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自Aletheia Pan
今早讀愛智者林投姐的故事分析,真的好有感觸!鬼故事很恐怖,但更恐怖的是,這些故事卻是我生活中的日常。
在我的工作場域當中,存在著許多主流社會以外的邊緣人。這則林投姐的故事,就令我想起許許多多在我長長的服務生涯中所見的無力母親。他們的孩子在學校的問題行爲既多、且激烈,當我發現針對孩子本身所進行的調整與行為介入施力困難,而過去所學的一切方法幾乎是毫無用武之地,正好那也同時是我個人有意識地進行個體化歷程的起點,我開始學習著觀察,推動這一切連鎖反應背後的心理動力究竟為何?而我身處的角色,能夠如何打破這個連鎖反應?
很多時候父母總是會認為孩子的問題行為就是屬於孩子本身,我們要解決問題就要解決孩子本身的問題,但如果問起在教育現場的工作者,絕大多數都會知道,孩子問題來源絕非始於孩子身上,反而孩子經常是一面鏡子,清清楚楚地呈現、映照出孩子身後家庭的模樣。當家庭的模樣開始改變,孩子的模樣也會隨之改變。
這學期我有個孩子,國中就有拒學的紀錄,國中的個別化教育計畫就載明了經常就是有一天沒一天地上學,混到國中畢業。九月開學,孩子完全沒有出現,家長也完全聯繫不到。一直到十月中才聯繫學校說要註冊。註冊前一週,媽媽帶著孩子來學校先找我面談、認識環境,我才第一次仔仔細細有機會端詳這對母子。
母子二人看起來都十分羸弱,媽媽說自己身上還有車禍舊傷,孩子期初沒有立刻註冊也是因為發生車禍,現在還不是很強壯。我問說怎麼不接電話呢?卻顧左右而言他地不回話。後來班上另一個孩子的母親打電話給我,告訴我,這個孩子的媽媽總是躲著老師,很難找。問孩子現在終於要來上學了,有沒有想問老師的事情?
孩子看起來蒼白瘦弱,眼神卻是還算機靈閃亮的。我們坐在烘焙教室旁的教師休息室談話,他閃著一雙眼睛不停掃描未來的同學們,看起來有點不安。我問他:「你有擔心的事嗎?」孩子問:「會有人欺負我嗎?」我說:「你國中有被欺負過嗎?」他說有。我說:「如果有欺負人的行為是違反校規的,老師也會教你如何保護自己。如果你知道怎麼保護自己,你就不會被欺負。欺負只存在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人身上。」他點點頭,安心一點。但一旁的媽媽卻開始擔心起來,一直說自己的孩子很弱很怕被欺負,要老師一定要好好保護孩子。接著我們一邊參觀一邊互相了解學校與家庭雙方的現狀與期待,才慢慢拼湊出這個家庭的形貌。
孩子的爸爸在他小六的時候就離開了,他還有三個兄姊,現在都已各自在工作了。媽媽年紀看起來並不大,我猜測很年輕就結婚,然後一口氣生了許多孩子。孩子說:「我媽媽身體很不好,哥哥姊姊都會照顧她,可是哥哥姊姊都長大了,他們以後就不會在,所以我要保護媽媽、照顧媽媽。」
在這裡我看見的是一個年輕就失去丈夫守寡,失去生活動力的母親,孩子們也許很乖巧,加上一直有社福單位的支持和服務,前面三個孩子都長大獨立了。最小的這個和母親的連結最深,當後來開始來上學之後,卻又漸漸開始遲到、請假、缺席、不聯繫......,並且告訴我他不想來上學。我問:「那你又為什麼要來呢?」他說:「因為媽媽要我來。」「媽媽要你來怎麼不能每天把你叫起床呢?」「因為媽媽也起不來。」
孩子在學校是乖巧但膽怯的,容易受到驚嚇,卻總是表現得一副鎮定的樣子,冷冷地觀察其他人來瘋的同學們,看得出來脆弱,但是有種被迫的早熟。
在這裡我們已經開始可以看得到這個故事是否與林投姐的故事有著些微的重疊呢?年輕就進入婚育生活的女人,陽性面一直潛藏在自己的身後,也許丈夫離去之後,原本是一個能夠發展自己陽性力量的契機,但社福單位很快接手,補足了那個空缺,卻少了一點推力去推動她這個重要的發展。
於是形成了什麼局面呢?這位母親的力量不但無法轉化為一股拼搏、求生的陽性動能,甚至往母親的陰暗面發展,她無法再給出母性的滋養、支持、關懷、生活照顧,而是成為一個黑洞,不僅無意識地將孩子轉為自己的替代性伴侶,並且把孩子的心靈與自己乾涸不再發展的心靈綁在一起,使得孩子逐漸失去鮮活的生命力。她無法展現正向母親的原則:給予、滋養,成為了負向的母親:吞噬、終結。
看見這件事之後,我思考,在這個故事當中,若我們不要故事走向死亡的結局,那麼應該補上的角色,是什麼呢?
