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她們》是個很有趣的故事,如果仔細計算,這是個總共包裹四層的故事,由真人真事到虛擬故事、由虛擬故事再到真實故事,再由真實故事跨到改編故事。或許你會覺得上述有點難懂,讓我們來看看這四層真實與虛擬交雜的故事,是怎麼一回事。
.
2.
首先,最內層的故事原型,其實是真人真事。在19世紀的美國科康特,有一群當時的文藝名人,都住在這個小鎮。這是個沒有電視與廣播節目為娛樂的時代,所以那些能夠寫小說、寫詩、寫劇本的作家們,就如同現在的名人明星一樣,都是能夠影響一般世人的重要人物。其中有位女性,名叫露意莎·奧爾柯特(1832-88),她的父親是位教改名人,她的鄰居有好幾位文藝名人,在政治、思想、哲學等等各種領域,都能提出前衛的意見。
露意莎這個小女生,不管是串門子還是在家裡,都是聽到整個時代最前衛的思想,然後她也滿腦子創作點子,於是就開始寫個「屬於自己」的小說。
之後,雖然出版社跟她說這種小說不好賣,實際上卻意外寫進當時開始接受教育的女孩子們的心坎裡,於是小說大賣。露意莎就跟自己的爸爸、還有鄰居的大哥哥、叔叔、伯伯們一樣,也都變成著名作家。那些兄長叔伯們,就是當時著名的美國浪漫時期的超驗主義作家。
露意莎寫的那本暢銷小說,叫做《小婦人》,裡面就是關於她在康科特的生活點滴,還有跟隔壁那為她崇拜的伯伯的曖昧情愫。
.
3.
導演和編劇葛莉塔·潔薇,要將《小婦人》搬上大銀幕,不過她不希望裡面的故事太傳統、太迎合19世紀的世俗眼光與出版商偏見,於是將那位住在康科特的露意莎,設定為《小婦人》裡的喬,讓喬在導演改編的故事中,扮演成「寫小說的喬」,以及「被寫在小說裡的喬」。
.
4.
那個寫小說的喬,我們可以假設就是露意莎,那個原本的小說家,她在寫小說時,根本不在乎婚姻,也不想寫出完美結局,於是寫了個放棄隔壁有錢男子求婚,決定當一位追求自我的時代新女性。這是《她們》故事的第二層。
.
5.
但是這個想以寫故事維生的喬,在面對利益為前提的出版商(你可以把出版商當成今日的電影片商),決定調整自己的小說內容,一方面要迎合當時的社會觀感與世俗期待,另一方面也是為自己爭取金錢獨立的機會,於是,她將小說結尾改編為——喬終於與心喜的教師結婚、創辦學校、並且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人生。這是第三層故事。
.
6.
第四層故事,當然就是當代的電影導演潔薇的版本,也就是我們看到的電影。
.
7.
於是,康科特這個小鎮,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住了哪些重要人物?如何雕塑一位時代的女性,讓她成為影響後世女性的女作家?然後,為何經過兩百多年,會有一位女導演,這麼想要重新編寫這個故事,搬上大銀幕?她想跟我們說的重點是什麼呢?不如,就點入下面這篇文章,讀個究竟吧。:)
.
.
#愛與城市光影之旅
#她們
#The_Little_Women
#康科特
#物超所值真心推薦
.
.
🎬10/22(五)前購買早鳥優惠旅程方案,即可以優惠價格 $300 (原價 $350)一次購足電影之旅,享永久閱讀權限
.
【#立即訂閱|愛與城市光影之旅】
https://vocus.cc/citymovie/home
每月更新 2-3 篇付費會員限定文章,透過25部電影,展開一場豐富的城市與愛的光影走訪。不管是溫暖的愛情、悲傷的背叛、成長的迷惘、歷史的軌跡、文學的起源…與你再一同探索疫情生活下,依舊迷人和獨特的城市時空。
https://vocus.cc/citymovie/613ec451fd8978000145ac62
同時也有8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00的網紅電影趴cas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第43屆金穗獎9/10-19】https://ghsa.org.tw/gha/ 【無影無蹤】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 【波昂刺刺】https://www.facebook.com/DasKinoBo 抱歉這集Perry人在高雄,遠距錄音還沒搞定所以音質...
「我們到底算什麼電影」的推薦目錄:
- 關於我們到底算什麼電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我們到底算什麼電影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我們到底算什麼電影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我們到底算什麼電影 在 電影趴cas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我們到底算什麼電影 在 VOGUE Taiw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我們到底算什麼電影 在 VOGUE Taiw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我們到底算什麼電影 在 Re: [新聞] 《周處除三害》遭暗指抄襲導演千字聲明-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我們到底算什麼電影 在 劇情反轉再反轉⁉️ 解析徐暐翔《我們到底算什麼》MV 的評價
- 關於我們到底算什麼電影 在 徐暐翔Vash Hsu《我們到底算什麼Distrustful Love》MV Teaser 的評價
- 關於我們到底算什麼電影 在 徐暐翔Vash Hsu《我們到底算什麼Distrustful Love》Official MV 的評價
- 關於我們到底算什麼電影 在 徐暐翔Vash Hsu 的評價
- 關於我們到底算什麼電影 在 我們與惡的距離:ptt 零負評淚必哭推薦!分集劇情解析!用 ... 的評價
我們到底算什麼電影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想攝影145] 細說分鏡 Vol.22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316
🖍我的課程,每一堂課的設計
🖍並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
🖍既不追求速成、速效
🖍也無法讓你覺得大開眼界、值回票價
「老師,課程快結束了,你有開進階課嗎?」這問題這幾年教完基礎課,我一直被問到的問題,一開始是沒有什麼進階課程,但經過數次的課程更新,上課速度放得慢一點,增加更多說明與例子,再把一些我覺得「真的對學生稍難」的課程,另外獨立出來,我的入門課程,從 2012 年初的 6 堂課,到現在共有 12 堂,再另還有 6 堂進階課,所以這個問題答案是「有的」
🟥課程設計想法不同
「蛤? 你單就對焦、光圈,就花 2 堂課,4 小時來教哦?」 別人一節課不但都講完,也把快門、ISO 等等全都講完了,為什麼你要花這麼多時間來講?
嗯,雖然沒有上過別的基本攝影課,但有參考別人的課程大綱、講義,如果真的要我一堂課講完曝光三元素 – 快門、光圈與感光度,我當然可以,甚至快的話,可以在 10 分鐘全部講完,有什麼難的? 但為何我不這麼做? 單單「對焦」我就可以講近 2 個小時,因為背後對於「整個所有課程設計想法」是有很大的不同。
前面幾篇文章,約略談到「構圖」對我的意義,也提及到「構圖技巧」與「構圖」的關係,但有一點是沒有提到的,當要開始「構圖」,也就是要說一個故事之前,我們該如何進行第一步 – 對焦,先將一張照片主角放進去,透過對焦,讓主角更加清楚,讓觀眾一眼就看得出「誰,是這張照片該看的」,不用其它的言語輔助,對焦就能達到這一點。
這樣就要花 2 個小時去講嗎? 這當然不只如此,要簡單認識相機、鏡頭結構、如何達成對焦、對焦在不同處,清楚的「主角」不同,背後隱含的意義有什麼差別? 又或著問最根本的問題 「我們幹嘛要對焦」,一張照片可不可以不要對焦? 如果要對焦的話,在實際拍攝流程,該放在一開始? 還是邊構圖邊對焦? 構好圖再對焦可不可以?
