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房價收入比!》
有不少粉絲問起美國生活費是不是很高很高,
不可否認的是住房費用是生活費重要的一部分。
先來看看基本訊息,
美國全國平均房價為24.05萬美元(等值台幣686萬)
美國家庭平均年收入為6.57萬美元,
兩者相除得出3.66(年)的家庭平均年收入可以買到你的住家。
房價跟當地居民收入有明顕的相關性,
平均房價最高的五個州的平均家庭收入高於全國平均1萬多美元,
平均房價最低的五個州的平均家庭收入低於全國平均1萬美元以上。
房價較低的州,居民的房屋擁有率較高。
房價較低的十個州,其房屋擁有率高於全國的64%。
平均房價最高的五個州:
1. 夏威夷 平均房價 (以下同)66.92萬美元,平均家庭(以下同),8.31萬美元
2. 加州 56.85萬美元;8.44萬美元
3. 馬薩諸塞州 41.86萬美元;8.58萬美元
4. 科羅拉多州 39.46萬美元; 7.71萬美元
5. 華盛頓州 38.76萬美元;美元7.86萬美元
平均房價最低的五個州:
1. 西維吉尼亞州 12.46萬美元;4.88萬美元
2. 密西西比州 12.82萬美元;4.57萬美元
3. 阿肯色州 13.62萬美元;4.89萬美元
4. 奧克拉荷馬州 14.7萬美元;5.44萬美元
5. 肯塔基州 15.17萬美元;5.22萬美元。
你可有點概念吧!
#www.ampac-Visa.com,
#移民美國,#綠卡,#EB3職業移民,
#EB3技術移民,#EB3c非技術性移民,#EB5投資移民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0萬的網紅我要做富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以現時情况,受中美貿易戰、社會事件等因素影響,香港樓價及成交持續波動,面對經濟面臨衰退、失業率上升的問題,港樓的未來會如何?可以用房價收入比及租金回報率來預示嗎?今日我們就為2020年香港房地產把把脈。 #敏華 #創科 #天燃氣 #中國平安 #新世界 #長江基建 #PFE #XJO #黃金 #樓市...
「房價收入比」的推薦目錄:
- 關於房價收入比 在 移民美國拿綠卡、工作美國不煩惱。給孩子未來、圓夢國際。留學美國免高學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房價收入比 在 我要做股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房價收入比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房價收入比 在 我要做富翁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房價收入比 在 我要做富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房價收入比 在 我要做富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房價收入比 在 Re: [新聞] 台房價收入比惡化資深經濟學家:央行打- 看板Stock 的評價
- 關於房價收入比 在 房價收入比 的評價
- 關於房價收入比 在 [新聞] 台房價收入比惡化資深經濟學家:央行打 - PTT 熱門文章 ... 的評價
- 關於房價收入比 在 南京人“不吃不喝”18年才能供得起一套房,最新百城房价收入比 ... 的評價
- 關於房價收入比 在 台北市歷年房價所得比(第3頁)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房價收入比 在 50個典型城市房價收入比出爐:這4個城市明顯領先 - PTT新聞 的評價
- 關於房價收入比 在 [閒聊] 各國房價所得比- 看板home-sale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房價收入比 在 來看看美國丶台灣的房價收入比在全球的排... - 移民美國拿綠卡 的評價
房價收入比 在 我要做股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住在「最負擔不起的城市」樓價繼續升,還能上車?🤔【我要做屋主 | #房地產】 #買樓 #爆煲 #樓市 #香港
👉https://youtu.be/O9qIOqolNjI
香港出名樓價貴,不吃不喝45年才買得起樓,放眼世界,全球還有哪些機遇?樓價破升有得睇?原來看樓市泡沫不能只看房價收入比,還有兩個因素,施傅今集分享!
了解其他房地產資訊:
money-tab.info/housing-info
════════════════════
🔥「全民做Trade」真人Show🔥
● 第一集 ●
投資界激情碰撞!8強誕生 爭奪10萬港元!
即睇:cutt.ly/emNArio
● 第二集 ●
小組廝殺式對決 8變4?〈皇叔vs艾文〉最後竟然.....
