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混的總是要還的..網誌開張兩週來,終於開始寫當初說好要寫的"我們的故事"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人會看啊😂 於是就這麼拖著, 反而一直在寫文化差異的東西) 如果大家還有興趣的話, 再繼續連載囉😝😝
--------------------------------------------------------------------
【Our Story】從台灣開始的緣分_我們不一樣的台德異國戀
從以前,最常被問到的就是,你們怎麼認識的?
#不像多數異國戀分享的網路千里一線牽的曲折故事
#我跟德國老公的相識相處背景,就單純平凡許多
#我們是同學,在台灣認識的同班同學。
2013年冬天,一個在臺北捷運通車的晚上,突然在人潮中看到牆上貼著政大國際MBA的招生說明會文宣。想起2013年初的時候,在筆記本上列下一條條年度最重要目標之一—除了工作業績目標達標、跟賺錢買房子之外—就是精進職場所需技能跟充電🎯。算一算工作也快六年,心想明年就要27了,之後想再唸書會不會腦子不好使…於是回家一邊吃夜市米粉湯,一邊上網查申請條件。發現工作經歷跟資格居然符合,當下就立馬決定先去說明會看看再說(握拳)只是是萬萬沒想到,命運的軌跡就此轉向。
在說明會的時候,我一樣打開multi-tasking的功能,邊聽畢業學長姐及教授所長介紹,一邊徑自翻閱簡介聽。直到突然某個學姊分享到在巴黎的遊學經歷✈️,她提到一段話,我才抬起頭聽了一下。學姊的簡報上寫著海明威的名言「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突然想起在大學讀到這本書時,還特別咀嚼了一下moveable feast這兩個字有什麼含義。正覺得有興趣時,學姊提到,雖然遊學沒有學歷,但申請條件和課業要求相對比較低,而且三個月光是玩或是可以出國體驗也就夠了。當時我心想,為了玩三個月放棄事業。好像不太划算,那不如自己去玩,還是算了。
正要關上簡介的時候,學姊說出了我從來沒聽過的「雙學位學程」這個神秘的東西,還有關鍵來了,她說:而且「雙學位學程」就可以只繳台灣的學費,到國外的名校留學,最快一年可以畢業,畢業後還可以拿到名校學歷。。🉐🉐🉐
蝦蜜!?我眼睛突然亮了起來,立馬在說明會結束後的餐會,向政大商學院所長詢問細節。所長說,只要有工作經驗是在商領域5年以上,並且符合托福或Gmat資格就可以申請這個IMBA學程。所長還笑咪咪地說「想去巴黎嗎?很好啊!我們的雙學位學程真的很棒,妳一定可以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一邊工作一邊匆匆忙忙地準備了申請備審資料,參加口試面試,然後就錄取了政大國際MBA🌏!當時一心想著,之後如果有機會認識什麼資深主管級的同學,對工作能有更多幫助就好了。
2014年9月,那個距離我大學畢業以後,出社會工作已經過了六年的秋天,在台灣倒完全還像是個炙熱的夏天,一想到要重新踏進校園我就莫名地緊張興奮☀️。九月初,第一堂課叫管理訓練,上課前每個人還領到一大本幾十頁的資料要讀,然後聽說當場要考試。到了現場,才知道根本很簡單的考試啊!(摔筆)是說幸好我也沒空準備啊哈哈哈(害我在搭車的路上白緊張一番,拼命抱佛腳猛翻書)
美其名是訓練課,其實有點像新生訓練營的感覺,為期兩天一夜的活動,主要是讓來自不同國家的六十幾個同學熟悉團體環境,並在課程實際操作的活動中,帶入領導管理要領。
第一天大部分的活動設計都是用團體討論,或個人答辯的方式進行。帥哥後來跟我說,他印象很深刻,有一個台灣的女生好會(愛?)講話,所以他特別一直注意我,因為大部分台灣同學都比較害羞,都是其他國家的同學搶著發言,或是主導報告。(我本人就莫名地不想輸這樣,畢竟每個人代表了自己的國家,然後我也是天生不服輸這樣)
第一天的課到了下午,快昏昏欲睡的休息時間,大家各自聊開並且非常假仙地(成熟世故啦)開始介紹自己的工作跟教育背景(順便互相打量的意思)。在短短15分鐘,已經好幾個同學來問我有沒有修xx課,是否願意同組報告(果然剛才聊天的一切都是在打量啊!MBA好可怕)。
一轉身,手上拿著台灣蜂蜜啤酒的一個國外同學來問我,晚上要不要跟大家一起去喝一杯聊天?當時還是非常習慣台灣教育模式的我,腦袋裡充滿疑問地問他:「你可以喝酒嗎?我們待會還要繼續上課耶!」他笑嘻嘻地說「所以咧?」然後就說,「待會下課大家要在外面喝一杯,記得來喔!每個人都會去喔!」然後就走了。我心想,外國人還放真開耶😅😅
由於第一天大家統一住在學校安排的holiday inn—也是我們兩天下來的上課地點—所以下課以後所有人一起坐電梯,其他同學熱切地跟我說待會見!我從1樓到4樓電梯短短地距離,還急著確認是不是真的大家都會去(我果然是怕尷尬人類型。。而且有點累啊啊😫😫😫)
