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同時做不只一件事情?
#最近開始在Podcast的IG上嘗試知識型內容
#喜歡的話也去追蹤一下
其實壞特的歌是兩年前突然從朋友的IG上看到,當時還以為是一個外國歌手,聽了一陣子才發現原來是台灣人,而且當時還很神秘,不但不露臉、社群媒體上也挺低調的。這一兩年越來越常看到壞特的身影後,才對她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拿到金曲最佳新人獎的隔天,台大某Power錕教授在臉書上PO文道:「準外科醫生獲得金曲獎最佳新人獎,你放心給她開刀嗎?」。老實說當下看到,只覺得一位台大教授跑去參加市長選舉的人,實在沒什麼資格講出這句話,教授跑去競選市場,難道有學生質疑你的教學實力嗎? 何況這位準外科醫生拿到了音樂界的最佳殊榮,而錕教授當年僅取得0.24%的選票。
這篇PO文一出來,本來對壞特還只有對音樂的欣賞之情,但因為這則文章,我瞭解更多關於她的背景和經歷,也才終於懂了她為什麼要在獲獎發言時這麼說。原來她是個準外科醫生,為了實現自己的音樂夢想,毅然決然地拋棄醫學院的光環(即便那不是她想要的),橫空跨出實踐夢想的步伐。
記得曾經看過台大 #葉丙成 教授在台大畢業生演講裡面說過的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並且顛覆想法,他分享完他去美國留學,在外國人派對中無法跟同學搭上任何一句話的他給自己的提醒:「千萬不要當一個只懂專業、其他什麼都不懂的貧乏之人!」這句話很震撼,因為考上台大電機系這件事情,縱然過去雄中生如我都覺得極度困難,何況還出國留學,簡直就是精英中的精英(前陣子很敏感XD),但葉教授卻體悟到一生若只懂自己的專業,將會是貧乏的、不足的。
「從徬徨20歲到現在過了七年,還真的得到一個金曲獎😭,終於有機會跟大家分享,謝謝你們❤️」字字句句不難看出,即便已經才華洋溢如她,仍然受到傳統思想的框架,選擇以「不露臉」的設定,嘗試隔著一層面紗對著世界嶄露頭角。這幾天我一直在想,難道發揮「一生懸命」的匠人精神,窮極一生把一件事情做好不對嗎? 而有人選擇同時做不只一件事情,為什麼他們要這樣做?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 於是乎,我想自我整理一下,回顧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所知所聞,試圖推測一下,究竟這些選擇不只做一件事情的人,是基於哪些原因而這樣過他的人生,並且用自己很喜歡的人物和他的故事來做比喻:
(一)喜歡的事情還沒辦法養活你
通常會有兩種情況,一種通常會更常發生在亞洲,因為我們往往很晚才會發現甚至開始探索自己的興趣,發現的時候我們常需要去轉系、轉職,如果來不及的話就得要在下課、下班一邊學習想學的技能,一邊還得要繼續謀生。另外一種情況則是有興趣的事情卻不能幫你賺到足夠多的錢,比如說有些人喜歡畫畫,但是藝術這種東西通常需要仰賴天份和運氣的綜合加成,於是乎在遇到伯樂之前可能有很長一段時都得要在兼職打工來支持你的興趣發展。
上面提到很多次的 #壞特 應該就是屬於這類型,因為出生家庭很希望自己能夠走醫學這種更符合社會主流的職涯路線,而剛好自己也很擅長讀書能夠考上醫科,相對來說音樂夢的火苗就一直隱藏在大家吹捧醫科的光芒底下,在非常非常難能可貴的機會下,她找到了這株火苗並且逐漸保護它,讓它有機會成為現在大家看到的星星之火,並且在未來有燎原的機會。
(二)喜歡很多東西無法捨棄
#呱吉 是我真的很崇拜的一個人物,他秉持著對藝術創作的熱愛投入劇場,而後又意識到現實的殘酷而進入遊戲產業,在40歲重拾藝術魂很熱血地賣房創業,一股腦地投入網路影視創作,然後現在又搞起政治讓他可以在每部影片的開頭多補充一句aka台北市議員邱威傑。每一次的轉換又讓他喜歡上新的東西,然後利用現有的資源和團隊,重新打碎、排列組合,累積成新的優勢,就像飛輪效應一般把這個人的才華和表現越滾越大。
