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書直播_懂得過好自己的生活,經驗才能轉化為智慧
二個外商公司資深經理人,意外在50+後相繼離場職場
從躁動到安然,在遠離市區的淡水小鎮活出走跳人生
盡情享受小鎮的風景與人情之美
退休生活可以平淡卻不能無趣,有趣卻不需要花大錢
一個急驚風,一個慢郎中;一個愛逛愛買,一個當省則省。如此相異的兩人,相知相守、吵吵鬧鬧過了30多年。經歷職場的叱吒風雲,退休後,學習重新讓自己歸零,將尋常日子過得精采,吵架鬥嘴丶上菜場、賣糖蒜,偶爾跳跳踢踏舞拍廣告片……並肩享受人生最應開懷無憂的黃金歲月。
這是一對平凡夫妻一路走來,平淡但不無趣,有趣卻不需要花大錢,也能過上有滋有味小日子的豐盛生活之道。
▏退休之美▕
曾經是風裡來水裡去的職業婦女,一朝意外開始退休生活,頓時覺得自己成了無用之人,剛開始忙著交朋友填補空白日子,但口舌爭端,卻讓人傷心傷神。領悟自己的心境失衡,薇姐不再躁動不安,學習「無所求而為」的自在,在每天的平淡日子中,用心挖掘生活妙趣,如今可以享受無所事事的悠閒之樂,也寫文章經營粉專、按季節醃漬食物賣給同好和粉絲,偶爾拍拍廣告,或和酒友共享微醺的美好。
張郎退休後也曾因為適應困難,消沉了一陣子,現在則找到了一個與之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勤練踢踏舞、拉二胡,學脫口秀、舞台劇表演,挑戰不可能的任務。他說:「如果我還是用以前的方式過日子,那我真的是不用再活了!」這些學習帶來意外的成果,這兩年,張郎拍過電影演過舞台劇和廣告,開始把嗜好玩出風格和知名度。
▏老伴之美▕
張郎文靜自我,做事處世交友保守謹慎,薇姐則是外向熱情、愛照顧他人、隨興之所至。兩人相處日日火花不斷,尤其為冰箱幹架的戲碼年年上演:你丟我的老菜脯,我丟你西裝、「我買你嘮叨,你再嘮叨我就拿菜刀」……三十多年的相伴,在淚中帶笑的衝突與笑中帶淚的日常中學習到,原來夫妻伴侶,是激發自己最大靈性成長潛能的人。薇姐說,婚姻就像兩人跳Swing,隨著生命樂曲,你進我退,你推我拉,偶爾踩到腳也別在意,因為下次換我踩你。
▏生活之美▕
愛美就是愛自己。美,不僅表現於漂亮的外表,更展現於對自我紀律的要求與生活細節的注意。生得好,長得好,甚至嫁得好,其實都比不上漂漂亮亮活得好。做一個漂亮女人,更使力活出美麗的敞亮人生,是薇姐的美麗哲學。兩人外出時,時尚的打扮總引起路人側目,連雨天上菜市場買菜,薇姐都要穿著漂亮的雨衣雨鞋;而張郎的短褲加上長筒襪,更是讓人印象深刻,成為他的個人招牌。
而薇姐的生活哲學是,要用心為平淡的日子添加「儀式感」,不要因為工作忙碌,就犧牲生活品質,要常提醒自己做任何事都要樂在其中。當下如果快樂,永遠都會快樂。
▏小鎮生活之美▕
從方便的內湖市區,驟然搬到人生地不熟,更不知道菜市場在何方的淡水小鎮,薇姐剛開始的心情充滿不甘與不安!但既然老天安排她由城市來到邊陲,她打住悲情,轉換心情,開始認真熟悉小鎮,連連的驚喜便接踵而至。每天迎接新鮮空氣,重新感受四季之美,還有迷人的歷史人文風情,而小鎮菜市場更是寶庫,小農自產自銷的蔬果野菜、鮮美的螃蟹魚貝讓人目不暇給,慢慢與攤販、店家建立起情誼,尋訪人情味美食,現在她與淡水早已土親人更親,一步不想離了。
.