等下先:7月24日 8時半
秘!Trader的隱藏真相
cutt.ly/TmNDnPO
Greg Ramsey
cutt.ly/cmDesBY
════════════════════
【施傅研究部專用課程】環球分享會(online)
開啟線上重溫:money-tab.info/2021-greg-globalonline
════════════════════
施傅【10年財務自由】
🔥8月份: 如何從基本面尋找爆升股🔥
免費簡介工作坊:gregorysy.com/
════════════════════
有效 極速 儲存千萬❓
【零至千萬加速器】1小時簡介+工作坊
免費試看:edu.money-tab.com/pages/accelerator?fh
════════════════════
本月免費活動【★Top 3】現正接受報名:
1. Eric Sir期指策略分享講座(Online): money-tab.info/futeric?fh
2. Dennis我要做程式交易分享講座(Online): money-tab.info/mutden?fh
3. Kyle英國房地產分享會(Online): money-tab.info/engkyle?fh
所有課程/活動一覽: money-tab.info/activity?fh
❖ 特別事項 ❖
➔ 施傅新書「量化交易」手冊
網上即買: money-tab.info/2020-book-purchase
APP下載: onelink.to/mtapp
升級版: money-tab.com/membership
✓✓ 追蹤我:
❖ Youtube【我要做富翁】
bit.ly/35LOy2J
❖ Youtube【富翁電視MTTV】
bit.ly/35dJW4Y
❖ Youtube【我要做世界】
cutt.ly/Hx49a9a
➔ IG【money_tab】
instagram.com/money_tab/
➔ Facebook【我要做股神】
facebook.com/20334981968#樓市泡沫
施傅用了廿年以上!一站式環球投資平台,33個國家/地區、135個市場的股票、期權、期貨、外匯、債券和基金都可交易!進入連結了解更多詳情:https://www.interactivebrokers.com.hk/mkt/?src=moneytabf&url=%2Fcn%2Findex.php%3Ff%3D2359
#香港樓市 #施傅 #上車 #置業 #買樓 #樓市泡沫
房價收入比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周期之殤與政策之困 - 劉海影
中國經濟問題的核心並不在於PPI是否過高或CPI是否失控,而是PPI上行無法傳遞給CPI,需求無法在全產業鏈共振,經濟運行失去周期性節律。
近期中國經濟走勢意外地掀起爭論,這與數據本身呈現出的矛盾特點相關。一方面,中國一季度GDP同比大漲18.2%,創出有數據記錄以來最高值,另一方面,按照與2019年同期相比的兩年平滑數據來計算,中國經濟增速回落到5% 的低位;PMI、社會融資增量增速等指標,都分享了共同的矛盾特性:它們既指出中國經濟的擴張,也指出這種擴張的邊際衰弱。
對此也有兩派互斥的政策主張,一派認為目前的經濟增速低於潛在增速,因此應該採取更加寬鬆與積極的宏觀經濟政策,另一派則擔憂目前經濟結構中呈現出的不可持續性,呼籲更加謹慎的政策選項。對於通貨膨脹、債務等問題是否值得擔心,也成為兩派之間分歧的自然延伸。
兩派意見孰是孰非,取決於我們如何分析判斷中國經濟的結構性問題。
寬鬆政策派看到了CPI的低迷,以此作為重要依據判斷需求不足,主張此時政府不妨加大政策力量以增加需求,而PPI的上行不值得擔心。然而,問題的核心並不在於PPI是否過高或者CPI是否失控,而是PPI的上行無法傳遞給CPI,需求無法在全產業鏈共振,經濟運行失去周期性節律。
為什麼這麼說?
