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前,正當我中午在忙時,忽然聽到老闆的聲音。轉頭一看,他捧著一個塑膠盆,掀開一看竟是一盆大閘蟹。
原來是廠商逢節日送禮,在入秋臍圓的此時,自然送的是大閘蟹了。(這個月吃第二回了)
老闆要我全部蒸掉,同事們一人一隻;我請同事先把蓋著濕布的螃蟹拿上去冰,並許諾在手邊的工作忙完後處理。
(我實在不是那種老闆發話就馬上屁顛屁顛撲上去的人,所以每次老闆跟家人來吃飯時,我總是把他們的菜壓到最後給..........看我依然在職,就知道我老闆多有度量了)
菜單出完後,我端下盆子揭開,才驚覺那不只是一整盆大閘蟹,還是每隻都重達六兩的等級,而且整盆多達16隻之譜,換算起來我手上這盆活蟹就直逼一萬塊。
----------------------------------
我趁著把蒸鍋熱開時,把螃蟹翻過來擺整齊後,在牠們身上噴一些米酒,然後放上乾紫蘇葉後,疊上三層蒸籠再蒸上十五分鐘。
另一方面,本來同事就吵著要我連煮兩天的雞湯,前一天我煮了剝皮辣椒雞,今天本來趁著天涼給大家涼補一下;但看到這一盆大閘蟹,我怕大家吃得太冷寒,就改煮了平溫一點的藥膳雞。
但看著蒸鍋裡面的水汽裊裊,想著裡面被歸類為"性寒"的大閘蟹,我想到的是一段故事...........
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是一段相當混亂的年代,一段不斷拉人打仗、不斷死人的年代。
而戰爭在初期中期時,一般物資在沒有特殊規畫下(因為沒想過會打這麼久)的徵用,往往會造成短缺或荒廢其它事項與建設;"農耕"就常是被荒廢的一環。
農耕荒廢,就很容易引起飢荒,那糧價高漲就是可以預見的事,而到後來人吃人就是最不想看見,又一定會發生的場景。
初平年間,氣候出現不少異變,使東漢王朝很多地方都遇上了飢荒,加上國家已經失能,所以天災引發了人禍,引發了國家混亂還有知名的"黃巾之亂"。
(也很多西洋史學家認為國家的異變,常常跟氣候變遷有關係,而且也提出很多研究佐證地球氣候的週期變化跟很多王朝的興衰有關;例如小冰河期或暖化的週期如何影響漢朝、唐朝跟羅馬帝國....)
而從東漢王朝一路的天災人禍也造成諸侯們很大困擾,所以常常會看到他們缺糧;但那個缺,不只是因為沒領地種或是沒錢買,是因為有錢也買不了。
當年,周瑜跟魯肅初相識時,財力驚人的魯肅直接把家裡兩個糧倉的糧食出讓一倉(那可是三千石,也就是三萬斗糧食呢,誰家沒事堆積六萬斗糧食?)
而這件事為何載入史冊?
1、魯肅是孫家的重要謀臣。
2、告訴你魯先生有多好野~
3、因為在饑荒頻傳的當年,這是一筆大數目了。
而幾乎也讓諸侯們吃盡苦頭。
例如,一方諸侯的袁紹,幾度只能讓士兵們採野果充飢;連曹操也讓士兵們望梅止渴過,也採過桑葚充飢過。
袁紹的堂兄弟袁術,在稱帝後失利的最後一段日子裡,同時跟呂布、曹操周旋卻常常吃鱉,後來也走到了揭不開鍋的日子。
而駐軍在長江、淮河一代的他,居然有一段時間需要讓軍士們靠著撈捕河中的蝦蟹蚌鱉來煮食充飢;最後自然是吃到拉肚子了。
(《資治通鑑》裡的"建安元年條"下有記載著 : 「袁紹在河北,軍人仰食桑椹,袁術在江淮,取給蒲蠃,民多相食,州里蕭條。」)
--------------------------------
那為什麼吃多了海鮮會拉肚子?
原因不外乎以下原因 : 長時間沒有吃到澱粉類的東西,會造成虛弱,而長期饑饉也將造成營養不均衡(營養不均衡就會有很多併發病症);這時候,又攝取大量的高蛋白質(魚蝦蚌),而過量攝取海鮮中的0mega油脂,也會造成毒性,那拉肚子自然就可以想見了。
(當然不能不說的是,那時代也沒甚麼衛生觀念可言,很多人吃海鮮河鮮都不是很衛生;例如同時代的曹植、陳登,就非常愛吃生魚片跟生河鮮,後者就是得到寄生蟲疾病死的。
詳情可見《三國志.方技傳》)
在這樣的觀察下,大部分的海鮮河鮮,都被視為是冷寒的食物(也覺得牠們居住在冰冷的水底,所以天生性寒,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龜山島有一種住在百度高溫地區的深海怪方蟹......),所以吃多了會腹瀉算是一種很直觀的觀察。
而當我想到這邊的時候,大閘蟹也差不多蒸好了。
.
.
.
.
====
#蒸個螃蟹也這麼有戲
#我吃螃蟹真的很遲鈍
#中國近代戰亂時_江邊的居民也窮到只能吃河鮮跟大閘蟹......
#上班上課到沒空寫貼文
#我會努力回留言的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如何將內文跟連結一起分享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522891261267386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