討論書籍:
《#日子過得美,生活就會好》
薇姐張郎的50+豐盛日記
金石堂:https://offf.to/VYg2
博客來:https://offf.to/RpPT
讀冊:https://offf.to/IqV5
誠品:https://offf.to/MqYo
@有方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Forward.Publishing/
@薇姐張郎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我的出走日記哲學」的推薦目錄:
- 關於我的出走日記哲學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我的出走日記哲學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我的出走日記哲學 在 梁茜雯 Jenny Chien-Wen Lia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我的出走日記哲學 在 [心得] 《我的出走日記》使用的存在主義語言- 看板KoreaDrama 的評價
- 關於我的出走日記哲學 在 《我的出走日記》- 平凡質樸又充滿哲學思想的魅力- 戲劇綜藝 的評價
- 關於我的出走日記哲學 在 靈魂鬼使神差的安排我看這部內斂哲學的劇,是什麼用意 ... 的評價
- 關於我的出走日記哲學 在 [心得] 我的出走日記-令人印象深刻的台詞- 看板KoreaDrama 的評價
- 關於我的出走日記哲學 在 [心得] 我的出走日記-令我印象深刻的台詞Part.1 - PTT評價 的評價
我的出走日記哲學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贈書直播預告_懂得過好自己的生活,經驗才能轉化為智慧
二個外商公司資深經理人,意外在50+後相繼離場職場
從躁動到安然,在遠離市區的淡水小鎮活出走跳人生
盡情享受小鎮的風景與人情之美
退休生活可以平淡卻不能無趣,有趣卻不需要花大錢
一個急驚風,一個慢郎中;一個愛逛愛買,一個當省則省。如此相異的兩人,相知相守、吵吵鬧鬧過了30多年。經歷職場的叱吒風雲,退休後,學習重新讓自己歸零,將尋常日子過得精采,吵架鬥嘴丶上菜場、賣糖蒜,偶爾跳跳踢踏舞拍廣告片……並肩享受人生最應開懷無憂的黃金歲月。
這是一對平凡夫妻一路走來,平淡但不無趣,有趣卻不需要花大錢,也能過上有滋有味小日子的豐盛生活之道。
▏退休之美▕
曾經是風裡來水裡去的職業婦女,一朝意外開始退休生活,頓時覺得自己成了無用之人,剛開始忙著交朋友填補空白日子,但口舌爭端,卻讓人傷心傷神。領悟自己的心境失衡,薇姐不再躁動不安,學習「無所求而為」的自在,在每天的平淡日子中,用心挖掘生活妙趣,如今可以享受無所事事的悠閒之樂,也寫文章經營粉專、按季節醃漬食物賣給同好和粉絲,偶爾拍拍廣告,或和酒友共享微醺的美好。
張郎退休後也曾因為適應困難,消沉了一陣子,現在則找到了一個與之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勤練踢踏舞、拉二胡,學脫口秀、舞台劇表演,挑戰不可能的任務。他說:「如果我還是用以前的方式過日子,那我真的是不用再活了!」這些學習帶來意外的成果,這兩年,張郎拍過電影演過舞台劇和廣告,開始把嗜好玩出風格和知名度。
▏老伴之美▕
張郎文靜自我,做事處世交友保守謹慎,薇姐則是外向熱情、愛照顧他人、隨興之所至。兩人相處日日火花不斷,尤其為冰箱幹架的戲碼年年上演:你丟我的老菜脯,我丟你西裝、「我買你嘮叨,你再嘮叨我就拿菜刀」……三十多年的相伴,在淚中帶笑的衝突與笑中帶淚的日常中學習到,原來夫妻伴侶,是激發自己最大靈性成長潛能的人。薇姐說,婚姻就像兩人跳Swing,隨著生命樂曲,你進我退,你推我拉,偶爾踩到腳也別在意,因為下次換我踩你。
▏生活之美▕
愛美就是愛自己。美,不僅表現於漂亮的外表,更展現於對自我紀律的要求與生活細節的注意。生得好,長得好,甚至嫁得好,其實都比不上漂漂亮亮活得好。做一個漂亮女人,更使力活出美麗的敞亮人生,是薇姐的美麗哲學。兩人外出時,時尚的打扮總引起路人側目,連雨天上菜市場買菜,薇姐都要穿著漂亮的雨衣雨鞋;而張郎的短褲加上長筒襪,更是讓人印象深刻,成為他的個人招牌。
而薇姐的生活哲學是,要用心為平淡的日子添加「儀式感」,不要因為工作忙碌,就犧牲生活品質,要常提醒自己做任何事都要樂在其中。當下如果快樂,永遠都會快樂。
▏小鎮生活之美▕
從方便的內湖市區,驟然搬到人生地不熟,更不知道菜市場在何方的淡水小鎮,薇姐剛開始的心情充滿不甘與不安!但既然老天安排她由城市來到邊陲,她打住悲情,轉換心情,開始認真熟悉小鎮,連連的驚喜便接踵而至。每天迎接新鮮空氣,重新感受四季之美,還有迷人的歷史人文風情,而小鎮菜市場更是寶庫,小農自產自銷的蔬果野菜、鮮美的螃蟹魚貝讓人目不暇給,慢慢與攤販、店家建立起情誼,尋訪人情味美食,現在她與淡水早已土親人更親,一步不想離了。
.
