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可以說,梁朝偉的人生故事與其電影相去不遠。當他七歲的時候,他從事夜店經理的父親第三、四度拋下了妻子,那正值香港的六零年代末,彼時,一個家的分崩離析並不常見,孤兒遭遇造就了梁朝偉的孤寂沉默與低調內斂。他表示:
⠀⠀⠀⠀⠀
「自父親不告而別後,我不知該如何面對人群。當你還是一個孩子時,週遭人談論的都是他們的爸爸、他們的家庭、他們多麼快樂、他們的爸爸多麼優秀,我想,打從那時開始,我停止了與人交流,且變得極度壓抑。」
⠀⠀⠀⠀⠀
如此自卑心態,終於消失在他陪伴母親潛入電影的世界時,年紀輕輕的梁朝偉就這麼愛上了 Robert De Niro、Al Pacino,以及 Gene Hackman,他日漸著迷於媽媽尤其喜愛的演員 —— Alain Delon,一個大受全球女性歡迎的性感白人偶像,來自六零年代的巴黎,一雙宛若寶石閃閃發光的湛藍明眸,習慣抽著雪茄,渾身上下散發一種帶有情慾氛圍的撩人感,好似這群廣大支持者就是他的生命泉源。
⠀⠀⠀⠀⠀
但其實,梁朝偉未曾夢想成為一名演員,二十歲時,他是再普通不過的銷售員,卻於因緣際會下,1982 年時周星馳建議他去參加香港頗負盛名的 TVB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之戲劇課程的甄選。始料未及的是,梁朝偉順利通過審核,接下來的一年,每週有六天緊鑼密鼓進行嚴格的戲劇訓練,包括功夫武打,而且這還是他在接到第一份電視節目演出邀約之前的事。而這樣的工作,提供他一個出口,得以展現長期自我隱藏的部份真實面向,更因此學會如何將內在憤怒與恐懼注入自己詮釋的角色之中。
⠀⠀⠀⠀⠀
「我找到一個表達自我的方式,在他人面前哭泣、大笑、釋放自身情緒,而不會感到絲毫難為情。」
⠀⠀⠀⠀⠀
還是青少年的時候,他早就習慣在鏡子前面自言自語,而鮮少對真實的人們說話,日後他便將這個方式轉化為自己的工藝。在王家衛 1994 年的電影《重慶森林》,梁朝偉飾演一位失戀的警察,對著一塊肥皂講述一段獨白長達三分鐘,還有大型布娃娃、遺留樓上的一件衣服,他對它們講話的模樣,就像面對一位需要打氣的朋友,對他們的整潔與體重開開玩笑,以及自身感受的真情流露。然而,如此詮釋方式,在《尚氣與十環傳奇》的導演 Destin Daniel Cretton 心中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
一直到王家衛 2000 年的作品《花樣年華》,才真正將梁朝偉介紹給全世界的廣大觀眾,在坎城贏下最佳男主角的殊榮,這部電影在氛圍上堪稱大師之作,也因梁朝偉的精湛演技 —— 他獨自坐在攝影機前方,於孤寂、慾望、柔情、無聲憤怒之間流轉的情緒表達能力,而且只仰賴一雙眼睛,一個鏡頭,那魅力早已勝過千言萬語。
⠀⠀⠀⠀⠀
梁朝偉罕見地在李安 2007 年的二戰電影《色,戒》中轉而扮演反派,他完整看完整部作品後,深深為銀幕裡的自己感到訝異,他不知道易先生這個角色到底從何而來,對他來說,這樣的表演象徵的是一種理想狀態,找到過去相當陌生的一部分自我,就像是探索一個未知的世界。
⠀⠀⠀⠀⠀
2008 年結婚至今,59 歲的梁朝偉與 55 歲的劉嘉玲仍膝下無子,他也很少在電影中扮演父親的角色,他說,確實有人來詢問過他是否願意演出一位失敗的爸爸,但他拒絕了,因為他不想喚醒任何關於其父是如何對待自己的陳年往事。
⠀⠀⠀⠀⠀
他也有關於獨處的快樂回憶,那是在東京或北海道,他帶著一本書入住當地飯店,騎腳踏車騎了好幾個小時,參觀了藝廊與博物館,在居酒屋一個人用餐,獨酌清酒搭配料理過的肝、腸和牛舌,而那是他印象中父親最喜歡的食物。另一方面,他像是特技演員般喜愛從事一些極限運動,包括滑雪、衝浪等等,並將這些運動對他的意義形容為追尋自我內在的孤寂本性。
⠀⠀⠀⠀⠀
「也許是因為童年成長背景使然,導致隔絕了自我與人群,從那時開始,我學會在獨處時找到自己真正樂在其中的事,因為,你不能總是依賴著與他人相處才找得到快樂,對吧?」
⠀⠀⠀⠀⠀
Since then, I’ve learned to find something that I really enjoy doing whilst I’m alone. Because you cannot always rely on being with people to feel happy, right?