更常看到的,很多初學者根本「完全不在意對焦」,無論是手動、自動對焦、對焦的形式,一點也不去管,彷彿「對焦」這件事,在他拍照過程完全消失,只管照片裡頭元素的擺放、呈現形式,遇上更誇張的是,有些初學者拍了一整天,相機一直切換至「MF 手動對焦」都不去在意。
🔹這些問題在這幾年都會被台下同學問到,進而重新調整講義,希望在同學舉手發問時,不是後頭的講義有準備到答案,不然就是等著同學提問,好讓我進一步來談談「對焦」更重要的意義 – 一張照片的故事、靈魂就從「對焦 – 主角」展開,一個故事,沒有主角,自然就沒有下文,更難去構圖,甚至就算拍完照片,這張照片也說不出個故事,也更無法呈現你與這張照片的「連結、關係」也答不出所以然。🔹
🟥談談故事的「主角」
.「即將上映的電影「007:生死交戰」終於要上映了」
.「電影 “魔戒” 若是一句話講完,就是一個人,千辛萬苦把戒子帶到大老遠的地方,把它熔掉的故事」
.「ㄟㄟㄟ,聽說 A 跟 B 他們有點曖昧,每天中午經常一起下樓買飯,他們會不會是情侶啊」
.「我聽說隔壁東西要漲價,這樣子以後我就可能不去吃了」
.「今年第 3 號颱風 – 櫻花颱風已經成形,位於我們東南方海面 1500 公里…」
任何一篇故事、小說、電影、戲劇、舞台劇、歌舞劇,還是我們市井小民日常生活閒談、八掛,或是電視新聞,甚至是氣象預報,無論時間長度、字數多少,以上每一種「故事」裡頭都隱含著我們討論的焦點 – 主角,在裡頭,整個故事才能繼續往下推展。
如果你打開電視,隨意看著一部播到一半的電影,你該如何判斷出誰是這部電影的主角?
「鏡頭最多的那一位」(這一定是)
「對話最多的」 (這通常也是)
「最帥的、最美的」 (大多都是)
「正義的一邊」 (通常)
「主角,通常不會死」,這是最常聽到的說法,總是死裡逃生,槍林彈雨總是沒任何一發子彈打中他,就算打中了也不會致命,總是在身體邊邊角角不礙事的角落,就算命中要害,沒事的,很快救援就來,沒事沒事,但也是有主角最後真的死去的故事,最有名的莫過就是「鐵達尼號」,裡頭主角「傑克」在全長近 3 小時的電影,最後十幾分鐘才沉入冰凍的海裡。
若是一部「沒有主角的電影」,主角在電影播放第一分鐘被賜死了、消失了,那故事還能如何推展下去呢? 即使主角真的第一分鐘就「消失了」,那應該也是採用「倒敘法」方式訴說後頭的故事,若整個電影沒了主角,自然就沒有意義,更不會被拍攝出來。
🟥對焦與主角
🔹電影,某程度可以說是「連續不停播放的照片」,在電影播放時,你按下「暫停鍵」,不就等於是一張「照片」了嗎? 🔹
無論在何時暫停,每一秒的鏡頭,都是導演與剪接精心設計的「分鏡」,想傳達一些概念在裡頭,讓故事合理、節奏流暢、或是輔助說明,沒有一個分鏡浪費時間,若是以奧斯卡眾多獎項中「最佳剪輯獎」或許可以說明,好的剪輯可以讓一部原有的故事更加出色,既然可此,無論電影播放到哪,任何一刻按下暫停所呈現的畫面,我們都可視為充滿「故事性」的照片。
🔹我們並不是拍電影,也不是微電影、短片,我們拍的是「靜態攝影」,相對就簡單多了,只需要拍攝「一張照片」就好,並且為了要訴說這張照片的故事,以及背後的「創作動機」,我們得要好好朝著這目標,在眼前的景像,眾多的事物中「尋找出主角」,並且搭配「構圖技巧」,好讓一張照片完成後,有著你想說的故事,有著這張照片代表的意義在裡頭。🔹
當在說明這張照片故事,必然說說創作動機,而「為何這個放這裡、為何比例是如此、為何曝光如此呈現」這些都構圖技巧,最後你仍需要說明這張照片,所要傳達的「故事」,故事自然是從主角開始展開,那麼「對焦」這件事情,必定為選定一張照片的「主角」,所有的故事都從主角開始展開,自然是故事的重心。
🔹照片的「重心」,並不是視覺上的重心,而是所有這張照片存在目的,就是為了「他」才開始一連串拍攝工作的準備、路途的跋涉,全都是為了「他」,照片才有存在,才有了背後的故事,又或著是說,這張照片就是為了證明事件的存在、證明你的心中的追求,又進一步可以說,在眾多你所拍照的照片,背後隱藏的主角,其實就是「你自己」。🔹
「好的導演,會從電影最後一幕開始推起整個故事」,當電影第一秒開始,所有的故事鋪陳、轉折、悲歡離合,就是為了最後一幕所準備,隨著電影謝幕升起才算是最後的 ENDING 。
我覺得這觀念跟「攝影過程」蠻像的,無論拍攝一張照片中間歷經多少曲折、起伏,觀眾所看到的「就是成果而已」,事前所有的準備,包含每個攝影工具的準備、行程規畫、拍攝技巧的磨練,不就是為了「最後的照片」存在嗎? 這所有的過程就是為了最後一幕能夠完美誕生 – 也就是這張照片,從這個角度去想你一張感動自己的照片,是不是讓你有著蠢蠢欲動的念頭,也來想試著動動筆、動動口,來為這些作品說說背後的故事,其實也就是交代與分享你自己的故事。
🟥HOW 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WHY」,我認為「為什麼 WHY」比「怎麼做 HOW」來得先、來得重要,也許這跟我從小學習的個性有關,我總是希望知道「為什麼這門課是必修」,而想著不是「如何把這門課學得好」。
讓我想到求學時期的故事,面對一題數學問題,不懂當然問懂得同學,他們給我的感覺通常是不假思索的說「就帶 XX 公式就好了啊」,心裡不免「蛤,你們都這樣子死記哦? 都不去想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做嗎?」這種感覺,但最後到底誰對? 當然他們是對的,誰對或錯又該如何判別? 看誰考高分、誰過關、誰被當,一翻兩瞪眼,沒有好爭論的。
偏偏我又是理組的,計算數字哪怕差個 0.01 都是錯的,用誇張一點的比喻的話,這個 0.01 的誤差可能會炸掉一間工廠,或是燒掉一隻手機,確實數學「計算得精準」是很重要的,至於為什麼要用 XX 公式? 在那時候對我「並不重要」,若我真想證明可以不要用 XX 公式也能計算出來,可能要到研究所,或是更高深的學位,這問題才比較適合被提出來。
我這「WHY 比 HOW 看得更重的個性」,不大適合讀理組,轉到社會學門就太適合了,社會學門面對問題,通常比較不給定一個確定的答案,比較傾向思考答案之外,有沒有其它的可能,只要你說得通,理論帶進來解釋得好,就不像是理組考題「不是對就是錯」,而社會組的答案,比較像是「哪個理論解釋得更好、更適合」,這樣子我反而駕輕就熟,讀得自在也符合我的個性。
🟥課程設計精神