我閉上眼睛就看見一個大黑洞的意象。這黑洞將一切可以吸入的全都納為己有,卻無法吐出些什麼。我站在黑洞邊緣,避免讓自己成為那個被吸入的一份子,我看見這孩子在黑洞邊緣掙扎著不讓自己掉下去,卻根本沒有力氣爬出來。
於是我採取了「那我就讓你掉下去吧」的立場。我補上一個陽性的角色,迫使這兩人「必須採取行動」,製造一個「我們必須做點什麼」的局面,打破那個一直以來等待他人給予、配合、救援的黑洞模式。
順著一次孩子隨口說他想休學想去工作的話。我說好,反正你想工作,不必在學校浪費時間(我是真心的,可不是做戲。因為我本不覺得人人都該上學,既然不想上學,想工作,那你就去。大不了後悔了,明年再註冊)。明天我就開始幫你申辦休學手續,也會通知媽媽來學校簽名辦理。因為你沒有辦法每天穩定出席,負起你該負的責任,學校也沒有義務給予你學分和學位。
這孩子國中三年可以說是混畢業的,實際上學天數沒有幾天。因此不到我說這句乾脆休學,他依然是不痛不癢的。當我毫無懷疑地建議他休學,明天就不用來了,他反而開始猶豫,說媽媽不會准。我說那我打電話給媽媽請他准吧。(媽媽當然不會准,因為沒有上學就沒有補助了。)
當我很嚴肅地告訴媽媽,以他不穩定的學習狀態,這學期不會拿到學分,繼續讀也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反正畢業證書也拿不到。媽媽很遲鈍但是也很驚訝地說:「怎麼會這樣?國中都可以讀畢業啊!」我說:「沒有努力就沒有讀畢業這種事。休學吧!去工作也很好。」媽媽越來越緊張了,說:「他高中沒讀畢業哪有什麼工作可以做?」我說:「他又沒有來上學高中怎麼會讀畢業?」媽媽才說:「好啦我會叫他去上學啦!不要休學啦!」
我說:「這要看你們努力的程度。從現在開始到學期末如果能夠穩定每天出席,我就願意讓他繼續讀,如果到下學期又開始無法出席,那也就不會有第二次機會了。」
我看見了在這個故事裡,我遞補的角色,叫做「缺席的父親」,而我剛好是一個父親能量很旺盛的人。
那天開始我看這孩子每天雖然看起來勉強,卻開始能夠「拖著自己」每天出席。即使整個人蒼白病厭,但我開始一點一滴指派給他各種發展陽性力量的任務,像是課程時當小組的組長、堅持完成困難又需要耐性的任務、堅決地和其他人溝通等等,感覺這個孩子終於像其他人一樣開始慢慢適應了學校的生活。
我問他,你改變好多,是什麼讓你改變?
答:
1. 因為我養了一隻貓叫我起床,就在我決定不要休學那天。
2. 因為你我才來的不然我討厭學校
3. ......... 看一眼旁邊的女同學。
綜合三個答案,就結論一下,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逃脫服向母親的吞噬?
