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從來不會一樣
習慣周末出門騎車,不會當天回來,在路上的感覺讓我心情愉快、滿足。騎摩托車的速度感是不是像在飛?會用問號是因為我不會飛,所以只是猜想。可能你問,開車不是更快更像在飛嗎?我猜開車可能像坐在飛機裡吧?騎車的時候全身被氣流經過、被太陽曬、被雨淋,應該比較鳥像在飛。
昨天從嘉義到佳里,就讓導航帶我,如果路線能選擇,我就會選偏離主幹道的路,或是沒騎過的路,為了經過風景,至少經過,若有緣份看見那更好。到佳里喝杯咖啡暫歇,時間還早,不急著回台南,有個念頭從這裡往西到海邊是哪?原來是七股,也不是太陌生,不過那段鹽田海堤也是沒去過,就去看看夕陽。
周末幾天的平靜確實是周間工作的充電,途中有些片刻太過安逸,讓我認真思考人生,不過只是浪費時間的迴圈,但這種浪費也不錯。也會讓我想起年輕時的長途旅行,現在會用年輕這個詞了,不過也只是10幾年前,那幾次超過一個月的旅行,那些在感覺裡的觸感,並不需要用力地的去回想,很簡單就感受到了,那些擔心時、完全放鬆時肌肉的鬆緊狀態還是很熟悉。隔了10幾年想這些,狀態不一樣了,想法也不一樣了,我現在不會像個小孩子,說要以旅行為信仰了,人只要順心舒服地活著就夠了,當然旅行還是很棒的選項。也不太想問以後還會不會有那麼長的旅行,離開原地好久好久的時間,忘記常規,只要專心一致的去觸碰陌生。
現在的我一樣是自由的呢,只是有更想做的事,所以沒做那樣的選擇。以後如果再出發了,想必又會有另一番感想,到時在回看以前寫的書,一定會笑出來的吧,笑以前的菜逼八的自己好中二。
騎車吹風,看見喜歡的景物迴轉停下來拍照,還是也許我一輩子都這麼中二,什麼都不懂,永遠不會長成那複雜的樣子?一直是個幼稚中年、老年。哈哈。
-
bangkok sakthi 延遲旅行感網路商店
https://famishop.fami.life/id/bangkoksakthi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7的網紅李俊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高鐵上半睡半醒,突然想起那碗好久沒喝的牛雜湯,不禁口水留出來。 「總共四十三塊,來,四十就好,三塊不用了。」 「小姐小姐,你只買菜而已,阿姨這塊薑送給你回去炒。」 嘉義的市場就是這麼善良,認真的在自己世界裡,做出每個真心付出的決定,也許讓人難以忘懷的不只是美食,更是這個微擁擠但卻自在的溫暖空間。...
我看見了嘉義的認真 在 鄧惠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心理觀」(psychological mind) 是什麼?
「這孩子愛說謊,不愛讀書就算了,還人格敗壞。」
「他寧可滑手機也不肯陪小孩,不配為人父。」
「跟他結婚真苦命。」
「婚後應該跟婆婆住嗎?我男友堅持要,可是現在女生好像都不願意跟婆婆住,我該分手嗎?」
當困擾是這樣被問、這樣被想的時候,很難有什麼改善。
這樣的視角,有「正常」與「異常」、「對」與「錯」、「應該」和「不應該」的評斷,這是看見問題的開始,但如果停留在此,很難促成改變或解決問題。
當我們開始關注「是什麼讓這個人這樣做」「為什麼這件事讓我如此困擾」「我期待什麼」「我恐懼什麼」「我跟他人如何互相影響」....,對於人性與心理行為,產生想要瞭解原委的興趣,這是「心理觀」(psychological mind)
這是一種認識人事物的習慣,有人有,有人沒有。有人常用,有人有卻不用。有人自以為有但其實沒有(比承認自己沒有還可怕)。
當以上問題從心理的角度被觀察,也許會變成這樣(我只能試著寫出千百種可問可思的其中一兩例):
「他很想玩,不想寫作業,於是跟媽媽說那天沒有作業。」
小朋友想過為什麼寫作業是必要的嗎?很想玩的時候,可以怎麼做呢?
