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私自協商 根除對美軍購陋習
姚中原/國防部戰略規畫司前副處長、大學兼任教授(台北市)
美索天鷹專案結餘款,國防部堅守財政紀律悍拒需索。圖為AH-64E阿帕契攻擊直升機。本報資料照片
媒體報導,陸軍採購阿帕契直升機的「天鷹專案」近期將結案,仍有數十億台幣結餘款項,美方透過美國在台協會,要求以延長在台技術協助、技術代表留台等方式,把經費支用完畢,建議我國軍方不須繳回國庫;但陸軍以「軍購結餘款」依財政作業規定必須繳庫為由,與美方相持不下。以上美方要求我國軍方配合「消耗預算」脫法作法,過去行之多年,未來國防部必須徹底根除此陋習。
美國對台軍售政策,是與其全球戰略部署、亞太地緣政治演變有密切關係,但不論是面對台灣或中國大陸,基本上還是考量美國自身利益,以及美國在全球軍火市場的布局。當前全世界,只有美國對台灣有安全承諾,且依據《台灣關係法》長期供售防衛性武器給台灣,也因此過去我雖明知向美國所購軍機、飛彈、戰車等各項軍備金額,往往是其他國家的二至三倍價錢,但也無可奈何,且少有討價還價空間。
近年來,中國大陸持續在南海地區擴張軍力,且解放軍亦頻頻在台海周邊區域進行「機艦演習」,甚至中共戰機多次侵犯防空識別區對我威脅極大,因而台灣國防必須負擔較重軍費。然而,即使有上述險峻情勢存在,並不表示我國對美採購各項先進武器,就必須長年承受美方不合理的軍售價錢或額外的支付要求。
有媒體指出,前海軍參謀長、備役中將李晧日前曾透過臉書披露,軍售後的一些訊息。九年前,李晧曾因力主各相關項目的「軍購結餘款項」(據悉已累積超過七百億台幣),必須按規定辦理結案,影響美方軍售系統利益,遭美國安援局副局長在海外約詢;國防部也令其赴海外面見美軍將領。後來,在新加坡與美國那位將領見面時,李晧告知對方他將不再是「阻礙」,因為當年他已決心退伍。
任何的「軍購案」,都是台灣人民辛苦納稅錢,不能有違法或濫用情形。
未來我朝野與國防部恐應有下列共識與體認,才能為台灣建立真正「自立、自主」的對美軍購政策。第一,面對中共軍事威脅持續存在時,台灣必須有足夠軍事嚇阻能力,因此「合理軍購案」是能展現自我防衛決心,也是對台灣民主和經濟發展的安全保障;第二,軍購案是台灣「國防自主」的表現,其價格和項目不應完全由美方來主導,台灣亦應爭取主控與談判權;第三,未來各項重大武器採購計畫,未經軍種司令與國防部長同意前,嚴禁各軍種私自對美協商;第四,任何重大武器採購預算,未獲立法院同意前,不得逕行或私下與美方簽約。
我國國防政策演變 在 郝明義Rex How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美國蓬佩奧國務卿講話的全文翻譯(轉自美國之音)+錄影:
謝謝你,謝謝大家。謝謝州長的介紹,實在是過獎了。的確,你走進那個健身房,提起「蓬佩奧」的名字時,會有人悄悄耳語。我有個兄弟,馬克,真的是很棒,真的是很棒的籃球手。
再次為藍鷹儀仗兵和空軍下士凱拉·海史密斯和她精采的國歌演唱鼓掌,怎麼樣?