在2015年之前,中國經濟保持著正常的經濟周期節律,以庫存周期為核心組織起需求的層層傳遞。這樣的經濟周期有高峰低谷,大致來說維持了價格信號對機會發現與資源配置的主導作用,中國經濟在容納更大要素投入的同時維護著較為健康的要素生產率與投資回報率。彼時,企業與家庭資產負債表尚未過度延展,經濟體中積累與堆積的過剩產能與殭屍企業比例尚不高。這種情況下,當PPI上行,釋放需求增加信號,企業與家庭較為健康的資產負債表容許前者加庫存,後者加槓桿,而對未來經濟增長的信心也鼓勵它們這樣做。
對企業而言,PPI上升時,提升原材料庫存有利於節約未來成本,提升產成品庫存有利於增厚未來收益。如此PPI的上行跟隨著庫存的上行,而庫存增加本身反過來促進需求進一步上升。在由此推升的景氣浪潮中,出口部門與民營企業在市場化經濟中挖掘投資機會,地方政府與國企在基建與重資產行業尋找擴張機會,結果是信貸、投資、利潤的同步上行,驅動就業與居民收入增長(這兩者主要歸因於民企),並最終推升終端需求,再進而推動CPI上行。如此構成的完整循環,從現象上看是PPI上升傳遞給CPI上升,本質則是需求以民企投資為中間環節的層層傳遞。
PPI見頂回落之後,相反過程展開,減庫存與價格下行自我強化,利率與價格增速前後下行,最終完成一輪典型的庫存周期。
在2015年之前,這樣的庫存周期大約3.5年循環一次,在數據上體現為PPI與工業增加值增速的指標的前後錯落的有序漲落,相應地,經濟政策只要適時跟隨周期進行調整,就不會犯大錯。
然而,2015年之後,中國的庫存周期破碎,PPI失去了驅動實體經濟、收入、CPI與消費共同波動的能力。從數據上看,PPI仍舊在高低起伏,工業增加值增速則失去了這樣的曲線形態。
在此之前,2009年出台的4兆政策開啟了債務驅動發展的新模式。2008年底,中國非政府債務約為GDP的112%,彼時美國為168%左右;到2015年,這一指標飆升到197%,而同期美國(經過痛苦的去槓桿之後)下滑到147%。2016年PPI脫離42個月的負增長泥潭,開始大幅上行,但與此前不同,此時,企業資產負債表已經過度延展,以至於面對價格上行,企業無力大幅增加庫存(增加庫存需要佔用營運資本),PPI與滯後3個月的產成品庫存增加的相關係數從0.8左右降低到0.2左右,表明PPI驅動加庫存運動能力的衰退;原材料PMI指數與滯後3個月的央行調查企業盈利指數的相關係數從0.8左右降低到0.2左右,表明加庫存驅動利潤增長能力的衰退。其結果是,在2015年之後的PPI上行周期,難以重現全產業鏈加庫存的盛況,企業界也難以呈現資本開支擴張浪潮。
這一情況自然也存在分化,在2015年之後的PPI上行周期中,國企加大其負債與庫存,而民企則失去之前的加槓桿與擴開支衝動;甚至,面對上游成本增加的擠壓,民企(也包含絕大多數中小型企業)的資本開支意願不是增加而是降低。鑒於民企(也包含絕大多數中小型企業)的資本就業密度遠高於國企以及政府,這一經濟組織群體的沉默,直接影響到就業、工薪與居民收入增速。這種情況下,PPI上行不再有能力驅動實體經濟、收入、消費與CPI有序上行,庫存周期破裂而不再周期起伏。
在此過程中,企業債務高企、產能過剩嚴重、房地產庫存等負面現象逐一浮現。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相關部門推出了諸如供應側改革、貨幣化棚改、環保新政、行政化房地產市場調控等一系列重大政策,不幸的是,這些政策沒能改善上述結構性問題。舉例而言,旨在去產能的供應側改革推進了資源品行業的國進民退,部分產能被選擇而退出,一方面,這有效減輕了鋼鐵、煤炭等重點行業國企虧損、債務負擔與過剩產能問題,另一方面,高漲的原材料價格令中下遊行業與中小型企業付出額外代價,也進一步惡化了中國投資回報率降低的趨勢與速率。旨在去庫存的貨幣化棚改令居民加槓桿步伐驟然加速,房價連年遞增,各地賣地與房地產開發風起雲湧,一方面,房地產庫存去而復建,另一方面,高增的居民債務槓桿率與失衡的房價收入比進一步壓制了居民消費能力與意願,加劇了中下遊行業的競爭烈度與中小型企業的生存難度。
上游壟斷性國企的資本開支,只能驅動較低的就業與居民收入增長,而其贏得的利潤中,混雜了不低比例的經濟租成分,並不僅僅是佔用信貸資源這一個負面後果;地方政府的基建性資本開支,整體而言在投產之後無法產生覆蓋利息開支的現金流,其規模越大,地方政府追逐非稅收入的動力越強。不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都構成壓低中國經濟投資回報率與下游中小型民企負擔的重要因素。