🔹若是在戶外拍攝時,你我只是片面之緣,問我「拍的太亮怎麼調整」,我用「十秒鐘的時間」告訴你如何操作「曝光補償」來達到你想要的;但如果是在課堂上,要清楚了解曝光補償,我得要花 4 小時時間先講講「測光」與「測光公式」,再花 2 小時講講曝光補償原理,以及實際相機操作過程學習,懂了以後你才了解「曝光補償」那不到 10 秒的動作,原來背後是 6 小時的學習,是這麼多要學的概念。🔹
你想要哪一種? 不同的學生要的不同,攝影教學快 10 年,遇上各式各樣、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各種形形色色的學生,總是得因應不同學生上課目的,選擇一種適合的教法來迎合學生才行,現在,不如也想想這問題「你願意花上近 6 小時間來學習 10 秒鐘就能操作完的動作」還是「我只要知道怎麼做,背後為什麼我不想知道」。
🔹課程設計大綱越是看起來精彩、豐富多元,當然在競爭的市場上,更容易得到學生的青睞,這一點我並不否認,我的課程大綱,無法帶著你爬上山、跳下海,讓你知天文通地理,因為每一堂課的內容,我總是希望帶著更多的 WHY 在裡頭,讓你在懂得 HOW 之前,是了解自己為何要「這麼做」,當你更了解每一個動作背後基礎是這麼一步步推展而來,這並不是走冤枉路,而是為你打下更多未來創作的基礎,也許課程結束短暫時間你無法體會,但相信若你繼續朝著更深、更多元的攝影主題鑽研,你所花的時間與精力,在那時會漸漸現出來,這點是我設計課程的精神,也正我對攝影教學的堅持的地方。🔹
你說若採用這樣子精神,設計每一課、每一個觀念、每一個章節、每一個投影片,直到每一句話,有辦法在短短的時間,教會你更多東西嗎? 我,是做不到的;但如果我們講求「速效」,簡單了解基本做法與原理,然後帶著設備直接開始拍攝,遇到不懂再回頭來討論問題,這樣子不好嗎?
也沒有什麼不好,這點在前幾篇文章我也提到過,因為學習攝影不是個「單程車票」,總是在「基礎 – 創作」之間不斷的來回,從偉大的作品中發現精華點,再回頭看看自己哪裡不足,再做更多嚐試重新創作,但如果你的基礎不夠好,是無法識讀那些讓人感動作品背後的心血如何達成,反之若你不適當踩個煞車停下來思考自己的缺失檢討,要再突破自己的界限也是有限。
先準備齊全後再出發、再回頭檢討? 還是先有了簡單的認識,先出發再說,遇到困難再回頭,哪一種教學課程設計比較適合? 沒有哪個比較好,只是哪種方法適合你,而我的課程設計採取「前者」,希望你準備更齊全後再出發,失敗了、遇上問題了再回頭檢討、再出發,同時我的求學過程那些挫折經驗,以及轉換不同領域後學習的經驗,讓我強調「為什麼 WHY」,比起告訴你「如何做 HOW」來得更重要,不希望你一開始朝著飛翔前進,只希望在往前踏第一步前,先試著問自己「為什麼」,而不是「如何走得好」。
🟥蘇格拉底之死
我常問學生「哲學家蘇格拉底是怎麼死的?」,大多數學生認為「人,總是一死」帶過這問題,知道故事的學生會說是被賜毒酒死的,但我總是開玩笑說「他是被人 “討厭” 死的」。
🔹為何這麼說? 蘇格拉底總是到處問人「為什麼、為什麼」,最敏感也不能問的問題 – 為什麼你要信上帝? 上帝是誰? 真的存在嗎? 信他有什麼好處? 這些不該問「為什麼」的問題惹怒了掌權的人,覺得他是個挑戰威權的無神論者,要他做二個選擇,要嘛認錯相信上帝,不嘛就喝下毒酒去見上帝,此時我相信蘇格拉底喝下毒酒後可能心裡還在想「喝下毒酒,人為什麼會死」吧,我猜。🔹
我不敢拿我自己跟蘇格拉底相比,我也不想淪落到蘇格拉底最後的結局,在面對有限的時間,以及市場彼此競爭之下,儘管我多麼想在一個觀念上做更多的「為什麼的討論」,但學生總是需要更多的實作,以應付未來,或是即將到來的問題 – 我需要學會攝影,來做一點什麼事情,而近期的課程,也試著平衡「WHY 與 HOW 」的比例,這才是我更該做的。
所以我自認我的課程大綱,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本身設計也不追求速成速效,更無法讓學生能有一種「哇,一門課可以學到超多東西」的感覺,這些都是我自認的缺點,也只有認同我的想法的學生,願意嚐試上上我的課程,我都非常感激。
也有學生、朋友建議我「既然課程內容這麼多,再拆細一點,多元一點」讓不同需求的學生,選擇更多,如果一味追求「開課、賺錢」,似乎又與我的個性相違背,但這又是另外一個可以好好開一篇數千字的文章來分享,這裡,就讓我們跳過吧。
或許目前開設的線上課程 – 終生閱讀的線上課,較能解決這個問題,若想學得快一點,每天都看一集,並且用 1.5 倍速度播放,觀念學到了,不懂再重頭看;若想要慢慢看的也沒關係,一周看一集,一集看二次都沒關係,享受每天都進步一點的感覺。
再應因疫情下的困境,所以,這樣子的線上課程就這麼「上線」。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我們到底算什麼電影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內心的創傷,得被踩到才會發現】
大約一兩個月前的某天晚上,輪到我做飯。蕃茄和傑克在客廳那邊的地板上玩,我在廚房覺得有點浮躁。等我把菜都燒好,東西都端到餐桌上,喊了「晚餐好了可以來吃」以後,逕自坐下來等。
傑克跟蕃茄還在用樂高玩數學,嘰嘰喳喳講個沒完,等了一陣,覺得亂無趣一把的,我就自己吃了起來。
吃沒幾口,一大一小一邊聊一邊往餐桌這邊過來,蕃茄很顯然還陷在話題裡,雖然坐下來了,但是腦袋轉個不停。
「5+15是20吧?再問我一題!」
「15+15呢?」
「嗯⋯⋯等我一下唷!」
蕃茄離開座位,到地板上拿了一把樂高回到餐桌,開始排來排去不知道在幹嘛,手肘動來動去,隨時有機會把碗或餐具掃到地上去。我皺起眉頭,把碗跟餐具都移動到遠處,覺得很煩。玩具根本就不應該拿到餐桌上的。
「這樣是5+15⋯⋯這樣是5+17⋯⋯爸爸你看!」
我沒好氣地出聲制止。
「可以不要玩這些東西嗎?吃飯就專心吃。」
蕃茄嘆了一口氣把樂高推到旁邊,終於拿起筷子夾了一片蘑菇,正要送到嘴裡,突然又放下來。
「1+2+3+4+5也等於15嗎?」
「對喔。」
夾了東西準備吃,想到什麼要講就又停下來,傑克回應他之後,蕃茄就更開心,腦袋又繼續轉,回頭夾起剛剛的菜要吃,又放下來講新的數字⋯⋯。就這樣不斷循環不斷循環不斷循環,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越來越投入,我心裡的火也開始越燒越旺越燒越旺越燒越旺。
莫名其妙這什麼吃飯的規矩,都坐下來十分鐘了連一口都沒吃,老是讓小孩養成這種習慣,邊摸邊玩邊吃是要吃到什麼時候?每隔一陣子就要來一次真的是煩死了!