1. 補足孩子生命中缺乏的陽性動能:推動、規範、給予社會現實的自然後果、訓練、強化生活的基本技能。支持孩子但非給予壓迫。
2.幫忙把阿尼瑪投射轉移到母親以外的對象......(誤)
這件事最後算是以容易的方式解決。實際上採取行動的時間少,但觀察整個局面,思考與盤算所投入的時間多。我認為如果我沒有讀那麼多神話、不了解人類整體心靈的共同運作模式,我肯定會停留在表面打轉,甚至為了學校總是千方百計要把學生留住不鼓勵休學的態度苦惱不已,或是為了我居然要讓學生休學這種想法而感覺自責或不負責任。
這學期還有很多其他的故事。當我翻閱著愛智者精彩的文字,以及十分務實在教育現場的應用,我理解到我們是同路中人。榮格心理學並不虛無飄渺,理解這些故事背後的原型與運作原理,他們能夠非常踏實地運用在生活當中,也能使我們更認清自己與他人現下的生命處境,我們該如何踏出下一步。
並且更加謙卑而且深刻地認識到:生命之道無他,只有謙卑地呈上我們空空的雙手,接受生命給我們的一切,無論是痛苦或者甜美,每一刻當我們首先自認無知且心甘情願地領受「why me?」,隨之而來的轉化與圓熟,會是此生最大的祝福與恩典。
由於這份學習榮格心理學應用在工作實務上的效益,當我知道愛智者不在台中辦理簽書會時真是非常失望,因為有很多想要討教交流來著!便留言邀請,也很感激愛智者與社長兩位真的義氣相挺一口答應。之前太過忙碌都沒有好好發心得文和宣傳文,今天終於結業式了!也讓我用這篇文章,來記錄一些小小的故事,並且誠摯推薦台灣第一本真正結合榮格心理學與教育、終生學習,實務性與應用性極高的榮格讀物。
特別是台中的朋友,千萬別錯過與作者會談的機會喔!
報名連結在這裡!
https://pse.is/postc21
第一次請各位朋友幫忙轉貼我的文章分享!如果您喜歡與認同!
我把社長解鎖了結局 在 小資夫妻的精省好日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追劇】2019好劇推薦
今年度的戲劇量仍然十分蓬勃,不過有別於以往,小資夫妻一起推薦的清單都是「與情愛無關」的戲劇主題,想要來點特別和發人省思的戲劇的話,以下幾部絕對是今年不能錯過的好戲!
《3年A班》(日劇)
推薦指數:★★★★★
✿劇情簡介:距離畢業前十天,外表不起眼的美術教師暨3年A班的班導師為了解開在幾個月前某位高中生自殺的謎團,將班上的29名同學集合起來,要求提出兇手的答案,並宣佈「從現在起,大家都是我的人質」。隨後便引爆炸彈綁架全班,將所有人封鎖在校舍內,藉以強迫學生面對真相,否則誰都不能從學校裡畢業…
✏心得小評:這是一部精彩絕倫、劇情緊湊的戲劇,敘述有關於網路霸凌的故事,男主角(導師)菅田將暉的演技很棒,這個爆紅神劇也讓日本周日夜間一直以來的低迷收視率有了奇蹟似的突破,一氣呵成看完10集,完全讓人停不下來啊!
《我要準時下班》(日劇)
推薦指數:★★★★☆
✿劇情簡介:一位OL,因為過去發生的事而令她堅持每天要準時下班。她比任何人都更追求工作效率,也十分重視自己的私人時間。但在日本的職場文化中,她卻要承受不同的挑戰。
✏心得小評:日本的職場文化中一向有眾多「社畜」,而這部戲女主角注重工作效率,顛覆傳統加班文化的準時下班,以及育嬰重回職場的女性兩頭兼顧的辛苦等議題,這部很有意義的職場劇看起來輕鬆中又能令人省思,非常值得一看。
《凪的新生活》(日劇)
推薦指數:★★★★★
✿劇情簡介:興趣為「省錢」的28歲上班族女生,經常過度在意他人的眼光而總是迎合他人。因天生捲髮,勤奮地每天將自己的頭髮燙直。某天,不小心得知了同事說自己的壞話,甚至目擊到祕密交往的男友向別人表示和自己在一起只是尋求肉體關係,當下因大受打擊過度換氣而暈倒。之後她離職,並將多數的家當都丟棄處分掉,一人搬往東京郊外居住,斷絕所有原本人際關係的她,展開找回自我的新生活。
✏心得小評:在社會中很難完全做自己吧!看到女主角勇於拋下一切、面對自己和找回自己的成長過程,是部基調溫暖又能激勵人心的好劇,喜歡自己、接受自己,就會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此外,高橋一生演技實在好討喜啊…