在正常情況下,中下遊行業中的中小型民企如果能夠獲得合理的投資回報率,其遠高於整體經濟平均值的資本就業密度的特性,保障了資本開支與居民就業增長的聯動性。健康的投資回報率不僅支持民企的後續投資能力,更重要的是支持同步的就業、居民收入擴張與終端需求上升,進而支持後續投資回報率,構成自我維持的正向循環。這與上游重資產國企投資的經濟效果有重大不同。後者的資本回報率以相當大的落差低於前者,而且如果剔除其中的經濟租的話,實際上的投資回報率可能接近零值;而其提升下游成本、弱化就業擴張的效應,對整體經濟的投資回報率造成壓力。從數據上看,中國整體經濟投資回報率從2007年16%的高點下滑到近年來4%左右的水平,並仍舊在持續走低中,成為十年來中國經濟增速從10%左右水平腰斬的主要動力。
近年來的國進民退將更多的資源投放給國企、上遊行業與重資產行業,民企固定投資增速從2014年年底24%水平快速、穩定地下行到2019年年底的-2.6%。其結果是,整體上仍舊龐大的固定資產投資(其中不少比例是國企、上遊行業、重資產行業、房地產投資),沒能轉化為勞動者收入的高增長。2012年之後勞動力相比較於資本的稀缺度上升,在別國經驗中本應啟動勞動報酬佔比快速、大幅上升的階段,而在中國並非如此,中國經濟的收入分配格局仍舊畸形。從數據上看,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的比例從63%的低位進一步降低到59%左右(按照國民帳戶統計資金流量表中居民可支配總收入計算),遠低於美國的75%;在本就很低的收入佔比中,財產性收入佔比處於一個不合理高位,部分解釋了居民儲蓄與投資的畸高比例,以至於中國最終消費支出佔GDP的比例從本世紀初的46%的低位進一步降低到39%左右,遠低於中等收入國家組別的55%,高收入國家組別的58%與美國的59%。
這就毫不奇怪,即使在疫情後經濟復甦期間,中國居民消費表現一直低於市場預期,社會零售銷售總額增速從十年前18%左右的高位,下滑到4%左右水平(數據按照2年年化速度計算)。這樣的終端需求表現,也解釋了PPI高漲的壓力何以無法傳遞給CPI——回應本文前面論述,這才是值得擔心的。
在這一背景之下,宏觀經濟政策的選擇陷入兩難。如果採取偏緊的宏觀政策組合,則目前已經露出苗頭的經濟降溫將難以逆轉。如果採取寬鬆宏觀政策,加大財政刺激與寬鬆貨幣政策,受益者將會是國企、基建、上遊行業與重資產行業,進一步推高PPI,而陷於紅海競爭的下遊行業、出口產業鏈與中小型民企無力將經營壓力傳遞給終端,利潤預期與資本開支偏好進一步受壓,壓低勞動者收入及與其緊密關聯的終端需求。如果公司掙扎求存,其員工待遇自然每況愈下,996、「躺平」成為無奈的選擇。
如何才能突破這樣的困境?從前文分析來看,唯有改善下遊行業、中小型民企的投資回報預期,才能改善中國的收入分配狀況與終端需求;反過來,唯有促進了終端需求,才能改進下遊行業、中小型民企的投資回報預期。這兩者幾乎兩面一體,是目前中國經濟迫切需要的。如果不怕過分簡化,我們或許可以說,唯有救民生,才能救經濟;唯有救民企,才能救民生。
原文:金融時報
#經濟
房價收入比 在 我要做富翁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以現時情况,受中美貿易戰、社會事件等因素影響,香港樓價及成交持續波動,面對經濟面臨衰退、失業率上升的問題,港樓的未來會如何?可以用房價收入比及租金回報率來預示嗎?今日我們就為2020年香港房地產把把脈。
#敏華 #創科 #天燃氣 #中國平安 #新世界 #長江基建 #PFE #XJO #黃金 #樓市見頂 #走資潮
======================
立即加入《TG Weekly Channel》▶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fCvgjN8Fy4vNoaQuAN2UG2FMH_-o3G6PU7dnjCIIMROylGKQ/viewform
1) 本月活動,現正接受報名:
新我要做富翁 試堂分享會 (香港站)▶ https://money-tab.info/mts-trial?yt=1
Jasper 期滙商品分享講座+試堂▶ https://money-tab.info/comjasp?yt=1
贏在美股試堂分享會(Online)▶ https://money-tab.info/ussjac?yt=1
Eric Sir期指策略分享講座+試堂▶ https://money-tab.info/futeric?yt=1