「55是1加到10嗎爸爸?」
「可以專心吃飯嗎?」
「爸爸,55是1加到十嗎?」
我極度不爽地瞪著傑克,示意要他快點阻止這個小鬼繼續囉唆下去,沒想到傑克扒了兩口飯,說了「我想一下喔」,就站起來從旁邊拿了紙筆回來,要在餐桌上算給蕃茄看。
「啪!」
我的理智瞬間斷線,直接從傑克手上搶走紙筆,重重放在旁邊桌上。
「你幹嘛啊!」
「還好意思問我幹嘛???他就已經沒在吃了,你還拿紙筆來是什麼意思??再算下去是要吃到什麼時候????吃個飯可不可以專心一點不要在那邊東摸西摸搞一堆有的沒的????」
我氣到大聲尖叫。傑克看著我好一陣子。
「我是覺得你之前就開始在生氣了。」
「有可能啊!我就累了你們還在那邊囉囉拉拉胡說八道,煩死人了!隨便你們啦,你們愛弄到幾點就弄到幾點,愛怎麼吃就怎麼吃,不要拖我在這裡!」
小孩沒規矩就算了連大人都加進去胡鬧是怎樣?我把剩下的幾口飯「唰唰唰」一口氣全吞掉,摔下碗筷,頭也不回走進房間,關門。
***
我個人認為,在理解「為什麼會造成創傷」之前,比這更重要的事情是「辨認出創傷反應」。所謂的「創傷反應」的意思是,這個人現在處在一個特別的狀態下,他的傷口被掀起來了,所以他整個人的思考跟反應都亂掉了,不能跟平時的狀態相比。
類似當你左手臂上有一個傷口,結果朋友從旁邊走過來隔著袖子「啪」地一聲就拍下去,你只能「幹!!!!!!」,然後抱著手臂蹲下來好半天都說不出話來的狀態。
當我們心裡的傷被碰到的時候,我們是會有類似的強烈反應的。但是這個反應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如果對於「創傷反應」的表現沒有概念,我們會誤以為「我/這個人的個性本來就這樣」。
當我們把「創傷反應」誤認為「個性」的時候,我們就很容易認為「我好好的」,或者是「這個人好好的」,只是個性需要改一改而已。這樣的後果就是,我們一直以為被體罰或是被辱罵的孩子們都「好好長大了」。我們辨認不出來自己或者是周遭親友身上留下來的後遺症,所以摸不出怎麼跟彼此相處,也不知道該如何去溝通。
這種情況下,我們也很容易認為「創傷」是那些受到虐待或是性侵的人才會有的遭遇,而錯失了讓我們療癒自己,或者是調整自己教養方式的機會。
對我而言,「療癒」,還有「成為跟父母不一樣的家長」這兩件事情,是必須先從「清楚看見自己身上的傷痕」開始的。
在《創傷的智慧》紀錄片的官方網站上,除了幾位專家的對談之外,Dr. Gabor Mate還提供了12段影片詳細談論「創傷」。在第一個單元《了解創傷》裡,他有幾段描述我覺得非常精彩。因為他是口述,有時語句會有些重複瑣碎,以下是我精簡過後的翻譯:
『「創傷」這個詞彙來自於希臘文的「受傷」。所以創傷是一種傷害。如果你用傷害的譬喻來思考,一個傷口的自然特徵是什麼?也許你可以說,創傷有兩種特徵。一個是當傷口被劃開,還很燒灼的時候,他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如果你去碰它或者是他被什麼碰到的話,是非常非常痛的。所以從這個概念去理解,創傷其實是一道還沒癒合的傷口。
舉例來說,在現在這個當下,有人不理解你,你感受到心痛。其實,「有人不理解你」這件事本身其實沒什麼讓人痛苦的事。如果你能理解自己,「有人不理解你」就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我現在對著你說匈牙利語,或者倒過來說,如果你現在對著我說芬蘭話,或者保加利亞語或阿拉伯文或希伯來文或俄文,我根本沒辦法理解你,對吧?但是這不會讓你覺得很心痛。你只會認為,喔這個人不會說這些語言。「有人不理解你」這件事本身不會讓人心痛。
然而,在人生當中,有一個時期,不被了解是非常痛苦的。當你是一個幼小的孩子,你需要被理解,但是沒有發生,而這樣的狀況傷害了你。於是現在有人不理解你的時候,真正被碰觸到的是那個傷口。所以才會這麼的敏感。因為在你的心裡,有一個傷口,還有不被理解的恐懼。這就是我所謂的傷口的敏感性。你只是碰了一下然後就「唉唷」,痛死人了!但是我們感受到的這些痛苦,他們跟當下沒有關係。他們其實跟過去有關。而這裡真正的教導是,我們在當下感受到的痛苦,其實是來自過去的傷口。我們背負著這些創傷而他們被當下的事件碰觸到了,所以我們覺得很痛。接下來我會讓你看見,幾乎每次你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都跟當下的事件無關。這跟過去有關。跟你的創傷有關。
所以第一件事,是他的敏感性。第二件事情是,他感覺很像是裂開來一樣。當我們身上有傷口的時候,會形成疤痕組織。疤痕組織負責保護傷口,他會用某些比較堅硬,比較厚實的組織來替換原本的組織,把傷口周圍的組織重新密合起來。這樣一來身體就可以繼續運作。但是疤痕組織的天然特性是什麼?他確實有保護作用,但是他同時也非常的堅硬。當你觸碰它的時候他非常不敏感,幾乎沒有什麼感覺,因為疤痕裡沒有神經末梢。同時它也毫無彈性。僵化。他是束縛性的。
所以「創傷」既是一個未癒合的傷口,同時也是疤痕組織。這個部分讓我們過度敏感,過度反應,相對於當下的刺激來說。但是這個部分也同時很僵化、堅硬、遲鈍、讓我們毫無感覺,無法成長。疤痕組織無法繼續生長。疤痕組織不具有彈性。」