即便創業後開始有了「上班不要看」宇宙,他還得要發展「呱吉」宇宙,從廢片、好片,到每周直播,Podcast出現了也要進去搶占一波,甚至沾染政治又讓他的節目題材更豐富多元。喜歡很多東西,他一件也不想放棄,但很懂得利用既有的團隊和資源,產生不用放棄也能做得比很多人更好的本錢。
(三)過去喜歡的東西現在有更喜歡的
大多數人對 #博恩 的印象就是脫口秀演員、專長搞笑的那個帥哥,博恩夜夜秀的形象和成果讓剛剛崛起的鋼鋼(雙押)一舉變成現在STR Network的當家扛霸子。但我對於他在TED上演講的主題更有印象,就如他說的「興趣沒有目的,興趣本就是目的地」精神,他似乎完美演繹了什麼叫做「沒有為什麼我只是想做所以就去做了」的這個概念。
曾經我好像也有這個時刻,我以前很喜歡攝影,廢寢忘食那種,喜歡到把圖書館每一本關於攝影的書籍都讀透一遍,甚至喜歡到帶著相機到處衝,有一年過年為了拍到好看的佛陀紀念館煙火,我在那禮拜去排隊了3次。但因為別的事情加入,我突然就被吸走了,也沒有來由地莫名其妙,於是相機就這樣塵封了好幾年。
如果世界上有轉換領域冠軍,那博恩應該可以名列前茅吧。外文系的他,卻又學了心理系,然後跑到Stand up Comedy的舞台講笑話,去倫敦大學學院讀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之後又到巴黎第六大學唸整合生物研究所。現在好像又出了幾隻MV和歌曲,哪一天得金曲獎我可能也不意外。
(四)擴大既有的專長優勢
很想特別講一下 #丁特 ,特哥他是前LOL這款世界知名遊戲的職業選手,追蹤了他好幾年在前幾天,他所買下的戰隊竟然拿到PSG區域聯賽的冠軍,實現了他六年前作為職業選手沒辦法達成的夢想「打進世界賽」。講到這裡,我先擦兩滴眼淚,即便重播的影片我都看了兩遍還不過癮,當特哥感動落淚的時候我也深受感動,畢竟自己都喜歡了六年了,看著別人的夢想以不同的形式實現,不感動起來是不可能的。
不過我想講的就是舉他的例子來當作擴大既有專長優勢的解釋,職業選手的本業就是盡可能把自己打電動的技能練到世界頂尖,你很少看到一個職業是沒有KPI的,因為他們唯一的目標就是超越自己、超越全世界其他人,沒有中止或達到目標的一天。不過丁特他因為本身講話也很逗趣、笑聲也特別魔性,於是吸引大批粉絲來看他打電動和聽他講幹話。甚至到後來他以實況為生、偶爾接接業配、打打表演賽,甚至近年買下前AHQ戰隊,成立Beyond Gaming。上面這些衍伸的工作都脫離不了電競這件事情,他把自己本來就擅長的東西作了延伸,幫助他賺更多的錢、看到更遠的地方。
難得打那麼長的文章,整理下自己為什麼有些人會同時做很多事情的原因,有些可能是迫於無奈的、有些可能是擴大既有優勢的、有些甚至可能是無來由的。還有很多我很欣賞的人,都能夠在不只做一件事情的情況下把事情做到最好,Self Pick的 #徐嘉凱導演 、做Youtube的醫師 #蒼蘭鴿 、資訊工程師但卻超多人喜歡看他講故事的 #老高 。
今天就整理到這裡,希望你們會喜歡。
#不務正業的超能力 #職業圖書館 #職涯 #職涯規劃 #工作 #求職 #找工作 #找自己 #轉職 #離職 #迷惘 #成長 #自我成長 #人生方向 #人生規劃 #學習 #職業 #不務正業 #斜槓 #訪談 #個人成長 #創業 #選擇 #科系 #夢想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Shaun&Nic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文森特·梵谷是 活躍於十九世紀的歐洲畫家。 其作品在死後受到了極高的評價,被世界各地的愛好者所收藏。在史實中當然是男性,這一點無論從名字,肖像畫,還是少量的照片中都可以看出來。 然而,這位自稱梵谷,穿著如同少年一般的裝束現界的Foreigner卻無論外表還是性別都與史實不同。 但,其繪畫才能卻證明...