King Sir 樓市講座▶ https://money-tab.info/proking?yt=1
齒輪理論 入門班/初班▶ https://edu.money-tab.com/m0m1-reg-c?m0m1=yt
2) 我要做股神APP下載:
iOS▶ https://bit.ly/moneytabapp_i
Android▶ https://bit.ly/moneytabapp_a
升級版▶ https://money-tab.com/membership
3) 緊貼我們社交平台,不錯過任何免費分析/教學:
訂閱YouTube頻道: https://youtube.com/c/我要做富翁?sub_confirmation=1
讚好Facebook專頁:https://facebook.com/203349819681082
房價收入比 在 我要做富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集會分析環球房地產市況,以宏觀數據篩選最穩健、最平便、性價比最高的城市。以地區增長速度來比較,亞洲地區奪冠,過去五年GDP增長有6.32%。當中不同十大國家,如印度、中國、越南、馬來西亞、泰國等,均有貢獻。同時衡量當地居民收入與樓價佔比,便得出了最高值博率的城市:吉隆坡、新德里、河內!
馬來西亞房地產投資講座▶ https://edu.money-tab.com/activity-reg-c
線上特別環球茶敍▶ https://edu.money-tab.com/ttonline
招銀開戶優惠▶ https://isec.cmbi.com/appkh?channel=001001&invite=98005
======================
1) 本月活動,現正接受報名:
新我要做富翁 試堂分享會 (香港站)▶ https://edu.money-tab.com/sharing-trial
新我要做富翁 試堂分享會 (澳門站)▶ https://edu.money-tab.com/sharing-trial-os
Jasper 期滙商品分享講座+試堂 (香港站)▶ https://edu.money-tab.com/activity-reg-c
工作坊系列 - 中美債務危機▶ https://www.edu.money-tab.com/other-reg-c
齒輪理論 入門班/初班▶ https://edu.money-tab.com/course
齒輪理論系列 (吉隆坡站) ▶ https://edu.money-tab.com/package-os-p
參加施傅同學會▶ https://goo.gl/forms/S4O6yoQLHGEbUya23
所有課程/活動一覽:
https://edu.money-tab.com/all-event
2) 我要做股神APP下載:http://onelink.to/mtapp / 升級版▶ https://money-tab.com/membership
3) 緊貼我們社交平台,不錯過任何免費分析/教學:
訂閱YouTube頻道: https://youtube.com/channel/UCdWNwPuaS1o2dIzugNMXWtw?sub_confirmation=1
讚好Facebook專頁:https://facebook.com/203349819681082
房價收入比 在 我要做富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房地產爆破的三個信號2017更新版, 我們會用中國,台灣和馬來西亞為例子用這三個信號去分析他們房地產2017年的走勢。
以下是三個用以分析房地產市場的指標:
房價收入比
房價所得比等於房價/年收入(Price to Income Ratio),是最眾所周知指標之一。簡單來講,就是需要不吃不喝多久才可以買一個同樣大小的單位。
收入槓桿比率
收入槓桿比率是指房債支出/可支配收入( housing debt to income ratio),用意在於觀察買方出現資不抵債的可能性。由於房債支出與利率有着較高的相關性,利率波動必然帶來個人流動性的不確定。
買租價差
買租價差是用作比較置業成本與相應租賃成本差距的比率,它反映市場的買賣決定有否偏離投資房產追求租金回報的目標。比率算式是置業成本除以租賃成本,當比率上升時反映市場比較追求房產價格的增長和忽視租金回報,意味著房產價格大於真實價值,加速泡沫形成。