我從Dr. Mate這一段的描述當中理解,就是因為「創傷」的保護性,會讓我們某部分的自己變得遲鈍和僵化,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坐在沙發上捧著一杯熱咖啡,輕輕鬆鬆地回想自己的童年,用這樣的方法去摸索我們的心理是否有留下創傷,因為他已經被傷疤遮蓋住了,我們會自動跳過,覺得「很好啊都沒問題」。
心理上的傷口,只有在被一腳踩上去的時候,我們才會發現原來這裡有一個很深的洞。
也就是說,如果發生了某一件事,這個人,或是我們自己做出來的反應,激烈到不成比例的時候,就表示這很可能是一個「創傷反應」。我們會這麼激動,就是因為這是一個「幹!!!!!!」的時刻。
聽起來好像很抽象,但是生活當中其實隨處有例子。
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幾年前一個很大的新聞,花蓮有一個檢察官,因為懷疑女兒在幼稚園被霸凌,帶著警察直接衝進女兒的學校。當時我對「創傷」還不是很理解,但是內心裡有一個強烈的直覺:「這個爸爸很有可能自己曾經被霸凌過。」因為他自己有過那樣的經歷,一想到女兒可能會遇到相同的事,他的情緒就完全失控了,淹沒自己的理智。
另外就是在DCard或者批踢踢上,時不時會看到有人求助,說自從有了小孩之後,發現配偶原來脾氣非常容易失控,一些小事就對孩子大吼大叫。雖然事後都會表現得很懊悔,也知道自己不應該這樣,但是還是一直發生。
以上的兩個例子,我都看到網路上許多強烈批評的留言,認為他們太誇張,這麼大的人了還不知道怎麼控制情緒,也不少人認為這種人就是應該要「放生」,讓們知道沒人有義務忍受他們這種爛脾氣,尤其他們還傷害小孩。
我同意他們的反應過度,也同意他們的行為會傷害到孩子,但是我不同意任意下結論這些人是「不知道怎麼控制情緒」或是「判斷能力有問題」。他們有可能是因為心理的傷被踩到了,所以失控了,指責他們管理自我的能力,等於是在要求一個人被打到鼻梁的時候自我控制露出微笑一樣。
同時,一個人的傷口會被碰到,是因為跟別人的距離很近。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沒有想要跟別人的內心靠近的時候,他內心的傷口是不會被掀開的。為什麼這些情緒很失控的人總是「欺負」身邊的人?或者為什麼我們有些雷總是只會被身邊的孩子或者配偶踩到?因為我們很想靠近他們。但是在接近的時候,就是會有傷口被撞到的風險。
當我們理智斷線的時候,我們是否有能力可以看清,觸發我們的究竟是什麼?真的是我們以為的「我就是受不了孩子吃得桌面亂七八糟」、「我就是無法忍受小孩說話沒禮貌」、「先生/太太就是想要故意氣死我」嗎?
***
回到開頭的故事吧。
當天我氣呼呼地回到房間之後,心情依然極度惡劣。我確實覺得我的反應很大,但是想來想去也沒什麼頭緒,就以「應該就真的是太累了」作結,不再去鑽研什麼了。
幾天之後,我跟傑克一起看完《創傷的智慧》記錄片,我一邊估狗Dr. Mate的個人經歷,一邊跟傑克聊天。
「欸,剛剛電影裡不是說,有『成癮行為』的人都是因為心裡有一些痛苦需要轉移嗎?」
「嗯嗯,是啊。」
「這裡有一句Dr. Mate的話很有趣,他說『90%的人都有成癮問題,剩下10%的人是在欺騙自己。」
「那不就全部的人都有了?」
我想了想,坐直了身子問。
「如果這句話是真的,你覺得你對什麼事情上癮?」
「呃,我不是很確定。晚睡算嗎?我對晚睡上癮。」
「好像是耶,你真的一直都很晚睡。」
「那你呢?」
「我喔,我覺得我好像對聊天上癮。」
「有,我覺得有。你最近聊得滿誇張的。」
我安靜下來,開始思考。我最近確實在網路上聊個不停,有的時候還會帶ipad進去廚房,邊聊邊煮飯。雖然我知道這樣很危險,也無法專心,可是,我就是沒有辦法停下來。如果這個真的是我的「上癮」,那我是在轉移什麼樣的痛苦呢?
胸口突然一陣糾結,想起那天蕃茄滔滔不絕邊算數邊吃飯的那個晚上,我看著他跟傑克熱烈的互動,渾身不自在,內心的火焰越燒越烈的刺痛感。我以為我是因為蕃茄吃飯不專心所以被惹毛了,但是其實我是因為他們兩個人好熱絡,把我晾在一旁的情境,把我的創傷喚醒了。
從小我在家裡就是比較笨的那個,因為我擅長的是沒有用的文科,就算我功課不錯也沒有用。弟弟從小就數學腦,高中還進數理資優班,腦袋跟爸爸一樣好。每次吃飯談到課業,我就只能坐在那裡埋頭吃自己的東西,聽爸媽不停稱讚弟弟,吃飽以後默默離開。
現在我長大了,我不怕你們了!我不接受這樣的對待了!我可以摔碗筷不用忍耐了!!你們不敢再這樣對我了吧!!!
當下的我根本沒有發現,眼前的人早就已經不是爸媽和弟弟,是傑克跟蕃茄,他們只是聊天聊得很開心,他們沒有不在乎我,也不是故意要忽略我。
「創傷」就是像這樣隱藏在我們生活中的細節裡,難以察覺。必須要刻意往自己的內在探索,才能逐漸辨識出來。
不過,只要記得Dr. Mate說過的:「幾乎每次你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都跟當下的事件無關。這跟過去有關。跟你的創傷有關。」用「驗證看看這句話是不是真的」的想法來讓盛怒下的自己停下來,觀察「現在的我到底在氣什麼」。就算沒有辦法當下就釐清,(我也一樣沒有辦法),都是在累積一個重要的線索,幫助我們一步一步摸清楚自己的內心。
先說到這裡,下回再繼續分享!