總之,我去了。一出去才發現,也就是一堆穿便服的外國人,聚集在飯店聊天喝酒麻!也沒多慎重可怕!(只是為什麼大家都知道要帶便服應付這種場合?我真的好傻好天真咧,只帶了所服跟睡衣。。通知信上面明明就說上課啊😂 )
聊了一輪之後,突然覺得有點無聊也覺得social夠了,才剛要轉身偷溜—就好死不死被叫住—「嘿!妳該不會是已經要走了吧?」一轉過頭,又是那個嬉皮笑臉還似乎略帶挑釁地說「妳不能喝酒嗎?😉 」
我生平最不能被嗆聲的個性,立刻又發作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可以」。沒想到這一留下就是開天闢地從世界經濟、政治、宮崎駿、足球、運動潛水、工作企劃專案、都一次給他大聊特聊了兩個小時—講到人群都散了,我們還在聊Virtual Reality的可行性跟陰濕路哪一個角色比較該死—什麼都聊了,就是沒聊感情!所以第一時間也完全沒發現原來這個人別!有!居!心!😱😱😱
回到房間我的室友已經睡到不醒人事,我心想,天啊!幸好我現在這個年紀來唸這個MBA還能social,還真累@@ 隔天一早還要早餐buffet交流會。第二天一早一樣穿著所上發的粉紅色polo衫,遠遠就看到飯店自助餐廳,一群高談闊論的外國人。邊吞下炒米粉我邊觀察,覺得外國人早餐就開始social,怎麼都不會消化不良😂
帥哥說他記得在第二天有一個叫「在黑暗中找到你的夥伴」的團體活動,全班六十幾個人分成小組後,由老師和助教們蒙眼帶開,原地自轉繞N圈後,每個人必須在大教室裡找回你的夥伴,而他在黑暗中被撞到還被A到黑青。沒想到我們在事發的兩年後,前幾天在柏林家整理電腦時,意外找到當初活動的影片,竟然發現當初那個撞他還肘擊的人是我!?哈哈,帥哥說,這叫做宿命❤️ 我心想,哈!還真是不打不相識,看來那就是你的命啊!😎😎
後來在第二天所有課程結束後,大家在離開教室互相道別時,那個昨晚聊了一整夜的德國人,突然又不知道從哪蹦出來地叫住我,問我中文名字是什麼。中文名字?我心想「中文名字跟你講,你也不知道啊!」,雖然他很有耐心地請我逐字跟他說是什麼意思。
帥哥後來告訴我,說他對我是一見鍾情。我總是追問他那到底是什麼感覺,因為我實在沒有過一見鍾情這種經驗。他說,那就是一個強烈的感覺,跟我聊天的時候他就已經決定要跟我在一起一輩子了(你說這個人誇不誇張)。
誰知道…
---未完待續---
「我跟德國老公的相識相處背景」的推薦目錄:
- 關於我跟德國老公的相識相處背景 在 德國不乖老婆x歐洲旅居手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我跟德國老公的相識相處背景 在 [普雷] 愛在夏日時光:越南(德國ZDF愛在夏日系列2018) 的評價
- 關於我跟德國老公的相識相處背景 在 imba 意思-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推薦資訊整理-2022 ... 的評價
- 關於我跟德國老公的相識相處背景 在 imba 意思-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推薦資訊整理-2022 ... 的評價
- 關於我跟德國老公的相識相處背景 在 imba 意思-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推薦資訊整理-2022 ... 的評價
- 關於我跟德國老公的相識相處背景 在 Shuffle in Germany - Facebook 的評價
我跟德國老公的相識相處背景 在 imba 意思-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推薦資訊整理-2022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不像多數異國戀分享的網路千里一線牽的曲折故事#我跟德國老公的相識相處背景,就單純平凡許多#我們是同學,在台灣認識的同班同學。 ... <看更多>
我跟德國老公的相識相處背景 在 imba 意思-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推薦資訊整理-2022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不像多數異國戀分享的網路千里一線牽的曲折故事#我跟德國老公的相識相處背景,就單純平凡許多#我們是同學,在台灣認識的同班同學。 ... <看更多>