**國語片段已經標籤"國語",亦放於另一playlist分隔,希望,國語為母語的粉絲仍然有公平數量分析;廣東話是母語朋友建議不要內進啊,可到廣東話的片段看,內有千多套以上免費影片~謝!**
=============================
對「我要做股神」有興趣朋友可以:
1) 透過「茶敘」及「分享會」等活動交流及探討市況
我的公開講座:http://www.sylinghim.com/all-event
2) 在這裡可以認識更多「我要做股神」的應用:
我的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1397969920475134/
我的YouTube頻道:https://youtube.com/channel/UC666Z4JMa7hrwpINpRKkj6w?sub_confirmation=1
我的APP+Premium:下載「我要做股神」或
https://web.sylinghim.com
房價收入比 在 房價收入比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2021 全球房價所得比,台灣房價合理嗎? 數據台灣DATAiwan. 數據台灣DATAiwan ... 房地產比較:最穩最平的三個城市!#穩增長#房價收入比#唔食唔住【施・追擊| by 施傅】. ... <看更多>
房價收入比 在 [新聞] 台房價收入比惡化資深經濟學家:央行打 - PTT 熱門文章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原文標題:台房價收入比惡化資深經濟學家:央行打炒房還有空間原文連結:https://udn.com/news/story/7239/5794594發布時間:2021-10-05 15:26 經濟 ... ... <看更多>
房價收入比 在 Re: [新聞] 台房價收入比惡化資深經濟學家:央行打- 看板Stoc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引述《Arim (億載金城武)》之銘言:
: 不可能靠課稅的
: 課稅爽到的永遠都是政府
: 然後多出來的成本一樣是買房的人來吸收
: 台灣就這麼小,人口密度高,土地又是唯一不能進口的東西,你要打房根本就是不可能
: 台灣的問題絕對不是房價太高,而是薪水太低,跟不上通膨的速度,在美國做軟體工程師
: ,一年算16萬鎂好了,你抽個兩萬到三萬鎂出來就能買台車,但在台灣一般人要工作一年
: 不吃不喝才能買的起一台車
: 還有城郷差距太巨大,一堆人擠去某幾個城區,特別是北漂的,這都只是讓炒房的人有很
: 多操作空間罷了,你如果能住家裡通勤上班的話誰要買他們的房
: -----
: Sent from JPTT on my Xiaomi M2004J19C.
這問題一直沒解決也蠻神奇的
有趣的是有房的人跟沒房的人是兩種心態 而且是換了位置換了腦袋
沒房的時候會覺得房子是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不應該有投資的成份在裡面 等到買了房之後每天都希望自己的房子漲價 最好漲幾倍一輩子不愁吃穿
所以買房的時候就開始考慮各種條件因素 生活便利 都市發展 增值性 造成郊區沒人住 都市的房價持續飆漲
雖然高鐵選址的時候已經把都市發展考慮進去 但直到現在高鐵週邊還是開發度很低 要把人轉移 比想像的困難 一日生活圈的通勤時間還是台灣人很難適應的障礙
要降低房價還是要靠轉移都市重心的方式才比較有可能 其他手段都只是把稀缺的貨物弄得更珍稀而已
要把生活通勤時間加進去日常卻又不影響習慣 只能靠縮減上班時間達成了 只要政府把工時縮到每天6小時 自然就生出通勤時間 慢慢的郊區就會出現一批願意用通勤時間換取生活品質的人了
最小影響的政策 讓市場自己去平衡 創造需求 才能解決需求
大概4這樣
-----
Sent from JPTT on my Panasonic_ELUGA_C.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1.141.12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33484930.A.8D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