居民正在瘋狂的存放「黑金」!什麼是黑金?就是將白蘿蔔曬成乾,放進甕裡儲存,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後,白蘿蔔會變成黑色,位階也從食材躍升為中藥材,而它的身價從原本一斤120元,十年後會漲到一斤1200元,關山鎮民開心的說,房價怕會崩盤,老蘿蔔乾卻是愈放愈值錢,因此關山鎮民正掀起一波老蘿蔔掏金潮!
本週日(3/22)晚間九點,鎖定東森新聞CH51【台灣1001個故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dHe24qnu8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