媽媽很擔心小朋友人格敗壞,是不是遇過這種人,或是有什麼經歷?
「似乎有某些不舒服的感覺,讓他選擇不要單獨跟小孩在一起。」
那感覺,是無聊嗎?挫折嗎?麻煩嗎?
在他心中,「父親」是怎樣的一種形象?
現階段的人生,他最在意的是什麼呢?
「我在這令人失望的關係中,扮演了什麼角色?我們因為哪些原因互相需要?因為哪些差異而對彼此失望?」
「男友希望做一個怎樣的兒子?與婆婆同住與否,對他的意義是什麼?我的焦慮是否有基於事實的判斷,也有個人主觀的心結?」
於是我們開啟探索。瞭解在主流價值、快媒體浪潮下,自己未曾探看的「裡風景」。
你我都曾卡在非黑即白的裂隙中,等待細節被看見,浮現人的全貌,而得以移動。無論是回訪過去,或繼續前行,都好。
我們覺得「心理觀」很基本,難道有人不是每天都這樣對待生活中的人事物?
有。還真多。
所謂的,同溫層以外。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心聲:
「如果我媽能了解她給我的壓力,不要開口閉口說我不孝,我其實好想多回去陪陪他們。」
「如果他在我抱怨委屈時,可以靜靜陪著我,問我有沒有能讓我覺得好些的方法是他可以做的,而不要高談闊論,說得好像事情很容易解決,只有我這麼無能.....」
「小小的孩子,內心的感受如此複雜!難怪他處理不來。但我也希望有人看見我作為父母的努力,我心中也有一個受傷的小孩!」
我想嘗試,對同溫層以外的,成長過程中沒有機(學)會談心的長輩、朋友家人,呈現看待人際關係的更多角度。
因為,幸福的關係,不是一隻手可以完成的。
這是我和一群同感的夥伴,從九月一日開始,每天製作「心事有人知」的初衷。獻給對於「自我」和「幸福」始終認真以對的朋友的朋友們。
(P.S. 至於有人問,為什麼是台語?
這當然有很文化、很多元的理由可以說,但事情沒那麼複雜。
就像我不會問,一首歌為什麼是台語。)
以上報告~
《心事有人知》
*如果你聽podcast順便讓老爸老媽跟上流行:
Apple iTunes - https://reurl.cc/Enq0qg
Spotify - https://reurl.cc/2rxRME
Sound On - https://sndn.link/letyouknow/lGOThR
KKBOX - https://kkbox.fm/0t0w3b
*如果你習慣youtube:
https://youtu.be/rFBVGQl5LEk
*如果你喜歡傳統一點的拉機喔:
每週一至週五 寶島聯播網
下午6:00-7:00
基北地區|FM98.5 寶島新聲
新竹地區|FM97.9 新竹之音
嘉義地區|FM91.3 嘉義之音
台南地區|FM99.7 都會聲音
高屏地區|FM96.9 主人電台
晚上8:00-9:00
中部地區|FM99.1 大千電台
我看見了嘉義的認真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竹市跟竹北市,行政層級有什麼不一樣?
修憲時刻,台灣應該要認真面對行政層級與區劃問題了。簡化行政層級、提升行政效能、行政區域重新劃分,事實上是關乎台灣的長治久安、嚴肅的課題。尤其是數位時代來臨,台灣還需要309鄉鎮的編制嗎?還要再選出鄉鎮市民代表、鄉鎮長?搞得台灣每天都在搞政治、搞選舉?台灣也是時候應該要告別樁腳政治的舊時代了。這些經費支出,還不如多給弱勢家庭、中低收入戶教育與生活的補助、讓兒童的營養午餐吃好一點,比較有意義!
△降低修憲門檻 推動台灣行政層級二級制
中華民國憲法第108條第109條等等條文所規範的地方自治「省、縣」制度,事實上已經在「憲法增修條文」中,將台灣省政府「虛級化」了,因為1945年中國國民黨政府來台、1947年成立的台灣省政府,早就已經名存實亡,2018年開始,完全沒有組織編制、也沒有編列預算,當然也完全沒有功能。這個是有高度「社會共識」的進步,我也要藉這個機會呼籲大家,要降低修憲的門檻,畢竟資訊爆炸、國際與社會經濟的變化快速,應該要讓台灣的憲法能夠與時俱進,面對現實!