--
歡迎到以下連結匿名留言:
https://padlet.com/tomatogreenlife/5njdu44phvgf6rrn
我們到底算什麼電影 在 電影趴cas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第43屆金穗獎9/10-19】https://ghsa.org.tw/gha/
【無影無蹤】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
【波昂刺刺】https://www.facebook.com/DasKinoBo
抱歉這集Perry人在高雄,遠距錄音還沒搞定所以音質有點影響
想邀我們單挑的話,歡迎寄信到 moviepodpodcast@gmail.com
IG https://www.instagram.com/movie.podcast/
FB https://www.facebook.com/MoviePaCast/
0:00 短片的魅力和優勢是什麼?
6:25 短片在哪裡看得到?
10:14 與其參加比賽商業作品還不如上傳網路?
13:10 戲院專用的放映格式DCP是什麼?
14:07 有哪些導演是從金穗崛起的?
19:28 金穗獎到底是什麼樣的電影比賽?
22:32 實驗性電影究竟是什麼?
23:57 多短才能算是短片?
27:46 金穗獎和電影產業更接軌了!
33:02 由金馬主辦之後有什麼優勢?
35:48 評審制度改制有什麼大影響?
40:58 影評人評審對影展和比賽的影響
43:56 值得推薦的短片!
44:13 波:《手事業》
45:26 波:《高清有碼》
47:16 波:《88海水浴場》
48:26 波:《啊朋友,再見!》
51:20 波:《三步》
51:30 波:《永恆之火》
52:50 翁:《青春劇烈物語》
57:35 翁:《入世》
1:03:33 翁:《安眠旅舍》
1:06:05 翁:《迷藏》
1:09:42 翁:《里長奧笑連》
1:13:12 公部門預算如何影響短片題材
1:24:04 特定族群議題與刻板印象的問題
1:31:48 台灣電影教育可以耕耘的方向
1:34:05 自己辦短片影展也很容易
我們到底算什麼電影 在 VOGUE Taiw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BTS防彈少年團回答網路熱搜題 ► https://smarturl.it/q4wpg1
防彈少年團在“The BTS Game Show”中測試誰最了解彼此。 他們一起巡演,一起唱歌,一起吃飯,但他們到底了解多少呢? 柾國知道RM最大的藝術影響力嗎? 是什麼讓Suga哭了? 誰知道 J-Hope 最大的恐懼? V什麼時候意識到自己出名了? 柾國最喜歡演唱的歌曲是什麼?
#Kpop人氣韓星 #BTS #防彈少年團
【 其他熱門主題】
讓喜歡的事變生活!Good Job! ► http://smarturl.it/r7si6s
芭蕾舞者們的血淚史 ► http://smarturl.it/uhot5l
唐綺陽12星座深入剖析 ► http://smarturl.it/in8eqp
美容編輯正芳隨你問 ► http://smarturl.it/zf5840
口音、服裝專家拆解經典電影 ► http://smarturl.it/zcbgmf
---------------------------------------------------------------
【追蹤 VOGUE TAIWAN】
★訂閱VOGUE TAIWAN Youtube:http://smarturl.it/xbtuuy
★VOGUE TAIWAN 官網:http://www.vogue.com.tw/live/
★VOGUE TAIWAN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VogueTW/
★VOGUE TAIWAN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voguetaiwan/
★VOGUE TAIWAN LINE:https://reurl.cc/V66qNn
★美人會不會 FB社團:http://hyperurl.co/rgfitl
▷ Make sure you subscribe to my channel and hit the notification bell, so you don’t miss any of my new videos → http://smarturl.it/xbtuuy
--------------------------------------------
※關於時尚,VOGUE說了算!自從1892年第一本VOGUE在美國出版以來,至今已有122年的歷史,始終被時尚專業人士所推崇,因此榮譽為Fashion Bible時尚聖經。
--------------------------------------------
※台灣VOGUE隸屬Condé Nast Interculture Group,相關國外影片皆由國外授權提供給台灣使用,台灣VOGUE秉持服務網友,讓更多中文語系觀眾可以看到國際影片跟中文字幕,所以在此頻道分享給大家,如果喜歡我們的頻道,請訂閱我們,我們將會持續努力帶來更多優質內容。
我們到底算什麼電影 在 VOGUE Taiw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沒上床就不算劈腿? ► https://smarturl.it/5s4gd4
考特尼和倫納德是前任。 他們面對面談論不忠如何影響他們的關係。 觀看引發病毒式 Twitter 趨勢的視頻,#HurtBae。
#你的前男女友們 #偷吃 #劈腿
【 其他熱門主題】
讓喜歡的事變生活!Good Job! ► http://smarturl.it/r7si6s
芭蕾舞者們的血淚史 ► http://smarturl.it/uhot5l
唐綺陽12星座深入剖析 ► http://smarturl.it/in8eqp
美容編輯正芳隨你問 ► http://smarturl.it/zf5840
口音、服裝專家拆解經典電影 ► http://smarturl.it/zcbgmf
---------------------------------------------------------------
【追蹤 VOGUE TAIWAN】
★訂閱VOGUE TAIWAN Youtube:http://smarturl.it/xbtuuy
★VOGUE TAIWAN 官網:http://www.vogue.com.tw/live/
★VOGUE TAIWAN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VogueTW/
★VOGUE TAIWAN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voguetaiwan/
★VOGUE TAIWAN LINE:https://reurl.cc/V66qNn
★美人會不會 FB社團:http://hyperurl.co/rgfitl
▷ Make sure you subscribe to my channel and hit the notification bell, so you don’t miss any of my new videos → http://smarturl.it/xbtuuy