我最擅長的一件事畫畫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有讀者分享了一篇文章給我,是網文作家 Jenny喬 在微信上寫的,主題是:「#那個走到哪兒都帶本書的人到底有多可怕?」談的是碎片化的數位時代下,重拾書本的重要性。我很喜歡,分享給你 😀
微信原文 https://www.gushiciku.cn/dc_hk/107675144
.
週末,約了個老朋友在南城吃飯,她沒車,所以只好我穿過大半個北京城去見她。平時上班我很少開車,一堵車我就心煩,生怕自己一個衝動被人拍下來成了反面教材。本以為週末交通狀況能好點,事實證明,我太低估大北京的堵車能力了。
一個小時的車程,開了整整兩個半小時,午飯直接變成下午茶,還好約的是一家帶簡餐的咖啡廳,要是火鍋店,就尷尬了。
等人,是一件多煩人的事兒,等過的人都懂。特別是在餐廳,一個人傻坐着,迎接你的是各種鄙視的目光。排隊的客人罵你浪費資源,服務員怕你要杯水坐大半天。
換作是我,可能手機都玩兒沒電了。
可人家倒好,我急急忙忙衝到餐廳的時候,她正坐在那兒認真看書,要拿筆寫寫畫畫。看見我,把書一合,微微一笑,説了三個字:“你來啦。”
當時,我腦海裏就一個念頭:這種同齡人比堵車還可怕。
.
我們倆認識快十年了。這十年裏,她變了很多,從單身變成了已婚,從小職員變成了管理層。可有一點一直沒變,就是走到哪兒都帶本書。
有一年,我們倆去美國玩,我背了個空箱子,打算去買買買,她背了半箱子書,説倒時差睡不着可以看。結果,回來路上,我買了一箱子衣服,她又買了半箱子原版書。
而且那些書比我的衣服還貴。
這些年,她在我心裏一直是個很特別的人,無論多忙,我都會找時間約她,就怕兩個人越走越遠。
可能每個人心裏都有這麼個朋友,説好聽了,叫標杆。説不好聽了,就是假想敵。我總希望自己能在某個方面超越她,哪怕齊頭並進也是極好的。
可她永遠是那種看起來和你一樣,你卻永遠追不上的狀態。她的見識永遠比你多一點,視野永遠比你寬一點。你説什麼,她都能分析得頭頭是道。她説什麼,你都各種聽不懂。
有這麼個朋友,真是讓人悲喜交加。喜的是,她能鞭策你。悲的是,她一輩子在鞭策你。
.
羅胖在《羅輯思維》有一期講到,現在社會的文化資本。
他提了個問題,我覺得很受刺激:如果在一次聚會上,你遇見兩位女士,一個拿的包看上去挺一般,但談吐不俗,一張口就引用了《經濟學人》雜誌對英國大選的分析。另一個拿着很貴的名牌包,説的卻都是電視劇和明星八卦。
你覺得誰的社會地位更高?
我想了想,不説社會地位,至少對我來説,更願意和前者交往。這個世界上,知識量是很貴的。
説一個我最近幾年才圈粉的人:高曉松。過去,對音樂一點不感冒的我,總覺得高曉鬆就是一個寫歌的路人甲。可看了幾期《曉鬆奇談》,瞬間就圈粉了,覺得這人特別有文化,有見識,古今中外什麼都知道。
這就是羅胖説的一個人的文化資本,也就是談資。
説起談資,這些年我最深的感觸就是,越和人聊天,越不敢聊。
班門弄斧真正的可怕之處,不是丟臉,而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丟了臉。沒人會吿訴你,他們早就看穿了你,只會點頭微笑,然後默默嘲笑。
甚至有時候,你覺得自己知道得挺多的,可別人一問,就啞口無言。
最近,危機這個詞頻頻出現。其實不止是中年,每個年齡段的人都有危機。這個時代的工作,可替代性太高了。你前腳提辭職報吿,還沒來得及緬懷一下,後腳就有人搬進你的工位。有一技傍身也不夠,因為技能這東西也靠不住。
現在都將就降維攻擊,就像電商攻擊實體店,別人一個技術分分鐘就能讓你的技能毫無用武之地。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兒,因為這個世界上,連知識點都是不穩定的。
在職場混了這麼多年,我最恐懼的時刻就是遇見一個比我還內行的外行。當別人談論你最擅長的知識,還説得比你透徹的時候,怎麼可能沒有危機感?