我跟德國老公的相識相處背景 在 [普雷] 愛在夏日時光:越南(德國ZDF愛在夏日系列2018)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德國 ZDF「愛在夏日時光」系列異國旅遊片,雖說異國其實 90%都只就近玩歐洲各國,歷年 40 片中只有 4片到了歐洲以外的地方,包括系列頭三片《長島》《開普敦》與《馬拉喀什》,其中兩個通英語一個通法語對德國人來說都不算太難玩... 不過系列第 27 部《愛在夏日時光:越南》挑戰就高了:德國人來到這裡雖然也可以認識一些講德語的越南人、雖然這裡有美國淵源有法國淵源亦有德國淵源,但在觀光區大體只能使用英語之餘、下了市井與鄉村就完全是雞同鴨講!話說這系列其他片全部都是「全德語」處理,唯有這部《越南》正面挑戰旅遊中的「多語情境」。
https://images-na.ssl-images-amazon.com/images/I/71sRbj38RXL._RI_.jpg
以我個人對院線片的標準,是希望所有異文化情境都能這樣拍,不過 ZDF這系列畢竟是給德國觀眾在家觀賞的「電視電影」,全德語處理好像也無可厚非... 結果這部《愛在夏日時光:越南》不但異文化與多語處理有院線片規格、景觀空拍與街頭攝影亦豐富多姿,尤其在「異國戀情」的描繪上完全跳脫本系列水到渠成的快節奏喜劇化處理、此片男女主角從相識相知到相吸相愛的描繪不但漸進有序更細膩入微!更棒的是選角不論外型演技都大銀幕等級,尤其越南帥男由荷索愛將 Klaus Kinski 的越南混血小兒子 Nikolaj Kinski 飾演,是本系列少數我認得的電影明星!
話說 1950s前越南和法國淵源深厚,看《印度支那》等法片就知,1950s 後南越則和美國淵源深厚,看音樂劇《西貢小姐》就知留下多少混血兒 XD 那德國和越南又有何淵源?我個人以前在德東是看過廣大的越南社群與數不盡的越南餐廳,那都是鐵幕時代同為「共產陣營」收容的越戰難民與培育技術的北越勞工,而此片還點出「西德亦有參加越戰」貢獻醫務兵上前線的歷史,本片的混血醫生帥男主角 Danh 就設定為一個西德醫務兵與南越女子的愛情結晶,可說是個「德版西貢小姐」的單親媽媽與失父兒童的故事... 而本片主題就從這「失怙」情結開始探索越南與德國。
https://images-na.ssl-images-amazon.com/images/I/81mdQSq9rsL._RI_.jpg
在德國這邊談「失怙」,談的是在 2018 這時大約 35 歲左右的德國青年世代、他們父母輩經歷過的東德極權統治與自由渴望,有些東德青年膽敢叛逆或膽敢嘗試穿越圍牆的、被抓到判刑後小孩會被奪走交給東德高官領養!而後等兩德統一東德傾頹資料佚失後,許多親生父母已再難找到親生兒女的下落,這些失怙孩子則在憤懣的前東德高官家庭寄人籬下看臉色長大,許多可能窮其一生也不知自己是被領養的,只對自己扭曲成長感到莫名其妙致一生創傷... 本片德國女主角 Paula就是這樣的成長背景,竟對身世茫然不知到了三十幾歲,才知生母是誰更赫然發現有個雙胞姊妹。
在越南這邊談「失怙」,本片除了介紹個德越混血的男主角之外,倒是沒再進一步去挖哪個混血兒的過去身世之謎,而把眼光聚焦在越南的今日:西方國家不孕夫妻想領養孩子,往往來到東南亞國家領養「孤兒」,滿足家庭想像兼刷點慈善價值,但這些孤兒真的沒有親生爸媽嗎?抑或「領養」成了一門好生意形成黑市、以重金誘惑非法剝奪血親之情?美國就爆發過 2005-2008的「非法領養」醜聞,牽涉偽造文件的醫護人員與仲介共16人,也使得美國 2009 起全面禁止越南領養直至 2014 才解禁。本片這趟德國主角來到越南的旅程,就牽涉一個虛構的德版「非法領養」案件。
故事背景:自小被東德高官家庭領養的女主角 Paula,年已 36 歲已來到新加坡當了一年廚師也嫁了個當地工作的德國丈夫,但丈夫慢慢露出控制狂本色令她決定離婚並遠走高飛,就應徵了個越南河內的餐廳職缺並搭機前來面試。誰知道,通關時境管警察的電腦竟顯示她早已入境多年,原來有個顏面分析和她幾乎 100% 相似的女子已在越南境內而且非法延期居留中?剛好這時有位德國律師來訪她才知道發生了什麼:原來她有個生母過去是東德少女,懷了身孕想給孩子好生活而嘗試穿越圍牆,怎奈翻牆被抓判刑入監還在獄中生了雙胞胎,被東德帶走給高官領養後失散至今。
故事展開:如今母親過世才經由律師找到 Paula處分遺產,而另一個雙胞姊妹 Marie也正在越南?Marie 於是踏上尋親之旅!怎奈在越南人生地不熟,還好某天意外被搶受傷而認識了德越混血的帥男醫生Dahn,在這趟旅程當她翻譯兼導遊打通了好多關節、也跟著她一站站遊歷訪查日久生情,更棒的是在下龍灣與其內陸的兩個渡假村找到 Marie的足跡、雖尚未見到 Marie但認識了她的越南女兒相處得好不融洽!然而終於見到 Marie時赫然發現她竟然很抗拒?她有一段比 Paula悲慘的童年經歷、她知道親母與雙胞姊妹的存在但毫無興趣、彷彿決心斬斷過去一切在異鄉重來?