也感謝勞瑞牧師動人的禱告,我想感謝休·休伊特和尼克松基金會邀請我在這個重要的美國機構發表講話。很高興有一位空軍的人為我唱歌,一位海軍陸戰隊的人為我做介紹,而且他們讓陸軍的人站到了海軍的人的房子前。這一切都很好。
很榮幸來到約巴林達。尼克松的父親在這裡建了這座房子,他在這裡出生長大。
感謝尼克松中心董事會和工作人員使我和我的團隊今天的活動成為可能,在眼下這樣做絕非易事。
我們有幸看到在座的有些非常特殊的人,包括克里斯,我得以結識他,克里斯·尼克松。我還想感謝翠西·尼克松和朱莉·尼克松·艾森豪威爾對這次訪問的支持。
我還想感謝幾名勇敢的中國異議人士,他們遠道而來參加我們今天的活動。
所有的其他貴賓,所有的其他貴賓,感謝你們來到這裡。那些能夠坐在帳篷下面的人,你們一定是多付錢了。
也感謝那些收看直播的人。
最後,就像州長提到的,我出生在聖安娜,離這裡不太遠。今天在座的有我姐姐和姐夫。謝謝你們來。我敢打賭你們從來也沒想到我會站在這裡。
我今天的講話是一系列有關中國的演說的第四部分,我請國家安全顧問羅伯特·奧布萊恩、聯調局局長克里斯·雷和司法部長巴爾與我一道發表這些演說。
我們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目的、一個真正的使命,這就是解釋美中關係的不同層面、幾十年來累積起來的那種巨大的關係失衡以及中國共產黨的霸權意圖。
我們的目標是表明,川普(特朗普)總統中國政策旨在解決的、針對美國的威脅是顯而易見的,而且我們為確保這些自由制定了戰略。
奧布萊恩大使講到了意識形態。聯調局局長雷談到了間諜問題。司法部長巴爾講到了經濟。我今天的目標是為美國人民把這些匯總在一起,詳細闡述中國的威脅對我們的經濟、我們的自由乃至世界各地自由民主的未來意味著什麼。
明年將是基辛格博士祕密訪問中國半個世紀的一年,離202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50周年也不太遠了。
大家知道,那時的世界大為不同。我們曾經想像,與中國接觸將會產生團結合作的光明未來。然而,因為中共未能履行對世界的承諾,今天我們都仍然戴著口罩,目睹大流行病死亡人數的上升。每天早晨,我們都在讀著打壓香港和新疆的新聞頭條,我們看到造成美國就業流失、沉重打擊美國各地、包括南加州這裡的經濟的中國不當貿易行為的驚人統計數字,我們目睹中國軍隊變得越來越強大並且越來越具威脅性。
從加利福尼亞這裡到我的故鄉堪薩斯州以至更遠的地方,美國人心靈和腦海中縈繞著這些問題,我也要重複它們:
與中國接觸50年後,美國人民現在有什麼成果可以示人?
我們的領導人提出的中國朝著自由與民主演變的理論被證明是正確的嗎?
這是中國所定義的「雙贏」局面嗎?
而且,從一位國務卿的視角來看,核心的是,美國更加安全了嗎?我們自身以及我們後代的和平前景是不是更大了?