討論書籍:
《#日子過得美,生活就會好》
薇姐張郎的50+豐盛日記
金石堂:https://offf.to/VYg2
博客來:https://offf.to/RpPT
讀冊:https://offf.to/IqV5
誠品:https://offf.to/MqYo
@有方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Forward.Publishing/
直播時間:
1/8(五)晚上9點半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我的出走日記哲學 在 梁茜雯 Jenny Chien-Wen Lia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從馬勒到希特勒】
馬勒是一位工作狂。眾所週知,在他接任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總監的十年,不僅是馬勒的黃金十年,更是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偉大十年。在這十年間,歌劇院因馬勒而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水準,各式歌劇節目的演出品質也到達絕無僅有的高度;但也就是在這十年間,劇院裡無時無刻皆充斥著劍拔弩張、人聲沸嚷,甚至人心惶惶的緊張氣氛。事實上,正是馬勒的這十年,讓維也納歌劇院深深獲益至今,而那種非人、高標的要求,更讓這塊金字招牌屹立不搖,最終成為全世界歌劇院的翹楚。
對馬勒來說,歌劇院是他上班的地方。馬勒每日的工作就是在歌劇院的辦公室裡處理各類歌劇節目的流程安排,有時還得在女高音歇斯底里的尖叫聲中斡旋、排解藝術家之間的各種嫉妒與糾紛,除此之外每天上午固定進行的團練與彩排更是重要且永遠無法完成的「待辦事項」,因為促動整個樂團演奏水準提昇的基本功必須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熬磨。中午十二點,馬勒總會準時回家午餐,小憩片刻後,便在下午三四點左右疾步前往歌劇院去指揮晚上準備上演的節目。以上,就是馬勒十年如一日的作息表。
小馬勒20歲的嬌妻艾瑪在初識馬勒時曾脫口而出:「天啊,這人簡直是純氧的化身!」,別以為純氧是多麼高潔的形容,其實艾瑪所指的是馬勒的工作態度與不斷燃燒精力的精神形象就好像在他的生命裡只有工作與音樂而已。而這種幾近自虐式的緊繃張力,馬勒不僅拿來「律己」,他也同樣地「施予他人」。馬勒為歌劇院的經營立下嚴格的典範,例如:聽歌劇或音樂會時不能說話、不能吃東西,團員每次的排練必須準時,音樂會嚴禁觀眾遲到,否則只能鎖在門外等節目中止時才能進場等這些在現代社會大家習以為常的音樂會禮儀,事實上就是馬勒當年所立下的。試想:對那些把聽歌劇當成是社交活動、音樂只是陪襯,來者是要看人、同時也是要給人看的,或者醉翁之意不在酒、醉酒之意也不在歌劇的上流社會來說,馬勒的鐵腕得罪了多少票友?他又承受了多少壓力?