https://de.web.img3.acsta.net/pictures/18/11/08/10/01/0847703.jpg
本片在系列電影中獨一無二地、分了上下兩集合起來說滿三小時故事,上集就以終於找到雙胞姊妹 Marie卻被她冷面拒斥告一段落!令觀眾懸在心頭的還是兩姐妹的「失怙」情懷:Marie 這 36 年經歷了什麼?姐妹兩人到了如何不同的兩個家庭?什麼樣的成長差異造就了今日兩人的不同性格?為什麼 Paula如此欣喜有個姐妹 Marie卻避之唯恐不及?更加敏感的,是 Marie在越南居然還有個越南女兒,肯定是她領養的無誤,那她身為「被領養」的失怙孩子為什麼會領養別人?她童年被領養有何創傷期待期待長大領養別人來彌補?而童年的空缺又將在成年的親職挖下什麼缺口?
到了下半集還有更大爆點:本片慢慢揭曉的「非法領養」醜聞就發生在這兩家度假中心間,而 Marie竟也參了一咖幫忙接待前來領養的西方夫妻,這令幾位都有「失怙」經驗的主角紛紛陷入焦慮:(1) 失怙的 Marie自己嬰兒時就被從生母身邊帶走,自己長大怎麼會加入這種傷害其他嬰兒的事業?(2) 失怙的 Paula看見同樣失怙的 Marie正在造成更多母嬰的仳離,誓言力挽狂瀾別讓雙胞姊妹繼續陷下去,但又要檢舉這集團又要保住 Marie不被一起逮捕又該怎麼辦?(3) 自小沒父親的男主角 Dahn 其實痛恨這種傷天害理的惡行已久,其實早就連結警方偷偷來此刺探這集團!
可以說,本片這個連結越南與德國經驗的「失怙」主題已做出了許多高張力情結,就集中在這「非法領養」案件考驗幾位主角們如何面對超越而和解。這種累積各方情懷透過一個衝突案件集中解決的套路在「愛在夏日時光」系列幾乎每片都做過,這次《愛在夏日時光:越南》片長兩倍理應能做到最深入最重擊也最有餘韻?結果很遺憾,儘管此片有可以好好發揮的三小時片長,但這種種「情懷」與「情結」到下集後段都漸漸退場,反而慢慢很認真地做起一場緊張刺激的警匪片,讓 Marie身陷囹圄又令 Paula獨自周旋大魔王,千鈞一髮之際再由男主及時趕到英雄救美 XD
誒誒我是在看 ZDF週日晚間的「暖心電影院」Herzkino呀,其下的「愛在夏日時光」"Ein Sommer in..."系列一部部都是訴求認識人間探索人情暖心共感的,可不是該台警匪劇 "SOKO" 或兇殺劇 "Die Toten"等犯罪系列呀 XD 但這部《愛在夏日時光:越南》儘管在聲光攝影與演技對戲乃至星度火花等規格上都有院線片等級,但它充裕的三個小時竟然都拿來玩其他類型電影玩得太過頭,反而把本系列「行走異地回視自我」的旅遊靈感給默默忘掉了... 本片上下集中,上集談情說愛是系列最佳異國愛情片、下集警匪鬥是系列最佳異國驚悚片,但核心的旅遊靈感竟是系列最無感。
於是最後兩姐妹和解了,但只是 Paula搶救 Marie搶救成功相擁而泣,所有情結都仍未解卻擱下不談;Paula 本糾結在控制欲老公與新歡男主之間,最後莫名其妙一人退場另一人自然扶正;Marie 本來身為失怙兒竟陷入非法領養產業,卻莫名奇妙交保出來也沒啥悔不當初的自白;這產業從業者們看來也不是壞人,有何心路歷程為何鋌而走險也沒個交代;甚至 Paula本來是來越南應徵廚師職缺的,結果這廚師志業也沒了下文,甚至整片都沒讓她展露一次廚藝 XD 不過光看異國景觀與風土民情還是系列最賞心悅目、看男女主角談情說愛也是系列最火熱,如喜歡越南就加減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zKrGPTAH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9.38.23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57468913.A.4BC.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