我們必須承認一個無情的事實。如果我們希望有一個自由的21世紀,而不是習近平所夢想的中國世紀,我們必須承認一個無情的事實並應以此作為我們未來幾年和幾十年的指導:與中國盲目接觸的舊模式根本做不成事。我們絕不能延續這個模式。我們絕不能重回這個模式。
川普總統非常明確地表示,我們需要一個戰略,保護美國經濟,還有我們的生活方式。自由世界必須戰勝這個新暴政。
在我好像急於要破壞尼克松總統的遺產之前,我希望明確表示,他做的是他當時相信對美國人民最為有利的事情,而且他可能是對的。
他是一位出色的中國研究者、強悍的冷戰勇士,而且是中國人民的仰慕者——我想我們大家都是。
必須要充分肯定的是,他認識到中國實在太重要了,不能被忽視,即使當時的中國因為自我施加的共產暴政而處在被削弱的狀態。
1967年,尼克松在《外交事務》雜誌上發表的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中解釋了他的未來戰略。這是他說的話,他說:「長遠來看,我們根本無法承受永遠讓中國留在國際大家庭之外……除非中國改變,世界不會安全。因此,在我們對事件所能影響的範圍內,我們的目標應為引導改變。」
我認為這是整篇文章的關鍵詞:「引導改變」。
因此,尼克松總統歷史性的北京之行,開啟了我們的接觸戰略。他崇高地尋求一個更為自由、更為安全的世界。他希望中國共產黨會對那個承諾做出回報。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決策者日益假定,隨著中國變得更為繁榮,它會開放,對內會變得更為自由,而且對外不那麼具有威脅性,更為友好。我敢肯定,一切似乎都顯得如此的勢在難免。
然而,勢在難免的時代結束了。我們一直在追尋的那種接觸政策沒有在中國境內帶來尼克松總統所希望引導的那種改變。
事實是,我們的政策,還有其它自由國家的政策,重振了中國失敗的經濟,看到的卻是北京反咬餵食給它的國際之手。
我們向中國公民張開了雙臂,換來的卻是中共利用我們自由與開放的社會。中國派出宣傳手進入我們的記者會、我們的研究中心、我們的高中和大學,甚至進入我們家長教師協會的會議。
我們把我們在台灣的朋友邊緣化,台灣後來成長為一個生機勃勃的民主(楷模)。
我們給予中國共產黨及其政權本身特殊的經濟待遇,看到的卻是中共堅持要求在其踐踏人權的問題上保持沉默,把這作為允許西方公司進入中國的代價。
就在前些天,奧布萊恩大使提出了幾個例子:萬豪、美國航空、達美和美聯航都從它們的公司網站上刪除了提到台灣的地方,以免觸怒北京。
離此不遠的好萊塢——這個美國創意自由的中心和自封的社會公正的仲裁者,對哪怕是中國稍微不利的說法都實行自我審查。
企業界對中共的默默接受在全世界各地都在發生。
企業界的這種效忠效果如何?這種奉承得到了回報嗎?我來引用司法部長巴爾上星期的演說中的一句話,他說:「中國統治者的終極企圖不是與美國進行貿易。它是搶掠美國。」
中國竊取我們珍視的知識產權和商業祕密,使美國各地損失了數以百萬計的就業崗位。
它從美國吸走了供應鏈,然後加上了奴工器具。
它使世界的關鍵水道對國際商貿不那麼安全了。
尼克松總統曾說,他擔心,他把這個世界向中共開放,創造了一個「怪物弗蘭肯斯坦」。而這就是我們所處的局面。
誠信者可以辯論為什麼這麼多年來自由國家會允許這些壞事發生。也許我們當初對中國的共產主義毒株過於天真,或者冷戰之後,我們相信自己必勝,或者我們是貪婪的資本家,或者被北京的「和平崛起」言論所蒙蔽。
無論什麼原因,中國今天在國內越來越威權,而且越來越咄咄逼人地敵視世界其它地方的自由。
川普總統已經說了:夠了。
我不認為兩黨中有很多人對我今天所舉出的事實提出質疑。但是即使是現在,有些人還在堅持說,我們必須保留那種為了對話而對話的模式。
現在,要明確說明的是,我們會堅持對話。但是如今的交談不一樣了。幾個星期前,我去檀香山見了楊潔篪。
還是老一套,話說了很多,但真的是沒有提出要改變任何行為。楊的承諾,跟中共在他之前做出的很多承諾一樣,是空洞的。我猜測,他的預期是,我會屈從於他們的要求,因為坦率地說,太多以往的行政當局都這樣做了。我沒有。川普總統也不會。