但他不管!在馬勒的眼裡,這些不當的行為都是褻瀆,也是對音樂不虔誠,這和他一輩子戰戰兢兢奮鬥向上、視音樂與藝術為神祇的哲學有違。因此他改革的手法不只是在節目內容上大刀闊斧、指揮到一半從樂池裡爬上來要求觀眾噤聲,他甚至樹立了在節目開演前便將音樂廳所有燈光調熄的慣例。在他的音樂裡,觀眾只能乖乖坐在椅子上;在一片漆黑下,你只能專注於舞台上的一切,除了聽與看,什麼都不能做。
當嘴巴閉上後,靈魂之口才會開啟。這樣的轉變,不僅讓團員的日子不好過,甚至連管理戲服道具的工友都倍感壓力。曾有位歌劇院的樂手在日記上留下這段記錄:「馬勒給歌劇院帶來一種根本性的災難!整棟歌劇院從地基到樑柱,都被這空前且持續性的強烈地震給震的天搖地動。凡是不夠強韌、抗壓性不夠的,都只得灰飛煙滅...。所以在這段日子裡,歌劇院裡絕大多數的歌手都收拾包袱走人了。」
沒錯,不夠強韌、抗壓性不夠的,都活不下來,而這才是維也納深藏不露的真面目。馬勒以一人之力力抗歐洲樂壇數百年之積習,竟還能強撐十年之久,實在讓人驚嘆折服。這段期間,報社惡意杜撰的低俗樂評打不倒他、團員漫天飛舞的黑函攻擊整不垮他。但就在1907年,馬勒還是在維也納金廳指揮了他告別維也納的最後一場演出,那是他的第二號交響曲《復活》。最後一個樂章演畢,全場觀眾掌聲之熱烈、拋上台的鮮花之多難以想像、叫好的歡呼聲伴隨著淚水淹沒了整個大廳。然而馬勒必須走,因為他是猶太人。當然,他對歌手、樂手的那種嚴厲求好以及與劇院經營高層間的意見相左都是促成他必須走人的原因之一,然而面對維也納一波波來勢洶洶的反猶勢力,馬勒明白這裡已非他長久之地。最後,馬勒出走紐約,在異鄉捱了四年,容忍自己降低演出水準,甚至到最後,他在紐約放棄了所有的歌劇演出,僅指揮單純的音樂會。
馬勒的故事說到這兒,接下來我要說的是猶太人的故事。
馬勒死於1911年,那時候納粹還沒來。他,只是維也納在廿世紀反猶情緒高漲下的首波受害者罷了,廿年後,歌劇院被趕出去的人還多著呢。而且,也「幸好」馬勒只活了51歲,如果再讓他多活30年,他將會看到自己的外甥女艾瑪.羅瑟死在集中營裡,甚至連他自己可能也無法壽終正寢。
當年,馬勒的妹妹嫁給了維也納歌劇院的樂團首席羅瑟。在二戰爆發時,年屆七十五歲高齡的羅瑟流亡倫敦,他的女兒卻未能逃出來。之後不久,羅瑟得知自己的女兒命喪波蘭集中營後,哀痛欲絕的他承受不了打擊也隨之而去。然而老父不知道的是他們的女兒在臨死前,還在集中營裡組織女子樂團,娛樂德軍。原以為自己有活命希望的艾瑪.羅瑟卻在希特勒即將自戕之際,慘遭納粹黨最後一次的「大清洗」,逃不過這慘絕人寰的浩劫。
明明是講馬勒,為什麼會講到納粹?音樂跟政治又有什麼關係?
讓我們把時光往後推移到1936年吧!那年維也納歌劇院的指揮是馬勒的弟子布魯諾.華爾特,他在指揮華格納的《崔斯坦與依索德》時,一顆包裹著字條的臭雞蛋往指揮台上丟了過去,字條裡寫著:「下次丟來的不只是雞蛋了!」;而1938年希特勒尚未接管奧地利之前,維也納歌劇院裡便早早對歌手與團員作了一次「背景清查」,甚至連本身不具有猶太血統、只是與猶太人有姻親關係的歌手都被辭退。在那段不堪回首的歲月裡,共有75位歌手、樂手以及20位的行政人員先後被解雇逼退。因為國家歌劇院裡的藝術家算是公務員,種族要淨化當然要從公家單位優先作起。
事實上,在一次世界大戰後到三零年代初期,馬勒的作品還時常被演出,受歡迎的程度甚至不下於理查.史特勞斯的交響詩,而且當時也有指揮家在完整的樂季裡指揮了馬勒的全套作品,可說是馬勒音樂確實被傳承的例證。只不過當理查.史特勞斯成為了希特勒的文化部長後,馬勒的交響曲便消失在音樂廳、同時也消失在樂壇了,一直到六零年代才因伯恩斯坦與華爾特的努力才讓馬勒的音樂逐漸復興。
1939年六月十日,希特勒現身在維也納歌劇院的國王包廂。那天是理查.史特勞斯新作歌劇《和平之日》的首演。「和平之日」?這真是個天大的玩笑,因為歷史告訴我們,再過不到三個月的九月一日,德軍便入侵波蘭,揭開了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而這齣歌劇演的究竟是理查.史特勞斯不黯政治的愚昧,還是希特勒狼子野心的低劣偽裝?世事之反諷,莫此為甚。然而值得讓人玩味的是,在當年《和平之日》的指揮總譜上,不知哪位歌手、或樂手竟在封面上留下了一個字:「戰爭」,真是了不起的洞燭機先。人類的良心並不會因為藝術的偽裝而被蒙蔽,在舞台上演出的人員心裡清楚得很,知道自己的雙眼將會看到什麼樣的未來。而那隨著歲月逐漸淡去的筆跡,就好似隆隆砲聲,在七十餘年後的今天仍讓人怵目驚心。