⠀⠀⠀⠀⠀
⠀⠀⠀⠀⠀
⠀⠀⠀⠀⠀
#GQ此篇訪談真的很精采 http://gq.mn/9tA4uLC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MPWeekly明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蘇麗珊(Cecilia)甫出道已被封「 #文青女神」,入行六年,她接觸過電影、拍劇和配音工作,早前新冠肺炎疫情緊張,原本在美國修讀戲劇課程的她,被逼停學回港;而最令她感到遺憾的,是疫情前她未有爭取時間跟分隔兩地的家人見面。在新戲《 #冥通銀行特約:翻生爭霸戰》中,她飾演通靈少女,其中一場哭戲,壓力...
戲劇課程 香港 在 一舊飯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飯團第一屆實習生分享 🌟#子熙
「我聽日可以嚟幫手啊!」
「好呀,咁你嚟啦!」
寥寥數句後,就這樣,我以飯團實習生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替銀髮族戲劇課程的參加者們整理課堂的內容及老師在堂上提及過的要點,並抱著「盡情享受課堂吧,有我替你們記住噢」的心情把那一個半小時的時光整理成文字。
我本以為只要把課堂內容整理成筆記便可,並準備把學生時代的 <執notes大法> 這門功夫搬出來耍兩手。但和以前只寫給自己看的筆記不同,這短短兩版寫給別人的筆記叫我十分苦惱。排版夠簡潔了嗎?步驟看得懂嗎?用詞恰當準確嗎?字體的大小呢?這樣的筆記,真的可以嗎 —— 若不是跟了飯團的戲劇課程,我怕我遲遲不會開竅明白其實文字也要對方讀得舒服才算合格啊。「寫給別人」這回事,是以前的我所忽略了的,而我很慶幸現在的我已經知道要怎樣書寫才會讓筆記簡潔有力。
「你啲筆記好好啊,我都有叫我個女幫我print出嚟呀!」
「多謝你呀,幫到手就好啦!」
幫到手就好啦,這是我的人生格言,而我一直很感恩自己能夠用以前無意識地累積起來的經驗幫到手。我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能夠輕鬆簡化成「幫助」與「被幫助」的箭頭,就像幫助飯團及參加者們的同時,他們亦幫助了我發現自己的不足。我是如此的幸運噢。像是出門時便剛好天晴,剛好吃到新鮮出爐的麵包,夏天時剛好有涼風吹來那樣的幸運吧!在我迷惘的時候剛好發現了實習生計劃,一切都這麼剛好,能來到這裡真的是太好了。
—-
🌟女生獨腳戲 《我們很快樂》 八度公演🌟
「假如快樂是一隻蝴蝶,它還好嗎?」
編、導、演:林珍真
24-09-2021 (FRI) 8:00pm (🈵️)
25-09-2021 (SAT) 3:00 pm (🈵️)
25-09-2021 (SAT) 8:00pm (🈵️)
26-09-2021 (SUN) 3:00 pm (🈵️)
26-09-2021 (SUN) 8:00pm (最後數張👀)
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
詳情: https://www.riceballer.com/happiness
2021, 再一次,選擇快樂
戲劇課程 香港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資深藝人張錚加拿大離世 】
MeWe版本:http://bit.ly/2KVRkMK
溫哥華影視人協會前會長兼資深藝人張錚(原名張喬夫),加拿大時間周一(25/1)於烈治文醫院(Richmond Hospital)逝世,終年90歲。加拿大中文電台主持何活權,於其facebook專頁上載張錚舊照並公布其逝世消息,「張錚叔為人正直,熱心公益,積極參與影視人協會慈善活動,盡心盡力,對人友善謙卑,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長輩,我們永遠懷念你。」
曾經與張錚在亞視共事的歐錦棠,亦透過facebook專頁與Instagram懷念前輩。「張錚是我在演藝行業的啟蒙導師。小時候家裏都愛收看麗的電視的劇集,由他第一次參演電視劇《新變色龍》裡的外省佬『脫彪』,到後來許多時裝和古裝武俠劇集,都見他的身影,盡管他永遠一口半鹹淡廣東話,觀眾就只會聚焦在他活靈活現的演技上而毫不介懷。所以,剛進入『亞洲電視訓練學院』,知道由他執教戲劇課程時,實在喜出望外。『演什麼、像什麼』、『台上演戲、台下做人』、『情理之內、意料之外』⋯⋯還有很多很多,老師總是語重心長、不厭其煩的重複,目的就希望我們都能時刻銘記、能尊重表演藝術,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演員。」
張錚1931年於北京出生,曾在上海交通大學主修機械工程系,惟因父病故輟學。1948年輾轉來港,1951年加入「長城影業公司」,先後參演逾70部電影,包括國語片《絕代佳人》(1953)、《雷雨》(1961)、《鴛鴦帕》(1966/https://bit.ly/3clu1r3) 與《屈原》(1977)等。1967年,「文化大革命」爆發,長城鳳凰減產,張錚6年內祇演了《彝族之鷹》(1973)與《紅纓刀》(1975)兩片,及至1976年長城鳳凰恢復製作,他才有機會在《一磅肉》演出,之後亦曾演出《巴士奇遇結良緣》(1978)等粵語片。在這段期間,張錚逐漸涉獵幕後,曾執導電影與拍攝紀錄片,如《迷人漩渦》(1969)、《映山紅》(1970)和《新疆奇趣錄》(1981)等等。