奧布萊恩大使闡述得很好,我們必須記住,中共政權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政權。習近平總書記是一個破產的極權主義意識形態的真正信仰者。
他的意識形態決定了他數十年來對中國共產主義全球霸權的渴望。美國不能再忽視我們兩國之間政治和意識形態的根本不同了,就像中共從來也沒有忽視它們一樣。
我在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任職、隨後擔任中央情報局局長以及出任國務卿兩年多來的經歷讓我有了這樣的核心理解:
真正改變共產中國的唯一方式就是以中國領導人如何表現而不是說什麼為基礎來採取行動。你可以看到美國的政策對這個結論做出回應。里根總統說,他本著「信任但要核實」跟蘇聯打交道。對中共,我的說法是:「我們必須不信任,而且要核實。」
我們這些世界上熱愛自由的國家,必須引導中國做出改變,就像尼克松總統所要的那樣。我們必須以更具創造性而且更為強勢的方式引導中國做出改變,因為北京的所作所為威脅著我們的人民與我們的繁榮。
我們必須從改變我國人民與合作夥伴對中國共產黨的看法開始。我們必須說實話。我們不能像對待其它國家一樣,把這個中國的化身當作一個正常的國家。
我們知道,與中國進行貿易不像與一個正常、守法的國家進行貿易。北京把國際協議視為建議,作為獲得全球主導地位的渠道。
但是,通過堅持公平條款,就像我們的貿易代表在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時所做的那樣,我們可以迫使中國正視其盜竊知識產權和傷害美國工人的政策。
我們也知道,與中共支持的公司做生意和與一家公司、比如一家加拿大公司做生意是不一樣的。他們不聽從於獨立的董事會,而且很多公司是國家贊助的,不需要追求利潤。
一個好的例子就是華為。我們已經不再假裝華為是一個無辜的電信公司,它只是來確保你能和你的朋友交談。我們以它本來的面目來稱它——一個真正的國家安全威脅——而且我們採取了相應的行動。
我們也知道,如果我們的公司在中國投資,他們可能有意或無意地支持共產黨對人權的嚴重侵犯。
我們的財政部和商務部因此對中國領導人以及正在傷害和侵犯世界各地人民基本權利的實體進行制裁並將他們列入黑名單。好幾個政府部門合作制定了一個商業諮詢公告,以確保我們的首席執行官了解他們的供應鏈在中國境內的運作情況。
我們也知道,並不是所有的中國學生和雇員都是來這裡只是為了多掙一點錢或者多為自己積累一些知識的正常學生或工作人員,他們中有太多的人是來盜竊我們的知識產權並把它們帶回自己的國家。
司法部和其它部門已經在大力尋求懲罰這些罪行。
現在我們知道,中國人民解放軍也不是一支正常的軍隊。它的目的是維護中國共產黨精英的絕對統治,拓展中華帝國,而不是保護中國人民。
因此,美國國防部加強了在東中國海、南中國海以及台灣海峽的自由航行行動。我們建立了太空軍來幫助阻遏中國侵略太空這個最後邊疆。
坦率地說,我們在國務院也建立了一套與中國打交道的政策,推動川普總統的公平對等的目標,改寫幾十年來不斷增加的失衡。
就在本星期,我們宣布關閉中國在休斯頓的領事館,因為那裡是間諜活動和知識產權盜竊的中心。
兩個星期前,我們逆轉了八年來在有關南中國海國際法問題上的那種右臉被打轉過左臉的做法。
我們已經呼籲中國使其核能力符合我們這個時代的戰略現實。
國務院在各個層級而且在世界各地與我們的中國同行進行接觸,只是為了要求公平和對等。
但我們的做法不能只是一味強硬。這不大可能達到我們想要的結果。我們還必須與中國人民進行接觸,並賦予他們力量,——他們是充滿活力、熱愛自由的人民,與中國共產黨完全不同。
這要從面對面的外交開始。無論走到哪裡,我都遇到了才華橫溢、勤奮努力的中國男性和女性。
我見過從新疆集中營逃出來的維吾爾人和哈薩克族人。我和香港的民主領袖們交談過,從陳樞機主教到黎智英。兩天前,我在倫敦與香港自由鬥士羅冠聰會面。上個月,我聽到了天安門廣場倖存者的故事,其中一位今天就在這裡。
王丹是一名關鍵的學生,他從未停止為中國人民的自由而鬥爭。王先生,請站起來,我們好認出你來。
今天和我們在一起的還有中國的民主運動之父魏京生。他因為倡導民主而在中國的勞改營裡度過了幾十年。魏先生,請站起來,好嗎?