這個時代,優秀者日益優秀,平庸者日益平庸。看着越拉越大的貧富差距,虧你還能心安理得地懶下去。
.
很多人詬病今天碎片化的閲讀習慣,所以也不欣賞那些走到哪兒都帶着書的人,覺得他們只是裝逼。
我覺得不是,至少在我看來,讀書沒有什麼時候讀,怎麼讀之分,只有讀與不讀的差別。因為讀書是一種態度。有些人在圖書館做一天刷微博,有些人在垃圾桶旁讀經典。
那些愛看書的人,除了保持競爭力,還有無法比擬的優勢,就是凡事想得開,煩惱特別少。
再説一個開篇那個書痴朋友的故事,有一年夏天,我們倆去南方玩,回北京的時候遇上飛機延誤。整整等了六個小時,整個候機樓都瀰漫着怒氣,我焦慮地走來走去,一會兒發微信給北京的朋友瞭解天氣,一會兒向空姐詢問狀態。可一旁的朋友悠閒地拿出一本書,要了杯熱茶,不言不語,不驕不躁,一副有書萬十足的樣子。
他一遇上煩心事兒,從不傾訴,也不抱怨,就拿一本書坐在咖啡館裏。別人diss他,批評他,污衊他,陷害他,他總是埋頭扎進書堆裏。真像羅曼·羅蘭説的:“和書生活在一起,永遠不會歎氣。”
《傲骨之戰》裏,Miya因為家庭的詐騙醜聞陷入媒體的狂轟亂炸時,她事務所的同伴Lucca,只給了她一個建議,找本書看,不要上網,不要看新聞。只是看書就好了。
這真的是我聽過最好的建議。
雪萊説,你越讀書,越能看見自己的無知。因為無知,才會對人心生敬畏,也才會對生命多出一點豁達。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順境時勇往直前,逆境時豁達堅韌,這樣的人,可能是你我永遠都無法打敗的對手。
一想到這兒,覺都睡不着了。
.
更多閱讀筆記好書金句 >> https://readingoutpost.com/
我最擅長的一件事畫畫 在 Fun星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Podcast新單集上架 - 關於 #整理 這件事】
鈴噹是FUN星球裡最。不。會。整。理。的那個人!
關於整理這件事真的是從小被唸到大,那怎麼這本書還交給我呢??因為我最能同理 #不擅長整理的小孩 啊哈哈!!!!
「整理」這個日常習慣大家都講得很簡單,
好像吃飯、喝水、洗澡、睡覺這些事一樣,
但是對我來說真的很難很難啊......
以前常覺得自己是不是哪裡出了障礙感到很難過,
雖然有在練習與嘗試整理,但是進步也很慢......
長大才慢慢發現,「整理」這件事也是一項專業啊!!
即然是能成為專業的事,那自然會有人擅長有人不擅長,
你不會要求每個人都很會畫畫、
你不會要求每個人都很會表達、
那整理也同理,是有人很厲害、有人不擅長。
而且真的有小朋友天生就很愛把東西分類收好耶~
不是被教導使然,而是把整理當作一個樂趣喔!
雖然我不擅長整理,
但是我會以一個原則——不讓別人造成困擾,
去努力練習達成這個目標~
例如在客廳亂丟玩具,會讓家人踩到受傷而有危險,
教室也是公共空間,很髒亂的話別人會感到不舒服,
工具沒有歸位的話其他人也會找不到而很困擾,
這些我就會努力的提醒自己去練習養成習慣。
但是我自己的書桌,即使別人覺得很亂~
如果東西都能找得到,我自己不會不舒服,
那就可以維持這個模樣XDDD
小朋友需要多次的練習與鼓勵,去建立信心和成就感,
所以節目中我會藉由這本繪本,
不斷地和不擅長整理的小朋友提醒「沒關係,慢慢練習」,
也分享很多自己不擅長的一面,與慢慢練習有所進步的經驗!