當時這些在歌劇院裡的當紅歌手、音樂家,在1938年維也納變色後紛紛流亡。腳步夠快的,在大西洋的彼岸找到了新機會,有些成了好萊塢裡電影音樂的奠基者、也有些人留在百老匯,為美國的娛樂事業投注新活力。而腳步慢一點的、或者政治嗅覺不夠靈敏的,註定要葬身在集中營裡。但更多的是那些人走得了、但「心」卻走不了的人,馬勒便是個例子,當年馬勒在紐約呼風喚雨,擁有他在維也納渴求不到的絕對權力,但在熬了四年後,他仍希望即將不久人世的自己能回到維也納落葉歸根。1907年,馬勒出走時,維也納街頭有人敲鑼打鼓送走了一位猶太魔王;但1911年,當他坐著火車一路從巴黎躺在病榻上回到維也納時,維也納城萬人空巷全都聚集到火車站,爭相目睹這位偉大指揮的最後一面、想要送他最後一程。這,就是維也納人的矛盾;也是人類的矛盾。
回首百年,馬勒的交響曲早已響遍世界,然而他瘦小的身影、焦慮的眼神與深沈的面容,將是維也納人最熟悉、也最陌生的記憶。
我的出走日記哲學 在 《我的出走日記》- 平凡質樸又充滿哲學思想的魅力- 戲劇綜藝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平凡庸碌注入了不平凡、充滿哲學思考的對白,主角們逐漸受到啟發,像是沈睡的獅子一樣甦醒過來,到處衝撞著,一次又一次的撞擊和挫敗,讓他們逐漸認識自己 ... ... <看更多>
我的出走日記哲學 在 靈魂鬼使神差的安排我看這部內斂哲學的劇,是什麼用意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大概希望我也能解放自己。 看到最後發現堅持「出走」其實也沒那麼容易,酒戒了又喝、酒瓶丟了又堆、日記 ... ... <看更多>
我的出走日記哲學 在 [心得] 《我的出走日記》使用的存在主義語言- 看板KoreaDrama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看劇的過程中,總能隱約地感覺到編劇的一些思想,將其無形地灌輸在台詞與劇中,大結
局過後,所有的疑問都在求索之中獲得解答,所以想來談談《我的出走日記》與存在主義
的關係。
1.群體與個體
認真來說,存在主義並非是一種哲學體系,相反地,他們甚至討厭被歸在某某體系之中,
並且由於他們強調個體的獨特性,因此提倡者之間常常是互不相容的,所以我認為比起哲
學,其整體較偏向文學方面(儘管如此,為了解釋方便,我仍是會用「哲學」歸納存在主
義)。
而《我的出走日記》的確就像一部文學作品,並非白描角色的生活,而是用思考,甚至流
於編劇個人感受的語言來呈現,我想這也是為什麼編劇會使用「日誌」來取名,人在寫日
誌時,會擔心別人能不能聽懂嗎?不會,因為日誌是記錄著自己的感受,而非為了他人而
服務,因此唯有這樣的表現風格,才能透露出此部劇的精髓個體。
比起傳統哲學關注「智性」,存在主義者選擇將重點放在「個人」,也就是以「個性化」
此一概念來作為中心,支撐著人類的所有,而要怎麼凸顯這種特質?在此以海德格的學說
來辯證。
因為人存在於世界上,所以開始思考存在的意義,例如劇中廉美貞問:「我是誰?我存在
的意義是什麼?」我們會關心自己的處境,這種想法來自於我們對於「虛無」狀態的「掛
念」,因為我們是無端被「拋入」這個世界中,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能決定自己的出生
嗎?答案是不能,所以曹泰勛才會憂慮新生兒的出生,而在店裡的小孩年紀如此小父母就
頻頻吵架,因為人打從一存在,就注定擁有這種對於存在的憂慮性,因此才總是求索:「
我是誰?我為何在這個世界?」
海德格提出了兩個概念,即「存在」與「在者」,前者為本體的,後者為實體的,「存在
」可以理解成老子的「道」,因為「道生萬物/天下萬物生於有,生於無」,因此萬物依