隨着國語片和粵語片在香港式微,電視界成為新興行業,張錚於1979年與平凡、唐若菁等國語片演員加盟麗的電視,《新變色龍》(1979)是他在公仔箱初試啼聲之作,劇中與黃韻詩(飾演脫妞)合演父女,他扮演「外省佬」脫彪,南下來港揸的士搵食,加上帶有口音的廣東話,入型入格,反映當時香港的社會實況。此後工作接踵而來,先後演出 《怒劍鳴》 (1979)和《IQ成熟時》(1981),隨後麗的變身亞視,張錚繼續演出,包括《再向虎山行》(1983/https://bit.ly/36geW68 ) ,1995年拍罷《九王奪位》和演出許鞍華執導的《女人四十》後,便移民加拿大。
(27012021)
#游大東 #游大東影視筆記 #張錚 #麗的電視 #亞洲電視 #港劇 #電影 #電視史話 #RIP
戲劇課程 香港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蘇麗珊(Cecilia)甫出道已被封「 #文青女神」,入行六年,她接觸過電影、拍劇和配音工作,早前新冠肺炎疫情緊張,原本在美國修讀戲劇課程的她,被逼停學回港;而最令她感到遺憾的,是疫情前她未有爭取時間跟分隔兩地的家人見面。在新戲《 #冥通銀行特約:翻生爭霸戰》中,她飾演通靈少女,其中一場哭戲,壓力大得像拍了一輩子的時間。全文:https://bit.ly/34nzxDW
-----------------------------------------------------------------------------------------
明周娛樂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https://www.instagram.com/entertainment.mpw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https://www.instagram.com/in__ner
戲劇課程 香港 在 Kearen Pa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KPP義工團" (KPP Volunteer Unity) 由香港跨媒體創作演員彭秀慧於2013年創立,成員全為彭氏所舉辦的成人戲劇課程 “KPP Acting n Living” 之學生。
“KPP”本解作彭秀慧所屬劇團名稱 “Kearen Pang Production”,學員因著課程增進自我認識及與人的溝通能力,從戲劇所找到的快樂逐步凝聚一股獨特的正能量,遂決定以 “Kindness” “Patience” 和 “Pleasure”之宗旨開辦義工團,藉此把善良和愛帶給社會不同階層。
團員來自不同界別,最初籌辦不同的社區探訪活動,後慢慢發展出以戲劇為主要義工服務媒介,在團長彭秀慧身兼藝術監督的指導下,帶領團員籌備戲劇小演出及工作坊,寄望以輕鬆形式把正確價值觀輸送到受惠對象。
未來我們希望集中服務低收入人士及社會上的弱小社群,尤其是較少機會接觸戲劇的青少年朋友,透過戲劇所強調的雙向式溝通為他們帶來歡樂以外的某種自省能力。
戲劇課程 香港 在 HKonlineTV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有無諗過籃球員嘅種族同文化差異都會影響球員嘅控球姿態呢? 一齊聽聽Dr Damn嘅解說啦!
陳炳銓 Dr Damn 個人簡介
在加拿大Grant MacEwan College主修舞台製作。2004年回港後於劇場組合擔任製作人員並修讀戲劇課程。其後曾跟隨Theatresport創辦人Keith Johnstone學習即興劇場, Steven Jarand學習西方面具表演及Philippe Gaulier學習小丑, 諧虐劇和希臘悲劇。本身在香港亦不斷有個人創作,如「冰櫃裏的人佛洛依德」,「神蹟」, 「Chocolate House」,「玩死卓別靈」及「玩死卓別靈2」等等。
2010年因為NowTV廣告而正式加入NowTV成為主持。節目包括「撳錢」 ,「挑戰毅行者」,「撚價」,「球分」,「女皇駕到」,「山步行」等等。現為巧克力劇場藝術總監及NowTV與大國文化之藝人。
HKonlineTV 衝破傳統框框, 開創一個意想不到的網上電視台。
Website : www.HKonlineTV.com
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user/HKonlineTV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hkonlinetv
陳炳銓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Dannynowtv
Produced By SunnyId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