--------------------------------------------
※關於時尚,VOGUE說了算!自從1892年第一本VOGUE在美國出版以來,至今已有122年的歷史,始終被時尚專業人士所推崇,因此榮譽為Fashion Bible時尚聖經。
--------------------------------------------
※台灣VOGUE隸屬Condé Nast Interculture Group,相關國外影片皆由國外授權提供給台灣使用,台灣VOGUE秉持服務網友,讓更多中文語系觀眾可以看到國際影片跟中文字幕,所以在此頻道分享給大家,如果喜歡我們的頻道,請訂閱我們,我們將會持續努力帶來更多優質內容。
我們到底算什麼電影 在 劇情反轉再反轉⁉️ 解析徐暐翔《我們到底算什麼》MV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徐暐翔Vash Hsu《 我們到底算 什麼Distrustful Love》Official MV. 徐暐翔Vash ... 那些 電影 教我的事Lessons from Movies•1.2M views · 17:48 · Go to channel ... ... <看更多>
我們到底算什麼電影 在 徐暐翔Vash Hsu《我們到底算什麼Distrustful Love》MV Teaser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 我們到底算 什麼》 《當男人戀愛時》導演殷振豪導演執導MV 《我的少女時代》王大陸X 《財閥家的小兒子》曹慧朱首次合作飆戲今年度最意料之外的愛情音樂 電影 ... ... <看更多>
我們到底算什麼電影 在 Re: [新聞] 《周處除三害》遭暗指抄襲導演千字聲明- 看板movi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黃精甫跟我在2006年認識。
2006年我前往香港發展。
10月1日當天在曾監製介紹下認識黃,他是「江湖」的導演,但我看過韓國電影「朋友」
。
他事後也跟我承認在拍攝時確實借鑑了「朋友」的畫面,照現在他的說法應該一樣屬於「
雖然高度類似」但算「獨立創作」吧。
當天還有正籌備江湖二的陳導演,麥編劇,錢姓監製(女)後來幫電影鈕扣人寫過非常精
闢的口白
有些事,也許黃導演忘了,我提醒你。
當晚我帶了「地下秩序」的光碟片花、「不死」、「無法無天」的紙本大綱,當時「狗咬
狗」正在香港上映。
我以為一樣殘暴風格的「無法無天」故事會受青睞。
但一直到我說出鈕扣人的故事前,其他故事都乏人問津,而鈕扣人大綱是當晚用彌敦酒店
的信紙寫了四頁紙開始的。這故事我曾說過很多遍在此不再贅述。
曾監製對鈕扣人表示興趣,要我留在香港將故事完成。當時的我其實阮囊羞澀,被安排住
在彌敦酒店,每天卻只能走到廟街吃路邊攤裹腹。
後來我一直在等待籌備鈕扣人的機會,黃的電影也遲未開拍,在那段等待的歲月中,彼此
出來喝過很多次茶,也不止一次分享彼此的故事。
事實上在這之前我尚未指名道姓,關於你說的時間點,那時我也在香港發展,
你拍了江湖跟阿嫂,我去發展鈕扣人跟無法無天,阿嫂的投資者跟我合作愛到底。復仇者
之死也是由我們彼此共同認識的朋友投資的,當你拍攝惡戰時,同樣的兩位男主角之後來
台灣拍我的屍城。
我們相識很早,彼此有如此多的交集。
這些你怎麼都不提。
你講得你跟我好像不認識一樣。
我寧可相信台灣的製作公司或許不清楚這一段過往。
黃導演說2019跟李烈等電影人聚會,覺得「周處」挺有意思,可以發展一下,然後在2020
年8月完成,而我2017就公開過有電郵紀錄。
當黃被質疑跟我的大綱相似涉嫌抄襲時,又表示你想到的別人一定也會想到,這種故事每
天都不知道有多少人會聊到,滿街都是,只是「誰先愛上誰」,誰都說不準。
陳廣州被改為陳桂林、陳火變成陳灰,悍匪去自首被值班小員警叫去排隊,發現自己只是
排行榜第二名(被改為第三名),然後憤而要去幹掉第一名(被改為二、三名)再回來自
首,這種故事情節每天不知道有多少人會聊到?如此肆無忌憚地掠奪他人的創意?
我真心不願意如此輕蔑自己的故事被說成會滿街都是。
我跟你相識超過十幾年,才想直接發訊找你詢問,可惜你置之不理。
說實在你不管拍得如何,但是故事確實是我的創作。
身為電影人寧可相信台灣的製作公司不清楚這一段過往。
你聽我說過「無法無天」這故事,最早是在2006年左右,有時候人會被自己的記憶矇騙,
久了有些聽來的,會以為真的是自己想出來的,最厲害的謊言就是連自己都相信那是真的
。
身為一個創作人,原來真可能被如此惡意對待,有一天居然要努力去證明自己的作品是自
己的。
我原本只是要一個道歉。
很遺憾,你們還是採取了意料中的手法。
此外其實我不妨來提醒一下可能已獲台灣居留證的「香港」黃導演,為何不直接稱作台灣
導演。不然我想大家會很好奇你的台灣輔導金是如何取得的。
轉自錢人豪導演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1099195028/posts/pfbid034eSxt7F3p9qD9adGrMMQziH6CRKpm
4EkKS2Rk4Xh2k5ZUVmJhwbhUbnfbtmWCdYpl/?mibextid=cr9u03
※ 引述《shengchiu303 (Sheng)》之銘言:
: 錢人豪導演又在臉書回應了,以下全文:
: /
: 本來今晚不想再說什麼的,但看到這種報導實在不免感嘆一二。
: 對方在新聞中受訪 簡述:
: 對方說:在《著作權法》上並無抄襲說法,只有「重製權」或「改作權」的侵害,當內
容
: 「有實質相似」或證明創作時彼此「高度接觸」,才能認定抄襲。
: 而《著作權法》僅保護「表達」,而不保護「思想」等抽象事物的相似,要認定抄襲的
難
: 度頗高,錢人豪必須提出具體證據,包括他曾對外發表過的文字內容或影像紀錄等等。
: 不然兩個類似的作品,就有可能是獨立創作(各自擁有著作權),不會構成侵權。
: (深呼吸一口氣)
: 請你們只要敢簡單說一句: 「我們保證周處是原創。」就好。
: 而不是現在扯就算劇本故事高度類似,也未必算抄襲,頂多是改作權。
: 你們現在的意思是就算聽過我說過這故事,著作權也並不保護概念、思想?
: 身為電影人,一個創作者,在乎的不就是創意嗎,面對這種言論已經自有公評,我早就
提
: 醒當面對是是非非時,不該是再以幹話來混肴視聽,多說多錯。
: 我以為我們這個圈子還有人情義理道德良知這件事。
: 來,等你,不,你等我吧。【舉證之所在,敗訴之所在】
: 不用在新聞媒體上打預防針,玩文字遊戲。
: 剽竊就是剽竊!
: 偷竊一次也是偷,現在反倒要受害者被小偷「高度接觸」才算被偷是嗎?
: 但是放心,我絕對有實質證據。
: 原本我只是要求一個公開的道歉,我都沒說出多少年來被大姐大打壓的過程,就在幾個
月
: 前您還在某次台北市府行銷會議上擔任評審時對我拍桌喝斥不是嗎?問我幹嘛要去申請
?
: 跟我說做鬼屋幹嘛要花錢?找廠商出啊,你們也都是這樣的,自己不用出錢。
: 然後那一次我公司果然被刷掉了。
: 可也就是您做評審的同一次,你們的公司牽猴子卻拿到200萬的補助?
: 連不避嫌都這麼肆無忌憚了嗎?(請仔細看圖3)
:
: 我也記得很清楚,這一部電影當初在網上披露時導演是掛烈姐您的名字,後來上映時就
變
: 成「香港」黃導演,其實觀眾大概不理解其中奧妙,試問「香港」黃導演現在具有台灣
身
: 份了?又是何時拿到身份?在獲得輔導金之前嗎?輔導金不是規定一定要台灣導演身份
嗎
: ?然後電影現在都快下片了,也不見黃導演出來一次過。
: 屆時請說明!