我在冷戰時期長大並在陸軍服役。如果我學到了什麼的話,那就是,共產黨人幾乎總是撒謊。他們撒的最大的一個謊言是,認為他們是在為14億被監視、壓迫和恐嚇得不敢說出真相的人民說話。
恰恰相反。中共對中國人民誠實意見的恐懼甚於任何敵人。除了失去對權力的掌控之外,他們沒有理由恐懼。
試想一下,假如我們能夠聽到武漢醫生們的聲音,假如他們被允許對一種新型的冠狀病毒(中共病毒)的爆發發出警報,全世界,更不要提中國境內的人,會好得多。
在太長的時間裡,我們的領導人忽視或淡化勇敢的中國異見人士的言論,他們就我們面臨的這個政權的性質警告過我們。
我們不能再忽視它了。他們和任何人一樣清楚,我們永遠不可能回到現狀了。
但是,改變中國共產黨的行為不可能僅僅是中國人民的使命。自由國家有捍衛自由的工作要做。這絕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但我有信心我們能做到。我有信心,因為我們以前做過。我們知道事情會怎麼發展。
我有信心,因為中國共產黨正在重複蘇聯曾經犯過的一些錯誤——疏遠潛在的盟友,在國內外破壞信任,拒絕接受產權和具有可預見性的法治。
我有信心。我有信心是因為我看到其它國家的覺醒,他們知道我們不可能回到過去,就像我們在美國一樣。從布魯塞爾到悉尼到河內,我都聽到這個信息。
最重要的是,我有信心我們能夠捍衛自由,因為自由本身就是一種甜美的吸引力。
在中國共產黨加強對香港這座驕傲的城市的控制時,看看那些爭相著要移民海外的香港人吧。他們揮舞的是美國國旗。
的確是有差異。與蘇聯不同的是,中國已經深深地融入了全球經濟。但北京對我們的依賴比我們對他們的依賴更大。
我拒絕這樣的看法,即我們生活在一個勢在難免的時代,某些「陷阱」是命中註定的,共產黨的主宰地位是未來。我們的做法並非註定要失敗,因為美國並沒有在衰落。正如我今年早些時候在慕尼黑所說的,自由世界仍在獲勝。我們只需要相信這一點,知道這一點,而且對此感到自豪。
世界各地的人們仍然希望來到開放的社會。他們來這裡學習。他們來這裡工作,他們來這裡為他們的家庭開創美好的生活。他們並不急於在中國定居。
現在是時候了。今天很高興來到這裡。時機很好。現在是自由國家採取行動的時候了。不是每個國家都會以同樣的方式應對中國的挑戰,他們也不應該如此。每個國家都必須自己悟出如何保護自己的主權、如何保護自己的經濟繁榮以及如何保護它的理念不被中共的觸角所染指。
但我呼籲每一個國家的每一位領導人開始做美國已經在做的事情,——那就是堅持從中國共產黨那裡得到對等、透明和問責。他們是一小夥統治者,遠非鐵板一塊。
這些簡單但強有力的標準將會產生巨大的效果。我們讓中共來制定接觸條件的時間已經太久了。已經不再是這樣了。自由國家必須設定基調,我們必須在同樣的原則上運作。
我們必須劃定不會被中共的討價還價和甜言蜜語所沖洗掉的共同底線。事實上,美國最近就是這麼做的……我們一勞永逸地拒絕接受中國在南中國海的非法聲索……同時,我們敦促各國成為潔淨國家,這樣他們公民的私人信息就不會落入中國共產黨的手中。我們通過設定標準來做到這一點。
的確,這是困難的。對於一些小國來說,這是困難的。他們害怕被一一幹掉。因為這個原因,一些國家此刻根本就沒有能力或是勇氣與我們站在一起。
的確,我們的一個北約盟國在香港問題上沒有以應有的方式挺身而出,因為他們害怕北京會限制他們進入中國市場。這種膽怯將導致歷史性的失敗。我們不能重蹈覆轍。
我們不能重複過去幾年的錯誤。面對中國的挑戰,需要歐洲、非洲、南美、特別是印度-太平洋地區的民主國家使出力氣,投入精力。