家長在家中也可以利用各種小事情來陪孩子們一起練習,
並立即的鼓勵他們,而非把整理當作理所當然的事。
讓「整理」與「開心」做正向的連結;
別讓「沒整理」與「挨罵」做負面的聯想。
(我就是這樣才討厭整理的啊~~)
如果小朋友在聽完節目後真的開始練習,
而且有進步的話!
真的可以將成果拍照私訊我們粉專或LINE,
我會親自回傳語音稱讚小朋友喔!!!!
教案使用繪本 #房間一定要整理嗎
由東雨文化 出版!
這本書用「自然後果」來讓小朋友明白整理的好處,與不整理造成的麻煩,而且最後結局非常真實,怎麼可能一次找不到項鍊就變的超級愛乾淨嘛~~哈哈哈哈哈哈哈!!!!
可以買書來搭配本集教案一起和小朋友聊「整理」喔!
官方購買連結 ➡️ https://ppt.cc/f4EHXx
#如果你也是不擅長整理的大人請留言讓我取暖😆
我最擅長的一件事畫畫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文森特·梵谷是
活躍於十九世紀的歐洲畫家。
其作品在死後受到了極高的評價,被世界各地的愛好者所收藏。在史實中當然是男性,這一點無論從名字,肖像畫,還是少量的照片中都可以看出來。
然而,這位自稱梵谷,穿著如同少年一般的裝束現界的Foreigner卻無論外表還是性別都與史實不同。
但,其繪畫才能卻證明他確確實實是那梵谷。
飲噉兼人,發科打趣,創作凌亂的繪畫時會露出陰暗的笑容。
其本性究竟是———
身高/體重:140cm・39kg
出處:史實、希臘神話
地域:歐洲
屬性:混沌・惡 性別:女性
靈基的80%是瘋狂的仙女。
靈基的15%來自虛數的黑匣子。
畫家梵谷的記憶和繪畫才能佔據的僅有靈基的5%。
由外神肆意創造出的、拼湊的英靈。
史實上的文森特・梵谷於1853年出生在荷蘭的一個牧師家庭。
先後做過畫商,書店店員,還想成為傳教士,但均受挫,最後立志成為一名畫家。學習了海牙畫派,之後受到印象派的影響,獲得了獨特的畫風。
移居法國阿爾勒之後,以《向日葵》為首,他創作了許多名作,但因與同居的高更關係惡化而患上心病,並導致了割耳事件的發生。
此後,他患有精神病的同時仍然埋頭於畫畫中,1890年,年僅37歲的梵谷自殺。據說他的死亡有著難以理解的部分。
梵谷喜歡以作為陽光象徵的黃色和向日葵為主題。他還喜歡並收集浮世繪,在一部分的畫作中融入了其特點。
晚年被絲柏所吸引,有一種說法是這種題材象徵了他的生死觀。
○虛數美術:B+
作為從虛數誕生的從者的特質和擁有獨特美術視角的梵谷的繪畫才能相融合的技能。
與虛數魔術相似而非的獨自理論體系的技術。
○航標之魂:EX
被「拼湊」的畫家與妖精之魂因「燃盡此身的瘋狂」而產生共鳴所轉變的技能。
『黃房子』
階級:A+ 種類:對軍寶具
有效範圍:1~5 最大捕捉:8人
The Yellow House。第二寶具。
這是讓梵谷才能綻放的轉機,用畫再現了梵谷夢想破滅的舞台——在法國南部阿爾勒的居所。
予敵人以法國南部密史脫拉風的折磨,予己方以豐厚的庇護,但另一方面詛咒也會蔓延開來。
真名為克呂提厄・梵谷。
克呂提厄為希臘神話中的水仙女。河流海洋之神俄刻阿諾斯與滄海女神忒堤斯的女兒『大洋神女』的一位。雖然是阿波羅的戀人,但卻被波斯王俄耳卡摩斯的女兒琉科托厄奪走了阿波羅的寵愛,因而嫉妒發狂,並散播讒言毀滅了情敵。
但是,她卻始終無法奪回阿波羅的愛。
一直仰望著太陽的她最終化為了一朵始終面朝太陽的花。
梵谷的性格和肉體可以說起到了關鍵作用。
每一次再臨,花和水母的主題就會混合在一起,第二次臨時之所以穿得像喪服一樣,恐怕是因為她深深的悔恨和悲傷。