《天空之城》(韓劇)
推薦指數:★★★★★
✿劇情簡介:此劇講述韓國上流社會的「SKY Castle」中,一群欲扶助丈夫事業和培育子女成為二代貴族的貴婦故事。2018年11月底開播,持續延燒到2019年,有線台史上收視最高的神劇,今年也確定要開拍美國版了。
✏心得小評:雖然不是為人父母,這部戲的話題熱燒,而且誇張地探討上流社會中對於教育的病態現象,主題實在非常吸引人。演員演技、場景、劇情緊湊,從第一集就深深吸住了觀眾的心啊!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教育觀念和各自的立場,彼此卻又以某種關係互動著,一看很難讓人停下來,想直接追到完結篇為止。
《很便宜,千里馬超市》(韓劇)
推薦指數:★★★★★
✿劇情簡介:此劇改編自人氣網漫,講述為了讓「千里馬超市」起死回生的菁英店長和想讓超市關門大吉的社長一起演繹一場生死決斷的故事。
✏心得小評:主角社長是天空之城裡的要角,劇情溫馨爆笑,非常適合在疲憊忙碌了一天後,回到家放鬆收看。如果能有這麼暖心的夢幻工作場所和同事,真的是太棒了啊!每集也都有搞笑的造型或舞曲,是一部讓人看了開心的作品,值得一看。
《耀眼》(韓劇)
推薦指數:★★★★☆
✿劇情簡介:此劇是一部穿越時間的奇幻感人倫理劇,描述一個還沒將自己有限生命都過上一遍、因救爸爸而丟失自己的全部時光的少女和一個因在不幸的家庭中長大,遭遇連連的打擊,對人生絕望的青年人的故事。
✏心得小評:會選擇看這部戲主要的原因是對於三位主角的偏好(金惠子、南柱赫、韓志旼),因為一隻手錶而變老的少女要怎麼回到年輕的身體裡很令人好奇。整部劇一直走著懷舊愛情小品的氛圍,最後才劇情大逆轉點破結果,我們非常喜歡演技精湛的金惠子,她很成功的演繹了少女和罹病老奶奶的兩種角色,太厲害了。
《他人即地獄》(韓劇)
推薦指數:★★★★☆
✿劇情簡介:故事描述來自鄉下的男主角首次到首爾後住進考試院(指租金便宜、空間狹小需要和其他房客共用衛浴的單人房),然而考試院的左右鄰居全是怪人,也因此發展出一系列驚悚故事。
✏心得小評:改編自恐怖漫畫的這部韓劇,李棟旭、任時完兩人演技上也有大進展,因為掌鏡、演員演技、整體氛圍都拍攝得驚悚到味,看劇的時候感受到緊繃得過癮!雖然收視率不如預期(大家都怕看恐怖片嗎?) ,但這部戲的品質小資妻很推薦,會讓人一直想追到最後結局。
《我們與惡的距離》(台劇)
推薦指數:★★★★★
✿劇情簡介:全劇以2010年代台灣的多起社會事件為題材,描述一起隨機殺人案件發生後,加害者、加害者家屬、被害人家屬、辯護律師、精神疾病患者等各方人物的心境與糾葛,是台灣第一部以隨機殺人為主題的電視劇,還涉及新聞媒體困境及思覺失調症等議題。
✏心得小評:台劇拍出新高度!在製作規格條件比不上其他地方的時代,靠好劇本、優質的演技,演繹出有深度的多元議題,這就是其他地方無法比擬的好劇。不管你最認同/貼近哪一個角色,你都能得到不同的感動,對於社會觀察和人性探討,這部戲都是最道地的好教材。
《俗女養成記》(台劇)
推薦指數:★★★★★
✿劇情簡介:本劇以1970年代六年級生的輕熟女為主角,是一部六年級台灣女人的成長史。年屆39歲的她,沒房、沒車,也沒有老公沒小孩,人生第一專長是在快門瞬間眨眼,卻不幸丟了特助的工作,當年不惜引發家庭革命也要離開家鄉的她,在台北奮鬥了近二十年,到頭來竟然是一場空?過去一直追求「淑女」的夢想,卻在跨入40歲大關的時候,開始認清,其實自己是個「俗女」…
✏心得小評:戲上檔之前就去看了原著小說,不由得佩服組織功力強大的編劇,能把零碎的短篇處理成流暢的連續劇,跟花甲男孩一樣,電視劇比原著好看。充滿了台灣味與六年級女生共同的兒時回憶,用詼諧的手法描述女性成長的故事,還有其他周邊的甘草人物也都刻畫得精緻細膩,好看到笑到肚子痛、感動也打進心坎去了。然後謝盈萱演技真的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