如果我們現在不行動,最終,中國共產黨將侵蝕我們的自由,顛覆我們各國社會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基於規則的秩序。如果我們現在屈膝,我們的子孫後代可能會受中國共產黨的擺布,他們的行動是當今自由世界的首要挑戰。
中國的習總書記註定不會永遠在中國內外施行暴政,除非我們允許這種情況發生。
這不是關於遏制。不要相信這個。這是關於我們從未面對過的一個複雜的新挑戰:蘇聯當時與自由世界是隔絕的,共產中國已經在我們的境內了。
所以我們不能獨自面對這個挑戰。聯合國、北約、七國集團、20國集團,如果我們有明確的方向和巨大的勇氣,我們的經濟、外交和軍事力量的結合肯定足以應對這一挑戰。
也許是時候建立一個志同道合國家的新聯盟了,一個新的民主聯盟。
我們有工具。我知道我們能夠做到。現在我們需要的是意志。我要引用《聖經》裡的一句話來問:「我們的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
如果自由世界不改變共產中國,共產中國肯定會改變我們。不能僅僅因為過去的做法舒服或方便就回到這些做法。
從中國共產黨手中確保我們的自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使命,而美國處於領導這個使命的最佳位置,因為我們的建國原則給了我們這個機會。
正如上星期我定睛站在費城獨立廳時所解釋的那樣,我們的國家建立在這樣的前提上,即人人擁有某些不可剝奪的權利。
保障這些權利是政府的職責。這一簡單而有力的事實已使美國成為包括中國在內的全世界人民所嚮往的自由燈塔。
理查德·尼克松在1967年寫道:「除非中國改變,世界不會安全。」他說得太對了。現在要靠我們來聽從他的話了。
今天,危險顯而易見。
今天,覺醒正在發生。
今天,自由世界必須做出回應。
我們永遠也不能回到過去。
願上帝保佑你們每一個人!
願上帝保佑中國人民!
願上帝保佑美利堅合眾國的人民!
謝謝大家!
我國國防政策演變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中印邊境爭端涉及拉達克與阿克賽欽,約1.35萬平方英里的土地,還有印度東北部阿魯納恰爾邦(Arunachal Pradesh)約3.5萬平方英里的土地,中國稱之為藏南。這次發生衝突的是拉達克與阿克賽欽附近的加勒萬河谷。印度電視台訪問了一名據稱當天倖存的印度士兵的說法,還原了當天情況。除了中印雙方死傷人數以外,這位印度士兵的說法與大陸外交部的說法,和印度總理莫迪的說法都相當一致,莫迪說:沒有任何人侵入我國領土,我國也沒有任何一個邊境哨所遭到(中國)占領。也就是不存在先前外媒所說:「數千名中國解放軍強行越過實控線,進入印度屬地挑起的事端」。紐時:《印度是否準備好,與西方聯手反制中國了呢?》由於多種原因,印度格外能感受到來自中國的掣肘。過去十年裡,中國一直在努力拉攏印度的鄰國,削弱了新德里在自家門口的影響力。儘管莫迪與川普的關係有時並不穩定,但考慮到中國在領土爭端問題上愈發強硬的立場,一些印度官員擔心,除了向西,印度可能別無選擇。】
{內文}
這是一片令人望而生畏的荒涼地帶。這裡大部分是高海拔的沙漠有白雪皚皚的山峰,稀疏的植被,和海拔1萬4000英尺高原的低溫。印度宣稱擁有阿克賽欽的主權,但是這裡現在由中國控制。
(大陸國防部發言人/吳謙)
完全是在中印雙方認可的實控線,中方一側發生的,責任完全在印方