低微的自尊心和諂媚的笑容,難道是對愚蠢行為中失去一切的自我厭惡嗎。為了逃避「不是梵谷的自己」,她會無意識地強調「自己是梵谷」吧
『星月夜』
階級:EX 種類:對人寶具
有效範圍:1~5 最大捕捉:25人
De Sterrennacht
第一寶具/對人寶具
描繪了從聖雷米療養院窗戶中看到的光景,夢幻般的畫。其超越人智的世界觀從畫布溢出,形成固有結界,侵蝕現實。
晚年的梵谷在因不可思議的精神疾病的發作而痛苦的同時,仍為了追求信仰和善良之物而堅持畫畫。這種近乎瘋狂的執念被外來之物利用,成為了改變、神化他人靈基和精神構造的禁斷的寶具。
作為被「拼湊」的存在,她經常對自我感到不安。
這種不安最終會招來瘋狂,將她自身的靈基變成「花的邪神」,獨自引起導致人理進入永眠的危機。
在那之前,能給她安定的自我嗎?她交給御主的責任實在是太重了。
……但是,這位名叫克呂提厄・梵谷的從者,意外的擅長打壞主意。
如果是一同經過多次冒險,知道了她的煩人、狡猾、內心的堅強、堅毅和友情的深厚,並孕育了深厚羈絆的御主的話,就不會放任她墮落為瘋狂之神,而是作為忠實可靠的參謀引導她了吧。
#FGO #梵谷
我最擅長的一件事畫畫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林瑩真-繪畫創作展
專訪: 林瑩真
從草本植物中擬態,轉化內心的秘密花園
初識創作者林瑩真,在採訪的過程當中,不難發現在她從容理性的外表下,擁有著對藝術極深的熱情。幼時開始,林瑩真即對畫畫相當感興趣,對於日常生活物件的造型與質地,也會特別的去留意並記憶下來。國小時期曾到畫室短暫學習,一直到大學、研究所時,才真正進入到藝術領域,受到正規的藝術教育。
在林瑩真的手札、電腦的資料庫中,尋找出不少有關植物的攝影與鉛筆速寫,原來在面對植物的當下是能引起她的創作慾望。追本溯源,這樣紀錄植物的習慣是源於她小學時期,自然科學課時觀察植物所繪製的圖卡,當時她花了很多的心神去蒐集住家與學校附近的植物,甚至親自去種植植物,當種子發芽的喜悅與開花時的驚嘆,那麼樣的美好記憶,或許已根植在林瑩真心底深處。
大學時期,林瑩真以抽象的色彩為主要的創作形式,直到研究所起歸納整理自己的創作脈絡時,才開始思索著創作與自身的關聯性,接而將草本元素置入於她擅長的抽象色彩空間中,這也開創了屬於林瑩真的繪畫風格。
就讀研究所時,林瑩真以抽象繪畫來探討色彩與畫面空間所呈現的意境,透過肢體的勞動,呈現出內在難以言喻的各種狀態與情緒。再加上林瑩真從事兒童美術教學工作,是位教學者,同時也是妻子與母親的角色,尤其是成為母親之後,對生命有了不同的體認,在創作的心境上開始有了變化,也頓時讓林瑩真在創作形式上有了轉變的契機。
從自身連結發現創作題材
林瑩真以草本植物作為創作最主要的對象物,原因是「花」對於性別來說是與女性畫上等號的,她喜歡花,但特別喜歡特出造型與質感的花種,很多野生的草本植物充滿線條感與可以入畫的條件,本身也蘊含豐富的韌性與生命力,既優雅又有暴烈渴望,這與她的個性產生了連結,因此透過林瑩真的繪畫方式,以顏色、草本造型、畫面構成等,來呈現她另一個心靈的風貌。
從植物的特性,開啟了林瑩真對於植物圖像與特質的探究,藉由植物來象徵與隱喻自己,在扮演多重角色的同時,相對背負著許多的責任與使命。但因林瑩真的堅強個性使然,內心夾藏著無比強大的韌性與力量,要來抗衡外在世界的壓力,林瑩真對此解讀為另一種文明與野蠻的狀態,存在於自身的心靈內部,一個微型的部落。
草本植物的百種面向