我期待這次的修憲,能夠有機會確立台灣的行政層級二級制、確立行政區域劃分的原則,現實上,就台灣的面積與人口而言,只需要「中央與地方」兩個層級,不用再需要「省政府」「鄉鎮市政府」。而目前的制度用「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作為資源分配的基礎,包括組織編制差異、歲收歲入原則、統籌分配稅款、重大建設的核定等,甚至連直轄市政府的公務人員都「高人一等」,長期的資源分配不均也就造成了城鄉差距的現象,甚至常常會有所謂「一等公民」「二等公民」的評議。
△調整行政層級 不必侷限人口數
如果能夠確認中央與地方的二級制,也就能夠討論行政區域的劃分問題了。如果以現在「直轄市」的制度,人口數125萬為標準,台灣2300萬人口大約可以設置8-10個直轄市,但是這個方案的標準在現實上太複雜,竹竹苗合併?雲林跟嘉義合併?彰化跟南投要合併嗎?可行性實在是不高!
其實行政層級的調整,根本就不必只局限在人口數的思考,就維持現在的縣市政府行政範圍有什麼不可以?只是改變行政層級,既能達到目標,也不會擾民。唯一要面對的議題,就是「省轄市」怎麼辦?台中市與台南市已經「合併升格」成為直轄市,目前有基隆市、新竹市、嘉義市,是否要「合併升格」?
△我支持大新竹合併升格
新竹科學園區所在地的新竹縣市,有著共同生活圈,包括交通、環境、教育,就業、就學、生活上的各種議題都必須共同面對、共同解決。新竹縣市如果能夠「合併升格」成為「大新竹市」,成為擁有「千億級預算」的地方政府,才能與新竹的發展現況相符合,能夠大幅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對於爭取資源、整合重大建設也有相當大的幫助,肯定是新竹縣民市民的福祉!
現實上,新竹市從民國71年升格到現在大約40年,已經發展成為獨特的科技與人文薈萃的城市,而新竹縣治所在地的竹北市,也是人口飛速成長、建設突飛猛進,那大新竹市的市政府要設在哪裏?選舉區域如何劃分?鄉鎮市區是否要同時整併?這都有賴「社會共識」做為「合併升格」的基礎。
至於基隆市是否要合併加入新北市成為「基隆區」?嘉義市是否要與嘉義縣「合併升格」?都是需要討論的議題。
△憲法要與時俱進 台灣才能長治久安
憲法以及法律的修正、對於制度的變革,常常會以「施行日期」作為日出條款、日落條款的規定,讓關係人都能夠有時間與機會因應、準備,也可以減少進步的過程中,抗拒改革的壓力。
蔡英文總統已經進入第二屆的任期中,勇敢對抗中國、建立自主國防,外交上也讓台灣成功走出世界,讓世界看見民主自由的台灣,已經是全世界都豎起大拇指稱讚。我們也期待,在內政上透過修憲行動,面對現實,簡化行政層級、確認行政區劃,奠定台灣長治久安的政府體制,相信將會是台灣在民主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大新竹 #合併升格 #鄭宏輝
我看見了嘉義的認真 在 李俊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在高鐵上半睡半醒,突然想起那碗好久沒喝的牛雜湯,不禁口水留出來。
「總共四十三塊,來,四十就好,三塊不用了。」
「小姐小姐,你只買菜而已,阿姨這塊薑送給你回去炒。」
嘉義的市場就是這麼善良,認真的在自己世界裡,做出每個真心付出的決定,也許讓人難以忘懷的不只是美食,更是這個微擁擠但卻自在的溫暖空間。
👇俊俋Facebook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hunyileefans/
👇成為俊俋LINE好友👇
https://line.me/ti/p/@qdy8187u/
👇追蹤IG精彩貼文不錯過👇
https://www.instagram.com/chunyi_chiayi/
👇俊俋瘦身日記👇
https://www.twitter.com/iamchunyi/
👇YouTube也必須追一波👇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OI2NcmK3INRZ_P27UtOVQ/
#早天氣晴
#我看見了嘉義的認真
#你看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