「道」而生,卻又將「道」視為是一種超越,即存有又超越,就像在劇中提出「山與硬幣
理論」,具子敬說如果有七十七億個硬幣堆疊起來,就是他常望著的那座山,而廉昌熙承
襲這種說法,認為自己不像一韓元硬幣,最終會回歸那座山,就是在說明這種過程,即我
原以為我只是一枚硬幣(在者),後來才發現,最終我會回歸那座山,成為其中之一(會
回歸存在),如此周而復始,才是老子說的「道」生生不息的狀態。
那麼人為何為人?與其他動物最大的不同是,我們有能力去思索本身存在的意義,同時對
此做出行動,也就是「選擇」,人一生下來,便無時無刻地在做選擇,要穿什麼衣服?要
說什麼話?包括你的好惡、乃至於價值觀的展現,都是一種選擇的過程。
但是,這個世界上有什麼能推著我們選擇呢?答案是:時間與死亡,因為認知到了這兩者
的虛無性,時間是無法挽回的,而生命會隨著時間流動與計算,最終人們無論富貴貧窮,
都會面臨死亡的結局,因此依著這個循環,而產生了憂慮的情緒,所以我們能做的只有「
真誠地面對自己」,並且「選擇成為自己」,依著本心去活著,才能毫無遺憾地走向人生
最後的終點。
所以這種思想便體現在劇中,例如:廉美貞覺得自己討人喜愛的原因,是因為「自然地說
話」,不用去計算自己說的話合不合宜,而是「選擇」我想說的話,藉此面對真誠的自己
,也因為選擇成為自己而感到愛的力量,才能愛己愛人,也對應到了廉美貞結局時說的「
因為心中有愛,所以能感受到的只有愛」。
「存在,就是一個人選擇成為自己的可能性。」
2.生死
在劇中,我們能感覺到編劇毫不諱言去觸碰「生死」的議題,這也是存在主義者所關心的
,甚至不只關心,他們最喜歡談論類似的問題。
上個議題提到「智性」並非是他們所關注的,他們甚至覺得這是「荒謬的」,因為生死、
自由這些事情,並無法用這個框架一言以蔽之,所以「情感」便成為了最基本的依據,這
也是為何我前面說存在主義更偏向文學的原因。
因為有了情感,人才會對生死與自由產生關心與掛念,我們會疑惑自己的存在是否有意義
,也會恐懼死亡的到來,更會因為對於某些人或自身的情感而對自由產生重視,「我要做
個什麼樣的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透過與世界的互動(即日常生活的經驗)來獲得,
因為我行動了,所以我是個自由的人,我可以選擇我要怎麼做,但同時,我也需要為了我
的選擇付出代價。
「存在先於本質」,這是存在主義談論的前提,人存在,所以才能界定他到底是誰(本質
),而要如何探求這樣的問題?首先,人必須先重視「自我」,傳統哲學將這個問題依託
於神,但是他們卻忘了,人的存在才是最令人驚訝的,因為他們總是能憑藉一己之力開創
不同的局面,例如:具子敬在清完酒瓶後,對廉美貞說:「本來覺得幾百年都做不到的事
,我今天竟然做到了。」精妙地體現了「選擇」的妙處,我以為自己做不到,但因為選擇
,我做到了以往從未想過的事情。
同理,具子敬跳過了那個根本不可能跳過去的溝道,也是因為選擇推仰,而相信自己能夠
做到,這是他的選擇,是他做為一個人的與眾不同之處。
我和你的選擇不同,你和他的選擇又不同,如此世界才會維持著多元性,而並非只是依靠
單一價值在行走。
「每個人都在走向死亡,我搞不懂大家為什麼都這麼開心/感覺把80年的人生壓縮成8年
,快速過完也無所謂。」這是廉美貞前期說的話,昭示著她被框在這種面對人生的「虛無
」之中而無從逃脫,也能對應她後來說的「總是感覺在困在某個地方」。
但存在主義企圖逃脫這種束縛,試著把人解放出來,所以廉美貞說:「我絕不妥協,我不
要死後再去天堂,我要活著見到天堂。」這是立定了「選擇成為自己」的想法,因為我想
見到更好的自己(即在天堂的自己),為了做到這件事情,我擺脫了死亡的虛無性,想在
人生在世時,就有勇氣做最真誠的自己。
有了想法是實踐的第一步,接下來,編劇使用了上述提及的兩者:時間與死亡,藉此開展
兩個事件讓廉美貞實現這樣的說法,也就是具子敬的離開(時間的流逝)、母親的逝世(
死亡的憂慮),兩者的離開可以再連結到廉美貞說的「我不斷思考為何自己總是被拋棄的
那個」(對應人總是被無端拋入這個世界),後來她又說「我決定不要再收集王八蛋」來
完成了她的選擇,基本上就是完整論述著整個循環。