: 妳多少次球員兼裁判,但是很多人都看過星爺的少林足球的。
: 「裁判、球證、旁證全是我的人,你怎麼和我鬥?」最後贏的是誰?也許妳高高在上久
了
: 忘了,但是觀眾記得。
: 轉自錢人豪導演臉書:
: https://reurl.cc/dm1a9z
: ※ 引述《JeNeToiLe (倦鳥 餘花)》之銘言:
: : 《周處除三害》遭暗指抄襲 導演千字聲明反擊全說了
: : https://reurl.cc/q0n0Yq 2023/10/15 23:03
: : 【記者黃閔/台北報導】導演錢人豪日前在臉書發文指控,現正上映中的某部電影,
: : 涉嫌抄襲他籌備多年的劇本《無法無天》,種種線索都指向阮經天主演的電影《
: : 周處除三害》。如今,該片導演黃精甫也發聲明回應了。
: : 黃精甫稍早發聲明表示,「有鑒於近日某些言論,提到《周處》抄襲一事,有鑑於此
,
: : 身為始作俑者,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創作《周處》的心路歷程。」早在2010年,黃精甫
: : 拍了電影《復仇者之死》(原名罪與罰),故事的靈感來自於真實的社會事件,
: : 講述一起「警局強暴」案,從而探討「善、惡」的命題。
: : 第一次和大家聊到《周處》是在2011年,當時席上有陳(姓)男監製、錢(姓)女監
製
: 、
: : 及麥(姓)男演員。當中陳、錢監製給予了很多寶貴的意見,然而,當時的故事還沒
有
: : 警察陳灰、及密醫張貴卿的角色。隔年,黃精甫拍攝動作片《惡戰》,返港做後期期
間
: ,
: : 再次跟曾(姓)監製提起《周處》的故事,席上還有幾位同業,並提議把故事設定在
香
: 港
: : 、韓國、日本三地拍攝,即是現在《周處》裡面的台北、台中、澎湖。
: : 2019年,在林育賢導演引薦,認識到監製李烈及黃江豐。「電影人聚會,總會聊到故
事
: ,
: : 侃侃而談,聊了好幾個故事,最後,大家覺得「周處」挺有意思,可以發展一下。
: : 2020年8月,我完成了《周處》的故事大綱,全篇12頁紙,當時的片名援用了我的喜
好
: : 《罪與罰》,及後開始籌備的時候改名為《周處除三害》。」
: : 接著,黃精甫說,「《復仇者之死》已經奠定「善、惡」三部曲的基調,也包括今天
大
: 家
: : 所看到《周處除三害》當中的故事結構、人物設定、大開殺戒、斬妖除惡,以及最重
要
: 的
: : 「宗教」部分,這一切都與《復仇者之死》一脈相承。如果說「周處」有抄襲的嫌疑
…
: …
: : 對,我承認抄襲了 2010 年的作品《復仇者之死》!未來的十年內,我會再抄襲一次
,
: : 完滿「善、惡」三部曲的願想。
: : 黃精甫聲明全文
: : 創造「周處除三害」的心路歷程
: : 本人黃精甫,是電影「周處除三害」的導演及編劇。
: : 有鑒於近日某些言論,提到「周處」抄襲一事,有鑑於此,身為始作俑者,想跟大家
分
: 享
: : 下創作「周處」的心路歷程。
: : 2010年,我拍了一部名為「復仇者之死」(原名罪與罰)的電影,有幸獲得第三十三
屆
: 莫
: : 科國際電影節的最佳文本哲學獎、及最佳導演奬。故事的靈感來自於真實的社會事件
,
: 講
: : 一起「警局強暴」案,從而探討「善、惡」的命題。
: : 從莫斯科回程途中,跟團員興致勃勃聊起下一部電影要拍什麼,說著說著,心裡萌生
了
: 「
: : 、惡」三部曲的念頭。想要更深入的探討「善、惡」「人性」「宗教」。
: : 第一次跟大家聊到「周處」是2011年的事,席上有陳(姓)男監製、錢(姓)女監製
、
: 及
: : (姓)男演員。當中陳、錢監製給予了很多寶貴的意見,然而,當時的故事還沒有警
察
: 陳
: : 、及密醫張貴卿的角色。
: : 時間到了 2012 年,我去大陸拍了一部動作片「惡戰」,返港做後期期間,再次跟曾
(
: 姓
: : 監製提起「周處」的故事,席上還有幾位同業,並提議把故事設定在香港、韓國、日
本
: 三
: : 拍攝,即是現在「周處」裡面的台北、台中、澎湖。
: : 「惡戰」在 2014 年上映,同期,我開始著手一部12集的網劇,並於東京拍攝,前前
後
: 後
: : 了五年的時間。
: : 2019 年來到台灣,由林育賢導演引薦,認識到監製李烈及黃江豐。電影人聚會,總
會
: 聊?
: : 故事,侃侃而談,聊了好幾個故事,最後,大家覺得「周處」挺有意思,可以發展一
下
: 。
: : 2020 年 8 月,我完成了「周處」的故事大綱,全篇 12 頁紙,當時的片名援用了我
的
: 喜
: : 「罪與罰」,及後開始籌備的時候改名為「周處除三害」。
: : 我想說的是......「復仇者之死」已經奠定「善、惡」三部曲的基調,也包括今天大
家
: 所
: : 看到
: : 「周處除三害」當中的故事結構、人物設定、大開殺戒、斬妖除惡,以及最重要的「
宗
: 教
: : 部分,這一切都與「復仇者之死」一脈相承。如果說「周處」有抄襲的嫌疑......對
,
: 我
: : 認抄襲了 2010 年的作品「復仇者之死」!未來的十年內,我會再抄襲一次,完滿「
善
: 、
: : 」三部曲的願想。
: : 「復仇者之死」建議大家可以去參考一下,網路上隨便都找得到。
: : 這十年間,我也偶爾在電影院或是平台看到有類似的描述。我只能慨嘆,在電影的世
界
: 裡
: : 我的腦袋並不是獨一無二的,我想到的別人一定也會想到,這種故事每天都不知道有
多
: 少
: : 會聊到,滿街都是,只是「誰先愛上誰」,誰都說不準。
: : 最後,身為一個電影的創作者,深深體會到當中巨大的孤獨感和無力感,大家都背負
著
: 壓
: : 如山大的現實去追夢。
: : 我珍惜每一個在電影世界裡奮鬥的同路人。
: : 共勉 加油
: : 黃精甫
: : 2023 年 10 月 14 日
: : -------------------------------------
-
: : 一種態度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為本片製作及出品公司在此聲明:本公司此後不再為任何
造
: 謠
: : 隱射、暗示等影響本片著作及製作初心有所回應。所有造謠、隱射、暗示等行為、文
字
: 、
: : 語均交由司法途徑處理。
: : --------------------------------------------------------------------------
: : 週一發律師函!錢人豪點名阮經天電影涉抄襲
: : https://reurl.cc/a4Z4M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71.119.15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97438972.A.94E.html
... <看更多>