林瑩真以草本的形象,象徵生命的韌性精神,畫布的空間,即是將心靈意象呈現的小小宇宙,她熱愛在草本植物身上觀看特殊的質地與構造,草本植物的外觀,總是有著不起眼的精緻在裡頭,有時看似平凡無奇,卻是別有洞天,這總會讓林瑩真對大自然的奧妙讚嘆不已,透過對草本的熱愛,而深入觀察並帶入創作中,植物的特性也等同它的個性,有的芬芳;有的嗆辣;有的多刺而有的柔軟,藉由草本植物的書寫,將她的內在轉化為可閱讀的繪畫內容,追尋的是一種純粹與屬於自我本質的靈光。
從抽象繪畫轉以草本形象為創作方向,即是林瑩真在經歷懷孕、生產的過程後,創作心境上有了轉化,經過不停的尋找、試驗,最終在草本植物身上找到了得以延續創作的語言,透過攝影、觀察、速寫以及繪製大量的小尺幅作品,在繪製草本的過程當中,林瑩真漸漸從草本的外觀造形發展出屬於自身的創作語彙,也在大自然之中尋找出生命原初的力量與感動。
從創作中挖掘無限可能
創作之於林瑩真,是與自己相處的重要時刻,可以與另一個自己對話、辯證並找到共識,也能從中發現自己更多的可能。實踐創作時,確實讓她感受到自我的存在,密集的創作歷練,讓她的創作有了風格性,再一次的與她的作品產生對話,創作的對話是直接、感性、帶有多重情感的,呈現的是忘我的狀態,讓作品中想表達的詩意語彙得以依附,進行驗證,並找到可以繼續延伸的動力。
草本植物的外形,深受林瑩真的喜愛,大自然造物的奧妙也讓林瑩真懷抱著高度的探索慾,更想發掘不同樣貌的草本來入畫,透過對草本植物的書寫,從中創造出屬於她的藝術形式,對於這樣的創作過程,林瑩真享受其中,而樂此不疲。
林瑩真簡歷:
學歷: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研究所
獲獎:
2016 作品〈優雅的秘境〉國美館 台灣藝術銀行典藏。
2016 作品〈退場的優雅〉國美館 台灣藝術銀行典藏。
2016 作品〈懸浮的草本〉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有章藝術博物館 典藏。
2015 「第三屆王陳靜文繪畫創作獎」 入選。
展覽記錄:
2016 《閱讀一首草本詩》,醉美空間,台南,台灣。
2016 《草本的優雅與暴烈》個展,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大觀藝廊,台北,台灣。
2011 《曖.蔓延》個展,黑白切藝文空間,台中,台灣。
策展單位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南京館)
展出日期:2017/07/01-2017/08/27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南京館地址:台北市南京東路2段1號3樓
我最擅長的一件事畫畫 在 YOYOTV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天生沒有左手的翔芸,活動力卻比雙手健全的孩子更是好動的好奇寶寶!無論是彈琴畫畫、上山下海,只要有趣,翔芸什麼都想要學!但是看似沒有可以事情難倒她,但沒辦法綁蝴蝶結這件事,卻是她心中永遠的遺憾。
曾經參加過五次鐵人三項的她,爸爸今年也幫翔芸報名,為了能夠順利完成比賽,翔芸暑假也閒不下來,不僅練習最不擅長的游泳之外,還希望今年暑假可以完成單車從家裡騎到淡水的願望。因為曾經與爸爸相約騎到淡水,還答應媽媽可以買淡水魚丸回家,但卻因為體力不支的關係,無法達成,為了訓練、也為了可以達成帶魚丸回家的願望,翔芸跟爸爸相約下次一定要騎腳踏車到淡水,看著翔芸的執著,她也能如願地達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