關於生死這個議題,編劇還將筆墨放在了一個角色身上:廉昌熙,他總是經歷著所有人的
死亡,在存在主義者的眼中,不行動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想法,因為你假裝沒有選擇這回事
,藉此逃避你來到這個世界上所應該承擔的責任,而廉昌熙在面對自己的事業與友人的離
去,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後者,並且因為這樣的選擇而打從心底覺得自己很帥氣,體現了
人會因為自己的選擇而忽視了這世界上本來的虛無。
他和斗煥說了個故事,體現在人感到孤獨時,只要有一個人跟你說:「我在這裡。」就為
了那五分鐘,人都會為了那種得來不易的溫暖感到動容,此處對應廉美貞的五分鐘理論,
共同點是:我們會因為他人的善意,而忘掉身處於這個世界中的舉步維艱,所以廉昌熙放
棄打電話,而選擇將時間留給友人,以自己的存在安慰了不安的友人,用五分鐘的長度陪
伴其人生的終途,是廉昌熙積極的行動展現。
後來在自身悲傷時,他以為自己想要回歸山,所以原本要去聽關於山水的課程,卻陰差陽
錯地誤闖禮儀師的課堂,最後也留了下來,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即是用這樣的手法在告
訴我們:人是自由的,所以可以移動(選擇自己想要聽的課堂),但是因為我們對於存在
的積極,而造就了嶄新的局面:我們以為自己喜歡山水(想回歸存在),冥冥之中人卻會
為了自己找到出路(成為禮儀師)。
「向死而生」是海德格的中心思想之一,他對於死亡抱持著積極的態度,認為這是一種自
然,同時,我們更應該把握生命,這種行為被他稱為「籌畫」,如此才能在死亡的那日,
讓自身的存在與時間融合為一體,最後回歸那座山,再次生生不息。
3.何謂標準
由於存在主義重視個體,因此他們對於審美標準的看法也是承襲此理念,即反對一個共有
的標準,所以他們會認為:我的好惡不因周遭事物而改變,我就是我,我認為的好惡與美
醜,沒有人可以否認我,這邊可以連結到一個角色:廉琦貞。
廉琦貞的特點,在於她的個性總是勇往直前,看似是個戀愛腦,但不過是始終如一地追尋
著本心,她的選擇就是「擁有愛情」,這邊有個前提,之前她的台詞有一句是「如果可以
像古代一樣,不用自由戀愛就直接嫁人,那她也想要這樣,多省事啊」,這句話就是在體
現她逃避選擇,想要不行動就擁有愛情,但這是不可能的。
後來,透過她提出光頭/戀愛的說法,就可以發現她對於選擇的改變,轉變為積極的面向
,也因為如此,結局時曹泰勛與她的談話中,她思考著「愛」的意義:「我愛的是你,那
如果我和你分開,我還能幸福嗎?」很多人會認為,一段感情不適合那就分開,這樣對大
家都好,但是廉琦貞從頭到尾都很堅定,對於愛情,她總是毫不猶豫,喜歡就告白、遇到
困難就解決,在她的眼裡,堅信自己的選擇,即是最好的選擇,這就是一種對於普世標準
的反動。
再來,放在她身上的標準還有一點:接頭顱的女人,在相親時,她以這個話題開啟自己對
於愛情的忠貞,體現的是「無論愛人變得如何,我都會小心翼翼及珍視你的所有」,但是
在世人(包括廉昌熙)眼中,這只不過是不合時宜的話,是她無法融入這個相親場合的證
明。
不過,人之所以是人,就在於我們是獨立的個體,因為廉琦貞從來不為世俗的標準所困,
她堅信自己的愛情理論,要為了愛人而和全世界戰鬥,這也是為什麼她明明感到疲倦,卻
仍是願意繼續走下去,不過是將這種理念貫徹始終罷了。
於是,當曹泰勛送了玫瑰來卻看到它斷了頭,玫瑰此意象代表愛情與血腥(頭顱),昭示
了廉琦貞這個人的中心思想,最後,她珍視了愛人的那份心意,將玫瑰花放在了醬油碟裡
,這裡也是不符合世俗標準之一,但誰說玫瑰花一定要放在花瓶裡?不被現象所困,才是
我們人存在的意義,於是,她看著面前衝突的景象,卻感覺到了為愛人接住頭顱的快樂,
衷心地對此情此景感受著美好。
其實除了廉琦貞,其他三位主角也都違反了所謂的標準,廉昌熙起初沒有目標,只是在社
會生活中姑且生活著、廉美貞覺得所有的一切都像在勞動,她拒絕融入這個大家都應該進
行的社會規則,而具子敬更是如此,在大家的眼光看來,他就是個無所事事的酒鬼,不符
合普世價值的積極意義。