6月15日晚間,一場殘酷的肉搏戰,在中國控制的阿克賽欽,以及印度控制的拉達克中間的加勒萬河谷爆發,據傳有20名印度士兵,遭中國士兵以木棍和狼牙棒擊殺。這是53年來,中印邊境爭端中最嚴重的流血衝突。關於是誰越界和兩軍的死傷眾說紛云,印度電視台採訪了事發當晚倖存的士兵,還原了當天的情況。
(印度India Today新聞片段)
箭頭指的位置是位於拉達克加勒萬河谷的第14崗哨,也就是在這裡,這個蜿延的加勒萬河谷中,6月14日中國軍隊入侵印度領土,並且在此前雙方已經同意,不可以駐點的區域設了帳篷。6月14日傍晚7點左右,Santosh上校帶著34名官兵,走到中國設在印度領土的崗哨了解狀況,雙方爆發衝突,中方動手打人,印方以人數優勢,將中方的帳篷燒成灰燼
印度軍方沒有就此罷手。
(印度India Today新聞片段)
印度軍方跟著中國士兵,越過了實際控制線(LAC)進入了中國控制的區域,而且深入了中國區域將近一公里。印度軍方的猜測得到證實,在靠近實控線發現有眾多中國士兵聚集,晚上9點 雙方在中國控制區爆發激烈衝突,印方的Santosh上校被石頭砸中,他跌入了加勒萬河谷,雙方打了很長一段路,包括在加勒萬河谷上方的懸崖邊,3名印度士兵當場死亡,另外在加勒萬河谷也找到16名中方士兵的遺體,後來沿著加勒萬河,陸續又找到17名印方士兵遺體,在一夜混戰中,10名印度士兵被中方帶走,但中方也有9人包括官員被印方帶走。在打了5個多小時後,兩方各自收手,印度軍方回到了實控線的印屬區域
中方迄今沒有公布當天的死傷,不過印度士兵對於誰越界的說法,倒是與印度總理莫迪一致。
(印度總理/莫迪)
沒有任何人侵入我國領土,我國也沒有任何一個邊境哨所,遭到(中國)占領
莫迪的說法,也推翻了印度外交部先前所說:是「數千名中國解放軍強行越過實控線,進入印度屬地挑起的事端」。
(英國Channel 4 News記者/Jonathan Miller)
兩個核武國家,同時也是區域超級大國,印度與中國的軍隊衝突,接下來的發展很可能會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就在新冠疫情尚未完結之際
正當西方媒體都在等著,這場喀喇崑崙山上的原始衝突,會不會演變成核武大戰時,《紐約時報》看到的是:《印度是否準備好,與西方聯手反制中國了呢?》
(美國總統/川普2017.6.26)
我很榮幸,歡迎世界最大民主國家的領導人(莫迪)來到白宮
報導中說到,多年來,美國一直試圖說服印度,成為更緊密的軍事和經濟夥伴,以與中國的野心對抗。《紐約時報》形容,「這是世界最大民主國家制衡最大專制國家的一個機遇。」
(Al Jazeera新聞片段)
中國與印度共有了世界最長的爭議邊界扣除尼泊爾和不丹,與印度東部Arunachal Pradesh邦,還有西邊的喀什米爾都有邊界爭議
爭議全起於這個人,他是英國殖民印度時期的軍方將領兼英屬印度外務秘書(Henry McMahon),他在地圖上畫下「麥克馬洪線」,說這條就是印度和西藏的界線。不過不論是中華民國政府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都不承認「麥克馬洪線」。
(英國Channel 4 News新聞片段)
1962年印度和中國為此打了一仗,打了一個月就是在這條線上,印度遭受到羞辱性的慘敗
不過中方在戰勝後撤回,真正的國界一直未定,雙方暫時以「實際控制線」(LAC)為界,但是大小衝突時有所聞。2017年,中印軍方在中國、印度和不丹交界處爆發對峙,當時西方媒體都在討論,中印是否會爆發第二次邊界戰爭,不過後來這場俗稱「洞朗危機」,在兩軍對峙73天後和平結束。在洞朗危機之後,莫迪分別於2018年在武漢,以及2019年在印度會見了習近平。尤其是在武漢峰會上,雙方達成管束部隊,並通過和平談判解決邊界緊張局勢的協議。《紐約時報》稱,自從武漢峰會以來,新德里的外交一直完全服從於中國,未對台灣問題、香港問題,甚至新冠病毒疫情,提出嚴重批評,直到現在。
(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衛星數據專家/Nathan Ruser)
我們分析近來衛星照片後得知,中國大規模的在中印爭議區域,在班公錯附近擴張土地,大概是在過去一個多月左右,大概是在5月的時候,中方開始大舉興建建物在「指間第4-5段線」(Finger 4-5)之間,而且不像加勒萬河谷的那種帳篷,中國軍方在班公錯建的是水泥建築,是真正的建築,建物周圍還有防禦工事,看起來是非常重要的據點,不過我們並沒有發現有任何大砲或是重武器或坦克進駐,不過那個規模,看來有數百棟建物,在我們看來,這代表的是中方將永遠駐紮在那裡,給人感覺中方企圖改變中印現狀
如今印度士兵被殺,印度宣稱擁有主權的領土被占。印度的反對黨稱莫迪對習近平的逢迎,是嚴重的誤判。
(印度電視台主播)
今晚一場罷買中國貨的行動,已經擴散到全印度,這個行動讓北京政府,非常緊張
儘管印度呼籲以罷買作為報復,但是印度消費市場極度依賴中國產品,不大可能完全抵制「中國製造」。
中國是印度最大的貿易伙伴,印度2019年從中國進口約684億美元的貨物,遠高於從第二大貿易國美國的349億美元。然而,中國2019年總出口量超過2.4兆美元,對印度出口總值僅占總出口量3%。紐約時報分析,面對中國政策的慘敗,莫迪眼下的問題是:新德里是否應該接受華盛頓的援助以應對危機?自5月以來,美國官員已多次向印度釋出訊息。在25日的視訊會議中,蓬佩奧甚至說出,美國減少在德國的駐軍,目的是將士兵抽調到其他地區,以「應付中國對印度、東南亞國家及南海的威脅」。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
有些地方正遭到中共的威脅,比如說印度 越南,還有馬來西亞 印尼 南海,還有菲律賓,我們要確保美軍合理布局以應對中共解放軍的威脅
(麻省理工學院安全政策專家/Taylor Fravel)
從戰略角度來看,中國應該比較想要分化美國與印度,阻止美印組成同盟,不過6月15日的衝突與死傷,恐怕會迅速而且馬上將印度推向美國,我認為這是中國所不樂見的
(大陸國防部發言人/吳謙)
中印雙方通過軍事和外交渠道進行了溝通協調,兩國外長通電話,就公正處理加勒萬河谷衝突,推動現地局勢降溫,達成一致意見
中國一方面指責,加勒萬河谷衝突是由印度所挑起,一方面也向印度溫情喊話。
聖雄甘地說過,以眼還眼只會使整個世界變得盲目,讓我們保持清醒理智,特別是在全世界1/3人口的未來,面臨危險之際,中國與印度有著諸多聯繫,地理上我們共享4000公里的邊境線,歷史上中印關係綿延兩千多年。印度與中國兩國互為鄰邦希望共同崛起,達成這一目標的方法只有一個,試著建立互信 著眼未來。中國龍與印度象值得更好的未來,我們可以從更好的相互了解開始。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點閱【完整版】2020.06.27《文茜世界周報-歐洲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o-TL8liy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