但是,秉持著「只有我才能決定我存在的樣子」原則,廉昌熙兜兜轉轉,最後找到了心之
所向。廉美貞放下執念,解放自己總是在勞動的狀態,從而獲得了愛己與愛人的能力。具
子敬因為世界的善意,不再感到不幸,於是將酒放下,無論未來有多艱難,他都決心走下
去。
同時,在這部前期有點喪的劇中,所有主角卻都不依靠他人走出自己的困難,反而是因為
自身的選擇與行動,以強大的意念擺脫了人生遇到的種種挫折,所以究竟標準何在?答案
是沒有所謂的絕對,如若一切依循這樣的規則,世界將變得無趣且單一,人只是反覆執行
應有的過程而已,所以擁有自己的節奏,從而努力實踐的過程,才是解放的精髓,而非追
求最終的結果。
4.責任
前面說到,人因為選擇而承擔了責任,但是會不會有人不想承擔?答案是會的,這個人就
是具子敬。人因為能夠選擇而自由,聽起來是很高興的事情,但是對於不願選擇的人,這
種自由反而變成了束縛,他們被迫承擔自由責任而感覺痛苦。
所以,覺得痛苦又不得不做出選擇的時候,人通常會做出毀滅自己的行為,即具子敬的酗
酒以及對於受傷置若罔聞,他不惜一切代價,只為了避免衝突,在存在主義者眼中,這種
行為和死亡沒兩樣,因為你放棄並無視了身為人最珍貴的能力選擇。
儘管存在主義者關注個體,卻沒有否定群體的存在,我們和他人的關係相對於我們與世界
,前者是無端被拋入與他人的關係之中,後者則是無端被拋入世界之中,所以面對這種與
他人建立的關係,只有「關心」才能建立共存的關係,即我們所謂的人際互動與情誼,於
是,在具子敬選擇不行動的同時,是廉美貞主動靠近了他,試圖與他產生共存的關係,反
之,對具子敬而言,廉美貞也是無端地被拋入了他的世界之中。
於是具子敬開始反覆思索她提出的推仰,但是這種困擾反而變成執行共存關係的開始,這
種行為被稱為「煩心」,在時間面前,人要如何聯繫這種「煩心」的行為,答案就是:「
恐懼」與「不安」,有了「煩心」,照理來說是負面的事情,人們卻反而因為此種情緒而
可能超越自己,從而產生了希望與意義,例如:具子敬煩心她的話語,最後打破了不行動
的選擇,超越自己跳過溝道,也是因為廉美貞的話鼓勵著他,所以從此時開始,兩人已經
建立了所謂的共存關係。
這種「煩心」也對應到後來重逢後他與廉美貞的相處,因為這種不安讓他退縮,卻反而使
他更加認真地思考這段關係,於具子敬而言,從個體走向群體,關鍵點在他對於廉美貞不
是警戒的,而是以自我的選擇,判斷了廉美貞對自己的關懷為真,所以才決定繼續一起走
下去,甚至要走到最後。
綜上所述,以存在主義的觀點來看,具子敬是否有戒酒,這不是他們在乎的問題,如同廉
美貞的態度:尊重個體的選擇,並且讓其去承擔後果,以卡繆的話來說,存在主義者更像
朋友,不會站在你面前,也不會站在你身後,而像朋友一樣並肩前行,兩人就是這樣的關
係。
5.結語
《我的出走日記》和存在主義的語言對話,在我這個深愛哲學者的眼裡,是非常能感到共
鳴與驚奇的,這也是為什麼大家總是認為這部劇的台詞直指人心,像是在看著自己出現在
畫面中,卻又沒有被窺探的惱怒,而是靜靜地想著:啊,原來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人懂我
。
存在主義後來被引申為以人為本,事實上的確有這個意思,畢竟我認為它是所有哲學思潮
中與現代人最貼近,同時又能撫慰人心的一類,前人的智慧是永遠值得被細細品味的,如
同《我的出走日記》在共鳴中尋求獨特,又在獨特中開創新意,思索著自身的存在,也是
一種負責與煩心的開始,但是我們要相信,這樣的感覺是抱有希望與意義的,如同文字總
像一束光照亮前方未至之路,永永遠遠地,與自認為孤獨的我們前行。
※參考文獻:
1.滕守堯:《海德格》(臺北:生智文化,1998年)
2.George R. Knight:《教育哲學導論》(臺北:五南,2018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3.53.1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oreaDrama/M.1659541318.A.2A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